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转)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
时间
研究重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重媒体 20世纪 教育传播媒 世纪 30—50 体的功能与 效能 年代 重过程 60年代 教育传播系 年代 统的构成要 素 重优化 70年代 教育传播过 年代 程的优化设 计
注重对比研究 行为主义学习理 戴尔的《 论、戴尔的《经 验之塔》 验之塔》理论 注重系统方法 传播学、系统论 传播学、
一、教育传播的演进
特征 发展阶段 时间 信息 媒体 方式 使用感观
公元前30世 口语传播 公元前 世 纪以前 文字传播 公元前 世 公元前30世 纪以后 - 19 世纪末 世纪末- 电子传播 19世纪末- 世纪末 20世纪 年 世纪90年 世纪 代中期 世纪90年 网络传播 20世纪 年 世纪 代后期
量少、零散、原始、 量少、零散、原始、简单 口耳相传 听觉为主 无序 日益增多 逐渐多样化 另加读写 视觉为主 训练
量大、质高,多样化, 量大、质高,多样化,多 再加人机 视听觉并 对话 用 系统化、 系统化、科 媒化 学化 海量增多, 海量增多, 网络化 数字化 再加网上 视听触觉 并用 交流
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重媒体→重过程→ 二、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重媒体→重过程→重优化
我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
1956 年 复旦大学新闻系主编的《新闻学译丛》将 “Communication” 译成 “ 群众思想交通 ” ,这是我 国大陆最早接触 “Communication” (传播)一词。 1978 年 复旦大学刊物《新闻大学》登载文章介绍传 播学理论。 1982 年 传播学创始人威尔伯 . 施拉姆来华访问,向中 国大陆介绍传播学理论。 1983 年 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的 《传播学(简介)》成为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奠基 之作。 1984 年 9 月 出版了施拉姆的代表作,成为中国大陆 传播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认知学习理论、 注重个案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 和评估 教学过程最优化 理论、 理论、教学设计 理论
三、我国教育传播学的建立
我国传播学研究从台湾开始 1953 年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设立,开始 新闻学研究。 1963 年 传播学研究从台湾开始 施拉姆的学 生到该校任教并组织进行了台湾第一次的传播 学研究: “ 电视与儿童 ” 的研究。 此外,还进行了台湾第一个大规模的传播学调 查研究,主要研究传播与个人的现代性。 另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是杨孝荣所做的对传播 效果的统计研究,后成书《传播统计学》。
思考: 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 播变革。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 but the kindling of a flame. —Soc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