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仲舒的儒家教育思想

摘要:董仲舒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注意“中品之人”的教化作用,选用“德育之官”兴办太学。他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为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董仲舒,中国西汉思想家、教育家。汗景帝时为博士,采用老学生带新学生的方式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十,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育教学理论。班固说:“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之”。

董仲舒适应当时政治统一的需要,把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在《公羊春秋》的名义下融会起来,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从“天人相与”出发,论证“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又提倡“礼乐教化”,主张兴办太学,求贤养士,实行“量材而授官”,建议“州郡举茂材孝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并加以实施。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他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神。帝王“受命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但他指出,政令的统一必须以思想学术的统一为前提。因为儒家最重视正名定分,最适合于封建中央政体的需要,所以董仲舒主张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他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董仲舒这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就开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术为“正统”的先河。

二、强调“中品之人”的教育

董仲舒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提出“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三等:“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认为圣人之性为上品,这种人生来就是善的,他们制定的标准和内容,且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斗筲之性为下品,没有善资,只能采用刑法对待他们,不必进行教育。万民之性为中品,中品之人必须接受教育。因为中品之人既有性善的一面,又有性恶的一面,因此董仲舒尤其重视中品之人的教育。

中品之人有性善的一面。人有善端和善质,就具备了接受王道教化的基础。董仲舒承认人有善端和善质,但同时强调人性并非就是善。提出“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从而将“善端”和“善”这两个概念做了严格的区分,得出“善,教诲之所然”及“性非教化不成”的结论。强调了王道教化的作用。中品之人也有性恶的一面。董仲舒认为情欲是造成社会罪恶的渊薮:“太富则骄,太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他指出情欲不加以约束,就会使“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对人的性恶,他主张以礼、法来节制人的情欲,同时强调德教的作用。董仲舒认为“中品之人”是“萌而无知”之众,因此天立帝王以教民,统治者教化百姓是受命于天,是其根本使命,只有加强对“中品之人”的教育才能稳定社会秩序。

三、主张治学要“专精”

董仲舒治学时非常重视独立思考,注意排除外界干扰,专心致志地探究学问。他曾提出学习要“善一”“常一”和“专一”。所谓“善一”,就是要有所专长,专精于一;所谓“常一”,就是要始终如一地努力学习一种学问;所谓“专一”,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他曾形象地举例说:“是以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一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由于他一心一意地钻研儒家经典,学识渊博,被时人誉为“群儒之冠”,有“汉代孔子”之称。

四、“道之以德”的教育核心原则

董仲舒认为帝王要按“天道”的法则来统治人民,应当以德教为主,刑罚为辅。他认为,教育不是只要求教育者履行责任和义务,更不是扩张自己的价值与权力,而是要从尊重他人的价值与权力出发,以“仁者之爱”的情怀去关心爱护他人。他要求教育者必须“躬自厚而薄责于外”,多功自己的恶,少功他人的恶,要自责而不要责人。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人;人不被其爱,不予为仁。”董仲舒的道德教育不是教育别人,而是“治我”。“治我”要严,待人要宽,否则不是道德教育。

五、重视教化的作用

董仲舒说“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教化立而奸邪皆止”,他认为王者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德治与教化。他在《举贤良对策》中说:“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他把教化看成是防止百姓趋于从利的有力工具。他提出:“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如果地方各级行政官员领导不好,君主的仁德就不会被很好地宣传。

六、选用“德教之官”,兴办太学

董仲舒认为吏为“民之师帅”,教化的统治术能否推行,关键在各级官吏。他要求选用“德教之官”,而不可“独任执法之吏”。他反对当时“任子”和“訾选”的入仕制度。他认为选用官吏应以“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为原则。只有贤能的官吏才能担当起教化人民的职责。于是他又提出了察举和兴办太学这两项政策建议。

董仲舒认为,朝廷求得贤才最根本、最可靠的方法是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贤士。太学设在国都,在朝廷的直接管辖下,聘请高明的教师培养天下的士人,经常的考问他们,以发展他们的才能,这样,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由于太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受过系统的儒家经典的教育,选派他们担任各级官吏,便可以按照儒家的一套统治术去教化万民。所以董仲舒认为,太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推行教化统治术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历史经验,经历了十几年的选择而定下来的官方哲学,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地作用。董仲舒由教化提出改革吏治,由改革吏治建议兴办太学,培养既忠君又善于治民的官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他把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私家养士风气,发展成由封建国家统一的养士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是有贡献的。此后,太学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之一。

论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摘要:一、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说

二、德育内容

三、德育方法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2)明道重志,行道养志

3)必仁且智

一、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说

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首先看到了人性的内涵,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他们从各自的人性论出发,提出了系统的德育理论。董仲舒对先秦儒家的人性论进行了扬弃,他糅合性善、性恶说,认为人性是有善恶品等的,提出了性三品说。从而为自己的德育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下面我们看他是如何从性三品说出发进行论证的

由此,董仲舒扬弃了孟、荀二者之弊,以其性善情恶论为理论基础,说明了人性发展的先天性潜质,通过对外在教化可能性、必要性的强调,奠定了他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必须指出的是,性三品说作为一种抽象的人性论是错误的,董仲舒不懂得人性是活动于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