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从脾胃论治胸痹经验,从7种证候方面论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志正从脾胃论治胸痹经验,从7种证候方面论治

路志正教授,字子端,号行健,1920年12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市,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由于医德高尚、医术精湛,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称号。路老精通中医经典,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以胃气为本”的祖国医学理论。如对于现代高发的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强调饮食失调损伤脾胃的致病因素,对以此引发的气虚、血少、湿蕴、痰阻和气机紊乱的病候,辨证寻求发病之源,论治着眼于“调中央以通达四旁”,法取中庸勿劫胃津、勿伤脾阳,组方升降相宜而顾润燥,用药讲求四两拨千斤。本文拟对路老从调理脾胃治疗胸痹经验加以介绍。

“胸痹”一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纵观古今文献,胸痹的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尤与气虚、痰火、血关系为密切。虚乃正气亏虚,实则风、火、痰、为患。

而路老认为,胸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其共同的发病机理。正如喻嘉言所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

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叶天士亦指出:“若夫胸痹者,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胸中阳气,又名宗气,是心、肺二脏功能的总概括。宗气的强弱,与脾胃的健运与否有直接关系,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各部都必须通过脾胃及其经脉的作用,而获得后天的营养,始能精力充沛,机体健康。若脾胃一衰,则百脉失养,诸病丛生。

故《黄帝内经》有:“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之训,更有“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由此可知,心肺虽居上焦,实赖脾胃之健运,脾胃为宗气之源。若肥甘无度,饥饱不调,情志过极,劳逸过度,致使脾胃损伤,气虚无以上奉,则宗气匮乏,久则心阳虚衰,血亏无以灌注,则血脉不充,脉道滞涩,久则脉络不通。脾主运化,脾虚不运则湿浊中阻,积久生痰,湿浊上蕴胸中,则胸阳不展;痰浊上逆,阻滞血脉,则痹而不通。中阳虚弱则寒自内生,外寒可致内外合邪,寒邪猖獗,上犯心君,则胸阳闭阻,心脉不通。于是,本虚标实之胸痹生焉。

另外路老还提出,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人们的身体素质明显改变,使疾病的发病谱相应产生变化,因过食肥甘、嗜烟饮酒,湿浊痰阻为患的胸痹也日益增多。他认为现代临床中,胸痹的病因病机已不止仲景所论“阳微阴弦”一途。以下是路老以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

心脾两虚致胸痹

症见胸腹隐痛或刺痛,心悸气短,乏力倦怠,食少纳呆,失眠多梦,面色苍白无华,大便干结或溏泄,舌质淡,脉沉细无力。为脾虚不能生血,心失所养之象。治以益气健脾、补血养心。药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木香、当归、枣仁、丹参、谷麦芽、炙甘草。

中气不足致胸痹

症见胸腹隐痛或闷痛,心悸易惊,纳食呆滞,胃脘胀满,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缓无力。证因中气虚损,清气下陷所致。治以益气补中,健脾和胃。药用:黄芪、人参、白术、茯苓、半夏、山药、木香、砂仁、丹参、谷麦芽。

湿阻气机致胸痹

症见胸腹闷痛,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头重如裹,或有浮肿、神疲,口干不欲饮,舌苔厚腻或滑腻,脉濡缓或沉滑。证为湿邪困阻中焦,气机不利所致,治以芳香化浊,和胃降逆。药用:桃杏仁、薏苡

仁、枳实、谷麦芽。

痰热壅阻致胸痹

症见心胸窒闷而痛,胀满纳呆,呕恶泛浊,口粘口苦,面色晦暗,精神萎顿,大便粘滞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湿痰蕴积化热,浊气上泛。治以清化热痰,和胃降逆。药用:清半夏、茯苓、竹茹、旋覆花、厚朴、枳实、杏仁、薏苡仁、黄连、菖蒲、郁金。

气阴两虚致胸痹

症见胸中隐痛或刺痛,脘胀纳呆,心中烦热,口燥咽干,自汗或盗汗,大便干结,舌淡或红而少苔,脉细数无力。证属气虚阴伤,虚火上炎。治以益气健脾,养阴清热。药用:太子参、白术、茯苓、麦冬、黄柏、柏子仁、丹参、莲子心、枳实、五味子、谷麦芽等。

脾肾阴虚致胸痹

症见胸中隐痛或刺痛,知饥不食,口燥咽干,饮不解渴,腰膝酸软,烘热汗出,心烦不寐,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脾阴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肾阴失充所致,治以滋补脾肾,养胃生津。药用:太子参、山药、茯苓、麦冬、沙参、黄精、生地、玄参、竹叶、旱莲草、女贞子、枳壳。

脾胃虚寒致胸痹

症见胸中闷痛,背寒肢冷,口淡纳呆,喜热恶凉,大便稀溏,舌淡,脉迟缓。证因中阳虚损,不得伸展之故。治以温通阳气,祛寒散结。药用:人参、白术、茯苓、半夏、干姜、桂枝、薤白、瓜蒌、丹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