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特性:

●整体性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强烈的联系性决定的。区域的整体性使

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结构性是指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区域的结构

性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

●动态性是指区域实体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他

总是朝着自身结构不断优化的熵减方向发展的

整体性与结构性是区域最基础的特性,区域具有结构,是区域具有

整体性的反映,同时也是区域内部地域分异性的表象

2.区域研究新动向

●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传统的区域资源,基本上是指自然资源和劳

动力资源等有形资源。然而实践表明区域文化背景、信息交流、科

学技术、雄厚的资金支撑作用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对区域发展所起的

作用是决定性的

●强调区域间关系研究:任何一个地域单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必

须在与外部的合作交流和互相竞争中求得发展,在市场化和全球化

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如何把自己的比

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才是最重要的。

●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经济增长需要依靠知识创新即科技创新,

包括科学技术的新应用。新整合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

●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区域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

总量的增长,更要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等各方面的互相协

调,实现持续性的,全面的发展。

3.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自然资源质的评价:主要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

部门的适合程度。可为人们利用的自然资源因素只有达到一定的质

量标准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才称得上为自然资源。这一定的质

量标准是由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决定的,受一定时期的

技术水平和区域经济基础、资源稀缺程度的影响

●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

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自然资源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特征评价:自然资源地理分布影响到

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和开发利用成本及利用的效率。对自然资

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

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经济前提的评价:不仅不同自然资源种类和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

与方向,而且同种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和方向。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任何对自然地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

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

而且还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只有正确分析正负效应,

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在开发实施中预先安

排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的影响。

4.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

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

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从时间角度讲,不同时期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同,自然资源的

利用效率也就不同,从而单位自然资源来量的承载力不同;从空间

上讲,即使在同一时期,在不同区域,由于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

技术水平等的差异,相同资源量所承载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规模

有不同。2)社会经济内涵:主要体现在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经济

技术能力、社会各行业的利用水平、社会对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

利用结构等方面。3)可持续内涵:它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是可持续的,持续的内涵还隐含自然资源承载力是随着经济技术的

发展而不断增强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或内涵式增

长,从而达到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规模相适配的协调发

展状态

●自然资源承载力具有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的特征

5.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

●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即某一个人对生态环境的使用并不影响或排除

其他人对此物品的使用,任何人也无法用有效的手段阻止他人对这

一物品进行使用。

●交易上的非市场性:存在“市场缺失”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产权

界定不清楚,无法在市场上依据一定的价格对其进行交易。因此经

济活动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使用态度和对一般免费物品的使用态度一

样——不计成本的使用到供给的极限为止。

●生产上的外部性:经济活动主体的生产活动易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破

坏而构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而这种危害并没有作为成本反映在

经济活动主体的生产成本之中。

6.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影响):

●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

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人口素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水

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人口道德修养影响区域社会稳定和谐,

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

的布局。1)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

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供给。2)人口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

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7.技术扩散的形式与途径:

●形式:空间梯度式(指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性向周围地区渐次转

移的技术扩撒)、跳跃式(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

的地点)和双向式(技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