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及其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及其启
一、曾国藩人物概述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旧属湘乡县)。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他也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出生于清代一个地主家庭,自幼虽笨,但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

他生活在清王朝由盛转衰、内忧外患的动荡岁月里,既无家学,也无根底,却以一介儒生,仅凭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封建科举制度下考取了功名,踏上了仕途,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查中科事务、礼部侍郎及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

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老的人性一面:
作为一个时代非常优秀的人,他也有自己人性的一面,当被太平军打败之后,曾先后两次跳江自杀。

当他失败的时候,他也受到当朝人的嘲笑,他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他后来的成功都是在其前面失败的基础上累积起来的。

文学成就: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

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

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

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
《十八家诗钞》等。

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

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思想学术: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

”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

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

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

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

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八本三致祥教育,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尽管是侯门大族,100多年来未见有纨绔子弟,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成功。

曾国藩家教理论体系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不同中国传统的关于教育后代的核心理念,反对孔孟朱子颜氏等著名家训所一贯坚持的学而优则仕的学说,并付诸实施。

它对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家庭所面对的教育困惑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疆场竞斗之计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

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

主张军政分理,扣负其责。

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

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

选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四曰营务整齐”。

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

如“用兵动如脱兔。

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

不可轻取人财”。

要集思广益,兼听而不失聪。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

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

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

“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

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思诚则神钦”。

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二、曾国藩的成功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1811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偏僻的农民家庭,祖上没有功名。

他曾国藩五岁发蒙,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然后通过三次考试在28岁那年中进士点翰林。

之后十年,官运亨通,至正二品,创造了湖南人的奇迹。

后因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之功,在42岁时以一介书生而封万户侯,成为清朝以文人封武侯的第一人。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真正做到的未有几人,清末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他创立了湘军,保住了大清江山;他变革求新,推行了洋务运动。

梁启超曾称赞他是“超群绝伦的天才”,毛泽东说“生平最佩服他”,蒋介石也称赞他“不愧为当世之名将”——他就是晚清最重要的一位历史人物——曾国藩。

曾国藩的修身,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

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退、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人生在世,几乎都渴望成功,谁都不愿意做一个失败者。

对于曾国藩的历史评价,至今或许还有分歧,但他是一个成功者,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他为什么会成
功呢?
1、身立志,储才养望,奠定做大事业的基础
曾国藩早期在京师有过一段“圣”时期。

他的“内圣”功夫有哪些内容呢?归纳起来有四点,即修、立、储、养。

修即修身。

他的修身功课为诚、敬、静、谨、恒。

“诚”为诚实、诚恳,为人表里一致,内心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众。

“敬”为敬畏,在内则为心有所畏惧;在外则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畏指的是畏道畏法畏舆情。

“静”指的是心、气、神、体都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

“谨”主要指言语上的谨慎,不打诳语,不作妄言。

“恒”指的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立即立志。

就在严格修身的同时,曾氏立下了澄清宇内之志。

所谓“澄清宇内”,便是经邦治国、安定天下。

这是儒家信徒的最大志向了。

储即储备才干。

翰林院清闲,给了他读书的好机会。

他充分利用这个好机会,发奋苦读先辈大家之作,如诸子、二十三史及韩、欧、李、杜等人的文集,亦读如兵书、荒政、水利等方面的实学书籍,以此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办事而储备真才实学。

养即培养声望,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提高知名度。

他通过做诗文和不断上疏来实现“养望”目的。

曾国藩通过修、立、储、养的努力,在人格、才干、声望三个方面,为日后成大事业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才有后来唐鉴的竭力推荐,湖南官场的渴望和三湘士绅的归附。

2、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让事业蓬勃发展
咸丰二年年底,一个改变命运的绝大机遇降临到曾氏的头上,这便是先一年起义的太平军冲出广西,向江南进军,东南各省陷入战乱之中,为了配合正规
部队的作战,朝廷在江南各省任命了四十三位团练大臣。

四十三个团练大臣,在后来死的死走的走,几乎都没有办成什么事,唯一一个成就一番大业的就是曾国藩。

成与不成,这中间因素很多,如何把握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这个机遇,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曾国藩充分利用机遇的一个主要的手段,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做大做强。

回过头来看,他的做大做强有三个步骤。

所谓团练,就是后来的民兵,结队编团定时训练,无事则拿锄头做农活,有事则拿刀枪械斗。

这种组织都在县城以下,各乡都有。

各省团练大臣都沿旧例,只是局限在县、乡一带办团练。

曾国藩则不一样。

他一到长沙做团练大臣,便上奏请求在省城建一大团,将湘乡!""" 人马调进省城,分为三个营,将这三个营派遣到各地镇压匪乱,维持秩序。

这个大团虽不是正规军,但它一天到晚练兵打仗,住在营房,实际上已经是军队,湘军便这么出来了。

这是做大做强的第一步。

与绿营发生冲突后,曾氏干脆团练扩大为十营5000练水师,水陆两支人马10000夫及辅助人员多达18000人。

从衡阳出师时,水陆齐头并进,威威武武,浩浩荡荡,完全是一支力量强大的劲旅。

这是做大做强的第二步。

到了打下武汉后,曾氏提出沿长江东下的计划,分南北中三路推进,除北路为湖北都督统率的绿营外,南路和中路均为湘军,他本人则为三路人马的总指挥,这个计划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曾氏的湘军便成为太平军的头号对手,一个省的团练便这样成了国家军队中的第一号种子选手,成了国家武装力量中的王牌部队,做大做强的设想得到了最好
的实现。

3、脱牙齿和血吞,屡败屡战,赢来最后的胜利
湘军的做大做强,有一个千难万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苦多乐少、败多胜少。

从衡阳出师到武汉的打下,这七八个月里,曾氏经历过兵败投水自杀、湘军溃逃四散、湖南军政两界的讥讽、长沙城闭门不纳等等羞辱,直到武汉打下,才一洗满面羞惭。

经过一段短暂的胜利,曾氏来到江西后,很快又处于战事胶着状态。

从咸丰五年到咸丰十年的五六年里,曾氏在江西、安徽一带的军事行动一直在低迷中徘徊不定。

这期间,曾氏遭遇到江西官场的排斥、湖南官场的指责、朝廷的不信任、友军的不配合,他再一次投水自杀未遂,又被朝廷冷落了一年多,弄得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从朝廷到地方都不能容的异类,以至得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一天到晚吃不好睡不好。

不到50岁,连一寸大小的字都看不清,随时都有死去的可能。

面对着这一切,曾氏都忍了。

他拿湖南乡间的一句俗话来安慰、激励自己:“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

和血吞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不示人以弱,不求人怜恤,一切痛苦自己担当。

二是将仇恨吞到肚子里,让它生根发芽,变成复仇的动力。

有野史上说:幕僚给朝廷拟奏折说湘军“屡战屡败”,曾氏将“战”“败”两字易了一个位置,变为“屡败屡战”。

这一字之易,体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精神气慨:决不屈服,决不退缩,倒下了再爬起来,前人死了,后人再继续。

这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精神的最生动的体现,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取得最后的大胜。

"、成功后不居功,谦退自抑,淡化光环,缩小靶的。

翻开中国史册,常见这样一些故事:与人相处,共患难易,共成功难,功高震主者更是自身难保。

这种事情发生,是由主客两个方面决定的,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方。

上司的防范猜疑,同事的眼红嫉妒,属于客观的情形;自我膨胀,则属主观的原因。

曾氏对这种种人性和社会性,看得透彻,透彻到洞若观火的地步。

他多次对家人说,自古以来,建立大功又得善终的人不多。

同治三年,五十四岁的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湘军统帅,在经过十几年的千辛万苦后,终于打下南京,取得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决定性胜利,朝廷给予封侯之享的同时,一面对
他及其手下的十余万虎狼之师———湘军高度警惕。

与曾氏同处于一个战场的其他将帅,一面颂扬恭维,一面在暗中竭力挑刺,恨不得将他一棍子打死,在九弟及其吉字营忙于抢掠财富,忙于争功的时候,曾氏则在尽力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缩小中箭的靶的。

他主要做了下面五个方面的工作:(1)把功劳归之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之于协同作战的友军,自己则做事不多,国藩很清晰地洞察到功高震主这样的局面,他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

尽可能地缩小自己被射中的目标。

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声称做得不够。

大量裁撤湘军,90%的湘军被裁撤。

他恢复乡试,赢得了世人的称赞,渡过了表面风光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险恶的政治阶段;(2)动员牢骚满腹的九弟辞职回家养病;(3)大量裁减湘军,90% 裁掉;(4)大撤厘金局;(5复江南试院,收买士人,堵住他们的口。

就这样,曾氏及其所代表的湘军集团,较为平安地度过了表面风光内里危机四伏的政治险滩。

#、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是统帅的最大要务。

前人说曾氏是将人则胜、自将则败,这话是有根据的。

曾氏凡亲自指挥打仗,必定失败,例子颇多,但他会指挥别人去带部队打仗。

曾氏不是将才是帅才,或许可以借用今天的话来说,曾氏不是专家而是领导。

作为一个领导,要具有什么能力呢?毛泽东对此有个很好的回答。

他说领导的才能在两个方面,即出点子、用干部。

曾氏在这方面的才能大过常人。

将帅的最大点子是什么?最大的点子便是制定战略决策。

前面讲到的初期在省城建大团,做大做强,便是一个极好的战略决策。

以后在衡阳组建湘军水师,也是一个极好的战略决策。

咸丰十年春天,太平军与湘军之间的战事出现了一个突变,朝廷驻扎在南京城外孝陵卫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击溃了,清军统帅逃跑的逃跑,自杀的自杀,两江总督何桂清潜逃到苏州,苏州巡抚闭门不纳,只得仓皇逃到上海。

就在江南面临一片危机、朝廷失措,士气低落的时候,临危受命的曾国藩,充分显示了一个军事统帅的冷静和对全局的清醒认识,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提出被后来证明为正确的西面制胜之策、识才用才,是领袖成事的第一秘诀。

曾氏的成功之道中极重要的一条,还在于他有杰出的识才用才的本事。

时人说他善于衡人,尤擅长相士。

曾氏用人的原则是德为主,才为辅,先看德行操守,次看学识,再看才具。

他对人才广收慎用,因量器使。

识别后,将他们一一合理使用。

在识与用之间,他还善于培养人才。

他的教育之点立足在褒奖,也就是多用奖励,少用苛责,他有两句名言“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在十多年的战争岁月里,曾氏依仗着千万人才成就了大事业,同时,他也通过这些战事培养了一批卓越人才。

这批人才,对晚清政治、军事、文化、外交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识人用人中,曾氏尤注重对替手的选择。

他在给九弟的一封信中就说:“办大事者,以选替手为第一要义。

”这说的是他自己的经验。

什么是替手?替手就是代替自己的人,超过自己的接班人。

这种代替,有部分代替和全面代替两种。

部分代替的人,他挑选出来作为分统、营官、哨官。

全部代替的人,我们今天通常称之为接班人。

曾氏很重视寻找一个全面的替手,经过多年的培养观察,他最后将李鸿章选为自己的接班人。

曾氏与李的关系有几个阶段:结识一雕琢一磨炼一寄予大任一视为接班人。

事实证明,正是李鸿章将曾氏的事业推向前进。

在军事方面:李鸿章的淮军最终平定了捻军,在后来日益壮大,成为晚清军界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在洋务方面:他大规模地开设兵工厂、创设机器局、选派留学生等等。

曾氏只是拉开洋务运动的序幕,洋务的大局面还是他的替手李鸿章打开的。

李对曾氏十分推崇,他与人谈话,口口声声称曾为老师,且称他所做的事都是老师所开创的。

李鸿章执掌晚清军事、外交大权!" 年,权倾天下,炙手可热,曾国藩在死后很长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高大的形象,与李鸿章
的地位和推崇是分不开的。

曾国藩最大的成功原因,是中国的哲学阴阳调和。

他认为一个人的功名、事业、富贵、地位、权势,一切好的东西可以把他比之为放在阳的范畴,那么一切坎坷、不利、退让、宽容、厚道别人、自己压抑,这许多方面归为阴的范畴,这样两个东西要互补、要调和。

三、曾国藩对后人的启迪
曾国藩谢世整二百年了,中间除开三十年因为政治原因成为禁区外,人们都喜欢谈论他,尤其是九十年代小说《曾国藩》问世,曾氏再次成了中国人的热门话题。

这原因在于曾氏是一座文化宝库,人们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各方面的启迪。

曾国藩的人生智慧给了后人很大的影响。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潜心研究过曾氏文集并给予高度评价。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蒋介石曾说:“阅曾文正全集一书,实不愧为当世之名将,足为吾人之师资。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之父,有些人不会认同。

说曾国藩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人物,则一点也不为过。

(一)农家子弟(或者泛指普通人家子弟)照样可以成大事,获高位,享大名,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

曾氏成为后世榜样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依傍、没有靠山、没有财富的普通人家的子弟的上进心。

毛泽东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毛在一师读书的时候,与老师杨昌济谈到自己的务农之家时,杨“以农家多出异才,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为勉之”。

以杨的身份,此话对毛的鼓励是相当大的。

(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之本。

人的综合素质是为人基本,如果把人的一生在社会上的生存比作一门学问的话,技能则如同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则好比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扎实雄厚,相关的专业则较为容易掌握。

曾氏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生、文人,但后来形势需要他做军队的统帅,他很快就适应了,而且做得比当时所有的专业军事将士要好,这原因就在于他的综合素质好,也就是他的人格修炼成功。

现在的社会变化得快,专业门类越来越多,人在学校里的专业学习决不可能都学到的,到了社会后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其立身之本则在人的综合素质上,这是其一;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类的大事业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担当得起。

对于年轻的朋友们来说,如果我们给自己一生的定位是“两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养家这个标准,当然只要有一两门技能就可以,但要立志做大事业,则只靠技能不行,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下,在事业成就的大小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曾氏早期学师的人格修炼,使得他在日后的危难时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定力,在千百万银子从自己手头过的时候,他能保持一文不取的廉洁自律的操守,在位高权重时不头脑发热、利令智昏,他的综合素质变成他的人格魅力,靠着这种魅力,他团结成百上千优秀人才,共襄大业。

(三)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种“静心”。

曾氏早期修身时,他的老师唐鉴告诉他,最是静字工夫要紧,程颐、王阳明都强调静字工夫,所以能不动心,若是不静,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他深记这话,在静字上下了很大的工夫。

一个人的心处于绝对安静状态时,便可以从容思考各种疑难,从容应对多方杂务,曾氏在同治三年攻打南京的时候,静工夫帮他度过难关。

我们如果遇到很棘手很困难的事情不妨试试:脑子不能有太多的杂念,而且要有意识去排斥各种诱惑、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