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红细胞葡萄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新生儿红细胞丙二醛( M DA)含量明显增高, 易于氧化。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及铁、铜、硒 等元素缺乏均可使氧化易感性增加。
感染
❖ 感染是一种氧化性刺激,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及巨 噬细胞产生活性氧,可释放出蛋白酶而影响红细 胞膜。另外,红细胞表面有C3b 受体,使微生物 及抗体在红细胞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吸引更多 的中性粒细胞趋向红细胞周围,释放活性氧破坏 红细胞而溶血。
细胞酶活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变异酶分子活力降低或稳定降低所致。

按红细胞酶的活性和临床表现可将G6PD及其变异型分为五类:

1)严重酶缺陷伴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CNSHA),但少
数变异酶活性可达正常的20-35%;

2)酶活性严重缺乏,活力<10%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酶活力轻-中度缺陷,活力10-60%;
G6PD 缺乏新生儿的溶血机制:
❖ 1、G6PD 缺乏使红细胞受过氧化损伤
❖ 2、新生儿红细胞具有氧化易感性
❖ 1)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缩短。
❖ 2)新生儿红细胞耗氧量大,平均红细胞血 红蛋白量高,易自动氧化,产生过多的过 氧化氢。
❖ 3)新生儿的CAT、GSH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较低,维生素E相对缺乏,使其对 过氧化氢的解毒能力明显减弱.
❖ 实验室诊断标准:1一项筛选试验示活性严重缺乏 2.一项G6PD活性定量测 定其活性比正常平均值降低40%以上。 3.两项筛选试验示G6PD活性均为中 间值4.一项筛选试验示中间缺乏值,伴有明确家族史5. 一项筛选试验示中间 值,伴有Heinz小体生成试验阳性(40%的红细胞有Heinz小体,且每个红细 胞含有>5个Heinz小体并排除血红蛋白病)符合上述任何一项者,均可确诊 红细胞G6pD缺乏。
导致红细胞膜的过氧化损伤、同时血红
蛋白氧化损伤 高铁血红素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增加
红细
胞内不可溶性变性珠蛋白小体( Hein z小体)增多 红细胞膜变
硬 通过脾脏破坏溶血。
发病机制
6-磷酸 葡萄糖
G-6PD 6-磷酸 葡萄糖酸
NADPH
GSSG
NADP
GSH
保护红细胞 内含巯基的 血红蛋白/酶 蛋白/膜蛋白 使H2O2还原 成H2O
发病机制
G-6PD
NADPH
GSH CAT
氧化性物质 蚕豆 药物 感染
H2O2
H2O
红细胞膜氧化 损伤-溶血
Hb-SH Hb变性沉淀 变性珠蛋白小体
膜蛋白/酶蛋白-SH 膜脂质改变
服用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诱发溶血的机制
❖ G-6-PD是红细胞葡萄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中所必需的脱 氢酶,它使6-磷酸葡萄糖释出H+,从而使辅酶Ⅱ(NADP) 还原成还原型辅酶Ⅱ (NADPH )。 NADPH是红细胞内 抗氧化的重要物质,它能使红细胞内的氧化型谷胱甘肽 (GSSG)还原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维持过氧化 氢酶(Cat)的活性。 G-6-PD缺乏时, NADPH生成不足, GSH和Cat减少,因此,机体受到氧化性物质侵害时,氧 化作用产生的H2O2不能被及时还原成水,过多的H2O2导 致Hb变性、沉淀,形成不溶的变性珠蛋白小体沉积于红 细胞膜上,改变了红细胞膜的电荷、形态及变形性;过多 的发H生2变O2化亦。作上用述于作含用-S最H的终膜造蛋成白红和细酶胞蛋膜白的,氧膜化脂损质伤成和分溶也血。
二、发病机制

G6PD 是红细胞糖代谢戊糖磷酸途径中6-磷酸葡萄
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反应中必需的限速酶 ,功能是生
成潜在抗氧化剂 NADPH(还原型辅酶II),后者为维持
GSH(还原型谷光甘肽) 还原状态所必需。
❖ G6PD 缺乏 NADP(辅酶II)不能转变成 NADPH GSH 及过
氧化氢酶( C A T )不足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glucose-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最常见性伴 不完全显性遗传性酶病。
❖ 其本病在全球分布很广,全世界约4亿以上的人群有 G6PD。
❖ 本病常在疟疾高发区及地中海贫血等流行区出现,故 常与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 症和先天性鱼鳞癣等共存。
蚕豆病发病机制
蚕豆富含蚕豆苷和伴蚕豆苷,在β-糖苷酶 作用下分别生成蚕豆嘧啶和异脲脒,两者 均具有氧化剂性质,可造成红细胞膜的脂 质过氧化损伤而致溶血。但也可能有其他 因素参与蚕豆病的发病,例如与遗传有关 的对蚕豆的“易感性”,或者机体对蚕豆 “毒物”的代谢异常。
G6PD诊断
实验室诊断:实验两类:一是筛选试验,国内常用的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荧光斑点试验和硝基四唑氮蓝纸片法; 二是活性定量测定,有WHO推荐的改良ZinKHam法、国际 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Glock与Mclean及chapman-Dem法和硝基四唑氮蓝 定量法。30-40%的红细胞为缺陷者。 多重SNaPshot 技术, G6PD 基因25 个突变位点[2]进 行基因分型。
❖ 我国长江以南,尤其两广、云南、贵州、四川等为高 发区。
一、病因研究:
❖ 1)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 2)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2区8带(Xq2.8),与VIII因 子及红绿色盲基因之间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组成, 全长21Kb,编码515个氨基酸。
❖ 3)全球已经报道186 种G6PD 基因突变型,其中85 .4%表现为单个
碱基的错义突变,另有8% 为复合突变(1)。中国人群中有28种 G6PD基因突变型,均为点突变,其中最常见的两种突变型是G6PDcanton和G6PD-kaiping。据对我国西南,华南等10多个民族的G6PD 基因研究G1376T、G1388A及A95G为最常见 .
4) 目前变异酶有400多种。 G6PD基因突变表达产物为一种变异酶,红

4)酶活性轻度降低或正常,60-100%;

5)酶活性增加,高于正常的4-5倍,无临床症状。
(2和3类多表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急性溶血性贫血,少许伴 CNSHA。我国人G6PD属B型变异酶,已发现广州、客家及苗族-白沙 等40多型,酶活性及临床表现属1-3类)
❖ 临床类型:1)无溶血征象2)药物诱导溶血 性贫血3蚕豆病4感染性溶血性贫血5新生儿高 胆红素血症6 CNSH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