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的几种形态及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教学的几种形态及要求

【关键词】对话教学;课堂;人际;心理素质;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03―0050―01 教学与对话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人类的交往实践是在对话中展开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如果把人类社会的实践分为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那么,教学就属于交往实践”,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是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他人的身心为目的的交往,是交往的特殊形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也都蕴含着对话因素。教育的目的之一,即是培养具有对话精神和对话能力的人。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对话。

对话教学即是指在对话的理念下展开的教学。基于对对话理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对话教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方式,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有意义的对话去了解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话理念的践行,师生间有了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融,从而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人的发展。事实上,对话教学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教学理

念,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在对话教学中,对话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精神和原则存在的,我们更多的也是关注这一理念的践行情况而不是对话教学的模式。因此,对话教学不一定要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只要是在对话理念支配下的教学,都可以看作是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即可看作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精神相遇与交流。根据对话主体的不同,可将对话教学的展开方式划分为人际对话、人本对话、自我对话三种形态。

一、人际对话:包括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最常见的对话形式,它“不仅仅是二者之间的狭溢的语言的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是指互相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

生生对话是学生之间就某一话题展开的讨论和交流。传统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对话,更多的是通过“窃窃私语”的形式实现的。在对话教学中,生生对话受到关注,被认为是教学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人本对话:生本对话和师本对话

生本对话指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传统

教学中,文本是知识的象征,是学生要去理解、背诵、掌握的对象。在对话教学中,不再是文本统治着学生,而是学生占有了文本,文本不再是学习的负担,而成了学生对话的朋友。

师本对话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其特有的视角对文本的理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失去了个性,对文本的理解是以教材或教参为标准,而失去了自己的解读。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是具有主动精神的意义生成者和发展者。

三、自我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和教师的自我对话

学生的自我对话指学生对知识及情感的自我建构和自我体验。传统教学中,学生由于被灌输了大量脱离其生活世界的知识,没有时间和能力进行自我对话。对话教学鼓励学生的自我对话,鼓励学生去思考、去追问对话学习中产生的矛盾和困惑,在自我对话中,消解矛盾,澄清困惑,得到提升。

教师的自我对话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师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与自我对话,不断内化,才能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走向完善。在具体的对话教学中,几种对话形态互相渗透,互为因果,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共同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关

系网,在循环往复中推动着对话教学的展开。

四、对话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 教师心理素质。相对于完全在教师掌控中的传统课堂,对话教学的课堂充满了变数。一方面,学生在对话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需要教师应对;另一方面,对话的程度要求教师能较好把握。这就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坦诚自己的不足,真诚对待学生,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在这样的历练中教师的素养也将有较快的提升。当学生的对话热情高涨时,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气氛。当有学生抢着发言或各执己见、争执不休,导致课堂进入无序状态时,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对话,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维持秩序。

2.教师的知识积。对话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个人的“独白”,可能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意见出现,需要教师具备丰富渊博的知识,对此加以合理的引导,使之成为有意义的生成。

3. 提问的技。问题是引燃课堂对话的导火索,对话教学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对话教学中,“知识退居到谈资的地位,问题上升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对话教学中问题的生成有三种方式,“学生自发生成问题时,

教师要顺;师生共同生成问题时,教师要引;教师自己生成问题时,教师要启”。可见,教师在问题生成中的主导性是相当重要的。

编辑:蔡扬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