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10T17:00:15.03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5期作者:严伟兴
[导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急诊中常见性疾病,主要为心律失常引起,具有突然性与阵发性特点。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528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急诊接收1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三磷酸腺苷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照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率转复44例,观察组患者心律转复5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律转复差异明显
(P<0.0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心律转复时间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优势明显(P<0.05)。结论: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与三磷酸腺苷对比,使用普罗帕酮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促进患者康复,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急诊中常见性疾病,主要为心律失常引起,具有突然性与阵发性特点。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群心律在60-100次/分,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情发作时可达到160至220次/分,并且患者病发时间不固定,属于突发性事件[1]。患者发作前表现正常,发作的时候利用药物或电疗改善临床表现。如患者发病,病情非常严重,需通过有效的急诊措施治疗。本文研究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接收1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入接诊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各项辅助性检查,确认无器质性心脏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心率显著增加,并伴随心悸,心前区有不适。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男33例,女28例,患者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9.6±5.4)岁。发作时间1min-4.5h,平均时间为(1.6±0.3)h。观察组61例,男34例,女27例,患者年龄为25-68岁,平均时间为(49.1±5.2)岁。发作时间62s-4.5h,平均时间为(1.8±0.4)h。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并无任何差异,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急诊室接诊患者后,协助其平卧于病床,并实行常规吸氧疗法。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电图与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对照组应用三磷酸腺苷(多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386)治疗。患者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治疗,每天剂量不可超过20mg。观察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793)治疗。即将70mg普罗帕酮混于40ml生理盐水中,利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经有效治疗后,如出现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还需进行电复律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活动产生的所有数据,均使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经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以判断两组数据差异性,如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率转复44例,观察组患者心律转复5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律转复差异明显(P<0.0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心律转复时间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优势明显,其中观察组患者咳嗽、胸闷、低血压各1例,对照组患者中,咳嗽2例,胸闷4例,低血压2例,呕吐2例,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事实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不少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房室或心房的交界位置存在心动过快的现象[2]。而引发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折返激动,还有是因为触发性活动或自律性增强。关于该种疾病的具体产生原因,临床上至今也尚未给出明确的认识。而诱发因子主要有心衰、心肌梗死、器质性心脏病变与冠心病、合并心房增大等。部分患者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大和长时间吸烟酗酒造成[3]。即便患者发病的初期阶段并不会发现存在显著的器质性病变存在,但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引起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患者死亡。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悸、心率可达到160-220次/分,同时伴随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大量出汗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休克与心力衰竭等多种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会给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患者入院接受治疗,通常需直接进入急诊科。急诊治疗的时候,需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4]。通过动态心电图能够监测患者24h心率,以此可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并实行定量性分析。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主要包括三磷酸腺苷、普罗帕酮、维拉帕米、胺碘酮等[5]。就药物性质而言,三磷酸腺苷通过生物技术制成,属于高能化合物。患者使用此种药物,可补充生命所需能量,并且利用磷化作用促进ATP合成尿酸,以此写作心脏,以此便可减少心脏负担[6]。从临床使用的效果来看,该种药物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患者使用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副作用,临床应用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普罗帕酮属于高效抗心律失常药物。该种药物在稳定膜的同时,还可抑制竞争性受体,降低心肌兴奋性,可长时间维持药效,患者使用的时候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7]。临床研究表明,普罗帕酮可降低人体心肌兴奋性,有效延长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延长传导。临床上,普罗帕酮常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室性与室上性异位搏动,同时预防激综合征、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电复律后室颤发作,可产生持久、较快的临床效果。将此种药物应用于临床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8]。
临床发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病情比较危急,急诊治疗的时候应重视稳定好高效的药物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因而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院急诊接收1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