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坑槽产生原因及修补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坑槽产生的原因及修补措施摘要: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严重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若不及时修补,在重载车辆和水的综合作用下,坑槽会发展较快,造成养护费用的增加并严重危及驾乘人员的安全。由于其安全隐患大,通常在日常的公路养护管理中明确提出了“坑槽不过夜”的养护要求。现就坑槽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其修补方法及早期预防方法。
关键词:坑槽产生原因修补预防
一、坑槽的形式及产生原因
沥青路面坑槽破损一般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上面层产生坑槽、上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路面基层产生坑槽。
1、上面层产生坑槽
上面层产生的坑槽通常深度为2~5cm。由于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局部的空隙大、同时沥青与石料间的粘附力不强,加上雨水或雪水进入到沥青表面的材料中,在车辆行驶尤其是重型车辆的通过时,会使表面的沥青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会出现大量的破损,从而造成路面自上而下逐渐会形成坑槽。这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是各类坑槽中最早产生,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2、上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
当沥青路面上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时,路表的自由
水较易渗入并滞留在上面层和中面层内。行车荷载的作用使得中、上面层内的沥青剥落,沥青混合料失去粘结强度,导致路表面产生网裂、形变(局部沉陷)和向外侧推挤,并最终出现粒料分离。粒料被行车作用带离,最终形成坑槽,此类坑槽完全形成后深度一般为8-10cm.由于近年来高速公路的中上面层均采用密级配混合料,同时对预防性养护的重视,对坑槽及时修补,因而此类坑槽产生数量不是太多。
3、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
这种严重的坑槽病害容易发生在翻浆现象非常严重的路面,在重型车辆的不断作用下,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细料,形成灰白色浆。在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得整个面层范围内的基层粒料出现松散,同时又反作用于上面层,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坑槽出现。这种坑槽现象通常基层也已严重破坏,而且在形成坑槽之前路面亦表现出其他破坏现象而需要治理。所以说这种现象相对来说比较少见。
4、路面基层产生的坑槽
由于路面的基层强度不够在重载车辆的作用下破坏或者基层发生沉陷、不均匀沉降反射到路面上后形成的坑槽,这种坑槽产生最主要原因就是基层强度不够。
二、坑槽的维修处置方法
1、冷补料修补坑槽
此类工艺主要用于应急性修补,通常先要开槽成型,将待补坑
槽松散物、灰尘或淤泥清除,倒入冷补料。松铺系数为1.2-1.5,摊铺均匀,保证坑槽周边材料充足。但不要漫散至坑槽边沿外的路面。后用夯锤或振动式路碾机压实。通常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通常使修补后坑槽地表面略高于周围路面约5~10mm)。运行一段时间修补处即会与路面持平。
2、热料修补坑槽
随着养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逐渐采用加热设备进行路面的就地热修补,能较好地解决接缝的问题,并且热修补技术明显提高施工质量。这种工艺首先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与深度,按“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坑槽修补轮廓线。同时将加热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选择适当的加热区域。用加热板加热待修的区域,可以自行设定时间,一定时间后路面被软化。耙松软化的路面,切边,喷洒乳化沥青形成一层粘接沥青,从料仓中输出一直保温的新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整平,再喷洒适量乳化沥青作为再生剂。由边部向中间反复压实4~6遍。最后,清理作业区域,开放交通。
三、坑槽的早期预防
1、加强路面排水,使其表面的雨水能及时排道路面以外。
2、加强对车辆行驶的管理措施,杜绝超载现象。
3、对出现早期坑槽要及时处治,以防病害继续发展。
参考资料: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