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早期的学习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提出了多方面兴趣学说,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 兴趣,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 此相联系,他设计了一套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 他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认为没有无 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从而阐明了 教育与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此外,他还就德育、 学校管理、各年龄阶段的教育、课程等提出了自 己的见解。
小资料:苏格拉底及产婆术
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 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 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 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二是助产, 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到正确、普遍 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三是归 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 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四是定义,就是把 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有一个故事, 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最大的麦穗
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 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 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 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 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你呢。虽然弟子 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 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苏:那么,前面我们放在非正义方面的事,也都可以列入 正义一边了? 尤:好象是这样。 苏:那么,我们是不是 重新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事用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用 在朋友身上就是非正义的了。你同意吗? 尤:完全同意。 苏,那么当战争处于失利而又无援的时候,将领发觉士气 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了士气。这 种欺骗行为应当放在那一边呢? 尤:我看应敢在正义一 边。 苏:小孩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哄骗他,把药当饭 给他吃,孩子因此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该放在那 一边呢? 尤:我想这也是正义行为。 苏:又如,一个人 想自杀,朋友们为了保护他而偷走了他的剑,这种行为该 放在那一边呢? 尤:同上面一样。 苏;可你不是说对朋 友任何时候都要坦率无欺吗? 尤:看来是我错了。如果您 准许的话,我愿意把说过的话收回。(色诺芬;《回忆录》 第4卷第2章)
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 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 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 家。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 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 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 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 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 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第四章 早期的学习观点
人性观
获得 善恶
内发
外铄
互动
性善论
性善内发论
性恶论
性恶内发论
中性论
中性内发论
中性外铄论
中性互动论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 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 子居。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 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 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 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 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 (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 时期赵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 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洛克的“白板说”
约翰· 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 10月28日)是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 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 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洛克认为,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他假 定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标 记,后来,通过经验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形成了 观念和知识。这就是“白板说”。
《爱弥儿,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出版。《爱弥儿》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 前四卷提出九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 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的 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第二卷着重论 述了对2岁至12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论述了 对12岁至15岁的少年进行智育;第四卷着重论述了对15岁 至20岁的青年进行德育;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 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 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 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 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小故事
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非常自负的、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 年讨论人需要不需要学习,学习时需要不需要请教师的问 题。其中有一段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苏格拉底写下δ和 α(分别是希腊文正义与非正义的第一个字母),然后问 道:虚伪应放在那一边。尤: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边。苏, 那么欺骗呢?尤:当然是非正义一边。苏:偷盗呢?尤:同 上面一样。苏:奴役人呢?尤;也是如此。苏:看来这些 都不能放在正义一边了。尤: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一边, 简直是怪事了。苏:那么,如果一个被推选为将领的人, 率领部队去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能不能说他是非正义 的呢?尤:当然不能。苏:那么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尤; 是的。苏;倘若他为了作战而欺骗敌人呢?尤:也是正义 的。苏:如果他偷窃、抢劫敌人的财物,他的所作所为不 也是正义的吗? 尤:不错。不过开始我以为所问的都是 关于我们的朋友呢。
小资料:赫尔巴特和“统觉团”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了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基础的 观点,从而使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他为了进一步揭示观念相互作用的规律,还提出 了“意识阈”(conscious threshold)和“统觉 团”(appercertiue mass) 的概念。他以为一 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 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 为“意识阈”。而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都必 须与意识中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 排斥。这 个观念的整体叫做“统觉团”。他根据 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将课堂教学划分为明了、联 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即著名的“形式阶段 理论”,从而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一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发展成“五段教学法”。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0一3岁的幼儿在 育儿所里受到照顾。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 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 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 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 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 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 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 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 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柏拉图认为世界由 “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 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 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 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 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 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 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 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 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 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 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 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 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
中性内发论 中性外铄论
赫尔巴特
以经验为内容 “四阶段”
中性互动论 联结-认知学习论 建构主义学习论
小资料:卢梭与《爱弥儿》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 雅各· 卢梭) (1712.6.28——1778.7.2)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 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书》的撰 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 录》等。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 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 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 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 解放出来的要求。
ຫໍສະໝຸດ Baidu
教育理论
代表 人物 卢梭
学习观点 学习不是经验 的获得,而是 潜能的展开 训练各种官能 恢复固有知识 理念的过程 “统觉团” 的形成过程
教育内容 自然主义 教育
教育方法
性善内发论
自然展开说 人本学习论
遵循自然
性恶内发论
官能主义教育 沃尔夫 理念回忆说 认知学习论 统觉形成说 联结学习论 柏拉图
古典语音、 数学自然科 官能训练 学难题 古典名著 产婆术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 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 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 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 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 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 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 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 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 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