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粮油加工学-考试题目+答案

一、填空:1、大米外加营养素的强化方法主要有浸吸法和涂膜法,添加营养素的鉄源为NaFeEDTA ,钙源为柠檬酸-苹果酸钙(CCM)。
2、制粉厂通常将小麦划分成白硬麦、白软麦、红硬麦、红软麦四种类型。
3、小麦制粉中,其磨系统种类有皮磨、渣磨、心磨,每个磨系统均包括前路、后路两部分。
4、方便面加工中,添加食盐的作用增强弹性、延伸性、强度,能促进面粉快速吸水,加快面团的成熟,添加碱的作用改善面团韧性、弹性及滑性,使其光滑爽口,不浑汤,复水性好,添加羧甲基纤维素的作用是5、大豆制品营养品质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高,零胆固醇,并含有B族维生素,富含磷、钠、钾等元素。
6、饼干生产种类有粗饼干、韧性饼干、酥性饼干、甜酥饼干、发酵饼干。
7、目前的油脂制取工艺有压榨法、浸出法、水代法,其中浸出法适合大规模生产。
8、以淀粉为原料生产全糖常用的两种酶是淀粉酶、糖化酶。
9、小麦制粉中,皮磨系统的半成品是胚乳。
10、稻谷、小麦等农产品原料共有的清理方法有筛选、磁选、精选、密度分选。
二、粮油加工名词解释:1.砻谷:稻谷加工中脱去稻壳,获得纯净糙米的工艺过程称为砻谷。
2.麦路:麦路是原粮小麦经配麦、毛麦清理、水分调节、光麦清理等一系列处理,达到入磨净麦要求的整个过程。
3.粉路:清理后的小麦,经研磨、筛理、清粉、刷麸等工序组成的制粉工艺的全过程,简称粉路。
4.韧性面团: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和韧性,适度的弹性和可塑性,面团柔软光润。
5.磨齿斜度:磨齿两端在磨辊端面圆周上的弧长与磨辊长度之比,一般为4%~10%,从前路到后路逐渐增大。
两辊齿斜度相同。
6.专用粉:即按不同面制品品种的质量要求,经过专门调配而适合生产专门面制品的面粉。
7.葡萄糖值:糖化液中还原性糖全部当做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
8.浸出制油: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择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使其与经过预处理的油料进行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油脂被溶解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考试复习题

xxxxxx 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试题A 卷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 10分)1、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为( ) A 、蛋白质 B 、淀粉 C 、纤维素 D 、油脂2、下列谷物蛋白中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A 、小麦蛋白B 、玉米蛋白C 、大米蛋白D 、高粱蛋白 3、与其他谷物相比,小麦种特有的组分是( ) A 、 面筋蛋白 B 、支链淀粉 C 、直链淀粉 D 、植物油脂4、在面制食品加工中要求面粉蛋白质含量高且筋力强的产品是( ) A 、饼干 B 、糕点 C 、馒头 D 、面包5、在①面包、②饼干和③挂面生产中,和面加水量的大小顺序是( )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6、目前我国生产淀粉的最主要原料是( )A 、小麦B 、稻米C 、玉米D 、马铃薯 7、在淀粉生产中,用于分离玉米胚芽的设备( )A 、冲击磨B 、旋液分离器C 、刮刀式离心机D 、扬升器 8、随着DE 值的增大,淀粉糖中增加的组分( ) A 、还原糖 B 、果糖 C 、蔗糖 D 、糊精 9、某种油料含有的油脂营养价值高,但含油量较低,最好选用的制油方法为( ) A 、压榨法 B 、浸出法 C 、超临界流体萃取 D 、水代油法 10、在生产分离大豆蛋白时,应选用哪种原料( )A 、高温焙烤豆粕B 、高变性豆粕C 、低变性豆粕D 、以上都可以二、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 30分)1、 砻谷2、稻谷爆腰率3、粗面筋4、韧性面团5、油料6、淀粉的糊化7、分离蛋白8、面粉的自然熟化9、油料10、润麦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稻谷制米主要工艺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等。
2、小麦中的蛋白质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
3、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等。
4、油脂制取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粮油加工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粮食储备(2.0)A、个体企业粮食储备B、中储粮粮食储备C、农民粮食储备D、消费者粮食储备正确答案: B2、小麦籽粒中淀粉主要存在于()(2.0)A、胚B、胚乳C、糊粉层D、种皮正确答案: B3、制氮机组中实现氧氮分离的设备是()。
(2.0)A、冷干机B、过滤器C、PLC控制器D、吸附塔正确答案: D4、低温储粮中所用到的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范围,常采用液体气化制冷法,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以及蒸汽喷射式制冷,在低温粮库中使用的制冷设备主要采用()制冷。
(2.0)A、太阳能B、吸收式C、蒸汽喷射式D、蒸汽压缩式正确答案: D5、下列哪种仓型储粮粮温粮温的年变振幅最小()(2.0)A、钢板仓B、土圆仓C、房式仓D、地下仓正确答案: D6、大米中所含主要蛋白质种类是(2.0)A、清蛋白B、球蛋白C、醇溶蛋白D、谷蛋白正确答案: D7、从蛋白质的组成及利用率等角度考虑营养价值,下列哪种说法正确(2.0)A、稻谷〉小麦〉大豆B、稻谷〉大豆〉小麦C、大豆〉小麦〉稻谷D、大豆〉稻谷〉小麦正确答案: D8、“双低储粮”中的双低指的是(2.0)A、低氧和低剂量药剂B、低温和低氧C、低温和低水分含量D、低剂量药剂和低水分含量正确答案: A9、影响水分再分配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2.0)A、温度和粮种B、水分差异和粮种C、温度和大气压力D、温度和水分差异正确答案: D10、地下喇叭仓内贴的仓顶,从上到下依次为()(2.0)A、壳体、连接层、防潮层、吸湿层B、防潮层、壳体、连接层、吸湿层C、壳体、防潮层、连接层、吸湿层D、吸湿层、壳体、连接层、防潮层正确答案: A11、下列哪个粮种的后熟期较短?(2.0)A、玉米B、大麦C、小麦D、花生正确答案: A12、下列属于“慢气”的是()。
(2.0)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正确答案: C13、下列不能用来评价通风均匀性的参数是()(2.0)A、表观风速B、降温速率C、粮层静压D、总通风量正确答案: D14、降温通风结束时,粮堆温度梯度不大于()粮层厚度(2.0)A、0.5℃/mB、 1.5℃/mC、0.3℃/mD、1℃/m正确答案: D15、保管条件、粮食水分和质量基本相同的同种粮,粮温相差(),则粮温高者视为发热。
粮油食品加工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粮油食品加工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稻谷制米主要包括、、、等工序。
2、食品添加剂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3、小麦制粉生产中,其磨系统种类一般有、、和,每个磨系统中均包括和两个部分。
4、在方便面的制作过程中,添加食盐的作用是;添加碱的作用是;添加羧甲基纤维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常用的油脂制取工艺有和,其中__ __ 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6、淀粉糖工业上常用酸、酸来水解淀粉。
7、稻谷脱壳的方式可分为、和。
8、大米外加营养素的强化方法主要有和,添加营养素的铁源一般为,钙源为。
9、稻谷制米的工艺步骤包括、、及成品整理。
10、蒸谷米浸泡的目的是、。
11、油脂在面制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有:、、、、等。
12、饼干成型的常用方式有:、、。
13、稻谷脱壳的方式可分为、和。
14、大米外加营养素的强化方法主要有和,添加营养素的铁源一般为,钙源为。
15、制粉厂通常将小麦划分成、、、四种类型。
16、小麦制粉生产中,其磨系统种类一般有、、和,每个磨系统中均包括和两个部分。
17、小麦中所含蛋白质中、能构成面筋质,这两种蛋白质占麦粒蛋白质总量的。
18、我国大宗油料包括、、、四种二、单项选择题1、油炸过程的主要传热方式是()。
A、传导和对流B、对流和辐射C、辐射和传导D、都有2、食物中所含蛋白质属于完全蛋白质的是()。
A、大米B、面粉C、玉米D、大豆3、测定蛋白质变性程度方法有()。
A、 NPU和PERB、 PER和NSIC、 NSI和PDID、 PDI和NPU4、淀粉对面筋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
A、着色剂B、增稠剂C、稀释剂D、抗氧化剂5、小麦制粉经过清理、水分调节、配麦等成为净麦的程序简称为()。
A、筛路B、粉路C、麦路D、米路6.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为()。
A 蛋白质B 淀粉C 纤维素 D油脂7.下列谷物蛋白中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A 小麦蛋白B 玉米蛋白C 大米蛋白D 高粱蛋白8.与其它谷物相比,小麦中特有的组分为()。
粮油加工复习题

粮油加工复习题粮油加工复习题粮油加工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农产品的加工、储存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对于从事粮油加工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熟悉相关知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与粮油加工相关的题目,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1. 粮食加工是指将农作物中的谷物加工成食品或工业原料的过程。
以下哪种不属于常见的粮食加工方式?A. 碾磨加工B. 烘干加工C. 蒸煮加工D. 蒸馏加工2. 粮油加工中,常用的粮食加工设备有很多种。
下面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将谷物破碎成粉末?A. 石磨B. 破碎机C. 烘干机D. 滚筒筛3. 粮油加工中,常见的粮食储存方式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两种。
A. 地面堆放:将谷物直接堆放在地面上,通常适用于天气干燥、通风良好的地区。
B. 立体仓储:利用仓储设备将谷物储存在仓库中,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并且便于管理和保管。
4. 粮油加工中,常见的粮食加工副产品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两种。
A. 糠:谷物加工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外壳和麸皮,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B. 麸皮:谷物加工过程中从面粉中分离出来的外皮,可以用于制作饲料或者食品加工中的副产品。
5. 粮油加工中,常见的粮食加工工艺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两种。
A. 碾磨加工:将谷物破碎成粉末,去除杂质和外壳,得到面粉或粉末状的产品。
B. 发酵加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谷物中的淀粉转化为有机酸、醇类等物质,改变谷物的性质和口感。
6. 粮油加工中,常见的粮食加工指标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两种。
A. 含水率:粮食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影响粮食的质量和储存性能。
B. 粒度:粮食颗粒的大小和均匀程度,影响粮食的加工效果和品质。
7. 粮油加工中,常见的粮食加工流程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两个环节。
A. 清理:将谷物中的杂质、石子等物质去除,保证谷物的纯净度。
B. 破碎:将谷物破碎成粉末状,便于后续的加工和提取。
8. 粮油加工中,常见的粮食加工问题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两个。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

1、面粉中谷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有什么意义?谷氨酸在面粉中含量占40%,在面粉中期增香作用。
半胱氨酸对小麦粉的加工性能有很大影响,它具有巯基巯基据哟偶和二硫键迅速交换位置,使蛋白质分子容易相对移动,促进面筋形成的作用,因而它的中才能在使面团产生粘性和伸展性。
脯氨酸作为植物细胞内审图调解物质,稳定生物大分子结构,降低细胞酸性,防止细胞脱水。
2、面筋质:面粉中加入适量水柔搓成一块面团,泡在水中30—60分钟,用清水江淀粉及可溶性物质部分洗去,剩下的是是小麦能形成面团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具有弹性的像橡皮似的的蛋白质,称为面筋质。
3、脂肪酸值:100g粮食试样中游离脂肪酸所需要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4、强力粉:小麦粉中面筋质数量较多,质量高,弹性强度大的面粉称为强力粉。
5、生理后熟:小麦收获后,经过储藏一段时间,酶的活性逐渐,并维持较低的稳定水平,呼吸强度降低,代谢水平降低,储藏稳定性增加,种胚成熟,发芽率提高的过程称为生理成熟。
6、工艺后熟:小麦收获后,经过储藏一段时间,其加工、食用品质提高,这种工艺、品质的提高过程称为工艺后熟。
7、面粉的吸水性:面粉的吸水性是指在和面过程中,面粉吸收水分多少的情况。
8、糊化:有淀粉转变成淀粉糊的现象称为糊化。
9、淀粉的回生:经糊化的阿尔法淀粉,当温度逐渐冷却,或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淀粉链重新凝聚,排列紧密,变为B化淀粉,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
10、面粉的三个指标的区别(粉质仪,拉伸仪,吹泡仪)粉质仪根据肉质面团时会受到阻力的原理设计的,通过测定在揉制面团中混合搅拌刀所受到的阻力,绘制一条特性曲线,而得到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性,衰减度,评价值等一系列指标,从而可对小麦粉的平直做出大致的判断。
拉伸仪:是根据粉质仪制备好的面团揉搓成粗短的面条,将面条两端固定,中间用钩向下拉,直到拉断为止,抗拉阻力以曲线形式记录,而得到拉伸图,从而进一步得到面团抗拉阻力,面团延伸性,拉伸比值,能量等一系列指标,以此对面粉品质做出判断。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序言1、名词解释⑴粮油食品:指以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的成品。
⑵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方面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和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食用方便、卫生安全的食品的一门科学。
2、粮油食品加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粮食和油料是主要的农产品,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粮油加工食品居于主导地位。
粮油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粮油加工与转化对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粮油食品的质量要求有那些?答:(1)、保持应有的感官品质。
如色泽、香气、味感和形态。
(2)、合理的营养和易消化性。
(3)、卫生性和安全性。
(4)、方便性.(5)、耐贮藏性。
第一章原料及辅助材料1、名词解释⑴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遇水能相互粘聚在一起形成面筋。
⑵湿面筋:将面粉加水调制成面团后,用水冲洗,洗去可溶性物质,最后剩下的软胶状物质就是湿面筋。
⑶延伸性:是指面筋被拉长而不断裂的能力;⑷弹性:指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
⑸韧性:指面筋在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力。
⑹淀粉的糊化:淀粉在有充足水分的情况下受热,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范围以上之后,淀粉大量吸水膨胀,晶体结构解体,淀粉分子逸散,粘度急剧增加,这个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⑺淀粉的回生:淀粉溶液或淀粉糊,当在低温静置或温度逐渐降低的条件下,淀粉链重新凝聚,排列紧密,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作用。
⑻氢化油:在加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时,通入氢气,在金属催化剂(镍系、铜-铬系等)的作用下,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与氢原子结合成为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其结果是油脂的熔点升高,油脂出现“硬化",称为氢化油.⑼人造奶油:精制食用油(氢化油)加入部分动物油、水、调味料等,经乳化、急冷捏合等工序调配加工而成的可塑性的油脂品,用以代替从牛奶取得的天然奶油.⑽起酥油:是指经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油脂,或不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粮油食品加工学习题库

22、 淀粉糖化液的主要精制工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____________,使其成为澄清、透明、无色的精制糖化液,用于生产 糖浆和结晶葡萄糖。
23、入磨小麦水分不能过大 或过小,一般适 宜的入磨水分为 __________;小麦制粉主要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
设备是什么? 61、 什么是麦路?什么是粉路? 62、 小麦研磨的工艺流程是什么?主要设备有哪些?影响研磨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3、 什么是筛分?什么是筛路?影响筛分的因素有哪些? 64、 什么是清粉?目的意义何在?清粉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65、 什么是打麸?什么是刷麸?目的是什么?主要设备有哪
些? 66、 什么是制粉?技术要求是什么? 67、 面制食品加工中主要原料为小麦粉,换成其他谷物粉行不
7、 蛋糕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工序。
8、 常用的油脂制取工艺有____和____,其中____适合于大规模生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产。
9、 以淀粉为原料生产全糖常用的两种酶分别是______、______。
19 、 目 前 常 用 的 酵 母 (yeast) 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20、 甜玉米品种具有一种__________,生长成熟过程中阻止一部 分糖转化成________,因此成熟后玉米还是甜的。
21、我国北方以________为凝固剂,生产的豆腐称北豆腐;南方 以________为凝固剂,生产的豆腐称南豆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序言1、名词解释⑴粮油食品:指以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的成品。
⑵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方面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和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食用方便、卫生安全的食品的一门科学。
2、粮油食品加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粮食和油料是主要的农产品,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粮油加工食品居于主导地位。
粮油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粮油加工与转化对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粮油食品的质量要求有那些?答:(1)、保持应有的感官品质。
如色泽、香气、味感和形态。
(2)、合理的营养和易消化性。
(3)、卫生性和安全性。
(4)、方便性。
(5)、耐贮藏性。
第一章原料及辅助材料1、名词解释⑴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遇水能相互粘聚在一起形成面筋。
⑵湿面筋:将面粉加水调制成面团后,用水冲洗,洗去可溶性物质,最后剩下的软胶状物质就是湿面筋。
⑶延伸性:是指面筋被拉长而不断裂的能力;⑷弹性:指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
⑸韧性:指面筋在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力。
⑹淀粉的糊化:淀粉在有充足水分的情况下受热,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围以上之后,淀粉大量吸水膨胀,晶体结构解体,淀粉分子逸散,粘度急剧增加,这个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
⑺淀粉的回生:淀粉溶液或淀粉糊,当在低温静置或温度逐渐降低的条件下,淀粉链重新凝聚,排列紧密,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作用。
⑻氢化油:在加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时,通入氢气,在金属催化剂(镍系、铜-铬系等)的作用下,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与氢原子结合成为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其结果是油脂的熔点升高,油脂出现“硬化”,称为氢化油。
⑼人造奶油:精制食用油(氢化油)加入部分动物油、水、调味料等,经乳化、急冷捏合等工序调配加工而成的可塑性的油脂品,用以代替从牛奶取得的天然奶油。
⑽起酥油:是指经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油脂,或不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通常含有氢化植物油。
⑾油脂的可塑性:是指固态油脂(人造奶油、起酥油、猪油等)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自身形状,撤去外力后能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
⑿油脂充气性:是指油脂在空气中高速搅打时,空气被裹入油脂中,在油脂形成大量小气泡的性质。
⒀油脂的乳化(分散)性:是指油脂在与含水的原料混合时的分散亲和性质。
⒁焦糖化作用:糖类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温度时,分子与分子之间相互结合成多分子的聚合物,并焦化成黑褐色的色素物质-焦糖。
⒂美拉德反应:是指氨基化合物的自由氨基与羰基化合物的羰基之间发生的发应,其最终产物是黄黑色素的褐色物质,故称美拉德反应。
⒃生物疏松剂: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使糖类发酵生成酒精和CO2,而使面坯起发,体积增大,经焙烤后使食品形成膨松体,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2、什么是面粉的成熟?其机理是什么?答:面粉成熟:新磨制的小麦粉,特别是用新小麦磨制的面粉,其面团粘性大,缺乏弹性和韧性,食用品质差。
经过两周以上的贮存后,其工艺性能有所改善,这种现象就称为小麦粉的工艺后熟。
面粉成熟机理:新磨制小麦粉中的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含有未被氧化的硫氢基(-SH),硫氢基是蛋白酶的激活剂。
和面时,被激活的蛋白酶强烈分解面粉中的蛋白质,从而破坏了面筋的网络结构,造成食品的组织结构变差。
另外,由于新磨制的面粉主要是小麦的胚乳,正处于呼吸阶段,很多复杂的生化变化正在进行,面粉的成分也有变化,故面粉不宜生产后直接出厂。
3、面团流变学性能是什么?答:小麦面团是小麦粉和水混合后,经过适当揉混而形成的具有黏弹性物质。
面粉在揉混过程中,面筋蛋白吸水膨胀,分子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赋予面团黏性、弹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称面团流变学特性4、简述淀粉黏度曲线。
答:为了测定大米淀粉的加热糊化特性,使用布拉班德黏度计,以温度和黏度的关系作图。
A —糊化温度B —最高黏度C —最低黏度D —最后黏度5、影响淀粉回生因素有哪些?答:(1)分子构造的影响:直链淀粉分子呈直链状构造,支链淀粉分子呈树枝状构造,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易于回生。
(2)分子大小的影响:只有分子量适中的直链淀粉分子才易于回生,支链淀粉分子量很大,不易发生回生。
(3)直链淀粉分子与支链淀粉分子比例的影响: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难以回生,因此,支链淀粉分子起到缓和直链淀粉分子回生的作用。
(4)水分含量的影响:水分含量高,分子碰撞机会多,易于回生,反之则不易回生。
水分含量30%-60%之间最容易发生回生,水分在10%以下,淀粉难以发生回生。
(5) 冷却速度的影响:冷却速度对回生作用影响很大,缓慢冷却,可以使淀粉分子有时间取向排列,故可以加大回生速度;而迅速冷却,使淀粉分子来不及取向,可以减小回生程度。
(6)温度的影响:水温在60℃以上不会发生淀粉的β化,而在2-3℃时最易回生。
6、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有哪些?答:吸油性、吸水性、乳化性、胶凝性、起泡性。
AB CD7、烘烤食品中常见的油脂有哪几类?答:植物油、动物油、氢化油、人造奶油、起酥油。
8、氢化油对健康主要危害有哪些方面?答:①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②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促进动脉硬化;③增加糖尿病和乳腺癌的发病率;④影响婴幼儿和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可能对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9、烘烤食品中常见的糖有哪几类?答:有蔗糖、转化糖浆、饴糖(淀粉糖浆)、果葡糖浆、淀粉糖浆、蜂蜜、甜味剂等。
10、在烘烤食品中糖的工艺性能有哪些?答:⑴改善烘焙食品的色、香、味、形⑵作为酵母的营养物质⑶作为面团改良剂⑷影响面团吸水率和搅拌时间⑸提高制品的贮存寿命⑹提高营养价值11、什么是蛋白的起泡性?答:蛋白经过强烈搅打,可将混入的空气包围起来形成泡沫,在表面力作用下,泡沫成为球形。
由于蛋白胶体具有黏性,将加入的其他辅料附着在泡沫的周围,使泡体变得浓厚坚实,增加了泡沫的机械稳定性。
制品在焙烤时,泡沫气体受热膨胀,增大了产品体积,使产品疏松多孔并且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
12、影响蛋白起泡性的因素有哪些?答:黏度:对蛋白的稳定影响较大,黏度大的物质有助于泡沫的形成和稳定。
油脂:油脂是消泡剂,主要是因为油脂的表面力较大,会使泡沫的蛋白膜拉断,气泡消失。
pH:对蛋白泡沫的形成和稳定影响很大,等电点时黏度较小,不易起泡。
温度:与气泡的形成和稳定有直接关系,新鲜蛋白在30 ℃时起泡最好,黏度也稳定。
蛋的质量:与气泡的形成和稳定有直接关系,新鲜蛋浓厚蛋白多,稀薄蛋白少,起泡性能好。
13、在烘烤食品中乳的工艺性能有哪些?答:⑴提高面团的吸水率⑵提高面团筋力、搅拌耐力和发酵耐力⑶烘焙食品的着色剂⑷改善制品组织⑸延缓制品老化⑹提高营养价值14、水在烘烤食品中的作用有哪些?答:1、水化作用使面粉蛋白质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网络,构成焙烤制品的骨架;使淀粉吸水糊化,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2、溶剂作用溶解各种干性原辅料,使各种原辅料充分混合。
3、调节和控制面团的软硬度和温度4 、帮助和参与生化反应的进行,水可促进酵母的生长及酶的水解作用。
5、作为传热介质15、在烘烤食品中盐的添加有什么要求?答:盐一般是在面团即将形成时添加。
即在面团的面筋扩展阶段后期,即面团不再粘附调粉机缸壁时,食盐作为最后加入的原料,然后搅拌5~6min即可。
16、酵母有哪些种类?答: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即发活性干酵母。
17、影响酵母活性的因素有哪些?答:⑴温度酵母在0~55 ℃具有活性,适宜温度20-28℃,最适宜温度26℃。
一般正常面包制作的面团的发酵温度为26 ℃。
快速法制作面包的面团的发酵温度为30 ℃。
⑵pH 值一般酵母较适宜在弱酸性的条件下生长。
最适pH 为5-5.8,若低于2或高于8活力受到严重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应保持面团的pH 值在4~6 之间⑶渗透压适量的糖虽可提供足量的可发酵糖供酵母发酵产生CO2,但若外在环境之溶质(如糖、盐等) 量过高时,酵母的产气量会因面团的渗透压的增高而降低。
高浓度的糖、盐产生高的渗透压抑制了酵母的发酵。
⑷水分在液体状态下酵母的增殖和发酵速度更快,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面团越软发酵副速度越快。
⑸营养物质在面团中能被酵母利用的糖有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麦芽糖 4 种。
前两种能被酵母直接利用。
18、化学疏松剂一般有什么要求?答:⑴以最小的使用量产生最多的CO2气体;⑵在面团中CO2产生比较慢,入炉烘烤过程中能产生大量CO2气体;⑶经烘烤后产品残留物质无毒、无臭、无色、无味;⑷贮存期不发生化学变化。
第二章面包生产工艺1、名词解释⑴面包:面包是以小麦粉、酵母、食盐和水为基本原料,添加适量糖、油脂、乳品、鸡蛋、添加剂等,经搅拌、发酵、整形、醒发、烘烤、冷却、包装等工序制成的焙烤制品。
(2)面包的快速发酵法:快速发酵法是发酵时间很短(20—30 min)或根本无发酵的一种面包加工方法。
整个生产周期仅为2-3h,是一种应急面包加工方法。
⑶面包的液体发酵法:助于液体介质来完成的面团发酵,就是将酵母置于液体介质中,先经几小时的液体发酵,制成发酵液,然后用发酵液与其他原辅料搅拌成面团。
⑷面团的调制:它是指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各种原辅料充分混合,面筋蛋白和淀粉吸水润胀,最后得到一个具有良好黏弹性、延伸性、柔软、光滑面团的过程。
⑸面团醒发:就是把成型后的面包坯再经最后一次发酵,使其达到我们要求的形状。
⑹面包烘烤:烘焙是面包加工的关键工序,是使生面包坯变成结构疏松、易于消化、具有特殊香气的面包的过程。
2、简述面包的生产一般工艺流程。
答:原辅材料的处理→面团的调制→面团发酵→整形→醒发→烘焙→冷却→包装。
面包生产,根据其种类不同选择不同配方。
工艺上的区别,主要在于面团的调制和发酵不同,而整形后的工序基本相同。
3、面包生产工艺根据发酵方法主要有哪几种?答:一次发酵法、二次发酵法、三次发酵法、快速发酵法、液体发酵法、冷冻面团法。
4、简述面包二次发酵法工艺流程。
答:种子面团调制→种子面团发酵→主面团调制→主面团发酵→整形→醒发→烘焙→刷油→冷却→包装。
5、面包面团调制的目的是什么?答:(1)、能使各种原辅料混合在一起,并均匀地分布在面团的每一个部分,形成一个质量均匀的整体。
(2)、加速面粉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缩短面筋形成时间。
(3)、扩展面筋,使面筋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伸展性,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