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综述
08护本 0809029 李振钰
摘要: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将近年来推拿这一小儿腹泻的外治法,从病因、辨证分型、常用手法、推拿辨证分型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小儿腹泻推拿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腹泻推拿综述
婴幼儿腹泻为儿科临床常见病。腹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湿邪内盛所致。由于婴幼儿脾胃薄弱,加之内伤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胃虚寒引起,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发病较多。病程迁延日久,常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疳积等。
1.小儿腹泻的病因
1)感受外邪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外邪所侵,若脾受邪困,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水谷不分则合污而下为泄泻;
2)内伤饮食
由于调护失宣,饮食失节,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营养过乘,皆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失司,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故成泄泻;
3)脾胃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均可导致脾胃虚弱。【4】
2.中医辨证分型
1)寒湿泻: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 呕吐, 口不渴,或伴恶寒
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治法:辛温解表、利湿化滞。
2)湿热泻: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稀或水样, 粪色黄而臭, 腹部时感疼痛,肛
门灼红,发热烦闹,口渴喜饮,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分利止泻。
3)伤食泻: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带奶块或不消化食物,味
酸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性急好哭,夜睡不安。舌质淡红,苔白厚腻或淡黄腻,脉滑数。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4)脾虚泻:泄泻日久,或反复发作,纳差,病程迁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大便稀
溏,夹有乳凝块或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食欲不振,神情倦怠,形体消瘦或虚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法:健脾益气、固涩止泻。【11】
3.常用推拿手法
1)补脾经位置:拇指挠侧缘。操作手法:术者以左手握住患儿之手,同时以
拇、食二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以右手拇指自患儿拇指尖推向拇指根为补脾经,如此反复操作约300余次。如使其拇指伸直而推即为清脾经。2)推大肠位置:食指挠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方法:术者以
左手托住患几之手,以右手食、中二指挟住患儿拇指,然后以右手拇指挠侧面,从患儿食指尖推向虎口为补大肠,从虎口推向食指尖为清大肠,据证选择一法反复操作30次左右。
3)逆运内八卦位置:掌心内劳宫穴圆周。操作手法:术者以左手固定患儿之
手,以右手中指尖托于患儿之手背中央,拇指置于掌侧从兑宫经坤、离、龚、震、良、坎、乾,逆时针方向环形推运300一500次。
4)摩腹位置:腹部。操作方法:术者以四指或手掌置小儿腹部作顺时针或逆
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30次,一般初泄顺时针,久泄逆时针方向操作
5)捏脊位置:第一胸椎至尾椎两侧。操作手法:术者以双手拇、食指将患儿
脊背皮肤捏起,自下向上捏九遍、提三遍。【2】
6)进三关:向心直推前臂挠侧从腕起至肘止。
7)退六腑:离心直推前臂尺侧,由肘部至腕部止。
8)清天河水:向心直推前臂掌面正中由腕部起至肘部止。【3】
4.根据辨证分型采用的推拿手法
(1)寒湿泻:
1)初兰花对14例寒湿泻者运用清补脾土5分钟,清大肠5分钟,运水入土5分
钟,摩腹泻5分钟,推上七节骨3分钟,推三关3分钟,揉外劳宫5分钟。【1】2)李有先等运用补脾经300次、推大肠300次、摩腹300次、逆运内八卦300-500
次、捏脊捏9遍提3遍,推上三关200次。【2】
3)谢思源等运用补脾土,进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枢、足三里。【3】
4)齐艳琴运用补大肠 300 次,揉外劳30 次,揉足三里 30 次。若伴肠鸣腹痛者
拿肚角 3~5 次;体虚加捏脊 3~5 遍;惊惕不安加掐五指节 3~5 次,清肝经100 次。
5)耿艳春等运用脾土300次,摩腹5 min,揉脐5 min,捏脊5遍,重按脾俞、
胃俞、大肠俞各10次,揉外劳宫50次,推三关300次。【4】
6)徐虹运用清胃穴,清天河水,揉外劳宫。【5】
7)李华君等运用揉龟尾2-3分钟,推上七节2-3分钟,摩腹2-3分钟,拿肚角3-5
次,补脾土穴5分钟,清大肠5分钟。伴呕吐者加揉板门1-2分钟。【6】
8)吕秀霞等运用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拿脐、推上节骨、按揉足三里。【7】
9)田青乐运用推三关100次,推大肠,清小肠,推脾经,摩腹3 分钟,揉脐,揉
天枢,揉龟尾各100次,捏脊3~5遍,推上七节骨100次,按揉足三里50次。发热甚者加清天河水100次;腹泻甚者加揉足止泻穴50次。【8】
(2)湿热泻:
1)初兰花对30例湿热泻者运用了清补脾土5分钟,清大肠5分钟,运水入土5
分钟,清天河水5分钟,摩腹泻5分钟,推上七节骨3分钟。【1】
2)李有先等运用清脾经300次、推大肠300次、摩腹300次、逆运内八卦300-500
次、捏脊捏9遍提3遍,退六腑200次。【2】
3)谢思源等运用清脾土,进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枢、足三里,捏
脊。【3】
4)耿艳春运用脾土300次,摩腹5 min,揉脐5 min,捏脊5遍,重按脾俞、
胃俞、大肠俞各1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200次。【5】
5)徐虹运用清胃穴,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清六腑。【6】
6)李华君等运用揉龟尾2-3分钟,推下七节3-5分钟,分阴阳3-5次。伴发热
者加清天河水5-8次;高热加退六腑5-8次;呕吐加揉板门1-2分钟。【7】
7)吕秀霞等运用清脾经、清胃经、清大小肠、退六腑、揉天枢。【8】
8)田青乐运用退六腑100次,推大肠,清小肠,推脾经,摩腹3 分钟,揉脐,
揉天枢,揉龟尾各100次,捏脊3~5遍,推上七节骨100次,按揉足三里50次。发热甚者加清天河水100次;腹泻甚者加揉足止泻穴50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