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

学习要求: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等。贫血、发热、出血倾向是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要求大家学习这一章时应复习血液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掌握血液病常见的症状(贫血、出血、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缺铁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及健康教育;出血性疾病的概念;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及健康教育;白血病定义及分类;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及健康教育。

第一节总论

一、血液系统组成及疾病的分类

造血器官由骨髓、肝、脾、淋巴结等构成。肝、脾造血功能在出生后基本停止,在造血功能应激情况下,肝、脾能够重新恢复造血,称为髓外造血。如骨髓纤维化时,肝、脾又恢复造血能力。各种血细胞来源于骨髓内生成的造血干细胞,此类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及分化功能。

血液由血浆及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红细胞进入血循环后的寿命约为120天;成熟粒细胞在外周血流中半寿期约6~7小时;血小板在循环血中寿命为8~11天。由于血细胞寿命不同,输血治疗时,根据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血液。例如血小板减少患者输血时,应该选择新鲜血。

血液病常表现血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及出凝血机制的障碍。

二、血液病常见症状及其护理

(一)、常见症状

1.贫血:人体外周血单位体积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以血红蛋白浓度较重要。我国贫血标准为血红蛋白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血液携氧能力减低,可造成全身组织缺氧。贫血伴随的症状对寻找贫血病因常有帮助,例如贫血伴随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常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机制异常造成,故应想到出血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所引起的贫血。

2.发热

血液病的发热大多为感染所致。临床测量体温常采用三种方法,正常人口腔温度不超过37.2℃,直肠温度不超过37.6℃,腋窝温度不超过37℃,若超过以上界线即为发热。发热是某些血液病常伴有的症状,例如白血病、淋巴瘤、粒细胞缺乏症等。

3.出血倾向

是指由于止血和凝血机能障碍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易停止的一种症状。

(2)常见原因:出血倾向是血液病常见的表现,其发生原因可分为: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

功能异常: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②血管壁异常:如过敏性紫癜、老年性紫癜;③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常见各型血友病等。

(3)临床表现:出血常见部位是皮肤粘膜、关节腔、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先兆表现常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继之昏迷;血小板测定常在2~3万/mm3以下,应警惕脑出血。此外,若突然发生视力模糊应警惕眼底出血。

(二)护理

出血倾向

1.护理评估

(1)护理病史及心理社会资料

1)入院原因;2)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是否停止;3)家族史、过敏史;4)心理、社会情况。

(2) 身体评估

(3)有关检查:①血小板计数;②凝血时间测定;③出血时间测定;④束臂试验

2.主要护理诊断

(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血管壁异常有关

(2)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出血;眼底出血

(4)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出血的知识

3护理计划、评价(举例)

组织完整性受损:与止血、凝血机能障碍导致皮肤粘膜出血有关。

(1)目标

1)皮肤、粘膜出血减轻或停止。

2)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毛细血管脆性恢复接近正常水平或正常。

(2)护理措施

1)保持身心休息;2)饮食;3)病情观察;4)皮肤出血的护理;5)鼻出血的护理;6)口腔、牙龈出血的护理;7)药物护理;8)输血及血液制品9)出院指导。

(3)评价

1)皮肤、粘膜出血已减轻。

2)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已接近止血水平

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1)目标:护士能及时发现脑出血先兆,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2)护理措施

1)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头部少活动,有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观察如有脑出血先兆。

2)一旦发生颅内出血,患者常进入昏迷,处理如下:①即刻将患者头偏一侧,随时吸出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开放静脉,按医嘱给予相应治疗。③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脉搏及呼吸频率、节律。

(3)评价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脑出血。

发热

1.护理评估

(1)护理病史及心理社会资料;(2) 身体评估;(3)有关检查

2.主要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2)体温过高:与白血病伴发感染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急性白血病预防感染的知识

(4)疲乏:与数日发热、进食差有关

3护理计划、评价(举例)

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

(1)目标:

1)发热引起心身反应减轻至消失。

2)体温下降至正常。

3)能说出发热的原因及学会物理降温方法。

(2)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记出入量;

2.卧床卧床,体位舒适,环境安静;

3.保持病室清洁,限制探视人员;

4.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5.降温护理:病人体温39℃,应作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药物降温;

6.饮食: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补充含盐饮料,保证入量3000ml/日;

7.药物护理:保证遵医嘱及时给予抗生素。

(3)评价:

1)病人主动述说发热原因,会操作物理降温方法。

2)体温降为正常,发热引起心身不适已消失。

第二节贫血

一、概述

(一)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物质缺乏如铁元素缺乏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巨幼细胞贫血。

(2)造血功能障碍由于造血细胞、造血调节异常所致。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失血常见急性及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