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教材分析与实
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第三节《温度和温度计》说课稿
温度和温度计说课稿文清路小学刘序荣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部分“温度和温度计”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由两个层次组成,即温度和温度计。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本单元的学习。
先让学生感知两杯冷热不同的水,使学生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再用两瓶冷热不同的水倒出4杯不同温度的水,触摸感觉它们的冷热差异,让学生意识到,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的、不可靠的,要树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确结论的严谨科学态度。
接着具体讲解了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着重介绍了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
介绍了计量温度的方法:摄氏温度的规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专用符号的使用。
本课一共有3个活动:一是体验靠感觉判断温度的不准确性;二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三是正确使用温度计并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教材首先告诉学生生活中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然后在感觉“冷水与热水”温度的基础上,引出了温度计的概念。
观察温度计这部分分3层:一是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标记和数字。
第二层是观察几种温度计。
其中认识温度计和知道怎样使用温度计是教学的重点,正确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是教学的难点,属于操作技能的训练。
二、说学情分析冷水和热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对于温度计,学生们可能听说过,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生活中学生接触天气预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摄氏温度的读是容易出错的地方,特别是零下刻度的识读。
要加一引导。
摄氏温度的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点,但只要把读的问题解决了,写也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子用正确的方法,要在学生错误的读法上引导学生正确读数。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将重点确立为使学生在学习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目标分二步:1、让学生经历倒四杯冷热水和用触摸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要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通过温度计测量。
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冷与热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复习资料学校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冷与热教案5篇
科学冷与热教案5篇科学冷与热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探究空气的秘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白色塑料袋每人一个2、玻璃杯、蜡烛每组一套。
3、装有水的玻璃盆1 个、小玻璃杯、打火机各1 个,面巾纸、气球、充气用具两个。
四、教学过程1、播放“猪猪侠”音乐,引起幼儿兴趣。
猪猪侠为我们送来了包裹,并设计了3 个“小关卡”,小朋友一起闯关。
2、打开包裹观察包裹里有什么物品,出示透明玻璃杯,探索玻璃杯里真的有空气吗。
教师做实验,请幼儿细心观察,证明实验用的杯子里有空气。
(1)在玻璃杯里放入面巾纸,将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大玻璃盆中,过一会儿再将杯子垂直拿出来,杯中的纸没有湿。
如果杯子在水中倾斜。
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杯子中跑出来,杯中的纸也被水浸湿了。
(2)启发幼儿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和讨论,寻求答案。
3、引导幼儿探索实验,寻找空气在哪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1)幼儿闯第一关,请幼儿拿塑料袋在活动室的各处找空气。
(2)观察空气的颜色,闻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幼儿闯第二关,请两名幼儿幼儿为气球充气。
观察一大一小的气球,讨论发现气球充气越多,气球越大;气球充气越少,气球越小。
(4)幼儿闯第三关,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幼儿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讨论想想这是为什么?探索发现有什么办法可以不让蜡烛熄灭。
(5)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 (皮球、游泳圈、轮胎等等。
4、幼儿闯第四关,双手捂住口鼻,坚持10 秒钟后松开手,说说自己的感受,发现生活中是离不开空气的。
帮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5、幼儿讨论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的办法,为想出好办法的幼儿颁发“环保小卫士”勋章。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冷知热教案:探究热胀冷缩的原理。
活中我们常能对热胀冷缩有直观感受,例如夏天的高温天气下汽车轮胎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发生胀大,冬天气温骤降,水管和水龙头常常会破裂,这些都是热胀冷缩现象的体现。
那么热胀冷缩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一起来探究一下。
我们需要知道热胀冷缩的概念。
热胀冷缩指的是一个物体因为温度变化而发生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的分子进行更加激烈的运动,原子和分子之间的距离因此变得更远,而这一过程会导致物体的线膨胀,面积扩张,体积膨胀。
相反,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的分子运动变慢,原子和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从而导致物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缩短,这就是热胀冷缩。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具体的原理。
热胀冷缩的原理主要和物质内部的结构及分子的运动方式有关。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一般都是结合在一起的。
原子和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物质。
而原子间结合的方式和原子内部的电子运动方式决定了物质的特性。
如果物质中的原子间距离变大,即发生了胀大,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看成是物质的体积增大了。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物体中原子的热运动更加活跃,需要占据更多的空间。
反之,当物体受冷却,原子热运动速度会减慢,原子间距离减小,物体则发生了缩短。
因此,热胀冷缩现象是原子热运动速度变化所引起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热胀冷缩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一个经典的实验是用热水将玻璃杯预热,然后将其放入冷水中。
我们可以看到,预先热的玻璃杯受到快速冷却时,瞬间爆裂开来,这种现象就是热胀冷缩所造成的结果。
这是因为热胀是非常快速和强烈的,其作用比较明显,一瞬间将玻璃杯内部产生的热胀现象展现出来。
而冷缩现象则相对缓慢,因此我们不容易观察到。
除了实验,我们也可以看到热胀冷缩现象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
例如,钢轨上的伸缩缝在夏天用高温膨胀填补空隙,在冬天时割缝以避免热胀引起的损坏。
如果在建筑中未留出伸缩缝,则随着宽度或长度增加,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形量将逐渐累积,并且由于环境变化的原因(湿度、空气污染等)使自由变形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裂纹和损坏。
冷与热 教案
冷与热教案导语:在日常生活中,冷和热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两种感觉。
无论是气温、食物、水温还是环境等等,都与冷热有关。
本文将从物理角度探讨冷与热的定义、差异和应用,并结合生活实例,通过教案的形式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冷与热的定义冷和热是相对的概念,其定义与人体感知有关。
当物体的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我们感觉到热;当物体的温度低于人体温度时,我们感觉到冷。
冷和热是在人体与物体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感觉,可以通过温度计来准确测量。
二、冷与热的差异1. 分子运动速度和能量:冷和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物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能量上。
在冷物体中,分子的运动速度较慢,能量较低;而在热物体中,分子的运动速度较快,能量较高。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把手放在冰块上时感到冷,而把手放在火上时感到热的原因。
2. 温度差异:冷和热的另一个差异是温度的差异。
温度用来衡量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冷物体的温度较低,而热物体的温度较高。
例如,在冬天里,我们感觉到室外的空气温度较低,而室内则比较温暖。
三、冷与热的应用1. 保持食物新鲜:冷与热在食品保存中起着重要作用。
冷却食物可以降低细菌繁殖速度,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利用冷藏和冷冻技术,可以在短期或长期内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变质和损坏。
2. 能源利用:冷热也是能源利用的重要方面。
例如,利用太阳能来产生热量,供给家庭和工业使用;利用冷凝水等方式进行空调制冷,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 热能传导:冷热的差异也在热能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
热能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直到达到热平衡。
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在冬天使用暖气设备将热能传导给室内空气,提供温暖的居住环境。
四、教案设计1. 实验:可以设计一个温度实验,让学生观察冷物体和热物体之间的差异。
可以让学生触摸温度不同的物体,比较冷与热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冷与热的差异。
2. 相关知识讲解:通过生活实例,说明冷与热的差异和应用。
比如,在夏天里,人们通过饮用冷饮来降低体温,而在冬天则通过穿厚衣物来保暖等。
科学冷与热教案通用7篇
科学冷与热教案通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总结报告、企划书、演讲致辞、策划方案、条据文书、党团资料、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business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essay compilation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科学冷与热教案通用7篇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大家肯定要考虑文字表述规范,在上课前,我们老师一定要将有关的教案制定完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冷与热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备课)
部编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备课)单元概述本单元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第六个单元,主要介绍了有关天气变化和天气预报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了解天气的产生原因,学会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并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意义和方法。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天气与季节:介绍了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如春天的雨水多、夏天的炎热等。
2. 天气变化的观察:教导学生如何通过观察云彩、风向、温度等变化来判断天气的变化。
3. 天气预报:初步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4. 天气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在阴雨天里需要携带雨具。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知道各种天气现象的表现形式。
2. 学会观察云彩、风向、温度等变化,判断天气的变化。
3. 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概念和方法,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4. 理解不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养成相应的惯和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包括:1. 天气与季节的关系,以及各种天气现象的表现形式。
2. 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包括观察云彩、风向、温度等。
3. 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单元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云彩、风向、温度等变化,让学生直接感受天气变化。
2. 实验法: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如观察冰块的融化速度与气温的关系。
3.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不同天气场景,让学生感受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如在阴雨天里携带雨具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天气预报和天气影响的理解程度。
3. 设计一些练题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对《部编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备课)》的简要概述,希望能对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冷和热科学课教案通用5篇
冷和热科学课教案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冷和热科学课教案通用5篇一个有创新的教案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编写详细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冷和热科学课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科学_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2.知道什么是温度。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准备】三个烧杯、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秒表、实验记录单。
【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冬季、夏季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感受,形成认识:冬季空气温度低,感觉冷;夏季空气温度高,感觉热。
2.自然界的物体,我们感觉冷热不同,源于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温度。
引出课题《冷热与温度》。
二、探索调查,试水温1.教师出示三杯水:1号(小烧杯)——热水,2号、3号(中号烧杯)温差不大的两杯水,让学生摸一摸,试一试,先找出温度最高的那杯水,学生很容易找到1号杯。
在找出温度较高的那杯水,学生反复感受,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2.请学生说说实验时的感受。
3.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5.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
三、自主学习,认识温度计1.教师出示短片,提示观看要求,(1)重点观看温度计的结构,(2)温度计读数方法,(3)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播放短片,学生自主学习。
3.师生梳理信息:利用课件出示问题,对观看要求中的三方面知识进行梳理。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4.学生分组测水温,学生汇报读数。
5.教师总结:2号、3号杯中水的温度很接近,仅凭感觉我们很难区分那一杯水更凉,只有借助工具,我们才能得到准确结果。
四、科学探究,发现规律1.教师倒上一杯热水,引导学生预测热水的变化,热水会变凉,这是生活常识,那在变凉的过程中,这杯热水的温度温度如何变化?2.出示四种可能,学生交流,谈一谈自己的猜想。
3.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4.实验设计:A.我们要想通过实验来知道热水是怎样变凉的,你们认为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热水、杯子、温度计。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本文档将对最新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
该教材是三年级学生研究科学知识的重要教材之一,通过对该教材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教材概述最新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主要介绍了与天气和季节相关的知识。
通过该单元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影响天气的因素以及不同季节的特点等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1. 天气的变化规律教材首先介绍了天气的变化规律,包括晴、阴、雨、雪等不同天气状态的特点与变化过程。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天气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可以观察和记录天气的变化情况。
2. 影响天气的因素教材还介绍了影响天气的因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等。
学生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各种因素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并且能够理解为什么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天气。
3. 不同季节的特点教材还介绍了不同季节的特点,包括春、夏、秋、冬季节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学生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每个季节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
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最新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重点如下:1. 熟练掌握不同天气状态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 了解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如气温、湿度、气压等。
3. 掌握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气候变化,如春、夏、秋、冬季节的特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重点的明确,教师和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以上是对最新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的分析,希望能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六单元 精品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六单元冷水与热水教学目标:1.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过程,试图以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去研究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
研究这些材料。
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引导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有关冷热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为烫、热、温、凉、冷的过程,经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
材料准备:每组只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水槽、热水、冷水、小塑料袋(每组两个)、皮筋或线绳、天平或自制小秤。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冷热不同的水二.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教学内容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四.小结教学媒体一壶热水,一壶冷水,几只杯子.小塑料袋,红墨水,冷水和热水教学媒体气球皮,试管,小秤,皮筋或线绳.教师行为.引入:今天感觉教室外边冷还是热.准备.好热水与冷水.给热水分类4.整理平时发生烫伤的场合,怎样避免烫伤1.冷水和热水除了冷热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能换一种方法来教师行为研究吗.提出目标.: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在这节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行为1.学生到教室外体验一下.2.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先猜后摸摸两种水.3.用一瓶热水和一壶冷水倒出版商杯冷热不同的水.描述和触摸4杯水的感受,联系课本开水和冰水的插图给水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学生互相说说,.反馈.1.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看看有什么发现把装冷水学生行为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把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又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以上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自己互相讨论,.实验..把装满冷水的试管用气球皮蒙上,.并用皮筋扎紧,.放入热水中.发现了什么放到热水中,.又发现了什么教学思路1.初步感受冷热的变化.2.强调冷热是用触觉感受..具体感受惹热水热的的程度和冷水冷的程度.4.应用到实际..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冷水与热水的其他不同.教学思路点.对水的体积的变化的观察,认识到热水上浮的原因。
小学科学三下年级第六单元《冷与热》.doc
小学科学三下年级第六单元《冷与热》第四课时温度和温度计教材说明教材共有3页,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观察几种温度计。
先以学生们在“冷水与热水” 一课所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引岀温度计和温度的概念。
这个活动分3层,第一层是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标记和数字。
温度计主要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水银、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刻度3部分组成的。
最好配备多支温度计,以供学生仔细观察。
教材67页下面是观察提示,也是观察目标,教师要介绍摄氏温度计的标定方法。
第二层是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制造的原理。
教材68页右上是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和温度计的比较图,通过比较, 启发学生认识到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设计的。
第三层是观察各种备样的温度计,最好用实物。
插图屮冇干湿球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体温计,液晶显示温度计,摄氏温度计,水温计。
活动二: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认读和记录摄氏温度。
教材对25°C、8°C的读写方法做了示范。
这两个温度都整数,比较容易认读,重点是零上和零下的区别。
可以增加几组温度,如:0°C、36°C、-5°C,以便加以巩固。
这几个温度的认读稍复杂, 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温度计模型组织学生认读、书写。
要强调零下温度白(TC向下, 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活动三: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这个活动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
这是科学技能的训练,教材的插图对学生的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视线与温度计液血应持平;消除一切对测定温度的不利影响。
教学准备各种温度计、温度计模型。
教学活动过程1・引入。
•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们知道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出来的吗?・出示温度计。
引入。
2 •了解对温度概念的理解。
•向学生提问。
•归纳学生们的描述:温度一一物体冷热的程度,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C)。
3 •观察几种温度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教材分析与实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教材分析与实践体会一、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新《科学》三年级下册将由“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和“冷与热”六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的主题是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是三年级上册一系列“有系统观察活动”的延续。
1、对单元内容的分析:“冷与热”单元以学生对冷水和热水的感受和描述活动作为开端,后续活动涉及对冷和热的物体的观察。
单元中所设计的一系列实验,还促使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引伸出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与测量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活动是对冷与热的物体的观察与研究。
即从冷热不同的水开始,观察冷水与热水的不同,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观察和分析水受冷或受热后体积发生的变化,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空气和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冷和热的物体进行比较和描述。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1)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关物体的冷与热的事实材料,整理、研究这些材料。
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引导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有关冷与热的探究活动。
(2)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成烫、热、温、凉、冷的过程;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经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探究的过程;经历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过程。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必要技能,学会与人合作,并尝试着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本单元的评价要求:(1)学生能在探究冷与热的活动中,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分析、交流、综合和概括。
(2)学生能够了解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并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3)学生在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去研究,并在不断的变换中获得愉悦。
(4)学生能够持续对一周的气温进行测量。
本单元设计的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小学科学三下年级第六单元冷与热
小学科学三下年级第六单元《冷与热》第二课时热胀冷缩(一)教材说明教材共2页,由2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这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索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这部分内容分为3层。
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会是怎样的?问题的提出是对上节课实验观察的回顾,教材上方的插图和对话是提示在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中碰到的问题。
怎样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后的体积变化呢?这是活动展开的第二层次。
活动的第三层次是,教材下方以文字提示和插图对学生们的想法施加了影响。
观察活动之一是观察水在受热时的体积变化,之二是观察水在受冷时的体积变化,之三则换了一个角度,从水的体积变化推测水的冷热。
这部分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玻璃管内水面的升降,说明烧瓶内水的体积大小有了变化,而不是水的多少有了变化。
因为烧瓶是密封的,外面的水进不去,里面的水也出不来。
由于以上变化是在冷热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由此推测水的体积变化与冷热条件有关系,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对“膨胀”、“收缩”两个词要加以解释。
教材64页热胀冷缩的概念表述不是简单的结论,而是对学生探究活动结果的一种提炼。
活动二: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把学生们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拓展,同时是对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要充分让学生们用己掌握的方法去实践,这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教材64页以3个问题对学生们的研究施加影响。
教师可多准备一些液体供他们研究,如酒精、醋、食油、豆奶和饮料等。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小烧瓶、细玻璃管、胶塞、小水槽、滴瓶或小药瓶(中间插细塑料管)、水、酒精、饮料、食油、醋等容易嗅到气味的液体、暖瓶(内装热水)。
教学活动过程1.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对水的体积变化进行观察。
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用包气球皮的试管实验水的体积变化不明显,怎样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水的体积变化呢?有办法吗?2.观察老师提供的材料,学生根据教材提示自己动手组装一个能清楚看到水体积变化的装置。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
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
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一、科学概念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冷水与热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感受冷水和热水,让学生初步认识冷水与热水的差异,知道冷与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冷水与热水差异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及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实验习惯,渗透辩*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冷水与热水的差异。
教学难点:冷热变化对水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演示器材:天平、酒精灯、试管、砝码、矿泉水、2只同样大小的小口瓶、一小张蜡纸。
分组准备:杯子、水槽、热水瓶、冷水、红墨水、塑料袋、试管、气球皮、橡皮筋、吸管、肥皂、食盐、记录纸。
四、教学过程:(一)、回忆体验,导入新课:出示一瓶矿泉水,谈话:小朋友,这瓶矿泉水要是在冬天给你喝,感觉怎么样?要是在夏天喝呢?(板书:冷水与热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冷水与热水。
(二)、感受冷热不同的水1、提问:用一瓶冷水与一瓶热水能用最科学合理的方法倒出4杯冷热不同的水吗?2、分小组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
3、分小组尝试,并根据自己触摸不同冷热的水的感觉,按一定顺序排列好,并把手的感觉写下来。
4、反馈,思考触摸更冷或更热的水时人体的反应是怎样的?5、交流课前的调查发现: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烫伤事件?(三)、探究冷水与热水其它不同点1、除了冷热的感觉不一样,它们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2、讨论,并作记录认为不同的地方觉得可以做的实验3、选择你们认为有条件研究的实验进行实验。
1冷、热水中的溶解实验:往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入红墨水(或是放入肥皂、食盐之类),看看有什么发现。
2热水上浮实验:在两个水槽中分别倒入冷水和热水,分别将装有热水和冷水(最好能在水里加点颜*)的塑料袋放入其中,观察。
思考:看到了什么现象,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的。
(让学生展开讨论)3在试管里装满水,用气球皮把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
把试管*到热水杯中,使试管里的水变热,然后再把试管*到冷水杯里,使试管里的水变冷。
小学科学_《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是《冷和热》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且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我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在课的引入部分,首先让学生做实验,两个手的食指分别同时插入冷水和热水中,等老师数到5时取出并且马上把他们同时放入温水中再等5秒钟,说出两个手指的感受。
这个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在同一杯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对此现象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心理,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在形成温度概念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认识到仅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在学习温度计测定水温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反思《《冷热与温度》教学反思》(https://)。
在探究热水降温规律时我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亲自测量、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教学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热水变凉的规律,还让他们想象这杯水继续放置后的温度变化,和如果给凉水加热会是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激发着学生的求知欲望,把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培养了学生的求知精神。
四、本节教学中的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教学生温度计使用方法时采取了播放视频的方式,但从学生的实际操作来看,掌握并不理想。
后面的教学中这块内容还需再强调一下。
另外,实验课中学生对实验材料很感兴趣,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加之动手能力差,实验速度慢,不能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对课堂的突发事件不能很好恰当地处理,在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提高对课堂的控制能力。
语言不够准确、流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教材分析与实践体会一、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新《科学》三年级下册将由“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和“冷与热”六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的主题是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是三年级上册一系列“有系统观察活动”的延续。
1、对单元内容的分析:“冷与热”单元以学生对冷水和热水的感受和描述活动作为开端,后续活动涉及对冷和热的物体的观察。
单元中所设计的一系列实验,还促使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引伸出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与测量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活动是对冷与热的物体的观察与研究。
即从冷热不同的水开始,观察冷水与热水的不同,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观察和分析水受冷或受热后体积发生的变化,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空气和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冷和热的物体进行比较和描述。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1)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关物体的冷与热的事实材料,整理、研究这些材料。
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引导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有关冷与热的探究活动。
(2)经历用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把水分成烫、热、温、凉、冷的过程;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经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探究的过程;经历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过程。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必要技能,学会与人合作,并尝试着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本单元的评价要求:(1)学生能在探究冷与热的活动中,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分析、交流、综合和概括。
(2)学生能够了解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并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3)学生在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去研究,并在不断的变换中获得愉悦。
(4)学生能够持续对一周的气温进行测量。
本单元设计的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例如,对于空气是否热胀冷缩,要求学生想出一些观察的方法,包括用什么方法把空气装起来,怎样才能不使空气跑掉,怎样才能看到空气遇冷或遇热后的体积变化。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小学生自己想出观察的办法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他们要在积累和掌握了对这一事物的有关知识和一定的观察经验之后,才可能做到。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例如,在第一课时“冷水与热水”中先用触摸等方法感受冷热水的温度差异(初级层次),学着用准确的语言描述4杯不同温度的水,到了第四课时学了温度与温度计后,就要求学生会正确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高级层次),其目的除了提高观察的精确性外,也包含着“观察的由简单到复杂,测量的由粗略到精确,认识的由初级到高级”这样的一个研究事物、认识世界的科学过程。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科学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例如,在“热胀冷缩”这部分内容中,要求学生不仅仅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热胀冷缩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会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
如教材20页中对“热胀冷缩”概念的表述,不能看作是简单的结论,而应是学生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探究以后得到结果的一种提炼。
又如教材22页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代表着探究活动的延续,从中也蕴含着定义、结论揭示的科学方法,强调了一种科学探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
2、对课时内容的分析:“冷与热”单元是由“冷水与热水”、“热胀冷缩”、“温度和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四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建议用5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冷水与热水”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冷热不同的水。
活动二: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本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倒四杯冷热水和用触摸的方法把水按冷热程度分成烫、热、温、凉冷的过程;2、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交流、综合,初步明白热水上浮原因;3、培养学生对周围熟悉事物的探究热情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经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研究冷水和热水的过程,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初步明确热水上浮原因。
本课时有价值但容易忽视的地方:1、活动一中倒出4杯不同温度的水前应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倒更为合理”;利用对发生烫伤的场合的回忆尝试进行记录与整理。
2、活动二中要求学生变换角度、变换方法来研究冷水和热水还有什么不同,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直接用实验的方式来展开观察活动,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于红墨水的扩散只要求学生发现现象的不同就可以了,而不需解决为什么。
而对塑料袋的沉浮却要尝试进行解释,这是为活动三做铺垫。
3、活动三是本课时的重点,关键是抓住重量与体积来展开研究分析,对于气球皮蒙试管口的方法,本人认为操作较难,学生要么捆的漏气,要么瓶口气球皮太松,现象不明显,也有的是试管口残存一定量的空气,导致实验的不科学。
虽然教材这样安排有一定的意图,但我认为是否可以用第二课时中的玻璃细管插软木塞的方法来替代?第二课时“热胀冷缩(一)”由2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活动二:其他液体也是热胀冷缩吗?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对水的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认识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和对结论的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对水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的观察,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难点:换个角度,从水的体积变化推测水的冷热。
本课时要注意的地方:1、活动一中有关实验装置的密封性的强调,以及与实验结果的关系说明。
2、活动二应让学生用自己已掌握的方法去展开研究,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拓展。
3、这里的其他各种液体可以让学生自带。
第三课时“热胀冷缩(二)”由2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固体的热胀冷缩。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对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认识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对结论的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对空气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的观察,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难点:观察比较空气与水的热胀冷缩的不同之处。
本课时要注意的地方:1、活动一中的两点建议,建议一“想办法把空气装起来”,“装起来”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装”让学生感到空气的存在,通过“装”使学生认识容器密封的重要性。
建议二“想办法看到空气的体积变化”可以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
无论想出的方法是否合理可行,都可让他们试一试,让学生在不断的试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活动二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为宜。
结论部分应注意两点:一是在学生对以前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回顾后再整理、概括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
二是对结论中的省略号所蕴含的意义应科学认识,正确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四课时“温度和温度计”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观察几种温度计。
活动二: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活动三: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认识温度计的过程,了解温度计制造的原理。
2、使学生掌握摄氏温度的认读与记录方法,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难点:如何正确地使用温度计。
本课时要注意的地方:1、教师与学生对温度的读写方法均要规范。
2、本课时尽量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摄氏温度的读写部分,利用课件有利于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效益。
3、活动三中的如何正确地使用温度计,与后一课时测量水温的方法有所不同,前一方法适用范围更广,所以教师注意不要混淆。
第五课时“测量物体的温度”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活动二:测量空气的温度。
活动三:测量沙子的温度。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测量各种物体温度的过程。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
本课时要注意的地方:1、在指导学生正确的测量水温的方法时,应让学生明白每项规定的原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这是一种科学方法,教师不能照本宣读。
2、本课时涉及的记录较多,教师教学时不要只停留在“记”的层面,应引导学生学会用记录、整理并进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方法来开展类似的研究。
3、是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教学:测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这一方法比较实用和科学。
二、我的教学体会通过科学教材的试用,我得到了较大的收获,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科学教材引领我逐步注重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科学》教材突出强调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科学实验过程。
与以前的《常识》教材相比,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科学知识的学习贯穿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而《常识》教材在编排上比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教材编写上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少。
科学教材的编排意图迫使我在教学实践中不得不挖掘每个活动的用意,每张图片的价值,每段文字的内涵,最终迫使我不得不注重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科学教材促使我的教学思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教材的呈现方式也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无论是编写语言,还是版式、插图都照顾到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科学的自信心。
从本册教材来看,选用的材料尽可能地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的活动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3、科学教材完整严谨的编写思路要求我有机的考虑每个活动的内在结构性与各个活动间的科学联系性《科学》教材建构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整体框架,将内容上有联系的活动组成一个教学单元,这种形式的编排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科学》教材具有严谨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也促使我每次在上课之前仔细地研究每个活动的科学性与结构性。
从而促使每个活动有前后一致的连贯性,环节设计保证严谨的科学性。
4、科学教材的试用使我有了教学上的“四大”转变转变一:课堂教学由原来偏向“封闭”转变为日渐“开放”。
无论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还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不论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还是在教学结果的处理上,不再拘泥于教材的条条框框,而是本着新课标的精神,摸准人本探究的脉搏,大胆进行尝试创新。
转变二:教学设计由原来较多地基于教材转变为更多地从学生学习出发。
具体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更加客观冷静务实,在选择教法、学法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更多的将课前设想、课中实践与课后反思融为一体来考虑学生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