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辩证治疗秋季腹泻40例疗效观察
[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04):647.
[3]李芳,赵坤.赵坤教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经验[J].中医
临床研究,2012,13(24):80-81.
252 2015 年 14 期
果较佳,可有效改善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病症,提高秋季腹
泻患儿的机体恢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可推
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倪晓红,张春玲.自拟秋泻方联合止泻脐敷治疗秋季腹泻
63 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05):539-540.
[2]宋文娟,乔学军.五苓健脾合剂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30 例
秋季腹泻多发病于秋末冬初的时候,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及流行性特点,秋季腹泻在 6 个月至 2 岁的婴幼儿中比较常 见,对患儿的健康带来一定的不良影 响[1]。本文对中医辩证 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所研究的相关 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 2013 年 6 月到 2015 年 6 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 80 例 秋季腹泻患儿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 为两组,每组有 40 例患儿,对照组中,男患儿有 23 例,女 患儿有 17 例,患儿的年龄为 6 个月~2.1 岁,平均年龄为(1.3 ±0.1)岁;研究组中,男患儿有 24 例,女患儿有 16 例, 患儿的年龄为 7 个月~2.2 岁,平均年龄为(1.4±0.2)岁。 研究组和对照组 秋季腹泻 患儿的年龄 、性别比、 疾病类型、 病情严重情况等因素上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两组 之间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组间的相关数据均可 进行比较及分析。 1.2 方法 对对照组秋季腹泻患儿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对患儿进行 合理的补液、调节体内电解质、及时纠酸和抗病毒治疗,对 于合并 存在 呼吸 道感 染的 患儿 增加使 用抗 生素 进行 综合的 治疗;对研究组秋季腹泻患儿实施中医辨证治疗,使用自拟 泽苓保赤饮加减 进行治疗 ,药方主要 有猪苓、泽 泻、砂仁、 扁豆、诃子、大枣、山药、白术、苍术等中药,对于同时存 在发热症状的患儿添加薄荷及连翘,对于大便显示色绿的患 儿添加六一散, 对于同时 存在腹胀症 状的患儿添 加大腹皮, 对于同时存在食欲不振症状的患儿添加麦芽和神曲。 分析两组秋季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显效:治疗 3d 之 后,患儿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得以恢复至正常,患儿全身的表 现症状均已消失。有效:治疗 5d 之后,患儿大便的性状和 次数得以改善, 患儿全身 的表现症状 得到明显缓 解。无效: 之后,患儿大便的性状、次数、全身的表现症状均没有得到 明显的改善,或者进一步的加重。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中的数据结果全部应用统计学 SPSS19.0 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按照 t 检验的方式实施相关的检验,并应用χ2 检验的方法对于本 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检查,若数据之间检验值 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方面的研究价值。 2 结果
中医辩证施治小儿腹泻128例临床观察
中医辩证施治小儿腹泻128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对小儿腹泻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28例患儿根据中医辩证采取对应的中药汤剂进行内服治疗。
结果128例患儿中,痊愈72例,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8%。
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腹泻效果明显。
标签:腹泻;小儿;辩证施治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于6个月~2岁小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何次数增多,具体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严重的可危及患儿生命。
我科在临床上针对小儿腹泻采取中医辨证施治,临床效果明显。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腹泻患儿128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55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年龄1.7岁;病程1 d~17 w,平均9.1 d;其中无明显脱水者64例,轻度脱水者59例,中度5例;中医分型乳食内伤33例,风寒外束27例,湿热内蕴27例,脾失健运24例,脾肾阳虚17例。
所以患儿均符合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并根据证型进行治疗。
1.2.1乳食内伤临床表现:患儿不思食、食欲差、口臭,多哭闹,腹胀满,腹部按诊抵手,大便酸臭,小便黄,夜眠差,舌红,苔黄腻,脉滑实。
治则:利小便而实大便,消食导滞。
处方以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减,方药如下:麦芽12 g、茯苓10 g、厚朴12 g、山楂12 g、陈皮9 g、防风6 g、猪苓9 g、泽泻9 g、白术12 g、甘草6 g、桂枝9 g、法半夏3 g、神曲12 g。
1.2.2风寒外束临床表现:患儿发热,或伴有咳嗽、流涕,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腹部触诊柔软,肠鸣明显,舌质淡红,苔白,脉浮紧。
治则:解表散寒,健脾温中。
处方以藿香正气散合理中丸加减,方药如下:藿香9 g、白芷9 g、桔梗12 g、厚朴9 g、陈皮12 g、桂枝6 g、甘草3 g、党参12 g、茯苓12 g、干姜6 g、白术12 g。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32例临床观察
参蒲益 胃汤 正是针 对 上述脾 胃生理 与病 理 特点 而设 。 本方主要 以 四君 子汤 和 失笑 散加减 而 成 , 以期 达到 益气 扶 脾 , 胃化瘀之效 。李 东垣 在 《 胃论》 和 脾 中明确 指出 : 甘温 “ 以补其 中而 升其 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 理研 究证实 , 用甘 ” 使 温益气之药 , 能恢复脾 胃生化气 血运 行水谷 之能 , 能增强 细
平滑肌收缩反应 , 阻止 胃黏 膜细胞 钙离子 的 内流 , 而保护 从 胃黏 膜 , 进 溃疡愈 合 , 促 枳实 宽 中下 气 , 则能 调整 胃肠蠕
在 胃为标 , 与仲景“ 虚则太 阴, 阳明” 实则 之论相符 , 因而临床 治疗时 , 应针对上述特点 , 以辨证为 主 , 证病结 合。用 药不宜 过分偏寒、 偏热 、 壅、 偏 偏塞 , 应宜疏 、 宜和、 宜通 , 不可妄用 亦 攻伐。用药宜平 补平 泻 , 药轻灵 , 用 刚柔 相济 , 温相 益 , 寒 以
愈。临床上把腹 泻病程达 2周 一 2个月 的称迁延 性腹泻 , 腹 泻病程超过 2个月的称慢性腹泻 , 迁延性腹 泻和慢性腹泻 两 者无 明显概定的 区别故 习惯上 统称迁延 性慢性 腹泻 病。迁 延性慢性腹泻病病因复杂 , 感染 、 营养物质过敏 、 营养治疗 酶 12 诊疗标准 . 西医诊断符合 19 94年方鹤松 等《 中国腹泻
・
1 4・ 3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1 0 o年 2月第 4卷第 3期
C i JMo mgA p 。e 0 0 v 1 N . hn dD p !Fb2 1 , 0. o3 4.
查肛辨证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1月05日 16:06:20 Tuesday∙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 ∙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 风湿关节炎作者:张丽娟 左秀芳 姜仁昌 作者单位: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医院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 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关键词】查肛辨证法小儿腹泻疗效观察资料与方法2007年8月~2008年8月腹泻患儿240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标准[1],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
治疗组中男64例,女56例平均年龄1.65±1.15岁;平均腹泻次数9.29±1.1次/日,平均病程3.04±1.21天。
对照组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1.80±0.85岁,平均腹泻次数9.0±1.6次/日;平均病程3.11±1.24天。
中毒症状明显伴休克及大便培养为细菌感染者除外。
两组病情及一般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以名老中医刘弼臣的学术思想为指导,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运用查肛辨证法分为4个证型施治。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84例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84例临床观察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粪便溏薄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改变为特点的常见病,尤以婴幼儿易罹此患,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还常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在中医里面属于"泄泻"的范畴。
该病对我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造成很大威胁。
笔者选取2013年8月到2016年2月期间,用中医共治疗小儿腹泻84例,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84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其中6个月至1岁者13例;1-5岁者39例;5-14岁者32例。
腹泻时间1 天至2个月。
2 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2.1 诊断标准: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更多.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重者腹泻还伴有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亦可有腹胀等症。
2.2 典型病例患儿女5岁,于2013年9月来就诊,患儿于4天前服食生冷后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服用各种止泻药,疗效不佳。
来我院就诊,患儿精神状况尚可,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脱水症状,便时有腹痛,便后即止,大便呈水样便,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脾虚湿盛型。
用药苍术5g、厚朴5 g、陈皮5g、茯苓6g、藿香5g、木香5g、陈皮6 g、葛根6g、桂枝5 g、泽泻6 g、甘草1 g,每日 1剂水煎服。
连服3日后来诊,患儿腹泻已止,恢复正常大便每日1次,又继服二剂。
患儿男 10岁,于2014年7月来就诊,患儿已在门诊输液6天,效果不明显。
仍腹痛明显,小便少而黄,大便稀溏,每天6 -7次,伴喜冷饮,口唇红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证属湿热型。
黄苓10 g、黄连6g葛根10g银花10g车前子10白头翁10 g苍术10g泽泻10g茯苓10 g元胡10 g 甘草2g,每日1剂分3次温服,连服3天后来就诊,患儿腹泻好转,每日2次,按原方又进5剂后痊愈。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P<0.05。
结论中医辩证法治疗小儿腹泻,可将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小儿腹泻;临床效果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好发季节为秋季。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症状为大便稀、次数增多,如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在西医治疗中,以补水、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为主,用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痛苦,为减轻患儿的痛苦,更好的治疗小儿腹泻病,我院采取了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男61例,女59例,年龄为4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2.31±0.51)岁,病程为1-61h,平均病程为(13.24±4.67)h,其中有30例患儿为轻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50%,27例患儿为中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45%,其余3例患儿为重度脱水,占5%;观察组,男60例,女60例,年龄为3.7个月-3.8岁,平均年龄为(2.61±0.71)岁,病程为1.5-65h,平均病程为(13.84±4.97)h,其中有31例患儿为轻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51.67%,24例患儿为中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40%,其余5例患儿为重度脱水,占8.33%,这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162例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162例的临床观察摘要:小儿腹泻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小儿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泻下清水样稀便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为主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究其原因,多为外感风寒、湿热,内伤饮食,加上脾胃虚弱,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化,清浊混杂,而引起泻下。
对待小儿腹泻,应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的轻重,泻下粪便的性质,舌苔等,来辨别泄泻的寒热虚实,辨证论治。
关键词:中医辨证小儿腹泻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51-02小儿腹泻从中医来讲,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症包括风寒,湿热和伤食。
其中风寒指的就是受到外部气候影响比如着凉引发的腹泻,伤食就是指的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问题。
虚证主要有脾虚泻和肾虚泻,其中肾虚泻就是我们常说的凌晨起夜的五更泻。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是根据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分辨寒热、审查虚实而进行分型论治。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辨证施治情况,分析整理后,以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62例,男78例,女84例,年龄最大者10岁,最小者3个月,以2~7岁者多见,共130例,占73.9%;发病季节以8~9月份最高,共133例,占78.4%;其他季节29例,占21.6%;162例中,病程最长者1个月,最短者3天。
1.2 辨证分型。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本组病例分为伤食腹泻、暑热腹泻、寒湿腹泻、湿热腹泻、脾肾阳虚腹泻等五个证型。
1.3 辨证施治。
1.3.1 伤食腹泻。
多由喂养不当,饮食不节,积滞胃肠,积食伤脾而引起。
症见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饮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宜去积消食,主要采用消导之品,以助脾胃消化,同时应节制乳食,常用方剂为保和丸加减:神曲10g,麦芽5g,谷芽5g,山楂10g,茯苓10g,黄连3g,半夏5g,陈皮3g.如腹痛较剧及气胀者,加木香、厚朴以理气消胀;呕吐较甚者,加藿香、生姜以辛香止吐。
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胃肠激素产生的影响
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胃肠激素产生的影响辨证分型推拿治疗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通过辨证施治,能够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自身的康复能力。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腹泻患儿,辨证分型推拿治疗能够对其产生临床效果,并且还会对胃肠激素的产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胃肠激素产生的影响。
1.1 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在中医理论中,辨证分型推拿治疗是根据《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理论,结合中医病理学和经络学等知识,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来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机并据此确定治疗方案。
推拿治疗则是指通过按摩、推拿、轮流、拨动等手法刺激人体穴位,以恢复疾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
对于腹泻患儿,通过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可以调整其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其体质,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1.2 临床实践的证明临床上,许多医生已经对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项由某儿童医院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现,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达80%以上,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些医学研究也表明,辨证分型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缩短腹泻患儿的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和预防复发率。
1.3 辨证分型推拿治疗的机制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来实现的:1.3.1 调理脏腑功能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腹泻患儿的发生和发展与脾胃虚弱和寒湿凝滞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而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穴位的刺激,调理脾胃功能,增强脾胃对水液的运化和吸收能力,促进腹泻的康复。
1.3.2 调整肠道蠕动腹泻患儿的肠道蠕动异常是其病情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过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进行局部的按摩和刺激,可以调整肠道的蠕动功能,增加肠道壁的张力,有效减少胃肠蠕动障碍所致的腹泻。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腹泻
用料配方:砂仁10克,猪肚子1000克,花椒、胡椒末、葱白、生姜各适量
操 作:将猪肚洗净,用沸水烫一下,刮去内膜,放入砂锅中加水加花椒、生姜、葱白煮熟后,捞起猪肚晾冷切条,再将原汁烧开下肚条、砂仁、胡椒末、味精等,文火炖煮20分钟即成。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乃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2岁以下的婴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南方冬季亦可发生,且往往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功 效:发表散寒,温中通阳
用 法:趁热服食,每日2次
3)湿热型
表 现: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每日数次或数十次,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黏液,腹部时有疼痛,食欲不振,肛门灼热,伴湿热之象,小便短赤,发热口渴。舌苔黄腻。
治 法:疏风散热
取 穴: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30次;揉耳后高骨30次;揉外劳宫30次
参考方剂:藿香正气散
功效:解表和中 理气化湿
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透,蕴热不退,午后热重等
用料配方:栗子仁与白糖适量
操 作:将栗子仁磨成粉,煮成稀糊,加白糖调匀服食
功 效:养胃健脾
用 法:每日1~2次,连食数日
注:(1)将《正红草止泻软膏》涂抹于患者腹部,顺时针摩腹待药物吸收,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治疗5分钟
(2)将糖液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盘内摊平,稍冷,即用刀划成条,再划成小块即成。
功 效:健脾止泻。 适应久泻、久痢等症。
婴幼儿腹泻的中医辨证分型[1]
婴幼儿腹泻的中医辨证分型引言腹泻是指婴幼儿排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增加,性质稀烂或水样,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在中医中,腹泻被归为“泄泻”范畴,常见的病因包括寒湿、湿热、脾虚及脾湿等。
婴幼儿腹泻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1. 寒湿型症状特点: - 大便稀水或黏稠,质地较稠厚 - 张口嗜睡,食欲不佳 - 腹胀腹痛较重 - 尿色浑浊辨证要点:体内寒湿不化,致使脾阳不足,水湿停留于脾胃。
治疗方法: - 温中散寒: 选用温中散寒的中药如生姜、苍术、附子等,服用以温中散寒为主的中药方剂,如理中汤、消滞导滞丸等。
- 排除湿邪: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和寒湿环境,避免进食寒凉食物,如冷饮、生冷水果等。
2. 湿热型症状特点: - 大便稀水,色黄或呈黄色泡沫状 - 精神差,喜欢哭闹,易激动 - 口渴喜饮冷饮 - 尿量少,尿黄辨证要点:体内湿热病邪蕴结于脾胃。
治疗方法: - 清热利湿: 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如黄连、黄柏、赤小豆等,服用以清热利湿为主的中药方剂,如黄连解毒片、痢疾解等。
- 饮食调理: 避免进食辛辣、腐败、油腻食物,多喝温开水,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C,提高机体免疫力。
3. 脾虚型症状特点: - 大便稀水或泥样,色黄或淡黄 - 精神不振,容易疲倦 - 食欲不振,舌质淡白,苔薄白 - 腹胀腹痛不明显辨证要点:体内脾胃气虚,运化失职。
治疗方法: - 补益脾胃: 选用补益脾胃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等,服用以补益脾胃为主的中药方剂,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
- 合理饮食: 给婴幼儿提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适量添加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油腻食物,避免过度饮食。
4. 脾湿型症状特点: - 大便稀水、黏稠,色黄或淡黄 - 畏食,舌苔厚腻- 肢体浮肿,尿短赤辨证要点:脾胃湿浊,运化失常,水湿停留于体内。
治疗方法: - 健脾化湿: 选用健脾化湿的中药如炙黄芪、茯苓、半夏等,服用以健脾化湿为主的中药方剂,如六神丸、茯苓杏仁汤等。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王璐璐【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10【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患者接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来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整理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8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为患儿进行了中医辨证治疗,提供针对性的中药汤剂。
结果108例腹泻患儿通过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后,痊愈97例,治愈率为89.8%;显效11例,占10.2%。
有效率为100%。
所有患儿11天全部治愈,精神状态正常,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各项检查结果均无异常。
结论临床中为小儿腹泻患者进行治疗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方式具有可靠的效果,患儿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Objective Analysis the effect of TCM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infantile diarrhea,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108 cases of diarrhea in our hospital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we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TCM treatment and provided targeted decoc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108 cases of diarrhea by TCM dialectical type of treatment,97 cases were cured, the cure rate was89.8%,11 cases were markedly cured,accounting for 10.2%. 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 Al patients were cured in 11 days,their mental state were normal,diarrhea symptoms disappeared,stool was normal,the test results were normal. Conclusion TCM treatment of diarrhea in children has reliableresults,children can receive significant efficacy,and there are few side effects.【总页数】2页(P251-252)【作者】王璐璐【作者单位】163113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相关文献】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 [J], 白云潇;马艳美2.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临床观察 [J], 杜学俊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32例临床观察 [J], 马冬玲4.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临床观察 [J], 黄封黎;曹秀秀;张斌;董旭;刘庆;冯涛5.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J], 李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腹泻疗效观察及评估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腹泻疗效观察及评估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治是否能有效对腹泻症状进行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共74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5月~2015年7月之间,将74例腹泻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7例。
其中一组腹泻患者通过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设定常规西药组;另一组腹泻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进行治疗,设定中医辨证组。
结果:中医辨证组腹泻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59%(35/37),高于常规西药组的75.68%(28/37),P<0.05,可确认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常规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能有效对各种分型的腹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腹泻;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ffective to treat diarrhea. Selection methods:our hospital,a total of 74 patients with diarrhea,treated life have in May 2013 to July 2015,74 patients with diarrhe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pumping,37 casesin each group have patients. On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arrhea by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set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group;Another group of diarrhea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us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Results:the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diarrhe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4.59%(35/37),75.68%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group (28/37),P < 0.05,can confirm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s can effec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types of diarrhea,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the treatmen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evidence-based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rrhea;Clinical curative effect人体的胃肠壁血液循环较为丰富,所以当组织有炎症介质释放或者缺氧、缺血时,就容易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引起腹泻症状[1]。
观察辩证分型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
观察辩证分型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6月到2012年08月收治的13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儿使用中医辨证分型外贴神阙穴和常规的中药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儿给予中药及妈咪爱、思密达进行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应用中药辨证分型的治疗组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结论辨证分型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用药。
【关键词】辨证分型;中药敷脐;口服用药;小儿腹泻小儿腹泻主要是因为多因素和多病原造成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便的形状改变和大便的次数增多,在中医中被称为泄泻。
主要的发病人群多为2岁以下的小儿,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死亡率很高[1-2]。
小儿腹泻在发病时会伴呕吐和恶心症状,因此口服药用于治疗小儿腹泻存在一定困难[3]。
辨证分型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现在对我院在2010年06月到2012年08月收治的130例小儿腹泻患儿分别使用中医辨证分型外贴神阙穴加上常规的中药口服和中药及妈咪爱、思密达口服俩组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10年06月到2012年08月收治的13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100治疗组和30对照组,治疗组的患儿中辨证为伤食泻的患儿占39例,辨证为脾虚泻的患儿占22例,湿热泄的患儿占39例,患儿的年龄在1个月到12岁之间,使用中医辨证分型外贴神阙穴和常规的中药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儿中辨证为脾虚泻的患儿占10例,伤食泻的患儿占9例,湿热泻的患儿占11例,患儿的年龄在6个月到6岁之间,给予常规中药及妈咪爱、思密达进行口服治疗。
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没有服用其他的治疗药物,如果出现轻度脱水的患儿要给予纠酸和补液治疗。
对于细菌性痢疾和伤寒的患儿以及脐部的皮肤出现破溃的患儿进行排除。
辨证论治小儿腹泻体会
辨证论治小儿腹泻体会小儿腹泻为小儿常见病之一,以大便稀,大便次数增多为临床特点。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在中医辨证上认为本病有三种常见证型:风寒型、湿热型、脾虚型。
兹就三型病证的辨治体会介绍如下。
1。
风寒型刘某,男,2岁,2006年10月12日初诊,因腹泻、呕吐2天就诊,解黄稀蛋花汤样或青绿色稀便,偶夹泡沫,每日5~8次,量中等,微臭,有腥味,食后作呕,呕出为胃内容物,每日2~3次,伴轻咳,流清涕。
在家服思密达等药治疗不效。
大便镜检WBC2~3个/HP,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辨证为风寒泻,治宜疏风散寒,温脾止泻。
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味。
处方:藿香6g苏叶6g大腹皮6g云苓8g陈皮6g焦白术5g厚朴5g法夏4g神曲10g白芷3g生姜1片大枣2枚炙甘草2g水煎服,日一剂,服一剂后大便转稠,2剂后大便完全转为正常。
体会:小儿体质娇嫩,脾常不足,最易感受风寒而成泻泄,表现为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清稀色黄或青绿色,或夹泡沫,无臭或微臭伴腥味。
予藿香正气散加味治疗效果颇佳。
方中藿香、苏叶、白芷、生姜疏风散寒,理气化湿;大腹皮、厚朴、陈皮、桔梗、法夏散结消滞,调理气机;白术、茯苓、甘草、大枣健脾和胃,白术须用焦白术,温中健脾止泻。
腹痛者可加木香、砂仁以理气止痛;呕吐甚者加藿香、生姜以辛香止呕;食滞加山楂炭、鸡内金、神曲消食导滞;乳食不化者加炒麦芽。
此型多见于西医病毒性肠炎。
2.湿热型张某,女,6岁,2006年7月16日初诊。
因发热、腹泻、腹痛3天来诊。
患儿3天前因食冰冷食物后出现发热、腹痛,解黄稀水样便夹少量白色冻子,每日8~10次,量时多时少,粪深黄而臭,伴精神烦躁,口稍干,尿略少,大便镜检:WBC++/HP,RBC3~5个/HP。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为湿热型,治宜清热化湿泻,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味。
处方:葛根10g 黄芩6g黄连4g生石膏30g木香6g白芍10g苍术10g厚朴10g泽泻10g甘草4g银花10g连翘10g予服3剂后热退,大便转为正常。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治法 : 健脾止泻 , 主要采用健脾益气止泻药物 , 以健脾理气
化湿。
方药 : 加味参苓 白术散 , 党参 1 炒 白术 5g茯苓 1 、 0 、 0g
怀 山药 1 - 薏苡仁 1 、 白扁豆 1 、 0g炒 , Og 炒 0g 陈皮 3g砂仁 5g 、 、
乌梅 1 、 0g炙甘草 1 。如见久泻不止 , 0g 加赤石脂 5g以固肠止
3 评 判 标 准
茯苓 1 、 0g黄连 3 、 半夏 5g 陈皮 5g g 、 。如腹痛 较剧 及气胀者 , 用大黄粉 , 以助通便。2 0例。
22 风寒 泻 . 泄 泻清稀 , 甚则 如水样 , 闷食少 , 脘 腹痛 肠 鸣。或兼外感风寒 , 则恶寒 、 发热、 头痛 、 肢体酸痛 , 舌苔 白或 白 腻, 脉濡缓 , 指纹淡红。
深黄而臭 , 或见少许黏液 , 腹部时感疼痛 , 食欲不振 , 肢体倦怠 ,
发热或不发热 , 口渴 , 小便短黄 , 舌苔 黄腻 , 脉滑数 , 指纹紫 。 治法 : 清热利湿 , 主要采用清利药物 , 以解表清热利湿 。
【】 刘耀东 , 1 l 王敬华 , 丽萍 , . 孙 等 浅谈脾 胃与脑 中风 的关系叨. 光明 中
小儿腹泻属 中医学“ 泻” 泄 的范畴 , 是儿科 常见 的消化道疾
病, 以排便次数增多 , 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 , 至泻 出如水样为 甚
泻; 腹痛加木香 5g 理气止 痛 ; 而无夹杂积滞者 , 大便稀或完谷
不化者 , 加干姜 以温 中散寒。2 例 。 8 25 脾肾 阳虚 . 证见久泻 不止 , 食入 即泻 , 质清稀 , 粪 完 谷不化 , 或见脱肛 , 形寒肢 冷 , 面色 白 , 精神萎靡 , 睡时露睛 , 舌 淡苔 白, 脉细弱 , 指纹淡 。 治法 : 温补脾肾 , 固涩止泻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108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108例临床观察目的研究观察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患儿不同的发病原因和症状口服合适的中药汤剂治疗。
结果11d内患儿精神食欲正常,腹泻停止,大便成形,常规检查正常。
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遵循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原则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中医辩证小儿腹泻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季节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婴儿时期,通常发病年龄在2岁以下,大多数患儿为1岁以内。
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不成形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症。
这种病证属于中医泄泻范畴。
通常有85%的婴幼儿腹泻采用抗炎、止泻补液等常规治疗2w内方可痊愈,但是也有15%的腹泻患儿腹泻持续不愈。
临床上根据患儿的病程将腹泻又可以分为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
病程在2w~2个月的为迁延性腹泻[1],超过两个月的为慢性腹泻。
临床上对于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没有明显的概定区别,仅用于临床判断病情。
腹泻病因多而复杂,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威胁。
作者结合临床经验,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滿意,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科诊治的108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49例,男59例;年龄3.5个月~7岁,平均年龄(3.5±2.8)岁;病程5~34d,平均病程(21±5.5)d。
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呕吐等临床症状,并且大便不成形、呈糊状,大便颜色淡黄或黄绿色,大便次数4~8次/d不等。
部分患儿大便有少许泡沫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1.2 中医辩证分型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和病因,分为伤食腹泻、湿热腹泻、脾肾阳虚腹泻、风寒腹泻、脾虚腹泻、气阴两伤腹泻、暑热腹泻等证型[2]。
1.3 中医辩证1.3.1 伤食腹泻伤食腹泻者19例。
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胃肠激素产生的影响
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胃肠激素产生的影响引言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一旦发生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中医认为腹泻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辨证施治在中医治疗腹泻中具有重要作用。
推拿治疗作为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胃肠激素产生的影响。
一、腹泻患儿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推拿治疗中医认为腹泻是由于脾胃失调引起的,根据具体病情中医师会进行辨证施治。
常见的辨证分型有脾虚泄泻型、湿热泻泻型、肝郁化热型等。
在临床上,针对不同的辨证分型,中医师会采用不同的推拿治疗方法。
比如对于脾虚泄泻型患儿,中医师会采用温补脾胃的推拿手法;对于湿热泻泻型患儿,中医师会采用清热利湿的推拿手法。
这些推拿手法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来调理患儿的脾胃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二、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研究表明,采用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对10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观察显示,采用中医辨证推拿治疗后,约90%的患儿腹泻症状明显改善,大多数患儿在3-5次治疗后痊愈。
这表明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在治疗腹泻患儿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三、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影响机制推拿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患儿的脾胃功能,来影响胃肠激素的产生。
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腹泻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研究发现,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可以有效调节患儿的肠道激素水平,改善肠道功能。
在脾虚泄泻型患儿中,推拿治疗可以通过温补脾胃来增加患儿的胃动素和肠动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肠道传输时间,减少腹泻发生。
在湿热泻泻型患儿中,推拿治疗可以通过清热利湿来减少患儿的肠道分泌,减缓肠道蠕动,从而减少腹泻次数和量。
推拿治疗还可以通过调节患儿的自主神经系统,减轻患儿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
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对腹泻患儿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脾胃功能的调理,还涉及到对肠道激素的调节和对患儿情绪的疏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9-20T15:38:01.5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0期作者:林海燕
[导读] 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遵循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原则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患儿不同的发病原因和症状口服合适的中药汤剂治疗。
结果11d内患儿精神食欲正常,腹泻停止,大便成形,常规检查正常。
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遵循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原则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中医辩证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dialectical typing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auses and symptoms of the children,the appropriate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was taken orally.Results Within 11 days,the mental appetite was normal,diarrhea stopped,stool was formed and routine examination was
normal.Conclusion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the principl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and the side effects are small,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typing treatment;infantile diarrhea;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s
小儿腹泻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季节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婴儿时期,通常发病年龄在2岁以下,大多数患儿为1岁以内。
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不成形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症。
这种病证属于中医泄泻范畴。
通常有85%的婴幼儿腹泻采用抗炎、止泻补液等常规治疗2w内方可痊愈,但是也有15%的腹泻患儿腹泻持续不愈。
临床上根据患儿的病程将腹泻又可以分为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
病程在2w~2个月的为迁延性腹泻[1],超过两个月的为慢性腹泻。
临床上对于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没有明显的概定区别,仅用于临床判断病情。
腹泻病因多而复杂,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威胁。
作者结合临床经验,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满意,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我科诊治的108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49例,男59例;年龄3.5个月~7岁,平均年龄(3.5±
2.8)岁;病程5~34d,平均病程(21±5.5)d。
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呕吐等临床症状,并且大便不成形、呈糊状,大便颜色淡黄或黄绿色,大便次数4~8次/d不等。
部分患儿大便有少许泡沫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1.2 中医辩证分型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和病因,分为伤食腹泻、湿热腹泻、脾肾阳虚腹泻、风寒腹泻、脾虚腹泻、气阴两伤腹泻、暑热腹泻等证型[2]。
1.3 中医辩证
1.3.1 伤食腹泻伤食腹泻者19例。
大多数患儿由于喂养不当,饮食没有规律,积滞胃肠。
主要证见脘腹胀痛,痛则欲泻,腹泻之后疼痛减轻。
大便有未消化食物残渣或奶花,饮食不振,或有呕吐,舌苔黄而厚腻。
方法:主要针对积食治疗,帮助患儿脾胃的消化,同时应该注意饮食,合理喂养患儿,减少乳制品的喂养。
药方:陈皮8g,炙甘草5g,山楂10g,苍术5g,大枣10g,s生姜8g,黄连4g。
如果患儿腹泻不止者,可加鸡内金8g;如果患儿腹胀严重可加大黄粉5g,帮助患儿通便。
1.3.2 湿热腹泻湿热腹泻患儿14例。
患儿大便稀薄,或如水状,大便为黄色,伴有臭味。
部分患儿有发热、口渴症状;小便量少且颜色为黄色;患儿困乏肢体倦怠;腹部会伴有阵痛感;骤然发病等证。
脉滑数,指纹紫。
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选用清热利湿的药物。
药方:黄连5g,神曲10g,厚朴8g,黄芩5g,葛根9g,甘草5g,车前草11g。
如果患儿发热可加半夏4g、生姜4片,解表清里和止吐。
1.3.3 脾肾阳虚腹泻脾肾阳虚腹泻患儿10例。
由于脾肾阳虚,气机阻滞引起。
临床病证主要有:腹部胀痛、腹泻不止,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完谷不化,每日大便数次,并且腹泻反复发作,患儿舌苔淡白。
脉沉细微弱。
方法:补脾、补肾,健脾益气,苦涩止泻。
药方:五味子4g,白术5g,桔梗8g,山药10g,人参3g,炙甘草5g,党参5g。
对于腹泻不止者,可加入赤石脂4g,禹余粮 5 g 等止泻。
1.3.4 风寒腹泻风寒腹泻患儿23例。
大便清稀,甚者如水样;同时外感风寒,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临床症状;患儿舌苔白、舌质淡。
方法:祛寒治湿,采用芳香化湿药品,以疏散风寒化湿。
药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3 g、紫苏5 g、半夏5 g、茯苓10 g、炒白术 10 g、陈皮 3 g、泽泻 10 g。
若腹痛较甚者,加木香5 g、砂仁5 g 以理气止痛;兼有食滞者加山楂 5 g 消食导滞,便短少者加泽6 g、猪苓5 g以渗湿利尿。
1.3.5 脾虚腹泻脾虚腹泻患儿17例。
患儿面色发黄,萎靡不振,神情疲倦;大便次数多,食欲不振;舌苔白,舌质淡;每日食量少。
方法:健脾止泻,主要选用健脾药物,调理脾虚,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药方:党参10g,陈皮5g,炙甘草8g,山药10g,乌梅8g,炒白术10g,砂仁8g。
如果患儿大便完谷不化可加干姜温水驱寒健脾。
1.3.6 气阴两伤腹泻气阴两伤腹泻患儿13例。
患儿主要表现为:大便如水样,腹泻过度,精神萎靡,皮肤干燥无光泽,口渴,舌苔较少,舌质发红;患儿瘦小,啼哭泪少。
方法:补阴,健脾。
药方:木瓜5g,人参3g,山药8g,乌梅4g,炒莲子6g。
如果患儿食欲不振腹泻不止,可加炙甘草5g,补阴健脾。
1.3.7 暑热腹泻暑热腹泻患儿12例。
患儿多由于暑热或饮食不当引起,暑热内迫大肠所致。
患儿有发热、呕吐、头痛,大便次数频繁,
发病较急。
方法:清热解表,祛暑止泻。
药方:黄连5g,陈皮3g,厚朴5g,半夏10g,扁豆5g。
若患儿胃气上逆呕吐严重,可加茯芩5g,香薷3g降胃气防止呕吐。
1.4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患儿大便成形,并且一天大便次数不超过2次;大便进行常规检查,显示阴性;患儿康复出院,随访11d内无复发现象;②有效:患儿大便逐渐成形,并且每天大便的次数有所减少,但是还不正常;③无效:大便次数无变化,且大便形态没有改变。
2 结果
108例腹泻患儿通过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后,痊愈97例,有效率为89.8%;显效10例,占9.2%。
无效1例,占0.92%。
3 讨论
小儿腹泻的病因较为复杂,通过临床经验与中医药理知识的结合,我们认识到小儿腹泻总是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密切的关系。
胃是人身体消化的主要场所,脾胃健康才能是水谷化为血气[3,4],从而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脾胃病变,回水水谷不能腐熟化为血气,水会反化为湿气,五谷会反化为滞。
从而导致脾胃虚,食滞,从而引起合污下降生成腹泻。
小儿腹泻的原因较多,除了暑热、风寒、脾虚到呢个致病原因损伤脾胃外,还有饮食不规律最为常见。
由于饮食不当损伤脾胃,造成肠胃的功能障碍,从而出现腹泻[5]。
阳气不足,脾胃的运动功能就会降低,同时脾肾阳气是相互资助的,所以一旦肾阳虚弱,不养脾,造成脾肾阳气俱损,消化水谷等生理功能降低,不能正常的进行消化,从而腹泻清谷。
参考文献:
[1]刘华.中医药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2]罗菲.苍苓散对湿热型轮状病毒肠炎肠粘膜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3]张燕梅.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8.
[4]闫慧敏,杨燕.中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10.
[5]韩翠翠.枫蓼肠胃康合剂治疗小儿腹泻(湿热证、伤食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