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脑血管成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双能量减影 CTA 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减影模式 • 首先,DSCT 在同一个 CT 机架内安装了 2 套 X 线球管和采集系统, 互成 90°, 时间分辨率及 空间分辨率都大大提高,2 套 X线球管能同时独 立的发射 2 种不同能量的 X 线,分别生成 2组不 同能量的 CT 图像且能够完全匹配, 可以完全避 免由于病人体位移动,呼吸运动造成的影响,真 正意义上实现了双能量扫描和能量减影。 • 其次,由于能量减影只需注药后一次扫描,因此 病人的辐射剂量将低于数字减影 CTA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常用的方法是数字减影 CTA(DSCTA), 而西门子公司推出的双源螺旋 CT(DSCT)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双能量减影的技术平台, 其全新的设计理念可以说是 CT 发展史上的 又一次革新。 • 比较 2 种减影方法在头颅血管成像中的质 量和血管分支的显示率, 初步探讨双源螺 旋 CT在头颅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B 组患者采用双球管双能量模式扫描,行 双能量减影 CTA。 • 扫描参数:A 球管管电压 140 kV,管电流 51 mAs;B 球管管电压 80 kV,管电流 213 mAs。 螺距 0.7mm,准直器宽度、层 厚以及对比剂流速同 A 组患者。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图像后处理方法 • A组图像先后将患者注药后和注药前的 CT 薄层横断面图像装载入工作站中的 Neuro DSA 卡中,计算机会自动进行去骨运算并 生成 2 组数据:slim 和 wide, 利用这 2 组数据可分别生成去骨的头颅 CTA 图像。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数字减影 CTA 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同时获 取空间位置相同的平扫和增强, 薄层重建 后, 用减影软件在像素水平行增强后数据 减去平扫的数据, 得到去除骨和其它无增 强组织的纯血管图像。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能量减影 CTA 的基本原理是:CT 对物质的辨别是基于 物质对 X 线的吸收和衰减为基础,其量化单位为 CT 值。 衰减是由于被扫描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康普 顿效应和光电效应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效应,但它们对不 同物质的衰减作用是不一样的,其差别主要取决于 X 线 光子能量的大小。 • 受 X 线能量大小影响的主要是光电效应。对软组织而言, CT 值不会随着射线能量的变化发生明显的变化 ; 而对 于高原子序数的物质而言,CT 值会随着射线能量的变化 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而且,不同能量的 X 线其光谱特 征曲线是不同的。 • 因此,我们应用不同能量的 X 线光谱和分析不同物质的 X 线衰减值,就能将含钙的物质(如骨骼)与其他软组织 物质区分开来。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陈洪亮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多层螺旋 CT 成像技术的飞速进步推动了全 身各个系统无创性血管成像的发展。 • 在头颅的血管成像中,由于受颅底骨骼的 影响,CTA 技术显示颈内动脉虹吸段、 颈 内动脉床突下动脉瘤效果欠佳。 • 如何有效去除颅底复杂骨性结构、消除颅 骨对颅底血管观察时的干扰是当前头颅 CTA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扫描技术 • 两组患者均采用 Siemens 公司生产的双源螺旋 CT(DualSource CT,DSCT)进行扫描。 • A 组患者采用单球管单能量模式扫描,行常规数 字减影 CTA。 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头颅固定, 先行头颅定位像(Top)像扫描,确定扫描范围。 扫描范围为枕骨大孔下缘至颅顶,先于注药前行 头颅螺旋 CT 平扫。 • 扫描参数:管电压 100 kV,管电流 90 mAs, 准 直器宽度 64 ×0.6 mm,螺距 1.2 mm,层厚 0.6 mm,重叠重建 0.4 mm。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第三,可以通过软件对图像进行细微调整, 弥补减影不 足或过度减影。 • 第四,由于注药后骨骼(钙)和对比剂(碘)均为高原子 序数的物质,当两者 CT 值非常接近的时候,在计算机去 骨运算的时有可能将两者同时去掉或同时保留,这将导致 当颅底骨骼去除干净时,颅底血管及远端细小分支会出现 截断现象,边缘出现阶梯状伪影;当远端血管连续显示, 边缘光滑时,颅底又会残留少量骨影,这个问题目前尚未 解决。虽然双能量减影 CTA 图像质量不如数字减影 CTA, 但它仍以一些特有的优势吸引着众多学者去不断探索,相 信随着双源 CT 软件和硬件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 能量减影将会在临床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扫描技术 • 经肘静脉用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型对比 剂,流率 4~5 ml/s • 延时扫描使用 Test bolus 自动触发技术, 将颈动脉设为靶血管,当颈动脉内造影剂 浓度达到设定阈值(100 Hu)时机器将自 动开始扫描。 • 扫描参数:管电压 100 kV,管电流 175 mAs,其余参数与注药前相同。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图像后处理方法 • B组图像将患者注药后 2 组能量下生成的 2 组 CT 薄层横断面图像同时装载入工作站中 的 Dual Energy 卡中, 计算机会根据预设 值进行能量去骨运算;同时,我们还可以 根据需要,利用软件通过改变能量阈值的 设定来对图像进行微调,可分别生成若干 组不同减影效果的头颅 CTA 图像。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常规数字减影 CTA 头颅血管成像技术较为成熟,原理较 为简单。 • 首先要保证患者不能移动, 否则减影效果较差,成功率 相对较低; • 其次,设定扫描起始位置要一致,才能使采集的数据空间 位置相同,达到减影目的。 扫描起始位置若有移百度文库则可 导致减影失败。 • 第三,扫描时间必须是球管转数的整数倍,才可使球管在 同一点采集,确保减影效果。 • 第四,需要在注药前后进行 2 次扫描,病人 X 线吸收剂 量相对较多。
双源CT脑血管成像
• 将上述 A、B 2 组患者减影后重建得到的 VR 及 MIP 图像 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有无残余骨影、血管分支的显示情 况、血管的连续性以及血管边缘的光滑程度。 根据上述 观察的内容将图像质量分为 5 级 • Ⅰ级: 无残余骨影,血管分支显示良好, 血管连续以及 血管边缘光滑锐利; • Ⅱ级: 无残余骨影,血管分支显示良好,但血管连续性 欠佳,血管边缘呈锯齿状欠光滑; • Ⅲ级:少许残余骨影,余同Ⅰ级;Ⅳ级:少许残余骨影, 余同Ⅱ级 • Ⅴ级:较多残余骨影,影响血管观察。 其中,Ⅰ级为减 影成功,图像质量优;Ⅱ、Ⅲ、Ⅳ级图像质量依次降低; • Ⅴ级为减影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