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与自然之辨

名教与自然之辨
名教与自然之辨

名教自然之辩

摘要:自然名教关系,是魏晋玄学讨论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命题。名教自然之辩与有无之辩、才性之辩、言意之辩并列为魏晋玄学中的四对最重要的哲学命题。名教自然之辩,是魏晋玄学的基本问题所在。就整体言,玄学思潮的发展方向,总的趋势是一步一步地调和名教与自然的矛盾,使之合为一体。具体而言,是沿着王弼(儒道调和)——嵇康(儒道对立)——郭象(儒道合一)这一路向行进的制约这一行程的直接动因是魏晋时期政治上的剧烈变动带来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自然;名教;名教出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即自然;独化

名教观念与自然观念,不是魏晋时期开始提出的,圣人(孔子)贵名教,老庄明自然,由来久矣。时至汉代,有其是东汉时期,这两种观点都有了新的发展,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辩。魏晋玄学家的历史使命就是将名教与自然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结合起来,为世人提供伦理价值根据。探求名教与自然之辩的产生原因、发展进程以及内在实质,不仅对于了解魏晋玄学,而且对于了解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名教自然关系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环境

名教自然关系的产生根源在于汉代后期出现的名教危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本来为先秦诸子之一的儒学逐渐意识形态化,成为社会统治思想。儒学对社会的统治,在当时是以经学的形式出现的。统治者利用政治权威,导之以利禄之途,大力提倡经学。至东汉,经学发展到顶峰,政治和学术完全合一,统治者以名教治天下,将经学统治从学术、政治延伸到思想道德伦理的深度。因此与提倡经学相应的就是大力奖励名节。儒学道德价值观念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即以名教治天下。

所谓以名教治天下,也就是以儒家伦理纲常立名分,建立官职,设置制度,以为名器。朝廷以名目取人,实际是用辅之以利禄之途的名誉为手段,从正面引导社会风气,推行教化。平心而论,这种构想无可厚非。汉代尊儒之初名教的推行有其深厚的思想学术基础,即经学在社会中广泛深入的研习;也有其价值文化思想,即早期儒学“微言大义”之存在。有此基础,儒家以名誉为手段并无太大的名实相失问题。然而随着儒学日益官方化。意识形态化,儒学大义逐渐失落。名教之内在本质不存,经学的腐败也不可避免。一旦名教之治失去了其所推行的基点——价值文化本源,经学思潮也就丧失了对社会人心的正面影响,儒学在社

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游学诸生“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①而作为在今文经学衰落过程中滋生起来的一种思想学术风气,浮华的流行,不仅背弃经学道德的根本,不努力进修德业而一味追求浮名,相互鼓吹,互高声誉,而且严重败坏了政风,加剧了朝廷吏治、士民风俗甚至儒学本身的腐败。把表现为经学形式的社会统治思想送入了穷途末路的严重危机之中。具体表现为国家名器徒具形式,官僚选举脱离真正的名教尺度,失去了其特有的控名责实、量才授官的作用功能而流于泛滥。人才名不副实成为东汉末年”以名教治天下“的最大弊端之一,统治者提倡的名教之治也由此破产。儒家名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陷入了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针对汉代名教政治所显露的弊端,魏晋学者试图超越儒家名教方法而进入道家玄虚之境,并从根本上用道家的无为之治来弥补儒家名教之治的缺陷,建立一种全新的价值哲学。而这主要是由魏晋玄学家们来完成的,从而形成了魏晋玄学中的名教自然之辩。

二名教自然关系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玄学家们认识的深化,名教自然关系在魏晋玄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其表现形态主要有三种:早期的名教出于自然,中期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以及后期的名教自然合一。

(一)名教出于自然。

名教出于自然观点的代表人物为何晏与王弼。作为正始玄学中贵无论的代表,何王认为宇宙万物皆以自然为本,有自然之性,而人类社会,

教出于自然,也必须顺应自然,不能扭曲、破坏、矫饰、违背自然。就理论而言,儒学本为政治伦理哲学,素不言天道性命,在其思想发生危机之后,必须要求从其他思想体系中补充天道自然观念,以重新构筑其哲学本体。此时讨论自然名教关系,一方面是借老庄自然思想批判已变得僵化的儒家教化;另一方面是将老庄自然无为理论引入儒学人伦日用,为之构筑本体,使之更加完善,最终从更深更广的层面统治社会。之所以称“以无为本”,并不是否定名教,而是希望名教自然二者能达到一种协调,将名教纳入自然的合理轨道,让道德行为发自天性。“自然亲爱为孝,推爱及物为仁”建立在这种反诸自身,发于至诚的内心自觉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才是社会中道德政治秩序的基础,有此基础,名教才合于自然。这点正是何王名教自然关系的精华。不过这一点,社会中一般的礼法之士由于其信仰的层次和方式是认识不到的。因此在魏晋思想领域,产生了商名教与尚自然之争,而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还使得这一斗争染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二)越名教而任自然。

越名教而任自然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阮籍、嵇康。阮籍嵇康等“竹林名士”继承和发展了何晏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基本观点。在经历了魏晋时期一系列的政治事变与杀戮事件之后,阮嵇等人通过引《庄子》而入清谈,突出强调黑暗之室里天道与人事的对立冲突,寄意山林,非议名教,以表达内心的愤郁不平。“名教出于自然”进一步发展为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及阮籍的“礼岂为我设耶”。但

阮嵇的本意,并非如许多人所认为的反对礼法,而是在名教出于自然的前提下,要超越仅为第二义的名教,直接进入自然之“第一义谛”,而此自然正是一切礼法秩序之本源。标榜名教而不知其本,则只能是虚伪的假名教。名教既被假借,或曰异化,真心崇奉名教者无以自处,只能借助庄子齐物、逍遥之义,到名教之外的自然中去寻找生命的寄托和对痛苦的超越,寄希望于“与造物同体”。这样在当时社会激烈的政治冲突下,自然与名教在逻辑上和实践上不得不被对立起来,形成了竹林名士与社会的对抗。

以自然非议名教的倾向,在阮嵇后期的思想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其思想逻辑主要来自于《庄子》那种蕴含在对社会文明弊病尖锐批判之后的深层次的人文关怀。由于魏晋时期政治的黑暗。阮嵇认为名教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兼容关系已经被统治者提倡的伪名教所破坏了,因此他们在二者关系上极力阐明名教对世道人心

的负面影响,强调只有摆脱名教约束,社会和人心才能回归大道。为

此阮嵇不惜贬低他们内心其实并不看轻的名教。嵇康作《声无哀乐论》,将体现自然的“心”

与体现名教的“声”对立起来,指出两者之间关系是“外内殊用,彼我异名。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①为了借”声无哀乐“说明自然和名教这对范畴中自然为第一性而名教为第二性,自然决定名教,嵇康还从两者主从关系和历史起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决定人的哀乐之情的是心而不是声,如果没有人的自然情感,圣人利用音乐进行教化是完全不可能的,后者完全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的。

因此对阮嵇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时人解说多有误解。此言之本意,是不受名教的羁绊,听任顺从自然,虽然确实包含了超越名教罗网的意思,但尚不是绝对否定名教。阮嵇如此立论的前提是,君子的心地光明磊落,率真无私,能忘其本身,行为自然能超越世俗名教之上,与仁义道德本源相合。故“君子之行贤也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仁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议于是而后为也”。②君子之为善是发自内心的高度自觉,并不因为迫于礼法名教的规定。

由于阮嵇的时代已不同于正始玄学“天人新义”那样在天道中蕴涵人道,神与器“无形以合”,自然与名教间联系密切,贯通和谐的状态,现实的黑暗,使他们无法在任何外在的社会政治体系中找到合乎自然理想的精神栖息地,因此他们的精神家园只能建构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或自我意识之中。“越名任心”之心正是他们观念中摆脱名教束缚后欲往之处。

另外嵇康认为人心中不可告人的私念正源自名教。名教政治对仁义道德、善恶是非的人为标榜促使人们出于利害的考虑,隐藏本性,掩盖真心,人伦关系呈现出种种假象而真伪莫辩,“或有矜以至让,贪以至廉,愚以成智,忍以济仁”。③而一个人要想保有纯真的自然之质,只能以无心以顺有的方式,摒弃名教层面的有为之举,摆脱名教即第二性的道德价值观对人自由心灵的束缚,最终达到心与道合,实现逍遥。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高的道德人格理想,与当时社会现实格格不入,阮嵇内心的挫折感是可想而知的。而现实名教政治对他们精神世界的严重伤害,使他们不得不产生名教危害自然、毁灭自然的强烈感受。因此阮嵇思想中名教自然的对立实际上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实际上也造成了贵无论玄学体用之间的割裂。由于名教的被否定,按自然本体建构的理想境界缺少了现实的连接,与现实无法相通,真正的超越更不可能实现。而这也促使后来的裴頠、郭象对阮籍与嵇康的纠正。

(三)由“崇有”到“独化”,名教自然合一。

名教自然合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裴頠、郭象。玄学发展到西晋时期,原有的异端性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当初竹林名士以自然非议名教的思想使统治者

觉察到对自然本体过于强调,任其发展可能会对自身统治带来威胁。而事实上阮籍等人在当时有为而发的虚浮放诞的行为已经在西晋士大夫中形成不尊礼法、放

荡无检的风气,使一些人的行为有如禽兽,自私丑恶,完全不受道德的约束,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于是有一些精研名理之学的礼法之士出面对玄学本体进行了一番从无到有的改造。裴頠当时作《崇有论》,即是从体用两方面来论证贵无之说对现存制度的危害之处。其针对玄学贵无之说的一些过激言行,阐释崇有优于贵无,希望从本体上取消“无”从而在正面肯定名教的地位。裴頠认为:“夫万物有者,虽生于无,然生以有为己分,则无是有之所遗也”。①裴頠所批判纠正的是贵无学说日益背离社会政治现实的理论倾向和哲学偏差,他希望对玄学本体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统治者完全能够接受的思想政治哲学。而他这种从名教以内寻求拯救名教力量的思路也启发了后人。

而作为当时玄学造诣很高的清谈名家,郭象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力求在实现现实与超越,名教与自然之间为玄学找到一条折中的发展道路。郭象继承阮瞻“将无同”的思路,批判扬弃了玄学诞生以

来的各派自然名教说,包括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贵无论,裴頠的以有为本,肯定名教的崇有论,同时又对他们思想中重个体和物自生的合理成分加以吸取,深入论证了自然名教相合这一时代命题。郭象的基本思想在于“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玄冥之境”为自然,而“神器”本指国家政治,亦可理解为名教。名教通过独化与玄冥之境相连,弥合了自然与名教的分裂状态。而在郭象哲学体系里,独化与性分为其核心范畴。

郭象之独化是指物之“独生而无所资借”的自生自化状态,也就是自然之状态。一方面,他坚持生生者无物,无论“有”还是“无”,都非物之本源,“夫庄、老之所以屡称无者,何哉?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②为此不言万物生化之源,认为在万物之先,没有任何更原始的东西。另一方面,他进一步说明物物者亦无物,已生之物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支配。万物之生“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③因此“明物物者无物,而物自物耳。物自物耳,故冥也”。④万物皆自给自足,按自身的本性发展变化;而万物间又按自为而相为的原则,构成和谐共处的相互关系。没有造物,没有任何外在意志的操纵安排,一切都自然而然。

万物独化而相因,独化状态下万物之和谐,则为玄冥。所谓“玄冥之境”,

正是指一种至无状态下整体性的和谐。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表明各事物虽然按照自己独有的性分生化,但彼此间又有一种协同相连的和谐关系,统一于天地大化

之中。自然的和谐由此得来,社会人事的和谐亦由此得来。而“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则指国家政治即名教也按玄冥独化的原则实施,是独化于玄冥之境在政治上的自然体现。为此郭象融合儒道两家性分论,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结合入手,提出了安分而性分自足的思想。即物之大小皆有自性,皆有自身存在的

价值。人是否感到快乐,只取决于自己是否尽其本性,保持个体的独立和尊严,而不在于违反自然,泯灭自性,强与外物为齐,追求那些自己无法达到的目标。人们只要安于性分,自足知足,任性而行,则无需刻意遵守仁义礼乐、忠信孝悌而能自然合乎规范,因为这些规范本身即来自人之本性。相反,如果因为名利权位等人为地外在因素的诱惑,致使人之物欲膨胀,不知自足,迷失本性,自然与社会、政治的和谐即被破坏,名教也就失去了自然的基础而愈加远离天人之理

想。基于此点,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自不可矫情逆心,自作聪明,强为天下主宰,推行一系列有为之举,而应“不治治之”,即以无心顺应自然,不为物性人情,使百姓自得其性,尽其性分,如此才为治道之本,得天下百姓之心,实现各种关系的自然和谐。由此点出发,天下即可于不治之中达到至治,名教统治也不治不觉地在自然而然状态下完成。

至此,名教与自然的合一终于得以实现,而长期争论不休的自然名教先后本末问题也得以消弭。可以看出,郭象通过性分自足之说,发挥了自然名教本无冲突之旨,对阮嵇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既有继承,又有修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名教自然关系的演变有一个大致的线索。何晏、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结束了两汉神学化名教的一统天下,使道家自然原则成为名教的理论基石,这使得东汉末年濒于危机的名教重新焕发了它的活力。但这一理论也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它强调的崇本息末令人感到儒道在他那里尚未完成有机的统一。阮籍、嵇康出于对社会政治的丑恶现实的激愤,抓住这一矛盾把自然与名教对立起来,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嵇康鉴于当时黑暗政治而竖起这一旗帜,阮籍则以放浪不羁的行为从实际生活中践履了这一主张。但东晋名士却以放浪形骸为作达,引起裴頠等人的不满和指责。裴頠以其《崇有论》对践踏名教的风气做了有力的批判。他也是名教自然之辩的重要人物。继裴頠之后,郭象以其敏感的洞察力感觉到了社会的稳定是离不开名教所确立的那一套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的。郭象沿

着儒道合一的方向而行进,论证了作为人们行为的外在锁链的名教成为人的内心自然本性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得出名教即自然的结论。经过这番行程,名教与自然之辩在郭象那里进入了高潮。

三名教自然之辩的实质

名教自然之辩所思考和解答的是一个时代的课题。由于魏晋以来的社会政治

环境,玄学自诞生时起其内在的思想逻辑发展就一直受到人事之干扰,与魏晋政权中的政治是非权利之争纠结缠绕,密不可分,乃至于崇尚名教或崇尚自然往往成为某种派别分野的标志。是名教者以礼法作为迫害政治对手之工具,使名教愈加流于虚伪;是自然者其有为而发的放达任性之举又导致了社会中虚无放诞风气的流行。加上哲学本体尚不完善,玄学在体用、形上与形下之间无法达到真正的

契合,名教自然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也总难以获得满意的解决。

而也恰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名教自然之辩内在矛盾的推动下,使得社会中那些真正坚持儒学思想的士大夫在独善与兼济之间出入儒道,吸收两家之精华,在纷纭之世求得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实现人格上的真正完善。同时通过对名教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建立起一种新自然观基础上的儒家优秀价值思想,并将其具体化为自己的人生实践与生活方式,在“任真”“固穷”与“欣德”之中,得到身心的安顿。魏晋玄学在名教自然之辩问题上的身心理路与道德实践与宋明理学在“理”“心”问题上同出一辙。①

本质上说,魏晋玄学家们的自然与名教之辩,都是旨在回答与解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和矛盾问题。他们有的侧重在社会整体的层面上,试图以理想矫正现实,使社会秩序复归于和谐;有的则侧重在个体的层面上,以理想批判现实,试图在超现实彼岸去寻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我精神上的自由。二者在郭象那里得到了统一,通过其“独化”观点,郭象为西晋名士提供了一个“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的最高理想人格。

众所周知,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乱世,民族分裂,政局动荡,现实中充满苦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其中知识分子的痛苦较之其他阶层的人似乎更加沉重,因为他们所感受到的痛苦不止在肉体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知识分子习惯于以自己的理想去影响、改造现实,然而历史和社会并不会按照他们

的愿望前进。如果说在太平盛世理想与现实尚有几分弥合的话,那么在乱世,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则会急剧的拉大,以至于形成尖锐的对立。魏晋之世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由于魏晋玄学士人的理想受到现实的压迫,理想实现的途径受阻,甚至或是失去了可能性。他们的身心不免处于一种极为压抑、彷徨之中,这是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一种忧患之感。这种忧患之感从内容上既包括对社会现状的考虑,又包括对个体安身立命的思索,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一时代的特定主题——名教与自然之辩便形成了。

“名教之中自有乐地”辩

《世说新语?德行》载:“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之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魏晋玄学的核心问题。这一时期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调和、对立、合一三个阶段。汉魏时期,儒学统治渐趋没落,名教开始陷入危机。为建立新的统治哲学,夏侯玄、王弼、何晏等人援道入儒,发起正始玄风。他们既不否定名教,又强调道家的“自然无为”,认为“名教出于自然”。这便是正始时期玄学家对“名教”与“自然”的看法。 公元249年,司马懿控制魏国实权。由于对司马氏标榜名教而实际篡权的行为极度不满,嵇康、阮籍等人开始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由此嵇康等人将名教与自然推向了两个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他们的狂放不羁和率真洒脱更成为后代氏族的效仿对象,并西晋年间形成一股“放达”之风。 到了西晋末年,放达之风的盛行使得社会风气遭到极大破坏,一些礼法之士开始极力提高名教的社会地位。在这一背景下,郭象以其“独化论”将名教与自然整合,提出“名教即自然”。由此,郭象以其“儒道合一”的观点完成了整个魏晋玄学的逻辑演进。 王平子、胡毋彦国等人,是西晋元康年间效仿竹林名士的放达派。元康年间,国家统一,经济恢复,社会上层追求物质享乐,生活奢靡不堪。以王平子、胡毋彦国为核心的“四友”、“八达”身居高位,宅心事外,以政事为俗务,以清谈为风尚。他们自诩继承竹林名士,实则放达误国。王隐《晋书》载:“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其后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之徒,皆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乐广虽同为当朝名士,但对王平子等人的放达行为并不认可,其笑曰:“名教之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的确,王平子等人的放达与嵇康、阮籍等竹林名士的放达有着本质的区别。 嵇康、阮籍身处司马氏篡权统治的时代,他们深感社会黑暗与自身无奈,转而投向“自然”寻求解脱。嵇康直行于世,愤世嫉俗,狂放不羁;阮籍以酒避世,不拘礼俗,行不由径。他们喝酒、吟诗、弹琴、磕药,放浪形骸之下自有一番难以言说的痛,他们的任自然是无奈之选。正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所谈到的:“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而王平子等人空有放达之行,却无嵇康、阮籍等人的理想与抱负,整日散发裸体,闭门酣畅,行为丑恶,有如禽兽。他们的放浪形骸只是一种感官享受,而嵇康等人的放浪形骸却包含着复杂的精神实质。正如戴逵在《放达非道论》中的评论:“竹林之为放,有疾而为颦者也;元康之为放,无德而折巾者也。” 乐广云:“名教之中自有乐地。”的确,“名教”自有乐地,而“自然”亦有乐地。春秋战国,天下大乱,诸子各家纷纷著书立说。他们渴望在乱世中建立自己的理想国,而这座理想国又何曾不是他们心心念念的乐地。诸子在著书立说中不断描摹各自的乐地,同时也不断塑造着各家的理想人格。而后世的知识分子便从这各家中寻求乐地,并积极向他们所倡导的理想人格靠拢。作为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学派,儒家和道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 儒家关于理想人格的描述很多,如“圣人”、“仁人”、“君子”、“大丈夫”等等。而这些描述所呈现给我们形象具有以下特征:1)“文质彬彬”的素质结构;2)“中庸”式的行动力;3)“重义轻利”、“安贫乐道”、“和而不争”的处世态度;4)“任以为己任”、“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综合来看,即内“圣”外“王”。从这儒家理想人格出发我们便不难想象“名教”之乐地。我认为这乐地就是精于道,修于身,匡世济国,名称于世。 儒家如此,道家如何呢?道家常说“圣人”、“至人”、“神人”,这就是道家对理想人格的描述。道家讲求“道”、“自然”,而其理想人格在某种程度上便是“道”与“自然”的承载。

魏晋玄学之自然与名教

魏晋玄学之自然与名教 学术思想,与时消息。随着门阀士族的兴起,以玄学为代表的新的哲学思想迅速流行。在注重章句注疏的两汉经学日趋繁琐的时候,玄学提出的“得意忘言”,将士大夫从繁琐的考据中解放出来,不再拘泥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而是注重文本内在的精神世界;在思想上,玄学通过重新阐释《老子》,《庄子》,《周易》等经典,辨析“有”,“无”等哲学概念,揭露名教礼法的虚伪,追求思想的自由和个性的发挥。 玄学,又称“形而上学”,是用纯思辨的方法来阐述对经验之外的各种问题的看法。 玄学的基本特征是“儒道兼综”,其中心议题是通过“有无”,“本末”,“体用”,“一多”等关系的四边推理,来论证自然和名教的统一。这里的“名教”是指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而“自然”则是指支配自然界变化的那种和谐的自然规律。 玄学从正始年间王弼,何晏调和儒道,到竹林七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发展到东晋,又回归到了名教即自然。这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文化发展的螺旋上升。 下面就具体来谈谈玄学在不同时期的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魏晋时期,“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研究和思考的主题。门阀士族地主阶级迫于实践和理论的需要,一方面,他们接过老庄自然无为的思想,用来打破两汉以来封建礼教的拘束,以为他们所代表的门阀士族阶级的放荡纵欲的生活寻找理论根据。另一方面,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他们对于封建伦理规范,又不能采取完全漠视的态度。因此,他们不得不对“名教”与“自然”给以新的理解和论证,不得不致力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从而出现了魏晋玄学的“名教”与“自然”之辨。 魏晋时期,第一个力图从理论上说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是夏侯玄。他说:“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强为之名”(张湛:《列子·仲尼》)。视“自然”为“道”,为“体”,“名教”为“用”,这种用“体”“用”关系去说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开了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去理解“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先河,标志着对“自然”与“名教”关系探讨的深入。“自然”与“名教”之辨从此作为玄学思潮的一条主线,贯穿于玄学发展的始终。 名教本于自然———对名教的本体论论证 正始时期,何晏、王弼对“名教”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晋书·王衍传》记载: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祖述老庄,立论

从魏晋名士看“名教”“自然”

从魏晋名士看“名教”与“自然” 自古以来,每当社会发生较大的动荡或者战争频发的时代,都是百家争鸣、思想激荡的时代。 而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在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开始动摇﹐今文经学和谶纬内容空虚荒诞﹐丝毫无助于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名教理论开始破产,“自然”﹑“无为”的老庄思想开始抬头,人们开始崇尚贵生、避世。但是士族阶层逐渐形成,他们更多的是追求入仕从政,追求“名教”。因此,魏晋掀起了一股“名教”与“自然”的争辩之风。 《魏晋名士风流》是以简洁易懂地描写魏晋时期的社会变迁和名士的思想、生活来叙述魏晋的文化的一本书,借用其编辑的话:“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魏晋名士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强调精神自由,展现个性的可爱。本书从不同方面勾勒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与众不同的价值观。”书里分为三大篇:社会百态篇、生活情趣篇和思想灵魂篇。 书中有这么一段引言:“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造就了魏晋名士的独特群体人格精神。其主流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现实的物质欲求;以个体的自由洒脱取代社会意志的规矩樊笼;以士人的道统良知取代皇权的势统控制;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这些特征固然不应该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需要全盘吸收和继承的,但它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中国古代士人曾经有过的骄傲,其参照和借鉴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选择从魏晋的名士出发,以他们特殊的风流展示魏晋特殊的风度,以及这个时代的政治思想。 书中对魏晋的社会生活甚至服饰等方面有着比较独特的描述,但是本文里我打算注重于书中的第三篇——思想灵魂篇的玄学的“有无”与士人的“名教”“自然”。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来自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解释玄学的涵义为“玄,谓之深者也”,玄学之中有矛盾对立的两派:“名教”与“自然”。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对此两者的解释是:“故名教者,即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亦即入世求仕者所宜奉行者也。其主张与崇尚自然,即避世不仕者,适相违反,此两者之不同,明白已甚。”即“名教”指的是入世求仕,而“自然”指的是避世不仕。 由于正统“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魏晋初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名士崇尚抑名教而扬自然的思想。何晏在《道论》中说:“有之为有,待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夫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焉。”由此看出何晏提出“贵无论”来阐述“道乃无为”的精神。他这种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政治现实息息相关。连年不断地战争,造就了一批“偏至之人”成为统治者,而在乱世中发展的士人阶层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十分关注统治者的人格问题,希望君王只有“平淡无味”的“中庸之德”。 而王弼则丰富和发展了何晏的“贵无”思想。王弼强调“崇本息末”,即以自然为本,以名教为末,名教本于自然。然而他不单单看到了自然之于名教的作用,还留意到了自然并不是独立的“无”,“无”是通过“有”的外在载体形式呈现出来,存在于每件具体事务之中。用哲学中普遍性与具体性解释就是“无”是普遍性,存在于任何事物里,并通过“有”这个

名教与自然——汉晋士风流变述略

名教与自然 ——汉晋士风流变述略 韩国良 一、东汉的名教思想及其流弊 1、经学独尊 在学术上把经学视为圣人的教科书,把它当作世间至精至善,无所不包,可以指导一切的学问。 2、崇尚德行 在处世哲学上崇尚德行,鄙视事功。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对“功”、“言”的否定。 3、倡导名节 由于德行较为抽象,所以时人往往以名取仕,把名节视为衡量时人道德水准高低的唯一标准。对名节的倡导与慕求盛行一时。 4、伪风四行 由于倡导名节,以名取仕,逐名之风顺势而起。“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正是这一风习的反映。当时的部分有志之士虽也曾为改革此弊做过种种努力,但因此乃名教痼疾,所以大都收效甚微。 附文献材料: (一)《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二)《汉书·儒林传赞》:“自五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平帝),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汉书·艺文志》:“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而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刘歆:“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论衡·效力篇》:“王莽之时,省五经章句,皆为二十万,博士弟子郭路夜定旧说,死于烛下。” 桓谭《新论》:“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言,说‘曰若稽古’三万言。” 徐幹《中论·治学》:“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古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 《颜氏家训·勉学》:“学之兴废,随时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宏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以来不复耳,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材(7页)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24 周学时数: 学分:1.5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政治理论必修课 开课(系)院: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系统研究世界遗产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世界遗产的由来、类别、申报、管理、保护等与世界遗产关联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对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如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生物多样化等,都能有所了解。 2、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世界遗产概论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世界遗产的由来、类别、申报、管理、保护及旅游等相关问题; (3)熟悉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生物多样化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世界遗产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标志,熟悉世界遗产的分类,掌握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重点与难点] 世界遗产的概念、《世界遗产公约》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世界遗产概念与标志 第二节世界遗产分类 第三节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第四节今后世界遗产的课题 [参考书目] [1]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2]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 2、《世界遗产公约》的内容有哪些? 3、如何申报世界遗产? 第二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重点与难点]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述法、课堂讨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皇宫 第二节建筑群 第三节考古遗址 第四节洞窟石刻 [参考书目] [1]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二)

企业文化是自然存在的

企业文化是自然存在的 只要企业一天存在,企业文化就一定同时存在。为什么呢?因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所有人员的思想、行为和行动的总和;说得再通俗一点,它就是企业所有人员的习惯和作风,或者是企业的风气。 如果企业领导努力去塑造某种特定的企业文化,他就必须下功夫去把这种特定的思想、行为和方法等形成文字、图片、培训教材等媒介;然后通过沟通、培训、引导等方式把它们传播到所有员工中去。当这个工作做出潜移默化的效果来,我们说这种特定的思想、行为和方法等就是这家企业的企业文化了。 不过即使是企业领导的努力失败了,或者企业领导根本就不知道企业文化为何物?企业还是会自然形成一种企业文化或企业风气的;反正它就是所有人员思想、行为、行动的总和。 治乱势也 两千多年前,张良的师傅黄石公把国家的盛衰、胜败、治乱等总结成十六个字,那就是“盛衰道也,胜败数也,治乱势也,去留理也。”这里头所讲的势就是气势或风气。黄石公说管理的安稳或紊乱就是取决于国家的风气,也就是社会的文化了。 领导加权的企业文化 其实说得准确一点,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所有人员思想、行为、行动的加权(weighted)总和。这个加权是如何加法的呢?我的看法是,越是岗位重要的领导,加权就要越重。说的通俗一点,那就是越是占

据了重要岗位的领导就必须肩负更重大的责任来塑造和维持企业良好的风气或文化。 采用另外一个说法,越大的领导,他的思想、行为、行动等对企业风气或文化的影响就越大呀!如果领悟了这个道理,那么就不难明白领导以身作则是管理的必须前提了。 中国传统的主流管理模式,权力是归属领导人的,而责任则是下级的专利。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其实权力并非一个基本的概念,基本的概念是任务和责任。具体的操作必须计划出具体的任务来贯彻既定的目标。要准时完成具体的任务,就必须做资源分配或职能分配,给人员赋予具体的责任。权力则是责任的衍生物(derivative)而已;只有权力而没有责任的领导肯定将败坏风气(文化)。 我试举四个例子来说明企业文化随时随地和企业一起并存,以及领导责任的重大。 无意形成的企业文化案例 第一个例子是19世纪初,亨利杜邦所管理的杜邦公司(Du Pont)。亨利的要求是企业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的决定都是由“亨利将军”亲自所制定的;所有的支票当然更是必须由他本人签署了;企业利润的分配肯定也是由亨利凭个人的喜恶所决定的。 亨利杜邦经常出差,去亲自监督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包括数百家经销商。在所有的会议上,亨利不止是主持会议,而且典型的会议总是由他一个人发问,要下级汇报和回答。销售付款条件,催收帐款,降低成本,及时交货等等日常的操作,也都是亨利亲力亲

嵇康传原文及翻译

嵇康传原文及翻译 嵇康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我们看看下面的嵇康传原文及翻译吧! 嵇康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嵇康传》原文: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 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兄喜,有当世才,历太仆、宗正。康早孤,有 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 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 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又以为君子无私,其论曰:“夫称 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 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 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 以违道为阙。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是以 大道言‘及吾无身,吾又何患’。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由斯而言, 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为身’,斯言是矣。君 子之行贤也,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于是而后为也。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度会;忽然任心,而心与善遇;傥 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其略如此。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至 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登沈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去,登曰:“君 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 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其神心所感,每遇幽逸如此。 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曰: 闻足下欲以吾自代,虽事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也。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故为足下陈其可否。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为令尹,是乃君 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知尧、舜之居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

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 自然条件

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一、文化与自然条件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冯天瑜等学者认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简言之,是人类各方面各种各样的生活总括汇合。 自然条件则一般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河流、动植物、矿产资源,一个国家所处的自然条件,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我仅谈一下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几个主要方面。 二、自然条件 1、地形 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点鲜明。 亚洲是以帕米尔高原为中轴,向四方延伸出许多著名的大山脉,将东亚、南亚,西亚分开,而中亚也以帕米尔为限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其东部即我国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这就构成中华大地第一个地理特点,是四周都有天然限隔,内部构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其西北为帕米尔高原,山路崎岖,虽有一线可通,汉代已形成丝绸之路,然而这巨大而高寒干旱之区,在整个古代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西北地理极限。西南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成为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天然分界,而横断山脉江河阻隔及热带丛林瘴疠之区,越往古代越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往的障碍。北方地势起伏不大,为广漠无垠的草原与沙漠,然而中国古代的民族历史舞台,常以萨彦岭、贝加尔湖、外兴安岭一线为限,此线以北各族人民虽与此线以南人民族类相近,终因极北严寒苔原、人烟稀疏,很少与中原人直接往来。东面自黑龙江东部沿海直到东南沿海,有2万多公里的海岸。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2%,而3000米以上的却占25.9%。 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我国即有7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落差悬殊。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得山地多见于东部,宽阔缓斜的大陆东南侧延伸于海下。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是最高一级的地形阶梯,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在4000——5000米,许多山峰超过7000米。在高原的东侧是举世闻名的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带,高原内部的巨大山脉间地势宽缓,湖盆星布,长江、黄河等亚洲大河都发源于此。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线为第二阶梯,其内部地形相当复杂、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和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都在这一区域,其中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再往东就是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海拔低于200米的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广大地区海拔数百米的红层丘陵盆地都在这一区域,在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论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格理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格理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阮籍在司马氏得势的情况下,从崇儒转向拜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以放荡不羁、不拘礼法的思想言行进行抗争。理性分析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人格理想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标签:阮籍;名教;自然;人格理想;当代价值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生于210年,卒于263年。阮籍以清谈、狂放、酣饮而成为正始名士,以《大人先生传》、《达庄论》、《通老论》、《通易论》等创作而被视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又以咏怀诗的写作而驰名古今文坛。本文不准备讨论阮籍的文学成就,只拟就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人格理想的内涵、表现形式和当代价值略作探析。 阮籍出身于士族,性格率性自然,他早期崇尚儒学,有建功立业的热情。但是现实政治昏暗残酷,个人动辄罹祸,命运风云莫测。在时代大潮和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下,他晚期转向拜道,发展了王弼“名教本于自然”的思想,并形成了“越名教而任自然”(该命题由嵇康提出)的人格理想。 “名教”,名分之教。用来规定上下尊卑、等级名分的是儒家的礼,所以,名教又称礼教。这里所言的“名教”是指被司马氏集团所利用、所提倡的虚伪的伦理道德纲常。为巩固封建的宗法等级制度和建立大一统的统治秩序,司马氏用以“孝”为核心的名教治理天下。因名设教,用名教化人,以名取人,以种种反映统治阶段利益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来约束人心。名教实质上沦为司马氏集团网络罪名、诛除异己的统治工具。王弼的“自然”主要指宇宙的根本法则及其体现于万物的自然状态和过程;而阮籍所讲的“自然”则是指客观世界的自然之道,在人格理想中就是指人未受名教和世俗欲望扭曲的纯朴本心。 “越名教而任自然”,即否定司马氏的伪善名教及清规戒律,顺应自己的本性生活,不受种种社会纲常的压抑、束缚与诱导,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遵从大道,从而还原人最初的纯良本性,成为精神上自由、独立的“至人”。阮籍眼中的“至人”是一种超越现实社会的人,强调安时处顺,以无用为用,以无为而为,“故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敌。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故天下被其泽,而万物所以炽也”。他又说:“至人者,恬于生而静于死,生恬,则情不惑,死静,则神不离。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从天地变而不移。” 阮籍主张“越名教”,对司马氏倡导的名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他在《大人先生传》中描绘了一种纲常名教约束下的世俗人生模式:“服从常色,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立则馨折,拱则抱鼓,动静有节,趋步商羽,进退周旋,咸有规矩。心若怀冰,战战栗栗;束身修行,日甚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诵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唯礼是克。手执圭壁,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

玄学里的名教与自然讲座报告

玄学里的名教与自然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 讲座报告 讲座内容概述: 一、说“风流”:无言之美 风流是指一种人格的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可谓我国古代的一部风流宝鉴。《世说新语》中的名士,主要表现便是风流,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但世上也有不少假名士,如《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王孝伯说的便是个假名士,假风流。 “真风流”的四个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玄心”指一种领悟了天人分际、意象关联、情理融合的神秘幽远的超越之心,是超乎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的心灵的宁静状态。 “洞见”是不借推理,专凭直觉,就能获得对于真理的认识。只须几句话或几个字,此即所谓名言隽语,是风流名士常用言语。 “妙赏”,就是对美的深切感觉。《世说新语》的名士,有些行为乍一看似乎匪夷所思,但从妙赏的角度看,又不难理解。 “深情”是指有妙赏的人,对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同情,而在这种同情中照见的是他自己的怀抱。 二、说“玄学”:“说不可说” 玄学实际就是超越“有名”“有形”“万物”之上的玄妙学说,历经《周易》、《老子》、《庄子》、汉代宇宙论,而渐与名教碰撞遇合,并形成所谓玄学。 “玄学”自先秦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1.老子的“玄道”。玄学就是从老子关于“可道”与“不可道”、“可名”与“不可名”、“有名”与“无名”、“无欲”与“有欲”而延异出的某种形而上的学说。当然,在老子看来,这种“形而上”的“道”是可以在“形而下”的“器”中体现出来的。 2.庄子的“道论”。庄子关于道的非时间性、非空间性的本体论言说并不是主要的,而其重心更落在“无名”的“道”和“有名”的“万物”之间的转化如何可能的问题,因此,玄学在庄子这里进一步获得了其当下性和实践性的形态。 3.汉代从“宇宙发生”论“道”。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几月几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几月几日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是为了为了唤起和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2017年6月10日是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自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日起,公众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官方网站预约,成为74处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免费体验者。这是今年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 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0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国务院共批准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807处。 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开展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6月10日,湖北神农架)、中国世界遗产成就展(6月6日至8月31日,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世界遗产专题展播、走进自然遗产地等10余项活动。各地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研究论坛、公益展览、世界遗产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宣传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事业的发展成就,进一步发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等在自然文化资源保护、惠及民生、精准扶贫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了唤起和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住房城乡建设部还组织北京八达岭—十三陵、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山西五台山、湖北神农架等74处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各向公众提供500个、共3.7万个免费体验名额。 我国启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央视网消息: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又有福了!2017年6月10日, 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此,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了 74个世界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向公众提供500个免费体 验名额,总计37000个免费体验者,让大家领略大中华的自然遗产 的价值和内涵。自本月15日起,公众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官方 网站上进行预约。 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0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1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0项,文化景观5项。据介绍,今年是我国开展世界自然遗产事业30周年 和风景名胜区事业35周年,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 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为了唤起和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年将于6月10日 在湖北神农架召开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暨中国世界 自然遗产推进会,在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中国世界遗产成就展等。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哪一天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哪一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哪一天】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2020年起,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是为了为了唤起和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2020年6月10日是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自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日起,公众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官方网站预约,成为74处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免费体验者。这是今年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 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0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国务院共批准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807处。 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开展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6月10日,湖北神农架)、中国世界遗产成就展(6月6日至8月31日,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世界遗产专题展播、走进自然遗产地等10余项活动。各地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研究论坛、公益展览、世界遗产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宣传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事业的发展成就,进一步发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等在自然文化资源保护、惠及民生、精准扶贫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了唤起和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

住房城乡建设部还组织北京八达岭—十三陵、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山西五台山、湖北神农架等74处世界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各向公众提供500个、共3.7万个免费体验名额。 我国启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央视网消息: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又有福了!2020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此,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了74个世界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向公众提供500个免费体验名额,总计37000个免费体验者,让大家领略大中华的自然遗产的价值和内涵。自本月15日起,公众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官方网站上进行预约。 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0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1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0项,文化景观5项。据介绍,今年是我国开展世界自然遗产事业30周年和风景名胜区事业35周年,经国务院批准,自2020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为了唤起和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年将于6月10日在湖北神农架召开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在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中国世界遗产成就展等。

越名教而任自然

浅议“越名教而任自然” 文学院07级本科(4)班薛立华指导老师:张岗 摘要:“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时的名士嵇康思想的总纲。这一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嵇康的哲学、伦理道德以及人生态度和理想人格等各个方面。本文对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所蕴含的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名教;自然;嵇康 Abstract: "Exceeding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de and giving the reins to nature " is JiKang’s general thought in Wei-Jin period. This thought has rich connotations, covering the philosophy ,ethics and life attitude and ideal personality, etc of JiKang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discusses all these aspects which contain in JiKang's "exceeding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de and giving the reins to nature ". Key words: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de; nature; JiKang 魏晋时期,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尤其在司马氏集团篡取帝位之后,假借“名教”之名,采取种种残酷的手段镇压迫害异己力量,致使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个时期“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1](卷49)整个社会充满着血雨腥风,与此同时,各种反抗因素也在逐步增多。尤其是在思想方面,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名教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和冲击。有识之士开始对此进行反思,他们对社会政治的态度由积极参与到忧患愤激又到逐渐冷淡。这时的士人们隐逸乡野,希望在大自然的山林之中,享受人生之乐,以慰藉受伤的心灵,寻求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嵇康正是这一时期士人们的杰出代表,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这不仅在当时的玄学界有重要影响,而且对魏晋士人独特的心态与不羁的风度也影响深远。嵇康的这一主张,有着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嵇康对哲学、伦理道德、人生态度与理想人格等各个方面的思考。下面本文将根据嵇康的《释私论》、《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卜疑》、《太师箴》、《声无哀乐论》、《养生论》、《答向子期难养生论》、《明胆论》等文章对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所体现的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内涵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思想的总纲,它出自嵇康的《释私论》:“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2](卷6)这里的“名教”指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纲常;“自然”指的是人或事物的本性或天性。嵇康的“越名教”就是要人们

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平遥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莫高窟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龙门石窟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 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云冈石窟 吉林、辽宁: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二、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双重遗产) 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四、文化景观: 庐山 五、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古琴

中国的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武陵源景色绮丽壮观,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余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黄龙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部的冰川组成的山谷。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高山景观和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绵延超过72000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超过4800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形态不同的森林生态系。它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喀斯特溶岩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沟中现存140多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四川扭角羚。 三江并流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三条大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行而流,称为“三江并流”。由于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惟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

中国哲学史相关问题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名教:社会的等级名分、伦理仪则、道德法规、制度典范等的统称 自然:人的本初状态或自然本性,同时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状态 中心观点1 名教本于自然 代表人物何晏王弼 王弼从道家自然哲学的立场出发调和二者。以自然为“无”,为本,以名教为末,强调名教应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王弼认为自然是名教之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因此,他认为自然与名教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名教本于自然,是自然本体的表现,而本体便是“无”,因此,人类社会也应当按照这种本体的法则运作,实现无为而治.他要求统治者能清静无为于上,“以无为为君,以不言为教”.长短,尊卑自然“各有定分”.因此,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只要做到设官分职,定好名分,就可长久地坐享其成了.在这里提倡名教的儒家与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为表里的. 中心观点2 越名教而任自然 代表人物阮籍嵇康 阮籍的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崇尚自然真致。他认为自然为本,名教为末。 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值得一提的是,阮籍并不像嵇康一样真正反对名教,他反对的只是虚假做作的名教,由此,他更多的是名教与自然的折中思想。 嵇康是第一个明确的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哲学主题的思想家,提出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他同样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自然是天地间的最高法则,是最真实的存在,而名教则是自然破坏后的产物,是低于自然的。名教与自然是有本质的冲突,两者不可能互相协调。因此,针对时人推崇名教的风尚,尤其是司马氏,嵇康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认为六经,礼法,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所以他公开否认“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坚决反对“立六经以为准”,“以周,孔为关键”,认为越名教,除礼法,才能恢复人的自然情性,反对名教对大道的分剖和对人性的戕害,从而超越名教,是人的自然真心本性得以彰显。正是这样,嵇康才遭到司马氏的迫害。 中心观点3 名教即自然 代表人物郭象 郭象主张万事万物各自变化,各自发展,不会互相影响.凡存在皆属自然,而名教是存在,当然亦是自然.郭象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迹”,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迹”才能显现,而“迹”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名教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并非可以脱离自然,只是自然中的不同表现的。他的独化论从各安其分、各适其性的观点出发,主张调和

自然景观和文化的关系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1].这时,"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我国从东晋开始,山水画(风景画)就已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胎而出,独立成门,风景(山水)很快就成为艺术家们的研究对象, 丰富的山水美学理论堪称举世无伦,因此也才有中国山水园林的臻美.景观的这种含义(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延用至今.目前,大多数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也即风景. 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 文化景观则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了自己所创造的景观。 由于不同的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通过对某地的景观的仔细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关于该文化集团过去活动的重要知识,这是因为文化景观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衣、食、住、行和娱乐。景观中除了一些形象、看得见的物体之外,还包括许多看不见的、但又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例如景观中往往包含着文化的起源、扩散和发展等方面许多有价值的证据。文化景观既有空间上的变化,也有时间上的变化。空间上的差异反映的是各集团景观塑造上的各自文化特点,时间上的判别则反映过去居住在该地区的文化集团的变迁和发展。 人文景观涉及范围广泛.大到对自然环境中各物质要素进行的人为规划设计、保护利用和再创造,对人类社会文化物质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景观元素内容的创造性设计和建造。人文景观设计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多学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其任务是保护和利用、引导和控制自然景观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导人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取向,创造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自然景观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综合体。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很少受到人类影。向,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人文景观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公园景观等;二是指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建筑景观、公共艺术景观等。总之,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观属人文景观的范畴,其内容和形式反映出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驾驭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自然景观是天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自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人为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

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杨税务中学教学案 (7 )年级课题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班级1----6姓名李颖 课标及中考要求一、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 二、理解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课 堂 小 记 重点大体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地方文化特色 难点大体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地方文化特色 学法指导启发谈话、比较法 预习提示大体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地方文化特色 导学达标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小活动)对照对比一下P36面的三张图片。仔细观察,三位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穿藏袍的方式有何不同。 让学生能过自主活动讨论来探讨出答案。 (引入)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注意到了,人们的着装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我国,辽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使到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而自然 环境的差异又使到我国许多的地方都各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下面,我们这节课就来大 致了解一下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讲授新课) 课件板书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 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提问: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关于文化的定义,什么是文化 学生阅读回答 地方文化所包括的方面很多,为简易起见,课本就民居、服饰和饮食三个方面讲述。 课件板书一、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 课件情境

想一想与说一说: 你知道我国其他地方的住房、穿着还有饮食习惯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下面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学生自由回答让学生看图讲述,课件里的三张图片各是什么。找几个认得图片中的事物的学生发言讲述。 课件板书(一)传统民居 课件情境: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四幅来自我国内蒙古、新疆、陕西和江南水乡的民居的图片,注意对比不同地方的民居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讨论回答 课件情境:小活动:与同桌一起仔细观察说说、想想、找找,下列的民居都用了什么材料来建造住在里面是冷是热通风好不好 学生细细观察图片,通过讨论的形式去自己解答问题。 学生回答:让学生相互补充,逐幅图讨论讲述解答。 小结 在不同的地方,人们的衣着往往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课件板书:(二)传统服饰 课件情境:下列各张图片人们都穿戴了什么他(她)们的衣着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让学生与同桌一起逐幅图观察议论回答,并相互补充。[来源:学*科*网]课件板书:(三)传统饮食 课件情境: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其他地方有什么我们本地没有生产的特色食品吗学生回答:学生观看图片讲述。 课件情境: 1、内蒙古的草原饮食文化 2、甘肃兰州的农牧饮食文化 3、有广东特色饮食文化--凉茶 4、广东潮汕地区的功夫茶 小结:由以上可见,不同的地域,往往有着不同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在居住、服饰还是饮食方面,都各有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