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医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英4050 09级康复治疗学2班

一、发热

李平医案:患者,女,44岁。发热5天,体温高达℃。曾注射庆大霉素、安痛定等,并口服APC 等退烧药,药后虽汗出但高热不解。查白血球12,000,血沉、尿常规,X线胸透均正常,体温℃。诊其脉缓而弦,色质红,苔薄白。综合病情: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恶心欲吐,二便调。证系太少合病,以柴胡桂枝汤主之。药用:柴胡24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5克,桂枝10克,杭芍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服1剂热退,再进2剂,余证悉除。查血象:白血球降至正常。

(天津中医1989;<3>:39)

按语: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外感发热的有效方剂张景岳指出:“邪在太阳者,当知为阳中之表,治宜轻法;邪在少阳者,当知为阳中之枢,治宜和解,此皆治表之法也。”李氏认为,临証见发热三五天或六七天,或服它药高热不解者,无论兼见少阳証与否,即投本方,往往一二剂收功。同时,在使用时重用柴胡、黄芩,如高热达38~40℃以上,柴胡用量可达24~30克,否则难以凑效。

自按:脉缓而弦,色质红,苔薄白,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恶心欲吐,二便调。证系太少合病,柴胡桂枝汤主是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投之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疏泄肝胆。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重印)

二、畏寒(神经官能症)

赵崇学医案:张某,女,34岁,1990年七月20日初诊。1989年产后受风,出现恶寒发热身疼,经治好转,但遗留全身怕冷症状,盛夏亦须毛衣加身,经查血沉、抗“O”、血象,尿常规等无阳性所见,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刻诊:时气温36℃左右,患者仍穿两件毛上衣,下着绒线裤,其形体偏胖,面色青滞无华,行走步履自然。寻其所苦,言怕冷、汗出、身疼,每遇天气变化时加重,时有乏力,偶见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睡眠及二便尚可,脉弦张按之无力,色稍红苔薄白,月经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淤血块。此乃外邪侵入太少两经,阳气郁遏不伸所致。治用柴胡桂枝汤:

柴胡15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党参15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

煎服5剂,怕冷减轻,不需厚衣;又进15剂,诸症全消,身和如常人。

(国医论坛1991;<6>:15)

按语:此证多见于女性,由太少同病,阳气不伸所致。其証除畏寒外,常兼见身疼、汗出、恶心、口苦、月经不调等,用柴胡桂枝汤太少两和,每收奇效。

自按:恶寒怕冷,汗出、身疼,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脉弦张而无力,色稍红苔薄白,月经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淤血块,即外邪侵入太少两经,阳气郁遏不伸所致,投柴胡桂枝汤调畅气机解郁散寒。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重印)

三、寒热

周少逸医案:沈某某,男,52岁。因患慢性肾功能不全于1982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今年8月23日午前始则形寒畏风,继之身热,体温℃(原基础体温℃~℃),闭塞流涕,微咳泛吐,次日病发如前,伴有头痛,色质略淡,苔薄白润,咽红,脉浮滑带数。从外感论治,选用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连服两剂,咳嗽加频,任每日上午9—10时许先形寒畏风,体温逐渐上升至℃~℃,下午3—5时得小汗出热退而安。在病发时查血疟原虫(一),白细胞4400,中性70,淋巴26,嗜酸性4。患者第五天加用青霉素连续6天,氨基苄青霉素3天,中药先以宣肺治咳,后用清肺透解法,病任未已,纳减乏力。9月10日(即患病第19天)。根据其病因、病机、病程,认为仍属太阳少阳合病,

治宜柴胡桂枝汤。处方:

柴胡5克,生黄芩、姜半夏各10克,红参6克(另煎冲入),桂枝5克,白芍10克,生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服药当日,未发寒热,亦无畏风,精神好转,食量渐增,二便通调,脉来和缓,继后未在复燃。

(江苏中医杂志1985;<4>:24)按语:寒热往来为邪在少阳;畏风头痛、鼻塞、脉浮乃太阳証未罢。实属太少同病,故单用解表而不能愈。惟宜柴胡桂枝汤解表和里,太少同治,方为正治之法。

自按:柴胡桂枝汤由太阳表証和少阳半表半里証两部分症状组成。治太少合病每有奇效,是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重印)

四、胃痛

张志明医案:郑某,男,32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两年,每因感冒或饮食不节,胃痛即发。周前又作,服药无效。经检胸骨下时作剧痛,5天来每餐只能饮稀粥少许。询其此次胃痛系感冒之后加剧,现仍微有寒热(℃),头晕、口苦、肢倦、不思饮食,深呼吸时觉胸部不舒,微咳,时欲呕,大便3天未行,舌苔薄白,脉浮数。此乃胃病宿疾因感冒而加重。治新病,宿疾可瘥。予柴胡桂枝汤原方:

桂枝一两半(去皮)(6克),芍药一两半(6克),黄芩一两半(6克),人参一两半(6克),炙甘草一两(3克),半夏二合半(洗)(7克),大枣六枚(3枚),生姜一两半(切)(6克),柴胡四两(12克)。

1剂后,头晕、口苦、肢倦等症减半,寒热除,胃痛大减,纳渐增。2剂后,诸証均除,食欲更佳。再服2剂,能食干饭。

(浙江中医杂志1980;<11~12>:553)按语:胃痛每以感寒诱发或加重,并有寒热等表証;又见口苦、纳呆、胸部不适、头晕等少阳见证。辩证应属太少同病,乃太阳表郁不解,少阳气机不利而发胃痛,故用柴胡桂枝汤解表散邪,疏达气机,太少同治,果两投而愈。

自按:此病症诊为太少合病,感冒之后加剧,应解表散寒和并健运脾胃。以柴胡桂枝汤投之有效。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重印)

五、癫痫

兰景宽医案:刘某,女,19岁,1988年9月12日初诊。诉5年前因生气出现典型癫痫大发作,后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癫痫。经用中西医各种疗法无效。刻诊:癫痫3~5天发作一次,轻度口苦,两胁胀,舌稍红,苔薄黄,脉略弦数。脑电图有位置不定的零散棘波。証属肝气郁结,化火生风,上扰神明故发癫痫,治以疏肝解郁,降逆散结。

柴胡15克,桂枝、半夏、党参各10克,白芍20克,黄芩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共服150剂而愈,其中服60剂后癫痫10天发作1次,余症消失,至90剂后一直未发作,查脑电图未见棘波,又服60剂,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未复发。

(辽宁中医杂志1990;<5>:36)按语: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国内外屡有报道,治愈率达73%左右。西药抗癫痫药虽能在短期内控制症状发作,但一旦停药,发作较前更加严重,并有麻痹脑末梢神经副作用。日本学者根据大部分癫痫患者在发病前存在有胸胁苦闷、精神抑郁、口苦、脉弦等症状,设想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实验表明,本方能控制癫痫发作,并促使脑部新城代谢逐步正常化。使用本方时注意:①标本兼顾,根据具体情况适加调补药物;②守方连服2~3个月;③避免劳累过度及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排除发病之诱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