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乡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
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
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一、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对象和要求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及以下的具有合格学历的本校小学在职教师,必须按规定参加相应层次的继续培训。
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类型和登记范围1、培训内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
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扩展更新,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化科技教育等。
2、培训类型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组织举办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含学科带头人培训)、岗位职务培训(全员培训)等各类继续教育活动。
3、登记范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组织和确认、由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的继续教育活动。
三、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业务机构的职责与分工教师任职学校是实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的主要阵地。
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定本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规划,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建立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业务档案,保存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学分卡,合理安排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保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时间,设立用于教师培训的专项经费,落实本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教师业务考核和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挂钩政策等。
四、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学分计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基地组织举办的各类进修班、培训班、研修班等,以及按继续教育要求组织的教研、教改、考察等教育实践活动,按实际培训活动时间计,每天6学时。
少于半天的,每小时为1学时。
小学新教师一年试用期培训,集中培训80学时,分散培训40学时,总计120学时。
培训结业转正定职级后,从下一年度起,应按规定参加岗位职务(或全员培训)类继续教育并达到相应的学时数,试用期培训学时数不再重复登记使用。
小学教师按培训计划完成规定学时数,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1学时为1学分。
小学教师参加小教大专学历进修的学时数只能在进修期间有效,每年进修学时48超过的岸48学时对待,毕业或结业后,从下一年度起,应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
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功在教育,为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推进我校教育改革的新进程,建设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程需要的高质量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海塘中心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一、目标要求以师德教育为根本,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运用为重点,构建和全面提高教师德、能素质的继续教育内容体系。
同时,学校以评估和激励制度为重点,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体系。
1、全员培训按照新形势下不同岗位的职务要求,我校所有教师必须接受市进修学校(富阳电大)的全员培训,使教师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基本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我校依照《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考核,实现教师素质结构由知识传承型向教育创造型、经验技术型向科研技术型、教育者向同时是终身受教育者的角色转换。
并推选一批骨干教师参加县级骨干教师培训,使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校级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3、新任教师培训为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确保每一届新任教师通过一年的培训,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岗位工作。
4、计算机培训本校所有教师均应接受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要求教师全都能操作计算机。
培训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骨干教师,使中青年教师能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开展教学和科研。
二、继续教育管理措施1、加强宣传力度,让本校每一位教师都认识到教师继续教育是利及社会、学校、学生、个人的大事。
2、建立继续教育管理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职责。
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
教导主任负责全面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
3、落实经费投入,按教师培训需要下拨专项资金,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经常性费用。
4、明确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学习管理制度:我校实行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和寒暑期集中学习制度(按上级规定)。
大坝乡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大坝乡中心学校“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根据《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惠水县教育局文件《关于“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惠教发【2011】196号),按惠水县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启动会的要求,为扎实推进我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完成上级“十二五”期间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促进我乡教育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育人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新课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打造骨干、夯实校本,优化课堂、提升课研,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我校继续教育工作力度,积极创设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学习内容。
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培训的考核评估制度,秉承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突出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我校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我校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跨越发展。
二、目标要求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为抓手,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为平台,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全面构建惠及全体教师、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全程发展、实现全力服务教师培训体系。
保质完成上级规定的每位中小学教师五年共24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新教师一年60学时的新教师培训任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
是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下面是可能包含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中的内容:
1. 继续教育目的:明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如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
2. 学分要求: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要求和学分来源。
要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学分,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研修活动、学术交流等方式获取学分。
3. 学习计划:教师继续教育应有完整的学习计划,并逐年制定,包括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安排等。
4. 师资培训:规定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师资培训要求和安排,在规定的周期内,教师应接受一定时间的师资培训课程。
5. 学习评估: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成绩评估,一般通过考试或评估方式进行评定,将教师的学习成果与规定的标准进行对比评估。
6. 资金支持:确定教师继续教育的资金支持政策,包括培训费用报销、奖学金、津贴等形式的资金支持。
7. 时长要求: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时长要求,包括每年或每学期的学习时间要求和分配。
8. 教师发展档案:建立和完善教师的继续教育档案,用于记录教师的学习经历、成绩、证书等。
9. 奖惩措施:确定教师继续教育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并取得好成绩,对不按规定完成要求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处罚。
10. 继续教育平台: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平台,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交流渠道,方便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
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
2009-2010年定安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为深入贯彻《甘肃省“十一五”(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师德建设1、主要任务(1)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要求广大教师具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育人为己任。
(3)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要求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4)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坚决纠正教师教学中不负责任的行为;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非法出版的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索要和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行为;坚决反对教育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等不端行为;严厉惩处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
(5)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创新。
要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上改进创新,使师德建设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主要措施(1)抓宣传发动。
召开动员会,并通过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优秀教师、师德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激励教师不断上进。
(2)强化师德教育。
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充实师德教育内容,在干部和教职员工中开展法律法规、教师行为规范、师德修养、教师心理健康、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
(3)抓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
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把师德教育纳入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逐步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骨干教师培训1、骨干教师的管理(1)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进一步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对已认定的骨干教师进行跟踪、考查,搞好检查、指导,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的业务档案,加强对骨干教师的管理使用。
关于小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实施意见
堰中心校发(2012)11号堰口镇中心学校关于小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各小学:为了确保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和制度,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汉人发【2010】172号)、《西乡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方案》(西人社发【2011】103号)和《关于中小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实施意见》(西教体发【2012】4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心任务,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水平为核心,因地制宜,按需施教,重在实效地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
中级职称教师每年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不少于80学时(公需科目24学时,专业科目56学时),初级职称教师不得少于40学时(公需科目12学时,专业科目28学时)。
二、内容形式(一)继续教育内容公需科目由县人社局统一组织实施。
专业科目由教育体育局根据教育发展需要确定,集中或分级组织实施,内容分各级各类培训和校本研修。
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内容:(二)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各种有效证件,是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审验和复验的依据。
经教体局审核人社局备案的下列继续教育形式之一的,凭相关有效证明,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1、集中培训:参加乡镇中心学校、县级主管部门及其以上举办的各类培训(含“国培”、“省培”、“市培”、研修班、阳光师训、校长培训、安全培训、食品卫生培训、项目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名师送教下乡、财务会计培训等)。
2、参加主管部门批准的有计划、有考核的校本研修培训活动;3、参加县级以上网络远程项目教育培训:4、参加相应的学历教育或攻读学位;5、到教学、科研、教育单位实习进修,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支教、轮教、交流学习活动;6、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教科研成果被评为市级以上三等奖以上、且在教学中实际应用取得成效;7、参加本单位及上级部门正式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8、发表论文、专著:正式发表出版的与本业务相差的论文、专著、译著、译文等作品;9、自学活动:参加单位主管部门批准的与业务工作有关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各种自学活动。
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合集)
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合集)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合集)》。
第一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教师业务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要求,顺应教育改革需要,为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根据县教育局统一部署,把教师业务培训作为201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校结合实际,特制定《高庙小学教师业务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纽带,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员,立足岗位,注重实践,通过以训导练,以练促学,赛评结合,学用结合,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二、培训原则1、引领性原则为使培训有实效,要充分发挥中心小学教研员及完小教导主任的专业引领作用,同时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带头作用。
2、全员参与性原则教师业务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每位教师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要求,顺应教育改革需要,都必须经常学习,才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夯实教学基本能力、基本素质。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对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全员参与培训并积极投入训练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自主性原则学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载体,为了夯实教师业务培训,学校必须加强自主培训的力度,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师业务培训。
4、创新性原则创新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针对教师实际、课堂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在培训中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培训活动充满活力,是培训工作持久开展的关键。
5、实效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教师业务培训的基本要素,结合教师教学需要,结合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开展校本培训、“国培”,使培训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实效性。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三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是指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其持续发展和更新知识和技能,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中的规定:1. 继续教育目标与内容: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等,并制定具体的教育内容,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学科知识更新等。
2. 学时和学分要求:规定中小学教师每年或每学期需要完成的继续教育学习时间和学分要求,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完成相应的学时和学分。
3. 继续教育机构和平台:确定中小学教师可以参与的继续教育机构和平台,如教育局、学校、教育研究机构等,以及其他线上或线下的教育学习资源。
4. 学习方式和形式:规定中小学教师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和形式,包括参加教育研讨会、学习班、研修课程、观摩交流等,或者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
5. 学习计划和评估:要求中小学教师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并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如考试、论文等。
6. 继续教育补贴和奖励: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完成继续教育学习后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贴或者其他奖励,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7. 培训资源支持:提供培训资源的支持,如提供教材、教辅资料、教学设备等,以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
8. 教师发展档案管理: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教师的学习情况、成果和评估结果等,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二)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的基本内容:1. 继续教育的目标- 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 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 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2. 继续教育的内容- 学科知识更新与拓展:包括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的学习与研究- 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等的学习与研究- 教师职业发展与管理:包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培训与发展等的学习与研究3. 继续教育的形式- 学习班:教师参加学科、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专题学习班- 研修班:教师参加专业化研修班,进行深度学习和探讨- 学术会议:教师参加学术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和探索- 在线学习:教师参加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实践研究: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课题或教育改革项目,进行实践和研究4. 继续教育的时间与学分要求- 教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要求:例如每学年内不少于60学时(或相应的学分)- 教师进行继续教育需要达到的学分要求:例如教师职称晋升需要达到一定的学分要求5. 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 学校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继续教育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继续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局等单位制定继续教育计划,确定继续教育课程和活动- 学校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和支持6. 继续教育的评估与证书- 继续教育的学时或学分达到要求的教师,可获得继续教育证书- 继续教育的成果和效果可通过考试、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以上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乡村教师继续教育措施
乡村教师继续教育措施为了全面培养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必须加强乡村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乡村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促进其专业发展,主要应该从继续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继续教育内容增强系统性和选择性继续教育的内容关系到培训质量的高低,若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培养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必须增强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结合乡村教师的现有信息素养水平,明确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和操作规范,且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应具有衔接性和针对性,而非完全相互独立。
例如对处于信息技术入门阶段的乡村教师,应重点培养其信息意识;对已经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乡村教师,应重点培养其信息筛选、组织的能力和策略;对于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乡村教师,应着重培养其信息运用和评价能力[7]。
乡村教师应在达成上一阶段的培训要求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信息素养继续教育体系,以保证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养成。
同时还要为乡村教师提供选择的余地,使其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已有信息素养水平合理选择内容。
选派熟知乡村教育情况的专业人员培养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鼓励专业人员和一线乡村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师徒结对,及时解决乡村教师在理论和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倡导教学双方进行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切实提高培训的效果。
(二)继续教育方式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继续教育的方式与教育内容直接相关,影响到乡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继续教育方式应多样化。
对于基础理论性知识的讲授应该采取集体讲座的形式,提高信息技术理论教学的效率;对于实践操作类的内容学习应该采取案例探讨、小组合作辅以个别指导等形式,充分发挥乡村教师团队的力量;对于提高拓展类的内容学习应该采取网络教学和同侪互助相结合的形式,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乡村教师的个别需求,从网络上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同侪和热心网友的帮助下解决实际运用问题,进而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范本(二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的改进与发展,促进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管理,具体实施遵循依法、科学、公正、公平、规范的原则。
第三条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根据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以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参加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的自愿行为。
第四条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机构,明确责任人,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确保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
第五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当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章继续教育内容与要求第六条继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
(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技能等相关内容。
(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包括教育教学研究、教材教法开发、教师发展计划等相关内容。
第七条继续教育要求:(一)教师应当每年参加一定时数的继续教育活动,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
(二)教师应当按照学校的安排和要求参加学校或区域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等活动。
(三)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其他符合继续教育要求的培训项目。
第三章继续教育成果认定与证书颁发第八条继续教育成果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一)继续教育学时的完成情况。
(二)继续教育学习成绩的考核情况。
(三)继续教育期间展示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情况。
第九条继续教育证书由学校颁发,证书内容应包括教师姓名、学校名称、继续教育学时情况、继续教育学习成绩等。
第十条教师应当妥善保管继续教育证书,如有遗失或损坏,可向学校提出补办申请。
第四章继续教育管理与监督第十一条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包括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编制继续教育计划、评估继续教育效果等。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记录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证明材料、学时、学习情况等相关信息。
小学防汛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防汛安全教育实施方案为了增强学生们对于汛期安全的意识和应对能力,我们对小学防汛安全教育实施了以下方案:一、教育目标1. 增强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与预防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灾能力。
2. 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防汛意义和重要性,学会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培养节约意识。
3. 提高学生应急处置能力,使其掌握在水灾发生时的逃生自救技能。
4. 增强家长和学校对于汛期安全教育的重视和配合程度,强化家校合作。
二、教育内容1. 雨水知识的普及:通过科普课程、讲座、宣传栏、展板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水的重要性,传授节水、防汛知识。
2.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向学生普及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包括洪水、山体滑坡、地震等灾害,提醒他们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应该如何安全逃生。
3. 防灾准备与应急处置能力培训:通过模拟演练、紧急逃生课程等形式,训练学生在水灾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和逃生技能。
4. 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提醒家长和学生注意天气预警信息,做好家庭防汛准备工作。
三、教育方法1. 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例如班会、海报、校园广播、电视台、网络等,普及防汛知识,提高学生对于汛期安全的关注度。
2. 实地考察和体验:组织学生到河边、湖边等水域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水的力量和危险性。
3. 组织模拟演练: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逃生演练和自救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逃生自救技能。
4. 家校联动:建立家校防汛联动机制,家长学校共同参与水灾应对工作,增强学生的综合防灾能力。
四、教育媒介1. 电视广播: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介,开展防汛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学生对于防汛安全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 校园网络: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开设专栏,发布防汛安全知识,倡导学生积极参与防汛安全教育活动。
3. 校园广播: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防汛安全知识,加强学生对于防汛安全知识的接触和了解。
4. 学校宣传栏: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张贴防汛安全知识宣传画,向学生普及防汛安全知识。
乡中心小学防汛工作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我校在汛期来临之际,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4. 《乡人民政府防汛抗旱工作实施方案》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安全主任成员:各班主任、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2.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全面负责我校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制定防汛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3)监督检查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4)及时上报防汛工作信息;(5)做好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
3. 各部门职责(1)教务处:负责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防汛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汛意识;(2)德育处:负责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急能力;(3)总务处:负责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4)安全处:负责对全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校园安全;(5)各班主任:负责做好本班学生的防汛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进行防汛演练,掌握逃生自救技能。
四、防汛工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宣传防汛知识,提高师生防汛意识;(2)组织学生参加防汛知识竞赛,提高学生防汛技能;(3)邀请相关部门专家来校进行防汛知识讲座,增强师生防汛能力。
2. 完善防汛设施(1)对学校排水设施进行排查、疏通,确保排水畅通;(2)对校园内低洼地带进行填埋,减少洪水侵袭;(3)加固校舍,防止洪水侵袭。
3. 防汛物资储备(1)储备足够的防汛物资,如沙袋、救生圈、救生衣等;(2)确保防汛物资的完好、有效,并定期检查、维护;(3)制定防汛物资使用管理制度,确保物资合理使用。
4.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师生进行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洪水灾害的能力;(2)演练内容包括: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抢险救援等;(3)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改进措施。
洪水乡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
洪水乡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洪水乡“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细则为全面实施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适应我乡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程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根据黔西县《“十一五”(2006年—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和《洪水乡“十一五”(2006年—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原则,积极探索开放、高效、灵活的区域性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突出培训工作的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武装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全乡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培训目标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五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全乡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各项任务,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
其中1955年12月31日前出身的男教师,1960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女教师,只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列为全省统一考试对象。
四、培训任务(一)非学历培训(1)全员培训:组织全乡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洪水乡长堰片2011计划、总结
洪水乡长堰片2011年教师继续教育暑期培训计划2011年7月洪水乡长堰片2011年教师继续教育暑期培训计划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切实完成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目标,根据《黔西县教育局关于2011年暑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安排的通知》精神,以及《洪水乡“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洪水乡“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培训计划》,结合我片实际,现将2011年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事宜安排如下:一、培训点:洪水乡长堰小学二、培训对象:长堰小学、箐柏小学、沙龙小学、利民小学、长堰幼儿园各校教师。
三、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
四、培训内容及时间:注:每位教师自学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或魏书生班主任漫谈一书,做好读书笔记,开学时各校收来交。
五、加强管理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组,成员如下:组长:高庆梅副组长:张绪昂成员:蔡尚喜安兴明罗贤毅龙亚领导组职责:认真扎实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和管理措施;建立一支由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辅导队伍,负责对本片教师进行面授辅导;按要求建立好学校集体档案和教师个人档案;负责抓好校本培训,对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和自学自练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负责完成对本片教师的逐人考核验收任务,并做好准备,接受各级考核验收。
六、培训要求1、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配置专干,真正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经办人员专门抓,并结合实际拟定实施意见和管理措施。
2、每学期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要培训场所,确保人员到位,使培训落到实处。
3、依靠骨干,扩展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定期组织面授辅导;激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骨干教师亲自带头,以身示范,教师制定个人达标计划,坚持互帮互学、自学自练。
5、教师要认真做好相关学习记录、拟写心得体会,要对所选教材深入研读和实践,确保培训落到实处,产生实效,促进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综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学校汛期安全教育灾施方案
学校汛期安全教育灾施方案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日益显著,汛期洪涝灾害频发成为一种常态。
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由于丰富的水资源和多雨的气候条件,汛期洪涝灾害对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学校作为人口密集、汇聚集中的地方,面对汛期洪涝灾害的威胁更为严重。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汛期安全教育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内容1. 汛期洪涝知识普及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普及汛期洪涝灾害的知识。
包括:洪涝灾害的成因、引发原因、预警信号、应对措施等内容。
2. 汛期安全教育通过开展山洪、暴雨、水灾等事故案例的讲解、模拟演练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育学生当面对汛期洪涝灾害时应如何应对、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学校师生进行应急演练,培养学生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包括:逃生演练、自救互救方法的训练等内容。
三、教育对象1. 学生学校全体学生是安全教育的主要对象。
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分别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2. 教师学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的安全意识与应对能力直接影响学生。
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家长学校还应该积极引导家长,帮助他们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水灾的能力。
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汛期洪涝灾害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四、教育方法1. 多媒体宣传结合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可以通过举办汛期安全知识演讲、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制作安全教育PPT等形式,来向师生宣传汛期安全知识。
2. 校园宣传在学校的广场、走廊、教室等公共场所,张贴汛期安全宣传标语,设置安全宣传展板,并通过校园广播、校内电视等方式,进行重要的安全知识宣传。
3. 课内教育把汛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校各类课程,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五、教育手段1. 防汛教育讲座学校可定期邀请当地政府、气象等单位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举办防灾教育讲座,让学生及家长了解汛期洪涝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应对方法。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度
肇源县超等乡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一、为了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要求,特对本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作出规定。
二、继续教育内容1、岗前培训。
新教师上岗培训,校级领导干部上岗培训,中小学新开设课程教师岗前培训。
2、职务培训。
教师资格认定,晋升职称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全员培训。
3、专项培训。
校长岗位、提高、研修培训,中小学计算机培训,普通话培训,新课程研讨培训,音体美教师专业培训,现代教育理论专项培训,教育教学技能专项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培训,班主任培训等。
4、骨干教师培训,课题研究成员培训。
5、学历进修。
6、校本培训。
7、师德培训,教育政策法规培训。
8、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员公共课培训。
9、师资部门组织或批准的其它培训。
三、所有在职的本校教师均应接受每学年45学分(其中集中培训15学分,自学30学分)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校本培训完成不少于10学分。
四、新教师除完成上述规定的学时外,还需接受12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的上岗培训。
五、本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必须严格实行学号,学分登记,继续教育证书管理。
教师参加培训,凡是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均不计学分。
六、全体教师必须人手一册《继续教育登记手册》。
“学分登记卡”的学分登记情况是教师接受校本培训及上级培训的凭据。
“学分登记卡”的学分登记情况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评职直接挂钩。
未取得继续教育学分者(根据登记手册登记情况),该年度不得晋职、评先、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级。
七、《继续教育登记手册》是教师参加本人保管,其学分由学校教科室根据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情况如实填写,经分管副校长审查无误后到进修学校验印。
八、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批准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不含学历进修),其学费、差旅费依照有关规定报销。
九、经学校批准参加学历进修的教师,其学费按有关规定报销。
十、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学校视不同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其承担培训费用,缓聘或解聘其教师职务的处分:(一)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的;(二)擅自中断培训的;(三)培训期间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四)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肇源县超等乡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功在教育,利及社会,为落实国家、省、市教委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决议,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推进我校教育改革的新进程,特订立如下管理制度,望广大教师配合实施:一、继续教育对象:学校在编的专任教师。
教师防汛培训计划安排方案
教师防汛培训计划安排方案一、培训目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洪涝灾害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防汛抗灾能力,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教师防汛培训计划安排方案。
本次培训的目标是:1. 增强教师们的防汛抗灾意识,掌握防汛抗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增强教师们对洪涝灾害的认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3. 提高教师们的应急处置能力,掌握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技能;4. 培养教师们的学校防汛工作责任意识,提高学校的防汛工作水平。
二、培训内容本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2. 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3. 防汛抗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 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技能;5. 学校防汛工作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三、培训计划安排方案1. 时间安排本次教师防汛培训计划安排为期2天,具体时间为2023年5月20日至21日,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1:30-4:30。
2. 培训地点培训地点选在学校会议室进行,方便教师们参与。
3. 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际演练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包括讲座、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实际演练内容包括逃生演练、救护演练等。
4. 培训流程(1)第一天上午:9:00-9:30:开班仪式及培训计划介绍9:30-10:30: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10:30-10:45:茶歇10:45-12:00:防汛抗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下午:1:30-2:30: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技能2:30-3:00:学校防汛工作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3:00-3:45:案例分析及讨论3:45-4:30:总结反思及明日计划(2)第二天上午:9:00-10:00:逃生演练10:00-10:30:救护演练10:30-10:45:茶歇10:45-11:30:演练总结及评价11:30-12:00:结业仪式及发放证书四、培训师资配备本次培训需要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包括洪涝灾害防治专家、应急救援专家等,以确保培训内容的深入和专业性。
教师防汛培训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学校在汛期安全稳定,提高教师应对突发汛情的能力,加强校园防汛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本计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指导,全面提高教师防汛意识,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二、培训目标1. 使教师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防汛意识。
2. 使教师掌握防汛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使教师熟悉防汛应急预案,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4. 增强教师对汛期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理能力,确保校园安全。
三、培训对象全校教师四、培训时间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五、培训内容1. 防汛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2. 防汛基本知识:洪水、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特点及预防措施3. 防汛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4. 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5. 防汛宣传教育及心理疏导六、培训方式1. 集中授课: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防汛知识及应急处置方法。
2. 实地演练:组织教师进行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视频教学:观看防汛宣传片,了解汛期安全知识。
4. 分组讨论:教师围绕培训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分享防汛经验。
5. 课后自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防汛知识自学,巩固培训成果。
七、培训考核1. 课后自学:教师需完成防汛知识自学任务,并提交学习心得。
2. 实地演练:教师需参加防汛应急演练,并达到规定标准。
3. 问卷调查:对教师培训效果进行满意度调查。
八、培训保障1. 保障培训师资:邀请具有丰富防汛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
2. 保障培训场地:提供适合培训的教室、场地等。
3. 保障培训资料:提供防汛相关教材、宣传资料等。
4. 保障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九、培训总结培训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总结,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今后防汛工作提供借鉴。
通过本次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防汛意识,掌握防汛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保障校园安全、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水乡“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细则为全面实施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适应我乡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程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根据黔西县《“十一五”(2006年—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和《洪水乡“十一五”(2006年—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原则,积极探索开放、高效、灵活的区域性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突出培训工作的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武装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全乡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培训目标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五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全乡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各项任务,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
其中1955年12月31日前出身的男教师,1960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女教师,只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列为全省统一考试对象。
四、培训任务(一)非学历培训(1)全员培训:组织全乡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以“一德三新”(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校本)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广大教师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显著提高。
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0学时。
①师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黔教师发[2005]146号)和《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建立师德评价机制的意见》(毕地教师字[2004]08号)。
深入开展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
②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
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
③新课程:根据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情况,结合教师实际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
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重点,狠抓教师学科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以校本培训和研修为主,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或开展优秀教案、优秀案例、优秀课件及优质课评选或竞赛等形式,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新课程的改革。
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0学时。
④新技术: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及《贵州省“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意见》,使全乡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新一轮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集中培训不少于70学时。
(2)骨干培训:实施名师培养培训工程,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省、地、县骨干教师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形成骨干教师梯队。
创建继续教育示范校及语言文字示范校,评选表彰优秀教师。
①实施名师培养培训工程,认真抓好“名、特、优”教师的培养工作,培养、评选、推荐地县级名教师,使我乡新培养、选拔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达4%。
每年完成县“名师”选拔、推荐工作,推荐县名师要在思想道德、个人情操、教学业务上都是全乡教师的榜样。
通过名师效应带动全乡教师立德、立业、立教。
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选送教师参加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完成县安排高中教师省内外高级研修培训。
③完成一所县级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示范校及一所语言文字示范校的评估验收,通过示范校带动全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④每年完成县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评选、推荐工作。
每年评选、表彰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15名,并对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专项奖励。
⑤县将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配合县做好各项培训工作。
选送理、化、生实验教师参加县实验培训,通过省、地、县培训,中小学每个学科培养一名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二)学历教育重视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
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函授、成人考试、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在职研究生等学习形式,提升学历层次。
教师学历提升培训坚持在职为主、脱产为辅;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
根据地、县学历提升规划,结合我乡《2005—2010年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规划》,力争使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大专率达60%,初中教师本科(含双专科)率达40%,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0%,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一定比例。
将学历提升目标定校、定人、定专业,把学历提升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新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指对教龄在一年以内或见习期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心理健康及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
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80学时。
乡将按时安排参加培训,培训合格率达100%。
五、培训类别和内容根据培训目标和任务,从实施素质教育和我乡教师素质现状出发,我乡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将重点开展以下七项培训。
1、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根据《黔西县教师新课程岗位培训暨新一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实施,培训对象为1年以上教龄的全体教师,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突出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为重点。
培训教材是:《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靠什么》、《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二十一世纪谁来教综合课》、《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培训的主要形式有:菜单自选式课程进修;自主式学习;以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载体的在岗培训,利用教育电视台和电脑互联网开设的远程继续教育课程进行培训。
2、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已评出的省、地、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科前沿知识和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及人文科学社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践和考察,教育科学研究等。
3、提高学历培训培训对象是已取得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中小学教师。
培训主要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本专科教学计划和研究生课程、教育硕士的教学要求,分别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提高学历培训,中心校、学校做好组织、动员等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4、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对象为全体中小学教师,重点是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
培训内容为多媒体电脑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网络与教学,文字处理与教学,电子表格与教学,电脑幻灯片制作与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与教学,优秀教学软件应用。
培训采用远程教学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相结合。
5、高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培训对象为高级中学各科骨干教师。
培训主要内容为教育教学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的研究,科学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拓宽,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
今后推荐县级以上名师、特级教师必须通过相应层次的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
6、实验、英语教师培训由乡组织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师和小学自然实验教师培训,并积极推荐实验教师、英语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
7、新教师培训按时安排新教师参加培训。
六、基础项目建设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期间,关系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些基础项目需加强建设,从而有效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规制度建设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省、地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建立和完善我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中小学教师者要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周期。
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教材管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和教材是开展培训的最主要的基础。
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总体规定,结合我乡实际情况,订齐、用好规定的培训教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拓宽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3、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依据国家和省、地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程度,努力实现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师培训运作信息化,继续教育资源信息化。
4、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前题,要充分利用我乡现有资源,充分调动现有骨干教师积极性,培养新的骨干教师,把他们吸纳到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中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中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七、组织管理1、组织领导成立乡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中心校及培训学校负责人、管理人员组成,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
学校也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中心校负责执行县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负责将计划和措施落实到校,负责本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组织落实。
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学校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档案,搞好校本培训,切实保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2、制度建设参加继续教育是每个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中小学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课时。
①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和教师职务评凭相结合,逐步形成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