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鲁迅思想之比较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采鲁迅思想之比较研究

摘要:尼采对鲁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思想性格、情感方式、

思维特征、艺术技巧,一直到个人好恶。本文主要分析了鲁迅接受

和扬弃尼采思想的主要原因和对鲁迅与尼采的思想精神性格气质

等异同进行比较。

关键词:鲁迅;尼采;异同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2)-02-00-02

在鲁迅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尼采思想对其产生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鲁迅早期思想的性质和以后的

发展方向。五四时期,刘半农说鲁迅是“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鲁迅本人对这种评价也表示认可。鲁迅逝世后,《鲁迅风》创刊号

上发表的《鲁迅的杂文》一文认为,“鲁迅是由稽康的愤世,尼采

的超人,配合着进化论,进而至于阶级的革命论的。”巴人在《鲁

迅与高尔基》一文中认为,“初期的鲁迅是以尼采思想为血肉。”徐

志摩在《热风》中,更是称鲁迅为中国的尼采。

尼采是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和人生哲学家,其思想和著作主要形

成于十九世纪末七八十年代。“他的思想可以概括为‘重新估价一

切’、超人学说和权力意志论。他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地一

切偶像和传统,重新估定价值。他的超人学说认为由于社会的压迫

和分工的琐细,人已经被歪曲变形,支离破碎。因此必须超越这样

的凡人(包括超越自身内部的平庸),成为健康的完整的新的人类,即超人。而能到达这种境界的只是极少数天才,广大群众不过是他们役使的工具。因此任何群众思想的觉悟和力量的发展都只能是超人成长的障碍和威胁。尼采还提出最坚强最高尚的生命意志不在微不足道的生存挣扎而在战斗意志、权力意志。他认为这种趋向权力的冲动是唯一的基本冲动,由此而产生的思想行为都合理而伟大。”而鲁迅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尼采面对19世纪弥漫整个欧洲社会精神领域消极沮丧沉闷的气氛,开始自己的思考。而鲁迅也在中国所面临的危机面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开始对其表示怀疑。受尼采“重新估价一切”口号的激励,鲁迅大胆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坚信必须首先彻底摧毁原有的腐而不朽、破而不败地传统文化体系,文化才能向前发展。

尼采和鲁迅,虽然一个生在19世纪的德国,一个生在20世纪的中国,但是两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则极为相似,尼采的思想引起鲁迅的极大兴趣。两者都具有人类社会必然向前发展的信念,并坚信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后来者必然胜于前者。本文试从一下几方面来分析两者的异同。

一、鲁迅和尼采的相同之处

尼采和鲁迅都是旧世界的破坏者。尼采通过一个“疯子”之口发出“上帝死了”的呼唤,并提出“一切价值都必须重新评估”。发表了批判旧道德的宣言书,震撼了欧洲思想和西方人的心。鲁迅通过一个“狂人”之口发出了几千年封建礼教实质是“吃人”的呼

唤,发出了批判旧礼教的宣言书,震撼了中国人的心灵。

尼采和鲁迅都是宗教道德的批判者。尼采提出:“上帝已经死了”,并批判教士是“死亡的说教者”,教士的快乐是“把人钉在十字架上”。他对基督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基督教推崇的善良的、仁慈的、宽厚的人,尼采认为是禁欲主义的,违反生命意志的和虚伪的,并认为基督教是奴隶道德。鲁迅吸收了尼采的对基督教批判的传统,从宗教的禁欲主义、苦行主义入手,批判了宗教否定生命、否定生活的罪恶,并揭露了宗教破坏人间幸福生活的种种罪行,宣称:“要人类都享受正当的幸福。”

尼采和鲁迅都批判种种旧道德。尼采面对西方的“现代文明病”,提出:“一切价值必须重新评估”。他要对传统和现实中的既定价值,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伦理方面的,都要进行颠覆,重新确立一切价值。他对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文化进行了全面颠覆。这一口号极大地震撼了西方人的心灵。尼采在自己的著作中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愚昧、麻木、自私冷漠、虚伪欺编、奴性等弊病。鲁迅把旧中国封建道德比喻为“人肉的宴席”,发出“扫荡这些吃人者,掀掉这宴席”的革命呼唤。鲁迅和尼采一样也深刻批判了旧中国人际关系中的愚昧落后、冷漠麻木、欺骗虚伪、奴性等弊病。

尼采和鲁迅都是寻找新道路的人。尼采执着追求医治病态社会的方法,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自署名为“钉在十字架上的人”,表示愿为人类的幸福而自我牺牲。鲁迅高度评价尼采的寻找道路的精神,面对腐败的社会和苦难深重的人民,鲁迅立下“我以我血荐轩

辕”的誓言。他继承了尼采的“求索无止期,猛进而不退转”的精神,寻找救国道路,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作为《仿徨》的题辞,认定“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自己的使命。

尼采和鲁迅都提出了理想人物的标准和形象。他们都有一些相同的精神。

(一)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尼采主张的“超人”是有种种优秀品质的人。尼采眼前经过的人生全是残肢断片;只是超人才具有“强壮而健全”的天赋,是肉体和灵魂的完全统一,具有“不竭的创造性的生命意志”;超人以旺盛的战斗精神发挥着生命的极致,对抗着大众的愚蠢而毫无畏惧。尼采说:“这种人应像负重的骆驼忙着奔向沙漠一样。”敢于承担一切艰难和重担。鲁迅也歌颂这种负重实干精神,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救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还提出“张灵明”,即“强调发扬人们内在的主观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能够‘勇猛奋斗’,‘虽屡踣屡僵,终得现其理想’。”

(二)具有敢于孤军奋战的勇敢精神

尼采把搏击长空的雄鹰作为自己精神的象征,称“我是一个斗士,攻击是我的本能”。鲁迅也多次宣称自己是个战士。他主张在斗争中应该具有韧性,“不克厥敌,战则不止”。战士要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对于愚弱麻木的民众,鲁迅叹道:“中国一向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于单兵鏖战的武人,少

有敢于抚哭叛徒的吊客。”《在这样的战士》一文中,鲁迅刻画了一个清醒而韧性斗争的战士形象。这个形象也正是鲁迅先生本人的写照。

(三)要有个性的共同主张

尼采和鲁迅都主张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尼采他反对随时从众,人云亦云,唯唯诺诺的品质,高呼:“攻击没有个性的东西。”并主张:“成为你自己。”鲁迅吸取了尼采这一思想,提出:“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任个人”就是“反对无视个人特点,提倡发扬个性和个人的独创精神。”鲁迅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指出压抑个性,只会使人成为精神上的囚徒,社会必将死气沉沉。鲁迅还提倡“尊个性”,“目的是突破当时……庸众纷扰的局面,要使人们各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己的创见,做到‘人各有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

二、鲁迅和尼采的不同之处

尼采给了鲁迅许多启示和影响,其对鲁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思想性格、情感方式、思维特征、艺术技巧,一直到个人好恶。而且鲁迅也始终没有完全抛弃尼采。但是二者最后的思想和命运却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二者所处的历史条件的不同是促成他们思想及命运的外在制约因素。正如乐黛云先生在《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中指出,“他(鲁迅)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怎样使自己和同胞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解脱出来;而尼采却是处于一个向垄断的帝国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强国,他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怎样遏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