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研究

摘要:马克思是从劳动生产力的角度论证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也就是必要劳动时间的下降,从而就有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会产生相对剩余价值的科学论断。所以通常人们会认为只要有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就一定有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本文试图说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相对剩余价值,并说明这些条件是什么。

关键词: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消费结构

一、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一条可能道路就是:在保持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并且相对剩余价值将大幅提高剩余价值率。因此,马克思认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就是:生产力的提高必然降低必要劳动时间,即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的价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工人养活自身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工人养家糊口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工人必要的培训费用。

这里有两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其一,按照劳动价值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尽管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单位价值趋势下降了,但是工人所消费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有所增加。因此,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否必要导致个人必要生活资料的总价值减少就是不确定。其二,即使工人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种类都保持不变,一般来说,生产力的提高可能伴随更为先进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因此工人的培训费用必然增加。就是说,即使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变化,由于培训费用的变化,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否必然导致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从而能够产生相对剩余价值还是不能确定的。

鉴于此,本文试图说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相对剩余价值。本文的论述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条件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规定的条件完全一致,即“1. 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出售的;2. 劳动力价格有时可能比它的价值高,但从不比它的价值低。”另外,本文所提到的劳动生产力提高是指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相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者是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二、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

我们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劳动力价值决定的模型。假定全社会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共有种(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可以是其中一部分或全部组成),其对应的价格向量为p=(p1,p2…pn)。我们再假定从t时刻到时t+1刻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不失一般性,我们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能会使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也会提高。我们假设t时刻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有m种,某一种生活资料的消费量用Xi来表示,那么t时刻的消费向量就是Xt=(x1,x2…xm),而t+1时刻的必要生活资料有n种,且n≥m。那么t+1时刻的消费向量就是Xt+1=(x1,x2…xm),于是,t时刻的工人的工资为:

(1)

其中, 是t时刻第i种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是t时刻第i种必要生活资料消费量,是t时刻工人必要的培训费。同理,我们可得t+1时的工资为:

(2)

其中,是t+1时刻第i种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 是t+1时刻第i种必要生活资料消费量, 是t+1时刻工人必要的培训费。

要保证t+1时刻能够产生相对剩余价值,则必有:Wt+1

(3)

整理得:

(4)

显然,要使上式成立(即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有劳动力价值的下降)只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1种可能:

第2种可能:

第3种可能:

第4种可能:

第5种可能:

我们知道,无论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还是基于对现实的观察,我们都无法得出,即无法得出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工人的必要的培训费用会下降这样的结论。一般来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工人的必要的培训费用会增加,至少是维持不变。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一般会使一个经济社会消费的商品种类有所增加,而且每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也有所增加。我们假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种类增加,但是工人消费的每一种必要生活资料的数量不变。就是说,最切合实际的可能性只有一种即:

(5)

因为m≤n,只有pit+1

综上所述,我们可能得出结论: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内,要使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导致劳动力价值的下降,也就是必然使得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其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须使得国内的生活资料价值(按假定1,从而也是价格)下降,即必须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得每个商品的价值下降,因此正常的思考必然成立。但是当我们不是从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出发,而是考虑到有国际贸易的时候,一个经济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虽然能够使它的商品价值下降但并不一定能使它的商品的价格也下降。

其二,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结构不能提高(m=n)或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结构虽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有所提高(m

其三,工人的培训费用要么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下降,要么培训费虽然增加但其增加的幅度要小于因生活资料价格下降而使必要生活资料价值的下降幅度,即:

这里须要借用布尔代数的概念对这3个条件作特别说明,即这3个条件之间是“与”的关系,也就是说,劳动生产力提高必然引起工人的工资下降,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成立才可。

三、国际贸易条件下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国内条件清楚地告诉我们,要使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地降低工人的工资,那么就必须使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地引起国内生活资料价值的下降,即。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商品价值下降。因此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似乎必然地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其实,进一步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本国的商品价格下降是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的,即该经济社会是一个封闭的无贸易的经济社会,或者该经济社会的贸易处在这样的一种特殊状况下: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刚好等于国际的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国际贸易不改变它的商品价格。这样一个特殊的贸易条件是很难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得到满足的,因为如果该经济社会的商品价格等于国际价格,那么就不会有贸易的必要,我们所考虑的是正常的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