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班规案例故事(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班规案例故事

一、班规究竟谁说了算?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规对一个班集体来说自然必不可少。刚被委任为班主任后,李老师头脑中马上想到的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他决定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风气的形成。因为找到了班级管理的思路,对即将开展的班主任工作,李老师充满了信心。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和明察暗访,考虑到班级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李老师煞费苦心拟制的一份长达60条近3000多字的班规终于出炉了。它内容详尽——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等无所不包,而且措辞严密,没有漏洞,这应该是一份不错的制度吧?李老师暗自想到。

为保证制度落实,李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复印了一份班规,要求学生首先自学,又利用班会课时间集中学习了2次,两三个礼拜过去了,按说学生应该接受的差不多了,班级面貌也该焕然一新了吧!可结果却令李老师大跌眼镜,不仅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大好局面,就连常规的仪表检查都接连遭到扣分,其余的如自行车摆放、值日卫生、课堂纪律等就更不用提了,在年级都倒数了。

为什么有了规矩之后反倒还不如从前?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李老师拿出班规反复琢磨,虽然都是“七不准、八禁止”之类的条条框框,但每一条都要求到位呀!再说了,学生的行为如果不被规范,课堂和学习的秩序如何保证?学生之所以不接纳,是因为他们还小,认识不到制度的重要性,应该加强教育。苦苦思索之后,李老师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定下基调之后,李老师开始了下一步的工作。利用晨会时间让学生拿出班规,李老师亲自做了解读,并再三强调其意义和重要性。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导。但效果并不好,许多学生明显心不在焉,有的脸上写着无可奈何,还有的更是把抵触和厌烦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晨会结束后的当天,李老师就收到了一张匿名的纸条,上面写着几个疑问:(一)谁的班规?谁说了算?老师在定规矩时,考虑过同学们的心愿吗?

(二)班规内容太多,谁能全部记得住?难道还要天天随身携带来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

(三)班规全部是不准,不许之类的条款,显得冷冰冰的不近人情。而且有些要求太高,普通同学难以做到,怎么办?

看到纸条,李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又一次班会课来临了,李老师走进班里,再次让大家拿出班规,教室里立刻发出不满的声音。李老师不慌不忙说:“此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看一看有哪些班规需要改进?不适合的,就予以删减。”

如同平静的水面投下石子一样,学生们将信将疑地看着李老师,李老师接受了大家疑虑的目光,肯定地点点头。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起来了。有人说第三款的第二条必须简化;有人说第四款的第一条已经过时,应该删掉。听着大家七嘴八舌互不相让,李老师趁机宣布两项任务:一是每人都要在规定时间内为班级设计一条班规,大家择日交流。二是每组挑一个同学组成“班规建设委员会”,由他们征集大家意见,决定讨论修订日程。

自从那天开始,班里的气氛就变得十分活跃,设计什么样的班规成为同学们下课之后最热门的话题。两周后,“班级班规建设委员会”负责人通知李老师下周一利用班会课表决新班规。带着疑惑和一些担忧的复杂心情,李老师旁听了此次表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班规虽然条款减少了,却更为实际和有操作性了,例如其中的一条是针对值日生的,“拖把攥干净,以提起不滴水为宜”,原来,他们听说最近其他班接连发生了湿地滑倒的现象,就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结果是湿地滑倒主要原因在于值日学生怕弄脏手从而导致拖把攥不干净,针对这种现象作出了明确要求。有的规矩则充满了孩子们才想得出的灵气。如为了防止学生迟到,

他们组织了“根据地”(根据居住地域结成小团体),利用电话、楼下叫喊等“招法”进行帮“困”。

新班规顺利通过了,因为是全班同学共同劳动的结晶,遵守新班规也成为了每位同学的自觉行动。两个月下来,全班竟然没有发生一起违反新班规的行为,班级的各项工作也很快走在全年级十个平行班的前列。

二、班规应该管老师吗?

日子在风平浪静中很快过去了,转眼到了第二学期。按照班级建设委员会的要求,新学期需要重新讨论班规修订问题,表示认可的同学就在承诺书上签名通过。等到收上来一看,李老师发现一个问题:上面只有50名学生的签名,张强、王易两人没有签。这是为什么呢?

放学后,李老师把他们单独留了下来:“张强、王易,今天你们为什么不签名呀?是不是发现《班规》上有什么问题?” 两人低头不语。为了减轻他俩心里的紧张,李老师给他们分别搬了一张凳子,让他们坐在对面,继续说:“我相信你们有自己的想法,你俩比其他同学更心细,更关心班级。有什么建议,尽管提出来。只要在理,对班级建设有利,我们可以再次修改《班规》!”

他俩见李老师颇有诚意,就放松了些,你推推我,我推推你,可还是谁也不肯先开口。李老师又开导说:“放心,就算是对我有意见也没有关系,可以直接提!”听到这句话,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张强吞吞吐吐地开口了:“老师,我们确实是对您有意见……”李老师愣住了,但马上平复了一下情绪:“什么意见?” “您平时总说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老师也是班集体的一员,可《班规》全用来约束我们,没有一条约束老师的,我们觉得有点不公平。”王易补充道。

李老师一听,现在的学生真够胆大的,竟然想约束起老师了!可学生说得也不无道理,《班规》既应体现出学生之间的相互制约,也应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制约,特别是学生对班主任的合理制约。因为任何人都是有弱点的,任何人都需要制约。于是李老师表扬了他们,答应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讨论,两个孩子满意地走了。

第二天的晨会课上,李老师将这个意见提了出来。班里分成了两派,有赞同王易和张强观点的,建议专门增加一项限制老师的内容。并且列举出若干条:(1)上课拖课三分钟以上;

(2)错误批评同学;(3)未经学生许可占用自习课;(4)在校内抽烟或中午喝酒(不含星期天)……也有嫌他俩多事的,更有的同学根本不相信这能够实行,质疑到:“就算班主任同意,任课老师同意吗?”再说了,同学违反制度可以惩罚做卫生或写检查,老师违反了怎么办?谁来监督或处罚老师?

这个问题?就算自己没意见,别的老师也会这么想吗?根据他的了解,同学们列出的这些条分明是有所指的,有的老师确实经常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或大课间,有的老师习惯拖堂,也有的老师不太注意,在教室里抽过烟,可自己仅仅是个班主任,并不是校长,能够跟课任同事提要求?班规究竟该不该管老师呢?

综合评析:

一、[回放案例]

李老师和班规的故事真可谓是一波三折:接班之初,李老师就敏感地意识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因而想到了通过班规建设来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应该说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人管人还是制度管人?

但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李老师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样的制度才能管人?或者说,制度来自于谁?制度制定的过程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由于对这些的疏忽,李老师精心制定出的,详尽而且规范的制度在执行之初就遭到了同学们的软抵抗,因为未能经过民主参与而制定的班规,表面上看起来是“法治”,骨子里却仍然是“人治”,因为它只代表制订者本人一厢情愿的单方面要求,即使能够得到执行,也是标准的“他律”而并非“自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