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 第十三章 法律行为(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1、买卖合同(负担行为);2、交货(处分行为);3、付款(处 分行为)
关涉:双方是否、以及如 何承担义务 关涉:某物(财产)的所有权在一 个具体的时点上属于谁?
进一步关涉:1、风险承担;2、甲(乙) 的债权人要求就自行车(钱)为扣押、执 行;3、假设被征收,谁获补偿;4、假设 被征财产税,谁是纳税人?
• 6、诚实信用解释 • 指解释意思表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 法官在解释时,一般不能首先运用诚实信用原则, 而应首先运用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及习惯解释, 去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最后用公平方法和诚 实信用方法检验这些解释的结果。
• 例:《威尼斯商人》中的故事
思考题1
• 某手表厂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特制 钻石手表。手表厂与某公司在经销合同中约定, 表盘上所镶钻石为“名贵奥地利钻石”,宝石为 “名贵奥地利蓝宝石”。销售价为男表每只8999 元,女表每只7999元。后发现钻石宝石均为人造 的,非天然钻石和宝石。于是发生纠纷,某公司 向法院起诉要求手表厂承担违约责任。经查,钟 表业内有一个行业习惯,在手表上除非标明为 “天然钻石”或“天然宝石”,否则为人造钻石 和人造宝石。 • 问:手表厂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节 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 指行为人把发生一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心意 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 1、意思表示的意思,是指设立、变更、终止一定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心意图; 2、意思表示是一个意思由内到外的表示过程; 3、意思表示依据是否符合生效要件产生不同的法 律效力,符合法定生效要件的意思表示可以发生当事 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否则发生的法律效果可能并不是 当事人所意欲追求的。
•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以设立、 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行为。 [某些由你我(私法主体)决定的权利义务, 有与(国家制定的)法律一样的效力,表达我们 这种决定的行为就是法律行为。也即:“私人立 法”。]
(二)特征
1、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 2、以发生民事法律效果(权利义务)为目 的; 3、能够实现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
• (二)解释的含义 • 法官通过当事人表达出来的意思,推知当事人 的意思。 • (三)解释的方法 • 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公 平解释、诚实信用解释等
• 1、文义解释 • 即对当事人使用的语言的含义进行解释。 首要解释规则
• 例:2003年甲向乙借款3000元,借据中 有“借期一年,明年十月十五前还款”字 样,落款时间为“癸末年九月二十日”。 后来二人就还款期限发生争执。法院查明 “癸末年九月二十日”即公元2003年10月 15日。
•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 • 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 定请你喝酒 • B、潘某在寻物启事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 金500元 • 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开人世,愿 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 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 答案:B、C、D
• 二、意思表示的解释 • (一)解释的原因 • 1、语言的模糊性 • 2、缺漏
• 2、整体解释 • 即在解释意思表示的某项具体规定时,结 合当事人的整个意思表示进行解释。
• 例:上题中,法院认定还款期限为2004 年10月15日。
• 3、目的解释 • 指以意思表示规定的目的为根据,阐释意思表示 条款疑义的一种解释方法。
• 4、习惯解释 • 指意思表示所使用的文字词汇有疑义时,参照当 事人的习惯予以解释。 • 例:甲建筑公司向乙沙河厂订购一车河沙,约 定价格为1万元。乙开着小四轮将河沙送至甲处被 甲拒收,因为甲认为应该是东风牌大卡车一车的 河沙,因此发生纠纷。问,此案该怎么处理?
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试用期间届满,买受人对是否购 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 (前提:有明确的约定或法定。 )
案例分析
• 石头于2009年向森碟购买笔记本电脑一台, 双方交付后,石头发现该笔记本电脑有重大质量 问题,于是向森碟表达了撤销合同的意思。但是 森碟拒绝退款。石头在回来的途中,拾得黑米的 皮包一个。石头回来后,因森碟不愿意退款一事, 非常愤怒,把所购电脑当做垃圾扔掉。因为生气, 石头的老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在医院中,他写 下了遗嘱,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他的妻子安卓拉。 • 请问:在本案中,有多少个法律行为?
• 现学现卖:
• 1、离婚协议的目的意思是什么? • 2、遗嘱的目的意思又包括什么?
• 效果意思: • 例1: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的粘贴 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 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 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的,遂在上面签名。对乙 的行为应如何认定?(甲乙之间是否成立买卖合 同?) • 例2: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未醒, 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 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 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甲能否要求乙赔偿?
动 机
1、(负担行为的)原 因:对价的存在 2、(处分行为的)原 因:义务的存在
内 容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口头形式 信件 授权书 电报 电子邮件 电传 传真 合同书 确认书
一般书面形式
形式
书面形式 鉴证
特殊书面形式
公证 作为的默示(如打车) 默示形式
不作为的默示〈合〉第171条 试用买卖的买受人
思考题2
• 古希腊有一个诡辩学派。这个学派给年轻人 传授诡辩技术,并收取学费,据此谋生。其中, 有一个很有名的诡辩家他招收了一个学生,他和 学生约定:如果学生毕业后打的第一场官司输了, 他就不收学生的学费。结果学生毕业后,第一场 官司就是就老师是否应该收他的学费这一问题起 诉老师。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如果老师赢了官 司,依据盘踞,他应收取学费;但是依据合同, 他却没有权利收取学费。如果老师输了官司,依 据判决,他不能收取学费,但依据合同,他却有 权收取学费。 • 问,你觉得此案该如何处理?
第十三章 法律行为
词语使用问题
表示行为 准(民事)法律行为 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非表示行为
行为
(法律行为)
……
我国部分法理 学者的用法
*红字为我国 《民法通则》 的用法
第一节 概述
思考题3
• 古罗马法学家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件:某 男在临死前,妻子已有身孕,遂立下遗嘱: 如果妻子生的是儿子,那么他的遗产的分 配方案是:妻子得他的遗产的1/3,儿子 得他的遗产的2/3。如果生下的是女儿, 那么妻子得他的遗产的2/3,而女儿则得 其遗产的1/3。但后来他的妻子却给法官 出了一个难题:妻子生下了一男一女。 问:依据遗嘱,丈夫的遗产应当如何 分配?
(二)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在有些情况下意思表示就是法律行为; 但有些情况下,意思表示不等同于法律行 为,如双方和多方法律行为、实践行为等。
• (三)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 • 1、目的意思:指行为人对行为具体内容的明确认 识。 • 2、效果意思:指当事人设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 3、表示行为:指意思表示人将效果意思表现于外 部的行为。 • 例:在一份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关于合同标 的、价款、数量等意思属于目的意思;卖方通过 让渡标的物的所有权而取得相应价金所有权的意 思,以及买方通过支付价金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 意思为效果意思;双方将自己的意思告诉对方的 行为属于表示行为。
• 5、公平解释 • 指解释意思表示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兼顾当事人 双方的利益。 • 例:在某个法学院读书的学生,一次在某餐馆 吃饭时,觉得餐馆的菜谱古色古香,非常喜爱。于 是偷偷地拿了一份带出饭店。多年后,这个学生已 经成为非常成功的大律师。有一天,他偶然又到了 同一个餐馆。进餐时,他突然想起来以前曾经从这 家餐馆拿走了一份菜谱,心里很是惭愧。过了几天, 他把藏在自己家里的那份菜谱悄悄地送回了餐馆。 因为餐馆的菜谱一直是古色古香的,饭店的服务员 也没有发现这份菜谱是以前的菜谱。一天,某顾客 去这家餐馆就餐,觉得菜很便易,于是点了很多昂 贵的菜。吃完后,发现服务员报的菜价和他看的菜 价不一致。于是双方发生纠纷。问:本案如何解决?
(三)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四)诺成性行为与实践性行为 (五)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要式法律行为是指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必须采 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方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不要式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不要求特定形式,当事人自 由选择一种形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六)主行为与从行为 (七)独立行为与辅助行为 (八)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 • • • 划分依据:是否得由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构成。 单方行为:如遗嘱、授予代理权 双方行为:如买卖合同、借贷合同等 多方行为:如合伙人协议、公司发起人协议
案例分析
• 甲欠丙800元到期无力偿还,乙替甲还款,并 对甲说:“这800元就算给你了。”甲称将来一 定奉还。事后甲还了乙500元。后二人交恶,乙 要求甲偿还余款300元,甲则以乙已送给自己800 元为由要求乙退回500元。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 的?() A、甲应再还300元 B、乙应退回500元 C、乙不必退回甲500元,甲也不必再还乙300 元 D、乙应退还甲500元及银行存款同期利息
(二)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
处分行为:其效果直接使某一民事权利转移 于他人,或使权利受限制,发生变更或消灭 的法律行为。 负担行为:负担行为是发生给付义务效果 的行为。
身份行为 (广义)
财产行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狭义:仅产生身份效果的行为
继承行为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 甲在毕业前将一辆二手自行车以60元的价格卖给 乙,双方商定,三天后,甲将车子擦试干净交给 乙。三天后,甲将车子交给乙,乙给了甲60元钱。 问:在此交易中,共有几个法律行为?
• 目的意思: • 例1:甲电子公司与乙酒店两公司订立一份合 同,合同内就是一句话:乙购买甲的电视机1000 台。 • 例2:甲电子公司与乙酒店两公司订立一份合 同,合同内容非常详细,包括履行时间地点方式、 质量标准、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但在买卖对 象上那一栏是空白的,没有填写任何内容。 • 问,上述两份合同哪一个成立? • • 答案:第一份合同成立,第二份不成立。 对一般情形下的合同而言,当事人、标的与数 理是合同的必备条款,舍此类条款以外,合同不能 成立,其他条款会对合同的履行产生影响,但不影 响合同成立,故当事人、标的与数量条款就是合同 这一意思表示的目的意思。
有因行为是指与原因不可分离的行为。 无因行为是指行为与原因可以分离,不以原因为要素 的行为。 问题:此处“原因”的含义是什么?
甲在毕业前(为了减轻行李累赘)将一辆二手自 行车以60元的价格卖给乙(为了方便来往于不 同校区),双方商定,三天后,甲将车子擦试 干净交给乙。三天后,甲将车子交给乙,乙给 了甲60元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