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晚清教育改革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个多世纪前,清政府为维护自身风雨飘摇的统治地位,被迫实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就是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科举制度与八股文的危害
科举制始于隋朝。
隋文帝首先下诏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取士。
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应试者对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见解,科举制度从此正式诞生并沿用。
明成化年间,科举取士制度大为变更,不仅继承北宋改试经义之法,而且格式固定,据此形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的文体,即“八股文”。
清承明制,教育及应试重心都在八股文上。
这种死板的特殊文体使试子无自由发挥之余地,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及才华,造成举国人才匮乏的局面。
八股文使学子埋首故纸堆中,多不事科技,不知世界大势,误国误民,成为晚清一切危机的根源。
直到鸦片战争,此种腐朽的取士制度受到西方近代教育思潮的冲击。
无奈之下,清王朝实行教育改革。
二、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分为三个阶段,即洋务教育、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洋务教育
辛酉政变后,为适应“中外和好”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开明士大夫掀起以“自强”为目的希图御侮的洋务运动,洋务教育随之出炉。
1.兴办新式学堂。
“兴学堂”的教育改革为洋务教育的重要方针之一。
洋务学堂包括外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其中,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即其时的外语学堂,福州船政学堂为最早的军事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为著名的技术学堂。
这些学堂均中西兼学,引入物理、数学、外语等西学,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方针。
这恰是其时科举与学堂并行的原因之一。
2.京师同文馆之争。
洋务运动使中国官僚分为洋务派与顽固派。
京师同文馆之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文化之争。
洋务派顶着顽固派的压力坚持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引入西学的自然科学,使教育改革未走回头路。
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面对甲午战后中国的瓜分危机,帝党为救亡图存掀起戊戌维新运动,教育改革成为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1.废八股改试策论。
康有为的《上清帝书》及《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多上达光绪帝,从而掀起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的教育政策之一即为废八股改试策论,从而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废除这一无实无用、无助于国计民生的陈腐文体,科举制的合
法性也遭到质疑,西式教育首次在较大范围内引进。
废八股改试策论也成为“废科举”的先声。
2.创办京师大学堂。
“百日维新”的文教政策之二即为:中央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书院及民间祠庙一律改为学堂,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州、县设中小学堂,兼习中学与西学。
晚清的“兴学堂”得以深入展开。
尽管戊戌变法惨遭扼杀,但是,京师大学堂成为“百日维新”硕果仅存的历史见证,从而推动晚清“兴学堂”的深化。
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
面对来自国内外日益加剧的统治危机,清政府不得不将亲自扼杀的维新政策重新抛出,并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
1.颁行新学制。
由于《壬寅学制》及《癸卯学制》的颁行,全国遍设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实业学堂、师范学堂等,20世纪初出现兴办新式学堂的热潮。
2.废科举。
1901年清末新政之初,清政府即谕令自明年起停武科、废八股改试策论。
1905年,清政府在朝野日益增大的教育改革呼声中谕令自明年起,乡试、会试、科举一律停止。
自此,长达40多年的“废科举、兴学堂”教育改革在晚清期间结束,中国又掀起新的教育改革与教育西化运动。
三、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意义
晚清的“废科举、兴学堂”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促进了西学的引进与传播,不仅培养出一批新式人才,也培养出推翻清廷的革
命派,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
1.冲击了封建社会旧教育制度。
从洋务运动起,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板块逐渐松动。
经学的琐碎与空疏的弊端均暴露无遗,加之陈腐的科举取士制度、禁锢知识精英阶层的八股文,使中国的思想、教育日益落后于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理念,造成中国的长期落后及百年国耻。
洋务教育使封建旧教育首次受到冲击。
经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封建旧制度的枷锁被国人进一步打碎,其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虽然未完成“立新”,但是完成了“破旧”。
此后教育界的封建复古主义虽时而沉渣泛起,但最终未能成功。
2. 促进了西学的引进及传播。
随着兴学堂的步伐加快,创办新式学堂自然需要更多的西方教材。
所以,洋务运动期间,大量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等译著出现在新式学堂中,西式科普读物等西籍也被译介到中国。
甲午战后,政治、法律等日译本社会科学西书被转译成中文,学堂的学子得以接受较多的新式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堂的学子激增,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引进及传播。
3.培养了新式人才。
“废科举、兴学堂”培养的学生具有新式思维。
通过新式教育学习新技术,他们毕业后纷纷从事政治、军事、科技、教育、金融、新闻等新式行业或致力于改革旧体制,成为国家需要的新式人才。
他们不同程度地为中国的现代化及与国际社会
接轨做出应有的贡献。
4.培养出埋葬清廷的革命派。
一些具有革命思想的人士也创办学堂,他们为学生灌输革命思想。
加之,这些学生本身接受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接受天赋人权论、人民主权说、进化论,向往美国、法国式的政体,因此更加痛恨清政府的腐朽及专制统治,加入革命派的阵营,最终发动、参与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埋葬清廷。
5.晚清“废科举、兴学堂”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正是从此开始,中国迈出了教育现代化的第一步。
以后的“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等均以此为基础,深化教育改革,使中国的教育体制在清亡后十余年内确立。
它使中国的教育体制总体前进。
晚清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首开之功不可抹杀。
总之,晚清“废科举、兴学堂”具有进步意义,启蒙当代中国,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宝贵遗产。
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柏,使之更好地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参考文献:
[1]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8-161页。
[2]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7-111页。
[3]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
社,2008年,第267页。
[4] 马洪林:《康有为大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22页。
[5]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62-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