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县域机构改革逐渐被推至国家议事日程的前列。
虽然县域机构领域的改革表面看起来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行政机构等方面进行的,但实际上在改革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下面详细阐述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在县域机构改革中,可能因为缺乏全面考虑,在策划过程中没有完美地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导致县机构内部人员编制不合理,如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工作内容相重复等。
这种情况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增加行政成本。
2、管理层级繁多在传统县域机构体制中,管理层级和职务设置比较繁琐,导致以下问题:一方面容易产生多头领导,导致工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容易产生权利过分集中的现象,导致职能部门无法顺利协调,影响工作效率。
3、缺乏信息化体系县域机构改革普遍存在缺乏现代信息化体系的问题,往往还停留在接待通报、文件传阅等简单工作方式,对于县级机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影响力不大。
二、县域机构改革应对方法1、科学规划组织结构在进行县域机构改革时,必须以周密的规划作为考虑的基础,调整和优化职能部门、内部组织架构等,保证岗位职责的明确,并合理分配员工资源。
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创新管理模式在县域机构改革中,应该注重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层级,精简职务设置,优化职能部门,从而使工作能够高效地开展,增加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3、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县域机构改革中,应该注重信息化建设,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并通过网络办公、电子文件、电子支付等方式,提高信息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改善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县域机构改革虽然有望大幅提高行政机构服务质量,实现行政效能升级,但也不可避免存在问题。
我们需要采取及时、科学、有效的措施,细化改革策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因素的影响,为县域机构的改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衍生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例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衍生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例曹明【摘要】省直管县改革是一项重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近几年来此项改革取得了很好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省直管县实施以来衍生的问题主要有:省市县各级政府间利益关系复杂化;原有公共服务体系碎片化;县级政府规模扩张冲击机构改革既有成果;垂直体系的条块管理问题依然存在;省级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支撑和管理难度加大、矛盾集中;财力与支出责任不相匹配。
要推进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深入发展,就必须立足省情,实行“一省多制”;准确定位市县功能,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责权限;创新工作管理机制,提高综合行政效能;深化改革垂直管理体制;理顺财政体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作者】曹明【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035.1“省直管县”是一项重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
此项改革源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国内外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内在的变革要求。
“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行政层级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取消地级管理层的简单问题,而是广泛涉及到行政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的统一调整,省与市、县职能的重新界定与配置,地方政府内部事权、财权的重新安排,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权力的政治监督等一系列重大体制改革。
”①以河南省为例,从2004年开始,省政府为了充分发挥经济强县在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分两批(2004年、2007年)对47个县(市)进行了强县扩权。
其中,赋予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中牟等6个县(市)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共80项;赋予新密、新郑、登封等41个县(市)部分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共71项。
“省直管县”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基于地方政府激励的视角
二 、 权 的激 励 : 级政 府职 能转 变 动力不 足 还 省
我 国政 府 行 政 层 级 分 为 中央 、 、 、 、 省 市 县 乡五 级 , 中省 级 其 行 政 区域 3 个 , 级 行 政 区 3 3个 , 均 每 个 省 级 单 位 直 接 管 1 市 3 平 辖 1 .个 市级 单位 。与西方发达 国家相 比, 07 我国政府存在管理 层级多 、 管理幅度小等问题 ( 见表 1 。 )无论是从发达 国家 的经验 还是 从提 高管理效率角度来看 , 国都面临着行 政区域调整 的 我 问题 。 实行 “ 省直管县” 改革 , 旨在通过取消市管县体制 , 增加省 直辖单位 , 减少管理层 级 , 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 国现有县级单 我 位 28 6个 , 5 如果 按 目前 省 区 数量 直接 管 理 市县 单 位 , 平 均 每 则 省 管 理 9 单 位 , 又 出现 了管 理 幅 度 太 大 的 问题 。对 此 , 2个 这 有 学者提 出“ 省直管 县” 改革应 当以重新划分省 区作 为配套 措施。 然 而 ,行 政 区 划 的形 成 首 先 是 来 自政 治 统 治 和 社 会 管 理 的需 要 , 旦 划 定 就 拥 有 法 律 地 位 , 备 相 对 稳 定 性 。 因 此 , 新 划 一 具 重 分 省 区 的改 革 短 期 内难 以实 现 。
辖 区内的经 济发展 , 抑制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 。 此外 , 在面 临以 G P为主要考核指标 的晋升激励 下 , D 省级 政府存在将大量财政 资源集 中在投 资见 效快 的市 县的动机 ,从而 容易 出现 “ 省刮 县 ”“ 、省卡县 ” 和县域经济马太效应 的现象。
三 、 权 的激 励 : 级 市政 府是 改革 最大 的 阻力 放 地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建议“省直管县”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
随着2010年的走近,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改革开始提速,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目前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主要包括“强县扩权”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西、吉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
《国家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据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目前,全国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加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
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试点县财政困难的现状。
“省直管县”后,省级对试点县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仅是“直达”。
也就是说,新体制下试点县收到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在总量上是不变的,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难的状况。
(二)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省直管县”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进一步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
但目前来说,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还是不够。
(三)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冲突。
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是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也是划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基础。
据调查,我国不少地方实行省管县体制后,政府间财政关系有所调整,但行政管理体制并没有随之改变,因而出现了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冲突的状况。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县域机构改革一直都是中国政府改革的重要部分。
县域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行政成本,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升。
县域机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改革的效果,还可能对地方政府管理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有必要深入分析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1.制度不完善在县域机构改革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问题常常会出现。
因为县级政府过多、功能重复,导致政府服务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县域机构改革不完善,可能出现职责不清、权责不对等的现象,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管理体制难以适应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县域机构改革所面临的管理体制也难以适应新的需求。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县级机构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需求,需要进一步改革。
3.决策层面存在问题在县域机构改革中,决策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政府决策不够科学、不够民主,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影响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二、对策1.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强县域机构改革的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健全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2.完善管理体制在县域机构改革中,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管理模式,适应新的需求。
要加强县域机构改革的步骤,逐步推进,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发展规划,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3.加强决策机制建设在县域机构改革中,要加强决策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少政府决策的失误。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县域机构改革是当前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服务,加强基层治理能力。
不过,在县域机构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和优化。
一、存在的问题1.机构设置过于简单化部分地区在改革过程中,过于强调精简机构,通常是去除一些冗余部门或岗位。
但是这种简单化思路,往往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工作中必要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也没有思考深层次的问题。
2.部门职责界定不清经过改革,县域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基本确定。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职责界定模糊,互相之间的工作关系不清晰,容易出现职责不断、权力不下传等恶性循环问题。
3.人事管理问题突出机构改革不仅涉及机构设立和职责划分,还与人员配置和安排等相关。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一些地方由于人员调整难度大、社会舆论复杂等因素,存在一定的人事管理问题。
这也导致了机构改革实施效果不尽人意,甚至还存在人员用人失衡、组织架构不稳定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正确处理简单化与专业化问题对于机构改革简单化的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机构的简化与专业化并不矛盾。
在精简机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其度和关键,确保各项业务能够得以完整、高效地落实。
2.进一步完善职责界定机制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完善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机制也是必要的。
有必要建立权责分明的机构职责和任务分工,逐步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
同时,加强协同配合和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部门之间工作上的重复、相互干扰等问题。
3.加强人事管理工作在完成机构改革后,我们应该重视并加强对人事管理的工作,及时对人员进行安排和调整,确保无人员流失和出现组织机构稳定的问题。
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对干部队伍建设的管理,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县域行政团队。
综上所述,县域机构改革不仅是一次系统的组织机构变革,更是政府要提高服务水平,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步。
由于各地发展情况、基础情况和改革任务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制定改革方案,采取科学的政策措施,确保机构改革的有效落实。
省直管县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省直管县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近几年,省直管县改革向纵深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政策红利日益显现。
但省直管县改革在发展定位、改革动力、实践方式、市县间关系处理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深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需要着眼于新型城镇化这一大的时代背景,明晰其助力县域就地城镇化的定位;加快顶层制度设计,完善配套制度与工作机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建省直管县改革的多元实践形式;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市县政府合作共享发展的新机制。
标签:省直管县改革;县域城镇化;发展定位;市县关系省直管县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打破市管县体制的障碍,重建省直管县体制的均衡,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自新世纪我国步入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部分试点县(市)在2002年前后和2005年前后分别进行了以财政省直管和强县扩权为重点的两轮改革。
这些改革在调整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由于这种改革是在原有的市管县体制框架内进行的,渐进的增量改革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把改革向深水区推进势在必行。
2010年,中央编办确定8个省区共30个县(市)开展新一轮以行政省直管为主的改革试点工作。
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试点地区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中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各方面对于省直管县的认识不是越来越清楚,而是越来越模糊;实践层面的省直管县改革的问题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①。
总结近年来省直管县改革取得的进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对于推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新一轮省直管县改革探索取得的进展自2010年新一轮省直管县改革开展以来,各试点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在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和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基础上,普遍触及深层次问题,不断突破原有体制藩篱,积极探索推进行政省直管的路径和方法。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县域机构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中。
目前的县域机构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和推进地方政府的现代化建设。
但是,目前的县域机构改革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分析,及时掌握,有针对性的制定对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新旧问题交叉,制约改革随着县域机构的变革,新旧问题交叉,新旧机构的管理体制不完全统一,职责分工模糊,部分职能重复,对县域机构的管理和效率构成了影响。
此外,县域机构改革的进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改革滞后。
这种情况下,县域机构改革难以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
2.复杂繁琐的程序化事务县域机构改革的推进是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化事务的支持,包括公告招标、用地手续、资质评审、验收验收手续等等,这些手续繁琐且时间长,对于县域机构的改革推进极大的阻碍。
因此,县域机构改革的程序化事务需要进一步简化、规范。
3.工作机制不顺畅随着县域机构的改革深入推进,政府与各部门之间要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在目前情况下,一些地区就出现了政府与各部门职能划分不明,部门之间协调和合作不够高效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县域机构改革的推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对策1.完善县域机构管理制度为了解决县域机构管理中的问题,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并规范制度。
要建立新的机制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制定相关的计划和方案来确保进度的顺畅,可以仿照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再根据本地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改进。
2.简化县域机构改革的程序化事务要推进县域机构改革,必须要优化现有的程序化事务,包括简化带有行政性质的申报手续和程序,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同时,让更多的市场监管体系来加强县域机构改革的推进。
3.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县域机构改革谈不上推动交通、建设、经济、地方税等各个领域繁琐手续的调整改革,但政府可以通过与市场合作建立非政府性机构来帮助推进县域机构的改革,提供可以协调各方利益,达到迅速取得实效的作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并且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改革的顺利进行。
这些问题包括:1. 重组决策不够科学合理。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被整合或合并起来的部门经常出现重复和冲突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划分。
这些问题来源于管理者过于关注内部节省而忽略了业务的逻辑性。
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决策者应该更多地考虑各行政单位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关系,来更好地为改革提供指导。
2. 单位间合作机制不够完善。
在改革的进程中,各部门之间逐渐产生了更多的合作,但它们之间的合作模式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许多问题依然存在。
例如:对工作范围的重叠问题,对人员的裁撤和分配,对合作方案的制定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标准来指导和保障各单位间的优化协作。
3. 改革政策不够细致完善。
改革政策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统筹不足,一些改革政策并不够成熟。
例如:拓宽资源利用范围的政策是否有效、新编制的人员工作职责和能力是否适中等等,这些情况需要更详尽的论证和补充措施。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改革过程中的规划和研究。
需要更多地组织调查和研究,对各行政单位进行职责和工作内容的分析。
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和管理,达到协调一致和合理配置的目的。
2. 完善各部门间的合作机制。
通过敞开心扉的交流、共享资源、信息和经验,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采用流程再造、拆分细化等措施,对各项工作进行重新定义和界定,构建更科学化、精细化的合作体系。
3. 完善改革政策。
加强实践,严密地跟踪各项政策的执行效果,并定期对循环的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保障改革政策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他们对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是:在一定程度上,无畏改变、开放诚信的态度避免了“深度抵制改革”,但依然存在着由于司法改革不完善、治理、监管工作的不到位等因素带来的社会走向的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和方式,提高系统性、规律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开创和平、繁荣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县域机构改革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域机构改革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作为我国政府机构中的基层单位,县域机构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县域机构改革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县域机构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必须对县域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求。
县域机构改革也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对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县域机构需要不断优化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县域机构改革背景复杂多样,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需求、政府管理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在坚定改革决心、科学谋划改革路径的基础上,才能顺利推进县域机构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字数:312】1.2 县域机构改革的意义县域机构改革的意义在于推动地方政府更加有效地履行职责,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过改革,可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提高政府效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县域机构改革还可以加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提升县域的发展潜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县域机构改革意义重大,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县域机构改革还可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改善政府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通过县域机构改革,可以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政府效能的最大化,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1. 机构重叠和职能冲突:县域内部存在多个机构之间职责不清、重叠冲突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 管理体制僵化和效率低下:传统的县域机构管理体制存在着官僚主义、行政繁琐等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
检察系统省直管县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检察系统省直管县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建议按照中央编办《关于开展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我省于2011年出台了《河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豫发〔2011〕7号),决定将巩义市、汝州市、滑县等10个县(市)作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
试点县(市)享受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除了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用干部管理权限暂维持现状外,其他均赋于省辖市管理权限。
随着行政省直管县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检察系统省直管县改革这一问题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日益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检察系统省直管县的必要性分析(一)从司法层级设置上来看,我国目前的司法层级设置与行政层级设置是相一致的,省行政直管县后,如果司法系统仍实行市管县,则与行政层级设置相矛盾。
我国的司法机关,不仅有提起公诉、案件审理机关等司法职能,还担负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
如果司法系统层级设置与行政系统层级设置不一致,司法机关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职能履行势必受到影响。
比如,汝州市目前为省直管市试点单位,如果人事权、财政权由平顶山市党委、人大、政府决定的平顶山市检察院服务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包括服务汝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呢?如果包括,彻底行政省管县后平顶山市当地党委、人大、政府等有关机关又会有什么样的意见呢?特别是一些可能影响汝州市经济社会稳定的案件,人事权、财政权由平顶山市党委、人大、政府决定的平顶山市司法机关在处理时该如何权衡?(二)从法律监督的效果来看,行政省直管县后,检察系统省直管县更有利于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律监督。
首先是对公安机关的监督。
公安机关作为作为行政机关,彻底的省直管县后势必也要实行省直管,否则:第一,行政直管县失去意义;第二,受技术、设备等条件的影响,当地发生的多数刑事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的技术鉴定再依赖市财政保障的市公安机关,市公安机关积极性不高,影响刑事案件的侦查。
而公安机关省直管县后,如果检察系统不实施省管县,那么领导县级检察机关的市级检察机关如何领导下级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进行有效监督?其次是对一些行政执法部门拒不移交刑事案件的监督上,如直管县的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由省药品监督部门直接领导,如果县检察院侦监部门发现县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一些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作了行政处理,相对而言受市检察院领导的、级别较低的检察院如何有效对其进行监督?(三)从职级待遇上来看,行政省直管县后,检察系统只有省直管县才能更大程度调动县检察机关执法监督积极性。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县域机构改革是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县域机构进行改革,可以促进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在县域机构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机构职能不清晰在县域机构改革之前,各部门的职能划分不够清晰,存在重复办事、互相牵制的情况。
而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部门的职能划分不够明确,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延误和责任不清。
2.机构设置不合理在县域机构改革之前,一些行政机构的设置可能存在着冗余和重叠的情况,而在改革之后,有些县域机构设置可能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机构职能过于单一一些县域机构在职能设置上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拓展职能范围,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4.机构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县域机构存在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可能由于长期待业造成,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5.机构运行成本过高一些县域机构的运行成本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需要进一步进行成本优化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二、对策在进行县域机构改革时,要进一步强化机构的职能划分,确保各部门的职能明确、分工合理,避免重复办事和互相牵制的情况。
对于存在冗余和重叠的县域机构,应及时予以整合和优化,减少冗余和重复的部门设置,提高政府运行效率。
加强对机构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升机构整体运行水平和服务质量。
县域机构改革虽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适当的对策加以解决,就能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希望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切实加以解决,推动县域机构改革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域机构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县域机构改革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对政府机构进行重新组织、改革和调整,以提高政府机构运行效率,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推进县域机构改革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机构设置混乱。
在一些地方,县域机构改革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和各方利益的制约,县级部门设置过多,职能重叠,导致冗余部门、机构功能模糊,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影响政府工作效果。
2.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县域机构改革中,部分地方虽然进行了机构精简,但在人员编制方面并未得到合理调整。
导致一些单位人员过剩,而一些部门人员则严重不足,影响了政府工作的开展。
3. 机构改革过程缺乏民主参与。
在一些地方,县域机构改革仍旧是由上而下的命令式推进,缺少与民主监督和民意反馈,导致改革方案不能充分反映实际需要,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4. 宣传政策不到位。
在推进县域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宣传政策不够到位,导致一些群众对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不清楚,容易引发误解和阻力,影响改革进程。
二、对策建议:1. 规范机构设置。
在推进县域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合理设置机构,避免重复、冗余,优化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建议对县级部门职能进行评估,确保各职能清晰明确。
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应该对各部门的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和调整,避免人员过剩和人员不足的情况出现,确保机构运行的顺畅。
3. 民主参与。
在推进县域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沟通和协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提高舆论宣传,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适时举行听证会、座谈会,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机构改革中来,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增加改革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4. 健全宣传政策。
在进行县域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及时准确地传达改革政策和方向,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改革的意义和目标,增强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14202250_山东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山东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分析刘晗(山东省聊城市财政局,山东聊城252000)[摘要]2009年开始,山东省选取了20个县试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在该项政策试点几年之后,预计2012年底在全省铺开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却并没有如期实施。
本文结合山东省聊城市实际,分析总结山东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该项政策未能全面实施的制约因素,并对山东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设想和建议,希望对今后的改革之路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困境;出路[中图分类号]F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17)03—0043—03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山东省于2009年开始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
试点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比如在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压减层级,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等。
但是预计2012年在全省铺开的财政“省直管县”为何没有如期实施,改革的困境和出路在哪?成为现阶段亟待研究的对象[1]。
一、改革困境(一)改革增加了省级管理压力改革后的财政体制取消了地级市这一中间层级,由省财政直接对县财政进行资金拨付、项目安排、体制结算等,这一做法确实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
但是结合山东省省情来看,省辖17个地市共计137个县(市、区),而省对县级的有效管理幅度一般为40个,如果“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在山东省范围内全面开展,管理数量的陡增必然给省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随之而来的省财政管理人员不足、管理能力欠缺和精简地级市管理人员的问题,也成为改革全面铺开所必须面对、却很难解决的。
(二)加剧市、县两级政府间的矛盾“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前,市财政能够站在整个地级市的立场上,基于本辖区范围内共同发展的目标,制定或者参与制定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县域机构改革一直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县域机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对于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推动县域机构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问题分析1. 知识结构不合理在县域机构中,由于长期以来重视实用性和操作性,导致在知识管理和知识结构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合理。
一方面,一些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知识资产;一些人员素质较低,导致知识结构不够丰富和多元化。
这种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县域机构在面对复杂的工作和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
2. 制度不完善在县域机构中,一些制度的设计和完善不够到位,导致了一些治理过程中的效率低下和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一些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够顺畅,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同时也使得一些问题难以得到顺利解决。
3. 激励机制不足在县域机构中,激励机制一直是一个存在的难题。
一方面,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一些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人员的激励机制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出人员的潜能和创造力。
4. 业务流程不畅在县域机构中,一些业务流程不畅,这对于工作效率和问题的解决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一些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和执行不到位,导致一些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开展都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这种业务流程不畅也对县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针对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县域机构需要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的水平。
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整体的知识结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起丰富多元的知识共享平台,促进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丰富化。
在面对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时,县域机构需要完善制度设计,提升治理过程的效率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重视对制度设计的研究和完善,使得制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部门之间协作机制的建设,提升整体治理效率。
省直管县改革的问题与措施
弱点 ,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的高效运转和县域经济 的发展 ,使得城乡和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 三
农 ” 问题难 以解 决 。 由于 近些年 来政 府职 能 的转 变从 根本 上减 轻 了各 级政 府 的工作 量 ,技术 进 步
和基 础设施 的改善创 造 了工具上 的条 件 ,公共 管理创 新需 要政 府扁 平化 改革 ,同 时更基 于 解决 市
管县 以来 出现 的问题 ,我 国才逐 步推 出 了省直 管县 改革 的举措 ,并 使得 省直 管 县改 革成 为 我 国行
收 稿 日期 :2 1 —O — 0 01 7 4
作者简介 :徐珂 (9 l ) 17 一 ,男 ,山东菖南人 ,博士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研究员 ,研究方 向:政府管理。
省直管县改 革的问题 与措施
徐
( 国家行政 学 院 研 究 室,北 京 10 8 ) 0 09
摘要 : 自19 92年始 ,在 中央政 府的支持 下,在地 方试点和研 究力 量的推动 下 ,省直 管县 改革逐 渐 成为我 国行政 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和未来发展 方向。尽 管 目前省 直管县改革取得 了很好 的成 效,但仍存 在管理机构和人 员、管理幅度、管理权 限、横 向协作 、改革标 准方面的矛盾或 问题 。解决这些 问题 ,关 键是要精兵简政 ,合理 划分各级 职权 ,建立健全横 向协作机制 ,完善 改革督察制度等。 关键 词 :省直管县 改革 ;存在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D 9 .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4 3 ( 0 )0 —()1 4 6 36 0 8- 5 3 2 1 1 5 J2 —0 (
视。而人民群众对省直管县改革在机构 、人员及职位配置上的最大期望是 ,跳出改革 “ 精简机构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县域机构改革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县域机构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但是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县域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干部配备不足。
县域机构改革的推行需要大量的干部配备,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干部不足的现象。
一方面,这是因为现有的县域干部多数为老干部,培养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另一方面,改革需要的干部数量较大。
对策:加强干部挖掘和培养,特别是注重青年干部的培养。
同时,在政府部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资源对县域干部的培养和挖掘进行支持。
问题二:体制机制不完善。
县域机构改革的推进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为文件体系尚未建立完善、条例制度不够完善等方面。
对策:严格落实州县乡三级机构改革要求,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文件出台进程,并且把工作重心放在完善的制度建设上。
问题三:决策机制不够先进。
县域机构改革的推进需要的是一系列的决策制度,但是目前的县域机构改革的决策机制还不够先进。
对策:在推进县域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先进的决策机制。
建立一种现代化的决策方法,提高决策效率。
问题四:官员思想观念落后。
县域机构改革的推进也需要官员的积极配合,但是有些官员的思想观念还存在较大的落后性。
对策:加强官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问题五:资金投入不足。
县域机构改革需要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的投入还不够。
对策:加大对县域机构改革的经费投入,并寻找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如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
同时,也需要根据各县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投入计划。
总之,县域机构改革的推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目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解决县域机构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有全面、有效的对策,从干部培养、体制机制、决策机制、官员思想观念、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加强、改善。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推动领导职能转变和提高行政效能。
然而,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效率低下、监督机制不完善和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领导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高效、廉洁、服务型的行政管理体制。
然而,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权力过于集中2.1 权力集中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决策权集中在少数高层领导手中,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权力集中不仅延长了决策的周期,还容易导致决策结果不准确。
因此,需要推进权力下放和分权,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
2.2 权力过于集中导致问题严重权力过于集中还容易导致问题的发生。
少数高层领导拥有过大的权力,容易滋生行为。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防腐体系,加强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打击。
第三章决策效率低下3.1 决策程序繁琐、周期长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决策程序繁琐、周期长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延长了领导决策的时间成本,还影响了领导工作效率。
因此,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需要简化和优化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
3.2 决策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效果不佳决策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决策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领导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决策结果不准确。
因此,需要加强决策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我国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理配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权限的对策措施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涉及省、市、县三级权力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如果试点县改革不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更高层次上致力改革,则传统体制下的权力配置种种弊病就无法根除。因此,试点省的省委、省政府在设计改革试点方案时,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对市级政府担心的一些问题给予充分考虑,尽可能兼顾市、县双方的利益。同时,希望市级政府顾大局,不算小账,妥善处理市、县利益关系,认真协调解决试点县中的具体问题,积极支持改革试点,以互利共赢的心态对待试点县,促进区域互动发展,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四)实现政府权力的有效下放与彼此协调。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体制内部考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更要关注从行政架构上寻找新的突破和政府创新,应当循着省级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政划分和财力合理配置这一主线,建立权力下放的有效机制,建立政府间财力与事权匹配体制,渐进地实现财政直管、行政直管的过渡,并必须用法规的形式明确省级部门以及市、县两级政府的权限和职责,着眼于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实现省、市权限的有效下放与对接,巩固和保障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的成果与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摘要: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其中,省直管县的提出颇为引人注目。
中央提出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本文旨在通过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情况的观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省直管县体制
“省直管县”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
随着2010年的走近,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改革开始提速,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主要包括“强县扩权”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西、吉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
《国家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
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据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目前,全国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加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
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试点县财政困难的现状。
“省直管县”后,省级对试点县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仅是“直达”。
也就是说,新体制下试点县收到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在总量上是不变的,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难的状况。
(二)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省直管县”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进一步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
但目前来说,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还是不够。
(三)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冲突。
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是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也是划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基础。
据调查,我国不少地方实行省管县体制后,政府间财政关系有所调整,但行政管理体制并没有随之改变,因而出现了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冲突的状况。
从实际情况看,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大大增加了省级财政的事权责任,但其财力并没有增加。
对于原来管
县的市来说,市级财力下降较多,对其财权冲击较大,但对其所管的县承担的事权却没有相应地减少。
不少省、自治区的试点办法明确规定,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原来管县的市不再集中县级收入,但却要进一步加大对县的补助力度,还要保证在教育、危房改造、医疗改革、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市对所管县的配套资金。
这种办法必然加剧市级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问题。
县级财政是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的受益者,其财力和财权得到了扩张,事权却没有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对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建议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触及到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等诸多方面,面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
们应更多地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一)改革不能一刀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由于各地发展情况有较大差异,在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上,要对各地“市管县”体制及其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估,因地制宜,推进改革。
(二)各县要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财源培植。
筛选储备一批重点项目,提前建立好财政申报资金项目库。
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从根本上解决财务困难,不断壮大试点县的财
政实力。
(三)各县要积极向省财政反映实际情况,争取支持。
要抓住“省直管县”对困难县转移支付倾斜的有利时机,积极向省财政汇报财
政收支预算情况、财源建设的不利因素、财政困难的实际状况等具体问题,争取得到省财政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更多的转移支付补助。
(四)继续增加用于农村的支出,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试点县的财政支出管理,要立足于实现农村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
以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能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五)要加快制度创新,研究解决“省直管县”条件下市对县事权与财权错位的问题,建立健全市对县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机制。
(六)有步骤地综合推进改革。
要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省内市县行政单位数量、人口规模等因素,将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与发展县域经济、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市化进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省管县体制改革与相关的推进措施、制度配套。
在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过程中,都必须处理好这些关系,否则,就会影响改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文钊,曹旭东“.省直管县”改革的冷思考[j].行政论坛,2008(5).
[2] 胡庆康,杜莉,现代公共财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67-70.
[3] 贠杰,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j].体制改革,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