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医院管理论坛 | 2019年11月 第36卷 第11期 |57感染控制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Analysi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and Risk Factor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李玲君 LI Ling-jun 方琪 FANG Qi 郏雪萍 JIA Xue-ping 摘要 Abstract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对436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依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6.1%(70/43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股静脉穿刺、插管次数及导管留置时间。
结论 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股静脉穿刺、反复插管及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应结合相关高危因素,早期采取防治措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Method A total of 436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and divided into infection group and non-infection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or not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happened. The risk factor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screen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as 16.1% (70/436).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cluded diabetes, malnutrition, hypoproteinemia, femoral vein puncture, repeated intubating and catheter indwelling for too long.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atheter-related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s still high, and the risk factors includes diabetes, malnutrition, hypoproteinemia, femoral vein puncture, repeated intubating and catheter indwelling for too lo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onsidering risk factors should be carried out early to cut down theincidence rate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and to improve prognosis of patients.关键词 Key words: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导管相关性感染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危险因素 Risk factors ; 防治措施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作者单位:浙江省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Zhejiang Enze Medical Center (Group)Enze Hospital Email: li665915@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069.2019.11.016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包括:导管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定植等,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1]。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摘要】本文综述了针对我科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在置管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归纳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维护患者的生命线。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中心静脉导管;预防性护理措施血液透析(HD)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有效手段,主要通过专业设备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以达到血液净化,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的目的。
血液透析需要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除了自身动静脉内瘘血管及人造血管外,还有暂时性或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等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通路。
由于中心静脉置管为侵袭性操作,导管相关性感染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住院的原因之一,也是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原因。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血液透析导管管理,以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引发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1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是指留置血管导管期间及拔出血管导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感染,包括血管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和血流感染。
患者局部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渗出等炎症表现,血流感染除局部表现外还会出现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
血流感染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1]。
2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HD治疗期间是否发生CVC相关性感染,CVC相关性感染符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标准。
选取我院2020年9月到2021年8月静脉留置导管的37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性21例,女性16例。
其中反复发生感染为6例。
3导管感染危险因素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HD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与患者年龄、透析频次、透析血流量、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穿刺次数和置管时间有关[2]。
3.1糖尿病体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血糖偏高,糖代谢长处于异常状态,容易导致患者体内合成代谢明显减少,分解代谢显著增加,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营养不良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免疫力下降,贫血,进一步诱发抵抗力下降。
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51期25投稿邮箱:zuixinyixue@·论著·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及防治措施郑丽玲,黎汉吉(宾阳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400)0 引言血透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肾脏病的首选治疗手段,在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1]。
然而,随着血透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随之提高,不仅影响临床疗效,还会进一步加剧当前紧张的护患对立形势,所以探寻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因素成为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2]。
为分析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肾内科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80例行血透治疗的肾脏病患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20例及非感染组60例。
感染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8-69岁,平均(62.38±1.12)岁;病症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肾病综合征7例、高血压肾病3例;病程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3.85±0.15)年。
非感染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5-68岁,平均(56.77±1.15)岁;病症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31例、肾病综合征20例、高血压肾病9例;病程时间5个月至5年,平均(3.88±0.18)年。
两组肾脏病患者除年龄外其余一般资料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分组比对。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进行对比,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带入到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之中对独立风险因素进行检验。
1.3 观察指标。
将性别、年龄、原发病类型、病程时间有无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材料、敷料类型、置管部位选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王光璞1吴迪1李胜开1蒋甘孺1孙京华1尹忠诚1【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特点,为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照依据。
方法对2015年1月~2020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3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探究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其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320例患者中发生CRBSI的有60例,发生率为18.75%。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股静脉置管(χ2=5.585,P=0.016)、置长期管(χ2=17.903,P<0.001)、置管天数≥28天(χ2=18.526,P<0.001)、透析时间≥1年(χ2=35.688,P<0.001)、患高血压疾病(χ2=4.571,P=0.033)人数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钠(t=2.635,P=0.009)、氯(t=2.978,P=0.003)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白细胞计数(Z=-4.812,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Z=-4.953,P<0.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Z=-6.399,P<0.00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Z=-9.716,P<0.001)、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Z=-3.002,P=0.003)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股静脉置管[OR=4.483,95%CI(1.814~11.079),P=0.001]、置长期管[OR=4.039,95%CI(1.636~9.972),P=0.002]、置管天数≥28天[OR=6.636,95%CI(2.605~16.905),P=0.000)]、透析时间≥1年[OR=3.016,95%CI(1.268~7.175),P=0.013)]、NLR[OR=1.065,95%CI(1.020~1.111),P=0.004]、PCT[OR=1.044,95%CI(1.028~1.061),P=0.000]、PTH[OR=1.003,95%CI(1.001~1.006),P=0.002]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血行感染46例临床分析
注: 一表示未 检。金 葡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 , 表葡表示表皮葡萄球 菌, 葡表示溶血葡萄球菌 , 溶 人葡表示人葡 萄球菌 , 路登表示 路邓葡萄球 菌 , 大 肠 表示大肠 杆菌 , 克表示肺 炎克雷伯菌 。 肺
采用带 cf长期导管 。( ) uf 2 严格插管时 的无菌操作 和插管后 的 1 血透导管感 染的相 关 因素 研 究显 示 , 血透导 管感 染 换药 、 导管护理 。置管 前皮 肤 的清洁 十分重要 , 遵守 最大 限度 的发生与置管部位 、 导管留置体 内时 间有 关。股静脉置 管感 染 的无菌操作要求 , 最好在专 门 的手术 室进行 , 管过 程严 格遵 插 率 明显高于颈静 脉置管 和带 cf长期导 管 , 种部位导 管感 染 循无菌操作技术 。要求 只有经 过培训 的 血透工 作人 员才 可 以 u 各 率均 随留置体 内的时间延 长而上升 J 。本组 病原 学资料显示 , 进行置管后导管 的护理 。( ) 3 加强 患者 自身的教育 。教育病人 我 院 C BI R S 多为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 与人体 皮肤常 驻菌种 相 洗澡或擦身时注意对导管 的保 护 , 不要把 导管 浸入 水 中。( ) 4
讨
论
选颈 内静脉 , 内瘘 吻合失败 或者准备 肾移植 的血透患者 建议 对
同。在进行 置管操 作 和护 理 过程 中 , 如果 未严 格 执行 无菌 操 提前进行动静 脉吻合 内瘘成形 术建 立血 液透析 的永久 血管通
作, 患者皮肤表面或操作者手上 的微生物易 随皮肤伤 口及导管 路 , 量减 少通过深静脉置管建立临床血管通路 。 尽 进入血 液 , 引起感染 。提示 如果患 者存在 个人 卫生差 、 管使 导
参 考 文 献 用 出 口护理 不到位等因素 , 容易发生导管相关感染 。 2 治疗 C B I 理的两个 主要方面包 括正确选 择抗生 1邹鹤娟 , R S处 . 李光辉. 血管 内导管相关感 染诊断 和处理 临床指南 : 素 和是否拔 管。尿毒症血 透患者 发生 C B I R S 后是 否拔 管是 临 美 国感 染 病学 会 2 0 09年更 新 . 中国 感 染 与 化 疗 ,0 0,0 2 1 1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
护
理
管
理
杂
志
S p, 01 e 2 0
第1 9 O卷 期
J un lo u s gA mii rt n o ra f ri d ns ai N n t o
Vo. 0 No 9 11 .
・6 83 ・
・
医院 感 染 管 理 ・
血 液 透 析 患者 导 管 感 染原 因分 析 与对 策
l a in o h p r to n io me t n n tu n s c n r d c he r t f c t e e i t ft e o e ai n e vr n n sa d i sr me t a e u e t a e o ah tr—r l td i f ci n z o ea e n e t . o
M e h d T t l 2 8 h mo il ssp t n swh c e td c n r l e o s c t ee s w r e r s e t e y a a y d t x lr h ea in h p a n i e e ti s t to s o al 3 e d a y i a i t y, e o a c p e e t n u a h t r e e r to p c i l n l e o e po e t e r l t s i mo gd f r n n e — a v v o f
黄 蓉芳 , 凌 娜
【商 目的 } 要】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 留置导管感染的相关 因素 、 常见致病菌 , 并探讨预 防措施 。方法
对 28例血液透 析患者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3
观 察 置 管 方 式 、 见 致 病 菌 与 导 管 相 关 性 感 染 的 关 系 。结 果 常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
业!!Q!!:塑曼型2:!!匦四团圆圆圆
染的细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
20%r96%和5%枷%。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分
别占20%,23%和80/一22%。表皮葡萄球菌能产生抵抗吞噬细胞或抗生 素的黏质,从而促使脓毒症或感染的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的操作具有 有创性和侵入性,所以在临床操作中必须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以避 免血液循环时空气中的细菌侵入。据Il缶床研究数据表明,无菌操作与 无菌环境为穿刺的污染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作用。在中心静脉置管操 作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后穿戴无菌衣、口罩、帽子及无菌手 套。并铺设消毒治疗巾,操作环境必须保正清洁,尽量缩短穿刺的操 作时间,避免人员的流动和缩短操作环节。
术后预防感染及血栓等对症治疗,并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应用骨
析和预防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9):680·682. 【2】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柬干预策略[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89-891. 【3】杨屹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进展明.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75-178.
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2】,以停经、阴道不规则流血、 腹痛为主要症状。输卵管妊娠时官内无妊娠囊,无胎芽及原始心管搏 动。官旁见到一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的低回声区,妊娠囊发育到一 定程度,在低回声区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妊娠囊暗区,少数病例甚至 可看到囊内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但假妊娠囊声像图发生率约20%,系 妊娠所致子宫内膜蜕膜化和官腔内少量的贮留血液,一般轮廓不清楚, 层次不完全,边缘不规整,不随妊周增大,有时反而缩小。超声对异位 妊娠诊断的正确率较高,本文48例异位妊娠患者,超声诊断46例。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病菌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病菌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方法:选取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60 例,于患者静脉置管后进行导管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持续观察10 周,以分析相关感染病菌情况。
对于全身感染的患者对其导管血标本与外周血标本进行培养,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进行封管治疗。
对于血培养显示阳性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疗程持续1周。
结果: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20例发生导管感染,感染时间为(53.2±15.7)d。
患者主要感染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导管培养显示阳性的患者采取阿米卡星等进行封管治疗后,其导管培养检查显示阴性。
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导管血培养能够帮助患者早期发现导管感染,而对于导管感染的患者,采取抗生素封管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血液透析;静脉置管;感染;病原菌血液透析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于肢体血管条件差,心功差,刚开始进入透析患者,透析通路常选择透析导管建立。
但导管相关的感染问题却一直存在,并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命[1]。
据相关文献报道,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的病死率10%~30%。
为了更好治疗和预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我们对60例血透导管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统计病原菌的分离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防相关感染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 月-2016年8 月我院收治的采取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共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1~80岁,平均(51.26±10.29)岁。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糖尿病肾病16例,过敏性紫癜1例,高血压肾病2 例,梗阻性肾病4例,药物性损害2例。
导管类型:永久性导管5例,临时性导管55例。
平均留置时间42.33 d,置管部位颈内静脉54例,股静脉6例。
1.2 检查方法在患者留置导管后,每周对其导管血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实验,持续观察10 周。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血透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以便为我院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的预防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6年3月476例血液透析的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患者以及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在我院住院的46例血透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476例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血流感染46例,发生率9.6%;共分离培养50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33株,占比6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革兰氏阴性杆菌17株,占比34%,以大肠埃希菌多见;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留置时间,插管部位,基础疾病明显相关(P<0.05),经验性予以万古霉素封管及全身抗感染治疗89.1%的导管得以保留。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缩短留置导管时间,尽可能选择颈内静脉置管可有效降低感染率,采用万古霉素封管及全身抗感染治疗,可有效保留导管。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封管治疗【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048-03【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ospital hemodialysis center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pathogens and risk factors, for a total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empirical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March 2008 to March 2008, 476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internal jugular vein and femoral vein catheter and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clinical data of 46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Results 476 cases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and femoral vein catheter patients, 46 case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occur, the incidence of 9.6%; A total of 50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cultivation, 33 strains of gram positive coccus, accounted for 66%, staphylococcus aureus, as the most; 17 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illi, accounted for 34%, e. coli to see mor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and the indwelling time, intubation, basic diseases significantly (P<0.05) and empirical vancomycin seal tube and systemic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of catheter retained 89.1%. Conclusion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patients receiving hemodialysis 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 shortening the time of indwelling catheter, as far as possible choose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using vancomycin sealing tube and systemic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keep the catheter.【Keywords】 Hemodialysis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Pathogen; Risk factors; Tube sealing treatment留置中心静脉血透导管是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部分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内瘘,需以带涤纶环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为永久通路,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额外增加了医疗费用,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6年3月476例血液透析的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患者以及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在我院住院的46例血透患者临床资料,为我院在预防与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和防治措施我科血透中心在10月份正式开始血液净化治疗。
目前已顺利开展血液净化治疗140人次,其中普通血液透析(HD)120人次,血液透析滤过(HDF)20人次。
目前在我院透析病人共有20人。
血管通路情况:动静脉内瘘10人,深静脉留置双腔血透导管10例。
其中明确发生导管感染2例,排除1例。
现就这三例病人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性,33岁。
入院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皮肤、肾脏),狼疮性肾炎;2、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期,肾性贫血。
入院查血肌酐1005.01umol/l,血尿素氮31.7mmoL/L,血色素65g/L。
入院后于2008-11-8行双腔血透导管右侧颈内静脉置入术。
行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治疗。
同时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500mg/日,共1.5g)及环磷酰胺(0.4g)冲击治疗,冲击结束后给予强的松40mg/日维持。
12月9日再次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共1g)。
12月12日行第16次血液透析治疗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4℃,无咳嗽、咳痰、气促。
查导管出口处未见脓性分泌物。
考虑导管相关性感染,于当晚拔除血透导管,并行血培养及导管尖端培养,并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第二天上午发热消退。
术后导管培养提示革兰氏阴性菌生长,血培养阴性。
确诊导管相关性感染。
例2、患者男性,61岁。
入院诊断:1、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晚期),2、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3、肺部感染,4、急性左心衰竭。
入院检查:血常规:Hb92g/l,WBC5.8×109/L ,N77.9%。
血生化示:白蛋白/球蛋白:27.1/32.9g/L血BUN27.08mmol/l,血Cr955.7umol/L。
动态血沉135mm/h。
C反应蛋白83mg/L。
医嘱给予抗感染及强心、利尿、降压、保肾等治疗。
12月8日于床边行右侧双腔血透导管股静脉置入术。
血透用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分析
血透用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血透用颈内静脉导管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为降低感染率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行颈内静脉的119例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前期行常规措施预防导管感染的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期行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给药辅之以新廣片外敷后预防导管感染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感染率。
结果119例患者中见20例出现与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感染率为16.8%,葡萄球菌属、假单孢菌属为主要致病菌,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为与血透相关的规律性;对照组感染率以22.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P<0.05)。
结论行颈内静脉的血透患者并发感染在临床具有其特征性,给予其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给药辅之以新廣片外敷后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标签:血液透析;感染;颈内静脉导管;新廣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颈内静脉导管留置是临床上常见的临时血管通路方法,一般而言,建立颈内静脉导管后会保留数周到数个月,加大了导管感染风险,因而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导管留置失败[1]。
本文分析了血透用颈内静脉导管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从而为降低感染率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接收的行颈内静脉的119例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例畸形肾功能衰竭,9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前期行常规措施预防导管感染的74例患者为对照组,男41例,女33例,年龄18~73岁,平均(51.2±3.6)岁;后期行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给药预防导管感染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7~76岁,平均(50.7±3.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于血透前换药1次,而后以手术薄膜覆盖。
观察组置管后以480万单位青霉素静滴,连用3d;透析前则以百多邦抗菌素软膏涂抹皮肤创口处,而后以手术薄膜覆盖;透析结束以2ml的5%头孢拉定联合12500U肝素注入导管内封管,并将新廣片(其主要成分为三七、肿节风、猪胆汁膏、人工牛黄、珍珠层粉、肖梵天花、红曲、水牛角浓缩粉等)研沫敷于皮肤创口处,可起到具有抗菌、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每日均按时换药。
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目的分析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行血透治疗的肾脏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20例及非感染组60例,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总结引发该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老年、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长、使用密闭透明塑料敷料为诱发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
结论老年、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长、使用密闭透明塑料敷料为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强化导管护理、积极运用抗生素锁技术有助于预防及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防治措施0引言血透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肾脏病的首选治疗手段,在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1]。
然而,随着血透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随之提高,不仅影响临床疗效,还会进一步加剧当前紧张的护患对立形势,所以探寻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因素成为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2]。
为分析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行血透治疗的肾脏病患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20例及非感染组60例。
感染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8-69岁,平均(62.38±1.12)岁;病症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肾病综合征7例、高血压肾病3例;病程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3.85±0.15)年。
非感染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5-68岁,平均(56.77±1.15)岁;病症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31例、肾病综合征20例、高血压肾病9例;病程时间5个月至5年,平均(3.88±0.18)年。
两组肾脏病患者除年龄外其余一般资料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分组比对。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3-07-22T10:45:34.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钱玉玲[导读] 所有病人均于透析日行置管口换药。
双腔管留置时间3~30d,平均(21.58±10.36)d。
21例病人行导管尖及置管口皮肤细菌培养。
钱玉玲(襄阳市五洲医院肾脏科湖北襄阳 441000)【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361-01 感染是中心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并影响它的使用。
我们对2009年6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男31例,女59例,年龄17~89岁,平均年龄(61.6±11.18)岁。
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71例,有机磷中毒行血液灌流14例,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衰5例。
行股静脉置管11例,颈内静脉置管79例。
纯肝素封管71例,肝素+抗生素封管19例。
所有病人均于透析日行置管口换药。
双腔管留置时间3~30d,平均(21.58±10.36)d。
21例病人行导管尖及置管口皮肤细菌培养。
2 材料与方法2.1 封管法:纯肝素封管法采用肝素钠注射液2支(每支2ml含肝素100mg)按实际容量+0.1ml,抗生素封管法采用庆大霉素8万U(2ml)+肝素钠100mg(2ml),混匀后双腔管两侧各注入1.2ml封管[1]。
2.2 感染判断标准:(1)发冷、发热、寒战,没有其他原因,导管拔除后症状消失;(2)导管尖细菌培养>500个菌落/平皿;(3)置管口皮肤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
符合上述1项即可诊断[1]。
3 结果3.1 90例中心静脉置管1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6.7%,其中1例1周内发生感染,2例于2周内发生感染,3周后感染人次明显增加,有12例发生感染。
11例中股静脉置管感染4例(4/11),颈内静脉置管感染11例(11/79),2种置管途径感染率经χ2检验无显著差异。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所接收的80例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感染情况。
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为38例,占95.0%;对照组总有效为32例,占80.0%;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感染率为2.50%;对照组感染率为17.5%;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集束化护理;护理效果血液透析属于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毒素,改善患者机体体内环境,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时间。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状,会表现出感染相关临床症状,同时没有明确感染源[1]。
导管相关性感染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文针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三年所接收的80例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的35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9.62±2.29)岁。
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集束化护理。
第一,医护人员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无菌性,避免发生感染现象。
血透患者留置血透导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血透患者留置血透导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血透是疾病常见的一种治疗措施,可帮助患者清除体内多余的毒素,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对疾病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疾病的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直接关乎患者预后,不可忽视。
关键词:留置血透导管;血流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干预引言尿毒症患者无法利用正常肾功能产生尿液,临床上,多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其中常用的血管通路主要有中心静脉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以及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等,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并发感染,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目前,血透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次探究血透患者留置血透导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现报道如下。
1透析技术相关感染1.1透析通路相关感染(c)血液循环渠道分为两类:临时和长期,主要是无cuff离心通道的中间通道,主要用于紧急运行或等待成熟阶段的过渡阶段;长耳道包括动脉内瘘管/动脉移植,这是一个设有静脉cuff隧道中心的线路管。
与血液流动有关的感染包括出口处、边沟下和内侧斜坡上的感染。
出口出口处感染是在出口处2厘米以内,没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防灾中心定义的血液中毒和收缩。
隧道感染始于通道流出处无血液中毒,引起通道下部的压力、红斑或持久性,且为2厘米。
局部瘘管感染通常在刀口附近有不敏感的红斑、疼痛或疼痛、重度钝感或裂隙。
根据文献资料,出口部位感染数为0.5/1000导管,局部瘘管病数约为0.03/1000病日。
当前预防渠道感染的措施包括消毒后消毒、定期消毒孤立管段、在管内插入抗菌软膏以及加强病人护理。
1.2血清素的流行肝炎和丙泊酚肝炎(肝炎)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血液传播疾病,其感染率差别很大,约为美国肝炎感染率的1%,而亚太地区为1.3%至14.6%,预防为1.4%至28.3%或4%。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感染率的分析与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颜帅.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9):2761-2762.
[2]胡建军,过嘉明,等.护理程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3):250-251.
关键词:PDCA模式,血液净化中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留置导管感染的40例患者
1.1.1诊断标准:尿毒症诊断符合如下几点要求。①血液检查: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红蛋白8g/L以下,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细胞升高,动脉血压酸碱检测显示pH有下降;血生化检查显示AB,SB,EB均有下降,同时CO2氧分压表现为代偿性下降;血浆蛋白正常患者降低血浆蛋白正常(或降低电解质测定可以出现异常[1]。②尿液检查:尿常规空间蛋白尿、白细胞或管型;尿比重持续保持在1.02以下;夜间尿量有所增多。③尿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酚红排泄物减退试验。
[3]王美凤,张岩郅.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分析.海军医学杂志,2016,37((11):54-56.
(2)实施(Do):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制定改善计划,重新更换空气消毒机,定期专人进行手卫生监测,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规范化操作,处理设备专人管理,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抗生素治疗
血培养阳性 根据血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首选万古霉素(1次/周),可联用利福 平
抗生素疗程 2周疗程不足够,菌血症和迁移性感染发生率高 金黄色葡萄球菌疗程至少4周 其他致病菌疗程至少3周
拔除导管的问题
导管是引起菌血症的根源,拔除导管是最重要的治疗措 施之一
意识模糊、低血压、低血糖、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迁移性感染的症状、体征
皮肤瘀点及脓疱等 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杂音、心功能不全 肺栓塞引起的胸痛、咯血、呼吸衰竭 脑脓肿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
局部感染 局部红肿、热、痛、压痛 分泌物,尤其脓性分泌物 分泌物培养 皮肤拭子培养
McIntyre等:庆大(5mg/ml)+肝素vs肝素,0.3/1000导管天 vs 4/1000导管天
Kidney-Int, 2004, 66(2): 801-5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清除鼻腔定植细菌
莫匹罗星软膏涂鼻腔、导管出口:2次/d5d,1次/w
Boelaen等报道金葡菌菌血症下降3/4 抗生素浸泡导管
我院
CRB感染中金葡菌达60%,肠球菌次之,占11%~19%,革兰阴性菌
感染约占33%,部分为混合感染
抗生素治疗
皮肤局部感染 口服抗生素 局部消毒、换药 局部治疗无效,应给予静脉抗感染治疗
全身性感染 长程静脉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治疗
未明确致病菌 经验性用药,对G+球菌,如β 内酰胺类:PG、第1代头孢菌素 院内感染 革兰阴性菌为常见致病菌 第1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或第3代头孢菌素类 美国疾控中心:先锋霉素Ⅴ或先锋霉素Ⅴ(透析后给予1g)+庆大霉 素(3次/周) 威胁生命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1次/周)+庆大霉素(3次/周)或第3代头 孢菌素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分析及治疗体会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分析及治疗体会目的:分析长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及治疗效果。
方法:38例次长期导管行血液透析继发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患者,均应用抗生素封管和全身用药。
结果:38例次导管相关血行感染中,治愈36例,反复感染2例,给予拔管后继续静脉抗感染治愈。
结论:糖尿病患者相比非糖尿病患者易于感染,抗生素封管加全身用药对长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感染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ses long-term catheter-associated hematogenous infection and effect of treatment. Method:Antibiotics tube sealing and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were performed in 38 patients who received long-term hemodialysis with secondary catheter-associated hematogenous infection. Results:36 patients were healed among 38 total patients while 2 have repeated infection that have been healed due to antibiotics therapy following extubation. Conclusion:Patients who have diabetes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infection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out diabetes. Antibiotics tube sealing and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have satisfactory effect on long-term catheter-associated hematogenous infection.Key words:hemodialysis,long-term indwelling catheter,infection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人口老龄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动静脉内瘘的建立越来越困难[1]。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
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8月在本研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100例患者中发生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总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血液通路均为中心静脉导管,分析其感染原因,并归纳具体的护理方法。
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55岁、临时置管时长>1周、有皮肤感染、有糖尿病肾炎、使用抗菌药物(P<0.05)。
结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极易出现临时导管相关感染,所以,血透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透析后预防感染意识,尽可能减少临时感染的出现概率。
【关键词】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261-02引言在各种肾病的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治疗手段,其对肾病治疗存在重要意义。
但是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留置管时存在一个不足,那就是极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一旦发生感染,不断为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其生命安全也造成极大地威胁[1]。
据美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研究报道,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平均构成比大约在 5.3/千个导管的留置日,且感染患者平均死亡构成比高至25%[2]。
本文通过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2017年2月至8月在本研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100例患者中发生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总体进行回顾性分析。
在本组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5至75岁,平均值为55.36±2.36岁;置管时长6d~42d,平均值(17.36±6.35)d;左股静脉置管,5例,右股静脉置管20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例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分析崔俊1 陆建勋1 郑露1 徐学康1 钱桐荪2(1江苏省南通第三人民医院 226000;2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226600)【摘要】目的 为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因导管相关性感染在我院住院的40例血透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治疗方案及结局。
结果27例患者病原学检查阳性,革兰阳性球菌17例,革兰阴性杆菌8例,真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见占37%,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最高,长期导管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更高。
结果 死亡1例,拔除导管8例,31例患者导管得以保存。
结论 应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导管类型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关键词】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Abstract】Obtective To provide evidence of empiric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about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40 cases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strospectively. Result Microbiological examines were positive in 27 cases. 17 cases infected Gram-positive bacteria,8 cases infected gram-negative bacilli.2 cases infected fungus. S. aureus was the leading pathogenic bacteria(37%), drug-resistance bacteria was most common in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infected patients. Gram-negative bacilli was more common in long term catheter.1 patient died.8 catheters were drawn.31 catheters were salvaged.Conclusion: Empirical therapy should depend on general state of patients、type of catheter and biological examine。
【Keywords】Hemo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是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
2007年美国U S R D S报道超过80%的首次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1],血透人群中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达2.7‰,使用导管的血透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度是动静脉内瘘的7.64倍[2]。
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或存在心力衰竭无法行动静脉内瘘,此类患者常以带涤纶环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为永久通路。
导管相关感染轻者可致导管失功,增加治疗难度、费用以及病患痛苦,重则威胁生命。
然而不同血液净化中心不同时期感染发病率及病原学差异较大。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因导管相关性感染而在我科住院的血透患者临床资料,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一 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自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因导管相关感染在南通第三人民医院肾脏病中心住院的血透患者共40例,导管相关感染诊断标准[3]:①血行感染:有发热或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而无明显其他感染灶,血培养阴性但毒血症状明显,排除其他感染灶且拔管后症状有所缓解临床诊断为血行感染。
②出口感染:导管出口部位2c m范围内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培养阳性;③导管定植:导管腔内血液或导管顶部或皮下导管部位定量有微生物显著生长>103c f u。
患者表现为血透时接通血路不久即有寒战、发热。
2.实验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应用抗菌药物之前均同时采取两份血标本,一份采自导管,一份采自外周静脉,有出口分泌物者常规行分泌物培养。
3.统计学处理资料采用构成比标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
二 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40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5.5岁,右颈内静脉长期导管27例,临时导管13例,其中发热39例,畏寒寒战23例,局部红肿热痛或有分泌物者12例。
一例患者出现肺部空洞伴液平,最终确诊为肺脓肿。
表1 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学构成病原菌 菌株数 构成比(%)真菌 2 7.4白假丝酵母菌 1 3.7清酒假丝酵母菌 1 3.7革兰阳性菌 17 62.9表皮葡萄球菌 5 18.5溶血葡萄球菌 1 3.7粪肠球菌 1 3.7金黄色葡萄球菌 10 37.0革兰阴性杆菌 8 29.6鲍曼不动杆菌 4 14.8铜绿假单胞菌 2 7.4肺炎克雷伯杆菌 1 3.7大肠埃希菌 1 3.7【中图分类号】R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067-032.致病菌情况40例患者中标本培养阳性共27例。
见表1。
3.药敏实验结果革兰阳性球菌药敏实验见表2,革兰阴性杆菌由于本院微生物室近年来用于检验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实验的抗菌药物变化大,且例数少,无法列表统计,其中4例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均敏感,2例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妥布霉素均敏感。
表2 革兰阳性球菌药敏结果表葡 溶葡 金葡 肠球R/S R/S R/S R/S红霉素 2/3 1/0 5/5 1/0阿米卡星 2/3 1/0 7/3 0/1万方数据- -- -萄球菌,均对青霉素耐药,有3例对苯唑西林耐药,溶血性葡萄球菌1例,对青霉素及苯唑西林菌耐药,此类细菌常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因此大部分患者需要应用糖肽类抗生素,其中主要是万古霉素,如需保留导管,则推荐全身抗生素治疗加抗生素封闭治疗10-14d,持续或反复发热及病情加重则是提示必须拔除导管的明确信号。
本组患者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亦较高,进一步分析病原学与导管类型的关系可发现长期导管较临时导管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更高,因此对于长期导管并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革兰阴性杆菌。
真菌感染在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呈增加趋势,本组患者中共有两例,均见于长期导管患者,药敏试验提示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均敏感,研究显示保留感染的导管会显著增加持续菌血症的几率及病死率[6],因此指南建议拔除导管,且仅拔除导管是不够的,因为存在高度播散性或迁徙性真菌感染风险,必须全身应用抗真菌治疗。
最终两例患者均拔除导管,并全身应用大扶康治疗,复查血培养阴性后再重新置入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治疗方案包括:1.单独全身应用抗生素;2.拔除导管;3.局部抗生素封闭;4.经导丝原位更换导管。
由于血透患者的特殊性,尤其是应用长期透析导管的血透患者,拔除导管即意味着肾脏替代治疗终止,此类患者尽量挽救已感染的导管才是切实可行的选择。
治疗导管相关性菌血症一般需全身应用抗生素,而挽救导管应考虑局部抗生素封闭治疗。
在取得病原学证据前的抗菌治疗需建立在对可能病原菌的合理推测、当地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资料基础上。
应用抗生素溶液封闭导管腔由于局部高浓度的活性成分和导管表面直接、持续接触,可以达到强有力的杀菌效果,从而避免拔管,也可以减少全身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7]。
本组患者开始时均采用庆大霉素封管,如药敏试验证实庆大霉素耐药则采取经导管泵入敏感抗生素,临床证实效果亦较明显多数导管得以保存,可能与本组患者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系敏感菌株有关。
但如患者系病情危重、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持续发热或持续菌血症需及时拔除导管。
总之,导管相关性感染是血透患者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临床应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当地病原流行病学及耐药资料、导管类型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无并发症的长期导管应尽量挽救治疗。
参 考 文 献[1]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2007 USRDS Annual Data Report[EB/OL]. /2007/ref/L_vasc_access_07.pdf.[2]H o e n B,P a u l-D a u p h i n A,H e s t i n D,e t a l. EPIBACDIAL: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of risk factor for bacteremia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J].J Am Soc Nephrol,1998,9:869-876.[3]Mermel A,Farr B,Sherertz R,et al,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1,22(4);222-242.[4]Seifert H.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due to gram-negative bacilli. In:Seifert H, Jansen B, Farr BM, ed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New York, NY: Marcel Drekker, 1997:111-38.[5]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J].中华内科杂志,2008,8:691-99.[6]Nguyen MH, Peacock JE Jr, Tanner DC, et a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patients with candidemia.注:S表示敏感,R表示耐药,N表示未检,表葡表示表皮葡萄球菌,溶葡表示溶血性葡萄球菌,金葡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表示粪肠球菌4.病原菌与导管类型的关系长期导管中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共10例,革兰阴性杆菌8例,真菌2例,临时导管中感染革兰阳性菌共7例,革兰阴性杆菌仅1例,长期导管较临时导管更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p<0.01)。
5.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经验性全身应用抗生素同时应用庆大霉素封管,待病原学结果回后如存在庆大霉素耐药,即改经导管泵入抗生素,如仍持续存在毒血症状、病情恶化或培养仍为阳性,则拔除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