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1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1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1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1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与治疗体会。方法:收集18例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病特点与治疗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8例患者16例复发1次,2例复发2次,经过联合治疗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并不少见,应提高对复发性带状疱疹的认识,治疗上应降糖联合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防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关键词】带状疱疹;糖尿病;复发

中图分类号 r7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2-0110-02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皮肤病,以局部水疱伴疼痛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易复发,特别是伴有糖尿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笔者所在科门诊于2009年9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18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患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男女之比1∶1.25,复发两次2例,复发1次16例,2型糖尿病患者17例,1型糖尿病患者1例,年龄61~91岁,平均71岁,糖尿病病程10~36年,平均23年,发作间隔时间最短1年,最长13年,平均发作间隔时间7年。发病前均有劳累、感冒等诱因。

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 李霞 【摘要】目的总结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经验。方法对1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所进行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存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其带状疱疹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同时伴有神经及皮肤损害的病毒性疾病。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末梢神经及微循环病变,带状疱疹发病时其症状较一般患者更为严重,皮损更难愈合且多数合并有神经疼痛。2005年4月至2008年6月,我院老年科共诊治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带状疱疹患者11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69.3岁;均经内科诊断为糖尿病,其中合并高血压者6例,糖尿病肾病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例;带状疱疹病程3~11 d;皮损分布:头面部1例,胸肋间7例,腰骶及下肢部2例,上肢1例,均不超过体表

中线,皮损处存在糜烂感染者4例;均伴有神经痛,严重者彻夜难眠。 1.2 治疗 糖尿病基础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单服达美康片(法国施维雅药厂)或美迪康片(深圳中联制药厂),或二者联合应用,使血糖稳定在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在11.1 mmol/L以下;神经痛者口服神经营养类药物弥可保(每次500 mg,每日3次)及芬必得0.3 g(口服,每日2次),同时予VitB1注射剂100 mg及VitB12注射剂500mg混合肌注或甲钴胺针剂肌注,每日1次;存在微循环障碍者,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10~2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 mL稀释后使用),每日1次。带状疱疹治疗:阿昔洛韦注射剂10 mg/kg,静脉滴注,每8 h1次。 1.3 护理 1.3.1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为防止水疱压破,可取健侧卧位。床单被褥要保持清洁,内衣应勤换,且应柔软,以防摩擦而使疼痛加剧。 1.3.2 皮损处护理 (1)水疱无糜烂渗液者,水疱不宜挑破,予炉甘石洗剂外涂,以减轻皮损瘙痒,防止感染;(2)水疱破溃糜烂渗液严重者,可予无菌纱布折叠6层后用利凡诺尔液浸泡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20 min;(3)感染严重、脓液明显者,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系统治疗,必要时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查房

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查房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妊娠 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即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及妊娠后才发生或 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后者称妊娠期糖尿病(GDM),占糖尿病孕妇的80%。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类型: (1)糖尿病合并妊娠; (2)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代谢特点: 在妊娠早中期,随孕周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通 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孕妇血浆葡萄糖 水平随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系因:1、胎儿从母 体获取葡萄糖增加;2、孕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 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3、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对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空腹时孕妇清 除葡萄糖能力较非孕期增强。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妇低,这也是孕 妇长时间空腹易发生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病理基础。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 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正常代偿这一生理变 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 糖尿病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1.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妊娠可使患有糖尿病的孕妇病情加重, 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这与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及胰岛素需要量的变化有关。

2.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1)对母体的影响:糖尿病妇女的受孕率低,流产、羊水过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难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易合并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 (2)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 儿畸形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有无糖尿病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询问过去生育史中有无 习惯性流产、胎死宫内、胎儿畸形、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 儿死亡等情况。 (二)身体状况 绝大多数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 重下降,经常感到全身乏力、外阴阴道瘙痒等。此外应注意评估糖 尿病孕妇有无并发症,如低血糖、高血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酮 症酸中毒、羊水过多、感染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担心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影响 较大,孕妇及家属多有焦虑、自责等情绪反应。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糖测定: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可确诊 为糖尿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妊娠24-28周及以后,应对所以 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前1 日晚餐后禁食至少8小时至次日晨(最迟不超过上午9时)实验前 连续3日正常体力活动、正常饮食。检查期间静坐、禁烟。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抽取服糖前及服糖后

肝源性糖尿病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器官,对血糖的调节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种肝脏疾病,一旦造成肝细胞广泛损伤,均可能导机体的糖代谢紊乱。出现葡萄糖耐量异常或血糖增高现象,由于该类型糖尿病和原发胰岛病变所致的糖尿病不同,有学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HD),意指继发于肝脏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绝大多数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升高,但常伴高胰岛素血症,而C肽正常,提示胰岛素分泌正常,可能和胰岛素抵抗有关。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长期的胰岛B细胞代偿功能增加导致其最终的功能衰竭,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一,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 1.高胰岛素血症:机体在正常情况下50%一80%的胰岛素经过肝脏清除。肝硬化时肝细胞数目减少,胰岛素灭活也自然减少;同时侧枝循环时部分胰岛素可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使肝脏摄取胰岛素减少,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水平可引起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数目的减少以及和胰岛素的亲和力的降低。大部分胰岛素通过肝脏降解,而C 肽则主要在肾内降解。通过对血清中C肽和胰岛素的同时检测,有助于判断胰岛素分泌情况和肝脏胰岛素摄取水平。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C肽分泌曲线正常,高峰出现在服糖后的120 min,2型糖尿病患者C肽分泌曲线低平,高峰后移至服糖后l 80 min,故通过OGTT实验可初步鉴别肝源性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 2.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肝硬化时,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细胞信号传导异常,胰岛素受体减少;加之由于血浆胰高糖素、生长激素及游离脂肪酸等拮抗胰岛素的物质其灭活减少而血浆水平升高,从而产生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异常及肝源性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发展,胰岛B细胞不能相应增加足够的胰岛素分泌,最终导致其功能衰竭。肝病患者摄取和灭活胰岛素作用减弱,慢性高胰岛素血症易产生胰岛素抵抗。3.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的多种酶活性降低:慢性肝病患者糖负荷处理能力低下,肝糖原异生能力减弱,葡萄糖激酶、糖原合成酶活性降低,影响葡萄糖磷酸化和糖原合成。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_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儿的身体健康,对妊娠期尿糖病的早诊断,并进行早期管理和干预,使孕妇整个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早诊断,临床管理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不包括分娩期和产后的护理。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心理护理;饮食;运动;胰 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病人。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类型[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合并糖代异常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和死胎, 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血糖,对母婴危害极大[2]。GDM的发病在种族间存在明显差异,各国报道的发病率相差悬殊,为1%~14%中国GDM的发病率为3%~5%[3] , 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使妊娠糖尿病病人平安度过妊娠期, 保障母婴健康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将近年来国学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的 临床研究及取得的护理经验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10年7 月至2011 年8月住院的19 例作者单位:莱芜 市中医医院(莱芜271100) GDM病人,初产妇17例,经产妇2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5岁; 体重50~75kg; 阴道分娩15 例, 剖宫产 4 例。 1. 2 方法① 胰岛素笔注射: 可遵医嘱选用短效或短长效混合注射, 尽量选择胰岛素笔注射, 胰岛素用量要准确, 每天2~3次注射。②注射部位:因胰岛素注射部位与吸收速度按快慢为:腹部> 上臂> 大腿>臀部,但GDM 患者不宜注射腹部,以免血糖降得太快, 发生低血糖而影响胎儿, 故采取手臂外1/4, 大腿前外侧, 臀部皮下注射。③注射时间充分:部位轮流交替进行, 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6s 以上并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以确保剂量准确, 又可避免体液流入针头或笔芯。 GDM 病人心理压力大, 常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美洁等[4]应用状态焦虑量表对50例GDM孕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GDM 孕妇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梁海英等[ 5]调查表明,GDM孕妇焦虑【摘要】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儿的身体健康,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诊断,并进行早期管理和干预,使孕妇整个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早诊断,临床管理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不包括分娩期和产后的护理。及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均较高,提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孕妇差, 应引起重视。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引起体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引起血糖增高, 从而加重病情,造成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推荐指南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推荐指南(最新版)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推荐指南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亦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I diaberes meilitus,GDM)。随着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升高,以及GDM筛查诊断受到广泛重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但是,GDM的诊断方法和标准一直存在争议,为此'200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r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的支持下,进行了一项全球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即“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 (Hyperglycemia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r-comes.HAPO)。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IADPSG)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 rion,ADA)在2011年先后更新了GDM诊断标准,同时,基于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提示妊娠期间的高血糖严格管理可显著改善母儿结局。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曾于2007年制定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推荐指南(草案),在指导临床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对该临床指南(草案)进行修改主要在原有基础上参考ADA, IADPSG,国际糖尿病基金(international diabetes foundation, IDF),英国和加拿大制定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指南以及国内、外临床研究得到的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 [诊断] 一、糖尿病合并妊娠 1.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2.妊娠前未进行过血糖检查孕妇.尤其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空腹血糖或者随(血糖检查,达到以下标准应诊断为孕前糖尿病,而非GDM。 (1)妊娠期空腹血糖(Fasr/ng plasma glucose, FPG)≥7.Ommol/L (126mg/dl)。 (2) Immol多(200多食、多尿,体重不升或下降,甚至并发酮症酸中毒,伴血糖明显升高,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者。 糖尿病高危因素如下:年龄在G0岁以上、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早孕期空腹尿糖反复阳性、巨大儿分娩史、GDM史、元明显原因的多次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死胎史以及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分娩史等。 二、妊娠期糖尿病(GDM) GDM以往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目前建议,孕期首次产前检查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升高程度已经达到非孕期糖尿病标准,应将其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妊娠而非(GDM)。GMD诊断方法和标准如下:

浅析威伐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浅析威伐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 床效果 DOI:10.16658/ki.1672-4062.2017.12.074 目的该文的研究旨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采用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剖析。方法在研究中将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组,选取的220例患者中对照组110例、治疗组110例。在对照组中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泛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治疗,辅助以专科护理干预,遵照医嘱进行治疗过程,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威伐光照射,共需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为7 d。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比较指标包括:疼痛基本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和平均止疱时间,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判。结果治疗组在上述多项指标中表现均较对照组更为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病症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威伐光照射结合药物护理的治疗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疗效,且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标签:威伐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带状疱疹;神经痛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无传染性。在2型糖尿病病例因素中,生物作用受损或分泌缺陷导致胰岛素不足是形成高血糖的主要原因。高血糖对机体免疫功能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使得机体极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1]。带状疱疹便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后产生的病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直接作用于神经根,使得周围神经产生同性病变,引起沿神经分布的疱疹性病变。带状疱疹的产生会使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神经疼痛感,从而致使患者恐惧、焦虑、烦躁或紧张,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下,又会更加影响机体免疫力,造成带状疱疹病症加重[2]。同时,带状疱疹的感染会受到血糖升高的影响而愈发严重,而血糖又因带状疱疹的产生而难以受控,两者相互影响产生恶性循环[3]。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在采用最新治疗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情况下,在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病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选取该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220例,其中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124例,患者年龄分布完全随机。在所有患者病例中,带状疱疹分布区域各不相同,其中分布在四肢的29例、分布在腹背部的70例、分布在胸背部的90例、分布在头部的31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

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护理常规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常规 1、指导孕妇认识饮食治疗的重要性,遵医嘱给低糖饮食。 2、遵医嘱按时监测血糖、尿糖,注意观察有无低血糖征象,如出现头晕、心慌、烦躁不安、出冷汗,脉搏增快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3、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避免过度疲劳。 4、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于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注射后按时进餐,严密观察用药后反 应,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如出现头晕、烦躁不安、心悸、出冷汗、脉搏快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5、加强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护,指导孕妇自测胎动。 6、指导孕妇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胎膜早破者勤换会阴垫,每日会阴擦洗两次,必要 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7、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促胎儿肺部成熟。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食欲减退、恶心恶吐、嗜睡、呼吸深大、呼气可闻及烂苹果 味、眼球下陷等酮症酸中毒征象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10.注意皮肤清洁,观察下肢皮肤情况,长期卧床患者应采取措施预防压疮、肺炎、尿路感染等。 11、加强产后观察,预防产后出血。 12、指导产妇做好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保持皮肤、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13、做好出院指导,如尿糖的自我监测,定期产科保健和内科复查、做好避孕等。 先兆流产护理常规 1.按妇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3.安慰孕妇,遵医嘱用药。 4.注意阴道出血和腹痛情况,若出血超过月经量或伴有阵发性腹痛,报告医生。 5.保持外阴清洁。 先兆早产护理常规 1.按产前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尽量不做或少做腹部,肛门检查,必要检查时动作轻柔, 3.胎膜早破者,按胎膜早破护理常规。 4.孕未满28周者每日听胎心1-2次。 5.遵医嘱给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6.有宫缩者报告医生,按医嘱给硫酸镁或安宝等抑制宫缩,注意控制药物滴速。使用硫酸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1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1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摘要】通过对12例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认为在城市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并不罕见,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治疗时要加强降糖,同时使用抗病毒、消炎镇痛、营养神经药物,尤其要重视免疫增强药物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带状疱疹;复发性 带状疱疹是全科门诊常见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一般不会复发。部分患者在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基础上,会出现复发性带状疱疹,其发病率并不罕见。青岛市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2009~2012年遇见12例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现报告分析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12例,其中1例为1型糖尿病,男7人,女5人,年龄59~82岁,糖尿病病程6~26年,平均12年,带状疱疹初发至复发时间10~96个月,其中1例为第3次复发。视力模糊或下降者8例(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3例),有手足麻木症状者9例(其中糖尿病足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所有患者均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患者中伴发高血压病3例,冠心病3例,高脂血症6例,恶性肿瘤1例,多种药物及食物过敏史1例。复发与初发部位一致者9例,不一致者3例,皮损部位胸胁部4例,腰腹部3例,肩部、面部、手背、大腿各1例,多部位皮损1例。带状疱疹出疹前3~26 d前有灼痛,显著神经痛7例,2例年龄大于75岁患者疼痛较剧烈,2例有后遗神经痛。 1.2辅助检查查糖化血红蛋白均>6.5%,空腹血糖6.0~13.5 mmol/L,餐后血糖7.8~18.6 mmol/L,6例患者合并胆固醇或甘油三脂增高。 2治疗 对于糖尿病,根据个体化方案,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锻炼,联合口服降糖药物,调整胰岛素治疗剂量,使血糖控制良好。全部患者均给予阿昔洛韦20 mg/(kg·d),连续静脉滴注7 d,甲钴胺每天500~1000ug,静脉推注14 d,甘露聚糖肽每天10 mg,静脉滴注7 d,口服维生素B1片20 mg,3次/d。对于皮损部位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乳膏,对于神经痛根据程度不同,酌情使用双氯芬酸钠及新癀片治疗。所有患者3~9周痊愈或好转。 3讨论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转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已成为我国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并发症除了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外,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感染常反复发生[1]。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使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及坏死,产生明显神经痛,本病痊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复发[2]。但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导致细胞介导的免疫和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也使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这些因素都加大了糖尿病患者复发带状疱疹的机会[1]。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20-02-25T10:04:29.257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期作者:齐俊蓉高瑾 [导读] 积极调整血糖指标,改善带状疱疹症状,避免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目的:探析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方案与预后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019年间诊疗确认存在复发性带状疱疹且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8例,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归纳此类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思路。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43例患者复发1次,其余5例患者复发2次。在接受针对性治疗干预后病情得到控制,恢复正常。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应该及时掌握病情,积极调整血糖指标,改善带状疱疹症状,避免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复发性带状疱疹;临床分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1-0040-02 Clinical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Qi Junrong, Gao Jin Red Star Hospital of the 13th Division of Xinjiang Corps,Hami Xinjiang 839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quality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Methods 48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confirmed b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6 to 2019 were analyze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idea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Of all the patients, 43 had recurrence once, and the other 5 had recurrence twice. After receiving targeted treatment intervention, the condition was controlled and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should timely grasp the condition, actively adjust blood sugar indicators, improve herpes zoster, avoid complications of post-herpes zoster neuralgia,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Clinical analysis; Treatment 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体当中更为常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老年2型糖尿病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当前对糖尿病并无有效的根治手段,需要长期通过生活习惯和药物调整,糖尿病对患者的威胁不仅来自于其可能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同时和其它类型疾病也会产生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其中带状疱疹和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相对直接明显[2],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一旦发生带状疱疹那么发生复发的概率会大幅提升,带状疱疹作为皮肤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水疱、疼痛,而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特殊性,水疱愈合时间延长,痛苦感更为明显[3]。为更加系统的了解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及时判断病情并采取针对性有效治疗措施,将本院近3年来收治此类疾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019年诊疗确认存在复发性带状疱疹且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8例。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58~87岁,平均为(73.1±5.4)岁。所有患者均确认为2型糖尿病,病程最低2年,最高13年,平均(7.5±1.7)年。患者带状疱疹复发发作间隔时间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4.2±1.1)年。经询问确认患者在带状疱疹复发前均存在感冒、劳累等情况。 1.2 以往病史、合并疾病 患者均出现典型糖尿病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异常下降。有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性白内障,2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9例患者存在手脚麻木,12例患者合并皮肤瘙痒,19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2例患者合并高血脂,7例患者合并冠心病。有5例患者因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 1.3 带状疱疹出现部位 在所有患者中有43例患者复发1次,其中有11例患者皮疹初发、复发位置一致,其余5例患者复发2次。 1.4 辅助检查 糖尿病辅助检查符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空腹血糖检测在6.0~13.5mmol/L间,餐后血糖检测在7.8~18.2mmol/L间[4]。 1.5 治疗手段 所有患者均积极控制血糖并给予抗病毒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方案如下:应用药物阿昔洛韦,口服方式下每次剂量0.25g,每天服用3次,直到皮疹消失;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口服维生素B1以及肌肉注射方式应用腺苷钴胺;通过卡介菌多糖注射液达到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效果,每天对皮疹位置进行红光照射,连续照射2~4周。如患者存在严重疼痛感,则通过口服方式应用小剂量泼尼松以缓解神经损伤症状,减少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如有感染情况的应用抗生素[5]。 糖尿病控制则包括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做好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保障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所用降糖药物包括阿卡波糖片,盐酸罗格列酮片、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等,对于血糖指标异常情况严重患者给予胰岛素,所有药物需要在每次随访时检测患者血糖并合理调整应用剂量。 1.6 血糖指标控制效果评价 血糖指标效果评价: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所得在4.4~6.1mmol/L间,餐后2h血糖检测所得在4.4~8.0mmol/L间,判定为优;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所得在6.2~7.0mmol/L间,餐后2h血糖检测所得在8.0~10.0mmol/L间,判定为良;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所得超过7.0mmol/L,餐后2h血糖检测所得超过10.0mmol/L,判定为差。 2.结果 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治疗后皮疹均出现消退,所需时间为2~3周,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神经痛症状,而44例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内疼痛感消失,4例患者在疗程3个月内疼痛感消失。 治疗及随访期间患者血糖指标均保持在一个平稳正常的范围内,其中43例患者血糖控制判定为优,5例患者血糖控制判定为良,优良率达到100%。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疗常规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疗常规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也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期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者。 一.诊断标准 (一)既往有糖尿病史 (二)既往无糖尿病史 于妊娠24-28周间,应行OGTT,即口服葡萄糖75g,空腹血糖<5.1mmol/L,1小时< 10.0 mmol/L,2小时<8.5 mmol/L,任何一项异常(≥正常值),即可以诊断GDM。 具有高危因素者:在孕早期进行血糖检查,符合下列标准诊断为孕前糖尿病:HbAIc ≥6.5%;FBG>7.0 mmol/L;2h或任何时间餐后血糖>11.1 mmol/L。 二.治疗原则 (一)糖尿病计划妊娠期前的咨询 糖尿病患者妊娠前要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确定糖尿病的分级,决定是否可以妊娠。糖尿病患者已并发严重心血管病变、肾功能减退或眼底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者应避孕,如已妊娠,应尽早终止。糖尿病肾病者,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肾功能正常者;或者增生行视网膜病变以及接收治疗者,可以妊娠。准备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应将血糖调整到正常水平,HbAIc降至6.5%以下。孕前口服降糖药者,最好在孕前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后再妊娠。 (二)妊娠期治疗原则 1. 饮食控制: (1)妊娠期的饮食控制标准:既能满足孕妇及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且不发生饥饿行酮症。 (2)孕期每日总热量:531-9205kJ,其中碳水化合物占45%-55%,蛋白质20%-25%,脂肪25%-35%,应实行少量、多餐制,分5-6餐,饮食控制3-5天后测定24小时血糖(血糖轮廓实验):包括0点、三餐前半小时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和相应尿酮体,应重新调整饮食。 2. 胰岛素治疗: 根据血糖轮廓实验结果,结合孕妇个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合理应用胰岛素。孕期血糖理想水平控制标准。 表1 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mmo/L(mg/dl) ] 由于孕期内分泌的变化,显性糖尿病患者孕期胰岛素需要量较非孕期增加,并且孕周变化,需要量不断增加,血糖调整至正常后,仍应每周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常用制剂有可溶性人胰岛素(短效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及预混型三种制剂,可根据血糖轮廓加用胰岛素,夜间及空腹水平高加用中效和预混行胰岛素,餐后血糖高加用餐前短效胰岛素。

糖尿病合并双侧带状疱疹1例

糖尿病合并双侧带状疱疹1例 发表时间:2013-10-29T13:41:13.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严金龙 [导读] 局部分泌物送培养为葡萄球菌,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双侧带状疱疹并细菌感染。 严金龙(广西岑溪市中医医院内科广西岑溪 5432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195-01 【关键词】糖尿病双侧带状疱疹 1 临床资料 黄某,男,56岁,农民。因双侧胸背部灼热、疼痛4天入院。既往患2型糖尿病10年余,一直口服格列齐特及二甲双胍降糖治疗,但血糖控制欠佳。查体:T 37.1℃,P88/min,R21/min,BP130/80mmHg慢性病容,双侧胸胁、背部可见簇集性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水疙,疙液清澈,部分破溃、渗出,伴黄白色脓性分泌物,部分结痴,境界尚清楚,沿双侧肋神经分布。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稍粗糙。血常规白细胞13.1×109/L,中性粒细胞0.88,淋巴细胞0.12,血红蛋自109g/ L,血糖18.3mmol/L,肝功能正常,肾功能BUN7.7mmol/L Cr128umol/L。局部分泌物送培养为葡萄球菌,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双侧带状疱疹并细菌感染。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萘普生片对症止痛,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抗病毒、青霉素抗菌、水溶性维生素营养神经,局部应用炉甘石洗剂及阿昔洛韦软膏等治疗措施。17天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皮疹消退、愈合。 2 讨论 带状疱疹系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带状疱疹临床表现为累及单侧周围神经,皮损沿其神经分布区带状、簇集性分布,累及双侧者极为少见。本病例累及双侧胸背部,可能因患有糖尿病,且并发葡萄球菌感染,考虑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曾有报道双侧带状疱疹与HIV阳性、结核、SLE、肿瘤等疾病有关,均可能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本例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 303. [2]工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299-301. [3]沈威敏,汪昔峰.双侧带状疙疹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1):33. [4]邵兴龙.结核性胸膜炎并发带状疤疹一例[J].华北国防医药2004,16(4):273. [5]陈烨,张翠.双侧带状疙疹1例[J].中外医疗杂志2010, (10):106. [6]范霞,石琼,杨明辉,张禁,姜功平.SLE并发带状疤疹一例[C].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 摘要】妊娠合并糖尿病会导致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报道,将孕期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其围生儿死亡率能够降低到同期糖代谢正常孕妇 新生儿死亡率水平.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如果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孕期得到较好的管理,母儿的预后将得到明显改善,严重合并症明显降低. 我院2000年1月—2005年 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6 例,经过对症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断治疗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合并症之一,它包括孕前患有糖尿病 者妊娠,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GDM)。GDM是指妊娠期 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约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90%左右。 一临床资料 本组初产妇22 例,经产妇14 例;年龄24~37 岁,糖尿病发病年龄为22~ 31 岁。 二诊断 1.糖尿病合并妊娠 (1)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 (2)妊娠前从未进行过血糖检查,孕期有以下表现者亦应高度怀疑为孕前糖尿病,待产后进行血糖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2.妊娠期糖尿病(GDM) (1)50g葡萄糖负荷试验(50g GCT): 1)50g GCT的时间:所有的非糖尿病孕妇,应在妊娠24~28周常规做50g GCT。具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首次孕期检查时应进行50g GCT,血糖正常者,妊娠24周后重复50g GCT。GDM的高危因素如下: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 合征患者、早孕期空腹尿糖阳性、反复VVC、巨大儿分娩史、GDM史、无明显原 因的多次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死胎史以及足月新生儿RDS分娩史等。 2)50g GCT的方法:随机口服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 服糖1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查血糖。血糖≥7.8mmol/L(140mg/d1)为50g GCT异常,应进一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1)的孕妇,应首先检查空腹血糖(FP/3),FBG≥5.8mmol/L(105mg/d1),不必再做OGTT。FBG正常者,应尽早做OGTT。 (2)75g OGTT:50g GCT 1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1)~ <11.1mmol/L(200mg/d1),或者50g GCT 1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但FBG正常者,应及时做OGTT。 (3)GDM的诊断:符合下列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GDM。 (4)GDM的分级:A1级:FBG<5.8mmol/L(105mg/d1),经饮食控制,餐后2小 时血糖<6.7mmol/L(120mg/d1)。A2级:FBG≥5.8retool/L(105mg/dl)或者经饮食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120mg/dl),需加用胰岛素。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 1.妊娠前咨询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 眼底、肾功能,确定糖尿病的分级,决定能否妊娠。糖尿病患者已并发严重心血 管病、肾功能减退或眼底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者应避孕,若已妊娠,应尽早终止。糖尿病肾病者,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肾功能正常者;或者增生性视 网膜病变已接受治疗者,可以妊娠。准备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应将血糖调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年)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PGDM) 和妊娠期糖尿病(GDM),PGDM 可能在孕前已确诊或在妊娠期首次被诊断。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升高,以及GDM筛查诊断受到广泛重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曾于2007年制订了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在指导临床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现对指南(草案)进行了修改,制订了《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简称本指南),主要参考了我国现行的GDM诊断标准、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IADPSG)、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及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制订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指南,并参照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本指南推荐的证据分级见表1。

诊断多年来,针对GDM的诊断方法和标准一直存在争议。为此,2001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支持下,进行了一项全球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即“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HAPO)”研究。根据这一研究结果,IADPSG在2010年提出了GDM诊断的新标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在2011年对GDM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WHO在2013年也制订出妊娠期高血糖的诊断标准。同时,研究表明,妊娠期轻度高血糖的严格管理可显著改善母儿结局(A级证据)。因此,本指南推荐采用国际和国内推荐的新GDM诊断标准。 一、PGDM 符合以下2项中任意一项者,可确诊为PGDM。1.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妊娠前未进行过血糖检查的孕妇,尤其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首次产前检查时需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妊娠期血糖升高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应诊断为PGDM。 (1)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mmol/L(126mg/dl)。 (2)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 (3)伴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同时随机血糖≥11.1mmol/L(200 mg/dl)。 (4)糖化血红蛋白(HbAlc)≥6.5%[采用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

妊娠期糖尿病的监测及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监测及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系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其发生率为1~5%。与2型糖尿病一样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所致。妊娠期复杂的代谢改变使糖尿病的控制更加复杂化,患者的病理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和胎婴儿并发症也明显增高。开展GDM普查、充足的孕前准备及细致科学的妊娠期护理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我院对2004年1月~2008年7月分娩的21例GDM患者加强了血糖监测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8年7月在我科产前检查确诊并住院分娩的GDM 患者共21例,初产妇17例,经产妇4例;发病年龄22~38岁,平均27.3岁;分娩方式:16例剖宫产,5例自然分娩;分娩孕周<38周6例,38~40周15例;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5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轻度)2例,泌尿系感染3例;胎婴并发症6例,其中巨大儿1例,高胆红素血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各2例,新生儿感染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1例巨大儿,体重4350g,20例新生儿体重在3050~3900g。 2妊娠糖尿病的筛选 2.1提高产前诊断,筛选GDM 有以下几种情形的孕妇应检查是否存在妊娠糖尿病: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②有异常分娩史者,如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死胎、死产、

新生儿死亡、畸形或巨大儿分娩史;

③此次妊娠怀疑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④反复霉菌性阴道炎久治不愈;⑤肥胖孕妇;⑥年龄>30岁的孕妇;⑦早期反复出现尿糖阳性; ⑧有多饮、多食、多尿者。 2.2筛查方法 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妇低,因而空腹血糖不作为筛查方法。尿糖(++)或以上应引起重视,但作为筛查方法未被广泛应用。我们采用24~30周口服50g葡萄糖筛选,阳性者口服葡萄糖作糖耐量试验(OGTT)。 3护理 3.1做好健康宣教 GDM患者因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治疗、反复检查、缺乏糖尿病知识而紧张、焦虑,担心影响胎儿发育及致畸,因而,要加强对GDM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既要让患者了解GDM对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提高重视程度,又要认识到良好的饮食控制及系统的药物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嘱其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查,并随孕期进展,逐渐增加就医次数。 3.2重视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认知能力及性格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沟通方式,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请家属配合做好孕妇的思想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患者通过良好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均遵医嘱定期产前检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3严格控制饮食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一)妊娠期 1.入高危门诊①按期检查,产、内科共同监护。②重视尿糖、尿酮体、B 超和宫底高度监测等,及早发现胎儿畸形和巨大儿。③指导孕妇自查尿糖。④向孕妇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控制血糖方法与母儿预后,减少她们的焦虑情绪。 2.饮食控制控制热卡,按125kJ/kg(30kcal/kg)计算,每日蛋白质100g,碳水化合物150~250g,脂肪lg/kg,补充维生素、钙、铁,多吃蔬菜和豆制品。 3.适量运动缓步行走或同等量活动,如上臂运动,每次20min,运动注意个体化。 4.正确使用胰岛素①计算用量前,测体重。测体重时应注意空腹,排空大小便,着装相同。②观察尿糖,估计胰岛素用量,砖红(++++)、+16U/d,橘红(+++)、+12U/d,黄(++)、+8U/d,绿(+)、+4U/d,蓝(一)、0或一4U/d。一般在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首次剂量 0.1U/(kg.h),经静脉滴注,酸纠正(血pH>7.34,尿酮体转阴)后改皮下注射。用药期间,观察有无酮症酸中毒和血糖异常变化的临床症状,以便能作进一步检查,积极处理。 5.胎儿监护,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6.预防感染,向孕妇讲解糖尿病人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易感部位并落实预防措施。 (二)分娩期 提供常规产科护理外,还应: 1.陪伴分娩,提供心理支持,鼓励进食,保证热量供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促进产程进展。 2.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若胎心异常或CST出现晚期减速,立即报告医生。 3.做好术前准备、助产器械准备和新生儿急救准备。 4.糖尿病孕妇孕周已接近足月,并伴有其他合并症,需终止妊娠,应按医嘱对剖宫产孕妇术前注射地塞米松,以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促进胎肺成熟,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5.监测血糖、尿糖动态,预防低血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