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学--论贝尔纳的科学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

(2009 ----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中心、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

课程名称:科学社会学

论文题目:论贝尔纳的科学学

授课教师(职称):

研究生姓名:

年级:

学号:

成绩:

评阅日期:

研究生学院

2010年8月20日

论贝尔纳的科学学

摘要:贝尔纳是系统地提出科学学理论的第一人,并且长期以来,其科学学理论一直是西方科学学的主流理论。而构建这一理论的基石则是科学的历史性、可调控性以及可预测性,即“科学三性”。本文认为,对贝尔纳历史主义科学学理论构建的基石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质,也有助于当代中国科学学理论的建构,并为促进科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关键词:贝尔纳;科学学;社会

Abstract: Bernard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propose the Sciene of Science theory systematically. And for a long time, his Sciene of Science theory has been the mainstream of Western Sciene of Science theories. However,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is the cornerstone of building this theory. They are historic and adjustable and predictive of the science.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study the cornerstone of building the Bernard Sciene of Science theory of historicism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discipline of science. Meanwhile, it helps to construct Sciene of Science theo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society to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Keywords: Bernard; Science; Society

科学学(Sciene of Science) ,又称“科学的科学”,是一门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它探讨科学的社会性质、作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的体系结构、规划、管理和科学政策。贝尔纳作为科学学的开创者,其《科学的社会功能》(1939) 是这一学科的奠基性著作。作为现代科学学在西方世界的奠基者,贝尔纳不仅开创了一门新学科,也领导了一个流派。在《科学的社会功能》出版以后,以贝尔纳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科学家的“无形学院”,即贝尔纳学派(Schools of Bernal) 。学派成员包括李约瑟、沃丁顿、普赖斯、马凯、戈德史密斯等人。和贝尔纳一样,他们普遍关注科学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重视科学史研究,强调以科学史的成果来指导科学学理论,因而被称为“历史主义学派”。

本文对贝尔纳科学学的理论前提、基本理论的框架及其发展的逻辑行程所具有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通过对贝尔纳科学学这一在科学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科学学的纲领及其基本理论和发展轨迹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发展与衰落的逻辑动因和科学学这门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为构建当代中国新的科学学提供一点思路。

一、贝尔纳科学学理论的起源

贝尔纳所开创的科学学是建立在现代新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基础之上的。在此之前,科学研究的模式建立在两种纲领之上,这两种纲领分别为两位科学巨匠——牛顿和培根——所身体力行的。牛顿式纲领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用同一类从力学原理出发的推理来导出其余的自然现象”,将经验世界最终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结构之下;而培根式纲领则要求科学研究“扩大人类帝国的疆界,尽可能地影响一切事物”。1它们分别体现了科学对全知和全能的追求。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对自然界作出一定程度的改造,但是无需考虑这种改造会不会反过来影响改造者本身,或者说,这两种纲领所考虑的只是科学的逻辑价值和操作价值,而不考虑它的社会价值。现代社会的进展在两个方面促成了这一传统模式的转换。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现代思潮意识到,科学所赋予的全知与全能,并非表示科学的最终价值;能够体现科学的最高价值的,是科学对人类的普遍福利作出的贡献。这种观点成为贝尔纳创立科学学这门新学科的出发点,即利用科学学理论,使科学从“对社会不负责任转变到对社会负责任”。

贝尔纳认为,科学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然性就在于:科学在历史形态上,一直是社会中一个不可

1D·普赖斯.科学的科学[A].M·戈德史密斯,A·L·马凯.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 C] . 赵红州,蒋国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25

分割的组成部分;科学在现实形态上,正在影响当代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因此,在科学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完全可能的,而合理地规范这种联系的方法,必然是科学本身所创造出来的方法,研究科学地规范科学的科学,即科学学。贝尔纳从科学的历史性分析出发,论证了建构这门学科的可能性。由于其历史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贝尔纳科学学被称为历史主义科学学。

通过对科学史的分析所得出的科学的历史性、宏观调控和预测,构成了贝尔纳理论科学学的历史主义纲领。其中,第一条纲领论证了传统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弊病在于它孤立地考察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忽视了发展与应用背后的原动力;第二、第三条纲领则具体证明了,对于科学的规划在理论上是如何可行的。

二、贝尔纳科学学的基本理论

以历史主义纲领为指导,贝尔纳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学理论,其中涉及了科学的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很多内容都具有开创性意义。构成科学学的各种成分分别用于对科学和某一特定学科的交叉领域进行研究,而这一交叉领域存在的前提就在于,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的实体而存在的。历史主义的一般科学学理论的内在结构,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因此,贝尔纳科学学理论的构成,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的基本属性,科学的增长模式和结构模式,现代科学的科学化。

(一)科学的基本属性

贝尔纳抛弃了传统的科学研究纲领(培根式和牛顿式研究纲领),从而也摈弃了传统的对科学的认识方式。两种传统的科学研究纲领在科学的定义上趋于一致,即认为:科学是人类正确的知识体系;从本质上说,对科学的这种认识来源于一种认识理念,即“表明一种现象,并且尽可能明白地叙述这一现象本身在以往是什么,而不连带说明它可能有什么功能或者与其他各现象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然后进一步研究它在社会生活上已占有或可能占有的地位。”可以说,这是一种建立在狭隘认识论模式之上的静态模式。贝尔纳依据历史主义原则,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判。

不同于其他摈弃科学定义的非理性主义者和相对主义者,贝尔纳认为科学的相对性并非仅仅具有否定意义,同时也具有积极的、建构的价值。这种科学观上的革命性即在于将科学本身视作一种建构。科学一直是作为一种生产因素出现的,而且科学的近代发展已经使之成为维持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包括了科学的方法、传统、观念和生产等这些同属于社会子系统的要素,这些要素是科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科学的特殊性:包括投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