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第六课时《发散思维探究二》教案设计
发散思维教案范文
发散思维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掌握发散思维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发散思维的概念及其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发散思维的技巧训练和实际问题解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案例材料、思维导图模板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小组合作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或问题,引发学生对发散思维的兴趣。
2. 讲解概念:介绍发散思维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发散思维案例,让学生体会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发散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思路和想法。
5.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问题分解成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拓展思维空间。
6. 练习与反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解决,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创新竞赛或活动,将所学的发散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发散思维的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发散思维训练:通过发散思维训练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2. 分享成功案例:邀请企业人士或成功创业者分享他们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发散思维 教案
发散思维教案教案标题:发散思维教学目标:1. 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 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3. 发散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课件;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画面或物品,让学生自由发散思考与之相关的词语或概念;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引出发散思维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课件,简明扼要地介绍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 教师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三、培养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几种培养发散思维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侧写法等;2. 学生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活动,解决一个由教师提出的问题;3. 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思路和策略。
四、应用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2. 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写下他们的解决方案;3. 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教师和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2. 教师强调发散思维对于解决问题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性;3.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总结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用发散思维列出与该话题相关的词语、概念或问题;2. 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练习发散思维,如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2. 学生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发散思维,如在数学中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语文中展开想象力等。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等;2. 教师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个人作业中的表现,包括发散思维的运用程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3.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议,以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理论全册教案第一课时活动筹划一、活动目的:1.知识目的:理解采访、实地考察的相关知识。
2.才能目的:学会初步整理、分析^p 采访记录。
3.情感目的:懂得珍惜、保护社区公共设施,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准备:通过上网、实地考察事先理解社区的工作职责和自己社区的根本情况。
三、教学过程:1.老师先引导学生理解采访的一般程序:要想本次采访顺利进展,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理解采访的考前须知。
弄清楚采访的一般程序〔如理解需采访的对象,确定采访的问题等〕;好好的筹划一下活动的步骤以及其他要考虑的问题,撰写好活动方案。
2.学生讨论分组同在社区的同学为一组,人多的社区还可分小组。
学生分好组,选好组长,写出一份。
第二课时理论活动一、活动目的:1.知识目的:理解写采访记录、整理采访记录的技巧。
2.才能目的:可以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目的: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在理论中深化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二、活动方式:采访、讨论、观察三、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通过上网、实地考察事先理解社区的工作职责和自己社区的根本情况。
2、物质准备:理解所在社区负责人姓名及管理工作。
四、教学过程:〔一〕理解要采访的人社区有哪些工作人员,它们分别负责什么工作?〔二〕确定采访的问题采访社区负责人,想问一些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些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有意义?哪些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提示:问题怎么来?可以独立考虑,也可以通过讨论、实地询问、问卷调查这些方法去征集、发现问题。
如:社区有哪些可以供我们居民利用的资?〔三〕制定采访方案〔五〕采访前的准备采访方案、采访表我们都已经做好,接下来我们要干些什么呢?1、模拟采访,做好心理、语言和礼节方面的准备。
通过模拟采访我发现了:2、采访时我们要注意的事项:3、落实采访的时间和被采访的人。
4、准备好采访所需的东西。
〔六〕正式采访,做好采访记录。
小记者怎样做采访笔记?我们每次去采访的内容都会很丰富,在没有录音机的情况下〔就是有录音机也要做简要的笔记〕,光凭自己的脑子是不可能全记得住的。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专题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专题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增强学生对发散思维的认识和重视;2、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活动内容:1、发散思维讲座:邀请专家或学者来学校进行发散思维讲座,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发散思维,为什么要培养发散思维,如何培养发散思维。
2、发散思维训练营:组织发散思维训练营,通过游戏、谜题、脑筋急转弯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3、发散思维比赛:组织发散思维比赛,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特、多角度的解决方案,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并给予奖励。
这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尝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4、发散思维创意工作坊:组织发散思维创意工作坊,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如何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5、发散思维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发散思维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他们了解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6、发散思维主题阅读:推荐一些关于发散思维的书籍和文章,鼓励学生阅读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
7、发散思维与学科融合:将发散思维与各个学科融合起来,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发散思维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8、发散思维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发散思维的实践活动,如创意设计、创新实验等,让他们将所学的发散思维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9、发散思维成果展:组织发散思维成果展,展示学生们在各项活动中的优秀成果和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10、发散思维奖励机制:设立发散思维的奖励机制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发散思维的活动中来。
三、活动组织:1、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活动能够有序进行;2、确定活动参与对象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3、分配任务和责任人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4、及时总结和评价活动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发散性思维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发散性思维教案心理健康教育发散性思维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散性思维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发散性思维教案1一、设计理念: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
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
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
心理专家的牌子夹3、学生带好笔。
学生奖品4、相应材料(455)5、小花50朵,大花1朵四、活动过程:(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老师拿起花) 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
(老师放下花)人人都学生朗读。
读给自己,从你们的读中老师感到了你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为自己鼓掌!2、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你能创作一句吗?送与好朋友共勉。
拿出你的小花,请写上一句,并在末尾署上你的姓名,使此句成为你的名言。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小学思维拓展教案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小学思维拓展教案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思维拓展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维空间;5.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创意游戏:通过创意游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一个未来的城市,或者发明一个有趣的机器人等。
2. 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科学问题或解决实际问题。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例如,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性任务,如制作一份杂志或举办一个学校活动等。
4. 观察力训练: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幅画或一段视频,发现其中的细节和规律。
5. 反思总结: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梳理自己的思路和收获。
例如,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或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实例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目标明确: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完成这些目标。
3. 活动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创意游戏、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观察力训练等活动。
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自由发挥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 教师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拓展思维。
6. 学生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关于思维发散的教案
关于思维发散的教案思维发散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思维发散的概念和特点;2.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思维发散的定义和例子;2.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3.课堂用具:纸、铅笔、颜色笔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引用一个趣味的思维发散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如:“如果鸡蛋可以飞,你觉得鸡蛋会先破还是先孵化?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2.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思维发散的定义和特点,并解释其与思维收敛的区别。
强调思维发散是一种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对于问题有多种可能的答案。
3.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几个生动的案例来说明思维发散的应用。
例如:给出一个关于如何改进学校饭菜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产生尽可能多的创意解决方案。
4.游戏活动(20分钟)设计一个思维发散的游戏活动,如“类比联想”游戏。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词汇,然后通过联想和类比的方式将该词与其他词联系起来。
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可能的类比,展示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5.讨论和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体会和发现。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认为最有创意和独特的类比。
总结思维发散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发散能力。
6.拓展活动(25分钟)布置一项拓展性活动,鼓励学生将思维发散应用于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学生可以自选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并运用思维发散的技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在下节课时分享他们的成果。
四、课堂延伸老师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到课堂上进行分享,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如何应用思维发散来解决问题。
这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的质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多元思维。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探索二(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探索二(教案)课题简介本教案是关于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科的第二节课,主题为科学探索二。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索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学会观察、提问、实验、总结的科学探索步骤-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材料、黑板、粉笔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内容具体要求)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科学探索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联系。
2. 研究:通过课件展示科学探索的步骤,并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讲解科学观察、提问、实验、总结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实验:选择一个适合的实验项目,并按照科学探索步骤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并总结实验结果。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与同学一起讨论和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发现和问题。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开讨论。
强调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和实验任务,并要求学生按照科学探索步骤完成。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准确观察、提问和记录实验现象。
- 学生对科学探索步骤和方法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理解、运用和总结科学探索步骤。
-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是否积极参与实验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参考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相关科学实验指导书- 课件和PPT素材> 注意:本教案仅为示例,具体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需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数学教案二:发散思维与探究
数学教案二:发散思维与探究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学习与应用对于个人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探究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探究能力。
一、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指一种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1. 提供多元化的问题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提供一道需要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问题,或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创意性的思考。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情境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与公式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发散思维的产生与发展。
例如,让学生在做应用题时,提供一个包括数字、图形和文字描述的情境,鼓励学生从多个维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
3. 启发性的思考在数学教育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启发性的问题往往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挑战性,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激发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方形花坛的四个角各种一株玫瑰,把剩下的玫瑰按照规律种在花坛的边上,使得所有玫瑰构成一个大的五芒星图案,请你来设计一下这个图案的规律。
”这种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考和尝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利用多种思维方式主动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提倡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让学生寻找自己的解题方法,并且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完成问题。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走进科学,探索未知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观察树叶的形状和颜色。
(2)了解树叶的脉络结构。
(3)制作树叶拼画。
3. 活动步骤:(1)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叶,记录下不同种类的树叶。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树叶进行观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脉络结构。
(3)学生利用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创意拼画制作,可以是个人的作品,也可以是小组的合作作品。
二、活动主题:环保行动,从我做起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制作环保宣传海报。
(3)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教师向学生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学生分组,每组设计并制作一幅环保宣传海报,可以是通过绘画、剪纸、摄影等方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种植绿植等,将所学的环保知识付诸实践。
三、活动主题:传统文化我传承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2. 活动内容:(1)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和习俗。
(2)制作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
(3)进行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历史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通过绘画、剪纸、制作小礼品等方式,制作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
(3)学生分组进行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如包饺子、做灯笼等,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四、活动主题:安全常识我掌握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生活安全常识。
发散思维心理健康教案通用2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发散思维概念及重要性 • 发散思维训练方法与技巧 • 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 •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 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能力 • 总结回顾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Chapter
发散思维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心理健康领 域的应用价值。
拓展应用领域
我认为发散思维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希望未来课程能够拓展更多的应用领域,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让 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发散思维在心理健康领域的作用。
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与其他学员的交流和合作对于提高发散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希望未来能加强学 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和进步。
灵活性
创新性
发散思维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的情境和问题。
发散思维能够打破常规,产生新的、独特的 想法。
发散思维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通过发散思维,人们能够找到更 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有效地缓解
负面情绪。
增强自信心
发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发现自身的 潜力和优势,从而提高自信心。
促进心理健康
发散思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压 力和挑战,减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 问题。
的可能性。
类比思维法
将一个问题与另一个类似的问题 进行比较,从中寻找灵感和启示。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借鉴已有 的经验和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组合创新法
将不同的元素、想法或技术进行 组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解决方 案。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实现 思维的跨越式发展,开拓新的领
域和市场。
04
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
勇于尝试新事物
挑战自己,尝试新领域和技能,拓展视野并 提升自信。
发散思维训练的教案设计
发散思维训练的教案设计导语: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点出发,通过联想、扩展和创新等方式,产生多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本文将设计一份发散思维训练的教案,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4. 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讨论题目等;2. 学生准备:纸笔、课前预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创意图片或者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起他们对发散思维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区别。
通过举例说明发散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方法讲解详细介绍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联想、扩展、逆向思维、类比等。
通过实例演示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了解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应用场景。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选择相应的案例,确保问题的难度适宜。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强调发散思维对于解决问题和创新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解答。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尽量提供多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创意设计比赛或者发散思维训练营等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实践和运用所学的发散思维方法和技巧。
发散思维的小学数学教案
发散思维的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发散思维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发散思维的定义和作用。
2.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点。
3. 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发散思维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点,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第二章:数字拼图游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数字拼图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 数字拼图游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作用。
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展示一个数字拼图,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数字拼图游戏的规则和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拼图游戏,尝试解决问题。
4. 分享经验: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和解决方法,讨论如何运用发散思维。
第三章:数学故事分享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学故事的选择和分享。
2. 数学故事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作用。
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数学故事进行分享,讨论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分析故事中的问题,探讨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法。
4. 总结:教师总结数学故事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作用,强调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第四章:数学谜语解答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学谜语的选择和解答。
2. 数学谜语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作用。
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展示一个数学谜语,引发学生的兴趣。
小朋友思维发散教案与反思
小朋友思维发散教案与反思一、引言思维发散是指通过多样的角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式。
在小朋友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朋友思维发散教案,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授一些常用的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 练习思维发散能力的具体案例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给学生一个趣味性的问题,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例如:“如果你变成一只动物,你想成为什么动物?并说说为什么?”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选择,并提供不同的观点。
步骤二:讲解思维发散能力的重要性简要介绍思维发散能力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意识到这种能力对于解决问题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步骤三:介绍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以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来介绍一些常用的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例如大脑风暴、类比比较、逆向思维等。
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这些方法的效果。
步骤四:案例练习提供一些具体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展开讨论和解答。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并鼓励他们反思学习过程和取得的进步。
三、教案反思和总结本节课的教案设计旨在培养小朋友的思维发散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授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并进行案例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也更加活跃。
然而,在教案设计中,可能还有一些可以改进之处。
首先,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
其次,在反思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以促进深入思考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此外,也可以引入一些游戏或趣味性的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发散思维的小学数学教案
发散思维的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并能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发散思维。
2. 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散思维的定义和特点2. 数学问题解决的发散思维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散思维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的发散思维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发散思维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的发散思维方法。
2. 数学问题案例:准备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发散思维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发散思维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的发散思维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4. 练习:给学生发放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反应和提问。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发散思维的情况,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2. 学生学习效果: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八、教学延伸:1. 开展数学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创新竞赛,提供更多机会展示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需要运用发散思维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锻炼和提高。
九、教学资源:1. 互联网资源:提供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索。
2. 专业书籍:推荐一些关于发散思维和数学问题解决的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小学创意思维教案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小学创意思维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培养并发展他们的创意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启发学生思维的图片或物品。
2. 准备一些激发学生创意的问题或情景。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展示一幅富有想象力的图片或一个引人入胜的物品。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并表达他们的想法。
例如:展示一张火箭发射的图片,问题:“如果你有一枚火箭,你会飞去哪里?为什么?”Step 2: 激发创意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组学生一张图片或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并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
例如:给每个小组一张包含不同种类的庭院设计图片,要求学生讨论并描述他们自己理想中的庭院设计。
Step 3: 创意思维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发一张包含问题或情景的卡片给每个小组。
学生需要通过讨论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意方案。
例如:给学生一个情景卡片,描述一个国家缺少水资源的问题。
学生讨论并提出创意解决方案,如收集雨水、节约用水等。
Step 4: 创意分享每个小组成员将他们的创意方案分享给全班。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意见,以促进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Step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创意思维方法和技巧,并强调该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创意思维的训练,比如通过看书、阅读故事等方式来拓宽他们的思维。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创意比赛或活动,提供更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总结: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发散思维,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并不断挖掘和发展自己的潜力。
发散思维的小学数学教案
发散思维的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发散思维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散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1.2 教学内容发散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出发散思维的概念,如“如果你有10个苹果,你想怎么分配它们?”1.3.2 讲解讲解发散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如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等介绍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1.3.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发散思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1.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发散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第二章:头脑风暴训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头脑风暴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运用头脑风暴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头脑风暴的定义和基本技巧头脑风暴的训练方法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出头脑风暴的概念,如“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你想设计一款什么样的数学教具?”2.3.2 讲解讲解头脑风暴的定义和基本技巧,如自由联想、构建概念图等介绍头脑风暴的训练方法,如组内讨论、小组竞赛等2.3.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头脑风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课程?”2.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头脑风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头脑风暴进行思考第三章:思维导图训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3.2 教学内容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基本技巧思维导图的训练方法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出思维导图的概念,如“如果你要为一家餐厅设计菜单,你会如何组织你的思路?”3.3.2 讲解讲解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基本技巧,如关键词提取、中心思想等介绍思维导图的训练方法,如绘制个人经历、小组合作等3.3.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思维导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学习计划?”3.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思维导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第四章:数学问题解决策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解决的不同策略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4.2 教学内容数学问题解决的常见策略,如直接解法、逆向思维、转化等发散思维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4.3 教学过程4.3.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出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概念,如“如何计算一个复杂图形的面积?”4.3.2 讲解讲解数学问题解决的常见策略,如直接解法、逆向思维、转化等强调发散思维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4.3.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数学问题,如“如何解决一个复杂的应用题?”4.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第五章:发散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散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5.2 教学内容发散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应用,如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等发散思维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5.3 教学过程5.3.1第六章:创新数学教学设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如何将发散思维应用于数学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设计创新数学教学活动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发散思维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创新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6.3 教学过程6.3.1 导入通过一个成功的数学教学案例引出创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6.3.2 讲解讲解如何将发散思维应用于教学设计,例如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分享一些成功的创新数学教学活动案例,如数学故事会、数学艺术创作等6.3.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创新数学教学活动,并说明其如何促进发散思维6.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关键点,强调创新教学设计对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尝试和应用创新教学设计第七章:数学思维游戏设计7.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数学思维游戏以促进发散思维培养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7.2 教学内容数学思维游戏的类型与设计原则数学思维游戏在发散思维训练中的应用7.3 教学过程7.3.1 导入通过一个互动的数学游戏引入数学思维游戏的概念7.3.2 讲解讲解不同类型的数学思维游戏,如逻辑推理游戏、空间想象游戏等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思维游戏来促进发散思维7.3.3 实践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思维游戏,并在小组内进行试玩和讨论7.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数学思维游戏在培养发散思维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创造更多的数学思维游戏第八章:数学项目式学习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项目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发展发散思维的能力8.2 教学内容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与流程数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8.3 教学过程8.3.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项目引入项目式学习的概念8.3.2 讲解讲解项目式学习的流程,包括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分享一些成功的数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并讨论其对发散思维的促进作用8.3.3 实践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数学主题,设计并开始实施一个小型项目8.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项目式学习在发展学生发散思维中的价值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运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第九章:数学日常教学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融入发散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将发散思维应用于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日常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的策略发散思维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的应用9.3 教学过程9.3.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数学教学场景引出发散思维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9.3.2 讲解讲解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提问策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等分析如何利用发散思维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如应用题的多样化解决方法9.3.3 实践让学生设计一个日常数学教学活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9.3.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日常教学中对发散思维培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发散思维的培养策略第十章:发散思维评估与反馈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如何评估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给予和接受有效反馈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发散思维评估的方法与工具有效反馈的给予与接受10.3 教学过程10.3.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学生发散思维表现的案例引入评估与反馈的重要性10.3.2 讲解讲解评估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和工具,如观察、对话、作品分析等探讨如何有效地给予和接受反馈,以促进学生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发散思维的定义和特点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发散思维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
发散思维课程设计
发散思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发散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并能结合实际情境运用。
3. 帮助学生掌握至少三种课本知识点的发散思维应用案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知识梳理和创意构思。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发散思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积极态度,提高自信心。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发散思维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好奇心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发散思维的概念和方法不够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发散思维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入发散思维概念:通过讲解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发散思维的定义、特点及与聚合思维的区别。
2. 发散思维方法与技巧:教授头脑风暴、思维导图、侧向思维等方法和技巧,并结合课本知识点进行案例分析。
- 头脑风暴:引导学生运用此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 思维导图:教授制作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激发创意。
- 侧向思维:介绍概念,举例说明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发散思维在课本知识中的应用:- 语文:通过发散思维创作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
- 数学:运用发散思维解决几何、代数等题型。
- 科学:探索科学实验中的发散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发散思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2、学习多角度看待问题3、树立自信心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学业压力面前,每天只在标准答案与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得每个人自身的创造性、魅力在标准答案中逐渐丧失,学生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主见以及创意,因此开设发散思维的课程,通过简单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玩乐中发现自己的思维发散性,并在此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勇敢的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保留自己的创造性。
三、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包括设计意图)(一)导入:5min《爱迪生和阿普顿的故事》,询问为什么高学历的阿普顿比不上只上过小学的爱迪生。
(爱迪生具有创造性,能变通)提出,创造性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高智商的人特有的,人人都有创造性,但每个人的创造性又存在很大的差异,关键是培养。
故事:有个叫阿普顿的年轻人毕业后被安排在爱迪生身边工作,、他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而爱迪生不过是个连小学都没读过的人,心中难免有点看不起爱迪生。
爱迪生看在眼里,决心找机会让阿普顿明白实践的重要性。
这天,爱迪生拿出一个灯泡让阿普顿帮他测算一下它的容积是多少,实验室要等着急用。
阿普顿接过灯泡,觉得这不过是小菜一碟,小事一桩,根本难不到他这个普林斯顿大学的佼佼者,立马用尺子在灯泡上下量了几遍,再按照式样在纸上画好草图,列出了一道算式,算来算去,算得满头大汗仍没算出来。
一连换了几十个公式,还是没有结果,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阿普顿急得满脸通红,狼狈不堪,始终没有算出来。
爱迪生在实验室等了很久,不见阿普顿把答案拿来,觉得奇怪,便走到阿普顿的工作间,只见阿普顿一脸窘相,再看看那几张十六开的白纸上,密密麻麻地列满了算式,但还没有算出答案,便拍拍阿普顿的肩,笑笑说:“这样计算太浪费时间了,看我的!”只见爱迪生拿起灯泡,把水倒进了进去,直到倒满为止,然后交给阿普顿说:“你去把里面的水倒进量杯,看看它的体积刻度,那就是咱们需要的答案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第六课时(发散思维探究〔二〕)教案设
计
一、活动目标: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什么是创新思维,以及它的重要性。
2、掌握创新思维训练的一些根本方法。
感情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自身对制造思维训练的爱好与兴趣。
2、在训练的过程中,与同学相互合作与探讨,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3、懂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
能力目标:
1、通过训练,使自身思维初步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制造性的想象,以及思维活泼有灵感。
2、能带着创新意识去观察生活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较为顺利地解决新问题。
3、使自己在创新的设计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二、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外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创新思维训练的一些根本方法,课后,同学们搜集了“运用组合原理而制造的小制造〞的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炼搜集资料的方法,交流信息的方法——抓住要点。
〔搜集了实物的要学生边展示实物边进行解说。
〕
二、提出资料交流的活动建议。
过渡引语:今天,我发觉,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多了,我们花一整堂课都说不完呢!大家可不可以想个方法,让每个人搜集的资料都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来,与大家交流,而且让其他同学有充分的时间来分享你的搜集到的这些信息。
同学们提建议后老师小结:〔课件出示〕活
动建议:将我们搜集到的资料用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办手抄报,也可以办剪报,用我们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把小报装饰得更加美观。
老师小结:我还记得,我们在开展“游览汉字王国〞这个主题活动时,就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办成了一个信息展览,期中的家长座谈会时,六、一班和六、二班的教室里都展示了同学们的作品。
大家看,吴老师还保存了一些照片呢!期望同学们利用这两周的课余时间,办一张以“制造制造〞为主题的小报,可以一个人办一张,也可以和好朋友合作办。
我们再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作品展,好吗?好,老师期待看到大家的活动成果!〔边说边用课件显示信息展览的照片〕
三、把刚刚信息交流中发觉的最感兴趣的一个制造写下来。
四、学习发散思维最常见的训练方法——组合扩散法。
师:在同学们搜集运用组合原理而制造的小制造物品时,吴老师也在搜集信息,大家看,吴老师也带来了一件生活中的小制造。
师:〔把书包提上讲台〕同学们,看一看,这个书包的身上组合了哪些物品?学生列举,老师板书。
师:其实,这个书包里还有非常奇异的组合,这就要同学们动点脑筋才能发觉。
你们可以先猜一猜,你觉得,它的身上可能还藏着什么秘密呢?〔学生思考,老师点名答复。
〕上个学期,我们曾经学习过一种提高制造思路的有效方法,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答复,老师板书:缺点列举法〕今天,我们继续来用这个方法,想一想,这个书包还有什么缺点?〔学生答复或者老师提示,如果下雨天带着它在外面走,书包会被雨淋湿。
〕那,可不可以给它穿上一件雨衣呢?该怎么给它穿呢?(学生答复后请学生上台操作)老师小结:〔课件出示〕方法指导:几个物质的组合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会导致新物质或新产品的诞生,这就是组合扩散法。
五、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刚刚,我们了解了组合扩散法进行制造的奇异,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制造制造呢?老师边板书边提示:我们可以先用缺点列举法找出你身边的物品存在的缺点,再想一想,是否可以运用组合扩散法改良某一个或某几个缺点,新的小制造就可以诞生啦!(板书:缺点
列举法组合扩散法)独立思考,填写下面的表格:我的“金点子〞〔一〕教材P38〔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写后汇报交流。
六、课堂小结及后期活动建议。
师:同学们,其实,制造制造并不是那么神奇,那么高不可攀的事情。
做为一名小学生,只要我们平常多观察生活,多动脑筋,我们也能发觉生活用品中存在的缺点,也能运用各种方法制造出新的东西,给生活带来方便!今天,大家想出了很多金点子,那么,你的金点子是否可行呢?或者,你的金点子是不是早就成为了别人的制造呢?下一步,我们还得进行信息的搜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