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武术概况
关于明清时期武术流派的文献综述
关于明清时期武术流派的文献综述摘要:对近二十年关于明清时期武术流派相关的约60篇文章与书籍进行整理分析,这些文章中对明清武术流派的研究主要是武术流派形成原因以及各个流派特别是太极拳,少林拳流派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在诸多研究中,对于此时期武术流派分流对武术的影响以及各个流派发展体系的研究比较薄弱。
对武术流派的研究,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武术的整体发展面貌。
关键词:明清时期武术流派前言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武术的成熟期,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完善,明代开始,随着技击技术的完善和规范化逐渐形成了武术流派,武术拳术流派是一种重要的武术现象,对各种不同的武术拳术流派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从中可看出它们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这将更加有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武术发展的整体面貌。
武术流派即拳法和每一种器械中,有了不同风格,特征和内容的若干派别。
其实远在汉魏年间,剑术就形成了流派的初步形态,由于古时习武大多是言传身教,父子相传,所以早期形成的武术流派多以习武家族的姓氏命名,但武术流派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则在明清时期,明末已有“内家”和“外家”的说法。
根据文献可以发现,在明清后民间武术流派分流可以简单归纳为外家派与内家拳,其中外家派以南北少林拳为主,而内家拳主要是太极拳,形意拳与八卦掌。
(《传统武术流派的分类与推展策略》邱瑞瑯2006年)。
本人查阅近二十年的文献资料,对于明清武术流派形成原因以及各个流派特别是少林派,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拳流派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的文章进行了分类整理,总结了武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及其各大流派在此时期的发展和特点。
武术流派形成原因研究2.1武术流派形成的外部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到了明代,武术的作用表现出了多样化,它的价值也体现出了社会价值,武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的密切,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为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在习云太的《中国武术史》(1985)中就提到,明代武术内容所以丰富多彩并有了质的飞跃,是因为当时已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特别是新兴的工商业城镇不断兴起,文化不断得到交流和发展,素以武术也从元代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转而有了生机。
明清时期的武术文化
明清时期的武术文化自古以来,中国武术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而明清时期则是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武术不仅成为了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信仰的表现。
本文将分别从武术的兴起、武术的分类、武术的传承等方面探讨明清时期的武术文化。
武术的兴起在明清时期,武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这与当时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明朝时期,军队把武术作为部队的基本技能来训练和应用,武术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而在清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武术更是成为了国家安危的关键所在。
为了加强国家的武装力量,清政府大力发展武术,并将其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在民间推广。
同时,明清时期的文化背景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土壤。
在富强、昌盛的社会环境下,武术技艺被大众广泛接受和传承。
同时,武术学习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模拟的是战争中的格斗技巧和实用技能,而不仅仅是一种日常娱乐。
武术的分类明清时期的武术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流派,可以分为内家和外家。
内家武术强调内功,内外合一,以静制动,追求心神意境的融合。
内家武术主要包括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
而外家武术则注重外在身体的训练,强调技术上的攻防,注重实战性,其代表作有少林拳、洪拳、咏春拳等。
同时,武术还分为刀、枪、剑、棍、拳等不同的器械门类,每种器械又有独特的特点和技巧。
武术的传承明清时期,武术的传承主要通过口传和手抄本的方式,而非文字记载。
因此,很多武术技艺得以在较长时间里世代口传,至今仍有得以传承和流传下来的技艺。
同时,由于不同的流派、门派和师傅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师徒制度,武术的普及面也逐渐扩大,不少的富裕家庭和官宦人家里,也设有“家族拳法”的传承规则。
在明清时期,不少武术家也走出中国,寻求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他们不断与外国的武术家交流,探讨不同流派、不同技巧的长处,大大丰富了武术技艺和文化的内涵。
结语明清时期的武术文化,不仅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武术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兰台世界2012·4月下旬………………………………………………………………………………………………………………………………………………………行一跪三叩之礼,顺天府官试图通过祈祷祭祀芒神,确保新年农业丰收。
行礼完毕,在顺天府官的护送下,春座由顺天府生员抬送至顺天府衙署彩棚之内供奉。
然后礼部札顺天学政选取生员七十五人,抬芒神春牛至礼部供奉,“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各陈于案”[10]卷27。
进春日当天,步军统领衙门、护军统领、内务府开启长安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协和门、永康门之中门,以便顺天府进呈春山宝座。
进春之时,“府学生员公服舁呈芒神、土牛、春山,由午门进至后左门,府尹随礼部尚书、侍郎恭进至乾清门暨慈宁门”[7]卷155。
在乾清门前止步后,顺天府尹呈进春表章,“府尹于门外跪进表章,内监启门举各案入”[11]卷29。
顺天府进春表章,要开明土牛、芒神之像貌与服色,附折进呈皇帝阅览,例如光绪十二年顺天府进春,顺天府奏折称:土牛身高四尺,头至尾椿长八尺,头红色,身黄色,腹黄色,角、耳、尾俱青色,胫黄色,蹄白色,牛胎骨拘子用桑柘木为之,牛踏板用县衙门左角。
芒神高三尺六寸五分,面童子像,衣青色,系腰白色,头髻平梳,两髻在身前,罨耳全戴,揭起左边,行缠鞵袴俱全,左缺行缠在腰左悬,鞭杖用柳枝,长二尺四寸。
鞭结子用丝五色熏染芒神,与牛并立在牛左边立。
[12]皇帝、皇后等阅看芒神、春牛、春山之后,内监将春座安置于太和殿东暖阁供奉,并将往年春座举出,交顺天府抬回。
随后,“(府尹)退乃率僚属执采杖立土牛旁,击鼓环击土牛者三,以示劝耕之意”[7]卷155,此即鞭春之意。
顺天府迎春、进春为清代定例,每届年初,顺天府尹作为京师地方行政官员,均须组织此项仪式。
顺天府进春仪式贯穿于整个清王朝,成为清代重农思想的重要标志。
例如道光十三年间,吏部右侍郎兼管顺天府尹何凌汉于进春之际,赋诗纪念,据诗文称:“春图岁进供京尹,穑事原居百事先。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
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少林寺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源头之一,也
经历了不少历史变迁。
本文将对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进行探讨。
明朝时期(1368-1644年),少林寺的武术活动主要表现在对外交流与传播上。
明朝初期,少林寺僧人常常在京城景山等地进行表演,以获得赞赏和经济支持。
明成祖洪武年间,少林寺的代表僧人释齐燃曾拜见皇帝,表演武术,并将精通的武术传授给皇室子弟,为少
林武术的传播打下了基础。
此外,明朝时期少林武术还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民间娱
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时期(1644-1912年),少林武术活动经历了更为复杂的历史变迁。
清朝建立之初,少林寺曾遭受重大打击,被迫关闭数十年之久。
康熙年间,少林寺重新开放,但武术发展
受到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康熙帝经常来到少林寺进行演武观摩,并命令少林武僧修撰
《易筋经》等武术书籍。
但同时也限制了少林武僧的活动范围,禁止其在外传授武术。
乾隆年间,少林武术的发展出现明显的倾向性。
清朝政府对武术活动进行规范和整顿,少林寺成为了武术界的领导机构,建立了武学院等武术教育机构,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优秀
的武术人才。
同时,少林武术也开始向国外传播,在台湾、东南亚等地得到广泛传播。
光绪年间,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和影响,中国武术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武术活
动逐渐流失,少林寺也开始受到影响。
但是,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少林寺在这
个时期始终保持其传统的武术特色和优秀的武术传承,成为了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第七章 明清时期古代武术走向鼎盛
2. 明代有“拳谱”和“拳势歌”的 出现
❖ 到了清代之时,武科分级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四级,四级都有外场、内场之分。武殿试是清代武科 的最高一级考试,内容包括试策和马、步射、弓、刀、 石的考试。当时“武科之设,以外场为主,其弓力强 弱,尤足定其优劣。”(《钦定大清令典事例》卷七 百十七)。武童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被录取者为武生。 武举乡试三年一次,中试者为武举。次年九月,各省 武举会集北京进行会试,中试者为武进士。
❖ 同时武术流派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各具特色。军事武艺与 民间武术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此当为元宵节娱乐的内容之一(绢本,设色,中国 历史博物馆藏品)。
二、明清的武科
❖ 1367年,朱元璋就有“设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洪 武二十年(1387),立武学,用武举。试策略与弓马。 万历末年,科臣请特设将材武科,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但是并未实行。
一、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武术
发展的鼎盛时期
❖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古代武术体 系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主要表现在:确立了武术的总范围; 确立了武术基本技术的三个部分:武术功法,套路技术,技 击对抗。
❖ 武术理论的研究有了迅速发展。在明清时期大量的武术著述 中,即有武术理论研究,又有具体的武术动作,大量歌诀、 动作图示、动作路线图出现于书中,为武术的传授、交流创 造了条件,是研究古代武术的重要文献。
社会背景
明代武术理论史学概述
为当今我 国乃至世界武术事业的发展提供 最真实的史料参考依据 , 以促进 中华武术的源远流长。
关键词 : 明代 ; 武术史学 ; 概述 ; 研 究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e t h o u s a n d s y e a r s o f h i s t o r y o f C h i n a , Mi n g d y n a s t y s h o w e d i t s 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 p r o s p e i r t y a n d
中图分类号 : G 8 1 2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5— 0 2 5 6 ( 2 0 1 5 ) 0 2— 0 0 1 5—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0 2 5 6 . 2 0 1 5 . 0 2 . 0 0 7
s o c i a l i n l f u e t y o f Wu s h u t h e o r y a n d s o c i l a v lu a e,b y e mp l o y i n g r e f e r e n t i l a a n d h i s t o r i c a l me t h o d s ,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s t h e mo s t a u t h e n t i c h i s t o r i c l a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w u s h u h o me nd a a b r o a d. Ke y wor d s: Mi n g Dy n a s t y,ma t r i a l a r t s h i s t o y ,r r e s e rc a h s u mma r y
明代武术的发展与应用
明代武术的发展与应用明代是中国武术史上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武术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且被广泛应用于战争、治安、体育竞技和身体健康方面。
明代武术的发展与应用是一个非常丰富而多样的话题,在这篇文章中,将从历史、技术、文化和应用等方面来进行深入探讨。
历史背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他将武术的发展和应用融为了一体。
在朱元璋的统治下,武术迅速普及开来,从皇宫到百姓家中,从战场到市井,武术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朱元璋还下令成立武英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负责武术研究的机构。
武英殿收集、整理了大量武术技术和经验,深入研究武术的精髓。
同时,武英殿还向全国征招武艺高手,并组织了一些武艺比赛和选拔。
技术特点明代武术的技术特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武术招式:明代武术招式繁多,招招都有自己的用途和精髓。
其中,有一些招式如“千手佛掌”、“三合拳”、“八卦掌”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兵器使用:明代武术还正式形成了众多武器使用的技术,如刀枪剑戟、双节棍、飞镖、铜锤等等。
这些武器中,兵器的使用和配合已到了十分精妙且完美的境界。
气功技术:在明代武术中,气功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武术家们通过气功掌握身体的力量,辅助拳法和兵器使用。
文化影响明代武术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体育竞技:明代武术的普及让武术得以发展成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
明代已经出现了武术比赛,比赛的形式也非常多样,如集体对抗、单人表演等。
武术文化:明代武术的发展让中国武术文化得以深入开展,武术文化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存在的书籍和文献中,可见明代武术相关的记载和文化成果。
治安维护:明代是一个战乱不断的时期,而武术成为了维持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
明朝政府通过训练成千上万的武士来保障社会的稳定。
应用领域随着明代武术的逐渐成熟,武术被应用于更多领域中:战争:在战争中,武术的作用十分突出。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武术文化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武术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武术文化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阶段,在这四个朝代中,武术不仅是是民间体育娱乐的形式,也是官方表演、训练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宋朝在宋朝,武术逐渐与文人雅士相结合。
这个时期的武术重点是“内圣外王”,既强调武器的训练,也注重内功的培养。
这一时期的武术技艺,注重练功和内功的加强,因此,比较重视太极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训练。
同时,对传统的拳术、刀术、剑术、枪术等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二、元朝元朝时期,武术大量普及,开始形成了武术赛会和武生戏等文化形式。
这时期的武术技艺更加高超,更注重实战,是一种综合性的武术风格。
此外,元朝还制定了许多武术的规范和教学方法,成为后来武术发展的基础。
三、明朝在明朝时期,武术逐渐分成南拳和北拳两个主要流派。
南拳偏重柔和、灵巧、躲闪,北拳则注重力量、爆发、攻击。
这一时期的武术技艺,与国防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明朝时期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武术家,如岳飞、倪云林等,留下了许多经典武术作品。
四、清朝清朝时期,武术仍然是一项重要的体育、军事、表演文化。
此时期,著名的武术家多为南拳派和少林门派的传人,他们坚持武术应该有重实战,轻表演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武术作为国防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
总结来说,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通过不同时期的创新和发展,武术技艺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
同时,武术也为社会提供了一种规范的体育锻炼方式,培养了无数的武术家,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1. 引言1.1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重要性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在武术活动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变革和发展。
少林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在明清时期的活动尤为繁荣与多样化。
明清时期的少林武术活动不仅在中国本土广泛流行,还传播到东南亚、日本等地区,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传播和代表。
明清时期的少林武术活动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维护社会和平的力量,又是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许多武术高手,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清时期的少林武术活动也丰富了中国的武术文化,为后代的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武术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脉络,为今后的武术研究和传承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明代少林武术活动的特点一、宗教色彩浓厚:明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少林寺作为佛教寺院,武术活动在其中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武术被视为一种修行法门,强调修身养性,注重内外兼修。
二、注重内功修炼:在明代,少林武术活动更注重内功修炼,包括气功、意念和内丹等。
学员需经过长期的练习和修行,才能够掌握武术的真传,发挥出武术的真正威力。
三、强调实战技巧:明代少林武术活动更注重实战技巧的训练,强调对敌人的快速制胜,倡导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战术。
练习者需熟练掌握各种招式和技巧,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战斗情况。
四、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在明代,少林武术活动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强调门派传统和绝学的传承。
学员需要学习少林武术的源流和历史,以及各门派的传统技艺和秘传功法,以保持传统武术的纯正性。
2.2 清代少林武术活动的变化清代少林武术活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
明清武术ppt讲解
明清武术ppt讲解明清武术 ppt 讲解,我国古代的武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民间、家庭的私人技击方式之中。
但是它并没有因为时代久远而丧失其本身存在的价值,反倒成了今天我们探讨明清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种参照物。
明清两代也产生过很多著名的武林高手,他们创立或改良了许多门派和套路,比较突出的是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内家拳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次还有少林寺的武功,太平天国起义时所提倡的“刀枪不入”“金刚不坏”之身。
第三,抗日战争期间,八极拳开始流行。
1938年,八极拳传到河北永年县陈氏家族。
1943年,冀南行署主任李雪峰推广国术。
八极拳随即盛行全省。
1949年,定县人马英图创办冀南民校八极拳训练班。
1952年后,八极拳更加受到人们欢迎,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并与其他拳种相互融合,构成新的风格流派。
1983年,八极拳被编入《中国武术史》,是唯一列入史册的拳种。
—这个在整体上有别于宋代和元代的重要特点,就是普及化。
宋代“民气郁勃,崇尚勇力,习兵者众”,以致军队纪律败坏,经常剽掠乡里。
至元末农民大起义前夕,元朝政府正规部队已经腐朽,地主武装则十分猖獗。
从事游牧的蒙古人又将马术带入汉族地区,使得许多骑士兼通射箭,能够冲锋陷阵,攻守自由,令元廷非常头疼。
再加上宋、辽边境的摩擦越演越烈,甚至发展到用火器进行战斗。
鉴于战争给百姓造成的巨大灾难,各地豪杰纷纷举旗抗元。
朱元璋曾率领红巾军在安徽凤阳一带打过仗,收缴过几把兵器;陈友谅在江西九江、湖口,张士诚在苏州嘉兴一带都曾战斗过,这些都促使他们进一步学习剑术。
洪武初年的武科考试也重视弓马骑射,因此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之际,吴中拳师积极参加起义军的作战活动。
另外,伴随着民间江湖结社组织的发达和娱乐场所的增加,民间性质的团体组织在江湖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可见,民间拳师对明清武术普及化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
在南京,当时最负盛名的民间拳师乃白眉老祖、樊梨花夫妇和三头六臂。
不仅如此,八极拳开始走向全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拜八极名家韩庆恩为师,陈式太极拳宗师陈发科为武当山授拳,扬州评话大师何孔标也常去高手云集的武当山访求真经。
明朝的冷兵器发展剑术刀法与棍术的演进
明朝的冷兵器发展剑术刀法与棍术的演进明朝的冷兵器发展剑术、刀法与棍术的演进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在军事发展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冷兵器也在不断演进,其中剑术、刀法与棍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探讨明朝期间这些冷兵器的发展与变化。
一、剑术的发展与演进剑作为一种重要的冷兵器,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的军事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明朝时期,剑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演进。
在剑术的发展过程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太平御览》中的《剑术六十四法》。
这一经典著作详细地介绍了六十四种剑法,其中包括剑的鞘法、手法、步法等等。
这些剑术技巧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明朝的剑士们在战场上的战斗力。
明朝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剑术流派,即所谓的“内家剑法”。
这种剑术强调内功修养,注重练气、丹田等内在的力量,并将其融入到剑术技巧之中。
内家剑法不仅在剑的技巧上有所创新,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凝练,以达到攻敌无形、以静制动的境界。
明朝的内家剑法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刀法的变革与进步与剑一样,刀也是明朝时期重要的冷兵器之一。
明朝时期,刀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进步。
在刀法的发展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的“太祖长刀法”。
太祖长刀法是由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主持编定的,它继承了唐代的长刀法,加入了明朝时期的刀法特色,形成了一套独具风格的刀法技巧。
太祖长刀法注重实用性,着重于近身格斗,并注重利用长刀的威力进行攻击,而不仅仅是舞动长刀。
这种刀法技巧在明朝的军事实践中被广泛采用,成为明朝时期士兵们的必备技能。
另外,明朝的刀法还经历了一次标志性的变革,即由长刀向短刀的过渡。
明朝后期,由于战争形式的变化,刀的长度逐渐变短,形成了短刀的新流派。
明朝的短刀法不仅灵活便利,还更适用于士兵在行军和近身作战中的需要。
三、棍术在明朝的发展棍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冷兵器技巧,同样在明朝期间得到了发展。
明朝棍术的发展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梆杆与大刀棍术。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明代初期,少林寺受到了明朝政府的扶持,少林寺大士院设有武术馆,专门为国家培养武术人才。
同时,由于明朝王守仁、李时中等人的倡导,武术开始注重内在功夫的修炼,强调武德和武术与生活的融合。
少林寺武术开始向内发展,形成了以“养身固本”为主的武术活动模式。
此时,少林寺的武术活动注重练气休息、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等方面的内容,并将其融入精神修养和宗教信仰中。
随着明朝政治的变迁,少林寺逐渐失去了政治上的支持,这给少林寺的武术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明末清初,少林寺遭遇了一系列的军事侵袭,少林寺的大量资料和文化遗产被毁,同时也使得武术活动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与此同时,少林寺也逐渐变成了武林中的“圣地”,武术的专业人才以及武术爱好者纷纷前来少林寺学艺或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少林寺的武术活动得以继续发展。
在清代,少林寺历经清朝政府的打压和禁止,在政治上备受摧残。
然而,少林寺的武术活动仍然得以维持,并且在这一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十八世纪中叶,少林寺内的武术馆正式改名为少林寺武术馆,成为了清朝廷制定的武术教育机构之一,继承和发扬了明代所遗留下来的以养生保健为主的武术活动模式。
此外,少林寺还从明代传承下来了少林拳、醉拳、六合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术,将其系统化、规范化,并且对外传授,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播。
总之,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从兴盛到中衰再到复兴,少林寺的武术活动一直在承载着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神。
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少林寺的武术活动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和流向,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这一历史的变迁,也展示出了少林寺武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明代武术概况
明代武术概况明代武术概况一、明代武术概况在中国武术运动史上,有一个普通的说法——“明成清盛”说。
亦即武术运动形成于明朝,发展鼎盛于清朝之意。
明朝以前,中国武术以军阵冲杀格斗技术为主体内容,训练以兵器实用技法为主导,拳术比例所占很少。
故只有武术之名之用,而无武术体育之形之体。
明朝以后,由军旅武术流入民间而形成的民间武术,接受了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的逐步渗透,推动了明代武术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其主要标志之一是出现了练功、单舞和对搏并重的演练方式,形成了功法、格斗、套路相并重的体育运动形式,摆脱了军旅武术只以搏斗为主,排斥套路联系的单一军事目的。
武术体育的形成,明代军旅武术家戚继光可谓是开先河者。
他在《练兵实纪》中提出了练心力、练手力、练足力、练身力等体育方法,指出“舞、对二事全然不通,与未习者为不知”,“能舞而不知对,能对而不知舞,虽精止作中。
” 所谓“舞”即是套路化动作而演练;所谓“对”就是对搏形成的演练,他认为二者缺一不可。
戚继光编著的“三十二式”拳术套路,可谓是军旅武术与武术体育剥离的首创。
[中国武术因此完全可以称之一种文化!功法、格斗、套路应该并重,现状却是功法、套路比较受重视,格斗相比世界落后很多了]标志之二是明代的拳术多样化已经形成。
当时不仅少林拳已盛名远播,还出现了独具风格特点的“内家拳”,还有广泛流传的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十二短,猴拳等。
此外还有远远超出《十八般兵器》之多的长短、软兵器训练套路,也形成了体育运动的一个独立体系。
另外,随着上述武术运动形成的出现,各种传统文化开始相继渗入进来。
例如明朝万历年间的《易筋经》就是释、道文化中气功导引术和武术功法结合。
内家拳的点穴术,就是中国医学经络学说和武术技法的结合,等等。
随着文化元素的渗透,又初步形成了武术的基本理论和武术健身价值、美学价值的基本认识,并使武术运动在文化内涵的推动下沿着体育的发展路线不断成长壮大。
明代武术——精选推荐
明代武术以武学打开世界明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武术流派,十八般武艺有了具体的名称、内容。
以此为特征,中国武术体系开始形成。
明代与日本文化交流频繁广泛,中国武术深刻影响了日本柔道和空手道的创立。
日本刀法受到中国武术家的青睐,少林武术亦在明代宏大显名。
一、明代武举与武学明代武举正式开科于英宗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由此始,一直施行至明末。
明代武举制度的考试程序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在省城举行。
会试三年举行一次,考场设在京师,初由兵部,后由翰林院主持,应试者为各地乡试中榜的“武举人”,考中者称“武进士”。
初时武举尚无殿试一级。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思宗朱由检准方逢年、倪元璐的奏请,举行殿试。
在此次殿试中,王来聘成为明代武举的第一位武状元。
武举的考试方法在明代大体一致,只前后略有变化。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规定:武科乡试、会试,皆按文科之例举行。
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定武举六年一次;弘治十七年,又改为三年一试。
同时规定,笔试策论不合格者,不得应试骑射。
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武举会试“其答策洞识韬略,作论精通义理,参以弓马俱优者,列为上等;策论颇优而弓马稍次者,列为中等之前;弓马颇优,而策略粗知,兵法直说事状,文藻不及者,列于中等之后;其或策论虽优而弓马不及,或弓马偏长而策略不通,俱黜之,以俟后举及期”(《续文献通考·选举六》),坚持文武并重。
正德十四年,武举考试方法略有改变:“初场试马上箭,以三十步为则;二场试步下箭,以八十步为则;三场试策一道。
”(《明史·选举二》)即先到教场试马、步射,最后到考场笔试策论。
这样,不管是偏重于策论,还是偏重于武技的考生,都有了应试终场的机会。
穆宗、神宗时,武举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
当时,“议者尝言武科当以技勇为重”。
“科臣又请特设将材武科,初试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等法。
明代武术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兰台世界2012·4月下旬………………………………………………………………………………………………………………………………………………………行一跪三叩之礼,顺天府官试图通过祈祷祭祀芒神,确保新年农业丰收。
行礼完毕,在顺天府官的护送下,春座由顺天府生员抬送至顺天府衙署彩棚之内供奉。
然后礼部札顺天学政选取生员七十五人,抬芒神春牛至礼部供奉,“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各陈于案”[10]卷27。
进春日当天,步军统领衙门、护军统领、内务府开启长安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协和门、永康门之中门,以便顺天府进呈春山宝座。
进春之时,“府学生员公服舁呈芒神、土牛、春山,由午门进至后左门,府尹随礼部尚书、侍郎恭进至乾清门暨慈宁门”[7]卷155。
在乾清门前止步后,顺天府尹呈进春表章,“府尹于门外跪进表章,内监启门举各案入”[11]卷29。
顺天府进春表章,要开明土牛、芒神之像貌与服色,附折进呈皇帝阅览,例如光绪十二年顺天府进春,顺天府奏折称:土牛身高四尺,头至尾椿长八尺,头红色,身黄色,腹黄色,角、耳、尾俱青色,胫黄色,蹄白色,牛胎骨拘子用桑柘木为之,牛踏板用县衙门左角。
芒神高三尺六寸五分,面童子像,衣青色,系腰白色,头髻平梳,两髻在身前,罨耳全戴,揭起左边,行缠鞵袴俱全,左缺行缠在腰左悬,鞭杖用柳枝,长二尺四寸。
鞭结子用丝五色熏染芒神,与牛并立在牛左边立。
[12]皇帝、皇后等阅看芒神、春牛、春山之后,内监将春座安置于太和殿东暖阁供奉,并将往年春座举出,交顺天府抬回。
随后,“(府尹)退乃率僚属执采杖立土牛旁,击鼓环击土牛者三,以示劝耕之意”[7]卷155,此即鞭春之意。
顺天府迎春、进春为清代定例,每届年初,顺天府尹作为京师地方行政官员,均须组织此项仪式。
顺天府进春仪式贯穿于整个清王朝,成为清代重农思想的重要标志。
例如道光十三年间,吏部右侍郎兼管顺天府尹何凌汉于进春之际,赋诗纪念,据诗文称:“春图岁进供京尹,穑事原居百事先。
明朝的武术与武器发展
明朝的武术与武器发展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武术与武器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武术与武器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不仅在军事战斗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还在文化传承与身心锻炼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明朝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明朝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武艺传统。
在唐朝和宋朝时期,武术已经开始形成独特的体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明太祖朱棣在建立明朝后,注重武备,提倡军事训练,使得武术在明朝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是在武装力量的建设和边防防御方面,武术的地位更是日益重要。
二、明朝武术的特点与流派明朝武术以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内家拳为代表,以形意拳最为知名。
形意拳注重拳法的内外合一,强调用意念推动内力的运用,形象化表达出拳法动作中的攻守实质。
太极拳则以柔和的动作和缓慢的节奏著称,追求拳中意义与心境的完美结合。
八卦掌则以身法转换灵活多变为特点,注重练习者的转体技巧和身位变换。
三、明朝武器的发展与应用明朝武器的发展与演变是中国武术史上的重要一环。
在明朝早期,刀、剑、枪、棍、锤等传统兵器仍然是主要装备,但是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变革,明朝武器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
1. 火器的兴起:明朝是中国火器发展的重要时期,火炮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冷兵器,成为军队主要的攻击武器。
火炮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战斗的威力,同时也影响了战术和策略的变化。
2. 大刀的重要性:明朝时期,大刀成为军队中重要的冷兵器之一。
大刀的设计更加注重平衡和切割效率,便于步兵长时间持续战斗。
大刀在军中的使用使得战斗更加激烈与残酷。
3. 弓弩的改进:明朝的弓弩设计得更为优秀,射程和穿透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这使得弓弩成为明朝军队的主要远程武器,对战斗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武术与武器对明朝社会的影响明朝的武术与武器发展不仅仅影响了军事战斗,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武术成为身心锻炼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军队中的士兵还是普通百姓,都积极参与武术训练,提高了身体素质和战斗能力。
明朝时期的武术和体育文化
明朝时期的武术和体育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时期是一个辉煌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其中,武术和体育文化也是历史上的一笔。
那么,在明朝时期,武术和体育文化是如何发展的呢?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武术文化在明朝时期,武术文化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武术基本上被赋予了军事和战争的任务。
因此,训练法和技术都得到了重视。
不仅如此,武术还被用于各种官方演出和娱乐表演。
因此,它的表现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
在武术文化中,太极拳被认为是一种杰出的武术形式。
在当时,太极拳的练习已成为宫廷的日常活动。
它不仅被认为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法,还被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此外,太极拳还被广泛应用于对抗武术和其他形式的战斗。
一些太极拳高手甚至受到皇室的赞扬和奖励。
明朝时期还涌现了一批武术大师。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位是张三丰、郑成功和岳飞。
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建者。
他创立了太极拳的哲学和基本运动动作。
郑成功是一位杰出的将领和武术高手。
他在明朝末期,帮助清朝夺取了台湾。
岳飞则是一位伟大的将领,他善于指挥战斗,并以武术高手的身份,在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体育文化在明朝时期,体育文化同样得到了发展。
明朝的文化礼仪非常严谨,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少有机会进行身体锻炼。
因此,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和有活力的。
对于这些人来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当时的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非常高。
因此,一些比赛和竞争活动也开始出现。
此外,体育活动也被用于展示台阶和政治表现。
例如,皇帝和其他官员在特定的场合下会组织体育比赛来展示自己的体力和能力。
在明朝时期,体育活动包括了许多不同的项目。
例如,赛马、射箭、赛船、骑马、游泳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皇族和世家大族更喜欢参加气力活动,而普通民众则更倾向于体力型活动。
总的来说,在明朝时期,武术和体育文化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人们非常关注身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武术史 武术十
2、训练内容突出实用性
明代武术训练反对走跳虚文的“花法”,要求所习武术,都是临阵一般。 使士卒“学一日,有一日受用,学一件,有一件助胆”因此军队的武术 训练内容简明实用,训练过程突出实战演练。 ① 身体素质训练历来被军队视为基本训练内容。有练手、练足、练身之 法。例如平时训练用重兵器,实战用轻兵器,自然手轻捷,练手力。平 时训练脚上用沙袋,逐渐增加,临敌去沙,自然轻便,练足力。平时练 习,身上载负重,临敌去掉,谓练身之力。上述三种主要采用负重训练 方法,来增加肌肉力量及耐力 ② 射艺的训练方法合要求更为明确和具体。要求训练者首先要掌握习射 眼法、足法、手法、身法。训练采用由近及远的射程和由大到小的靶 标,使士兵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之中掌握和巩固技能,提高命中率。 ③军队习练长枪与民间有显著不同。民间枪法颇烦杂,而教兵惟用封、闭、 捉、拿、上拦、下拦六枪。长枪训练时,先以单枪的手法、身法、进退步 法训练为主,然后二人长枪对试,仍“真正交锋”最后假设性的实战演练。 一般战斗用的长枪(有三种)铁钩枪、龙刀枪等,其形势较宋代大为简化。
B、《练兵实纪》《练兵杂纪》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的基础上,换根据南北实战的差异性,撰写了 《练兵实纪》一书。 此书是一部极备详尽的练兵教程,其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士卒的基本武艺 训练,对后世了解古代军旅武艺的实质和特点也是很有价值的。
C、《唐荆川文集》《武编》唐顺之
(简介唐顺之本人 两书的简要内容)
三、武举
二、著名武术典籍及其作者
A《纪效新书》作者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出身将门,山东蓬莱人。祖籍安徽。17岁承荫世袭。担 任登州卫指挥官职。从此开始戎马生涯。南平倭寇,北御,身经百战,屡 建奇勋。58岁时因朝廷腐败以及政治上的失意,便告老还乡,60岁病故。 在他长期戎马生涯中,包括武术训练在内的军事学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研 究,保留下了宝贵的武术文献 编著时间: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 内容:共18卷。卷10至卷14,专门论述用于实战的武艺技能练习法及其 学理。 收录了《杨家六合八母枪法》俞大猷《剑经》历来研究武术的重要文献
明代的武学与武举制度
明代的武学与武举制度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武学与武举制度上都有独到之处。
以下将从明代的武学教育与武举制度两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现明代的特点与影响。
首先,明代的武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培养武术人才的途径。
明代前期,由于朱元璋在建国初期曾是农民,所以对农民阶层的士兵比较重视,这也促使他注重军事教育。
明代实行了补充兵员的制度,通过将平民征入军队,然后进行军事训练,培养出大量的军事人才。
同时,朱元璋还设立了武学,专门培养军事人才。
在朱棣担任皇帝后,他对武术非常感兴趣,故推广了治国理政与文武兼修、文以载道的思想,鼓励士人学习武艺,提倡武官参与政务。
明朝末年,由于战争频发,对军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武学在明代得到了更大的重视与发展。
其次,明代的武举制度也是一个独特的选拔武官的体制。
明代的武举制度是在唐代武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武举制度主要的目的是选拔军事才能出众的人才,为朝廷提供可靠的军事人才。
根据明代的武举制度,武官的选拔主要通过科举考试进行。
武举考试分为殿试和庙试两个部分,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考试,考核学生在军事理论、军事策略和武技等方面的能力。
庙试是待在文武百官面前进行的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军事能力和实践经验。
只有通过了殿试和庙试的考生才能够被选入到官僚集团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官。
这种选拔制度确保了军事领导层的专业性和能力。
武举制度的推行,为明代的军事事务带来了积极的改变。
首先,通过武举制度的选拔,明代的军事人才更加专业化,能够提高军事指挥与作战能力。
其次,明代的武举制度可以避免朝廷上的官僚体系过于庞大而导致决策繁琐的问题。
通过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将合格的人员筛选出来,可以使决策更加迅速和有效。
在明代的武举制度中,军队中的厢军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厢军制度是明代的征兵制度之一,其具体形式是各地设置厢军,由地方军官统管,负责本地区的防务。
厢军制度的实施,使得地方军事力量得到了有效地调动和使用。
明代的武学与武举制度
明代的武學與武舉制度The Martial Arts Schools and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Systemof Ming Dynasty賴盟騏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講師摘要明代武學有中央的兩京京衛武學,以及地方的都司衛武學、府州縣武學。
進入武學的學生,主要為年二十五歲以下的在職武官、武職官員的應襲子弟、以及武職官員其餘弟姪年十歲以上者。
其出路除應襲子弟照例襲職外,也得應科舉、武舉,或選受(薦舉、會舉)為主管軍政的武職官員。
明代武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武舉應試者一為武學官生,一為各地文武官吏舉荐「通曉兵法、謀勇出眾」者。
明代的武學是專門為武職及武職子弟設立的學校,目的是為了培養將才,提高武將的素質。
但明代的武職素稱難治,武學的學規多流於形式,很難貫徹執行。
此外,朝廷對武職及子弟的入學沒有硬性的規定,在學期間學業的好壞與前途也沒有必然的關係。
武科舉是明代選拔武將的重要途徑之一,但並未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主因為朝廷與社會皆忽視武舉。
細究其因:一為傳統「重文輕武」的觀念;其次是武舉出身得不到重用;其三乃武舉制度本身的缺失,如策問考試形同虛設,武舉出身皆為驍勇戰將,而非運籌帷幄的將帥。
有明一代,雖重文輕武,然則武學武舉制度在提高軍官素質、培養造就軍事人才方面有一定的貢獻。
但教法不嚴、督率無力,朝廷與社會均不甚重視,未能培訓或選拔出兼具韜略及驍勇之名將。
關鍵詞:武學、武舉、武舉制度AbstractThere were three types of martial arts schools in Ming dynasty:the Dual-Capital Defense Martial Arts School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City Defense Martial Arts School and the State and County Martial Arts School in the local areas. The students enrolled into the martial arts schools were mainly inheritors aged 25 or above of existing military officers and military officials, and brothers or nephews aged 10 or above of military officials. The inheritors of existing military officers or officials could follow the rules to succeed their fathers’positions as military officers, or they could tak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or the Selection Procedure (through Recommendation or Joint Recommendation) to become military officials who supervised military affairs.The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of Ming Dynast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County Test,Joint Test and Imperial Test. The contestants of the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were either students from the martial arts schools or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art of war and with outstanding wisdom and courage” recommended by local officials or military officers.The martial arts schools in the Ming Dynasty were established especially for military officers or descendents of military officers. The objective was to train military talents and to upgrade the quality of military officers. However, the military officers in Ming Dynasty were renowned for being undisciplined and the regulations of the martial arts schools usually fell into formality. It was also difficult to consolid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ions. Moreover, there were no strict rules concerning the enrollment of military officers and their descendents.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the Martial Arts Schools also showed no positive relevance to their future career.The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was one of the crucial means to select military talents in Ming Dynasty. However, it did not really pick up the true talents. It was mainly because the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was neglected by both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After further exploration, the reasons included:(1)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upholding the intellectual and belittling the military”.(2) The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qualifiers could not secure a prominent future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3)The flaws in the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System, such as the seemingly formality-like strategy and tactic tests. The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qualifiers were valiant warriors in the battlefield instead of tactical commanders in chief who specialized in the art of war.In the Ming Dynasty, although the intellectual was upheld while the military was belittled, the Martial Arts Schools and the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System still made a certain extent of contribution to 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military officers and training military talents. Nevertheless, loose discipline, weak leadership, and negligence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were the reasons why true talented commanders in chief were not fostered or selected at that time.Keywords:martial arts schools,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martial art examination system一、前言以武藝取士的作法,先秦時已出現,武學是古代培養軍事人才的學校,肇始於唐,興盛於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武术概况一、明代武术概况在中国武术运动史上,有一个普通的说法——“明成清盛”说。
亦即武术运动形成于明朝,发展鼎盛于清朝之意。
明朝以前,中国武术以军阵冲杀格斗技术为主体内容,训练以兵器实用技法为主导,拳术比例所占很少。
故只有武术之名之用,而无武术体育之形之体。
明朝以后,由军旅武术流入民间而形成的民间武术,接受了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的逐步渗透,推动了明代武术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其主要标志之一是出现了练功、单舞和对搏并重的演练方式,形成了功法、格斗、套路相并重的体育运动形式,摆脱了军旅武术只以搏斗为主,排斥套路联系的单一军事目的。
武术体育的形成,明代军旅武术家戚继光可谓是开先河者。
他在《练兵实纪》中提出了练心力、练手力、练足力、练身力等体育方法,指出“舞、对二事全然不通,与未习者为不知”,“能舞而不知对,能对而不知舞,虽精止作中。
” 所谓“舞”即是套路化动作而演练;所谓“对”就是对搏形成的演练,他认为二者缺一不可。
戚继光编著的“三十二式”拳术套路,可谓是军旅武术与武术体育剥离的首创。
[中国武术因此完全可以称之一种文化!功法、格斗、套路应该并重,现状却是功法、套路比较受重视,格斗相比世界落后很多了]标志之二是明代的拳术多样化已经形成。
当时不仅少林拳已盛名远播,还出现了独具风格特点的“内家拳”,还有广泛流传的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十二短,猴拳等。
此外还有远远超出《十八般兵器》之多的长短、软兵器训练套路,也形成了体育运动的一个独立体系。
另外,随着上述武术运动形成的出现,各种传统文化开始相继渗入进来。
例如明朝万历年间的《易筋经》就是释、道文化中气功导引术和武术功法结合。
内家拳的点穴术,就是中国医学经络学说和武术技法的结合,等等。
随着文化元素的渗透,又初步形成了武术的基本理论和武术健身价值、美学价值的基本认识,并使武术运动在文化内涵的推动下沿着体育的发展路线不断成长壮大。
[很多武术家擅长医术]中国武术运动“明成”说的另外一个标志,就是明朝时期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武术运动家和武术理论家。
如短打的“绵张”、“吕红”、“山西刘”;擅长踢法的“山东李半天”、“曹聋子”;擅长打法的“张伯敬”;擅长拿法的“王鹰爪”、“唐养吾”;擅长跌法的“千跌张”等。
武术理论家除戚继光外,还有俞大猷、唐顺之、何良臣、程宗猷等。
他们编写的《剑经》、《武编》、《阵记》、《记效新书》、《耕余剩技》等武术典籍,都对武术体育运动的形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理论基础。
[戚帅贡献真多]雪风浪侠2009-07-18 21:43《武编》明代唐顺之编,介绍了明代以前各种武术器械和各派拳术的练法,并与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一样,也介绍了中国各派武术的情况。
《唐荆川先生文集》明代唐顺之的随笔和文集,其中涉及武术的有“游嵩山少林寺”“杨教师枪歌”“峨嵋道人拳歌”等。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江苏省武进县人,明代抗倭名将。
《正气堂集》明代俞大猷著,有“余集”、“续集”,又名《北虏忌讳》。
此书“余集”卷 4载有《剑经》,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转录。
《江南经略》明代郑若曾著,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行。
该书卷8“兵器总论”记述了武术流派,其内容与《续文献通考》几乎相同,仅赵家拳一项记述内容稍异。
《纪效新书》明代戚继光著,有多种刊本,目录内容多不相同。
如周世选本分18卷,有关武术的篇章有长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经等;王象乾本则分14卷,有关武术的篇章有手足篇,记述了枪、牌、筅、棍、钯、射、拳等武术;《纪效新书》收录了“杨家六合八母枪法”、俞大猷的《剑经》和戚继光自编的《拳经》32势图诀等。
此书是历来研究武术的重要文献,在以后出版的《武备志》以至《三才图会》等书中均有转载。
朝鲜在此书的基础上编成《武艺图谱通志》,日本江户时代兵法家平山行藏也曾翻印刊行。
此外,日本还以《武术早学》、《军法兵记》、《兵法奥义书》等不同书名刊行此书。
《五杂俎》明代谢肇浙著。
此书一部分内容记述了当时的武术情况,并把少林拳称为“少林寺拳法”此书有万历如苇轩本,中华书局曾重印。
《阵纪》明代何良臣著,分4卷,其中第2卷“技用篇”记述了射、拳棍枪、筅、牌、刀、剑、短兵等武术。
此书被收入《四库全书》。
《续文献通考》明代王圻著,此书兵考“总论军器”篇中记述了枪、刀、弓、弩、棍、杂器等各派武术。
《三才图会》明代王圻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刊行此书“人事部”载有“射法图器”、“马箭图”、“拳法图”、“枪法图”、“棍法图”、“旁牌势图”等,多录自《纪效新书》。
此书“器用部”又从武经总要转录了不少武术器械图解。
《耕余剩技》明代程宗猷著,有《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长枪法选》和《蹶张心法》等4篇,主要介绍了少林棍法,有理论,有动作图解。
本书有千顷堂影印本和周越然影印本,近代改名国术四书刊行。
《涌幢小品》明代朱国祯著。
此书卷12载有武术内容,记述了当时的武术家和拳术等。
《武备志》明代茅元仪费时15年,参考兵书2000 余种编写而成,共分5部240卷,其中第84~92卷载有弓、弩、剑、刀、枪、钯、牌、筅、棍、拳等武术图解,并收录有戚继光、程宗猷的部分武术著作。
《武备新书》明代谢三宾对《纪效新书》进行修订而成,内容与《纪效新书》大同小异,只增加了“秘传短打法”一篇。
雪风浪侠2009-07-18 21:43元末·中原地区战争频繁,少林寺毁废大半。
寺院僧徒星散,少林武术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明太祖朱元璋在起兵初始曾得到过少林寺的帮助。
明王朝建立后,寺院很快得到了恢复,从正德到天启,明王朝不断征调少林僧兵,因而少林练武之风又骤然兴起,达到了极盛。
(一)、少林棍法的流传与发展明代少林武僧不断参与战争,由于交战双方搏斗的需要,迫使少林武术更加注重实践性。
同时,这个时期的少林武术更进一步与军中、民间不同的流派相融合,因此使少林武术的内容不断增加,技法也日渐成熟与提高。
那时的少林寺僧人以演练棍法者最多。
少林棍由于取材与携带方便,是寺僧演练时间最长的一种器械,源于何时至今无有定论,直至元时.会此术者甚众。
据《阐宗·纪略》载:“紧那罗之后,有喇嘛师者,似亦紧那罗之流亚。
曾以经授净堂,以拳棍授匾囤”。
又据隆庆三年新昌王所撰《匾囤禅师行实碑》云:匮囤师者。
号无空。
禹州陈氏子也,年逾二十,投少林寺,礼梵僧喇嘛为师”。
又说:“嘉靖四十二年,至夔州江中,日‘道光无涯,逢人不尽’,登岸端坐而逝”。
匾囤圆寂时年为嘉靖四十二年,这说明在至正嘉靖年间,少林棍已假托神传而扬名于世。
但其技并不完善、成熟。
俞大猷在新建十方禅院,见《诗送少林寺憎宗擎有序》中说:“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长剑技(大猷以棍为长剑,故称棍术为剑术)嘉靖辛己(应为酉)岁(1561年),自云中奉命南征,取道至寺,主持僧叫精其技者,皆出凡圣之,予视其技已失古人真传”。
看后,他告诉时任主持方丈的小山和尚说:“此寺之剑技名天下。
乃传久而讹,真诀皆失矣。
”小山和尚慨然说:“俞将军,你是有名将领,请示以真诀。
”俞大猷说:“众僧愿受指教。
乃真诀习之需要很长一段时同演练.才能悟出其中真谛。
”僧众当即推荐年少有勇者,宗擎、普从随军南征。
在军营之中,俞大猷随时教诲.二人出入营阵之中。
一边杀敌,一边学武,进步很快。
随军三年,二人不仅学到了高超的棍术,而且还习得惊人的轻功、搏击等绝技。
然后谢俞,回转少林,将棍技传授众僧,所学者甚多,最精者近百人。
后俞大猷又复授宗擎之剑(棍)经.(《剑经》是俞大猷所撰讲棍法的专门著作)勉励其要精益求精。
从此俞大猷将军的武技精华传人少林,流传至今。
俞大猷是明代一位卓有建树的武术家和杰出的军事家(1503年一1580年),字志辅。
号虚江,福建晋江人,与唐顺之、明宗宪、戚继光等为著名抗倭将领,而驰名于武林。
剑法高超,钩刀枪钯洋样精通,尤以棍法称著于世,并对棍法理论作过精辟的研究。
他擅长各类兵器,提出习练器械应以棍为主,棍理明了,即可通晓各类兵器。
戚继光的棍法曾受过大猷的指点和传授。
《剑经》是俞大猷写成的有关棍法理论和技艺的专著,是武术遗产宝库中著名经典著作之一。
据史料考证:当时少林著名的棍术高手有宗擎、昔从、洪纪、洪转、宗岱、宗想、广按等。
除宗擎外,洪转技法最为精湛,且枪法也很熟练。
他曾著有《梦绿堂枪法》一卷传于后世。
洪转又传技于广按。
清初吴殳在其《手臂录》卷四、《大棒说》中讲“少林有一家棍法名目五虎拦,唯一打一揭而已。
打必至地,揭必过脑,平平无奇,殆如农夫之垦土,然而久久致工,打揭得势,则少林诸法,亦甚畏之,不可以平平而枧也”。
这就是大猷传于宗擎,宗擎传于寺众僧的长剑技。
俗家弟子程宗猷,字冲斗,安徽休宁人。
生于明嘉靖四十六年(1561年),卒年不详。
是明代著名武术家之一。
少年之时,即有志于疆场,凡闻名师,不论远近都要前去拜访。
后习武居住少林10余年,先师洪纪,再师洪转。
时年洪转已80岁,但棍法神异,寺众推尊,因其年老,宗猷习武多承宗想、宗岱,后经广按(洪转之高足)经常指点,开示神异,得其精髓。
宗猷得其真传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著《少林棍法阐宗》三卷,传于世。
天启三年(1621年)写成《蹶张心法》、《长枪法选》、《单刀法选》与《棍法阐宗》合刊更名《耕余剥技》,成为《纪效新书》之后一部较完备的武术专著。
他在《阐宗问答篇》中自称“三分枪法,七分棍法”,又说“千打不如一扎”,这都是洪转得其旧传,又熟习枪法改编所致,兼枪带棍乃为棍法中的姣姣者。
此外,洪纪曾传棍法于石电(石敬岩),石电又传吴殳等。
(二)、少林枪法的流传与发展各类枪法逐渐传于少林后,历代都曾出现了许多熟习枪法的高手僧人,至明时以枪法见长的洪转结合少林棍术、枪术,创“枪棍术”。
传刘德长,刘德长又传洪纪及石敬岩,石敬岩又传吴殳。
时刘德长人称“枪法近祖”授徒甚多,得其精艺者数洪纪、石敬岩、王官、韩二公子、韩来子、韩晶宇等。
明嘉靖、万历年间著名武术家刘德长,幼时入少林寺为僧随洪转习少林枪棍法,自觉武艺不精,乃出寺遍游天下,而后武艺精进,枪技特绝。
后受朝廷召聘脱去僧衣至军中助阵,由军功授职游击将军。
巡府韩晶宇曾拜师学艺,后请至家中,教韩二公子与众部将习枪法。
万历年问洪纪与石敬岩至真定前去拜见刘德长。
洪纪自持在寺内功夫第一,要与刘较枪技,洪纪手中棍被刘拨去,遂于石敬岩拜刘德长为师,受刘指点,二人苦练抢法二年,技艺均精。
石敬岩祖籍常熟,先世为元朝大臣,入明后沦为贫户。
后入少林随洪纪学习棍法、枪法,得德长指点后,领悟独高,后为明代著名武术家。
崇祯六年(1634年)沈萃桢备兵江苏娄县太仓、昆山,下聘书召石敬岩及少林僧人洪纪、洪信等前往训练士卒,石敬岩与曹兰亭、赵英及少林僧人洪纪、洪信应聘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