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圆的对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对称性(一)

汶上县白石镇中学邵华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学习过轴对称图形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以及本节定理的证明要用到三角形全等的知识等。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逐步适应应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图形的性质。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和四人小组互相合作交流,使学生形成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基础,具备一定探求新知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2.利用圆的轴对称性研究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相互合作交流的精神。

2.通过学习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使学生领会数学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圆的轴对称性研究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教学难点:和圆有关的相关概念的辨析理解。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每人制作两张圆纸片(最好用16K打印纸)预习课本P88~P92内容

活动目的:通过第1个活动,希望学生能利用身边的工具去画图,并制作图纸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第2个活动中,主要指导学生开展自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什么?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了轴对称图形?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一方面使学生能较快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揭开了探究该节课内容的序幕。

第三环节讲授新课

活动内容:

(一)想一想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

(二)认识弧、弦、直径这些与圆有关的概念。

(三)探索垂径定理。

做一做

1.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O,沿圆周将圆剪下,把这个圆对折使圆的

两半部分重合.

2.得到一条折痕CD.

3.在⊙O上任取一点A,过点A作CD折痕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其中,点M是两条折痕的交点,即垂足.

4.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圆交于另一点B,如右图

问题:(1)观察右图,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那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的理由。

总结得出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四)讲解例题及完成随堂练习。

[例1]如右图所示,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CD,点O是CD 的圆心),其中CD=600m,E为CD上一点,且OE⊥CD,垂足为F,EF=90

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练习:完成课本P92随堂练习:1

(五)探索垂径定理逆定理并完成随堂练习。

想一想:

如下图示,AB是⊙O的弦(不是直径),作一条平分AB的直径CD,

交AB于点M.

同学们利用圆纸片动手做一做,然后回答:(1)上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2)你能发现图中有那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的理

由。

总结得出垂径定理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

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练习:完成课本P92随堂练习:2

活动目的:内容(一)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动手实验,采用折叠的

方法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内容(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弄清和圆有关的这些概念,便于以后内容的学习研究;内容(三)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做一做,观察,猜想,验证等的过程得到新知,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再次体会研究图形的多种方法。内容(四)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应用新知识构造直角三角形,并通过方程的方法去解决几何问题。内容(五)的主要目的与内容(三)相似。

实际教学效果:

对于活动(一),学生在探索圆是轴对称图形时,应该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对于活动(二),要注意让学生借助图形去认识,并弄清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应该注意补充一些概念,如半圆,劣弧,优弧等;对于活动(三),师生要按四个步骤共同操作,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到理论验证垂径定理,并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垂径定理,如推理格式:

如图所示

CO⊥AB,CD为⊙O 的直径

AM=BM,AD=BD,AC=BC。

另外在证明垂径定理时,学生对如何证明平分弦所对的弧会较难表述。教

师要运用轴对称性启发引导。对于活动(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应用垂径

定理去更好衔接上,至于这一逆定理的探索过程与前面垂径定理的探索过程

类似,在完成随堂练习时,教师要提示学生,符合条件图形有三种情况:圆心在平行弦外,在其中一条弦上、在平行弦内,但说理的思路都是一样。O

A B

C

D

E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

1.本节课我们探索了圆的轴对称性;

2.利用圆的轴对称性研究了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3.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相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可解决计算弦长、半

径、弦心距等问题。

活动目的:通过回顾本节课经历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对于归纳出来的内容,会有各种表述,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该鼓励。

第五环节课后作业

1.课本习题3.2,1,2。试一试1

2.预习课本P94~97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