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血液一般检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核左移、核右移、类白血病反应的概念。 掌握上述各指标的临床意义。
见习课安排
讲授: ➢ 血液一般检查标本采集要求。 ➢ 血液分析仪原理及应用。 ➢ 血球计数板构造及其使用。
实验: ➢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白细胞。
谢谢
其他参数
网红生成指数(RPI):表示网红的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 倍数。
➢ RPI=(患者网红%/2)×(患者血细胞比容/正常人血细胞比 容)??
➢ RPI=(患者网红%/网红成熟天数)×(患者血细胞比容/正常 人血细胞比容)
网红成熟指数(RMI):更敏感反应骨髓造血功能。 ➢ RMI=(MFR+HFR)/LFR ×100 ➢ LFR指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
血液一般检查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网织红细胞检查的原理、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血小板检测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熟悉中性粒细胞核像变化和临床意义。 5、熟悉血沉测定的影响因素、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6、了解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应用。 7、了解中性粒细胞动力学改变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8、了解红细胞形态改变及临床意义。
绝对增多 ➢ 继发性: ➢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增加。肺心病、先心等 ➢ 因肾脏疾病或肿瘤引起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肾脏肿瘤等 ➢ 原发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真红
减少:各种贫血 ➢ 红细胞生成减少 ➢ 红细胞破坏过多 ➢ 红细胞丢失
红细胞形态改变
外周血涂片正常红细胞
异常红细胞(大小及染色异常)
球形红细胞(>20%)
杆状核
0~5
0.04~0.05
分叶核 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E)
0.5~5
0.05~0.5
嗜碱性粒细胞(B)
0~1
0~0.1
淋巴细胞(L)
20~40
0.8~4
单核细胞(M)
3~8
0.12~0.8
粒细胞动力学
外 周 血 白 细 胞 包 括 粒 细 胞 ( granulocyte ) 、 淋 巴 细 胞 (lymphocyte)、单核细胞(monocyte)三大类。
临床应用
观察贫血疗效 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放、化疗监测
二、白细胞系统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参考值
健康人群白细胞数参考值
人群
白细胞数(×109/L)
成人
4~10
6 个月~2 岁
11~12
新生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20
成人 5 种白细胞正常参考值
细胞类型
百分数(%)
绝对值(×109/L)
中性粒细胞(N)
参考值 ➢ 男性:0.4 - 0.5 L/L(平均0.45 L/L) ➢ 女性:0.37 - 0.48 L/L(平均0.40 L/L)
临床意义 ➢ 增高见于血液浓缩。 ➢ 减低见于贫血。
红细胞平均值
MCV(平均血细胞比容)= HCT/RBC ➢ 参考值:80 -100 fl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Hgb/RBC ➢ 参考值: 27-34 pg
椭圆形红细胞(>25%-50%)
靶形红细胞(>20%)
口形红细胞(>10%)
镰形红细胞
泪滴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裂细胞(红细胞形态不整)
有核红 红细胞缗钱状
嗜多色性红细胞
嗜碱性点彩 有核红细胞
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
卡波环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
粒细胞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干细胞池、分裂池、成熟池、贮存池、循环池及边缘池。 白细胞计数仅反映循环池的粒细胞数量变化。 循环池与边缘池的粒细胞保持动态平衡。如果平衡打破,
白细胞计数结果可大幅波动,同时影响各类型白细胞比例。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与白细胞计数增多的意义基本一致。 反应性增多 ➢ 急性感染最常见。化脓性球菌 ➢ 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 急性大出血 ➢ 急性中毒 异常增生性增多 ➢ 白血病。 ➢ 骨髓增殖性肿瘤。 ➢ 消化道恶性肿瘤。
110~150
3.5~5.0
170~200
6.0~7.0
RBC和HGB的生理性变化
增多: ➢ 缺氧、性别、激素、日间波动 ➢ 长期重度吸烟 ➢ 标本采集方式(末梢血高于静脉血)
减低 ➢ 生理性贫血:儿童、婴幼儿;老人;妊娠中晚期 ➢ 长期饮酒
RBC和HGB的病理性变化
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 ➢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尿崩症等
其他参数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大血小板数
血小板形态
正常血小板形态 大小变化 形态变化 分布变化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血沉参考值 ➢ 男性:0-15mm/1h末 ➢ 女性:0-20mm/1h末
影响因素 ➢ 血浆蛋白比例及胆固醇含量 ➢ 红细胞数量及形状
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Hgb/HCT ➢ 参考值: 320-360 g/L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RDW-CV和RDW-SD RDW-CV正常值:11.5%-14.5% 临床意义 ➢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网织红细胞检查
原理 ➢ 显微镜法:晚幼红脱核后的细胞,其胞质内核糖体经活体
生理性: ➢ 儿童、老人、妇女月经期、妊娠期
病理性: ➢ 炎性疾病 ➢ 组织损伤或坏死 ➢ 恶性肿瘤 ➢ 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 ➢ 贫血
总结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 类计数(百分率及绝对值)、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百 分数及绝对值、血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值(MCV、MCH、 MCHC)和血沉的参考值(见书p605)
染色,(新亚甲蓝等)呈蓝色点状、线状或网状的细胞。 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红数。
➢ 仪器法:荧光染料与RNA结合,发出特定荧光,定量计数 网红占成熟红细胞的百分率。
参考值
百分数:0.005-0.015 绝对数:24 - 84×109/L
临床意义
增多:表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 减低: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一、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值
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
人群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表 1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参考值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数(×1012/L)
120~160
4.0~5.5
病理性增多: ➢ 某些感染、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 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
异形淋巴细胞(atypical lymphocyte)
形态学分型: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 增多主要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中毒性改变: ➢ 细胞大小不均 ➢ 中毒颗粒 ➢ 空泡形成 ➢ 杜勒小体 ➢ 核变性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棒状小体(auer bodies) 与遗传相关的异常形态变化 ➢ Pelger-Huet畸形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 血液病 恶性肿瘤 其他
淋巴细胞增多
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 感染:病毒、结核杆菌 ➢ 肿瘤性疾病 ➢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 移植排斥反应 相对性增多(百分比升高,绝对值不高)
淋巴细胞减少
应用某些药物 免疫缺陷病、免疫性疾病
单核细胞
生理性增多:儿童、婴幼儿
中性粒细胞减少
粒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的概念
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病毒、原虫 血液系统疾病 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 寄生虫病 皮肤病 血液病 某些上皮系肿瘤 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 其他: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左移及核右移的概念
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反应的概念 分型 ➢ 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后
中性粒细胞类白反应与慢粒的鉴别诊断
➢ 病因及临床表现 ➢ 细胞形态学 ➢ 组织化学染色:碱磷酶染色 ➢ 染色体分析
血小板检测
计数参考值:100-300×109/L 减少 ➢ 生成障碍 ➢ 破坏或消耗增多 ➢ 分布异常 增多 ➢ 原发性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 ➢ 反应性增多
见习课安排
讲授: ➢ 血液一般检查标本采集要求。 ➢ 血液分析仪原理及应用。 ➢ 血球计数板构造及其使用。
实验: ➢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白细胞。
谢谢
其他参数
网红生成指数(RPI):表示网红的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 倍数。
➢ RPI=(患者网红%/2)×(患者血细胞比容/正常人血细胞比 容)??
➢ RPI=(患者网红%/网红成熟天数)×(患者血细胞比容/正常 人血细胞比容)
网红成熟指数(RMI):更敏感反应骨髓造血功能。 ➢ RMI=(MFR+HFR)/LFR ×100 ➢ LFR指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
血液一般检查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网织红细胞检查的原理、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血小板检测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熟悉中性粒细胞核像变化和临床意义。 5、熟悉血沉测定的影响因素、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6、了解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应用。 7、了解中性粒细胞动力学改变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8、了解红细胞形态改变及临床意义。
绝对增多 ➢ 继发性: ➢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增加。肺心病、先心等 ➢ 因肾脏疾病或肿瘤引起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肾脏肿瘤等 ➢ 原发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真红
减少:各种贫血 ➢ 红细胞生成减少 ➢ 红细胞破坏过多 ➢ 红细胞丢失
红细胞形态改变
外周血涂片正常红细胞
异常红细胞(大小及染色异常)
球形红细胞(>20%)
杆状核
0~5
0.04~0.05
分叶核 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E)
0.5~5
0.05~0.5
嗜碱性粒细胞(B)
0~1
0~0.1
淋巴细胞(L)
20~40
0.8~4
单核细胞(M)
3~8
0.12~0.8
粒细胞动力学
外 周 血 白 细 胞 包 括 粒 细 胞 ( granulocyte ) 、 淋 巴 细 胞 (lymphocyte)、单核细胞(monocyte)三大类。
临床应用
观察贫血疗效 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放、化疗监测
二、白细胞系统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参考值
健康人群白细胞数参考值
人群
白细胞数(×109/L)
成人
4~10
6 个月~2 岁
11~12
新生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20
成人 5 种白细胞正常参考值
细胞类型
百分数(%)
绝对值(×109/L)
中性粒细胞(N)
参考值 ➢ 男性:0.4 - 0.5 L/L(平均0.45 L/L) ➢ 女性:0.37 - 0.48 L/L(平均0.40 L/L)
临床意义 ➢ 增高见于血液浓缩。 ➢ 减低见于贫血。
红细胞平均值
MCV(平均血细胞比容)= HCT/RBC ➢ 参考值:80 -100 fl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Hgb/RBC ➢ 参考值: 27-34 pg
椭圆形红细胞(>25%-50%)
靶形红细胞(>20%)
口形红细胞(>10%)
镰形红细胞
泪滴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裂细胞(红细胞形态不整)
有核红 红细胞缗钱状
嗜多色性红细胞
嗜碱性点彩 有核红细胞
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
卡波环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
粒细胞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干细胞池、分裂池、成熟池、贮存池、循环池及边缘池。 白细胞计数仅反映循环池的粒细胞数量变化。 循环池与边缘池的粒细胞保持动态平衡。如果平衡打破,
白细胞计数结果可大幅波动,同时影响各类型白细胞比例。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与白细胞计数增多的意义基本一致。 反应性增多 ➢ 急性感染最常见。化脓性球菌 ➢ 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 急性大出血 ➢ 急性中毒 异常增生性增多 ➢ 白血病。 ➢ 骨髓增殖性肿瘤。 ➢ 消化道恶性肿瘤。
110~150
3.5~5.0
170~200
6.0~7.0
RBC和HGB的生理性变化
增多: ➢ 缺氧、性别、激素、日间波动 ➢ 长期重度吸烟 ➢ 标本采集方式(末梢血高于静脉血)
减低 ➢ 生理性贫血:儿童、婴幼儿;老人;妊娠中晚期 ➢ 长期饮酒
RBC和HGB的病理性变化
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 ➢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尿崩症等
其他参数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大血小板数
血小板形态
正常血小板形态 大小变化 形态变化 分布变化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血沉参考值 ➢ 男性:0-15mm/1h末 ➢ 女性:0-20mm/1h末
影响因素 ➢ 血浆蛋白比例及胆固醇含量 ➢ 红细胞数量及形状
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Hgb/HCT ➢ 参考值: 320-360 g/L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RDW-CV和RDW-SD RDW-CV正常值:11.5%-14.5% 临床意义 ➢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网织红细胞检查
原理 ➢ 显微镜法:晚幼红脱核后的细胞,其胞质内核糖体经活体
生理性: ➢ 儿童、老人、妇女月经期、妊娠期
病理性: ➢ 炎性疾病 ➢ 组织损伤或坏死 ➢ 恶性肿瘤 ➢ 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 ➢ 贫血
总结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 类计数(百分率及绝对值)、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百 分数及绝对值、血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值(MCV、MCH、 MCHC)和血沉的参考值(见书p605)
染色,(新亚甲蓝等)呈蓝色点状、线状或网状的细胞。 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红数。
➢ 仪器法:荧光染料与RNA结合,发出特定荧光,定量计数 网红占成熟红细胞的百分率。
参考值
百分数:0.005-0.015 绝对数:24 - 84×109/L
临床意义
增多:表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 减低: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一、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值
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
人群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表 1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参考值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数(×1012/L)
120~160
4.0~5.5
病理性增多: ➢ 某些感染、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 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
异形淋巴细胞(atypical lymphocyte)
形态学分型: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 增多主要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中毒性改变: ➢ 细胞大小不均 ➢ 中毒颗粒 ➢ 空泡形成 ➢ 杜勒小体 ➢ 核变性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棒状小体(auer bodies) 与遗传相关的异常形态变化 ➢ Pelger-Huet畸形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 血液病 恶性肿瘤 其他
淋巴细胞增多
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 感染:病毒、结核杆菌 ➢ 肿瘤性疾病 ➢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 移植排斥反应 相对性增多(百分比升高,绝对值不高)
淋巴细胞减少
应用某些药物 免疫缺陷病、免疫性疾病
单核细胞
生理性增多:儿童、婴幼儿
中性粒细胞减少
粒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的概念
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病毒、原虫 血液系统疾病 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 寄生虫病 皮肤病 血液病 某些上皮系肿瘤 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 其他: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左移及核右移的概念
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反应的概念 分型 ➢ 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后
中性粒细胞类白反应与慢粒的鉴别诊断
➢ 病因及临床表现 ➢ 细胞形态学 ➢ 组织化学染色:碱磷酶染色 ➢ 染色体分析
血小板检测
计数参考值:100-300×109/L 减少 ➢ 生成障碍 ➢ 破坏或消耗增多 ➢ 分布异常 增多 ➢ 原发性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 ➢ 反应性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