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业板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创业板募集资金使用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
指导老师: XXX
专业:金融
年级: 2010FGHFGFGH
学校: GHFGHFGHFGHFH
【摘要】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我国大量的新兴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但自创业板登场以来,出现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率的“三高”问题、募集资金大量闲置、使用效率低下,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募资金使用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募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行为的动因,并就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目录
经过十年的磨砺,中国的纳斯达克———创业板市场于2009 年10 月30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我国大量的新兴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为“两高六新”(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企业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但自创业板登场以来,出现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率的“三高”问题,引发市场争议不断,资金超募严重遭到了广泛的质疑。超募使得上市公司获得超出项目所需的资金,一方面大量资金闲置,放在银行吃利息;另一方面盲目投资,拼凑募投项目,甚至变更募集资金投向,降低募集资金的投放质量,带来更多的投资风险,这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的资本配置机能,还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行为,考察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分析募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政策和建议。这对于提升新兴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促进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概况
本文以创业板第一、二批共36 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截止于2010 年12 月31 日的上市公司公开资料,包括公司年度报告、上市公告。数据主要来自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巨潮资讯网、WIND 资讯、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站以及公司主页。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概况
从表1 中可以看出,首批28 家上市交易的创业板公司股票平均市盈率为56.6倍,远高于当时主板市场23 倍的市盈率,超募资金为77.9082 亿元,超募比例为116%,其中神州泰岳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仅为5 亿,但超募资金达12 亿元,超募比例高达239%。第二批发行的8 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市盈率达83.6 倍,超募资金为30.3607 亿元,超募比例为190%,高价发行态势愈演愈烈,资金超募现象日趋严重。
表1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一览表单位万元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1、募集资金按承诺投入金
截至2009 年底,对36 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统计显示,招股说明书中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合计为833418.69 万元,累计已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16082.94 万元,投入进度平均为13.93%,大约有86.07%的资金闲置。由此可见,大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利用。
2、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本文以截止于2010 年12 月31 日的上市公司公告为基础,对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进行进
表2 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分布表单位万元
从表上看,36 家中发生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有14 家,占到33.89%,其中实施地点变更的有8 家,实施进度变更的有2 家,实施主体变更的有2 家,实施内容变更的有1 家,实施方式变更的有1 家。在公告中陈述的变更理由大多是由于客户需求和市场节奏的变化、公司的内部生产条件及外部新生市场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新的实施地点在地理位置和发展空间方面均优于原实施地点等,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将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募集资金使用投向,尽管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作出调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却更多地反映了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不足、缺乏长远规划、甚至拼凑项目。
3、超募资金使用
截至2010 年12 月31 日,对36 家已发布超募资金使用计划的创业板公司进行统计,从统计中发现,36 家公司超募资金总额1,082,689.93 万元,已公布超募资金使用计划的为615091.14 万元,尚未明确使用安排的超募资金金额高达到467598.79 万元,占比为43.19%,超募资金大量闲置在公司的资金账户中。尽管相关文件对超募资金使用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但创业板超募资金非法使用或干脆“弃之不用”的事件还是频频发生:从已披露的使用计划看,已明确用途的超募资金主要流向以下领域:项目投资、并购扩张、还银行贷款、补充资金、圈地买房买车、银行存款、资金置换、市场推广及营销网络建设等。超募资金最受人诟病的是流向圈地买房买车的部分,如神州泰岳计划使用超募资金为25,453.85 万元用于办公用房的购置与建设,南风股份以1.2 亿超募资金拍下一地,花去一半的超募金额,乐普医疗准备动用7330 万元超募资金买房买车。亿纬锂能计划用募集资金置换早先已经投入主营业务的自筹资金,通过“资金置换”的途径来规避监管。作为第一批
上市公司,网宿科技上市12 个月仍未公布超募计划,拖延时间为创业板之最。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本文从经营业绩方面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考察,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分析的主要财务指标。根据最新财务数据统计,以28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显示募资前一年、募资当年、募资后一年三季度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4608 元、0.6525 元、0.3245 元,从每股收益来看,募资当年与募资前一年相比,28 家公司全部都产生了不同幅度的上升,上升率为41.60%,募资后一年与募资当年相比,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下降率为50.27%;以36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募资当年、募资后一年三季度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6337 元、0.3188 元,降低率为49.69%,募资当年、募资后一年三季度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7.3924、6.2107,降低率为64.29%。可见募集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IPO 后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募集资金使用效果不佳。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状况的分析,可见存在资金超募严重、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募集资金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行制度
我国现行的发行体制造就了创业板新股发行的巨额超募资金的产生。首先,市场化询价制度不完善,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竞价发行,询价对象主要是券商、基金和保险机构投资者,这些市场参与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询价的主体很难代表大部分投资者的真正意愿,使得大部分投资者只能被动接受IPO 高额认购价格。其次,承销投行利益驱使。高价发行可以使承销商获取更高的发行费用,股票发行的融资规模越大,按固定承销费率计算,承销商的获利也就越丰厚。如中信证券保荐神州泰岳而获得过逾1.2 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保荐碧水源的第一创业证券,保荐东方财富的中金公司,均获得了超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第三,股票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我国股票发行的审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市公司资源的稀缺性,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形成上市公司不容易退市,这也是造成高市盈率屡屡发行成功的重要因素。2. 上市公司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由于股市融资的资本成本低,“不募白不募”成为上市公司的普遍心态。为此上市公司不惜余力地在证券市场上募集资金,导致融资过度。在募集资金前,上市公司前期市场调查时间不足,调研内容不够细致,数据分析粗糙,缺乏必要的决策程序,上市公司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包装招股说明书,将投资项目做得好看,可行性放在其次。资金到位后,这些项目有的因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仓促开工上马,从而导致投资效益的下降,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因可行性分析不够或准备不充分,造成项目延后或中止或重新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发生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企业要在短期内找到新的好项目是比较难的,作为专家对一个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分析论证不足,新项目一旦投入管理跟不上,出现了问题,还可能拖累公司的主营业务与经营业绩。因此部分上市公司迟迟未公布超募资金使用计划,募集资金大量闲置、使用效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