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2.1.2.2第2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2.1.2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2-第2课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2.1.2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2-第2课时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因为 t=-x2+2x=-(x-1)2+1≤1, 所以 y=23t(t≤1),所以 y≥23. 所以这个函数的值域为y|y≥23, 所以原函数的值域为y|y≥23.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函数 y=af(x)(a>0,a≠1)的单调性的处理方法 (1)关于指数型函数 y=af(x)(a>0,且 a≠1)的单调性由两点决定, 一是底数 a>1 还是 0<a<1;二是 f(x)的单调性,它由两个函数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3.函数 y=121-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B.(0,+∞)
C.(1,+∞)
D.(0,1)
解析:选 A.定义域为 R.设 u=1-x,则 y=12u.
因为 u=1-x 在 R 上为减函数,
又因为 y=12u在(-∞,+∞)上为减函数,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重视数学语言的规范和准确 对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表述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准确 性.如本例中证明函数 f(x)在 R 上是单调增函数,必须严格按 照增函数的定义证明,同时要特别注意与 0 的比较.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2.5>2.53 C.π2<π 2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比较幂值大小的三种类型及处理方法源自栏目 导引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1.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20.3,12-0.4,80.2; (2)1.30.3,0.82,-343.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2章指,对,幂函数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2章指,对,幂函数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 1999+x 经过年数 0 1 2 3 „ x
• x y=13(1+1%)
人口数(亿)
练习
1设y1=a3x+1,y2=a-2x,其中a>0且a1, 确定x为何值时,有 (1)y1=y2(2)y1>y2
1 2 求函数y 2
x2 2x 1
的单调递增区间。

1、指数函数的定义。 2、指数函数简图的作法以及应注意的地方。 3、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1.2指数函数及其 性质

材料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
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 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 数y与x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材料2:当生物死后,它机体内原有
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 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 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人们获 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与死亡年数t之 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式应该怎样表示呢?








4 2 练习:将 பைடு நூலகம்2 , 3 3
1 2
1 3
2 3
3
3 , 用“”号连接起来。 4
1 3
1 2
2 3 4 2 3 4 3

3
2 3
例8、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人口约13亿。如果今 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经过20年 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多少(精确到亿)?

课件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实用PPT课件_优秀版

课件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实用PPT课件_优秀版

②利用指数函数y=au的单调性求得此函数的值域.
2.求形如y=A·a2x+B·ax+C类函数的值域一般用换元法,设ax=t(t>0)再转
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 4 (1)函数 f(x)= 1-2x+ x1+3的定义域为( A )
A.(-3,0]
B.(-3,1]
C.(-∞,-3)∪(-3,0] D.(-∞,-3)∪(-3,1]
(2)对称变换:函数y=a-x的图象与函数y=a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函数y=-a-x的图象与函数y=a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当x<0时,_________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3 (1)函数y=|2x-2|的图象是( B )
解析 y=2x-2的图象是由y=2x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故y=|2x-2|的图象是由y=2x-2的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不变,下方部分 对折到x轴的上方得到的.
过点_(_0_,__1_)_,即x=_0_时,y=_1_ 若下向列下 各平函移数φ中(φ,>是0)个指单数位函,数则的得是到( y=)ax-φ的图象. 性质 跟一踪般训 地练,3函数(1y)=函a数x y=|2x-2|的图叫象做是指(数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当x>0时,y>1; 纠(3)错ax心的得系数凡是换1. 元时应立刻写出新元范围,这样才能避免失误.
解析 ∵x2-1≥-1,
解 ∵y=2-x与y=2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④中,y=x3的底为自变量,指数为常数,故④不是指数函数.
其中,指数函数第的个二数章是( 2.1) .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3)ax的系数是1.
例2 如图是指数函数①y=ax,②y=bx,③y=cx,④y=dx的图象,则a,b,c,d与1的大小关系是( )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指数函数2.1.2第1课时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指数函数2.1.2第1课时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1
由图象可知值域是(0,1],递增区间是(-∞,0],递减区间 是[0,+∞).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定义域、值域问题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y=
;(2)y=23-|x|.
思路点拨:
指数函数y=axa>0, 且a≠1的定义域是R
―→
函数y=afxa>0,且a≠1 与fx的定义域相同
―→
值域
解:(1)由xx+ -11≥0,得 x≤-1 或 x>1.
已知指数函数f(x)的图象过点(3,8),则f(6)=________. 解析:设f(x)=ax(a>0,且a≠1). ∵函数f(x)的图象过点(3,8). ∴8=a3,∴a=2. ∴f(x)=2x. ∴f(6)=26=64. 答案:64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图象图象
如图是指数函数:①y=ax,②y=bx,③y=cx,④ y=dx的图象,则a,b,c,d与1的大小关系是( )
A.a<b<1<c<d B.b<a<1<d<c C.1<a<b<c<d D.a<b<1<d<c
思路点拨:
解析:方法一:在①②中底数大于零且小于 1,在 y 轴右 边,底数越小,图象向下越靠近 x 轴,故有 b<a,在③④中底 数大于 1,在 y 轴右边,底数越大,图象向上越靠近 y 轴,故 有 d<c.故选 B.
1.指数函数的图象一定在x轴的上方.( ) 2.当a>1时,对于任意x∈R总有ax>1.( ) 3.函数f(x)=2-x在R上是增函数.( ) 答案:1.√ 2.× 3.×
指数函数的概念
函数y=(a2-3a+3)ax是指数函数,求a的值. 思路点拨: ax的系数为1 ―→ a为常数,a>0且a≠1 ―→ 不等式组 解:∵y=(a2-3a+3)ax 是指数函数, ∴aa>2-03且a+a≠3=1,1, 解得aa= >10或 且2a,≠1. ∴a=2.

高中数学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第2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数学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第2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课程标准(1)掌握指数函数与其他函数复合所得的函数单调区间的求法及单调性的判断.(2)能借助指数函数图象及单调性比较大小.(3)会解简单的指数方程、不等式.(4)会判断指数型函数的奇偶性.新知初探·课前预习——突出基础性教材要点要点一 比较大小❶1.对于同底数不同指数的两个幂的大小,利用指数函数的________来判断;2.对于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两个幂的大小,利用指数函数的______的变化规律来判断;3.对于底数不同指数也不同的两个幂的大小,则通过______来判断.要点二 解指数方程、不等式(1)形如a f(x)>a g(x)的不等式,可借助y=a x的________求解❷;(2)形如a f(x)>b的不等式,可将b化为以a为底数的指数幂的形式,再借助y=a x的_ _______求解;(3)形如a x>b x的不等式,可借助两函数y=a x,y=b x的图象求解.要点三 指数型函数的单调性❸一般地,有形如y=a f(x)(a>0,且a≠1)函数的性质(1)函数y=a f(x)与函数y=f(x)有________的定义域.(2)当a>1时,函数y=a f(x)与y=f(x)具有________的单调性;当0<a<1时,函数y=a f(x)与函数y=f(x)的单调性________.助学批注批注❶ 注意区别指数函数与幂函数的比较大小.批注❷ 如果a的取值不确定,需分a>1与0<a<1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批注❸ 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一致,即内外两个函数单调性相同,则复合函数为增函数;内外两个函数单调性相反,则复合函数为减函数.基础自测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若0.3a>0.3b,则a>b.( )(2)函数y=3x2在[0,+∞)上为增函数.( )(3)函数y=21x在其定义域上为减函数.( )(4)若a m>1,则m>0.( )2.设a=1.20.2,b=0.91.2,c=0.3-0.2,则a,b,c大小关系为( ) A.a>b>c B.a>c>bC.c>a>b D.c>b>a3.已知2m>2n>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m>n>0B.n<m<0C.m<n<0D.n>m>04.函数f(x)=2|x|的递增区间是________.题型探究·课堂解透——强化创新性题型 1 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例1 若a=(12)32,b=(34)14,c=(34)34,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b>a>cC.b>c>a D.c>b>a方法归纳底数与指数都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策略巩固训练1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0.62.5>0.63B.1.7−13<1.7−12C.1.11.5<0.72.1D.212>313题型 2 解简单的指数不等式例2 (1)不等式3x -2>1的解集为________.(2)若a x +1>(1a )5−3x(a >0且a ≠1),求x 的取值范围.方法归纳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的步骤巩固训练2 已知集合M ={-1,1},N ={x |12<2x +1<4,x ∈Z },则M ∩▒N = ()A .{-1,1}B .{-1}C .{0}D .{-1,0}题型 3 指数型函数的单调性例3 求函数f (x )=(13)x 2-2x 的单调区间.方法归纳指数型函数单调区间的求解步骤巩固训练3 函数f (x )=2x2-1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题型 4 指数函数性质的综合问题例4 已知函数f (x )=e x -me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1)求实数m 的值;(2)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f (x )是R 上的增函数;(3)若函数f (x )满足f (t -3)+f (2t 2)<0,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方法归纳有关指数函数性质的综合问题的求解策略是奇函数.巩固训练4 已知函数f(x)=2x−a2x+a(1)求实数a的值;(2)求f(x)的值域.第2课时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新知初探·课前预习[教材要点]要点一单调性 图象 中间值要点二单调性 单调性要点三相同 相同 相反[基础自测]1.答案:(1)× (2)√ (3)× (4)×2.解析:∵a=1.20.2>1.20=1,b=0.91.2<0.90=1,∴b<a,又y=x0.2在(0,+∞)上单调递增,∴1<a=1.20.2<0.3-0.2=(103)0.2,∴b<a<c.答案:C3.解析:因为2m>2n>1,所以2m>2n>20;又函数y=2x是R上的增函数,所以m>n>0.答案:A4.解析:因为f(x)=2|x|={2x,x>0(12)x,x≤0,故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答案:(0,+∞)题型探究·课堂解透例1 解析:因为b=(34)14,c=(34)34,函数y=(34)x在R上单调递减,所以(34)14>(34)34,即b>c;又a=(12)32=(14)34,c=(34)34,函数y=x34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14)34<(34)34,即a<c,所以b>c>a.答案:C巩固训练1 解析:对于A:y=0.6x在定义域R上单调递减,所以0.62.5>0.63,故A正确;对于B:y=1.7x在定义域R上单调递增,所以1.7−13>1.7−12,故B错误;对于C:因为1.11.5>1.10=1,0<0.72.1<0.70=1,所以1.11.5>0.72.1,故C错误;对于D:因为¿)6=23=8,¿)6=32=9,即(212)6<¿)6,所以212<313,故D错误.答案:A例2 解析:(1)3x-2>1⇒3x-2>30⇒x-2>0⇒x>2,所以解集为(2,+∞).(2)因为a x+1>(1a)5−3x,所以当a>1时,y=a x为增函数,可得x+1>3x-5,所以x<3.当0<a<1时,y=a x为减函数,可得x+1<3x-5,所以x>3.综上,当a>1时,x的取值范围为(-∞,3),当0<a<1时,x的取值范围为(3,+∞).答案:(1)(2,+∞) (2)见解析巩固训练2 解析:∵12<2x+1<4,∴2-1<2x+1<22,∴-1<x+1<2,∴-2<x<1.又∵x∈Z,∴x=0或x=-1,即N={0,-1},∴M∩N={-1}.答案:B例3 解析:令u=x2-2x,则原函数变为y=(1 3 )u.∵u=x2-2x=(x-1)2-1在(-∞,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又∵y=( 13)u在(-∞,+∞)上单调递减,∴y=(13)x2-2x单调递增区间是(-∞,1),单调递减区间是[1,+∞).巩固训练3 解析:令t=x2,则y=2t-1为增函数,当x∈(-∞,0)时,t=x2为减函数,所以f(x)=2x2-1在x∈(-∞,0)上是减函数.答案:(-∞,0)例4 解析:(1)∵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0)=0,得m=1;(2)设x1,x2∈R,且x1<x2,则f(x1)-f(x2)=e x1−1e x1−e x2+1e x2=(e x1−e x2)¿)∵x1<x2,∴0<e x1<e x2,因此f(x1)<f(x2),即f(x)是R上的增函数;(3)∵f(x)是奇函数,∴f(2t2)<-f(t-3)=f(3-t),又f(x)在R上为增函数,∴2t2<3-t,解得-32<t<1.巩固训练4 解析:(1)因为f(x)=2x−a2x+a,f(-x)=2−x−a2−x+a =1−a·2x 1+a·2x由f(-x)=-f(x),可得1−a·2x1+a·2x =-2x−a2x+a,(1-a·2x)(2x+a)=(1+a·2x)(a-2x),2x-a·2x·2x+a-a2·2x=a+a2·2x-2x-a·2x·2x,整理得2x(a2-1)=0,于是a2-1=0,a=±1.当a=1时,f(x)定义域为R,f(x)是奇函数.当a=-1时,f(x)定义域为{x|x≠0},f(x)是奇函数.因此a=±1.(2)当a=1时,f(x)=1-22x+1,定义域为R,所以2x>0,于是2x+1>1,0<22x+1<2,因此-1<1-22x+1<1,故f(x)的值域为(-1,1).当a=-1时,f(x)=1+22x−1,定义域为{x|x≠0},所以2x>0,且2x≠1,于是2x-1>-1,且2x-1≠0,所以22x−1<-2,或22x−1>0.因此1+22x−1<-1或1+22x−1>1,故f(x)的值域为(-∞,-1)∪(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A版)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A版)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PPT课件

本题评述:(1)指数函数图象的应用; (2)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例2:说明函数 y 2 x1 与 y 2 x 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 的示意图。 分析:做此题之前,请大家一起回顾初中接触的二次函数平移 问题。 评述:此题目在于让大家了解图象的平移交换,并能逐步掌握 平移规律。
课堂小结
指 数 函 数 及 其 性 质
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故事:
有人要走完一段路,第一次走这段路 的一半,每次走余下路程的一半,请问最 后能达到终点吗?
终点
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庄子.天下篇》中 写道:“一尺之锤,日取一半,万世不竭”。 请写出取x次后,木锤的剩留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引例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 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是: x
y 10
x
y 2x
x
y 3
1 x y 1 2 y
x
y 10x y 2 x
3
y 3x
(0,1)
相同点
1)图象都在x轴的上方; 2)图象都经过(0,1)点。
相异点
当底数大于1时,图象是上升的;底 数小于1时,图象是下降的。
指数函数的性质
x
ax
例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指数函数:
y 3x2y42xy 3 1
x
y2
2 x
x
y2
x
y 2
例2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并观察其异同:
1)y= 2
x
1 2)y= 2
x
画出 y = 2
x
y=2
x
x,
1 y=( 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A版数学目录(超详细完美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A版数学目录(超详细完美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目录新课标A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本节综合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 1.2.2函数的表示法•本节综合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3.2奇偶性•本节综合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2.1指数函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本节综合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本节综合2.3幂函数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3.1函数与方程•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本节综合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本节综合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复习参考题•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四章圆与方程• 4.1圆的方程•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二章统计•第三章概率•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与案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算法的概念• 1.1.2程序框图和算法的逻辑结构•本节综合1.2基本算法语句• 1.2.1输入、输出、赋值语句• 1.2.2条件语句• 1.2.3循环语句•本节综合1.3算法与案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2.1随机抽样• 2.1.1简单随机抽样• 2.1.2系统抽样• 2.1.3分层抽样•本节综合2.2用样本估计总体•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本节综合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3.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本节综合实习作业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3.1随机事件的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 3.1.2概率的意义•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本节综合3.2古典概型• 3.2.1古典概型• 3.2.2随机数的产生•本节综合3.3几何概型• 3.3.1几何概型• 3.3.2均匀随机数的产生•本节综合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二章数列•第三章不等式•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1.3实习作业•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1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 3.4基本不等式:•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综合专栏新课标A版选修一•新课标A版选修1-1•新课标A版选修1-2新课标A版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综合专栏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椭圆• 2.2双曲线• 2.3抛物线•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3.1变化率与导数• 3.2导数的计算• 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章综合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新课标A版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点击这里展开-- 查看子节点索引目录,更精确地筛选资料!第一章统计案例•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实习作业•同步练习•综合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同步练习•综合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综合第四章框图• 4.1流程图• 4.2结构图•同步练习•综合月考专栏期中专栏期末专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二•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1•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2•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3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变化率与导数• 1.2导数的计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5定积分的概念• 1.6微积分基本定理• 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计数原理•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 1.2排列与组合• 1.3二项式定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正态分布•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章统计案例•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本章综合•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三•新课标A版选修3-1•新课标A版选修3-3•新课标A版选修3-4新课标A版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一古埃及的数学•二两河流域的数学•三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古希腊数学•一希腊数学的先行者•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欧几里得与《原本》•四数学之神──阿基米德•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一《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二《九章算术》•三大衍求一术•四中国古代数学家•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一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二笛卡儿坐标系•三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四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一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三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一分析的化身──欧拉•二数学王子──高斯•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七讲千古谜题•一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二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三伽罗瓦与群论•四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一古代的无穷观念•二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三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一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二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三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三球面的对称性•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一球面上的距离•二球面上的角•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一极与赤道•二球面二角形•三球面三角形•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四讲球面三角形•一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二、球面“等腰”三角形•三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四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1.“边边边”(s.s.s)判定定理•2.“边角边”(s.a.s.)判定定理•3.“角边角”(a.s.a.)判定定理•4.“角角角”(a.a.a.)判定定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一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二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三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拉公式•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二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三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四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二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三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综合专栏•单元测试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平面刚体运动•对称变换•平面图形的对称群•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n元对称群S•多项式的对称变换•抽象群的概念•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带饰和面饰•化学分子的对称群•晶体的分类•伽罗瓦理论•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综合专栏单元测试新课标A版选修四•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4-1•选修4-2•新课标A版选修4-4•新课标A版选修4-5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二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三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一复合变换与二阶短阵的乘法•二矩阵乘法的性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一逆变换与逆矩阵•二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三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一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二特征向量的应用•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4-4•第一章坐标系•第二章参数方程•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章坐标系• 1.1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伸缩变换• 1.2极坐标系• 1.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4圆的极坐标方程• 1.5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同步练习•本章综合第二章参数方程• 2.1曲线的参数方程• 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 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2.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同步练习•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新课标A版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单元测试•本册综合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单元测试•本章综合单元测试本册综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1)2.1 指数函数课件(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1)2.1 指数函数课件(2)

栏目导引
3.设23-2x>0.53x-4,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解析: 23-2x>0.53x-4 ⇒23-2x>24-3x ⇒3-2x>4-3x ⇒x>1. 答案: {x|x>1}
必修1 第二章 基精品本PPT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4.函数 f(x)=ax(a>0,且 a≠1)在区间[1,2]上的 最大值比最小值大a2,求 a 的值. 解析: 当 a>1 时,f(x)=ax 为增函数,在 x∈ [1,2]上, f(x)最大=f(2)=a2,f(x)最小=f(1)=a, ∴a2-a=a2,即 a(2a-3)=0, ∴a=0(舍)或 a=32>1,∴a=32.
必修1 第二章 基精品本PPT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题后感悟] 如何判断形如y=af(x)(a>0且a≠1) 的函数的单调性?
方法一:利用单调性定义比较y1=af(x1)与y2= af(x2)时,多用作商后与1比较. 方法二: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当a>1时,函 数y=af(x)与函数y=f(x)的单调性相同;当 0<a<1时,函数y=af(x)与函数y=f(x)的单调性 相反.
必修1 第二章 基精品本PPT初等函数(I)
必修1 第二章 基精品本PPT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解题过程] (1)∵x-1≠0,∴x≠1, ∴函数 y=3x-1 1的定义域为{x|x≠1}, 又∵x-1 1≠0,∴y≠30=1. ∴函数的值域为{y|y>0 且 y≠1}, (2)函数的定义域为 R ∵x2-4x=(x-2)2-4≥-4, y=12x 在 R 上是减函数 ∴0<12x2-4x≤12-4=16. ∴函数的值域为(0,16].

2022-2023学年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4-2-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 课件(41张)

2022-2023学年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4-2-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 课件(41张)
A.是增函数 B.是减函数 C.当 x>2 时是增函数,当 x<2 时是减函数 D.当 x>2 时是减函数,当 x<2 时是增函数
解析:令 2-x=t,则 t=2-x 是减函数.因为当 x>2 时,f(x)>1,所以当 t<0 时, at>1.所以 0<a<1,所以 f(x)在 R 上是增函数,故选 A.
(1)对于底数相同、指数不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指数型函数的单调性来 判断.
(2)对于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指数型函数图象的变化 规律来判断,或运用幂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3)对于底数不同且指数也不同的幂的大小比较,应通过中间值来比较,也常应用指 数函数图象的排列规律,应用数形结合法比较.
性质比较数的大小、解不等式. 生的数学运算及直观想象等素养.
精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
【主题 1】 1.如何比较 am 与 an(a>0 且 a≠1)的大小?
答案:提示:利用指数函数 y=ax(a>0,且 a≠1)的单调性,由 m,n 的大小确定两个 函数值的大小关系.
2.如何比较 am 与 bn(a≠b,a>0,且 a≠1,b>0,且 b≠1)的大小? 答案:提示:可利用中间值 1 或 an 或 bm 比较,也可借助指数函数的图象比较.
(1) 解析:∵c<0,b=53>3,1<a<3,
∴b>a>c.故选 B.
(2)解:由于 a>1 且 a≠2,∴a-1>0 且 a-1≠1,
若 a-1>1,即 a>2,则 y=(a-1)x 是增函数,
∴(a-1)1.3<(a-1)2.4,
若 0<a-1<1,即 1<a<2,则 y=(a-1)x 是减函数,
[自我检测]
1.(多选题)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BC ) A.2.52.5>2.53 B.0.82<0.83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ppt课件精品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ppt课件精品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1课时 指数函数及其性 第1课时 对数函数及其
质(一)
性质(一)
第2课时 指数函数及其性 第2课时 对数函数及其
质(二)
性质(二)
2.2 对数函数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1课时 集合的交集、并集 第2课时 集合的全集、补集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1.2.2 函数的表示法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第1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 第2课时 函数的最大(小)值 1.3.2 奇偶性 本章总结提升
预习探究
知识点二 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___{___}__”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作 列举法.(注意元素间要用“,”隔开,如{-1,0,1,2})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_共__同__特__征_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注意花括号内竖 线前面的部分为集合的元素)
预习探究
[讨论] (1)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①方程(x-1)(x+2)=0 的实数根组成的集
合;②由直线 y=-x+4 上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自然数的点组成的集合.
(2)讨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x

R|

1<x<2}



{y

R|

1<y<2}

2-1-2-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课时)

2-1-2-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课时)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1
课 时 学 案
课 时 作 业
第 4页
第二章
2.1 2.1.2 第2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1
课 时 学 案
第 5页
第二章
2.1 2.1.2 第2课时
高考调研
题型一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1
指数型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1 (1)y=0.4 ; x-1 【思路点拨】 域. (2)先分析u= 5x-1的值域,再求y=3u的值域. (3)由u=2x的值域易得y=u+1的值域.
新课标A版 ·数学 型:af(x)>ag(x)(a>0且a≠1)形式,
解此种不等式的依据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要养成判断底数取 值范围的习惯,若不确定,就需进行讨论,即af(x)>ag(x)⇔
fx>gx,a>1, fx<gx,0<a<1.
第19页
第 6页
(2)y=3
5x-1
; (3)y=2x+1.
1 (1)先分析u= 的值域,再求y=0.4u的值 x-1
第二章
2.1 2.1.2 第2课时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1
【解析】
(1)由x-1≠0,得x≠1.
故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x≠1}. 1 由 ≠0,得y≠1. x-1 故所求函数值域为{y|y>0且y≠1}. 1 (2)由5x-1≥0,得x≥ . 5 1 故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x≥5}.
高考调研
新课标A版 ·数学 ·必修1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第 1页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2.1.2指数函数 (共17张P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2.1.2指数函数  (共17张PPT)
底数是一个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量.
我们把这种自变量在指数位置上而底数是一个
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量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定义:
函数 y a x (a 0且a 1)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定义域是R。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四分。
探究1:为什么要规定a>0,且a
1呢? zxxk
什么?
分裂次数:1,2,3,4,…,x 细胞个数:2,4,8,16,…,y
由上面的对应关系. 可知,函数关系是
y 2x
引例2:某种商品的价格从今年起每年降低15%,
设原来的价格为1,x年后的价格为y,则y与x的
函数关系式为
y 0.85x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四分。
在 y 2 x , y 0.85x 中指数x是自变量,
0.5 1 2 1.7 3 9
2.5 … 15.6 …
0.6 0.3 0.1 0.06 …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四分。
x
… -3 -2 -1
y 2x … 0.13 0.25 0.5
y 1 x … 8
4
2
2
-0.5 0 0.71 1 1.4 1
0.5 1 2
3

1.4 2 4
8

0.71 0.5 0.25 0.13 …
1 x 2
… -3 -2 -1 … 0.13 0.25 0.5
…8
4
2
x … -2.5 -2 -1
3x … 0.06 0.1 0.3
1 x … 15.6 9
3
3
-0.5 0 0.71 1 1.4 1
-0.5 0 0.6 1 1.7 1

高中数学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2课时 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2课时 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

x∈(0,1)⇒y∈_(_-__∞_,__0_) ; x∈(0,1)⇒y∈_(_0_,__+__∞_);
x∈[1,+∞)
x∈[1,+∞)
⇒y∈__[_0,__+__∞_)__
⇒y∈__(_-__∞_,__0_]_
第九页,共48页。
新知导学 1.对数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y=f[g(x)]是由y=f(x)与y=g(x)复合而成,若f(x) 与g(x)的单调性相同,则其复合函数f[g(x)]为_增__函__数___;若f(x) 与g(x)的单调性相反,则其复合函数f[g(x减)]为函数__(_h_á_n_sh_ù_). 对于对数型复合函数y=logaf(x)来说,函数y=logaf(x)可看 成是y=logau与u=f(x)两个简单函数复合而成的,由复合函数单 调性“同增异减”的规律即可判断(pànduàn).另外,在求复合 函数的单调性时,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第二十八页,共48页。
(2)设 u=3+2x-x2,
则 u=-(x-1)2+4≤4.
∵u>0,∴0<u≤4.
又 y=log1 u 在(0,+∞)上是减函数,
2
∴log1 u≥log1 4=-2,
2
2
∴y=log1 (3+2x-x2)的值域为{y|y≥-2}.
2
第二十九页,共48页。
规律总结(zǒngjié):求复合函数y =f[g(x)]值域的方法设y=f(t),t=g(x),先求t=g(x)的值域再求 y=f(x)的值域.
第二十页,共48页。
③因为 0>log0.23>log0.24,所以log10.23<log10.24,即 log30.2 <log40.2.
④因为函数 y=log3x 是增函数,且 π>3,所以 log3π>log33 =1.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指数函数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指数函数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根据实际情况,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划分为三节课〔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这是第一节课“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是学生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教材在之前的学习中给出了两个实际例子(GDP的增长问题和碳14的衰减问题),已经让学生感受到了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但这两个例子的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本节课先设计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超出想象的结果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设计思想1.函数及其图象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何突破这个既重要又抽象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符号语言与直观的图象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好奇心.我们知道,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以往的函数的学习大多只关注到图象的作用,这其实只是借助了图象的直观性,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函数,是片面的.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到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这种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下两点:(1)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并且在对话之后重视体会、总结、反思,力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研究数学的方法.3.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在理解指数函数概念、性质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比,回顾归纳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种不同角度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学方法,加深对指数函数的认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约3分钟)师: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6粒米,4号同学准备8粒米,5号同学准备10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粒米?学生回答后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该准备102粒米,大约5克重.师:如果改成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8粒米,4号同学准备16粒米,5号同学准备32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粒米?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很多或能算出具体数目.师:大家能否估计一下51号同学该准备的米有多重吗?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约重1.2亿吨.师:1.2亿吨是一个什么概念?根据2007年9月13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27亿吨.这就是说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相当于2007~2008年度我国全年的大米产量!设计意图用一个看似简单的实例,为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准备;同时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的爆炸增长,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在以上两个问题中,每位同学所需准备的米粒数用y表示,每位同学的座号数用x表示,y与x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y=2x(x∈N*)和y=2x(x∈N*).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漏掉x的取值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中x的取值范围.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指数函数的定义师:其实,在本章开头的问题中,也有一个与y=2x类似的关系式y=1.073x(x∈N*,x≤20).(1)让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问题逐个给出,约3分钟):①y=2x(x∈N*)和y=1.073x(x∈N*,x≤20)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②它们能否构成函数?③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该函数的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学生对比已经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发现y =2x ,y =1.073x 是一个新的函数模型,再让学生给这个新的函数命名,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师:如果可以用字母a 代替其中的底数,那么上述两式就可以表示成y =a x 的形式.自变量在指数位置,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指数函数.(2)让学生讨论并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约6分钟).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①若a <0,会有什么问题?(如a =-2,x =12,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②若a =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x ≤0,a x 都无意义)③若a =1又会怎么样?(1x 无论x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a >0且a ≠1.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①若学生从教科书中已经看到指数函数的定义,教师可以问,为什么要求a >0,且a ≠1;a =1为什么不行?②若学生只给出y =a x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一次函数(y =kx +b ,k ≠0)、反比例函数(y =k x ,k ≠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中的限制条件,思考指数函数中底数的限制条件.学情预设设计意图①对指数函数中底数限制条件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一个函数应注意它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②讨论出a >0,且a ≠1,也为下面研究性质时对底数的分类做准备.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明确了指数函数的定义,能否写出一两个指数函数?教师也在黑板上写出一些解析式让学生判断,如y =2×3x ,y =32x ,y =-2x.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是关注指数是否是变量,而不考虑其他的.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2.指数函数的性质(1)提出两个问题(约3分钟)①目前研究函数一般可以包括哪些方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研究指数函数时有明确的目标:函数三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和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②研究函数(比如今天的指数函数)可以怎么研究?用什么方法、从什么角度研究? 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从具体的函数入手(即底数取一些数值);当然也可以用列表法研究函数,只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函数用列表法不易得出此函数的性质,可见具体问题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研究才能事半功倍!还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知道图象法不是研究函数的唯一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包括列表)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函数进行研究;②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有机渗透.(2)分组活动,合作学习(约8分钟)师:下面我们就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指数函数进行研究.①让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从解析式的角度入手(不画图)研究指数函数,一组借助电脑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从图象的角度入手研究指数函数;②每一大组再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建议4人一小组);③每组都将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或成果写出来以便交流.学情预设考虑到各组的水平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应巡视,对个别组可做适当的指导.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更可加深对所得到结论的理解.设计意图(3)交流、总结(约10~12分钟)师:下面我们开一个成果展示会!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关注各组的研究情况,此时可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小组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并对比从两个角度入手研究的结果.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发现、得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点评或要求学生分析.这里除了研究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外,再引导学生注意是否还有其他性质?师:各组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外是否还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副产品呢?〔〕如过定点(0,1),y =a x 与y =⎝ ⎛⎭⎪⎫1a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学情预设①首先选一个从解析式的角度研究的小组上台汇报;②对于从图象的角度研究的,可先选没对底数进行分类的小组上台汇报;③问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看法,上台补充,让学生对底数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哪个量决定着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以什么为分界,教师可以马上通过电脑操作看函数图象的变化.设计意图①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研究一个具体的函数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从图象角度研究只是能直观的看出函数的一些性质,而具体的性质还是要通过对解析式的论证;特别是定义域、值域更是可以直接从解析式中得到的.②让学生上台汇报研究成果,使学生有种成就感,同时还可训练其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其数学素养;③对指数函数的底数进行分类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分类问题,使该难点的突破显得自然.师:从图象入手我们很容易看出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以及过定点(0,1),但定义域、值域却不可确定;从解析式(结合列表)可以很容易得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但对底数的分类却很难想到.教师通过几何画板中改变参数a的值,追踪y=a x的图象,在变化过程中,让全体学生进一步观察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师可以边总结边板书.0<a<1a>1(0,+∞)过定点(0,1)1.例:已知指数函数f(x)=a x(a>0,且a≠1)的图象经过点(3,π),求f(0),f(1),f(-3)的值.解:因为f(x)=a x的图象经过点(3,π),所以f(3)=π,即a 3=π.解得13πa =,于是f (x )=3πx . 所以f (0)=1,f (1)=3π,f (-3)=1π.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理解.师:根据本题,你能说出确定一个指数函数需要什么条件吗?师:从方程思想来看,求指数函数就是确定底数,因此只要一个条件,即布列一个方程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底数是确定指数函数的要素,同时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2.练习:(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 =3x 和y =⎝ ⎛⎭⎪⎫13x 的大致图象,并说出这两个函数的性质;(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y =112xy ⎛⎫= ⎪⎝⎭. 3.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指数函数有什么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是把指数函数的性质总结一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对函数研究的学习,即怎么研究一个函数.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再一次复习对函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让学生体会本节课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②总结本节课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③强调各种研究数学的方法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作用,才能融会贯通.4.作业:课本习题2.1A 组 5.教学反思1.本节课改变了以往常见的函数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仅是通过对比总结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对函数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教师可以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2.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可以很容易的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使用几何画板可以动态地演示出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底数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3.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部分学生还能自觉地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思考问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利用性质来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能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图象间的平移,去探索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来求未知字母的取值范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性质应用.教学过程第2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作者:王建波导入新课思路1.复习导入:我们前一节课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如何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这就是本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课题.思路2.我们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性质时,利用了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并且是用类比和归纳的方法得出,在理论上,我们能否严格的证明(特别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以便于我们在解题时应用这些性质,本堂课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应用示例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的两个值的大小:(1)1.72.5与1.73;(2)0.8-0.1与0.8-0.2;(3)1.70.3与0.93.1.活动:学生自己思考或讨论,回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结合题目实际,选择合理的方法,再写出答案(最好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写得正确的答案).比较数的大小,一是作差,看两个数差的符号,若为正,则前面的数大;图1二是作商,但必须是同号数,看商与1的大小,再决定两个数的大小;三是计算出每个数的值,再比较大小;四是利用图象;五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其他学生的解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评价.解法一: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如第(1)小题,用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y=1.7x的图象,如图1.在图象上找出横坐标分别为2.5,3的点,显然,图象上横坐标为3的点在横坐标为2.5的点的上方,所以1.72.5<1.73,同理0.8-0.1<0.8-0.2,1.70.3>0.93.1.解法二:用计算器直接计算:1.72.5≈3.77,1.73≈4.91,所以1.72.5<1.73.同理0.8-0.1<0.8-0.2,1.70.3>0.93.1.解法三:利用函数单调性,(1)1.72.5与1.73的底数是1.7,它们可以看成函数y=1.7x,当x=2.5和3时的函数值;因为1.7>1,所以函数y=1.7x在R上是增函数,而2.5<3,所以1.72.5<1.73;(2)0.8-0.1与0.8-0.2的底数是0.8,它们可以看成函数y=0.8x,当x=-0.1和-0.2时的函数值;因为0<0.8<1,所以函数y=0.8x在R上是减函数,而-0.1>-0.2,所以0.8-0.1<0.8-0.2;(3)因为1.70.3>1.70=1,0.93.1<0.90=1,所以1.70.3>0.93.1.点评:在第(3)小题中,可以用解法一、解法二解决,但解法三不适合.由于1.70.3与0.93.1不能直接看成某个函数的两个值,因此,在这两个数值间找到1,把这两数值分别与1比较大小,进而比较1.70.3与0.93.1的大小,这里的1是中间值.思考在上面的解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实用?活动:学生对上面的三种解法作比较,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采取多种解法,在多种解法中选择最优解法,这要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来实现.例活动:教师点拨提示定义法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要按规定的格式书写.证法一:设x 1,x 2∈R ,且x 1<x 2,则y 2-y 1=21121(1)x x x x a a a a x -=--.因为a >1,x 2-x 1>0,所以21>1x x a-,即21x x a --1>0. 又因为1x a >0,所以y 2-y 1>0,即y 1<y 2.所以当a >1时,y =a x,x ∈R 是增函数.同理可证,当0<a <1时,y =a x 是减函数. 证法二:设x 1,x 2∈R ,且x 1<x 2,则y 2与y 1都大于0,则y 2y 1=2211x x x x a a a -=. 因为a >1,x 2-x 1>0,所以21>1x x a->1,即y 2y 1>1,y 1<y 2. 所以当a >1时,y =a x ,x ∈R 是增函数.同理可证,当0<a <1时,y =a x是减函数.例1%,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多少(精确到亿)?活动:师生共同讨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建立目标函数,常采用特殊到一般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题目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以先考虑一年一年增长的情况,再从中发现规律,最后解决问题:1999年底 人口约为13亿;经过1年 人口约为13(1+1%)亿;经过2年 人口约为13(1+1%)(1+1%)=13(1+1%)2亿;经过3年 人口约为13(1+1%)2(1+1%)=13(1+1%)3亿;……经过x 年 人口约为13(1+1%)x亿;经过20年 人口约为13(1+1%)20亿.解:设今后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经过x 年后,我国人口数为y 亿,则 y =13(1+1%)x ,当x =20时,y =13(1+1%)20≈16(亿).答: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16亿.点评:类似此题,设原值为N ,平均增长率为p ,则对于经过时间x 后总量y =N (1+p )x (x ∈N ),像y =N (1+p )x 等形如y =ka x (k ∈R ,且k ≠0;a >0,且a ≠1)的函数称为指数型函数.知能训练1.函数y =a |x |(a >1)的图象是( )图2解析:当x ≥0时,y =a |x |=a x 的图象过(0,1)点,在第一象限,图象下凸,是增函数. 答案:B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221333111252⎛⎫⎛⎫⎛⎫<< ⎪ ⎪ ⎪⎝⎭⎝⎭⎝⎭B .122333111225⎛⎫⎛⎫⎛⎫<< ⎪ ⎪ ⎪⎝⎭⎝⎭⎝⎭C .212333111522⎛⎫⎛⎫⎛⎫<< ⎪ ⎪ ⎪⎝⎭⎝⎭⎝⎭D .221333111522⎛⎫⎛⎫⎛⎫<<⎪ ⎪ ⎪⎝⎭⎝⎭⎝⎭答案:D3.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1),那么f (2x)的定义域是( )A .(0,1)B .⎝ ⎛⎭⎪⎫12,1 C .(-∞,0) D .(0,+∞) 解析:由题意得0<2x <1,即0<2x <20,所以x <0,即x ∈(-∞,0). 答案:C4.若集合A ={y |y =2x,x ∈R },B ={y |y =x 2,x ∈R },则( ) A .AB B .AB C .A =B D .A ∩B =∅解析:A ={y |y >0},B ={y |y ≥0},所以A B .答案:A5.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中的任意的x 1、x 2(x 1≠x 2),有如下的结论: ①f (x 1+x 2)=f (x 1)·f (x 2);②f (x 1·x 2)=f (x 1)+f (x 2); ③f (x 1)-f (x 2)x 1-x 2>0;④f ⎝ ⎛⎭⎪⎫x 1+x 22<f (x 1)+f (x 2)2.当f (x )=10x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解析:因为f (x )=10x,且x 1≠x 2,所以f (x 1+x 2)=1212101010x x xx +=⋅=f (x 1)·f (x 2),所以①正确;因为f (x 1·x 2)=1212101010x x xx ⋅≠+=f (x 1)+f (x 2),②不正确;因为f (x )=10x是增函数,所以f (x 1)-f (x 2)与x 1-x 2同号, 所以f (x 1)-f (x 2)x 1-x 2>0,所以③正确.因为函数f (x )=10x图象如图3所示是上凹下凸的,可解得④正确.图3答案:①③④另解:④.∵10x 1>0,10x 2>0,x 1≠x 2,∴1210102xx +>1210102xx +>即121221010102x x x x ++>.∴f (x 1)+f (x 2)2>f ⎝⎛⎭⎪⎫x 1+x 22.拓展提升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 (1)①y =3x,②y =3x +1,③y =3x -1;(2)①y =⎝ ⎛⎭⎪⎫12x ,②y =⎝ ⎛⎭⎪⎫12x -1,③y =⎝ ⎛⎭⎪⎫12x +1.活动:学生动手画函数图象,教师点拨,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回忆函数作图的方法与步骤,按规定作出图象,特别是关键点.解:如图4及图5.观察图4可以看出,y =3x,y =3x +1,y =3x -1的图象间有如下关系:y =3x +1的图象由y =3x 的图象左移1个单位得到; y =3x -1的图象由y =3x 的图象右移1个单位得到; y =3x -1的图象由y =3x +1的图象向右移动2个单位得到.观察图5可以看出,y =⎝ ⎛⎭⎪⎫12x ,y =⎝ ⎛⎭⎪⎫12x -1,y =⎝ ⎛⎭⎪⎫12x +1的图象间有如下关系:y =⎝ ⎛⎭⎪⎫12x +1的图象由y =⎝ ⎛⎭⎪⎫12x 的图象左移1个单位得到;y =⎝ ⎛⎭⎪⎫12x -1的图象由y =⎝ ⎛⎭⎪⎫12x 的图象右移1个单位得到; y =⎝ ⎛⎭⎪⎫12x -1的图象由y =⎝ ⎛⎭⎪⎫12x +1的图象向右移动2个单位得到. 你能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吗?同学们留作思考.课堂小结思考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写在笔记本上.活动:教师用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看是否与多媒体显示的内容一致.本节课,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加深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与方法.作业课本习题2.1 B组1,3,4.设计感想本节课主要是复习巩固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涉及的内容较多,要首先组织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性质,为此,必须利用函数图象,数形结合,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借助形的直观性解决问题,本节课要训练学生能够恰当地构造函数,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有时要分a>1,0<a<1,这是分类讨论的思想,因此加大了习题和练习的量,目的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快速度,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第3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作者:刘玉亭导入新课思路1.我们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性质时,利用了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并且是用类比和归纳的方法得出,在上节课的探究中我们知道,函数①y=3x,②y=3x+1,③y=3x-1的图象之间的关系,由其中的一个可得到另外两个的图象,那么,对y=a x与y=a x+m(a>0,m∈R)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理论上,含有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呢?这是我们本堂课研究的内容.教师点出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思路2.我们在第一章中,已学习了函数的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和奇偶性是某些函数的重要特点,我们刚刚学习的指数函数,严格地证明了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便于我们在解题时应用这些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遇到的不单单是指数函数,还有其他形式的函数,有的是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我们需要研究它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指数函数有哪些性质?(2)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有哪些?(3)对复合函数,如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4)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哪些方法?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积极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生有困惑时加以解释,可用多媒体显示辅助内容.讨论结果:(1)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般地,指数函数y=a x在底数a>1及0<a<1这两种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所示:图象分布在一、二象限,与轴相交,落在x轴的上方都过点(0,1)第一象限的点的纵坐标都大于1第二象限的点的纵坐标都大于第一象限的点的纵坐标都大于0且小于1;第二象限的点①取值.即设x1,x2是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x1<x2.②作差变形.即求f(x2)-f(x1),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法,向有利于判断差的符号的方向变形.③定号.根据给定的区间和x2-x1的符号确定f(x2)-f(x1)的符号,当符号不确定时,可以进行分类讨论.④判断.根据单调性定义作出结论.(3)对于复合函数y=f(g(x))可以总结为:当函数f(x)和g(x)的单调性相同时,复合函数y=f(g(x))是增函数;当函数f(x)和g(x)的单调性相异即不同时,复合函数y=f(g(x))是减函数;又简称为口诀“同增异减”.(4)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一是利用定义法,即首先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再次是考查式子f(x)与f(-x)的关系,最后确定函数的奇偶性;二是作出函数图象或从已知图象观察,若图象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则函数具有奇偶性.应用示例例 1 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与指数函数y=2x的图象的关系.(1)y=2x+1与y=2x+2;(2)y=2x-1与y=2x-2.活动:教师适当时候点拨,学生回想作图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是指数函数图象的作法,学生回答并到黑板上作图,教师指点学生,列出对应值表,抓住关键点,特别是(0,1)点,或用计算机作图.解:(1)列出函数数据表作出图象如图6.图6比较可知函数y=2x+1、y=2x+2与y=2x的图象的关系为:将指数函数y=2x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2x+1的图象;将指数函数y=2x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2x+2的图象.(2)列出函数数据表作出图象如图7.图7比较可知函数y =2x -1、y =2x -2与y =2x的图象的关系为:将指数函数y =2x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2x -1的图象;将指数函数y =2x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2x -2的图象.点评:类似地,我们得到y =a x与y =ax +m(a >0,a ≠1,m ∈R )之间的关系:y =a x +m (a >0,m ∈R )的图象可以由y =a x 的图象变化而来.当m >0时,y =a x的图象向左移动m 个单位得到y =ax +m的图象; 当m <0时,y =a x 的图象向右移动|m |个单位得到y =a x +m的图象.上述规律也简称为“左加右减”.例2 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2x +1+a 是奇函数.(1)求a ,b 的值;(2)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f (t 2-2t )+f (2t 2-k )<0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 活动:学生审题,考虑解题思路.求值一般是构建方程,求取值范围一般要转化为不等式,如果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1)从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奇函数的性质,由于定义域为R ,所以f (0)=0,f (-1)=-f (1),(2)在(1)的基础上求出f (x ),转化为关于k 的不等式,利用恒成立问题再转化.(1)解:因为f (x )是奇函数,所以f (0)=0,即b -1a +2=0⇒b =1.所以f (x )=1-2xa +2x +1;。

高中数学 2.1.2.1指数函数的定义与简单性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 2.1.2.1指数函数的定义与简单性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

1
32
[走出误区] 易错点⊳忽略分类讨论致求指数型函数值域出错 [典例] [2013·赤壁高一检测]若函数f(x)=ax-1(a>0且a≠1)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0,2],求实数a的值.
a0-1=0, [错解档案] 由题意可知a2-1=2, 解得a= 3.
[误区警示] 虽然结果正确,但解题过程缺少步骤,没有分类讨论的意识.实际上在不知底数a的取 值的情况下,要对a的取值分a>1和0<a<1两种情况讨论.
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y=(13) x-2≤(13)0=1, 且y>0,故此函数的值域为(0,1].
1
31
[规律小结] 1.指数函数的定义 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因为a>0,x是任意一个实数时,ax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且ax>0,所 以函数的值域是(0,+∞).
1.底数a与1的大小关系决定了指数函数图象的“升降”;当a>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上升”;当 0<a<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下降”.
2.底数的大小决定了图象相对位置的高低:不论是a>1,还是0<a<1,在第一象限内底数越大,函数 图象越靠近y轴.
当a>b>1时, (1)若x>0,则ax>bx>1; (2)若x<0,则1>bx>ax>0. 当1>a>b>0时, (1)若x>0,则1>ax>bx>0; (2)若x<0,则bx>ax>1.
1
16
【跟踪训练1】 函数f(x)=(a2-3a+3)ax是指数函数,则有( )
A.a=1或a=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
1.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与底数a的关系,能运用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决一 些问题.
1.指数函数单调性在 比较大小,解不等式 及求最值中的应 用.(重点)
1.函数y=ax(a>0,且a≠1)的定义域是R,值域 (0,+∞). 是________ 若a>1,则当x=0时,y__1 = ;当x>0时,y>1;当 < x<0时,y__1. = ;当x>0时,y<1, 若0<a<1,则当x=0时,y__1 > 当x<0时,y__1. 增函数 . 2.a>1时,函数y=ax在R上是_______ 减函数 . 0<a<1时,函数y=ax在R上是_______
[解题过程] (1)设y=au,u=x2+2x-3. 由u=x2+2x-3=(x+1)2-4知,u在(-∞,- 1]上为减函数,在[-1,+∞)上为增函数. 根据y=au的单调性,当a>1时,y关于u为增函 数; 当0<a<1时,y关于u为减函数. ∴当a>1时,原函数的增区间为[-1,+∞), 减区间为(-∞,-1]; 当0<a<1时,原函数的增区间为(-∞,-1], 减区间为[-1,+∞).
2.y=φ(ax)型或y=af(x)型函数的单调规律 研究形如y=af(x)(a>0,且a≠1)的函数的单调性 ,可以有如下结论:当a>1时,函数y=af(x)的 单调性与f(x)的单调性相同;当0<a<1时,函 数y=af(x)的单调性与f(x)的单调性相反.而对 于形如y=φ(ax)(a>0,且a≠1)的函数单调性的 研究,也需结合ax的单调性及φ(t)的单调性进 行研究.
1 1 5.已知 f(x)=( x + )x. 2 -1 2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 f(x)的奇偶性; (3)求证:f(x)>0.
解析: (1)由2x-1≠0,得x≠0, ∴函数定义域为{x|x≠0,x∈R}; (2)在定义域内任取x,则-x在定义域内
1 1 f(-x)=( -x + )(-x) 2 -1 2 x x 1 + 2 2 1 =-( x x+ )x=- x · 2 1- 2 21-2 2x+1 = x · x, 22 -1 x 2 +1 1 1 而 f(x)=( x + ) x= x · x, 2 -1 2 22 -1 ∴f(-x)=f(x). ∴函数 f(x)为偶函数.
复合函数y=af(x)单调性的确定: 相同 ; 当a>1时,单调区间与f(x)的单调区间_____ 减区 当0<a<1时,f(x)的单调增区间是y的单调_____ 间 .f(x)的单调减区间是y的单调_______ ___ 增区间 .
1.函数 f(x)= 1-2x的定义域是( ) A.(-∞,0] B.[0,+∞) C.(-∞,0) D.(-∞,+∞)
1 4.已知函数 f(x)= x ,则 y=f(x) 2 +1 在(-∞,+∞)上是( ) A.单调递减函数且无最小值 B.单调递减函数且有最小值 C.单调递增函数且无最大值 D.单调递增函数且有最大值
解析:
函数定义域为 R,
1 设 y= ,u=2x,易知 u=2x 是增函数, u+ 1 1 而 y= 在(-1,+∞)上是减函数. u+ 1 1 ∴y= x 在 R 上是减函数,无最小值,故选 2 +1 A.
1.y=f(ax)型或y=af(x)型的图象特征 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与y=a-x(a>0且 a≠1)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y=ax(a>0且a≠1)的 图象与y=-ax(a>0且a≠1)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与y=-a-x(a>0 且a≠1)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y=3x(x<0)的图象关于 y 轴对
称, 所以原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由图象可知值域是(0,1], 递增区间是(-∞, 0], 递减区间是[0,+∞).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单调性问题 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y=ax2+2x-3; 1 (2)y= x . 0.2 -1
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规律求之.
答案: A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 -x x 10 -10 已知 f(x)= x -x, 10 +10 (1)判断函数 f(x)的奇偶性; (2)证明 f(x)是定义域内的增函数; (3)求 f(x)的值域.
[策略点睛 ] (1)直接利用奇偶性定义进行判断. (2)欲直接利用单调性定义进行证明,则变形时 较为复杂, 故可先将 f(x)化简, 然后用定义判断. 2 (3) 将 f(x) 化简可变为 f(x) = 1- 2x ,故把 10 +1 102x 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换元再求值域.
[解题过程]
作出
1 x f(x)= 的图象, 2
如图所示: (1)f(x-1)的图象:需将f(x)的图象向右平移1 个单位得f(x-1)的图象,如下图
(2)-f(x)的图象:作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的 图象得-f(x)的图象,如图(1)
(3)f(-x)的图象:作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图 象得f(-x)的图象,如图(2)
∵u=1-x 在 R 上为减函数, 1 u 又∵y=2 在(-∞,+∞)上为减函数, 1 1- x ∴ y= 在 ( - ∞ ,+ ∞ ) 上是增函数,故选 2 A. 答案: A
3.设23-2x>0.53x-4,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解析: 23-2x>0.53x-4 ⇒23-2x>24-3x ⇒3-2x>4-3x ⇒x>1. 答案: {x|x>1}
(3)证明:当 x<0 时, 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 0<2x<1,-1<2x-1<0. 1 ∴ x <-1. 2 -1 1 1 1 ∴ x + <- 2 2 -1 2 ∴x<0 时,f(x)>0 当 x>0 时,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 x x 2 >1,0<2 -1 1 1 1 1 ∴ x >0, x + > , 2 -1 2 -1 2 2 ∴f(x)>0.
1 x 故当 x>0 时,函数为 y=3 ; 1 -x 当 x<0 时,函数为 y=3 =3x, 1 x x 其图象由 y= ( x ≥ 0) 和 y = 3 ( x <0) 的图象合并 3
而成. 而
1 x y=3 (x>0)和
解析: 要使函数有意义, 则1-2x≥0,即2x≤1, ∴x≤0.故选A. 答案: A
2.函数
1 1-x y=2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C.(1,+∞)
解析:
B.(0,+∞) D.(0,1)
定义域为 R.设
1 u u=1-x,y= , 2
[题后感悟] 如何求形如y=b(ax)2+c·ax+d的 值域? ①换元,令t=ax; ②求t的范围,t∈D; ③求二次函数y=bt+ct+d,t∈D的值域.
2.已知-1≤x≤2, 求函数 f(x)=3 +2· 3x+1-9x 的值域.
解析: f(x)=3+2· 3x+1-9x=-(3x)2+6· 3x+3. 令 3x=t, 则 y=-t2+6t+3=-(t-3)2+12. 1 ∵-1≤x≤2,∴ ≤t≤9. 3 ∴当 t=3,即 x=1 时,y 取得最大值 12; 当 t=9,即 x=2 时,y 取得最小值-24, 即 f(x)的最大值为 12,最小值为-24. ∴函数 f(x)的值域为[-24,12].
求函数 y=4 +2
x
x+1
+1 的值域.
解答本题可以看成关于2x的一个二次函数, 故可令t=2x,利用换元法求值域.
[解题过程] 函数定义域为R. 令2x=t(t>0),则y=4x+2x+1+1=t2+2t+1= (t+1)2. ∵t>0,∴t+1>1,∴(t+1)2>1,∴y>1, ∴值域为{y|y>1,y∈R}.
4.函数 f(x)=ax(a>0,且 a≠1)在区间[1,2]上的 a 最大值比最小值大 ,求 a 的值. 2 解析: 当 a>1 时,f(x)=ax 为增函数,在 x∈ [1,2]上, f(x)最大=f(2)=a2,f(x)最小=f(1)=a, a 2 ∴a -a= ,即 a(2a-3)=0, 2 3 3 ∴a=0(舍)或 a= >1,∴a= . 2 2
[题后感悟] 对于y=af(x)这类函数, (1)定义域是指只要使f(x)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2)值域问题,应分以下两步求解: ①由定义域求出u=f(x)的值域; ②利用指数函数y=au的单调性求得此函数的值 域.
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1 (1)y=3 ;(2)y=2x2-4x. x-1
[题后感悟] 利用熟悉的函数图象作图,主要 运用图象的平移、对称等变换,平移需分清楚 向何方向移,要移多少个单位,如(1)(2);对 称需分清对称轴是什么,如(3)(4).
3.函数
1 |x| y= 的图象有什么特征? 3
你能根据图象指出其值域和单调区间源自?解析: 因为|x|= x x≥0 . x<0 -x
当 0<a<1 时,f(x)=ax 为减函数, 在 x∈[1,2]上,f(x)最大=f(1)=a,f(x)最小=f(2)= 2 a. a 2 ∴a-a = ,∴a(2a-1)=0,∴a=0(舍)或 a= 2 1 , 2 1 1 3 ∴a= .综上可知,a= 或 a= . 2 2 2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定义域、值域问题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 1 2 (1)y=3 ;(2)y= x -4x. x-1 2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所给函数与指 数函数有关;②定义域是使函数式有意义的自 变量的取值集合,③值域是函数值的集合,依 据定义域和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