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贵州省重大、典型地质灾害(文字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贵州省重大、典型地质灾害

贵州国土资源厅

2011年11月

目录

一、引言 (1)

二、地质灾害特征 (1)

(一)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1)

(二)地质灾害特征 (4)

(三)灾情险情 (4)

三、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趋势判断 (7)

(一)成因分析 (7)

(二)地质灾害趋势判断 (8)

四、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9)

(一)应急响应与抢险救灾 (9)

(二)应急处置与工程防治 (9)

五、经验与启示 (9)

(一)地质灾害应急经验技术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应急处置效益分析 (9)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议 (10)

一、引言

2011年8月18日,贵定县岩下乡马踏屯村上街组发生滑坡。滑坡方量约450000m3,属中型滑坡,威胁到上街组3户在建房屋、现场施工人员、旧谷线110KV-036号高压输电线铁塔以及惠水县至麻江县公路S309和过往人员、车辆生命财产安全。由于预报预警及时准确,应急反应迅速,组织得力,措施到位,使40位村民成功避险,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二、地质灾害特征

(一)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贵定县岩下乡马踏屯村上街组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南东方向,距县城直线距离约21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7′43″,北纬26°23′11″,海拔高程1180m。

1、地形地貌:灾害点所在区域地处贵州高原南部、以河谷盆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海拔最高1502.5m,最低1142.6m,最大相对高差359.9m,坡度为30—50°左右。

2、地层岩性:该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出露地层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Q)残坡积含砂质粘土、亚粘土;泥盆系上统尧梭组(D3y)白云岩,上部含泥质,顶部为灰岩;泥盆

图1 贵定县岩下乡马踏屯村上街组地理位置示意图

系上统望城坡组(D3w)白云岩夹少量灰岩;泥盆系中统独山组(D2d)白云岩、灰岩、石英砂岩、夹页岩;泥盆系中统上帮寨组(D2b)中至厚层石英砂岩。

3、地质构造:该区位于扬子准台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地质构造和节理裂隙均较发育,该处岩层倾向坡外,倾向180°,倾角17°。原生结构面及次生结构面较发育,对岩层的完整性有一定的影响。

4、水文地质:根据滑坡区级邻近区域出露的地层岩性,含水介质及地下水动力条件,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纯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类。地下水靠大气降水补给,主要通过岩溶给地下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为渗透补给,并排泄于冲沟或地形切割的低凹地带。

5、气象水文:滑坡区域位于东亚季风区,气候属典型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多云雾照、温差不大、气候温和的气候特点。平均气温15℃,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3~28.3℃,平均温差15.1~17.3℃。降雨量多年平均值为1217.5mm,年最高1411.7mm,年最低1158.3mm。滑坡区域发育的地表水系为谷堤河,由北东至南西径流,位于该滑坡点南面约100m,其他地表水系多为季节性溪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

(二)地质灾害特征

1、滑坡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体物质组成为碎石土,褐黄色、杂色,由粘土和石英砂岩、粉砂岩、白云岩等组成,碎石含量小于5﹪,砂岩块径10-50cm,棱角状,结构松散至中密。

2、滑坡体体积规模及空间形态:经实地调查,该滑坡呈北西至南东向展布,滑向南西。滑坡体长约300m、宽约150m、厚5—15m,体积为450000m3,属中型滑坡。滑体平面形态为不规则形,剖面形态为复合形,滑面及滑带形态呈线性,滑面埋深约10—20m。

3、发育时间:2010年10月当地村民开始对滑坡前缘不合理的切方修房,且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引起山体滑坡并导致山体发生开裂现象。今年8月中旬由于连续的暴雨,整个山体处于位移变形的状态,随时都有下滑的可能。

4、地下水活动情况: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为南西流向北东,地下水埋深30—50m,出露的泉点为下降泉,主要通过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三)灾情险情

该滑坡灾害威胁到上街组3户在建房屋、现场施工人员、旧谷线110KV-036号高压输电线铁塔以及309省道惠水县至麻江县公路和过往人员、车辆生命财产安全。

图2 贵定县岩下乡马踏屯村上街组滑坡停工的村民房屋及高压输电塔

图3 高压输电线塔下的地基裂缝

图4 滑坡前缘剪出水

图5 滑坡后缘村民农田出现的裂缝

图6 滑坡后缘下榻

三、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趋势判断

(一)成因分析

1、变形失稳迹象

2011年8月15日由于连续的暴雨,贵州省贵定县岩下乡马踏屯村上街组村民在建的房屋堡坎出现开裂、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整个山体处于位移变形的状态,随时都有下滑的可能。

2、形成条件

(1)地质条件:该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地形有利于大气降水渗入。滑坡体位于泥盆系上统尧梭组(D3y)、望城坡组(D3w),泥盆系中统独山组(D2d)上覆残坡积含砂质粘土、

亚粘土及砾石等,属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遇水易软化,

岩石力学强度较低,抗风化能力较弱,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2)连续暴雨:8月中旬以来,该区域受连续数天暴雨侵袭。

(3)人类工程活动:滑坡体附近有3户民房正在施工,前缘不合理切方、山体建筑物荷载加重后,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岩土抗剪强度显著降低,引起山体开裂,导致暴雨后山体滑坡。

3、成灾机理及危害机制:人为工程活动引起的边坡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是此次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连续数天的暴雨是直接诱因。该地雨水充沛,在地下水渗流的长期作用下,含碎石粘性土边坡中往往形成管道状地下水排泄系统。村民对前缘不合理的切方,使得滑坡体前出现凌空面及位移空间,加重了山体荷载,一方面直接使边坡沿潜在滑面的下滑力增大、抗滑力减弱,另一方面开挖面附近的局部坍塌导致地下水渗流管道的破坏,引起地下水位的抬升,从而更加增大下滑力,使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加上连续数天暴雨,使滑体彻底失稳,发生滑坡。

(二)地质灾害趋势判断

目前,滑坡体前缘边坡变形严重,边坡高度大,坡度较陡,时有松土下滑的现象,且滑坡体拉张裂缝发育,滑坡体前缘有混浊的地下水渗流,据此分析,滑坡体稳定性差,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