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油气藏类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层线与构造等高线或与岩性尖灭线必须闭合。
构造油气藏
• 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断层油气藏
断块油气藏:
封闭断层与不具备构造形态的倾斜储集 层组成的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藏。
断鼻油气藏:
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断层遮挡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
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两重性:封闭遮挡作用,通道破坏作用。 断层封闭性能的控制因素: 1、断层的性质和产状:
油气上倾方向被刺穿岩体所限,
下倾方向油水界面与等高线平行。
油气藏分类方案
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 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 透镜型岩性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二、地层油气藏
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称地层圈闭;油 气在地层圈闭中的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 潜伏剥蚀突起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潜伏剥蚀构造
油气藏分类方案
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 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 透镜型岩性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四、水动力油气藏
由水动力或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 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 称为水动力圈闭。在水动力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称水动力油气藏。(“悬挂式”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
(一)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储集层上倾方向或上方直 接与不整合面相切被遮挡而形 成的圈闭称为地层不整合圈闭, 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地层不 整合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一)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的类型
(不整合面以下的不整合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圈闭的类型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角 度 不 整 合
古地形突起被不渗透地层覆盖形成 圈闭,油气聚集其中而形成。
地层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 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 透镜型岩性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三、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
岩性圈闭:储集层岩性或物性发生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圈闭。 在岩性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岩性油气藏。 造成遮挡的两种作用:
-沉积环境改变(相变) -成岩作用
4、典型实例
中国渤海湾盆地(多)黄骅坳陷 大港油田
东营凹陷 坨庄—胜利村油田(典型) 沙河街组
尼日利亚 尼日尔河三角洲 发现200多个油气田,奥坎油田
滚动背斜油气藏
滚动背斜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
(二)断层油气藏
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形成的圈闭称为断层圈
闭。油气在断层圈闭中的聚集称为断层油气藏。
形成断层圈闭的必要条件:
• 已提出的分类依据:
圈闭成因
油气藏形态
储集层岩性 流体性质 评论:只有根据圈闭成因对油气藏进行分类,才能充 分地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 条件,充分展示各 种类型油气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目前在勘探上常采用基 于圈闭成因的油气藏分类方案
提问:
•
1、什么是圈闭?
2、什么是油气藏? 适于油气聚集成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称为油气藏
2、发育地区:三角洲地区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
缘亚相发育的同生正断层下降盘靠近断层一侧。
底辟拱升背 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 油气藏 滚动背斜 油气藏
3、油气藏特点:
(1)背斜一般较平缓;
(2)背斜范围较小,一般多为宽缓的不对称短轴背斜; (3)常发育在同生正断层的下降盘,靠近断层一翼陡, 远离 断层一翼平缓;
滚动背斜 油气藏
3、典型实例: 渤海湾盆地 济阳孤岛油田(灰岩,云岩剥蚀突起) 美国 二迭盆地
希莫尔油田(珊瑚礁体突起)
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
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渤海湾盆地埕北油气藏
挤压背斜 油气藏
基底隆升背 斜油气藏
1、圈闭成因:由于生长断层造成的原始滑动及逆牵引作
用相结合而形成。
地层油气藏
(二)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
(不整合面以上的不整合油气藏) 当水体渐进时,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较新沉积的非渗透性地层 覆盖在较老沉积的渗透性地层上,并向陆地发展,与更老的地层侵 蚀面成不整合接触,所形成的圈闭叫做地层超覆圈闭。油气在其中 的聚集称为地层超覆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的条件;
3)运移距离短,封闭性好,原油性质好。
岩性油气藏
3、生物礁油气藏
礁组合中具有良好孔隙—渗透性的储集岩体上方
和围翼被非渗透性岩层覆盖而形成的圈闭称为生物礁
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生物礁油气藏。
呈块状,具有水 下突起的地貌,沉积 厚度比相邻地层大。
岩性油气藏
生物礁型油气田储产量特点
生物礁油气藏
4、典型实例
滚动背斜 油气藏
酒泉盆地老君庙背斜带油气田
川东卧龙河气田
扎格洛斯山前的背斜带 (卫星照片)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油气田分布图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油气藏剖面图
老君庙背斜油藏
卧龙河背斜气藏
构造油气藏
挤压背斜 油气藏 1、圈闭成因:由于基底上隆
背斜油气藏
使上部地层变形而形成圈闭。
2、油气藏分布:分布在相对稳定地区,盆地
构造油气藏
(三)裂缝性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指油气储集的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靠构造作用形成
的裂缝或由裂缝连接的溶孔、溶洞系统组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与断层圈闭和背斜圈闭有密切关系。) 1、裂缝性油气藏的特征 • 油气藏常呈块状,没有固定产层、有共同的油水界面、统一的压力系统。
• 钻井中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井喷现象;
岩性油气藏
岩性尖灭油气藏
沉积作用(相变)造成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尖灭于非渗透层中
岩性油气藏
2、透镜体油气藏:
透镜体油气藏
透镜状或不规则状储集层四周被非渗透性岩层所
限或渗透性变差而构成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岩性油气藏
岩性尖灭和透镜体油气藏特征:
1)常成群成组出现; 2)圈闭形成早,生油层在周围,有优先捕获油气
中以隆起占优势的地区。
基底隆升背 斜油气藏
3、油气藏特点:
(1)两翼地层倾角平缓; (2)圈闭的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 (3)断层较少且以张性断层为主; (4)油气藏常成组成带出现。
底辟拱升背 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 油气藏 滚动背斜 油气藏
4、典型实例
松辽盆地--大庆油田(萨尔图) 沙特 波斯湾盆地 加瓦尔油田(世界第一大油田) 可采储量104 亿吨
陕甘宁盆地
三迭系延长组
构造油气藏
(四)刺穿接触油气藏
由于刺穿岩体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刺穿接触圈闭。在
刺穿接触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刺穿接触油气藏。
• 刺穿岩体的类型
ຫໍສະໝຸດ Baidu
盐岩(最常见)、泥火山、岩浆岩
• 圈闭的形成机理
地下深处的厚层膏盐或软泥层在上 覆地层不均衡重压下沿薄弱带侵入并 刺穿上覆地层。
• 刺穿油气藏的基本特点:
1、圈闭的成因:地层受侧向应力挤压
上隆弯曲形成圈闭。
2、圈闭的分布:褶皱区及其前缘带
基底隆升背 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 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 油气藏
例如:天山褶皱带
龙门山褶皱带
3、油气藏特点:
(1)两翼地层倾角陡,且不对称; (2)闭合高度大,闭合面积小; (3)常被断层复杂化; (4)构造走向与盆地边缘褶皱方向一致; (5)油气藏常成排成带出现。
1)一般油气田储量都比较巨大。如世界上生物礁型大油田的
总储量是43.4亿吨。加拿大60%的油气产自生物礁,墨西
哥70%的石油产自生物礁。
2)单井产量一般都比较高。如墨西哥湾黄金巷环礁带油田群 拥有3口日产万吨高产油井而闻名。 3)油田成群、成带分布。生物礁发育在一定的环境,是成带 分布,因而,发现一个生物礁油田,就可以发现许多油气田。
断层破碎带胶结紧密或充填程度越高,断层封闭性越好。
构造油气藏
• 断层油气藏的特点
断层油气藏
1. 断层的分隔性明显,常以多断块形式出现,破坏了油气藏的完 整性,使构造复杂,含油层位、含油高度、含油气面积很不一 致,油水关系复杂;
2. 断层附近储集层渗透性变好,常形成高产井区;
3. 纵向上常具多含油气层系; 4. 油气常富集于靠近油源的断层一侧。
由于沉积基底存在地形突起(如结晶基岩、坚硬致密
的沉积岩、生物礁块突起等),导致上覆沉积物厚度
在古地形突起顶部较薄、周围变厚,从而造成差异压 实,形成背斜圈闭。
底辟拱升背 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 油气藏
2、油气藏特点:
(1)背斜形状常反映古突起形状; (2)圈闭闭合度小于突起高度, 且向上递减至消失; (3)两翼倾角向下逐渐变陡。
(1)上覆地层倾角缓, 向下逐渐变陡; (2)背斜顶部常伴有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
披覆背斜 油气藏 滚动背斜 油气藏
4、典型实例 江汉盆地
王场油田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 东辛油田 科威特 布尔干油田 可采储量90亿吨
世界第二大油田
构造油气藏
挤压背斜 油气藏
基底隆升背 斜油气藏 1、圈闭的成因:
背斜油气藏
双重作用
有利方面
1.不整合有利于储集层的形成;—大规模裂缝溶洞、孔隙带 (风化剥蚀、淋滤、溶解) 2.不整合面附近有利于形成一系列圈闭;(遮挡) 3.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破碎面)
不利方面
使已经形成的油气藏的盖层甚至储层遭受剥蚀,起破坏作用。
油气藏分类方案
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第三章
油气藏
第四节 油气藏分类
• 重点难点:
1、按照圈闭成因对油气藏类型的划分
2、上述各种类型的油气藏特点
第三章
油气藏
第四节 油气藏分类
分类目的:
①不同成因类型的油气藏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控 制因素和油气分布规律 ②根据不同类型油气藏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勘探 开发方案;
第三章
油气藏
第四节 油气藏分类
• 室内实测岩芯渗透率与试井测定结果相差极大; • 单井初产量高,递减快,井间产量相差悬殊;高产井、低产井、干井交叉
出现生产中井间干扰明显;
构造油气藏
2、裂缝性油气藏的类型
根据储层岩性划分
裂缝油气藏
• 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
四川盆地 P、T石灰岩和白云岩气藏 石油沟气田(川东 T 嘉陵江组)
• 泥岩裂缝性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 油泉子油田 产层: N 裂缝性泥岩夹灰岩 • 砂岩裂缝性油气藏
地 层 不 整 合 油 气 藏
潜伏剥蚀突起油气藏
古潜山油气藏 古突起的岩性可以是碳酸盐岩、碎屑岩、岩浆岩、 变质岩,储集空间以长期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的溶蚀 孔缝系统为主油气藏常呈块状
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原有的古构造(背斜、单斜等)被剥 蚀掉一部分,残留的构造被新的非渗透 性岩层不整合覆盖,形成圈闭条件,油 气聚集其中而成。
背斜油气藏
构造 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刺穿接触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
1.背斜油气藏(Anticlinal Reservoir)
由于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并向四周倾伏而 形成的圈闭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背斜圈闭中聚集形成的
油气藏,称为背斜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挤压背斜 油气藏
根据圈闭成因分为5 类:
萨莫特洛尔大油田(可采储量20.6亿吨)
西西伯利亚盆地
构造油气藏
挤压背斜 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1、圈闭的成因:巨厚的盐岩、膏岩(或泥岩)等
柔性岩层在不均衡地层压力作用下,发生 柔性流动向上拱起,使上覆地层发生弯曲 变形形成背斜圈闭,又称盐背斜、盐丘。
基底隆升背 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 斜油气藏
2、发育地区:膏、盐层发育的盆地;三角洲沉积区 3、油气藏特点:
断层油气藏
一般 而言,压性、压扭性断层比张性断层的封闭性好;低角度
断层比高角度断层的封闭性好。
2、断层两侧地层的岩性组合及接触关系 塑性较强的地层(如泥岩)中发生断裂时,常在断层面上形成断 层泥而构成封闭: 一般断开地层中泥质岩比率越大,断层封闭性越好; 断层两侧的渗透性岩层不能直接接触。 3、断层破碎带的致密程度
油气藏分类方案
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 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 透镜型岩性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一、构造油气藏
凡是因地壳运动使储集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称构造圈闭。在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构造油气藏。
“原生”岩性圈闭 “次生”岩性圈闭
“原生”岩性圈闭
岩性油气藏
致密胶结带 白云岩高渗体
成岩作用造成储集层沿上倾 方向渗透性变差而形成遮挡
白云岩化作用在低渗灰岩层 中形成不规则状局部高渗体
“次生”岩性圈闭
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类型:
1、岩性尖灭油气藏: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尖灭 于非渗透性岩层或渗透性变差而构成圈闭中 的油气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