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卫生医疗健康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卫生医疗健康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卫生医疗健康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一医疗保险制度
新加坡是实施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政府致力于维持国民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服务,确保每个国民不论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获得良好的基本医疗服务。
政府通过大幅度津贴、保健储蓄、健保双全与保健基金等架构达到这个目的,同时也强调个人责任,通过共同付费而分担责任,避免因政府付费而浪费医药资源。
病人如果要求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就得付更高的费用。
1.1 政府津贴是政府对全体国民住院、门诊医药费用的直接补贴,门诊和住院病人最高可享受医药费用80%的补贴。
政府将医院病房分为A、B、C级,A 级病房1~2张床位,设施最好,政府不补贴;B1级病房3~4张床位,政府补贴20%B2级病房5-6张病床,政府补贴50%~60% C级病房6张以上床位,政府补贴80%。
随着补贴比例的增高,病房设施条件也相应递减,如B2级以下病房一律不设空调。
在社区综合诊所和医院就诊的门诊人也相应享受政府50%~70%的医药费用补贴。
政府补助以外的费用,按相应规定自付现金或动用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支付。
1.2 保健储蓄设立于1984年,是全国性的医疗保健储蓄制度,国民必须将每月收入的6%~8%储存入个人专用户头,用于支付户头持有者及其直系亲属的住院费用和特殊的门诊费用。
其中35岁及以下每月收入储存率为6%,封顶为270元;36,-45岁为7%,封顶为315元;46岁及以上为8%,封项为360元;自雇人士每月收入超过6000元新币的也必须按此比例储存。
保健储蓄按规定可支付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所有的住院费用及乙肝、癌症、化疗、洗肾、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等特殊门诊费用的自费部分。
1.3 健保双全设立于1990年,健保双全的投保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首次缴付公积金时,就自动在健保双全制度下交保,除非他们选择退出。
这是一项低廉的重病保险计划,为投保人提供重病保障,万一患上重病或长期疾病需要庞大的医药开支,而保健储蓄又不足支付这些开支时,可动用健保双全资金。
健保双全可支付本人及直系亲属全部的住院医药费用及特殊的门诊医药费用的自费部分。
1.4 保健基金设立于1993年,是政府设立的一项留本基金,宗旨是为贫困
院一切支出的经费直接补贴住院和门诊患者,医院必须从就诊病人中的政府补贴、现金支付、健保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中获取收入。
院长由董事会任命,5年为一任期。
医院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收支的经营决策权,更灵活的管理,带来了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佳的运行绩效。
2.3 亚历山大医院该院60多年前是英国军队医院,新加坡独立后转入民用医院,20世纪70~80年代病人很多,随着管理体制的逐步僵化,医院病人越来越少,绩效越来越差,声誉越来越低。
2000年重组后,医院各方面迅速改观,现已是新加坡一所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都极佳的大型医院。
该院2005年员工1 296人,其中医生121人占9.3%,护士526人占40.6%,辅助支持部门321人占24.8%,其他和管理人员328__人占25.3%。
年门急诊23.51万人次,住院2.08万人次,其中住院和门诊手术2万人次。
病人平均住院5d,平均每个住院病人费用按病房级别为2299,-,615元新币。
平均每个门急诊费用为114,--55元新币。
全年收入近亿元新币。
医院的支出为人力资源占51%,其中医生为14%:物资为18%,其中药品为8%:租金折旧为18%;水电维修和其他为15%。
医生的薪酬是比较高的,由每月薪金、外科程序费和年度红利组成,年最高薪金可达30,-40万新币,与最低的职员相差近20倍。
2.4 医药费用.新加坡国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岁,2004年医疗保健支出约占GDP的4%,低于美国的14%,瑞士、法国12%,日本、英国的8%,中国大陆的5%。
新加坡国民每月收入约为3 000,-4 000元新币,与其收入相比,住院费用还是比较低的。
一般公立医院低于私立医院,平均每次住院费用A级病房为2 299-8 075元新币,B1级病房为1 872~7 286元新币,C级病房为615~1 162元新币。
三中医中药发展管理制度
新加坡大多数是华人,中医药伴随着华人移民而传入,历史悠久,市场广阔,多数华人都喜欢应用中医药,发展前景良好。
3.1 中医药概况新加坡现有一所中华医院和一所中医学院。
2005年有3213名中医和针灸医师,其中中医师1846人、针灸医师1367人。
新加坡西医药是主流医药体系,中医药作为辅助和补充,全国有1000多个中医针灸诊所,向中医
药求诊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45%左右,全国估计每天就诊中医药病人1万人次,约占总门诊量的12%左右。
新加坡的中医针灸医师都是个体开业,用纯中医药治病,患者全是自费,因个体诊所不享受政府补贴和医疗保险计划的支付。
所有的公立和私立医院及综合诊所中都未设中医科室,更没有中医针灸人员坐诊,因此新加坡中医药未进入医院。
近年来有个别社区医院尝试设立中医科室,安排中医针灸人员坐诊,就诊患者可以用医疗保险资金支付。
如果这种尝试获得成功,其服务和疗效受到患者欢迎的话,政府可考虑批准让中医药进入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3.2 中华医院、中医学院和中医师公会中华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幢四层楼的建筑,这里设有新加坡最大的中医药门诊服务,每日由知名中医专家坐诊,每日约有800多名左右门诊病人,年门诊量约为30万人次。
这里提供的中医药服务是慈善捐助性质,患者每天医药费中成药2元新币,中药饮片和针灸每天4元新币。
医院的运转经营费用主要由知名企业和社会捐助。
坐诊的中医师一般都有自己的私人诊所,只是每月定期来免费坐诊数天,不收报酬。
中华医院三楼设新加坡中医学院,1953年创办,初为中医学校,1976年改为新加坡中医学院,学院为专科性质,有3年学制和6年部分时间制,课程设置为纯中医药课程。
自1953年创办至2003年共毕业学生31届,计1309人。
学员毕业后,可参加执业中医师考试,考试合格获得中医师资格即可进行中医执业注册。
该学院现正和中国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办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创立于1946年,公会汇集了新加坡许多知名中医药人员。
中华医院、中医学院、中华医药研究院及中华针灸研究院均由公会创办。
该会还拥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藏书近4万册、期刊杂志3.4万册。
中国大陆出版的中医药图书和杂志,该馆基本都有。
中医师公会与我国联系密切,其领导人经常到国内考察交流、学习,国内许多知名学者如陈可冀院士等也赴新加坡进行讲学。
3.3 中医药管理新加坡中医药管理原来较为粗放,对中医师管理也未进进行资格考试和注册。
1999年新加坡卫生部与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中医药合作交流备忘录》,两国定期进行考察交流,双方就新加坡中医和针灸师的考试注册、中医学院培训课程提升、中药从业人员培训、中国中医药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培训等项目定期进行考察交流。
新加坡卫生部自2000年起设有中医
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中医药管理法规、政策的制定及中医、针灸师的考试、注册管理,亦负责注册者的行为道德管制、推荐延伸教育与培训及法令授权的其他管制事项。
自2001年新加坡中医师注册法令颁布后,该委员会对现有中医、针灸师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进行了过渡时期的考试注册。
对行医10年以上,又获得系统中医课程培训者免予考试:对行医10年以下者,进行部分考试通过即可注册;而对行医5年以下或新进入的中医、针灸人员即必须通过资格考试方可注册。
新加坡鉴于中医人员较多,规定必须是新加坡中医学院或中国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广州等6所中医药大学毕业者方可参加考试,其他中医学院毕业者,一律不得参加考试。
四体会与思考
新加坡政府重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高度关注国民健康,建立了全民医疗保健网络,普及医疗保险,设立保健基金,重组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等都卓有成效,值得我们借鉴。
4.1 新加坡政府重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一是建立了全民的医疗保险网络,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使每个国民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二是对住B级病房的病人医药费进行直接补贴,减轻中低收入者的医药费用负担:三是凡国家公立医院和综合诊所,全部由政府投资建设和购置设备,不需要医院从经营利润中负担。
如亚历山大医院异地新建需3-5亿元新币,全部由政府投入。
据统计新加坡全国保健支出为政府津贴占27.4%,雇主单位员工福利支出占30%,患者
现款支付占32%,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等支付占10.6%。
新加坡卫生开支占财政支出的6.6%,是第三大开支。
而我国患者自己支付高达56%,社会支付占27%,政府支付仅占17%,我国政府卫生开支仅占财政支出的1.83%。
加之我国大多数人,尤其是农民没有基本的医疗保障,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4.2 新加坡对卫生事业管理先进规范新加坡是全世界规范科学管理的典范,本人体会要学现代化先进管理,应首先去新加坡。
一是建立公立和私立医院两种所有制医院相互竞争,医药价格借助市场机制调控,有关媒体及网上及时公布各大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及单病种费用,供患者自行选
择。
私立医院费用相对较高,但也是患者自愿选择。
新加坡人每住一次院相当于1~2个月工资,而我国远远高于这个相对水平。
二是新加坡医院不存在药品虚高定价、过度用药等问题,医院药品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0%左右,而我国竞高达50%左右。
三是新加坡政府发现公立医院的管理__弊端后,及时进行重组,重新激起了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
四是卫生行政部门只是从宏观上、法律法规上进行调控,不插手具体事务,更不去组织医院药品、设备等的招标采购事项。
如对医院的质量监管通过有关专业公司,价格管理只公布有关信息让市场选择。
4_3 新加坡建立起完善的逐级转诊网络和制度新加坡私人诊所、综合诊所、社区医院、综合医院、专科中心等医疗网络健全完善,分工明确,运转平衡良好。
私人诊所和综合诊所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居民社区,居民患常见病、多发病及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慢性病多在个体诊所、综合诊所和社区医院内解决。
患者实行双向逐级转诊,既方便患者就医,提高了服务质量,又降低了医药费用,节约了有限的卫生资源,避免了像我国一患病不论大小轻重就往大医院挤的尴尬局面。
因而新加坡的大型医院大病重病住院病人较多,而门诊病人一般不像我国那样拥挤。
如亚历山大医院年门诊量仅20多万人次,而住院病人达2万多人次。
4.4 新加坡建立起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健体系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新加坡较早就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健体系,使每个新加坡国民,不论其经济状况如何,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医疗保健服务,更不会因为患病而负债,影响正常的生活。
这对于新加坡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状况改善和寿命的延长、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应借鉴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做法,采取国家补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法,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的医疗保险,使全体国民特别是农民能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不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甚至因病无钱医治而死亡。
4.5 新加坡重视对世界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吸纳新加坡人深知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国家经验的重要,他们卫生和医院管理的标杆都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亚历山大医院院长认为:作为一个院长首先是要有宽广的视野,世界的眼光,知道本院与全球先进医院相比的差距,才能采取措施奋起直追,才能追出效果他坦言考察过全球数百家知名医院,包括中国大陆的许多医
院他都到过。
由于新加坡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医师出国学习考察的机会十分普遍,因而新加坡管理者和专业人员视野开阔,掌握信息量也大,总能跟上世界先进潮流。
4.6 新加坡中医药发展是纯中医的一是对中医药管理多年来未列入议事日程,未进入医疗卫生主流,仅仅作为一种辅助和补充,所有的西医院都未设立中医科室,中医无法进入医院服务,只能是开个体诊所,更谈不上办独立的中医院。
仅有的一所中华医院,也是慈善性质的,自1952年建院以来,虽然不断发展进步,但相对于西医院,发展还是较慢。
二是中医药治疗上是纯中医的,没有与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执业范围上中医只能开中药而不能开西药,中医学院也只设立中医课程,这样做的结果是临床上限制了中医药治疗方法的改进提高,适应不了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学术上制约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创新。
好在近年来已有医院设中医、针灸科室的尝试,但要全面进入医院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资料编辑整理:刘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