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四大产业平台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山湖四大产业平台简介
阅读提示:松山湖(生态园)位于东莞几何中心,坐落于“广深港”黄金走廊腹地,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园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

园区着力打造东莞的科技中心和创新中心,致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东莞致力于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城镇化质量,打造“一中心四组团”城市格局的重要中心组成部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集聚区、生力军和加速器。

松山湖有四大重点产业平台,分别为台湾高科技园、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大学创新城和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

松山湖大学创新城
松山湖大学创新城,位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是集科研、企业孵化、金融、学术交流、商务生活配套、人才培养、人才公寓、会展、科技创新于一体的大型科学产业综合体,是东莞市实现高水平崛起战略目标的强劲引擎,也是东莞市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

项目占地397亩,总建筑面积约53.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1亿元,由研究院(含孵化器)、创投大厦及商业配套设施、公租房、市政基础设施及室外景观环境等部分组成,根据地块划分为8个区(A-H区)。

项目分四期进行开发建设,于2013年9月动工,目前处于基建阶段。

大学城已引进了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拟设立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同济大学东莞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和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建成后,将入驻10-15个大学研究院,集聚高科技专业人才约10000人,为东莞乃至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

台湾高科技园
台湾高科技园位于东莞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部,核心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对台合作重大平台,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园区和粤台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台湾高科技园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亲自倡导和亲切关怀下建设起来的。

2009年6月以来,汪洋同志先后4次亲临松山湖会见台湾客商,指导园区建设。

在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台湾高科技园各项基础建设全面提速,2010年11月顺利开园。

2012年5月,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台湾高科技园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中新知识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同列为广东省六个重大平台。

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坚持与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粤台金融合作试验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以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台湾高科技企业升级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建设两岸产业“同步升级、协同创新”新型合作模式示范区和两岸“软硬产业”合作对接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坚持高端定位,重点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完善优质生活配套,用心为台湾高科技企业营造最佳的投资和生活环境。

粤台金融合作试验区是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

2012年7月,国务院批复东莞作为粤台金融合作试点;2013年2月,东莞市政府确定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作为粤台金融合作的重点试验区。

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将以服务粤台金融合作、服务莞台经贸合作为核心,着力建立莞台金融交流合作机制,完善莞台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难题,推进莞台人才智力合作,优化两地金融生态环境。

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
松山湖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以下简称“两岸生技基地”)是在2012年6月20日,在汪洋同志的支持下成立的。

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是广东省和东莞市全力打造的重大战略平台,定位为广东省“生物技术产业重大项目集聚区、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核心示范区、生物技术对外合作重大平台”。

基地规划8200亩土地,投资95亿元,设立国有独资的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综合运营。

全市统筹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对台合作优势,坚持走特色化、国际化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以生物医药为主体,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核心,新药及医疗器械、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生物新技术与转化医学、保健食品与化妆品为重点。

两岸生技基地积极争取政策突破,推行大项目引进战略,实施“莞榕计划”,大力引进优质生物技术企业。

截止2015年底,已聚集东阳光药业、红杉生物、三生制药、普门科技等生物企业近180家,被誉为“广东药港”。

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
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即中以水处理产业园)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以色列经济部(原工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共推共建、由广东中以水处理环境科技创新园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筹建与运营,是以色列授权在中国筹建的,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国际创新园。

中以产业园自筹建以来,倍受两国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2012年10月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水处理技术国际创新园”称号;2013年11月,为落实两国总理就中以建立合作机制达成的共识,国家发改委下文通知,明确将松山湖及中以产业园列为“中国-以色列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推动的四大区域之一;2014年11月,中国创投委授予中以产业园“中国创业投资示范基地”称号。

中以产业园以中以合作为切入点,旨在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谷,集聚全球先进水处理技术、优秀水处理人才、高端水处理企业和优质水处理资本,形成集水处理产业链上下游为一体的新兴产业集群。

中以产业园正在大力实施“支平台战略”。

战略支平台是中以产业园大平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产业园平台与影响力,与项目、市场等资源持有方达成深度合作,构建
成一个个“项目池”,为企业提供大量的项目对接机会,并通过不断的深耕细作,整合、挖掘资源,汇聚技术池与资金池,最终形成项目、资金、技术良性互动的生态体系。

项目池提供源源不断的项目机会,技术池聚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与工艺,资金池满足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三者彼此关联,互相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