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要点

合集下载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指南解读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指南解读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指南解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 thero S clerotic O cclusive disease ofthe L ower E xtremities, ASO-LE)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第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并正造成越来越重的疾病负担。

21世纪以来,全球SO-LE的发病率相对增长了23.5%,保守估计全球有至少2.02亿患者[1],其中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在10%以上,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1]ASO-LE医疗费用支出显著升高,2004年美国血管疾病相关医疗费用支出约为21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与血管重建手术相关[2]。

血管重建技术进步为ASO-LE患者带来了福音,不仅挽救了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的肢体,而且显著的改善了间歇性跛行患者的生活质量[3, 4]。

尤其是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PTA)的出现和进步弥补了传统开放动脉转流术的创伤大、恢复期长、围手术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的缺点,正快速取代开放转流手术,成为病变类型较轻、或者禁忌开放手术的高危患者的首选干预方案[5]。

然而,下肢腔内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于ASO-LE患者PTA手术指征的把握以及支架成形的选择。

CLI患者需要接受血管重建手术已成共识,其挽救肢体的获益已被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3]。

但无症状性或间歇性跛行ASO-LE患者的手术选择仍备受质疑,能锻炼、药物治疗等非手术疗法也被证明能使部分ASO-LE患者跛行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6],过度积极的外科干预并无有力的循证证据支持;介入手术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更使得医生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下肢疾病临床指南委员会于2015年首次发布了针对无症状或间歇性跛行ASO-LE的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的临床指南,旨在规范和指导临床医生对于无症状或间歇性跛行ASO-LE患者的临床决策[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国内外相关指南解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国内外相关指南解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国内外相关指南解读周围动脉疾痢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 PAD)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约有超过200 万人罹患此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

本文将结合欧洲心脏学会指南(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 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和美国心脏协会(AHA)(简称ACC/AHA).美国血管夕卜科学会指南(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 SVS)等国内外相关指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解读。

1 •流行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据文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超过200万, 其发病率在过去的十年中增长了23.5%,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尤为明显,与人口老龄密切相关[1, 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男性患者中较为常见[2-4]o另有文献报道,在高收入国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发病率基本持平,而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女性患者发病率则高于男性患者,且发病年龄更小[1, 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除了与人口老龄、性别有关之外,还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月旨质代谢异常、血液高凝状态、慢性肾功能损伤、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6-13]o此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还可能与种族有关,一项美国健康与营养状况昔查结果显示在西班牙裔中ABI<0.90的现象较白种人更为普遍,GENOA硏究证实了这一结果”但其同时也指出这种差异并不能作为有效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14, 15]。

2」|ffi床表现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肢体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病变早期多数患者一般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据文献报道,无症状患者约占病人总数的3%~10% ,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高,美国ACC/AHA指南指出50岁以上的PAD 患者中无症状患者约占20~50%[16, 17]。

2015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2015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2015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2015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XXX血管外科学组发布的2015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以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和2009年学组编写的外周动脉疾病诊治标准为基础,参考2011年XXX和2011年XXX发布的相关指南,结合中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治特点修改而制定。

本指南定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慢性进展性疾病,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

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间歇性跛行,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症状,导致行走受限,短时间休息后疼痛和不适感可以缓解,再次运动后又出现。

跛行距离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患肢在静息状态下出现的持续性疼痛,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肢体严重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称为缺血性静息痛。

已有组织坏疽者往往伴有严重的静息痛。

严重肢体缺血指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肢体处于严重缺血阶段,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静息痛、溃疡、坏疽,踝收缩压<50mmHg或趾收缩压<30mmHg等。

糖尿病足是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

糖尿病下肢缺血指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无论二者发生的先后,只要同时存在即可称为糖尿病性下肢缺血。

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中层硬化,前者引起动脉狭窄和闭塞,后者使血管形成坚硬的管道。

微血管病变不是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

和病史下肢ASO的早期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和下肢疼痛,尤其是在运动后。

随着病情的恶化,疼痛会出现在休息状态下,同时还可能出现下肢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皮肤色泽改变、溃疡和坏死等症状。

病史询问应重点询问患者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以及家族史等。

二)体格检查下肢ASO的体格检查包括脉搏触诊、肢体血压测量、皮肤温度测量、肢体肌力检查、感觉检查以及下肢动脉听诊等。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5. 病变血管近端杂音:(1)收缩期杂音提示动脉狭窄,伴有震颤提示动 脉狭窄严重;(2)腹股沟区及下肢动脉杂音随年龄增长而更为常见; (3)连续性杂音表明闭塞远端的舒张压很低,侧支血流不足;(4) 有时休息时无杂音,运动后才出现杂音。
PAOD-物理检查
踝肱指数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踝收缩压高值/双上肢收 缩压高值
肌肉疲劳,紧缩感 刺痛感、无力、肢体不灵活
臀、髋、股、小腿及足部
相同

是或不是
每次发病步行范围相同
变化不定
站立出现症状 症状缓解
否 停止行走
是 常需要坐下或改变体位
PAOD-IC鉴别诊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管炎 血管外压迫 腘动脉压迫性损害 动脉外膜囊肿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髂内动脉纤维化 静脉性跛行 间隔综合征 腰部神经根病变 椎管狭窄 臀/膝关节炎 肌炎
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 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
PAOD- ABI运动试验
ABI运动试验:让患者在设定标准速度和级数的步行机上 行走,直到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或达到限定时间。
用于静息ABI正常的PAOD患者的诊断,帮助鉴别真假间歇性跛行
PAOD-坏疽临床分级
1 级
限于趾(指)部
2 级
>跖趾(掌指)关节

3 级 >踝(腕)关节
Ⅱ Ⅰ
PAOD临床分期- Rutherford法
0级:无临床症状,踏车试验或反应性充血试验正常,无 动脉阻塞的血液动力学表现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完成踏车试验,运动后踝动脉压 >50mmHg,但低于静息时踝动脉压约20mmHg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概述】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发生在全身动脉系统的慢性疾病,该病是由于动脉内膜、中膜发生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使血管壁变硬缩小、失去弹性,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动脉狭窄、闭塞,肢体远端血流进行性减少或中断,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并最终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和肢体坏疽。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是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发病机制主要有损伤及平滑肌细胞增殖学说、脂质浸润学说、血流动力学学说、遗传学说等。

因该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风险大,致残率及致死率高。

【临床表现】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一般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本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偶有下肢远端肢体的皮温略低,或受冷后抽筋等症状。

之后逐渐出现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

这种跛行的症状可以不是疼痛,而是乏力、酸痛、沉重等表现。

随着时间的延长和病情的加重,出现症状的距离会越来越短。

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

最终肢体可出现破溃、溃疡,并伴随剧烈疼痛。

如果缺血情况仍旧不能得到改善,溃疡会逐渐加重,最终发展为坏疽。

临床可采用Fontaine分期或Rutherford分期方法。

后者由轻至重分为0-6共7个等级。

【体格检查】可见患肢皮肤(尤其是足部)苍白,抬高患肢后更为明显。

皮肤发凉,温度明显减低,皮肤干燥、脱屑、皱裂,趾甲增厚。

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疾病晚期,可见足部/趾端组织缺损、非愈合性的溃疡,或者有局灶性坏疽。

【辅助检查】1.红外热图检查显示患肢缺血部位灰度较暗,出现异常的“冷区”。

2.节段性动脉收缩压及脉波描记节段性测压能了解肢体各节段的动脉收缩压。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常表现为患肢腘动脉或肱动脉以下血压降低。

如病变仅限于下肢,踝/肱指数(ABI,正常值为0.91-1.30)可反映患肢缺血的严重程度。

3.经皮氧分压测定通过测定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了解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评价缺血程度;并可用来判断肢端溃疡、伤口的愈合趋势,经皮氧分压过低,提示伤口不易愈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病历 -回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病历 -回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病历-回复病历中括号内的内容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由于动脉内血管壁的斑块形成导致,最终导致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

本文将带您一步一步了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措施。

1. 病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病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不良生活习惯和疾病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还包括血液凝块的形成(血栓),动脉内膜受损(如炎症、感染)以及动脉变性等。

2. 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常表现为步行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酸痛、无力或抽痛,需要停下休息才能缓解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静息痛、夜间痛或潮热感。

3. 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确诊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

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和家族史。

身体检查主要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脉搏,观察下肢的皮肤颜色、温度和肿胀情况。

诊断中通常还会进行动脉超声检查、CT扫描和血液检验等。

4. 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和血压,预防血栓形成等。

- 血管扩张治疗:对于症状明显且无法缓解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血管扩张治疗,如血管内弹簧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和血管搭桥术等。

- 生活方式改变: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对于预防和缓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戒烟限酒,保持适度的体重,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

- 康复治疗:对于严重病情的患者,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心理支持等。

5. 预防措施: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锻炼、戒烟限酒,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血液循环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入含脂食物增多)、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有增多趋势。

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管腔闭塞,使下肢发生缺血。

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髂动脉、股、腘动脉等。

病变动脉内膜增厚、增生及血脂浸润,形成粥样斑块,并可伴有钙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形成血栓和管腔闭塞等,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

这种疾病称之为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症状主要分为4期:①轻微主诉期:患肢轻度凉、麻,活动后易疲劳。

此时患肢侧支循环较好,患肢缺血症状轻。

②间歇性跛行期: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特征性症状,即活动后患肢出现疲乏无力、痉挛、疼痛等症状,休息1-5 分钟后症状迅速缓解或消失,可以继续行走,而在行走相同距离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间歇性跛行性疼痛一般认为是缺血后肌肉代谢产物的积储所致。

③静息痛期: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严重、侧支循环不足,使患肢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

当平卧时由于流体动力学关系,肢体动脉灌注压降低,患肢缺血症状更为严重。

患者常需站立或抱足而坐,彻夜难眠。

④组织溃疡、坏死期:肢体慢性缺血、组织营养不良基础上可以发生经久不愈的缺血性溃疡或干性坏疽,合并感染时可有湿坏疽。

体征①缺血肢体皮肤苍白、温度降低、皮肤变薄、汗毛脱落,指甲增厚、感觉迟钝等,甚至有缺血性溃疡、坏疽。

②肢体远端动脉(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③ Buerger'试验(+):病人仰卧,膝关节伸直并高举双下肢,约3 分钟后患肢足趾、足掌不苍白或蜡黄色,指压时缺血现象更为明显,病人感到麻木或疼痛加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手术治疗
严重间歇性跛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影像学评估流入道和流出道解剖条件适合手术 全身情况能够耐受
手术适应症
小于50岁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性更强,导致疗效不持久,这类患者间歇性跛行的手术治疗效果不明确,手术干预要相当慎重。手术应在有经验的医疗中心进行。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CLI的腔内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CLI的手术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急性下肢缺血(ALI)的诊治流程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ALI的治疗原则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间歇性跛行的治疗流程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间歇性跛行的运动和康复治疗
运动治疗必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每次步行30~45min,每周至少3次,至少持续12周 推荐的运动方式有行走、伸踝和屈膝运动 Fontaine Ⅳ级患者不推荐进行常规运动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手术方式
可以通过解剖旁路或解剖外旁路来重建病变部位血供 当需要通过手术重建主髂动脉血运时一般选用人工合成材料,需要重建腹股沟韧带以下肢体血运时,可以采用自体静脉或人工合成材料 对于复杂的多节段病变,也可采用复合手术(手术联合腔内治疗)的方法分别改善流入道或流出道
血运重建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推荐所有行血管重建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通畅率 腹股沟韧带以下动脉裸支架植入术后推荐进行至少1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腹股沟韧带以下动脉旁路术后推荐采用阿司匹林单药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采用人工移植物行膝下动脉旁路的患者,推荐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和抗凝方案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

4.外科手术治疗
动脉内膜剥脱术 动脉旁路术:对于TASC分级C、D级病变,
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适应症: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缺血 性溃疡和坏疽。禁忌症:动脉远端无血管重 建的流出道、缺血肢体广泛坏死、患肢严重 感染、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情况差 以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难以耐受手术。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缺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踝肱指数(ABI)<0.9 趾肱指数(TBI)<0.7 影像检查证据:彩超,DSA,CTA,MRA等检
查。
股腘动脉病变TASC分级原则
A 单一狭窄性病变≤10cm;单一闭塞性病变≤5cm。
B 复合病变,每处≤5cm,单一狭窄或闭塞病变 ≤15cm,未累及膝下腘动脉,单个或复合病变, 没有连续的胫动脉提供远端灌注,严重的钙化性闭 塞病变≤5cm,单一的腘动脉狭窄。
旁路材料的选择:自体大隐静脉,一般认为 ,只要大隐静脉条件好,应当作为首选的移 植材料。但自体静脉存在取材有限的问题, 对于膝上病变,也可以选人工血管作为旁路 材料。如果自体静脉条件不好,可行股腘动 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但对于膝下病变,应当 选用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与大隐静脉构建复 合旁路术。
最新临床研究证实,肝素分子绑定的聚四氟 乙烯血管和肝素涂层血管可以提高远期通畅 率,带有支撑环设计的人工血管可以防止受 压,而带有弹性设计的人工血管更接近生理 ,远期通畅率相对较高。
TASC股腘动脉病变分级
干预治疗
A级病变
首选血管腔内治疗
B级病变
优先选择血管腔内治疗
C级病变 D级病变
手术重建长期通畅率较好, 但在伴有高危因素时应该首
选腔内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
腘动脉平面以下的血管成形术一直是血管外科 的一个难题,无论对血管外科医师或是介入医 师都是一严峻的挑战。原因如下:1.小腿病变 多发生于脉管炎或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前者 的末梢动脉经常完全闭塞,后者形成的斑块比 一般动脉硬化的斑块富有更多的钙化而更是坚 硬、更难以扩张。2.距心脏远,动脉压力小, 更容易形成血栓而造成闭塞。3.远端流出道更 差。

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诊治策略:如何把握手术指征

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诊治策略:如何把握手术指征

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诊治策略:
如何把握手术指征
沈晨阳;李伟浩;张小明
【期刊名称】《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第3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并造
成越来越重的疾病负担。

21世纪以来,全球ASO-LE的发病率相对增加了23.5%,
保守估计全球有至少2.02亿位患者,其中>65岁人群患病率>10%,且年龄越大。

【总页数】5页(P95-99)
【作者】沈晨阳;李伟浩;张小明
【作者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北京100037;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北京 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加味四妙勇安汤颗粒剂治疗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J], 吴昊;胡家才;周甜;邓巧莉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间歇性跛行期疼痛认知状况的调查 [J], 喻英;段秀兰
3.《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J], 沈晨阳;李伟浩
4.《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J], 沈晨阳;李伟浩
5.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诊治策略:如何把握手术指征 [J], 沈晨阳;李伟浩;张小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讲课PPT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严重症状:溃疡 、坏死,甚至可 能导致截肢
诊断方法:通 过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 实验室检查进
行诊断
鉴别诊断:与 其他血管疾病 进行鉴别,如 血栓闭塞性脉 管炎、动脉栓
塞等
诊断标准:根 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和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评

诊断流程:按 照一定的流程 进行诊断,确 保诊断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 用于预防血栓 形成,缓解症
手术效果:改善下 肢血液循环,缓解 疼痛和其他症状
注意事项:手术风 险存在,需严格掌 握适应症,术后需 定期复查
药物治疗:使 用药物来降低 血脂、扩张血 管、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如 高压氧治疗、 超声波治疗等, 改善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包 括搭桥手术、 内膜剥脱术等, 适用于严重的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患者
介入治疗:通 过导管等设备 进行微创治疗, 如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等
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控制血压、 血糖和血脂
健康饮食:低盐、 低脂、低糖、高 纤维
适量运动:坚持 有氧动,如散 步、慢跑等
控制体重:保持 适当的体重范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症状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保健
病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主要包括高龄、吸烟、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动脉 粥样硬化,进而引起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早期症状:下肢 疲劳、沉重、麻 木感
中期症状:间歇 性跛行,行走一 段距离后出现小 腿肌肉疼痛、痉 挛
晚期症状:静息 痛,休息时下肢 疼痛,夜间疼痛 加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指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指导!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指导!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与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龄等有关。

如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不及时防治,可致残致死,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征兆间歇性跛行相当一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走一段路后会出现一侧或双侧小腿肚疼痛,以致一段路程中要停下来休息数次。

这种症状经常被误认为是年老腿脚不方便,其实这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征兆,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专家提醒:发现间歇性跛行症状后不能不当事,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并进行有效干预,经过诊治很多人会好转。

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演变过程1.稍微症状期发病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稍微症状,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惫等。

2.间歇性跛行期行走时小腿产生酸痛的感觉,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行走。

病变的发展使间歇性跛行期距离越来越短,休息时间越来越长。

3.静息痛期病变进一步进展,当侧枝代偿也不足以维持肢体的需求时,血供最差的趾端部分出现昼夜不停的疼痛,称为静息痛。

常伴皮肤呈蜡纸样,趾甲生长缓慢且变形增厚,患足潮红但上抬时又呈苍白色,小腿肌肉萎缩。

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应尽快治疗。

4.溃疡和坏死期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稍微的损伤组织无法修复,坏死的区域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肢体坏疽、坏死。

由于此期组织抗感染能力差,感染常加速组织坏死。

这个阶段患者有可能面临截肢。

三、日常保健注重事项1.戒烟临床研究本病与吸烟密切相关。

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有一定关联。

病人需完全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

2.适量运动运动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减轻缺血程度,有效增加侧枝循环。

要以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方式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次20-30分钟,逐渐延长至40-60分钟,每周4-5次,以能耐受、感觉舒适为宜。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演示课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演示课件

02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采用手术治疗,如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内膜切除术
等。
03
效果评价
经过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然而,
对于严重病例,治疗效果可能不太理想,甚至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05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康复期管理目标和原则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讲座内容总结回顾
0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 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 素及临床表现的详细阐 述
02
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的 全面介绍,包括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 疗等
03
新型治疗技术和手段的 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前 景
0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 预防、康复及患者管理 的探讨
02
加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症的预防工作,降低疾
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04
THANKS
感谢观看
危险因素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及分型
• 临床表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包括患肢冷感、苍白、出现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溃疡或坏疽等。
• 分型:根据Fontaine分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分为四期。I期:患肢无明 显临床症状,或仅有麻木、发凉自觉症状,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较低,色泽 较苍白,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II期: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多 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小腿酸痛或痉挛性疼痛,被迫停歇一段时间后 症状缓解,可继续行走。一般行走距离和疼痛缓解时间呈规律性。检查发现患 肢皮温降低、皮肤颜色苍白更为明显,可以出现皮肤干燥、汗毛脱失等改变。 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动脉狭窄的部位和 程度。如果腹主动脉下段或髂动脉出现狭窄性病变,则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在行 走一段距离后,于腰部或骨盆附近出现酸胀不适或疼痛,被迫停下来休息一段 时间后缓解,又可继续行走;III期:以静息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肢在静息 状态下即感疼痛,且呈持续性,尤以夜间为甚。疼痛部位多在肢端,小腿及足 部。检查发现患肢远端皮温明显降低,色泽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肢体远 端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坏疽;IV期:症状继续加重,患肢除静息痛外,出现趾 (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或缺血性溃疡等表现。如继发感染,干性坏疽转为湿 性坏疽,患者可有高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表现。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患 肢足踝部或小腿肌肉痉挛性剧痛(由缺血引起),肢体逐渐萎缩消瘦并出现严重 营养障碍改变。患肢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可 以发现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文档编制序号: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一、概述(一)指南制定的方法本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在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WS 339-2011 )及2009年学组编写的外周动脉疾病诊治标准(征求稿)基础上,参考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发布的相关指南,结合中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治特点修改而制定。

(二)定义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

2.间歇性跛行:下肢ASO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症状,指下肢运动后产生的疲乏、疼痛或痉挛,常发生在小腿后方,导致行走受限,短时间休息后(常少于10min)疼痛和不适感可以缓解,再次运动后又出现。

跛行距离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3.缺血性静息痛:患肢在静息状态下出现的持续性疼痛,是下肢ASO引起肢体严重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预示肢体存在近期缺血坏死风险。

已有组织坏疽者往往伴有严重的静息痛。

4.严重肢体缺血(CLI):指患ASO的肢体处于严重缺血阶段。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静息痛(持续2周以上)、溃疡、坏疽,踝收缩压<50mmHg(1mm Hg=0.133kPa)或趾收缩压<30mmHg等。

5.糖尿病足: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6.糖尿病下肢缺血:指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无论二者发生的先后,只要同时存在即可称为糖尿病性下肢缺血。

临床表现与单纯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相似,但由于血管钙化严重及侧支血管形成较差,症状与体征可能更严重。

2024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2024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2024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下肢供血不足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包括下肢肌肉疼痛、无力、地感消失、溃疡和坏疽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导致严重的疾病并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下面是2024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指南的概述。

1.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包括临床症状、体征、专题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四个方面。

临床症状包括下肢肌肉疼痛、无力、地感消失、溃疡和坏疽等。

体征包括血管杂音、下肢活动受限和血压下降等。

专题检查包括ABI(踝肱指数)的测定、硬化指数的测定、DP检查、CT检查和MR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经股动脉造影、经脊柱造影等。

2.分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期可以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

常用的分期方法有Rutherford分期和Fontaine分期。

根据分期的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3.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避免寒冷刺激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解痉药、扩血管药和抗凝药等。

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况,进行有氧运动和肌肉锻炼等。

4.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支架置入术、血栓抽吸术和血栓溶解术等。

支架置入术是指通过导丝导管将支架放入狭窄的血管中,扩张血管并恢复血流。

血栓抽吸术是指通过导丝导管将抽吸器放入血管中,将血栓抽出。

血栓溶解术是指通过导丝导管将溶栓药物注入血管中,溶解血栓。

5.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主要包括血管旁路手术和血管成形术等。

血管旁路手术是指通过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旁边建立一个新的血流通道。

血管成形术是指通过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内放入球囊并充气,扩张血管内径并改善血流。

总的来说,2024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指南主要包括诊断、分期、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几个方面。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综合:下肢ASO的年死亡率4-6.7% , 严重下肢缺血1年死亡率25%
特点决定治疗:多为雪中送炭!
编辑ppt
累及大、中血管多 大中动脉、分叉部位 多平面、多节段分布、 股腘动脉段最为常见,
占47-65.4%
编辑ppt
临床漏、误诊率高
每年新发病例>100万,88%未被诊断 很多被当做脉管炎、下肢感染、腰椎疾
编辑ppt
影响长期通畅率的原因
血管直径 血液流速、压力 病变多为阻塞性、长节段病变 常继发血栓 病变持续发展 机械变形及受压血管外科
编辑ppt
血管外科:初生的太阳
编辑ppt
尖锐刺痛
发生快
不能迅速缓解 :20分钟以上
调整背部 姿势可缓

背部疾患 史
脊椎狭窄
臀部、髋部和大 腿部
运动减弱 较疼痛明

步行或站 立后
改变体位、休 改变体位 息方可缓解 可缓解
背部疾患 史
编辑ppt
3,诊断要点
(1) 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2),下肢缺血表现:发凉、乏力、间
歇性跛行、溃疡、坏疽等 (3),查体:皮温低,肢体动脉搏动减
适应症:
1 下肢缺血症状(Fontaine Ⅱb 以上)
2 髂股动脉的短段病变:<5cm狭窄或<2cm闭 塞
3 小腿动脉:直径<4mm
缺点: 1 血管壁气压伤,易血栓形成 2 血管再狭窄率高
编辑ppt
2 球扩、支架置入术(PTA+stent)
适应症(以前) ①髂、股、腘动脉的短段疾病; ②闭塞长度应<5-7cm;狭窄<15cm ③动脉移植后吻合口狭窄。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收缩;费用昂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通信作者:刘昌伟,Email:hucw@vip.sina.corn
万方数据
生堡医堂苤壶!!!!生!旦!!旦笙!!鲞笙!塑堕墅!丛塑』g!i!!:』!!!!型!!:!!!!:Y!!:!!:盟!:!
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重要的发病原因,而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因为动脉硬
Prevalence of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lower extremities and risk factor analysis Zheng Yuehong,Li Chinese Academy song Xitao,Liu Bao,Liu Changwei。Ni IJeng,zeng Rong,Ye Wet.
术期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相关信息。 4.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参考北美超声放射学
会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3j,颈总动脉分叉部位及颈
内动脉起始部位局部存在斑块,收缩期峰值流速≥
125
cm/s,定义为狭窄程度i>50%;局部存在斑块,
入治疗的共55例,全麻开放手术或杂交手术治疗的
共5例;在非颈动脉狭窄组,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共 27例,采用局麻介入治疗的共195例,采用全麻手 术治疗的共49例。颈动脉狭窄组下肢动脉病变采 用全麻手术治疗的比例(6.5%,5/77)明显低于非
yDn西Hn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100730,China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Changwei,Emaif:fiucw@rip.sinca corn 【Abstract】0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10wer extremities.and evaluate its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lower extremity
extremities
artery no
lesions.Methods
the Department of
Totally 348
or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lower
to
who had 2014
in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
(0.6%),闭塞者19例(5.5%),合计病变程度≥ 70%或闭塞者为44例(12.6%)。
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了解其合并无症状颈动脉狭 窄的比例,分析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纳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 9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期间收治的348例既往
无神经病学病史与症状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 者,男270例,女78例。其中保守治疗44例 (12.6%)、介入治疗250例(71.8%)、杂交手术
-126
生堡匿堂苤查丝鱼堡!旦!!旦箜堑鲞箜!塑堕型坚塑!垦竖些:』!!!!垡!!:垫!垒:∑!!:堑:型堡兰
.临床研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无症状颈动脉 狭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宋希涛 刘暴 刘昌伟
倪冷
曾嵘
叶炜
郑月宏
李拥军
【摘要】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并初步
ey are
related
w Or d S ,J

r er 0S C e r 0S



【 erar S
bw
er e

r e盯

Carotid stenosis;
Uhrasonography,
do p p
【e K‘
C O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02.01 1
(95%CI:0.072~0.993),P=0.049
3.分析指标:回顾性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伴
随疾病、脑缺血病史及症状、术前下肢动脉影像资 料、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治疗方式、麻醉方式、围手
3.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对下肢病变治疗的影响: 围手术期共发生1例脑梗死,在颈动脉狭窄组 (1/77,1.3%)。该患者在术前评估过程中发生脑梗 死,下肢动脉病变最终采用保守治疗。非颈动脉狭 窄组无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在本组患者中限于脑 梗死为个案,无法进行有效的统计学分析。在颈动 脉狭窄组中,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共17例,局麻介
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危险因素评估采用二元
声多普勒检查因其无创、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已 成为颈动脉疾病的常用筛查手段。已有下肢缺血合 并颈动脉狭窄筛查相关报道并未采用统一的诊断标
准,不同文献问异质性较大,同时针对国人群体的相 关报道较为少见怛!。当前较为公认的颈动脉狭窄
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动脉狭窄程度≥50%定义为存在颈动脉狭窄,对双 侧颈动脉均存在病变者,按狭窄程度重的一侧统计 狭窄程度。
化是一种全身性病变,所以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患者中同时合并颈动脉病变的风险较高,对该人群
进行颈动脉病变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o。超
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 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计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were
on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The peak systolic velocity and the presence of plaque
gray—scale in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ies were used for diagnosing and grading intem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A stenosis/>50%was diagnosed as carotid artery stenosis.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related risk factors.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the artery lesions of lower extremiti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ose with and without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Results
12例(3.4%)、手术治疗42例(12.1%)。年龄45~ 90岁,平均年龄(67±9)岁。合并高血压病223例 (64.1%),糖尿病162例(46.6%),冠心病86例 (24.7%),高脂血症75例(21.6%),吸烟209例 (60.1%),肾功能不全10例(2.9%)。
2.纳人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
Seventy—seven(22.1%)patients
to
were
found
to
hav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Forty—four(1 2.6%)patients were found
have

stenosis≥70%or occlusion.
Smoking(OR=2.122,95%C/:1.143—3.940),coronary
二、结果
1.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共纳入348例患 者,77例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22.1%),其中双侧
病变者6例(1.7%),颈动脉狭窄程度在50%一
超声诊断标准来自北美超声放射学会∞j。本研究
应用该标准回顾性分析下肢缺血患者的颈动脉彩色
70%之间者33例(9.5%),在70%~99%之间者 (含等于70%)23例(6.6%),接近闭塞者2例
combined
artery
disease(OR=1.939,95%CI:1.058—
to
3.552)and hypertension(OR=1.882,95%CI:1.025—3.457)were found
be related risk factors.In
with 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open surgery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was less patients used than those without 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6.5%VS l 8.1%,x‘=6.142,P 2 frequently 0.013、.Conclusions Prevalence of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high in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lower extremities.Smoking,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risk factors.
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230 cm/s,定义为狭窄程
度/>70%;彩色多普勒超声上局部存在明显狭窄,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