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峨眉校区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实习名称:工程地质实习

专业:铁道工程

学号:

姓名:

实习地点:黄湾——龙门洞

实习时间:8月16日~ 8月25日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2011年 8 月 25 日

目录

一实习简介 (3)

二自然状况 (3)

1.1 自然地理位置 (3)

1.2 自然环境概况 (3)

三地形地貌 (3)

1、堆积地貌 (3)

2、侵蚀—堆积地貌 (4)

四地质岩性 (4)

五地质构造 (5)

六水文地质 (10)

七不良地质问题及灾害 (11)

八工程地质问题 (12)

九收获和体会 (15)

一实习简介

实习时间:2011年8月15日~8月25日。

实习地点:峨眉山黄湾至龙门洞。

实习人员:但强强(组长)李世甫李知融申伟胡奇光邳宏伟。

实习分工:邳宏伟记录,但强强上图,申伟收集标本。

实习目的:了解黄湾至龙门洞沿线地质情况,学习绘制地形图、地质剖面图。二自然状况

1.1 自然地理位置

峨眉山雄踞四川盆地西南隅,邛崃山脉最南支,地处四川省峨眉山市。主峰万佛顶位于北纬29°30′32″,东经103°19′55″,坐落于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原本是大峨山(高程为3098.8m)、二峨山(1909m)、三峨山(2021m)及四峨山(982m)的统称。而今的旅游胜地是专指大峨山。此次实习的线路是沿着清音电站——龙门洞口的线路。

1.2 自然环境概况

峨眉山最大高差达2600m。按其高程和高差,大峨山应属于强烈切割中山;龙门洞一带应属于中等切割中山;山麓地带龙马山,红珠山等则是具有残丘的特征的低山,峨眉平原则以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

区内水系属大渡河水系。受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控制,河流流向均自东向西,并在归入大渡河后继续东流至乐山注入岷江。

峨眉山的垂直气候分带十分显著。山麓平原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山地中部为冬长夏暖的山地温带气候;山顶为亚高山寒温带气候,冬季漫长寒冷,终年阴湿无夏。

三地形地貌

1、堆积地貌

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3%~~3.5%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0.5~~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附近,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20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2~~3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

川堆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10~~15米。

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2、侵蚀—堆积地貌

河漫滩: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组成,一般高出枯水位2米;

工级阶地:分布在峨嵋河、临江等现代河流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高度2~~10 米;于线路100到400米处有大面积的一级和二级河流阶地。

Ⅱ级阶地:见于峨嵋河张坝、王田坝等地。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

3、侵蚀—构造地貌

丘陵:主要分布在峨眉山东麓地带,由白垩系粘土组成,其形态受岩性影响多呈浑圆状。丘坡平缓丘间沟谷发育。海拔高度500~~6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低山:分布在二峨山前缘及峨眉山北段,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二峨山前缘低山由三叠系须家河组砂质岩构成。山岭呈串珠状;而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关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

4、侵蚀—溶蚀地貌

其实—溶蚀中山分布在二峨山断层以南,为二峨山主体,海拔800~~1200米,主峰2037米,山脊圆滑,呈峰丛状,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溶洞:区内溶洞发育良好,计有八仙洞、鱼子洞、老虎洞、紫蓝洞等十余个,其中八仙洞在柳溪河右岸,海拔570米,相对高度30米,人可通行,洞内石钟乳发育。

四地质岩性

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个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7490.32米。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维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维海陆过渡相;侏罗纪—下第三系维湖泊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沉积,洪积层及冰川沉积。

二叠系

分布于挖断山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分为上,下两个统。下统主要为一套厚大的石灰岩,底部夹煤线的粘土岩,下统有茅口组。上统

为一套陆相火上岩沉积物和陆相河湖沉积物宣威组。

三叠系

分布于龙门洞地区,其沉积构造,层面构造非常典型,发育完全。下统分为两组,飞仙观组和嘉陵江组。下统主要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

即岩屑砂岩,粉砂岩,含粘土矿物的灰岩,玛瑙砾岩,灰白色薄层灰岩,

泥质白云岩,水云母粘土岩,褐色页岩等。中统也只有一组为雷口坡组。

其岩性主要为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夹煤灰岩。底部为水云母粘土岩。

上统只有一组,即须家河组。其岩性主要为黑色页岩和煤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