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简介

霉菌简介
霉菌简介

霉菌

真菌在微生物世界中可以称得上是个"巨人家族",真菌的个头较大,其中的许多成员对我们来说都是很熟悉的。例如,在潮湿的天气里,常常发现粮食、衣服、皮鞋上长了霉,我们做酱、酱油、豆腐乳用的曲霉和毛霉等霉菌;发面、酿酒用的酵母菌等都是真菌,就连人们爱吃的蘑菇、木耳等蕈子,也都是真菌大家族的成员。真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群,属于真核微生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真菌是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有机酸等多种发酵工业的基础,在自然界中则扮演着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者的角色。然而有些真菌是病原菌,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病害,有些真菌产生毒素,使人、畜中毒,严重者引起癌症。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害肝脏,易引发肝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一、霉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霉菌的菌丝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

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菌丝分成两种类型:

无隔膜菌丝:菌丝中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这是低等真菌(即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中的霉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有隔膜菌丝: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在隔膜上有1至多个小孔,使细胞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这是高等真菌(即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中的霉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霉菌的菌丝上:无隔膜菌丝;下:有隔膜菌丝

霉菌菌丝的变态为适应不同的环境

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

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

特殊的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

菌丝变态。

吸器:由专性寄生霉菌如锈菌、霜霉菌和白粉菌等产生

的菌丝变态,它们是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内

分化成根状、指状、球状和佛手状等,用以吸收寄主细胞内

的养料。

假根:根霉属霉菌的菌丝与营养基质接触处分化出的根状结构,有固着和吸收养料的功能。

菌网和菌环:某些捕食性霉菌的菌丝变态成环状或网状,用于捕捉其它小生物如线虫、草履虫等。

霉菌的菌环和菌网 a.菌环;b.简单菌网;c.复杂菌网

菌核:大量菌丝集聚成的紧密组织,是一种休眠体,可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其外层组织坚硬,颜色较深;内层疏松,大多呈白色。如药用的茯苓、麦角都是菌核。

麦角菌的菌核

子实体:是由大量气生菌丝体特化而成,子实体是指在里面或上面可产生孢子的、有一定形状的任何构造。例如有三类能产有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分别称为闭囊壳、子囊壳和子囊盘。

二、霉菌的繁殖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霉菌菌丝体上任一片段在适宜条件下都能发展成新个体,但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霉菌的无性孢子直接由生殖菌丝的分化而形成,常见的有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节孢子: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出现横隔膜,然后从隔膜处断裂而形成的细胞称为节孢子。如白地霉产生的节孢子。

厚垣孢子:某些霉菌种类在菌丝中间或顶端发生局部的细胞质浓缩和细胞壁加厚,最后形成一些厚壁的休眠孢子,称为厚垣孢子。如毛霉属中的总状毛霉。

霉菌的节孢子霉菌的厚垣孢子

孢囊孢子:在孢子囊内形成的孢子叫孢囊孢子。孢子囊是由菌丝顶端细胞膨大而成,膨大部分的下方形成隔膜与菌丝隔开,膨大细胞的原生质分化成许多小块,每小块可发育成一个孢子。孢囊孢子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生鞭毛,能游动的叫游动孢子,如鞭毛菌亚门中的绵霉属;另一种是不生鞭毛,不能游动的叫静孢子,如接合菌亚门中的根霉属。

分生孢子:是在生殖菌丝顶端或已分化的分生孢子梗上形成的孢子,分生孢子有单生、成链或成簇等排列方式,是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的霉菌产生的一类无性孢子。霉菌分生孢子的着生和形态(青霉、曲霉、镰刀霉)

霉菌的有性繁殖和有性孢子:

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形成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霉菌的有性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质配是两个配偶细胞的原生质融合在同一细胞中,而两个细胞核并不结合,每个核的染色体数都是单倍的。

核配即两个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

减数分裂则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单倍体。

有性孢子的产生不及无性孢子那么频繁和丰富,它们常常只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产生。常见的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分别由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的霉菌所产生。

卵孢子:菌丝分化成形状不同的雄器和藏卵器,雄器与藏卵器结合后所形成的有性孢子叫卵孢子。

霉菌的卵孢子 1.雄器;2. 藏卵器;3. 卵孢子

接合孢子:由菌丝分化成两个形状相同、但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叫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菌丝分化成产囊器和雄器,两者结合形成子囊,在子囊内形成的有性孢子即为子囊孢子。

担孢子:菌丝经过特殊的分化和有性结合形成担子,在担子上形成的有性孢子即为担孢子。

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

三、霉菌的菌落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其菌落可扩展到整个培养皿,有的种则有一定的局限性,直径1~2厘米或更小。菌落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霉菌毒素简介

一、疾病概述 谷物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发生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它们是由与各种植物和环境因素相关的应激反应或霉菌生长条件的改变造成的。兽医遇到的大多数霉菌毒素问题涉及饲料谷物(如:玉米、小麦、高粱、棉籽)。霉菌生长需要易于获得的碳水化合物(由谷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通常为12~25℃;Wilson和Abramson,1992)。植物或霉菌 应激因素(如:干旱、环境温度过高、虫害、收割时的机械损伤、植物活力降低)使作物植株易受产生霉菌毒素的有毒霉菌的感染(Richard和Cole,1989;Ominski等,1994)。环境和植 虽然霉菌与霉菌毒素形成有关,但不能使用简单的肉眼观察和谷物或饲料的培养检测确定其对动物的安全性。许多产生毒素的霉菌品系可以在谷物中不产生霉菌毒素,因此孢子计数或霉菌生长程度与霉菌毒素存在之间的关联很少。相反,饲料中未检出霉菌孢子并不意味饲料中不存在霉菌毒素,因为碾磨过程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霉菌总数可能会减少以至霉菌生长不明显。然而,常见的霉菌毒素能耐受杀死霉菌的高温,所以霉菌毒素可能会持续存留于未受霉菌孢子污染的饲料中(Osweiler等,1985) 公认的两大类霉菌为田间霉菌和仓库霉菌(Christensen和Kaufmann,1965;Wilson和Abramson,1992)。在收割前的作物中有田间霉菌生长。镰孢霉(Fusarium spp)被认为是常见霉菌毒素的一种来源,它们生长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70%)和作物含水量(>23%)。田间霉菌经常引起胚珠死亡,种子或核仁皱缩,胚虚弱或死亡。表示这种效应程度的术语叫&34;风化&34;。由于谷物贮藏期采取防止腐败的措施,因此不存在田间霉菌生长所需的条件,所以田间霉菌在收获后生长得很差,如果干燥的谷物受潮,在贮藏期田间霉菌也不会再生长,也不产生毒素(Christensen和Kaufmann,1965) 仓库霉菌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它们产生的几种霉菌毒素对养猪业具有重要影响。这些霉菌甚至在湿度为14%~18%和温度为10~50℃条件下也可生长并产生霉菌毒素。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仓库霉菌,经常在 霉菌毒素是偶尔发生的,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Pier,1981)。某些地区被认为是某些特定霉菌毒素的高发区。然而,早霜、干旱和虫害等当地条件严重地影响着霉菌毒素产生的地区性。另外,谷物和饲料产品的长途运输,以及混合和运输对谷物造成的损伤,和不适宜的贮藏等 环境和管理条件可影响霉菌毒素的产生和动物接触霉菌毒素。过筛过程可使谷物受损或破碎并出现轻质谷粒,在上述谷物中霉菌毒素浓度较高。过筛物用于饲喂农场动物或在收割季节当地出售,接触高浓度霉菌毒素的机会将会增长。 如果谷物生产者同时也喂养仔猪,在收割季节可能给母猪短期饲喂劣质谷物。贮藏于稍高于最适温度的谷物,可继续呼吸并产生水分;最终,部分粮仓可达到开放贮藏的湿度,从而促进霉菌生长和产生毒素。秋、春季节,由于冷、暖温度交替有利于粮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每当受霉菌污染的谷物破裂或粉碎后,其具有保护性的种衣破裂,这样的谷物易被霉菌感染。贮存于温暖、潮湿条件下(例如苗圃)的饲料,仅在数天时间内即可发霉并产生霉菌毒素。 霉菌中毒发生的最重要因素是易感动物接触被污染的谷物。日粮中缺少蛋白质、硒和维生素被认为是霉菌毒素中毒的易感因素,但文献报道的实例很少。由于大多数常见霉菌毒素代谢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的毒性与霉菌毒素原形的毒性不同,因此减少或增加外源性化合物代谢的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 在人类生存环境中,至少有上万种霉菌,它们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中。霉菌对饲料、食品甚至物品的污染随时可见,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酱油张白毛、馒头长白毛、面包长绿色的霉点。因而,饲料霉菌毒素感染已成为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 植物为霉菌的良好宿主,霉菌通过水和空气传播,与田间作物或储存的饲料接触。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霉菌在农产品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能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状。据估计,每年全世界有25%的粮食作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人或动物食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的食物或饲料后就会引起霉菌毒素中毒(Mycotoxicosis),它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或使畜牧业生产蒙受损失。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 在饲料卫生上比较重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霉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红色青霉素、黄绿青霉素等。其中黄曲霉素属剧毒物质,由有毒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所有的家畜和人类对黄曲霉素都是敏感的。以下主要介绍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饲料中较具代表性的霉菌毒素之一,一黄曲霉素B1的毒性最厉害。饲料在自然条件下污染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4种,即黄曲霉毒素B1、G1、B2、G2。其中以B1最多,G1次之,B2、G2较少,他们经常同时存在。在紫外线照射下,B族毒素发出蓝紫色荧光,G族毒素发出黄绿色荧光。在食品卫生和饲料卫生检测中,一般以B1作为主要指标。 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在通常的加热温度时破坏极少,只有在其熔点温度下才能发生裂解。毒素在弱酸性及中性环境中很稳定,遇强酸可稍分解,遇到强碱迅速分解,但该反应具有可逆性,在酸性条件下又可复原。许多氧化剂都可破坏毒素。 2.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是1965年首次从赭曲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真菌毒素,主要是由青霉属某些菌株和赭曲霉及黑曲霉产生,其中毒性最强的赭曲霉毒素A(OTA),这是一种特殊的肾毒素,会导致肾脏损伤。在紫外光下赭曲霉毒素A呈绿色荧光,最大吸收峰值为333nm,其熔点为165度,其结构为苯甲酸异香豆素。它是一种稳定的无色结晶化合物,呈弱酸性,溶于极性溶剂和碳酸氢钠溶液,微溶于水,其甲醇溶液在冰箱中保存一年不分解。 (二)来源于危害 1. 来源 通常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豆饼、花生及花生饼、鱼粉等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较高,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大于10000微克/千克时可导致畜禽死亡。所以如发现饲料原料发生变味、生霉、变色时,均应检查黄曲霉毒素含量。赭曲霉经常污染谷物和豆类,在凉爽和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储藏的谷物和豆类尤其容易受到污染,在20~25度时毒素的产生达到峰值。 2. 危害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含有致病性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的饲料将使动物产生疾病;二是美军的繁殖使某些饲料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等显著下降,并产生大量异味;三是某些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残留,对人体造成伤害。 2.1 引起动物发生疾病。霉变饲料中大量繁殖的霉菌和霉的孢子进入动物机体而引发动物疾病。最为常见的是曲霉菌病,见于多种禽类器官组织中大量繁殖而形成霉斑结节和引起局部炎症。 黄曲霉毒素可通过种种途径侵害畜禽,轻者降低生产量,重者导致死亡。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属肝脏毒素,在肝脏中残留也最多,中毒后可出现肝出血、肝坏死、肝癌等症状。除肝脏外,脾脏、胰脏等组织也可病变,但不如肝脏明显。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害如为一次小剂量,则肝脏病变还可恢复,如毒素剂量过多或多次重复食入毒素,则刚脏病变不可恢复。此外,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致癌性最强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诱发肝癌的能力

霉菌毒素 常见种类介绍

常见种类介绍 据统计,己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常见的毒素有: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ZEN/ZON, Zearalenone) 赭曲毒素(Ochratoxin)T2毒素(Trichothecenes) 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deoxynivalenol) 伏马毒素/烟曲霉毒素(Fumonisins,包括伏马毒素B1、B2、B3)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特征:1.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 2.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1、B2、G1、G2及M1最为重要。 3.国家法规规定饲料中这种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 4.敏感性:猪>牛>鸭>鹅>鸡 黄曲霉素对猪的影响: 1.采食量降低或拒食。 2.生长迟滞,饲料报酬变差。 3.免疫功能降低。 4.造成肠道及肾脏出血。 5.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6.影响生殖系统,胚胎坏死,胎儿畸形,盆血。 7.母猪泌乳量下降。乳汁中因含有黄曲霉毒素,从而对哺乳小猪产生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影响: 1.黄曲霉毒素对所有品种的家禽都有影响。 2.导致肠道、皮肤出血。

3.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4.高水平摄入时可导致死亡。 5.生长不良,产蛋性能变差,蛋壳品质恶化,蛋重减轻。 6.抗病能力、抗应激能力和抗挫伤能力降低。 7.影响鸡蛋品质,现已发现在蛋黄中有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出现。 8.低水平(低于20ppb)仍可产生不良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其它动物的影响: 1.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2.奶牛产奶量下降,另外黄曲霉毒素可以将黄曲霉毒素M1的形态分泌到牛奶中。 3.可引起犊牛直肠痉挛、脱肛。 4.高水平黄曲霉毒素也可引起成年牛肝脏的损害,抑制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爆发。 5.致畸、致癌。 6.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动物免疫力。 玉米赤霉烯酮(ZEN) 特征:1.主要由粉红色镰刀菌产生。 2.主要来源是玉米,热处理不能破坏此毒素。 3.敏感性:猪>>牛、畜类>禽类 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具有雌激素类物质活性的毒素,主要危害种用畜禽,其中青年母猪对之最为敏感。 ◆1~5ppm:后备母猪阴部红肿,假发情。 ◆>3ppm: 母猪和后备母猪不发情。 ◆10ppm:保育及育肥猪增重减缓,仔猪脱肛,八字腿。 ◆25ppm:母猪偶发性不孕。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综述) 易中华1 吴兴利2 (1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 )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 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临床反应与其它化学毒物的反应相似,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症,并具 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急性中毒可产生毁灭性影响,而且由于可疑饲料在检测前就被采食,中毒难以诊断和治疗。由于大量化学结构不相关的霉菌毒素产自不同真菌,很难准确指出某特定疾病发作是何种毒素造成的。动物慢性中毒症可降低生产性能、降低体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肉和蛋的产量、抑制免疫并增加疾病发生率、损害重要组织器官、扰乱繁殖性能,引起的经济负面影响是急性发病和死亡的几倍。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有致癌的潜在危险,还有一些微妙的未知毒性作用,这与全球关注的健康危机紧密相关。现将饲料中几种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介绍如下: 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 Aspergillus flavus )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 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以毒素B1、B2、G1和G2的毒力最强,在紫外线照射下,B1、B2呈蓝紫色荧光,G1、G 2呈黄绿色荧光,它们都具有致癌作用,导致动物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 其中又以B1 的致癌性最强。当B1 进入机体后,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环氧化黄曲霉毒素B1,再与DNA及RNA吉合,并发生变异,使正常肝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可见,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肝毒性很强的毒素。黄曲霉毒素作用机理是影响细胞膜,抑制RNA合成并干扰某些酶的感应方式,中毒症状无特异表现,按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可表现为发育迟缓、腹泻、肝肿大、肝出血、肝硬化、肝坏死、脂肪渗透、胆道增生等。其毒性因剂量、中毒持续时间、动物种类、品种、饲粮或营养状况等因素不同而不同(见图 1 )。家畜对黄曲霉毒素的 易感性其顺序是:小鸭>小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图 1 黄曲霉毒素攻毒递增剂量与豚鼠肝脏变化。上排最左边豚鼠未接毒,下排最右边豚鼠接毒剂量最大。注意到,豚鼠肝的苍白色随黄曲霉毒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黄曲霉毒素摄入剂量过大时可致死,亚致死量可产生慢性毒性,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霉毒素可致癌(Sin nhuber 等,1977;Wogan和Newberne,1967)。一般情况下,动物年龄越小,其敏感性越高;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病;怀孕母畜比未怀孕母畜更容易产生反应。黄曲霉毒素已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强烈关注,因为黄曲霉毒素广 泛存在于被污染的花生、玉米、大豆、油类等食物中,是人类致癌的潜在因子。虹鳟鱼是早期研究黄曲霉毒素的试验动物,它们对黄曲霉毒素很敏感,其半数致死量按等比例混合黄曲霉毒素B1和G1计算为0.5?1.0 mg/kg(Lee等,1991)。饲粮中黄曲霉毒素的肝细胞恶性瘤致病几率高达8.0 x 10-8。虹鳟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对性疾病很敏感。将鱼苗或胚胎浸在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5 mg/kg 的水中半小时,9 个月后30%?40%的鱼患有肝细胞癌(Sinnhuber 等,1977)。根据Lee 等(1991)综述黄曲霉毒素在对鱼的毒性,黄曲霉毒素导致加利福尼亚州鱼苗孵化场黄曲霉毒素中毒症流行,并很可能是鱼肝癌流行的原因。据调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棉籽粕是发病的原因。虹鳟鱼采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逐渐发展为肝癌(Sin nhuber 等,1977)黄曲霉毒素的中毒症在哺乳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和种猪上有报道。临床和病理症状包括:体增重减速,饲料转换效率下降,中毒性肝炎,肾病变,全身出血(Hoerr 和Andrea ,1983 ;Miller 等,1981 ,1982)。黄曲霉毒素对猪的毒性作用因年龄、饲粮、含量和中毒持续时间等的变化而 变化。猪从断奶至上市,饲粮黄曲霉毒素耐受量为0.3 mg/kg(Monegue 等,1977)。猪饲喂了毒素含量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概况 (1)

70 猪业科学? ?SWINE?INDUSTRY?SCIENCE 2014年?第4期营养与饲料 NUTRITION?AND?FEED 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J]?.高等 学校化学学报,2002,23(5):805-808.[10]?贾照志.刺五加的主要功效及临床 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7(7):3316-3317.[11]?谢蜀生,吕秀风,秦风华,等.刺五加 多糖免疫调节机理初探[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1989(3):152[12]?尹旭辉,叶晓卉,杨晓临,等.?冷适 应小鼠T 淋巴细胞表型测定和体外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J].?沈阳部队医药,1997,10(6):490-493.?[13]?郑虎古,董泽宏,余晴.中药现代研究 与应用:第4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734.[14]?王荣光,王霞文.五味子和刺五加抗衰 老作用探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6):31.[15]?刘合军,孔祥峰,尹富贵,等.刺五加 提取物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参数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6):993-998.[16]?燕富永.日粮添加刺五加提取物减缓仔 猪断奶应激和促生长机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35-50.[17]?韩杰,边连全,刘显军,等.刺五加 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1):2203-2209.[18]?张世昌,王志祥,孙永刚,等.复方中 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66-169.[19]?Han?S?B,Yoon?Y?D,Ahn?H?J, et?al.Toll-like?receptor-mediated?activation?of?B?cells?and?Macropahges?by?polysaccharide?isolated?from?cell?culture?of?Acanthopanax?senticosus?[J].International?Immunopharmacology,2003,3(9):1301-1312.[20]?尹富贵,印遇龙,孔祥峰,等.刺五加 提取物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多态性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4):545-549. (收稿日期:2014-03-19)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概况 冯艳忠1,沈 伟2,王兆山3,耿艳红3,李凤兰4,徐会连5,秦国庆6,王众涛1,陈赫书1,赵晓川1, 张跃灵1, 郭振华1,何鑫淼1,王文涛1,肖绍科7,刘焕奇2,刘 娣1(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哈尔滨 150102; 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3.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4.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5.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中心;6.InnoTech Nutritiom Solutions 105 Durand Road Winnipeg, MB R2J 3T2;7.山东省梁山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山东 济宁 272605) 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共存,哪种霉菌毒素危害最大,取决于谷物收获及储存时的条件,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关系到人类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大问题。由于我国南方和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收获季节雨量较多,农作物在田间生长和收获时就受到了霉菌的污染。特别是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作为饲料主要原材料的玉米、花生粕等原料中,严重威胁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每年给我国的饲料业和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世界每年受到霉菌毒素污染的谷物占总产量的25%。Pittet(1998)总结了世界各地27个饲料样品和食品中霉菌毒 摘 要: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细胞真菌微生物,生长、传播速度快。其产生的霉菌毒素是对食品、饲料 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等。饲料发霉产生的霉菌毒素是造成饲料浪费和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变质的饲料不仅影响动物健康,最终也影响人类健康。 关键词:霉菌毒素;饲料;污染;影响 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1DFA30760 作者简介:冯艳忠,男、博士、山东菏泽人,从事动物营养和微生物方向的研究,邮箱shuangma888@ 通讯作者:刘娣,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猪繁育方向的研究 素的调查结果,发现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是最为普遍的霉菌毒素,75%的谷物样品中含有呕吐毒素,各样品的平均浓度为62.1?mg/kg,66%样品受到了烟曲霉毒素污染,各样品的平均浓度为37.6?mg/kg,而50%以下的样品被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毒素污染。有报道表明黄曲霉毒素、T-2毒素、DON、ZEA、OTA、烟曲霉毒素在饲料原料和饲料中普遍存在,并且在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率比单一能量饲料高。需要强调的是,评价霉菌对饲料的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多少,而不是霉菌的检出率,评价霉菌对畜禽的危害取决于产毒菌株及毒素含量多少[1]。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 5%~7%的粮食及饲料发生了霉变,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 1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对 饲料的影响 饲料和食品生产中所用的谷物(如玉米、小麦)是霉菌毒素产生的最好的基质;其次为豆类及其制品。谷实类原料在田间、收获过程、收获后储藏期间以及饲料和食品成品储存、使用等诸多环节中,都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3]。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是DON、OTA 和ZEA ;不同品种的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不同,污染玉米的毒素主要包括DON、OTA 和ZEA,对于蛋白质饲料的污染,主要是DON、FB1、ZEA、AFA 和T-2毒素[4]。 奥特奇公司对中国的饲料原料和全价料中霉菌毒素水平进行了调查,检测分析了主要来自中国地区的1?000多个

米曲霉的介绍

1.菌种特点: 米曲霉( 属于真菌菌落生长快,10d直径达5~6cm,质地疏松,初白色、黄色,后变为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生孢子头放射状,一直径150~300μm,也有少数为疏松柱状。分生孢子梗2mm左右。近顶囊处直径可达12~25μm,壁薄,粗糙。顶囊近球形或烧瓶形,通常40~50μm。上覆小梗,小梗一般为单层,12~15μm,偶尔有双层,也有单、双层小梗同时存在于一个顶囊上。分生孢子幼时洋梨形或卵圆形,长大后多变为球形或近球形,一般μm,粗糙或近于光滑。(半知菌亚门丝孢钢丝孢目从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菌落生长较快,质地疏松。初呈白色、黄色,后转黄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布甚广,主要在粮食、发酵食品、腐败有机物和土壤等处。是我国传统酿造食品酱和酱油的生产菌种。也可生产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和曲酸等。会引起粮食等工农业产品霉变。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具有丰富的蛋白酶系,能产生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其稳定性高,能耐受较高的温度,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等工业中。米曲霉也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和美国饲料公司协会1989年公布的40余种安全微生物菌种之一。 米曲霉 米曲霉是一类产的,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及各种,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等难吸收的物质,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广泛应用于、、生产曲酸、等发酵工业,并已被安全地应用了1000多年。米曲霉是理想的生产不能表达的真核生物活性蛋白的。米曲霉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寻找最适合米曲霉发酵的条件,这将有助于提高食品酿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米曲霉基因组的破译,也为研究由曲霉属真菌引起的曲霉病

霉变玉米危害

霉变玉米危害 玉米霉变对当前养猪业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进入今年十月份以来,在我省许多养猪场(户)普遍出现了猪的适口性变差,日采食量明显降低,并常伴有拉稀或消化不良,以及小母猪阴门红肿(似发情症状)和妊娠母猪时有流产等一系列现象。为尽快查明上述问题,公司技术部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对猪群、环境、原料等进行认真调查,经反复诊断,并与有关专家、教授探讨,确认为系由霉变玉米所造成。为能减少或避免霉变玉米对广大养猪场(户)带来的危害与损失,现就霉菌毒素的相关知识,以及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作一概略介绍。 一、玉米为什么容易发霉变质: 1、玉米胚大。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2%,因其呼吸强度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容易酸败。据实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感染大量的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它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含有整粒77%——89%的脂肪,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脂肪容易产生酸败,致使胚变色变味,不仅影响适口性,而且丧失发芽能力。 2、原始水分大。一般新收获玉米的水分在20%——35%,而今年由于秋雨连绵,玉米难以充分干燥,自然也就增大了玉米的生理活性,使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霉变。 3、易感染虫害。因玉米胚部富含营养,并有甜味,可溶性糖含量较大,所以很易感染虫害,这又加快了玉米发霉变质的程度。 二、霉变玉米有何危害: 霉菌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及能源。当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25℃时,霉菌就会大量迅速生长,并产生毒素。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伏马霉素及呕吐霉素等。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产生有毒的代谢物,改变饲料的营养组分,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使养分利用率最少下降10%;B、造成畜禽采食量减少、呕吐,甚至拒食饲料;C、生长缓慢和饲料利用率降低;D、种畜禽生殖系统破坏、繁殖力低下甚至失去生殖能力;E、免疫抑制,畜禽抗病能力下降; G、中毒严重者导致孕畜流产,甚至死亡。 1、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对动物肝脏的伤害,它可导致肝功能下降,降低生产性能,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此外,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黄曲霉毒素的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

霉菌毒素的分类介绍

霉菌毒素的分类介绍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谷物(大豆、玉米、麸皮)中繁殖过程中或者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正确认识这些毒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并选择有针对性的脱霉剂。 霉菌毒素常见以下几种: 黄曲霉毒素 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被动物采食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它在肝脏中的浓度最高,所以肝脏的受害最严重。肝为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和代谢器官,一旦受损会导致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症状。 玉米赤霉烯酮 又称F-2毒素,主要是禾谷镰刀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属于镰刀菌毒素类,它主要影响动物的生殖系统。玉米赤霉烯酮可促进子宫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动物发生雌激素亢进症,所以又被称为类动情毒素。该毒素可使母猪外阴持续性红肿,这种红肿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母猪发情,但出现症状的母猪却不接受公猪爬跨配种。其对公猪的影响也很显著,可导致性欲低下、精液量减少、密度降低,精子萎缩、变形,或畸形率增加等。 T-2毒素 它是三线镰刀菌、拟技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等的有毒代谢产物,属于镰刀菌毒素类。T-2毒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可破坏组织黏膜的完整性,使免疫细胞的功能下降,引起贫血、出血。由于T-2毒素能刺激肠道黏膜,因此还会引起猪的呕吐和腹泻。 赭曲霉毒素 与黄曲霉毒素有些相似,主要侵害肝脏和肾脏。它可使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坏死,降低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母猪长期过量饲喂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有可能影响后代的免疫机能。 烟曲霉毒素 该毒素常出现于玉米产区,它对机体呼吸道的损伤比较严重。有的猪场呼吸道问题总是反复难以治愈,可考虑是不是烟曲霉毒素在其中作怪。另外该毒素中

霉菌及霉菌毒素之认识与防治

霉菌及霉菌毒素之认识与防治 东莞贸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部

一、霉菌毒素之定义 霉菌毒素与抗生素同为霉菌的代谢产物,而霉菌毒素,顾名思义,就是霉菌在各种不同的有机基质上生长后所产生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产物,这些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产物,有些是排出于所生长的基质中,有些则存在于菌体内,当人或动物食入含有毒素的基质或菌体,有时甚至接触到含有毒性的基质后便发臭或局部性的中毒。 二、霉菌毒素与环境的关系 一般而言,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是因环境因素如温度和潮湿而异,其蔓延的程度因季节与每年不同气候之改变而有所不同。所以亚热带地区特别容易导致霉菌的繁殖而造成霉菌毒素的污染,其最主要的因素为产毒霉菌污染了含有丰富的醣类和适量蛋白质的基质如谷物,牧草或豆类等农作物,任何基质都有一层保护膜可免于霉菌入侵,然如在生长其间被昆虫咬伤;或在收割时经机械性的伤害,特别是玉米中胚牙的损坏;或在收割后不良的储藏过程空气中湿度及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龟裂等造成表皮损伤,皆会使到霉入侵基质,然后配以适合霉菌生长的湿热天气就产生霉菌毒素,其关系如下图表示: 霉菌毒素与环境的关系图 相对湿度←→含水量←→细菌生长 ↓ 表皮损伤→基质 (昆虫,收割)↑ 微生物交互作用↘↓ph 温度空气 霉菌← 霉菌抑制剂↗ ↓ 二次代谢产物徽菌毒素

(一) 温度对霉菌的影响 相同的霉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会产生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毒素,如梭霉菌属Fusarium在高温(25℃)时产生F-2毒素,而在低温(8-18℃)时产生T-2毒素。又Aspergillus flavus在28℃以下不会产生黄曲毒素Bl。然而有些霉菌则是好低温性。 (二) 水份及湿度对霉菌的影响 霉菌通常无法在水分活性(平衡相对湿度)低于0.68的情况下生存。 (三) 酸碱值对霉菌的影响 钙离子是抑制霉菌产生毒素的要件,而酸雨会造成土壤中钙离子减少,则毒素产量将随之上升,虽然每一种霉菌有其最适生长PH 值,但对酸、碱的耐力相当强,因此酸碱值对霉菌的影响不大。 (四) 空气对霉菌的影响 相同的霉菌在不同的空气条件下会产生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毒素,如梭霉菌属Fusarium在氧气充足时产生F-2毒素,而在二氧化碳充足时产生DON毒素。 三、霉菌毒素中毒的特点 动物吃了霉菌毒素的饲料后,通常不会迅速引发中毒,所以即霉菌毒素遍存于各地,但多年来霉菌毒素并未受到重视,所以霉菌毒素的报告少之又少,霉菌毒素中毒症成为一种被忽视的中毒疾病,此乃因霉菌毒素中毒具有如 下的几个特点所造成: 1. 它的病因很难迅速加以鉴定。 2. 它无传染性,中毒之后不会再发生。 3. 它以抗生素、磺氨剂、血清或其它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彰。 4. 它的发生主要由于特别的饲料,如花生、玉米或米等。 5. 它的发生常与季节气候有关。 6. 检查可疑饲料、可发现一些霉菌的生长和毒素。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霉菌毒素是一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产毒霉菌的部分菌株。不同的霉菌可产生同一种霉菌毒素,而一种霉菌可产生几种霉菌毒素。 霉菌根据生长条件划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田间霉菌是指镰孢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野外菌株,这类霉菌通常是谷物在生长过程中就已感染。仓储霉菌主要是指饲料或原料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曲霉菌产生的,其他曲菌、放线菌、镰孢霉菌和青霉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所有动物均对黄曲霉毒素敏感,不过不同动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家畜中以仔猪最为敏感。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母猪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毒素会通过母乳传播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此外,黄曲霉毒素还会干扰肝脏的解毒功能以及损害免疫系统。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菌等所产生的一种毒素,分为A、B两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主要侵害猪的肾脏和肝脏。赭曲霉毒素可以造成猪的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化功能紊乱,肠炎,甚至腹泻,脱水多尿,伴随蛋白尿和糖尿。妊娠母畜子宫黏膜出血,往往发生流产。中毒后的病理变化以肾脏为主,可见肾脏肥大,呈灰白色,表面凹凸不平,有小泡,肾实质坏死,肾皮质间隙细胞纤维化;近曲小管功能退化,肾小管通透性变差,浓缩能力下降。 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其危害主要是造成猪只的呕吐,同时降低采食量。呕吐毒素也属于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它在猪体内可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黏膜)和免疫器官均可产生影响,降低猪群的抵抗力。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由禾谷镰孢霉菌产生,是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临床症状因感染剂量和年龄不同而异。玉米赤霉烯酮对猪影响最大的部位是生殖系统。较低的浓度会诱发女性化现象,较高浓度会干扰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发育。可造成后备母猪或小母猪出现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该毒素会造成怀孕母猪的流产和死胎、初生仔猪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肿胀。 T-2毒素

全球性的霉菌毒素问题

全球性的霉菌毒素问题: 生物,绿色,环保的解决途径 引言 到目前为止,已知世界上有10000多种真菌。有幸的是,大部分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面包,芝士,抗生素等。大约有50多种真菌对畜禽和人类是有害的,它们可产生毒素,总称为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真菌在代谢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的营养物质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 真菌在大田作物上产生霉菌毒素,称为“大田毒素,镰刀菌毒素”;在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毒素称为“贮存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或即是大田毒素,又是贮存毒素。霉菌毒素主要由曲霉菌,镰刀菌,青霉菌和麦角菌产生。当条件适宜时,这些真菌生长在大田的作物上,收获时,贮存期间或在饲料加工期间就会产生霉菌毒素。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过这些无声的杀手。霉菌毒素对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Devegowda 等, 1998a)。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世界上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每年由霉菌毒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上百万美元。这里面对农作物生产者,动物养殖者和食品生产者的影响最大。 影响食品和饲料的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和Cyclo piazonic acid(肝毒素,免疫抑制)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和桔青霉毒素Citrinin(肾毒素,痛风) ?T-2毒素T-2 toxin和蛇形菌毒素Duacetixyscripenol(口腔溃烂,食欲不振,皮肤和胃肠道发炎) ?伏马菌毒素Fumonisins和串珠镰刀菌毒素Moniliformin(神经学疾病,肝脏受损)?呕吐毒素Vomitoxin和萎蔫酸Fusaric acid(拒食,皮肤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假冒的雌激素,繁殖机能紊乱) (Devegowda等, 1998b) 影响饲草的霉菌毒素 生物碱Ergot alkaloids 葚孢霉毒素Sporidesmin 羊茅草毒素Fescue toxin 震颤素Tremorgens 展青霉毒素Patulin,呕吐毒素Vomitoxin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霉菌毒素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微生物学检验标准-478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4789 名称 ?12/08GB 4789.9-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空肠弯曲菌检验 ?12/08GB 478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12/08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12/13GB 4789.7-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12/13GB 4789.26-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 ?12/13GB 4789.2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12/13GB 4789.3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 ?12/13GB 4789.39-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粪大肠菌群计数 ?06/12GB 4789.38-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06/12GB 4789.34-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双歧杆菌的鉴定 ?06/12GB 4789.1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检验 ?06/12GB 4789.5-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06/11现行有效的4789系列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2012年7月更新) ?04/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 GB4789系列(2010版,已根据卫生部2010年5月26日的勘误公告进行更新) ?04/22GB 4789.4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阪崎肠杆菌检验 ?04/22GB 4789.3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 ?04/22GB 4789.3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04/22GB 4789.18-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 ?04/22GB 4789.1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04/22GB 4789.1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04/22GB 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04/22GB 478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04/22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04/22GB 4789.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03/19GB/T 4789.39-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粪大肠菌群计数 ?03/19GB/T 4789.38-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杆菌计数 ?03/19GB/T 4789.34-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双歧杆菌检验 ?03/19GB/T 4789.30-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03/19GB/T 4789.27-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鲜乳中抗生素残留检验 ?03/19GB/T 4789.10-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03/19GB/T 4789.9-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空肠弯曲菌检验 ?03/19GB/T 4789.8-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 ?03/19GB/T 4789.2-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03/19GB/T 4789.1-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09/28GB/T 4789.36-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 ?09/28GB/T 4789.4-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玉米的霉菌毒素污染

玉米的霉菌毒素污染 一、总论 玉米里的霉菌毒素是感染玉米果穗的特定霉菌所产生的。霉菌可能存在却不产生霉菌毒素,但如果没有霉菌存在,霉菌毒素是不会产生的。养猪生产者所关心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或DON)、串珠镰孢菌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镰孢菌毒素),有时候还包括赭曲霉毒素和T-2毒素(镰孢毒素)。许多穗腐病都会滋生能够产生毒素的霉菌。包括镰孢菌穗腐病、赤霉穗腐病以及黑曲霉穗腐病。依阿华地区二孢菌穗腐病比较常见,但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这种病会产生霉菌毒素。各种穗腐病所适应的环境条件不同,因此,不同的年份发生的穗腐病类型也可能会不同。 尽管天气条件是影响霉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但生产者却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感染发生的程度。例如,玉米害虫控制可以防止害虫破坏子实,并预防因此造成的霉菌感染。对玉米进行筛选,清除破碎或损坏的子实,并且保证相对湿度低于14%,这样可降低霉菌滋生风险。新谷进仓之前先清仓,确保存储环境清洁,这样也可避免霉菌经陈玉米传染给新玉米。 黄曲霉毒素可能算是最受关注的霉菌毒素了,因为它对人类和动物都构成健康威胁。由于黄曲霉毒素可在肉品当中积累,因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为了杜绝猪肉产品出现黄曲霉问题,商品猪饲料当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0ppb(十亿分之一)。 呕吐毒素,或称DON(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在饲料中含量1至3ppm时,会降低采食量和增重速度,年轻猪只最易受影响。牛和家禽对呕吐毒素的耐受力远高于猪。DON常常与另外一种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同时出现,因为这两种毒素是同一种霉菌产生的。 伏马毒素是一个家族,包括多种霉菌毒素,马和驴对这种毒素最敏感。对于猪,建议饲料中伏马毒素总含量要低于10ppm。 赭曲霉毒素主要影响肾脏,但同时也会对其它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建议猪饲料中含量低于0.2ppm。 T-2毒素不象DON那么常见,但毒性更强,会造成拒食、呕吐以及肠道损伤。有时甚至造成死亡。对于猪,建议饲料中T-2毒素含量低于2ppm。 最后,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类雌激素的毒素,也就是说它会模仿雌激素的效果,造成不孕、假妊娠和子宫脱垂。仔猪饲料当中的含量应低于1ppm,生长猪应低于3ppm。 二、介绍 1、玉米里的霉菌毒素是感染玉米果穗的特定霉菌所产生的。霉菌只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会产生霉菌毒素,因此检测霉菌含量并不是测定霉菌毒素含量的精确方法。此外,并非所有霉菌都会产生霉菌毒素,但玉米中如果没有霉菌,就不会有霉菌毒素。实时上,能够在玉米上生长的霉菌有几千种,然而真正产生霉菌毒素的只有少数的几种- 而且还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产生。因此,不能简单地只凭外观来评价用作猪饲料的玉米的安全性。 养猪生产者所关心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或DON)、串珠镰孢菌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镰孢菌毒素),有时候还包括赭曲霉毒素和T-2毒素(镰孢毒素)。T-2毒素很值得关注,因为它的毒性要强得多,但它不象DON那么普遍,尽管这两种毒素是同一种霉菌产生的。所有这六种霉菌毒素都是玉米穗腐病产生的。 除上述情况之外,特殊条件下还有可能玉米当中看不到任何霉菌迹象,却仍然含有霉菌毒素。例如,利用丙酸进行处理,就可以除去霉菌,只留下霉菌毒素在玉米当中,因为霉菌毒素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然而,假如玉米从来都没有长过霉菌,那么就不会含有霉菌毒素,这一点是不会有例外的。 霉菌是一种微生物,又称真菌,存在于土壤当中,可分解有机物或植物性物质。目前已经过鉴定的霉菌有几十万种,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会造成家畜和人类的健康问题。其它真菌包括白粉霉、酵母、蘑菇和尘菌。真菌是非常初等的生命形势,它们要么营寄生生活,也就是从其它生物身上获取营养物质,要么营寄生生活,也就是从死亡生物或腐烂的物质上获取营养物质。真菌的分布非常广泛,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例如,它们会造成人类的湿疹、脚气、多种过敏,以及雪口病,但真菌同时也可用来生产抗生素和抗毒素。关键是,在我们周围的世界当中充满了真菌,假如没有它们,生活就会十分不同,- 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

霉菌毒素的认识和解决办法

【原料品控】霉菌毒素的认识和解决办法 2014-11-05 晋龙集团稷山饲料有限公司 霉菌毒素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危害性也越来越为业界清晰。解决霉菌毒素的方法很多,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要全面地去了解霉菌毒素。 首先要了解饲料霉菌毒素产生的各个阶段: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多来自于玉米、豆粕、麸皮等谷物或谷物的副产品。玉米是其中的重点,其产生霉菌毒素的阶段可分为:田间、贮存和饲料三个阶段,而且导致发霉的因素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分析。ySs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但有一个可能大家都忽视的问题却是解决霉菌毒素的核心要点—“霉菌毒素由来已久,为什么近年来危害加剧了呢?” 田间发霉,我们几乎无能为力;饲料阶段是可控的;问题就出在贮存阶段。霉菌毒素比人类和多数的养殖动物更早地出现在地球上,为什么近年来霉菌毒素危害越来越大了呢?就是因为谷物的贮存阶段出了问题。以前饲料厂的经验是:关内玉米好,东北玉米差。是因为东北玉米除了生长期短导致营养含量低以外,还有东北上冻得早,玉米收获后来不及干燥就入了仓,导致发霉严重,霉菌毒素含量高(特别是玉米赤霉烯酮毒素)。 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食物和农作方式改变了,以前很多农民还要自己吃一些玉米,家里养一些畜禽,所以玉米收获后,很注意干燥,其时正当秋高气爽,晒干很容易,所以玉米贮存前水分很低,抛到水泥地面会弹得老高,粉碎机粉碎时清脆作响。现在农民专业化程度很高,玉米自己吃得也少了,几乎没有家庭养殖,就不在乎质量好不好了,而且为了怕调水份减秤,几乎都是一收获就入仓贮存了,水分较高,发霉严重不可避免,个别糊涂的存到来年春天,开仓后玉米霉变得变了色和味了,不得不低价卖给贩子。秋后玉米不晒干,饲料厂又没有干燥设备,所以水分高、霉菌毒素严重就理所当然了,这种玉米抛到水泥地面没有弹性,粉碎起来“噗噗”的声音低沉。 防霉剂只能减少饲料加工后的发霉情况,对谷物中已经产生的霉菌毒素无能为力。而脱霉剂,作用有限,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到底吸附率多少,各国无定论、无标准。至今欧盟、美国和中国都没有将脱霉剂列入添加剂名单中。并且防霉剂和脱霉剂的生产厂家有夸大其产品功效的嫌疑。 所以无论脱霉剂,还是防霉剂,都是一些辅助方法,要根本性地解决霉菌毒素,还是要防止霉菌毒素在三个阶段的产生,关键是贮存阶段。 难道要我们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吗?对,要改变。靠行政命令是做不到的,靠农业产业化是等不及的,怎么办?我认为,广大养殖企业和饲料厂能够做到。如何做,拒收吗,不行,春夏季节几乎都超标严重,不收,动物没得吃、饲料厂开不了工。我们要从源头上去改变。最好的方法是:奖干罚湿,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要认识到霉菌毒素的危害性,按质量给与合理价格。秋后收玉米,12个水分的就要比20个水分的要多给1毛钱,甚至再高一些,鼓励农民晒干;对水分超标的要价格压低一些。所以要奖励晒干,惩罚捂水分怕掉秤的,这样农民感到划算,就会积极晒干。 其他方法建议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