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报告 玉米花生大豆棉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性状考察及测产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玉米的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玉米产量质量。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

1.测产:

选点取样:5-10个点,每点取代表性植株10-20株。

测单位面积株数和穗数

株数/亩=株数/[行距(m)×株距(m)] ×666.7(m2)

穗数/亩=株数/亩×单株成穗率

测每穗粒数和粒重

预测亩产(kg)=(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6

实测亩产(kg)=取样粒重÷取样株数×亩实际株数

2.选取玉米考察性状

1)穗位高度:指乳熟期地面到植株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

2)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3)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4)倒伏:玉米抽穗后,因风雨等灾害,主茎倾斜度大于45℃的植株,在1/3以下为轻,

1/3-2/3 为中,2/3为重。

5)倒折率:玉米抽雄穗后,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6)双穗率(%):成熟期有效双穗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7)果穗长度(cm):指最上部果穗去除苞叶后包括秃尖的长度。

8)穗粗(cm):指果穗中部的最小直径。

9)单株有效穗数:平均一株结实的穗数(每穗结实30粒以下的不计)。

10)果穗长度:果穗基部至顶端的距离(cm)。

11)穗粗:以周长表示,用线围距果穗基部1/3处的圆周,然后测量线的长度(cm)。

12)秃尖长度: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cm),并计算秃尖率(秃尖

长占果穗长度的百分数)。

13)穗行数:数计果穗中部子粒行数,求平均数。

14)每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求平均数。

15)果穗重:风干果穗的重量(g),求平均数。

16)穗粒重:果穗上全部子粒的风干重量(g),求平均数。

17)穗轴率(%)=穗轴重/ 穗重×100

18)出籽率(%)=穗粒重/ 穗重×100

19)千粒重:分别数取两个1000粒(风干)称重。两次重量相差不能超过4-5克。三.实验结果

穗位: 10

穗位高度:114cm

茎粗:9.4cm

主茎叶数:20

倒伏:0

倒折率: 6.25%

双穗率(%):0%

果穗长度(cm):18

穗粗(cm):15.3

单株有效穗数: 1

果穗长度:17.2cm

穗粗:15.3cm

秃尖长度:0

穗行数:14+18+16+14+18=80

每穗粒数:593

果穗重:957g

穗粒重:957-78.5=878.5g

穗轴率(%): 8.20%

出籽率(%): 91.80%

千粒重:30.1g

测产:

株行距:株距0.3m 行距0.6m

株数/亩=株数/[行距(m)×株距(m)] ×666.7(m2)

=666.7÷0.3÷0.6×1

=3703.89

穗数/亩=株数/亩×单株成穗率

=3703.89×3

=11111.67

预测亩产(kg)=(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6

=(11111.67×593×30.1(g))÷106

=198.33(kg)

花生测产与植株性状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花生的植株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花生产量及质量。

二.实验原理

1、生育时期

发芽出苗期:发芽最低温度12-15 ℃;幼苗期(团棵期):从种子出苗到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生长特点:①主要结果枝已经形成;②大批花芽分化完毕;③大量根系发生。开花下针期: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开花50-60%以上,其中30-50%形成果针。结荚期果针发育形成荚果,营养生长最盛;果数占最终单株总果数的60-70%。饱果成熟期生殖生长为主,荚果增重。

北方春播中熟品种约需40~50d,晚熟品种约需60d,早熟品种约30~40d。北方夏播一般需20~30d。温度低于15℃荚果生长停止,若遇干旱已无补偿能力,会缩短饱果期而减产。

2、花生果针与荚果形成

果针由子房柄及其先端的子房组成。子房柄伸长弯曲,把子房推入土中,称下针。

3、荚果发育的过程

荚果膨大阶段:荚果体积急剧增大,果针入土后10天左右即成鸡头状幼果,入土后20-30天荚果体积达最大。

荚果充实阶段:荚果干重迅速增大,含油量显著提高,入土后50-60天干重增长停止,果壳变厚变硬,种皮逐渐变薄,显现品种本色。

荚果成熟:果皮与种皮分开;荚果表面出现网纹,有果喙、果腰。

4、花生成熟的特征

(1)形态特征

地上植株停止生长,中、下叶片脱落,上部叶片变黄。荚果外壳表皮由黄褐色变青褐色;内果皮海绵组织变薄而破裂,并由白色变褐色;籽仁充实饱满,种皮呈固有色。

(2)生理特征

叶色逐渐变黄,净光合生产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根系吸收能力显著下降,根瘤不再固氮。茎叶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大量向荚果转运,荚果迅速增重

5、花生收获时期的确定

饱果指数

珍珠型:饱果率大于75%

中间型中熟:饱果率大于65%

普通型:饱果率大于45%

荚果发育要求结荚层的温度在15℃以上,而以18-30℃最有利于荚果发育,温度降至12℃,荚果即停止发育。果针入土到荚果充分发育成熟约需50-60天

花生成熟期

北方花生区一般不晚于10月上、中旬收获

东北早熟花生区收获期在9月上、中旬

南方春花生区收获8月下旬-9月上旬,夏花生在10月上中旬,秋花生在11月中旬-12月

种子安全贮藏含水量小于8%

三.实验内容

①主茎高:从第一对侧枝分生处至顶叶节的长度

②总分枝数:除主茎外,全株所有长于5厘米的分枝的总和

③有效侧枝长:第一对侧枝上最远结实节与主茎连接处的距离

④株型指数:第一对侧枝长与主茎高的比值

⑤有效果枝数:全株所有结果枝数的总和

⑥果针数:全株入土与未入土子房柄的总数

⑦饱果数:壳外皮发黄、壳内海绵体变黑褐色、籽仁饱满的单、双仁荚果数

⑧饱果率:单双仁饱果数占总结果数的百分数

⑨百果重

⑩百仁重

11出仁率

测定亩株数:3-5点,20行/点,20-50穴的穴距。

株数/亩=666.7(m2)÷(平均行距(m)×平均株距(m))×平均每穴株数测定每株荚果数:

预测产量:

亩产量(kg)=亩株数×单株荚果(饱果)数×荚果重(×出仁率)

四.实验结果

性状:

主茎高:67

总分枝数: 5

有效侧枝长:31

株型指数:80/67=1.19

有效果枝数: 4

果针数:43

饱果数:12

饱果率:97.8%

百果重:213.2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