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在脑静脉中的临床应用
双源CT全脑灌注(CTPI)联合头颈部CTA一站式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48114投稿邮箱:zuixinyixue@·医学影像·双源CT 全脑灌注(CTPI)联合头颈部CTA 一站式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孙建亭1,王欣2(通讯作者)(1.黑龙江省密山市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 CT 科,黑龙江 密山 158300;2.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 彩超室,黑龙江 密山 158300)0 引言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及设备不断发展,使得CTA 及CTPI 得到广泛应用。
CTPI 可以有效通过客观数据和时间—密度曲线来反应人体脑部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并且可早于形态学发生变化前预示病变存在。
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发病原因主要为血管阻塞和凝血功能紊乱及心源性栓子等,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和房颤及吸烟、心衰、高脂血症等[1]。
采用CTA对患者头颈部进行扫描检查,其可准确地显示患者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的形态和走行及密度特征等。
同时还可测量及观察管腔及管壁,为临床定量评价动脉管壁钙化提供直观性和准确性。
1 研究方法根据脑局部微循环的变化程度及 CT 灌注成像表现。
将脑梗死前期分为 2 期 4 个亚型[2]。
1.1 Ⅰ期 : 脑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变化 ,脑血流灌注压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时 ,机体可以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平滑肌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来维持脑血流相对动态稳定 。
1.2 Ⅱ期: 脑循环储备力失代偿,CBF 达电衰竭阈值以下,神经元的功能出现异常,机体通过脑代谢储备力来 维持神经元代谢的稳定。
Ⅱ1期:CBF 下降 ,由于缺血造成局部星形细胞足板肿胀, 并开始压迫局部微血管。
灌注成像见 TTP 、MTT 延长, 以及 rCBF 下降, rCBV 基本正常或轻度下降 。
Ⅱ2期:星形细胞足板明显肿胀并造成脑局部微血管受压变窄或闭塞,局部微循环障碍。
双源CT直接法与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双源C T 直接法与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比较钟周军,陈海雄,胡秋根,杨少民,林晓鑫(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东 顺德 528305 E -m a i l :285537052@q q.c o m )摘 要:目的 探讨双源C T 直接法及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2月我院54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 =34)与对照组(n =20),研究组采用双源C T 直接造影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双源C T 间接造影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以上两组患者所得图片进行M P R ㊁M I P ㊁V R 等后处理,对两组所得下肢C T 静脉成像图像质量㊁诊断正确性进行比较㊂结果 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对于不同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㊂两组患者下肢静脉成像检查结果表明静脉血管均显示优良㊂研究组图像质量评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 双源C T 在下肢静脉成像中应用价值较高,直接法在图像质量方面明显优于间接法,两种造影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造影方法的选择㊂关键词:双源C T ;下肢静脉成像;直接血管造影术;间接血管造影术中图分类号:R 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817(2018)04-0344-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1-5817.2018.04.014C o m p a r i s o no f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i r e c t a n d i n d i r e c t d u a l -s o u r c e c o m p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 o n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v e n o u s i m a g i n gZ h o n g Z h o u j u n ,C h e nH a i x i o n g ,H uQ i u g e n ,Y a n g S h a o m i n ,L i nX i a o x i n (S h u n d eH o s p i t a l o f S o u t h e r n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u n d e 528305,G u a n g d o n gE -m a i l :285537052@q q.c o m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so f d u a l -s o u r c eC Td i r e c tm e t h o da n d i n d i r e c tm e t h o do n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v e n o u s i m a g i n g . M e t h o d s F i f t y -f o u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 l o w e r l i m bv e n o u s d i s e a s e s t r e a t e d i n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J a n u a r y 2015t oD e c e m b e r 2017w e r e s e l e c t e da s s t u d y s u b j e c t s a n d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n =34)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n =20).T h e d o u b l e -s o u r c eC Td i r e c t r a d i o g r a p h y w a s u s e d t o e x a m i n e p a t i e n t s i n s t u d yg r o u p ,a n d t h e d u a l -s o u r c eC Ti n d i r e c t r a d i o g r a p h y w a s u s e d t oe x a m i n e p a t i e n t s i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M P R ,M I P ,V Ra n do t h e r p o s t -p r o c e s s i n g w e r e p e r f o r m e df o r t h e p a t i e n t s f r o mt h et w o g r o u p s ,a n d t h e q u a l i t y a n dd i a g n o s t i ca c c u r a c y o fC Tv e n o g r a p h y i m a g e so f l o w e r l i m b sw e r ec o m p a r e d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 R e s u l t s T h e r ew a s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v e n o u s d i s e a s e sb y d i r e c to r i n d i r e c t m e t h o d .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i m a g i n g ex a m i n a t i o no f l o w e rl i m bv e i n s i nb o t h g r o u p s s h o w e d e x c e l l e n t r e s u l t s .T h e i m a g e q u a l i t y r a t i n g o f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b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f t h e c o n t r o lg r o u p ,a n d th e di f f e r e n c e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P <0.05). C o n c l u s i o n D u a l -s o u r c eC T i s o f h i g h v a l u e i n l o w e r l i m b v e n o u s i m a g i n g ,a n d t h e d i r e c tm e t h o d i s s u p e r i o r t o t h e i n d i r e c tm e t h o d i n i m a g e q u a l i t y .B o t hm e t h o d sh a v e t h e i ra d v a n t a g e s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i n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h ec h o i c eo f i m a g i n g m e t h o d s h o u l db em a d e a c c o r d i n g to t h e a c t u a l 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 p a t i e n t . K e y w o r d s : d u a l s o u r c eC T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v e n o u s i m a g i n g ;d i r e c t a n g i o g r a p h y ;i n d i r e c t a n g i o g r a p h y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下肢静脉血管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行动,其主要常见疾病有静脉曲张㊁静脉血栓㊁静脉狭窄㊁静脉血栓合并曲张等[1]㊂443 第40卷 第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V o l .40N o .42018年8月 J o u r n a l o fY o u j i a n g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A u g.2018下肢静脉血管疾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㊂目前,在临床上,可应用于这一疾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D S A㊁D U S㊁M R V及C T V等[2-3]㊂在影像学检查中,下肢静脉D S A被认为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诊断金标准[4],D S A准确性高㊁灵敏度高,但是这一检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D S A属于有创检查,辐射剂量大㊂随着近年来C T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下肢静脉进行C T造影技术应用开始成熟,可以全方位㊁大范围进行下肢静脉的显示[5-6]㊂下肢静脉C T V具有简便性㊁微创性㊁准确性等优点,逐渐成为评估下肢静脉系统病变的常用方法之一㊂C T V有直接造影法与间接造影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为进一步探讨双源C T直接法与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为下肢静脉病变诊治提供依据,本文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2月我院54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2月我院54例因下肢肿胀或疑似其他病变行下肢C T静脉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28 ~89岁,平均(62.30ʃ1.94)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不同程度的肿胀㊁疼痛㊁浅表静脉曲张或慢性溃疡形成等㊂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直接法研究组34例,年龄28~85岁,平均(61.76ʃ2.49)岁,其中男20例,女14例㊂间接法对照组20例,年龄40~89岁,平均(64.90ʃ3.09)岁,其中男12例,女8例㊂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㊁年龄等一般情况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1.2准入标准 ①临床高度怀疑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②本次研究已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③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3排除标准 ①合并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患者;②具有手术禁忌证患者㊂1.4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双源螺旋C T扫描仪(S O-MA T OM D e f i n i t i o n f l a s h,西门子公司)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从患者的第一腰椎到足趾远端㊂本次研究采用双能量扫描,双球管的管电压分别为140k V㊁80k V㊂管电流为100m A㊃s㊁230m A㊃s;转速0.5s/周,重建层厚为1.0mm,螺距0.7,重建间隔为0.8mm㊂研究组:嘱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举过头顶,脚朝向检查仓,双腿放松,尽量做到伸直㊁并拢㊂用约束带固定双脚,减少运动伪影,在患者双踝偏上方3c m的地方用止血带绑扎,压迫浅静脉,防止对比剂经下肢前静脉回流导致成像失败㊂注射的对比剂为恒瑞医药生产的碘佛醇(320m g I/m l),剂量为2m l/k g(对比剂按40%稀释)㊂双侧足背静脉用Y形管连接高压注射器,先注射15 m l生理盐水,速率为2.5m l/s,再注射100m l稀释对比剂(40%对比剂),速率为2.5m l/s,最后注射20m l 生理盐水,速率为2.5m l/s㊂监测层可放在下腔静脉分叉处(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或者监测双侧股静脉,监测密度为100H u,充盈良好时自动触发扫描㊂对照组:患者身体准备和直接法的观察组相同,造影剂由单侧肘静脉注射(恒瑞医药,碘佛醇320m g I/m l),注射100m l对比剂,流速为4m l/s㊂监测下腔静脉分叉,或监测双侧股静脉,浓度为100H u触发,充盈良好时自动触发扫描㊂1.5图像后处理将扫描所得图像传到后处理工作站,相应医护人员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㊂将原始轴位图像传输到P A C S系统㊂所有图像均由两名资深C T诊断医生,结合原始图像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分析,若是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经过讨论达成一致㊂1.6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所得下肢C T静脉成像图像质量㊂图像质量分级标准:Ⅰ级:患者下肢深静脉各级分支显示交叉或是充盈不佳;大血管入口处有明显血流相关伪影,一键去骨成像较为困难;Ⅱ级:患者下肢深静脉各级分支显示,对比剂不太均匀,可见血流相关伪影,一键去骨成像一般;Ⅲ级:患者下肢深静脉各级分支显示清楚,对比剂均匀,无血流相关伪影,一键去骨成像质量佳㊂1.7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 P S S20.0统计学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㊂计量资料均采用(췍xʃ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㊂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患者下肢静脉成像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成像检查结果为静脉血管均显示优良㊂下肢静脉曲张25例,下肢静脉曲张成像见图1;静脉血栓12例;静脉曲张伴血栓10例;静脉未见异常7例㊂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对于不同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2.2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级比较研究组患者图像质量评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2.3两种方法优缺点比较直接法和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中各有其优缺点,见表3㊂543图1直接法与间接法扫描的下肢静脉曲线影像表现注:图1-1:直接法,患者,男,57岁,因 右足外踝皮肤溃烂㊁渗液㊁疼痛2年红肿㊁疼痛1年,加重2个月 入院㊂双侧足背静脉用Y形管连,接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显示双侧㊂下肢浅静脉明显曲张,深静脉通畅,未见明确血栓㊂图1-2:间接法,患者,女,76岁,因 左下肢红肿㊁疼痛1年,加重2个月 入院㊂由单侧时静脉注射对比剂,显示双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通畅,远段浅静脉小分支显示欠佳表1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成像检查结果比较(n,%)下肢静脉成像检查结果研究组对照组静脉曲张16(47.06)9(45.00)静脉血栓8(23.53)4(20.00)静脉曲张伴血栓6(17.65)4(20.00)静脉未见异常4(11.77)3(15.00)合计34(100.00)20(100.00)注:χ2=0.221,P=0.974表2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级比较(n,%)组别nⅠ级Ⅱ级Ⅲ级研究组346(17.65)10(29.41)18(52.94)对照组209(45.00)7(35.00)4(20.00)注:与对照组相比,Z=-2.597,P=0.0093讨论在临床上,下肢静脉系统病变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其漏诊率㊁误诊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7]㊂现阶段,诊断方法较多,D S A仍然是下肢静脉表3两种方法优缺点比较项目直接法间接法造影剂用量(m l)40100速率(m l/s)2.54.0血管C T造影效果优好图像质量和3D成像效果优好管腔内对比剂浓度高低造影剂的不良反应风险率小大层流 或 边流 现象容易不容易肺动脉㊁下肢深静脉联合显影不可以可以对患侧血管的损害大小系统病变的金标准[4],其主要优势是能通过D S A对静脉腔内情况进行直观显示,这一检查方法在造影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治疗,但对血管周围组织不能进行清晰的显现,对比剂使用剂量大,检查时间长,对肾脏功能损害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并且不能完整显示下肢静脉的全像㊂目前,静脉C T造影技术也逐渐在临床上应用于下肢静脉系统病变,其按照给药通道的不同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㊂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对下肢静脉曲张㊁血栓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均显示优良㊂间接法是选择患者肘静脉进行穿刺建立给药通道,将高浓度对比剂注射后,对比剂经血液循环到达下肢深静脉,进行显影㊂相关研究证实[8],采用间接法进行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诊断,灵敏度㊁特异性较高,同时,这一造影方法通过一次给药,还能同时完成肺动脉㊁下肢深静脉的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㊁低辐射剂量㊁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㊂但是由于对比剂在血液循环中稀释,当对比剂到达下肢深静脉管腔内时浓度相对较低,深静脉显影不佳,这可导致患者3D重建图像质量不理想,容易误诊和漏诊㊂此外,由于动静脉和微循环留存有一定的对比剂,对下肢动脉影像造成干扰[9-11]㊂传统直接法多排螺旋C T造影均采用单能量扫描,经后处理软件所得图像,效果不佳㊂双源C T具有独特的双球探测器结构,采用双能量方案进行扫描㊂双源C T双能量扫描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图像采集方式,能够对患者下肢静脉血管树进行单独显示,进而达到去除骨骼成分干扰的目的,提高图像质量㊂直接造影法则是选择暂时阻断下肢静脉回流,经足背静脉穿刺,建立给药通道,并注射稀释后的对比剂,通过这样的方法对比剂不经过体循环[12-13],直接进入下肢深静脉管腔进行显影㊂在本研究中,我们也发现这一方法血管C T造影效果更佳,Ⅲ级图像比例显著高于间接法(P<0.05),图像质量评级大大提升,6433D成像效果更佳,可以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管网进行全方位㊁多角度㊁大范围的显示㊂此外,直接造影法还能够避免动脉的干扰,大大减少对比剂的总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14-15]㊂现临床上,也是多采用直接造影法行下肢静脉造影㊂但是,直接法管腔内对比剂浓度高,易形成 层流 或 边流 现象[16],造成血管与下肢骨骼重叠,需要认真分析加以剔除㊂在某些特殊情况,如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者,疑下肢动脉与静脉同时受损的外伤者,血管严重损伤或收缩的吸毒者,下肢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等,最好选择间接法,以减少对患者血管的损害,同时达到动㊁静脉兼顾检查的目的㊂在临床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C T静脉造影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自身条件㊁造影剂剂量㊁注射速率㊁扫描的方式和启动的时间等㊂本研究的直接法,采用的是稀释的对比剂,而间接法,则是不稀释的对比剂,主要是考虑到间接法中对比剂的血液稀释㊂在本研究中,无论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在注射对比剂后,均同速注射生理盐水20m l,其目的是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同时又不影响图像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对比剂对肾脏功能的损害㊂无论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对于下肢静脉来说,仅能描述血管形态,不能够评价瓣膜的功能状态,此时应联合下肢静脉超声多普勒检查以完善血液动力学评估,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制定详细的治疗或手术方案,提高治愈率㊂综上所述,对下肢静脉疾病来说,双源C T直接造影法图像质量优于间接造影法㊂但下肢静脉的双源C T直接造影法和间接造影法均有其优缺点,应根据临床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造影方法,从而使C T 对下肢静脉相关疾病的诊断达到较高的价值㊂参考文献:[1]王绍娟,王利伟,顾建平,等.双源C T双向法静脉造影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C T和M R I杂志,2015,13(5):32-34,59.[2]傅菲,万业达.碘对比剂在下肢深静脉C T成像中的应用和技术要点[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38(3):249-252.[3]陈晶,李香营,陈建强,等.降低下肢深静脉及肺动脉C 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的C A R E D O S E4D及C A R Ek V技术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6):997-1000.[4]李天然,赵春雷,陈自谦,等.多层螺旋C 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价值初探[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8):772-774.[5]易文芳,武志峰,鄂林宁,等.双源C 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7):518-522.[6]刘剑,陈光文.D S C T V与D U S对诊断下腔静脉及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5):41-44.[7]张卫国,刘敏,彭朋,等.C T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中应用不同方法注入对比剂的研究[J].中国病案,2014,15(11):2+78-79.[8]姜岚,吕富荣,赵渝,等.双源C T直接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性溃疡诊断中的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9(5):733-736.[9]彭碧荣,周萍丽,徐佳.直接法及间接法在下肢C T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1):65-69.[10] B o r aA,A v c uS,A r s l a n H,e t a l.T h e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p e l v i c v a r i c o s e v e i n s a n d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v e n o u s i n s u f f i-c i e n c y i nw o m e nw i t h c h r o n i c p e l v i c p a i n[J].J B R-B T R,2012,95(4):215-221.[11]M a k iD D,K u m a rN,N g u y e nB,e t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r o m b i i na c u t e 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 b o-s i s: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s o n o g r a p h y a n dC Ta n dM Rv e n o g-r a p h y[J].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o fR o e n t g e n o l o g y,2000,175(5):1299-1301.[12] Y i C Y,Z h o uD X,L iHH,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o f i m a g i n gv a l u ef o rd i a b e t i cl o w e re x t r e m i t y a r t e r i a ld i s e a s eb e-t w e e nF B I a n dC E-M R A.[J].E u rR e v M e dP h a r m a c o lS c i,2016,20(14):3078-3086.[13] K a n g W a n g,P h i l i p J.B e a t t y,N a g l eS K,e t a l.A p p l i c a-t i o no fd i r e c tv i r t u a l c o i l t od y n a m i cc o n t r a s t-e n h a n c e dM R I a n dM Ra n g i o g r a p h y w i t hd a t a-d r i v e n p a r a l l e l i m a-g i n g[J].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n M e d i c i n e,2014,71(2):783-789.[14] C a r r i eB H r u s k a,A m y L y n nC o n n e r s,K a t i eNJ o n e s,e ta l.H a l f-t i m e T c-99m s e s t a m ib i i m a g i n g w i t had i r ec tc o n v e r s i o n m o l e c u l a r b r e a s t i m a g i n g s y s t e m[J].E J NMM IR e s e a r c h,2014,4(1):3125.[15] A n i r b a nD u t t a.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c u r r e n t d e n s i t y i m a-g i n g f o r c u s t o m i z i n g t r a n s c r a n i a l d i r e c t c u r r e n t s t i m u l a-t i o n-a s i m u l a t i o n s t u d y[J].N e u r o s c i e n c e a n dB i o m e d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2014,2(3):148-158.[16]王军委,成新玲,高剑波,等.320排C T血管造影图像后处理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8,16(2):128-130.收稿日期:2018-05-09;修回日期:2018-07-21743。
双源CT下肢动脉血管系统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在增粗的输卵管内探测到滋养层动脉血流,结合临床即可考虑为宫外早早孕[3],因此,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并结合宫内或附件区的声像图特点,能为宫内外早早孕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在输卵管内也探测不到滋养层动脉血流,就要考虑有可能存在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特殊部位包括卵巢、宫颈、阔韧带等,近年来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4],因此,通过不断地追踪观察,及时作出正确诊断至关重要,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采取相应积极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损害程度减轻到最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高频探头(5MH z~6MH z),探头靠近靶器官,提供高分辨力,高清晰度的图像,又能显示血流状态,分析血流特点,为宫外早早孕的诊断提供丰富信息。
有报道认为动态阴道超声检查及血-HCG值的检测,是早期诊断宫外孕的关键,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阴道超声可在附件区检测到包块,这种检查方法较经腹B超提前1周确认宫外妊娠囊,妊娠囊内容物如卵黄囊、胚芽、胎心搏动等显示清晰,使异位妊娠的诊断在经腹B超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5]。
但图像模糊的包块识别仍有困难,妊娠黄体易被误诊为异位妊娠包块导致假阳性,早期小的输卵管妊娠,位置特殊的异位妊娠容易漏诊造成假阴性,因此,寻找更理想无创性检查方法势在必行[6]。
本研究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特点来提示宫外早早孕,与宫内早早孕组作比较,即15例宫内早早孕组中有12例子宫内膜厚度>1.5c m,确诊率为80%,14例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常<0.5,即确诊率为93%, 25例宫外早早孕组中有22例子宫内膜厚度<1.5cm,即确诊率为88%,21例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0.5,即确诊率为84%,其中3例无动脉血流显示。
因此,利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来诊断宫外早早孕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这种检查方法较简单、快捷、无创性、可重复性追踪观察,不受体形肥胖、肠腔气体、膀胱多重反射等因素干扰,且敏感性、特异性都较高,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结合血-HCG,则可以明显提高宫外早早孕的确诊率,给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所以成为检测宫外早早孕的首选工具,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头颈部双源CT血管成像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价值探讨
i f s t u l a . Me t h o d s E i g h t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AVF wh o u n d e r we n t h e a d a n d n e c k C T A f r o m J u n e 2 0 0 9 t o J u n e 2 0 1 2 we r e
n o u s i f s t u l a a n d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v a l u e o f d u a l — s o u r c e C TA o f h e a d a n d n e c k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d u r a l a  ̄ e io r v e n o u s
r e v i e we d a n d c o l l e c t e d C T A i ma g i n g d a t a . E i g h t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AVF a n d 8 a g e — a n d s e x — ma t c h e d c o n t r o l p a t i e n t s
实用 医学影像杂志 2 0 1 3 年2 月第 1 4 卷第 1 期
J P M I . F e b r u a r v 2 0 1 3 . V o 1 . 1 4 C T血管成像诊 断 硬脑膜动静脉瘘 的价值探讨
谭四平 沈比先 薛水培 刘 康 陈丽兴 汪春荣 贾飞鸽
Ev a l u a t i o n o f d u a l - s o u r c e CT A o f h e a d a n d n e c k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d u r a l a r t e r i o v e n o u s i f s t u l a
双源CT进展及临床应用(山东省淄博矿业集团中心医院CTMR科)(1)
双源CT与XXX层CT XXX层CT:大广角镜头 双源CT :高速度快门镜头
英文全称为Dual Source CT (DSCT), 是一种通过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 探测器系统同时采集人体图像的CT装置。
最早的关于双(多)源CT的专利构想分 别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GE公司及荷 兰飞利浦公司分别提出。由于工程和技 术方面的原因,目前仅西门子一家公司 将此构想实现为产品。2005年11月西门 子公司正式将这一划时代的影像学诊断 产品展现在世人面前。2006年中国北京 协和医院率先引进了中国第一台双源CT。
单源CT如何进行心脏扫描呢? 1、严格控制心率,尽量<75次/分,必要时使
用β受阻滞剂
2、避免心率过快、心律不齐病人提供服务
3、反复控制心率、反复扫描,使用多扇区后门 控扫描,增加病人扫描剂量
多扇区采集:提高时间分辨力
第一次采集
第二次采集
第三次采集 第四次采集
•四扇区采集 •时间分辨率=1/8旋转时间
l 使“三合一” 检查成为可能 l由于时间分辨力的提高,使先心病的CT评估
成为可能 l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多种显示方式
DSCT心脏扫描
l 双源采集 l 高浓度对比剂 l 4.5ml/s l 对比剂用量60-80ml l 盐水50ml
显示多个室间隔支
300mg/ml 3.5ml/s
用高浓度对比剂是为了提高冠脉的浓度和分支的显示率
炫速双源CT的临床应用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炫速双源CT系统
淄博矿业集团中心医院CT/MR科 王成华
一、 CT机发展简史 二、双源CT主要技术特点 三、双源CT的临床应用 四、双源CT的展望
一、 CT机发展简史
双源CT门静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分析
观察组检查 出门静脉高压伴静脉曲张 1 6例 ,门静脉栓子 3
对照组 , 两组各 2 4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行双源 C T检查 门静脉 例 , 门静脉海绵样变 4例 ,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 1 例; 检 出率分
血管病变 , 对照组患者行 多排螺旋 c T检查 门静脉血 管病变 。两 别为 6 6 . 0%、 1 5 . 1 %、 1 1 . 3%、 7 . 6%; 对照组检查 出门静 脉高压伴
相 比于近年来迅速 发展起来的多层螺旋 C T血管成 像 , 双源
c T明显提高了时间分 辨率 。在不需控制心率 的情况下对 心脏成 ( MI P ) 、 多平面重建 ( MP R ) 、 容积再现 ( ( V R ) 等后 处理 技术进 行三维 像, 提供 图像清 晰并且精 准的门静 脉血管图像 。 提高了对 门静脉 重建 。 血管病变检查 的准确性 。 现结合对 门静脉血管病变患者分别行双 的比较【 n ) 】
检查 者先接受小剂量预注射试验以获取门静 脉时间密度 曲线 , 将
门静脉 的峰值 时间作 为双源 c T 门静脉扫描成像 时间[ 2 1 。
1 . 2 . 2 1 6层 螺旋 C T检 查 采 用 德 国西 门子 公 司 生 产 的 S O —
前 口服 5 0 0 — 8 0 0 mL清水 以使 胃肠道 充盈 , 扫描范围从膈顶 至髂 嵴水平 。扫描参数为螺距 0 . 6 , 矩阵 5 1 2 x 5 1 2 , 重建层厚 0 . 7 5 m m, 层
距0 . 5 m m, 扫描 条件为管 电压 1 2 0 k V, 管 电流 2 4 0 ~ 2 6 0 m A s 。 所有
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1 . 2 . 1双源 C T检查 采用德 国西门子公司生产 的 S o m a t o m d e t f — %;
《双源CT及其临床应》课件
04
CHAPTER
双源CT的优缺点
双源CT的优势
高效率
双源CT可以同时采集两 组不同角度的图像,提 高了扫描速度和诊断效
率。
低辐射剂量
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和算 法,双源CT可以在较低 的辐射剂量下获得高质
量的图像。
高稳定性
双源CT具有较高的设备 稳定性和图像质量,减
骨骼肌肉疾病
双源CT可用于诊断骨折、骨肿 瘤、关节病变等骨骼肌肉疾病
。
临床应用经验分享
提高诊断准确性
双源C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 、低辐射剂量的图像,有 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优化治疗方案
通过双源CT的精准定位和 诊断,医生可以制定更加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降低医疗成本
双源CT的高效性和精准性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 误诊,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
扫描过程
根据定位扫描结果,进行常规 扫描,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
数据处理
将扫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 行图像重建和后处理。
常见病例分析
心血管疾病
双源CT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 窄、心肌缺血和心肌桥等心血
管疾病。
肺部疾病
双源CT可用于诊断肺部结节、 肺癌、肺栓塞等肺部疾病。
腹部疾病
双源CT可用于检查肝、胆、胰 、脾等腹部脏器的病变。
02
CHAPTER
双源CT的硬件结构
扫描系统
双源扫描头
双源CT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双源扫 描头,它由两个X射线管和两个探测 器组成。这两个源可以同时或分别发 射X射线,提高了扫描速度和图像质 量。
动态扫描范围
双源CT的扫描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调整,从较小的局部扫描到较大的全 身扫描都能实现。
双源CT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时间:2009-07-31 来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210002)作者:王骏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双源CT的结构及其原理,并就其临床在心脏及冠状动脉成像、头颈部、胸腹部、骨、软骨、肌腱和韧带、急诊快捷显示、婴幼儿防护、双能量采集等方面进行总结,认为:双源CT剂量的安全性能够满足临床在运动器官检查的需要。
K3L影像园-共享放射医学资源关键词:CT、双源、临床应用目前,单源CT的时间分辨率未能突破100ms,加之多排CT采用多扇区采集,因不同心脏周期数据整合错位和扫描时间与剂量成倍增加的原因,对于心率过快、心律不齐的病人,心脏成像仍无法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也只有心率较低、心律平稳的患者才适合做心脏的CT 检查,对于高心率病人则需要利用药物来降低心率,但结果不佳。
因此,要使CT的扫描速度再加快,其旋转的速度必须克服离心力的作用才行,然而当今此速度已经达到极限[1]。
由此,双源CT应运而生[2]。
1.双源CT的结构K3L影像园-共享放射医学资源双源CT的基本结构包括:主机配电柜(一主一辅)、扫描机架、检查床、成像控制系统(Image Control System,ICS)、图像重建系统(Image Reconstruction System,IRS)及图像后处理系统等。
双源CT是在目前成熟的64层CT技术上,装有2个高压发生器、2个直接冷却的零兆金属球管、2套超快速陶瓷探测器组、2套DAS(数据采集系统)来采集CT图像。
机架内体积只有常规1/4大小的2个X线球管既节约机架内空间又减轻旋转部分重量,为扫描提速提供可能。
球管在X-Y平面上间隔900,也就是说,机架旋转900即可获得1800数据,使单扇区采集的时间分辨率达到83毫秒。
两个X线源的每个最大峰值输出功率为80kW,同时工作为160kW,即使在较快的扫描和进床速度下,也能确保图像的质量。
双源CT低剂量脑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第20卷第5期2020年10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Vbl.20No.5Oct.2020双源CT低剂量脑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顾加和,窦小锋(泰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泰州225300)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脑灌注成像的可行性。
方法对临床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并行脑灌注成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管电压80kV,管电流100mA;B组管电压70kV,管电流1OOmAo脑灌注参数:选择A、B两组每例患者左侧(正常侧)大脑半球的尾状核头部、额叶白质区及顶枕叶白质区绘制感兴趣区,自动生成感兴趣区的脑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IT)、排血时间(TTD));计算A、B两组脑灌注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变异系数(CV);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A、B两组脑灌注图像质量进行5分法评分;辐射剂量数据由机器自动生成;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B两组脑灌注图像的脑灌注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A、B两组脑灌注图像的客观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A、B两组脑灌注图像的主观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60,P=0.243);A、B两组脑灌注图像的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的辐射剂量较A组低1.43mSv(36%)。
结论应用低剂量脑灌注成像检查,既能保证高质量的灌注图像以及准确的灌注参数,又使辐射剂量降低。
关键词:脑灌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志码:A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作为功能影像学技术,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为临床提供直观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CTP需要对感兴趣区进行反复扫描,导致辐射剂量增加,限制了CTP的临床应用,如何降低脑CTP辐射剂量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双源CT双能量头颅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n e u r y s m s b y t h e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 e a t m e n t o r s u r g e r y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u n e 2 0 1 1 t o D e c e m e m b e r 2 0 1 3 w e r e a n a —
we r e v e r i i f e d b y s u r g e y r o r t h e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t r e a t me n t . T h e y w e r e a u s i n g l e a n e u ys r m. wh i c h w e r e c o mp l e t e l y t h e s a me a s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d u a l e n e r g y C T A, 6 5 p a t i e n t s h a d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t r e a t me n t, a n d 8 1 a n e u r y s ms w e r e v e r i i f e d, wh i c h wa s v e y r c l o s e d t o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d u a l e n e r g y C T A.Co n c l u s i o n As a f a s t , n o n i n v a s i v e me t h o d , d u a l e n e r y g C T A c a n h e l p t o d i a g n o s e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a n e u ys r ms a c c u r a t e l y , w h i c h h a s h i g h l y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双源CT应用简介
双源CT应用简介:头颅CTA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是常见的急症,它们的发病率较高,明确发病的原因是治疗的关键,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超过9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都是因为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而脑血管畸形则是中青年人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头颅CTA(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最主要方法,双源CT扫描时血管和骨质的直接减影(去骨功能)是它的技术亮点之一,特别是在头颅CTA方面更是单源CT无可比拟的。
它可以根据碘含量的特殊算法,更加清晰地显示脑血管,避免了常规血管成像去骨过程中常常造成颈内动脉颅底段显示欠佳的缺陷,大大减少手工操作后处理的时间,利用双源CT的独特的血管成像原理重建出来的脑血管有着更清晰、更直观等优点,对明确诊断起了很大的作用。
图 1图2肺栓塞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急症,双源CT通过患者一次屏气快速完成扫描,结合轴位及三维重建图像可进行明确诊断,并可同时排除主动脉夹层或急性心肌缺血造成的不典型胸痛。
通过血管内造影剂的充盈情况,可以观察血管内栓子形态、位置及造成局部管腔狭窄程度。
从三维角度显示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和分支血管的病变形态及血管狭窄程度。
能直观显示肺灌注缺损区域。
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及溶栓治疗后复查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图3图4双源CT在体部CTA中的优势体部结构复杂,组织多、密度差异多,增强后血管及强化结构繁杂,与单源CT相比较,双源CT在显示体部结构上具有更多优势。
双源CT可以通过去骨技术使血管显示的更清楚;对血管系统特别是对动脉血管系统病变,更清晰、确切地显示大范围复杂血管的完整形态、走行和病变,图像立体感更强。
通过动脉血管去钙化斑块的显示和去除,以减少伪影对管腔显示的影响。
通过对粥样硬化斑块的分析,较准确地分辨软斑块、混合斑块和钙化斑块,以进一步判断其稳定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图5颈部CTA图6颈部CTA图7颈部CTA图8布加综合症图9布加综合症双源CT可以区分尿路结石双源CT能量成像以两个不同能量X射线源、不同电压值对同一解剖结构在一次扫描时采集到两组数据。
双源CT血管减影成像在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
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检查:德国西门子双源光子CT,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先进,将头部固定于头托内。仪器参数设置为:A/B球管的电压140/80kV,电流51/213mAs,螺距0.8,准直128i×0.6mm。所用造影剂为370优维显50mL,速率5.0mL/s,扫描正侧定位像,监测靶血管为主动脉弓处,扫描方向从足到头,采用双能量扫描模式。扫描完成后,将A、B球管两组数据传送到西门子工作站syngo.via进行后处理。对患者进行头部血管双源CT减影成像检查。将增强前后图像进减影,去除骨结构干扰,利用减影图像进行头部血管三维重建。
Key words: dual source CT vascular subtraction imaging; craniocerebral vascular examination; results comparison
脑血管病临床中常见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随着我国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何治疗脑血管病,减少其发病率,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作者利用双源CT行头部血管减影技术,对增强前后的图像进行减影,以去除骨结构,将减像后的图像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探讨双源CT减影技术显示头部血
双源CT血管减影成像在颅脑血管检查中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检查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2例需要进行头部血管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常规减影CTA检查和双源CT双能量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双源CT以及减影图像均能良好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分支,脑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狭窄均能良好显示,达到诊断标准。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比,颈内动脉1-2、5段,大脑前动脉1-5段,大脑中动脉1-4段,椎动脉、基底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3-4段,大脑中动脉5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双源C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优于数字减影CTA技术,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双源CT脑血管成像(一)
双源CT脑血管成像(一)双源CT脑血管成像是一种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它是通过采集两个不同能量的X线扫描来获取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脑血管图像。
下面将对其原理、临床应用和优劣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理双源CT脑血管成像靠的是两个不同能量(80kVp和140kVp)的X线经过人体组织的不同吸收,通过计算机重建方法获得三维影像。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不同能量的X线穿透人体时,它们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组织吸收。
80kVp的X线能量更低,可以更好地穿透不同组织,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而140kVp的X线能量更高,可以更好地穿透骨骼结构,提供更好的骨骼对比度。
二、临床应用双源CT脑血管成像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脑血管疾病。
双源CT脑血管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动脉和脑静脉的血管结构,对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狭窄和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2. 评估脑卒中风险。
双源CT脑血管成像可以测量血管壁的厚度和血管内径、观察血管壁的异常改变,从而评估脑卒中的风险。
3. 观察血管内血栓和胆固醇斑块。
血栓和胆固醇斑块可以影响血管通畅度,导致缺氧和缺血。
双源CT脑血管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些斑块和血栓的位置和大小。
三、优劣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相比,双源CT脑血管成像具有以下优点:1. 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
双源CT脑血管成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三维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结构。
2. 无需注射造影剂。
相比MRI和CT静脉造影等其他技术,双源CT脑血管成像不需要使用有害的造影剂。
3. 检查时间短。
对于急性脑卒中和其他紧急情况,双源CT脑血管成像可以迅速地提供检查结果。
但是,双源CT脑血管成像也存在一些缺点:1. 辐射剂量较高。
由于需要使用X光,双源CT脑血管成像需要较高的辐射剂量,对患者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2. 不能检测微小的血管。
双源CT脑血管成像无法显示直径小于0.5mm 的微血管。
四、结论综上所述,双源CT脑血管成像是一种先进的检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无需注射造影剂、检查时间短等优点。
双源CT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1781—《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年8月第28卷第8期双源CT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广东深圳518052)黄钢材,谢井文,郑红【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成像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之间因脑血管疾病来放射科做脑血管成像患者影像资料,随机抽取30例在常规CTA患者图像作为对照组,30例双源CTA患者图像作为实验组,对两者的图像质量、扫描时间、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的来我院放射科行双源CT双能头颅血管成像的扫描的患者图像质量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扫描时间更短(P<0.05),辐射剂量更低(P<0.05)o结论:双源CT双能成像在脑血管检查中有重要价值。
与常规CTA对比,双源CT扫描时间更短、辐射剂量更低。
关键词:脑血管;双源CT双能量成像;体层摄影技术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增多,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并成为致死率最高疾病之一[,-2]o因此,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既往影像学诊断脑血管疾病方法有DSA、CT、MRI等,DSA由于操作复杂,并且为有创检査,因此多作为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13-41;MRI由于扫描时间较长,不适用与急性起病的患者⑸;常规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一种无创且快速的检查手段,广泛用于临床。
然而它有一定的缺陷,辐射剂量大、造影剂剂量大、图像伪影较重,且难以区分含造影剂的血管与周围高密度的骨骼⑷。
这些方面影响患者健康,同时,干扰影像医生诊断。
双源CT的研发,极大地改善了常规CT在脑血管成像上的缺陷,它利用两套球管,同步螺旋扫描,接收不同密度物质并对其进行分析、后处理,使得脑血管快速、安全、准确地显像成为可能〔"°本研究对比分析了30例行常规CTA检查的患者及30例行双源CT 双能成脑血管成像的患者,分析两类图像的异同,探讨双源CT双能脑血管成像的优势。
SWI、MRI、第3_代双源CT_诊断AIS_中血管内治疗后出血灶与碘对比剂外渗的价值
SWI、MRI、第3代双源CT 诊断AIS 中血管内治疗后出血灶与碘对比剂外渗的价值谷世立1 何玉华1 崔焕喜2 梁长华11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卫辉 453100)2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河南卫辉 453100)【摘 要】 目的 对比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磁共振成像(MRI )、第3代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三种方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诊断出血灶以及碘对比剂外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80例AI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 、SWI 、第3代双源CT 检查,经综合分析后确定诊断结果,对比三种检查方法对治疗后早期出血灶的鉴别效能,同时以治疗72 h 后的常规CT 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三种检查方法诊断早期出血灶与碘对比剂外渗的效能。
结果 MRI 的阳性预测价值为90.32%、阴性预测价值为88.00%,SWI 的阳性预测价值为93.55%、阴性预测价值为92.00%,第3代双源CT 的阳性预测价值为93.75%、阴性预测价值为95.83%,其中第3代双源CT 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更高(Kappa =0.891)。
与治疗72 h 后的常规CT 结果对比,MRI 的曲线下面积(AUC )为0.907,诊断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88.00%、准确度为89.29%;SWI 的AUC 为0.937,诊断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92.00%、准确度为92.86%;第3代双源CT 的AUC 为0.971,诊断灵敏度为96.77%、特异度为92.00%、准确度为94.64%,第3代双源CT 的诊断效能最高。
结论 AIS 血管内治疗后,采用SWI 、MRI 、第3代双源CT三种检查方式均能有效区分出血灶与碘对比剂外渗情况,且临床诊断价值较好。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敏感加权成像;血管内治疗;磁共振成像;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效能DOI :10. 3969 / j. issn. 1000-8535. 2023. 12. 019通信作者:梁长华,E-mail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脑卒中的80%,主要由脑血管堵塞所致的血流循环障碍而发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1]。
双源CT脑血管成像-V1
双源CT脑血管成像-V1双源CT脑血管成像(CTA)是一种用于检测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技术。
它能够帮助医生确定脑血管供应情况、诊断脑血管疾病和指导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双源CTA的相关知识。
一、双源CTA的原理和优点双源CTA是通过两个不同能量的X射线束扫描头同时进行扫描,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生成高质量的3D影像。
相对于传统的CTA技术,双源CTA具有以下优点:1.较低的辐射剂量:双源CTA采用不同能量的X射线进行扫描,可以减少扫描时间和剂量,大大降低患者接受CT检查的辐射剂量。
2.高质量的影像:双源CTA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准确的血管成像,可以检测到更小的血管病变。
3.更高的速度:双源CTA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成像。
这一特点对于有心脏疾病和不能承受长时间检查的患者非常重要。
二、双源CTA适用症状1.脑出血和脑梗死: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症,双源CTA可以提供高精度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2.脑血管畸形:血管畸形是血管异常连接的一种情况,可以导致血流异常,血栓形成和破裂出血等。
双源CTA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3.颅内动脉狭窄:颅内动脉是大脑重要的血液供应部位,一旦出现狭窄将直接影响脑血液供应。
双源CTA可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和血液流量,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三、双源CTA检查的注意事项1.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CTA检查需要注射造影剂,如果肾功能不足可能会影响造影剂代谢和排出,进而导致肾功能损伤。
2.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CTA检查应该避免或限制。
虽然CTA辐射剂量很小,但是对于胎儿和婴儿来说也是有一定的潜在危险的。
3.检查前需要清空肠道,以保证成像质量。
四、双源CTA检查的步骤1.患者需要进入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仰卧在检查床上。
2.医生会向患者的静脉注入一定量的造影剂。
3.扫描头开始工作,通过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重建。
4.完成扫描,医生将收集到的图像进行解释和分析。
双源CT三期双能量扫描双期脑血管减影成像的初步应用
双源CT三期双能量扫描双期脑血管减影成像的初步应用毛俊; 王建明; 陈海东; 肖万宏; 王艳萍; 陈敏; 杜中立; 何虹; 罗云辉【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4(012)005【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 双能量减影; 双源CT【作者】毛俊; 王建明; 陈海东; 肖万宏; 王艳萍; 陈敏; 杜中立; 何虹; 罗云辉【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珠海5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 R743CT脑血管减影成像已成为临床脑血管病变检查首选,脑血管急诊病例一般难以配合头部制动,文献报道第一代双源CT双能量减影易有颈内动脉管腔缺损,数字减影易有运动所致的去骨不全[1-4,10]。
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利用率显著提高[5,6],本研究采用低剂量平扫及常规剂量动静脉期双能量扫描行双期脑血管成像,每例均能同时双能量减影与100KV Neuro DSA减影,自身对比2种减影图像质量的差异及互补性,探讨第二代双源CT三期双能量扫描模式在临床脑血管急诊检查的初步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11~2013/11双源CT急诊行3期双能量扫描的双期脑血管检查共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0~85岁,平均(59.7±13.6)岁。
按减影法分成A组(双能量减影)与B组(100kv Neuro DSA减影)行自身对比。
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呕吐,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
表1 2组减影时间及动脉期图像质量数据比较注:A组双能量减影,B组Neuro DSA减影;DLP:剂量长度乘积;SNR:信噪比;CNR:对比噪声比组别减影时间(min) 脑动脉强化值(HU) 动脉噪声脑强化值(HU) 背景噪声 SNR CNR A组2.07±0.19 327.26±73.98 12.38±4.71 61.57±6.45 8.63±1.97 29.89±12.20 31.84±9.93 B组2.27±0.13 403.09±95.02 18.38±6.66 71.51±7.1611.03±2.35 24.42±9.99 31.21±10.76 t值 4.009 3.882 4.530 4.494 3.411 -2.137 -0.269 P值<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789表2 2组静脉期图像质量数据比较注:A组双能量减影,B组Neuro DSA减影;DLP:剂量长度乘积;SNR:信噪比;CNR:对比噪声比组别静脉窦强化值(HU) 静脉噪声脑强化值(HU) 背景噪声 SNR CNR A组326.71±51.18 11.43±4.06 66.64±4.10 8.14±1.11 30.49±7.34 32.40±7.01 B组398.54±68.7615.71±5.88 76.03±4.86 10.75±1.09 27.17±6.59 29.87±6.69 t值 5.166 3.689 6.437 7.322 -2.072 -1.603 P值<0.05 <0.05 <0.05 <0.05 <0.05 0.113表3 2组动静脉期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注:A组双能量减影,B组Neuro DSA减影组别动脉期去骨动脉血管静脉期去骨静脉血管A组4.47±0.51 3.95±0.974.32±0.48 4.57±0.77 B组4.42±0.84 4.95±0.23 4.260±0.87 4.95±0.23 Z值 -0.279 -4.219 -0.176 -1.819 P值 0.780 <0.05 0.860 0.0691.2 脑血管扫描第二代双源CT(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及双筒高压注射器(MEDRAD stellant D),45ml对比剂(优维显370mgI/ml)+40ml生理盐水,右肘静脉注射,速率5ml/s。
双源CT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双源CT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新进展随着科技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各行各业中随处可见新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捷。
在医学界,进行冠脉检查的技术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就是很好的应用,它具有无创性等优点受到了患者的认可与接受,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采用该技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电离辐射,怎样才能减少辐射,提高治疗成效性是当前医学界所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开展对降低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辐射剂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基于此,现对双源CT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标签: 双源CT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进展;研究双源CT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与传统的CT技术相比较而言,其有自己独特之处。
双源CT(DSCT)拥有两套数据采集系统,而且这两套系统呈垂直状态置于设备内,在数据采集方面也是非常便捷的,只需将机架调整90°即可实现,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清晰地分辨率,针对不同心率的患者可在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条件下得到高清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以便于医生检查出病情,继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1]。
双源CT的核心技术很多,比如电磁直接驱动技术、静音扫描技术等,在众多的技术中,适应性心电图门控剂量调控技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症特征,获取到最权威、最清晰的影像图,为医师在鉴定病情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帮助[2]。
此外,该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对患者血流灌注情况以及骨骼组织成分等进行有效鉴定,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CT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CT技术的发展历程的研究,按照X射线束的形状差异及扫描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可分为五次大的变革,列举如下:一是X射线束的形状为单束平移状,扫描方式为旋转式;二是X射线束的形状为窄扇形束,扫描方式为平移旋转;三是X射线束的形状为宽扇形束,扫描方式为旋转;四是X射线束的形状为宽扇形束,扫描方式为静止旋转;五是电子束CT,这种模式不管是在X 射线束的形状方面或者是扫描方式上更加多样化而且可操作性强[3]。
双源CT双能量对于脑血管疾病检查的价值分析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双源CT 是近年来该院新引进的影像仪器,该仪器主要是通过两套X 线球管系统以及两套探测器系统同时对人体图像进行采集的CT 装置[1]。
DSCT 具有两种工作的模式,一个是单源模式,另一个是双源模式,而其中的双源模式也就是两套数据采集和重建系统共同工作时的状态[2]。
双源CT 双能量血管成像能够对于不同组织密度的改变进行分辨,对于血管的官腔真实情况进行观察[3]。
为研究其对于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为此我们做了该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整群选取于2012年3月—2015年3月被该院收治的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84例,并且均进行了CT 检查,男性患者为41例,女性患者为43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年龄为(41.56±5.17)岁,平均病程为(4.51±2.67)个月,平均体重为(56.42±4.26)kg 。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42例,观察组采用的是双源CT 双能量检查,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CTA 减影检查。
排除标准:排除具有碘剂过敏史的患者;排除有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两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体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观察组采用德国西门子第二代炫速双源CT 双能量检查,取患者仰卧位,头先进,用固定带把患者头部固定在头托内。
仪器数据为:A/B 球管的电压为140/[作者简介]姜飚(1971.0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学士,主任技师,主要从事CT 影像技术工作。
DOI :10.16662/ki.1674-0742.2015.34.190双源CT 双能量对于脑血管疾病检查的价值分析姜飚,刘岩,荣维娜,刘志鹏,姜洪黑龙江省医院CT 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双源CT 双能量对于脑血管疾病检查的临床价值。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赵利娜;帅桃;彭涛;陈坜桃;李真林【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A组30例,使用一代双源CT检查,扫描参数140/80kVp,55/243mAs;B组30例,使用二代双源CT检查,扫描参数80/Sn140kVp,208/104mAs.比较两组图像的颈动脉血管平均CT值、图像噪声、血管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检查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统计方法采用成组资料两样本t 检验.结果:两组间影像质量的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剂量为(0.27±0.01)mSv,较A组的(0.37±0.02)mSv降低约30%.结论:相较于一代双源CT,二代双源CT脑血管双能量成像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同时辐射剂量明显降低.【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3(028)012【总页数】4页(P1200-1203)【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双源CT;双能量技术;血管成像;辐射量【作者】赵利娜;帅桃;彭涛;陈坜桃;李真林【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R743双源CT双能量(dual energy,DE)血管成像可分辨出不同组织密度的轻微差异,去除斑块的钙化,有利于真实反映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1-2],其诊断准确性可与作为金标准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媲美[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下 载
双源CT在脑静脉中的临床 应用
东营市人民医院CT室 任玉洁
脑静脉CTV应用背景
脑静脉疾病是临床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常缺乏特征 性。部分脑静脉疾病起病急,病情危重、复杂,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 疗,其预后效果良好。但是在诊断疾病的同时,CT存在一定的电离辐射, 提高图像质量同时减少病人辐射剂量成为必然,合理选择扫描参数,正 确运用减少辐射剂量的方法,采用个体化的扫描方案,就可以使患者在 脑静脉CT检查中获得满意的诊断。
适应症与禁忌症
• 适应症:搏动性耳鸣怀疑乙状窦憩室;脑静脉(窦)血栓;脑(动)静脉 畸形;颅内肿瘤与邻近硬膜窦和大脑静脉的关系;其他怀疑脑静脉病变的 患者。
• 禁忌症: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哮喘,甲亢患者,碘对比剂过敏者, 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药物患者需停药48小时以上。
CT
双 源 在 脑 静 脉 中 的 技 术 应 用
MPR(多层面重建) MIP(最大密度投影)
双源CT在脑静脉中的技术应用
平扫、CTV常规横轴位
左侧乙状窦憩室
双源CT在脑静脉中的技术应用
多层面重建(MPR)
右侧颈静脉球憩室
右侧乙状窦憩室
双源CT在脑静脉中的技术应用
颅脑CTV未见明显异常
去骨VR像,可不同角度旋转观察
双源CT脑部CTV成像实例
最大密度投影(MIP)
右侧颈静脉球憩室
双源CT脑部CTV成像实例
左侧颈静脉球瘤 MPR多层面重建、血管VR像 显示左颈静脉球区占位由左 侧颈内动脉分支 供血,周围 骨质破坏变薄。
左面部及眶周肿 物2ຫໍສະໝຸດ 余年。颅脑CTV:左侧 额、顶部及面部 皮下动静脉畸形 CT表现。
右侧大脑 半球动静 脉畸形。
技术应用方案
• 扫描参数选择:双能选用80Kv、140Kv;单能选用80Kv、100Kv、120Kv。常 用单能,平扫选用100Kv、60mV,注入造影剂后100Kv、130mA。
• 图像重建及分析:MPR、MIP和各种3D重建对病变部位、范围、邻近组织侵 犯情况进行诊断 分析。引用一键式去骨功能进行脑静脉三维重建对目标静脉 血管进行分析。
双源脑静脉CTV成像优势
一次检查期间完成对脑部静脉病变评估,能观察病变与动脉关系及周 围脑组织情况,检查速度快,准确率高,创伤小。减少对比剂用量,也 就减少了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减小了心脏、肝脏、肾脏的负担。
技术应用方案
• 仪器设备及药品:siemens双源CT,高压注射器,syngo.via工作站,欧乃派克或 碘伏醇。
技术应用方案
•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扫描基线常用听眦线,扫描范围包颅底至颅顶,确 定感兴趣区,视病人体重以5.0-6.0ml/s速度,A筒造影剂45-60ml、B筒生理盐 水30-50ml,由高压注射器向静脉内注射(注射时间约9秒钟),以气管隆突下 1-2厘米横断层面升主动脉为检测点,达峰值自动触发从颅底向颅顶方向行脑 动脉扫描,延迟4-6秒再自颅顶向颅底进行脑静脉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