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标志物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标志物介绍

心肌细胞损伤会导致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和通透性增加,使细胞内的物质进入外围血循环,这些可在血循环中检测到的物质被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已发现多种反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如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和脂肪酸结合蛋白等。

心脏标志物是反映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指,有助于心肌损伤,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层和预后评估。

一般在心肌损伤发病6~9 小时后血中出现、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

心脏疾病主要包括:心肌疾病、心脏瓣膜疾病、心包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他心脏大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诊断心脏疾病除了病史、症状和体征之外,需要辅助检查的支持,如心电图、化验、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CT等手段。

主要心脏标志物

一、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首次发现于急性病人的血清中,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1941年Abemethy和Avery证实其为血清中造成沉淀反应的一种蛋白质,称为C-反应蛋白。

CRP由肝细胞合成,由1号染色体基因编码。有187个氨基酸和1个二硫键,分子量为1.15KD,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聚集而成的环状对称五聚体。在它的每一边都有亲钙性结合点。在钙离子作用下,CRP可与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结合。分子代谢周期的半衰期只有5~7个小时。

CRP在临床上作为一个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可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评价抗生素疗效,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等,除此之外,CRP仍为早期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在全血中,成人和儿童CRP正常值为:0.068-8.2mg/L,心肌损伤发生数小时内,CRP可迅速增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心肌梗死的一、二级预防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既可预言无症状人群中心脏事件的发生,又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判断价值。关于一级预防的判断值,有些国外作者建议使用PHS临床研究的结果,将判断值限定在2.2mg/L。高于此值的男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度增加三倍。关于二级预防的判断值普遍认为以3.0mg/L较为合适。

检测高敏CRP 时,建议将测值分为以下三级:低危<1.0mg

l="">3.0mg/L 。目前尚未开发出能特异性降低hs-CRP的治疗措施,也好没有发现有直接证据表明降低hs-CRP浓度以后可以减少未来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但已有一些研究证实,对hs-CRP升高的ACS患者,长期服用aspirin (阿司匹林)和pravastatin(普伐他汀)能有效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二、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 /T(cTnI /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日常AMI诊断中可应用两类生化标志物:

一类是早期标志物(症状出现6小时内血中明显增高,达到诊断值),目前认为较好的早期标志物是肌红蛋白(Mb)。

血清中的肌红蛋白来源于肌肉组织的损伤,主要是骨骼肌损伤,当然也包括心肌损伤。由于肌红蛋白分子量小,在AMI发生后2-6小时左右就开始升高,6-12小时达高峰,Mb的升高比任何其他传统的项目都要早1h,并可有效地鉴别AMI。

Mb并非心肌特异,最主要的假阳性来源于肾功能衰竭和骨骼肌的疾病。半衰期短,高峰时间在AMI后4~5h,AMI发作后1~3h内血清测出的敏感性可达62%~100%。此时几乎所有的病例血清Mb水平都达到了AMI的诊断水平,因此十分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

cTnT和cTnI是心肌细胞特有的抗原,在心肌细胞损伤时从心肌纤维上降解下来。血清中cTn升高反映了心肌细胞受损,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于以往常用的心肌酶谱。ACS 患者发病后3~8h才开始出现,12~24h达峰值,持续升高分别为5~10和5~14天,对心肌梗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是目前认为较好的的确定标志物。

近年出现的超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检测技术对于心肌损伤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性,理论上,cTn应以正常人群的99分位作为心肌损伤的界限值hs—cTn指的是该检测方法在总不精密度(CV)小于10的前提下,可以测量到99分位或更低的数值。

传统的酶法测定血清CK-MB活性是采用免疫抑制法,存在着巨CK的干扰,在临床应用中应加以警惕。如果采用免疫学方法测定CK-MB的质量(CK-MBmass),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三种心肌损伤蛋白在AMI发生后的变化规律

几种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对诊断AMI的界值和特性

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三、B 型尿钠肽(BNP )

钠尿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是继心钠肽(ANP)后钠尿肽系统的又一成员,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

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

BNP反映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严重程度以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和左室肥大,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上具有很大应用价值。在与几个常用的提示心衰发生的指标作相关分析发现BNP与心功能分级程度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5,P<0.001),说明BNP是很好的心脏泵功能不全的提示因子,在评估心泵功能衰竭程度和诊断心衰上十分有价值。

BNP升高幅度的大小与心衰病因有关,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BNP升幅较大,以心肌缺血最明显,与心功能分级相关,男性病人BNP浓度比女性病人要高,与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BNP有关心衰鉴别诊断和分层的指标

(1)用于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在急诊呼吸困难的病人中我们往往很难区分到底是由肺部原因还是心脏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通过测定钠尿肽则可以区分。另外,约20%肺部疾病的患者BNP水平升高,提示同时存在心力衰竭,或其呼吸困难的真正病因是心力衰竭,而在以往,这些患者常可能被误诊为肺部疾病。

(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不稳定心绞痛病人的风险分级:在心肌缺血后2~5天应进行BNP的检测,并根据钠尿肽浓度高低可以更好地对心衰病人进行分级,采取相应的抗心衰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