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儒道佛
金庸小说中儒、释、道思想的转变与融合
出金庸 的原儒情怀 。陈家洛的人生终极 目标便是忠君爱国, 反清
复明( 者说是反满复汉 ) 这与儒 家的“ 而优则仕 ” 或 , 学 以及 “ 忠 君” 的思 想 是 同 出一 辙 的 。 而 由 于儒 生 的 软 弱性 , 造 成 了陈 家 也 洛 在 实 现人 生 目标 过程 中对 乾 隆 的依 赖 心 理 , 最终 铸 成 大错 。这 也 是 中 国历 史 上 儒 生革 命 的 悲剧 性 的真 实 写照 。 金 庸 出 生 于 海 宁 查 氏 , 得 上 是 当地 名 门望 族 , 代 书 香 。 称 代 查 氏先 祖 “ 宦 均 文苑 , 名 代代 有 清 官 ” 。至 明 清 之 时 尤 盛 , 氏宗 查 祠 有 康 熙 皇帝 曾亲 笔 题封 : 唐 宋 以 来 巨 族 , “ 江南 有数 人 家 ” 。 家 门世 代 书香 , 自然 藏 书 甚 多 , 庸 从 小 与 书 为伍 , 生 好 读 不 金 一 倦 , 庸 说 :我 年 轻 时 代 最 爱 读 的三 部 书是 《 浒 传 》 《 国 演 金 “ 水 、三
文 学异 ・谚嗜捌觉
金庸 小 说 中儒 、 、 思 想 的转 变 与 融 合 释 道
赵 啸非
( 河南 洛 阳 理 工学 院 中文 系 , 河南 洛 阳 4 12 ) 70 3
摘要: 金庸 自 15 开 始 发 表 《 剑 恩 仇 录》 , 17 95年 书 起 到 9 2年 9月 写 完《 鼎记 》 宣布 封 笔 , 鹿 后 创作 共经 历 了 1 时 间 , 品 共 7年 作
完 成 自已 的心 愿 , 儒 家 的思 想 文 化 已在 青 年 时代 的 金庸 内心 深 但
从金庸小说看中国传统思想
从金庸武侠小说看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体现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
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金庸是著名的华人作家,他的武侠小说中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哲理思想,而金庸本人在写武侠小说的时候也同样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和哲理思维来思考人生和主人公的命运。
儒道佛思想对金庸小说影响很大。
这不是真正哲学意义上的儒家、道家、佛家,只是视其人生观与世界观,气质与人格与儒家道家佛家相近似。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最主要的哲理思想是儒家、道家和佛学禅宗,儒家的学说是为人处世的东西,强调的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儒家可细分为经学和理学,经学重书本,讲章句训诂;理学重心性,讲义理修养,讲礼仪、伦常。
道家的主要概念是属于哲学范畴,充分反映了古人对人类世界观宇宙观的智慧结晶。
金庸的宗教思想实质上由儒入道,由道入佛的。
开始是采用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哲学来塑造他的梦想。
在对儒家彻底失望后,金庸开始人生哲学的探索之旅。
首先,儒家思想。
儒家讲求积极入世,为政治出力,再加上儒家的礼仪教化要求人谦恭有礼,做人应当做到翩翩浊世佳公子的境界,所以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是《书剑恩仇记》,故事中的主角陈家洛就是儒家的典型代表。
《书剑恩仇录》亦称《书剑江山》。
从名字上看充满了儒生的诗卷气,而其中的主人公陈家洛更是十足的儒生气质。
首先他的父亲就是当时大儒,学问非凡,在这种熏陶下他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金庸有意或无意的总是在其中穿插着儒家思想,他待人的行为,处事的原则,甚至是他微笑的样子,金庸都尽可能的带着“有礼”二字,再加上这部作品是金庸的处女作,我国教育中的儒家思想早已深深刻在金老的心里,他当然会尽量运用自己熟悉的思想贯穿在作品当中,主人公陈家洛无论是对待对霍青桐和香香公主的爱情,还是在对待反清的事业上面都是优柔寡断,无法取舍,以至于最后造成了爱人的枉死,事业的功败垂成。
金庸武学中的佛家与道家
金庸武学中的佛家与道家金庸小说里的武功有哲学底蕴的大概有两派,一派是佛家武功,一派是道家武功。
佛家武功以少林为代表,道家武功代表有全真教、武当派等,另有很多高人,比如逍遥子、独孤求败、小龙女、风清扬、令狐冲等。
关于少林佛家武功的来源,在笑傲江湖中有交代:【那《易筋经》神功,乃东土禅宗初祖达摩老祖所创,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得之于老祖。
慧可大师本来法名神光,是洛阳人氏,幼通孔老之学,尤精玄理。
达摩老祖驻锡本寺之时,神光大师来寺请益。
达摩老祖见他所学驳杂,先入之见甚深,自恃聪明,难悟禅理,当下拒不收纳。
神光大师苦求良久,始终未得其门而入,当即提起剑来,将自己左臂砍断了。
”令狐冲“啊”的一声,心道:“这位神光大师求法学道,竟如此坚毅。
”方证说道:“达摩老祖见他这等诚心,这才将他收为弟子,改名慧可,终得承受达摩老祖的衣钵,传禅宗法统。
二祖跟着达摩老祖所学的,乃是佛法大道,依《楞伽经》而明心见性。
我宗武功之名虽然流传天下,实则那是末学,殊不足道。
达摩老祖当年只是传授弟子们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而已。
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
但后世门下弟子,往往迷于武学,以致舍本逐末,不体老祖当年传授武功的宗旨,可叹,可叹。
”说着连连摇头。
过了一会,方证又道:“老祖圆寂之后,二祖在老祖的蒲团之旁见到一卷经文,那便是《易筋经》了。
这卷经文义理深奥,二祖苦读钻研,不可得解,心想达摩老祖面壁九年,在石壁畔遗留此经,虽然经文寥寥,必定非同小可,于是遍历名山,访寻高僧,求解妙谛。
但二祖其时已是得道高僧,他老人家苦思深虑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胜于他的大德,那也难得很了。
因此历时二十余载,经文秘义,终未能彰。
一日,二祖以绝大法缘,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刺密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
二祖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刺密谛共同研读。
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顶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
”方生合十赞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方证方丈续道:“但那般刺密谛大师所阐发的,大抵是禅宗佛学。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道、佛
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儒、道、佛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十七八年的时间里金庸老先生笔耕不辍,写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越女剑》(中篇)共十五部武侠小说,成为武侠小说史上一座新高峰。
作品从问世的那一天起就不缺读者,上到学者教授,下到贩夫走卒,无人不知,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却也被一部分人视为难登大雅之堂之物。
然而,老先生从七十年代封笔到今天也已四十余年的时间了,可喜的是十五部作品耐住了岁月的洗礼和考验,近些年来也被不同程度地写进了文学史,实至名归。
在很多人看来武侠小说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除了可读性之外并无他长,但是仔细分析推敲便会发现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单以老先生的几部作品来说吧,比如作品中对儒释道三教内涵的深刻阐释和领悟。
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射雕英雄传》是阐释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作,主要体现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身上,而且这一传统也延续到了《神雕侠侣》中杨过这一形象身上;《笑傲江湖》阐释的是道教内涵,主要表现在令狐冲对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潇洒豪迈精神的渴望与追求之中,当然除此之外《笑傲江湖》还有其独特而又深刻的政治寓意。
而对于佛教的阐释则具体体现在《天龙八部》一书中。
翻完《天龙八部》之后仔细体会一番似乎就会觉得这几乎是一部罪孽之书,不说别的,单从乔峰、虚竹和段誉这哥仨的身世就可见一斑。
乔峰刚满周岁就遭逢大难,侥幸不死但也为他的一生埋下了诸多隐患,而虚竹和段誉这哥俩就更惨了,说得好听一点叫原本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难听一点他俩就是两个孽种。
虚竹——玄慈方丈与叶二娘的儿子,和尚的儿子,罪过罪过,阿弥陀佛(那时候的和尚得守清规戒律,不像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了);段誉的身世就更加匪夷所思了,可以说正是段正淳的风流成性为段誉的降生提供了可能,大理段氏的那些事儿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到头来也难逃因果报应。
下面咱们就通过作品中几个关节性的人物来理一理这其中的孽缘。
一、慕容博:始作俑者,罪孽之源老先生在作品中对慕容博这一形象着墨并不多,但这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关节性人物,甚至是个关键人物,众孽皆因此人而起,可以说没有此人就没有后来的乔峰,更没有之后的一系列恩恩怨怨,很多麻烦事都是由他引起的。
谈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
谈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金庸笔下融为一炉。
儒释道墨法,皆为中国先秦诸子思想文化的最高结晶,让我们通过《天龙八部》,一览其悠久绵长的魅力。
“天龙八部”之名出自佛经,包括了八种神道怪物,这也注定了天龙八部成为一部佛教思想宣传片。
天龙八部通过萧峰命运的转折变化,传达了佛家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思想。
萧峰是生于辽国长于大宋的契丹人。
从佛家的思想来看,中原群雄的行为就是属于过分执着于对世俗的追求,拘泥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盲目排斥外族,简单认为本民族绝对是正义的,而少数民族一定是凶残嗜杀的。
这注定了萧峰一生的悲剧性。
当萧峰是契丹人的身份被揭穿时,江湖群雄马上把各种恶行都归到这本是大仁大义的英雄身上,并以最快的速度纠集起来对他进行追杀,原因无他,只因他是契丹人。
这正是儒家正统观念“夷人性恶”,“尊夏贬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表现。
萧峰为了民族大义,自杀身亡。
这些形象,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一种最高的人生价值观,正是儒家思想的光辉所在。
《天龙八部》里,武功最高的,大约要算那扫地僧了吧,须臾间制服两大不世高手,令慕容博萧远山死而后复生终于将其点化,却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
称得上是金庸小说里一等一的高人,其胸怀之博大,早已经看破名利生死。
诚然,金大侠是无法给这位高僧取任何名字的,庄子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实在是真正的美只能由人感受,却不好描述。
扫地僧隐居於少林藏经阁,日常功课是扫地。
清静无为,反对斗争,这不就是道家思想的最高体现吗?虚竹无心争斗,不想成为武林高手,反而最后能够天下无敌。
虚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林和尚,他对武艺看的很淡,只是把武艺看成强身健体的运动,而从来没有想过要提升武艺,成为绝顶高手。
他对一切采取的都是淡然的态度,最后却得到了一切别人挖空心思、拼上老命都得不到的福报。
他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
虚竹没有威仪,不会处理政务,但他德性厚重。
灵鹫宫九宫部署都愿意为他而死,对他心悦诚服——这是天山童姥做不到的。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解读
渐渐听得萧远山和慕容博二人呼吸由低而响,愈 来愈是粗重,跟着萧远山脸色渐红,到后来便如 要滴出血来,慕容博的脸色却越来越青,碧油油 的甚是怕人。…… 突然间只听得老僧喝道:“咄!四手互握,内息 相应,以阴济阳,以阳化阴。王霸雄图,血海深 恨,尽归尘土,消于无形!” 萧峰和慕容复各见 父亲睁眼微笑,欢慰不可名状。只见萧远山和萧 峰二人携手站起,一齐在那老僧面前跪下。那老 僧道:“你二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走了一遍, 心中可还有什么放不下?倘若适才就此死了,还 有什么兴复大燕、报复妻仇和念头?” 老僧转向慕容博道:“你呢?”慕容博微微一笑, 说道:“庶民如尘土,帝王亦如尘土。大燕不复 国是空,复国亦空。” ——《天龙八部》
好像在说:“观世音菩萨,求求你免除令狐 大哥身上痛楚,把他的痛楚都移到我身上。 我变成畜生也好,身入地狱也好,只求菩萨 解脱令狐大哥的灾难……” 令狐冲不由得胸口热血上涌,眼中望出来, 这小尼姑似乎全身隐隐发出圣洁的光辉。仪 琳诵经的声音越来越柔和,在她眼前,似乎 真有一个手持杨枝、遍洒甘露、救苦救难的 白衣大士,每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都是 在向菩萨为令狐冲虔诚祈求。令狐冲心中既 感激,又安慰,在那温柔虔诚的念佛声中入 了睡乡。 —————《笑傲江湖》
金庸笔下的王重阳
1.他是抗金保宋的义士。动用数千人力,历时数 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中暗藏器甲粮草,作为起 事之根本。 2.他是智义双绝的英雄。他夺取九阴真经,是为 了解救普天下的豪杰,让江湖远离腥风血雨。他 智慧超群,安排一场假死的戏震慑欧阳锋。 3.他是不懂爱情的男人。因他一心国事,无暇私 情,辜负了林朝英;又因争强好胜,尽管是相恋 一生,却仍是“落得情天长恨,一个出家做了黄 冠,一个在石墓中郁郁以终”。
(一)小说据历史虚构有三类: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三、金庸小说中的用典
典故有文史哲。一是使情节生动活泼,二 是增加知识与趣味,三是增加小说的厚度 与深度。
1、历史政治典故。 如?射雕英雄传?成吉思汗请丘处机真有其
事, 丘处机的信和诗歌全录。?鹿鼎记?尼 布楚条约全录。?碧血剑?袁承志在徐达故 居时就把历史典故写出来。
第27页,共33页。
第19页,共33页。
2、以史点染。
以虚构人物故事为主,而以历史为背景 。
?射雕英雄传?是历史与传奇的结合。人物 成吉思汗部将、儿子窝阔台、拖雷,政敌 王罕、札木合;远征花剌子模。
?倚天屠龙记?明教历史,还写了元顺帝 、张士诚、陈友谅,张三丰、彭莹玉和 周颠等人。
?天龙八部?写大宋、大辽、大理、女真 和大燕国的历史,历史人物都是武功高
第7页,共33页。
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 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 立全真教。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 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 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
第8页,共33页。
女真和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最伤脑筋的就是 没有好方法化解民族矛盾,而王重阳的清修主 张正好消磨汉人对抗异族统治的斗志,有利于 缓解民族矛盾和稳固异族君主的统治地位,所 以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派在金元两个外族统治时 代得到迅猛开展。
第18页,共33页。
〔一〕小说据历史虚构有三类:
1、依史敷衍。
按照历史走向和人物进展虚构。
?书剑恩仇录?虚构乾隆身世、胞弟陈家洛 、喀丝丽是乾隆宠爱的香妃等。
?碧血剑?虚构袁承志来写历史人物如崇祯、 李自成、李岩、皇太极、多尔衮等。
?鹿鼎记?写的历史人物超过100人,康熙 、鳌拜、郑经、陈近南、黄宗羲、吕留 良、李自成、陈圆圆等等。写了杀鳌拜 ,中俄条约、文字狱。 虚构和历史结合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2、文学典故。
《射雕英雄传》黄药师唱:‚伊上帝之降命,
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 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 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天长地久, 人生几时?先后无觉,从尔有期。‛出自曹植为
3、着意虚化历史背景。
《笑傲江湖》《侠客行》。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 《飞狐外传》展现秘密会社,是天地会传 说中的‚红花会‛及‚山宗‛、‚华山 派‛,借助传统表现反抗暴政、抵御外侮、 兴复故国、振兴民族的主题。 金庸小说讨论朝廷暴政和官吏昏庸如何激 发内乱外侮,以致生灵涂炭,民族蒙难的。
金庸对儒家的态度,是现代社会与 儒家思想的融合。 强调儒学传统与礼教大防对立。 赞同岳飞和范仲淹等人的儒家理想 人格。 郭靖与黄蓉游岳阳楼,理解了‚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内涵。
(二)道教
全真教:王重阳(1112年—1170年),北宋末京 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 原名中孚,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 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 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金正隆四年(1159),愤然 辞职,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 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 穴墓,取名‚活死人墓‛,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 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
黄蓉道:‚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 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宁可杀 身成仁,也不肯亏了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 好男儿大丈夫。‛郭靖连连点头,道:‚蓉 儿,你怎想得出这么好的道理出来?‛ 黄蓉笑道:‚啊哟,我想得出,那不变了圣 人?这是孔夫子的话。我小时候爹爹教我读 的。‛郭靖叹道:‚有许许多多事情我老是 想不通,要是多读些书,知道圣人说过的道 理,一定就会明白啦。‛ ————《射雕英雄传》
金庸小说中的国学ppt
颜真卿所书诗帖中变化出来的《裴将军诗》武功,一共23 个字:“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 腾陵何壮哉!”
书
儒释道 小说语言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张 旭 草 书
书
儒释道 小说语言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书
怀 素 草 书
儒释道 小说语言诗词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天元之术
即今日代数中多元多次方程式,我国古 代算经中早记其法,天、地、人、物四 字即西方代数中X、Y、Z、W四未知数。 算经中共有一十九元,「人」之上是 仙、明、霄、汉、垒、层、高、上、天, 「人」之下是地、下、低、减、落、逝、 泉、暗、鬼。算到第十九元,方才有点 不易罢了
儒释道 小说语言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金庸小说中的奇门术数
奇门:在古代,国 家政法与军事阵法 统称为奇门。 术数:古代将数学 称为术数,我国宋 代数学水平已经相 当之高。
儒释道 小说语言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琴
琴箫合奏《笑傲江湖》欣赏
古琴 儒释道 小说语言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全国统编教材高二第四册《语文读本》 儒释道 小说语言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小说语言艺术 郭芙一呆,儿时的种种往事,霎时间如电 光石火班在心头一闪而过:‘我难道讨厌他么? 武氏兄弟一直拼命讨我喜欢,可他却从来不理 我。只要他稍微顺着我一点儿,我便为他死了, 也所甘愿。我为什么老是这般没来由的恨他, 念着他,但他竟没半点将我放在心上?’…… 二十年来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 杨过,总是将他当作了对头,实则内心深处, 对他的眷念关注,故非言语所能形容。 ——《神雕侠侣》三十九回《大战襄阳》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
摘要:本文以金庸小说的历史大背景入题,简述这些背景之下佛学思想存在的作用,其次对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的形成和演变进行具体的阐释,文章试从不同人物身上的佛性禅心进行阐述从而对比分析,并分别得出结论。
然后简述佛学的产生发展以及对金庸创作的影响以及金庸小说中佛学思想的现实意义,最后说明金庸小说中融合佛学思想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金庸,佛学,思想演变,武侠1 引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
除了197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越女剑》是以春秋末年吴越之争为大背景之外,另十四部小说的历史背景皆在宋元明清这四个朝代之内,可以说其小说在时间上有很好的衔接性。
而对于小说的创作来说,朝代的更替,各民族之间的斗争,人类的斗争,思想的碰撞,这些种种的矛盾能够更好的为小说提供卖点,也为作者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一般来说武侠小说都是以古代为社会大背景,金庸的武侠小说也不例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儒道佛的思想能够更好的铺展开来,也更有说服力。
放眼这些小说的历史环境多在宋辽之际、宋蒙之际、元明之际、明清之际,汉族和契丹、蒙古、满族等的民族之争。
可以说金庸在其小说时代背景的选择上并非偶然,在政权更替之际各类矛盾会显得特别突出。
而金庸在描写这些冲突的过程中,大多以汉族文化为中心,通过大量正面描写来灌输汉人皇朝正统观念,但同时也夹杂了对少数民族英雄的描写,委婉地批判了民族霸权主义思想。
[1]在这些中国民族矛盾最为尖锐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战争杀戮似乎无处不在。
但,在一些特定的人身上会体现出一定的佛性禅心,正所谓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明的存在。
佛学思想在此时就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为路上的人们指明彼岸的方向。
金庸先生也曾说过“我写小说,旨在刻画个性,抒写人性中的喜愁悲欢。
”[2]金庸先生借佛法来开化人性,表面写佛性实际为表现人性,旨在阐述“悟”这个道理。
2 异彩纷呈的思想演变纵观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儒、道、佛思想的影响很重。
金庸武侠小说儒、道、佛创作思想的衍变融合
Evolu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in Jin Yong' s Swordsman Novel 作者: 傅强
作者机构: 襄阳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湖北襄阳441021
出版物刊名: 襄樊学院学报
页码: 71-7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思想
摘要: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华人世界,不仅是因为其塑造的绚丽江湖,更是因为充溢其中的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佛家思想。
金庸做为一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潜意识里就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文化进行参照思考,并将这些人生领悟蕴藏于作品之中,沿着由儒至道、由道入佛的轨迹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设置情节。
这个衍变融合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创作思想上,更是金庸做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思辨过程。
金庸小说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
金庸武侠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阅读金庸小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儒家的仁爱、王道和民本思想,道家深邃博大、无处不在的辩证方法,以及佛家精神疗救伤痛,弃恶扬善的教化作用等等。
他的小说赞美了儒家的人生态度,同时又肯定佛道两家的哲理精神,在小说中儒佛道互补。
在爱国、重义、尽孝、尊师、守信这类基本道德方面,金庸小说从儒家吸收了很多,但在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选择上,作品又宣扬佛道两家的思想。
以下分别浅析金庸小说中的儒道佛思想,并且简单的分析一下在当代的意义。
一金庸及其作品简介1金庸简介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浙于江海宁袁花镇,是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
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
2 金庸作品主要的14部被人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雪─《雪山飞狐》(1959年)连─《连城诀》(1963年) (又名《素心剑》)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鹿─《鹿鼎记》(1969—1972年)笑─《笑傲江湖》(1967年)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侠─《侠客行》(1965年)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碧血剑》(1956年)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其他的作品《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袁崇焕评传》(附于《碧血剑》之后)《三十三剑客图》(附于《侠客行》之后)《成吉思汗家族》(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关于“全真教”》(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易经·阴阳与术数》(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收)《陈世骧先生书函》(附于《天龙八部》之后)《康熙朝的机密奏折》(附于《鹿鼎记》之后)《金庸散文集》二金庸武侠中的儒家思想1 儒家简介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君子"文化,它把"君子"的行为、道德规范作为"成人"的标准,希望人们去努力达到。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金庸先生是一位以武侠小说闻名于世的作家,他作品中所营造的江湖世界中,不仅有剑术、技能等武术元素,更深入触及了佛学思想,而这种佛学思想也是其作品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人物形象中的佛学思想在金庸小说中,有很多人物是凭借佛学思想而得到成功的。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张无忌和段誉两位人物,他们在小说中的成长历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佛学思想。
1、张无忌的佛学修行张无忌是《倚天屠龙记》的主角之一,他在修行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了相思之苦,这使得他陷入了烦躁、困惑之中。
但经过南帝段智兴的开导之后,张无忌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所在,并在南诏的“穿云箭法”中寻找到了和解。
这种佛学思想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教导我们应该在面临纷扰和革命时,理智地抉择,才能取得成功。
2、段誉的悟道经历段誉是《天龙八部》的主角之一,他在成长历程中也体现出佛学思想。
在大理国疗伤期间,段誉得到了天竺和尚的指点,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方向。
此后,他在江湖生涯中不断地摆脱世俗上的烦恼,经历了佛教的“三昧”,从而达到了“悟道”的境界,真实感悟到远离纷扰的平静与自由。
段誉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生命和去体味生命。
二、佛学思想在小说情节中的体现金庸小说中,佛学思想不仅反映在人物形象上,还体现在小说情节中。
从小说的情节上来看,在每一次的波折中,主角们都会寻找佛学思想的启示,从而有所收获。
1、忘恩负义与慈悲为怀的对比在《鹿鼎记》中,主角韦小宝忘恩负义地欺骗了许多人,其中就包括原本拯救了他性命的“荣府教头”。
但在小说最后,韦小宝在修行和获得宝藏之后,深自反省,并决定继续保护“荣府教头”的后代,并为其筹备晚年生活。
这种佛学思想的体现让我们知道,不管多大的仇怨,只要人们有一个慈悲的心,就能寻回自己的善良。
2、“以柔克刚”的道理在《天龙八部》中,主人公段誉早年经历时,被剑道高手雁丘学士教导“以柔克刚”的理念,从而领悟到习武之法的关键在于调和内心和外界的达成方式。
金庸小说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
金庸武侠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阅读金庸小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儒家的仁爱、王道和民本思想,道家深邃博大、无处不在的辩证方法,以及佛家精神疗救伤痛,弃恶扬善的教化作用等等。
他的小说赞美了儒家的人生态度,同时又肯定佛道两家的哲理精神,在小说中儒佛道互补。
在爱国、重义、尽孝、尊师、守信这类基本道德方面,金庸小说从儒家吸收了很多,但在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选择上,作品又宣扬佛道两家的思想。
以下分别浅析金庸小说中的儒道佛思想,并且简单的分析一下在当代的意义。
一金庸及其作品简介1金庸简介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浙于江海宁袁花镇,是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
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着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
2 金庸作品主要的14部被人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雪─《雪山飞狐》(1959年)连─《连城诀》(1963年) (又名《素心剑》)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鹿─《鹿鼎记》(1969—1972年)笑─《笑傲江湖》(1967年)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侠─《侠客行》(1965年)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碧血剑》(1956年)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其他的作品《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袁崇焕评传》(附于《碧血剑》之后)《三十三剑客图》(附于《侠客行》之后)《成吉思汗家族》(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关于“全真教”》(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易经·阴阳与术数》(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收)《陈世骧先生书函》(附于《天龙八部》之后)《康熙朝的机密奏折》(附于《鹿鼎记》之后)《金庸散文集》二金庸武侠中的儒家思想1 儒家简介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君子"文化,它把"君子"的行为、道德规范作为"成人"的标准,希望人们去努力达到。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金庸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佛学思想。
佛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在金庸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佛学思想的碎片,这些碎片组合在一起,可以对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我们可以从金庸小说中的一些对话片段中找到佛学思想的影子。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黄蓉经常在一起讨论一些深奥的哲学问题,其中不乏涉及到佛学思想。
郭靖曾经向黄蓉请教“修行之道”的问题,黄蓉则回答道:“修行之道在于心,无所不在却又无所牵扯。
”这句话虽然不是直接引用佛经中的文字,但却道出了佛学思想中的“无我”、“无相”等概念。
在金庸小说中,这样的对话片段屡见不鲜,正是金庸先生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将佛学思想巧妙地融入了他的作品中。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佛学思想的一些特点。
金庸小说中有不少人物身怀绝技,却不善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对世俗名利不感兴趣。
这些人物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了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特点,正是佛学思想中“无欲无求”、“超脱世俗”等概念的体现。
金庸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在遭遇逆境或者面对生死考验时,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外物所累,正是佛学思想的“无畏无憾”在他们身上的体现。
金庸小说中的情节和情感也蕴含了丰富的佛学思想。
在《笑傲江湖》中,主人公令狐冲和岳不群的师妹岳灵珊的爱情故事,虽然最终悲剧收场,却流露出了深沉的佛学思想。
在佛学中,爱情是一种对于世俗的执着,而佛学的境界是要摆脱一切执着。
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令狐冲最终放下了对岳灵珊的爱情,接受了出家为僧的安排。
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正是佛学思想所倡导的。
我们可以从金庸小说中的一些隐喻和象征中找到佛学思想的影子。
在金庸的小说中,常常以自然景物或者一些符号来表达一些深刻的哲理,这些隐喻和象征往往与佛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天龙八部》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形象,就是金庸巧妙地利用隐喻和象征来传达佛学思想的典型之作。
金庸作品中的佛学文化
金庸作品中的佛学文化凤凰网佛教文化27人参与6评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摄影:妙传文/米广弘有“香港四大才子”之称的金庸先生,是当代武侠小说家、新闻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是香港文化的精彩一页。
金庸先生的小说,从中华优秀传统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他堪称古今武侠文学第一人,其作品刊印数以亿计;毫不夸张地说,海内外有华人处便可见金庸小说。
此外,他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在很多重大事件中都留下了他积极的影响。
金庸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了解是相当广泛的。
儒道之外,他对佛教、佛学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在中年之后,他集中学习、参悟佛禅。
他曾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讲:“佛法的作用应当主要是勉励人们提高道德修养,克制过分的贪心和欲望,为社会及旁人的福利作出贡献……考虑它的社会效果,我们似乎应当着重它慈悲、和平、息争和爱的一面,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合作。
”有关佛教的情节、人物贯穿在他整个创作过程中——主要作品全都有涉及佛教之处。
例如,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整个故事建立在陈家洛神秘的身世之上,而这个谜与一个犯戒的少林弟子有关。
陈家洛要打探自己身世之谜,又有夜闯南少林的情节。
到了《射雕英雄传》,就进了一步。
书中作为故事展开的大背景,构设出武林五大高手。
其中“南帝”出家为一灯大师。
在他身上生发出一系列与佛教有关的故事,包括为郭靖、黄蓉宣讲《大庄严论经》。
这个线索到了下一部《神雕侠侣》里继续展开,写一灯舍生度化裘千仞,情节惊心动魄,把一个高僧大德的慈悲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
到了他所写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中,则用很大篇幅着意写了主人公韦小宝到少林寺里做住持,然后再上五台山住持清凉寺。
其中夹杂写青庙黄庙种种情事,虽有几分滑稽,却也详尽恰切。
不过总体来看,在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作品里,佛教的要素表现得最集中、最有深度的还是在《天龙八部》之中。
在《天龙八部》涉及佛教的诸多因素中,作者着力最多的是虚竹这个人物形象。
金庸小说中儒_释_道思想的转变与融合
第二组作品起,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儒学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 的道家思想。从《神雕侠侣》中杨过的人物形象可以充分说明这 一点。杨过“自幼失教”,然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杨过身上更多的 集中了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的思想。并且杨过是做为郭靖的对比 人物出现的。如果说郭靖为正,杨过则为奇; 郭靖中流砥柱,杨过 剑走偏锋; 郭靖是侠之大者,杨过是侠之风流。在世俗的眼光中, 师徒的名分不可逾越,杨过和小龙女却无视周围社会的圧力,英 雄大宴上激战正酣,杨过和小龙女却恍然不闻,执手言欢,情意缠 绵。最终他们抛开名分,由师徒结为夫妻。面对武林群雄的质问 与指责,杨过斩钉截铁铁的回答: “你们斩我一千刀、一万刀,我 还是要她做 妻 子 ”。[79]既 便 是 后 来 得 知 小 龙 女 曾 被 尹 志 平 奸 污 后,杨过仍不以为意,坚定的要和小龙女结合。杨过是礼教习俗 的自觉的叛逆者,同时也是道家人性自由、个性解放的自觉执行 者。而《笑傲江湖 》中 的 令 狐 冲 则 将 道 家 的 人 性 自 由、个 性 解 放 思想发展到了高潮,他没有“为国为民”的机会和倾向,他甚至说 不上是个英雄人物,但是他令人感动,教人敬重,就是因为他的性 格和感情完全没 有 一 丝 卑 劣 的 地 方,因 为 他 宁 愿 付 出 最 大 的 代
金庸国学
儒释道 小说语言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小说语言艺术 郭芙一呆,儿时的种种往事,霎时间 如电光石火班在心头一闪而过:‘我难道讨厌 他么?武氏兄弟一直拼命讨我喜欢,可他却从 来不理我。只要他稍微顺着我一点儿,我便为 他死了,也所甘愿。我为什么老是这般没来由 的恨他,念着他,但他竟没半点将我放在心 上?’……二十年来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 每一念及杨过,总是将他当作了对头,实则内 心深处,对他的眷念关注,故非言语所能形容。 ——《神雕侠侣》三十九回《大战襄阳》
琴
琴箫合奏《笑傲江湖》欣赏
古琴 儒释道 小说语言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棋在《天龙八部》 棋 中,得到宣扬。珍珑棋 局作为当代棋坛的一道 大餐,引无数爱好者竞 折腰。虚竹心怀善念, 这种毫无争夺之心,却 被古人所信仰的理念, 另珍珑棋局大开,令我 们匪夷所思,遐想联翩。
儒释道 小说语言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值得一提的是, 金庸小说中的书画, 也大大体现了小说中 背景似的衬托意境。 正可谓是“书中有画, 画中有意。”
儒释道 小说语言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医术
关键词: 1.胡青牛医经 2.张无忌医术 3.“着手成春”贝海石 4.平一指 5.程灵素用毒 6.五毒教
儒释道 小说语言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小说中的术数
2 9 4 3 5 7 6 1 8
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 排成三列,不论纵横 斜角,每三字相加都 是十五。为桃花岛阵 图的根基。 有歌诀传世:九宫之 义,法以灵龟,二四 为肩,六八为足,左 三右七,戴九履一, 五居中央。 亦有四四图,五五图, 以至百子图
儒释道 小说语言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 奇门术数 医酒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
金庸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位,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佛学思想。
这些思想既体现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又反映在小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体现在人物形象上。
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往往具有强烈的悟性和修行的心态。
如《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在得到达摩祖师点化之后,明悟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并开始修习佛法。
他通过佛法的引导,逐渐学会了放下一切执着,成为了真正的佛门弟子。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还体现在故事情节中。
在金庸的小说中,佛法被描绘成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它能够战胜一切邪恶与黑暗。
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凭借佛法的启示,终于看破了金轮寺高僧的伪善,从而找到了练习神雕大侠的秘籍。
这种通过佛法破解困境的情节,反映了金庸对佛学的认可和推崇。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还体现在作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
金庸的小说中往往强调和谐、善良和光明的力量,在面对黑暗和邪恶时,人们应该依靠佛法的指导,保持善良的心态。
如《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和小龙女,他们凭借佛法的指引和自己内心的善良,最终战胜了邪恶势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对于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作品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表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金庸对佛学的理解和思考的体现,也是他对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这种融合了佛学思想的武侠小说,不仅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也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
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金庸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其中不乏包含许多佛学思想的元素。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人生观念等方方面面都充满了佛学的熏陶,展现出了深厚的佛学思想内涵。
本文将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多部金庸小说中入手,深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佛学思想。
首先来看《射雕英雄传》,金庸小说的开山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金庸塑造了郭靖这一经典形象。
郭靖修行少林武学期间,接受了延福和尚的启蒙教育。
延福和尚的教育方式和思想体系深受佛教影响,他为郭靖传授武学之余,还不断强调个人修行和心性修炼的重要性。
在郭靖对待江湖恩怨时,都能够以平常心对待,不被名利所诱惑,展现出了佛学中脱离红尘的理念。
而在《神雕侠侣》中,则是通过张无忌和虚竹两位主人公,将佛学思想更加深入地融入其中。
张无忌虽然出身于武林世家,但在逃避世俗纷争并追求内心真正安宁的道路上,却受到了佛法的指引。
在与敌人激战中受伤的虚竹,在佛法的熏陶下体悟到了“心境即佛境”、“人生即禅生”的思想。
他在后来成为少林寺方丈之时,更是将佛学智慧倾注以化解江湖恩怨,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至于《倚天屠龙记》,则是通过张无忌与张三丰师徒的故事,展现了佛学思想在修行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张无忌师从张三丰,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炼,最终在张三丰的引导下明白了顿悟和般若的含义。
张三丰口传心授的佛学思想,无疑在张无忌成长的历程中扮演了积极的指引者和引路人的角色。
最后来看《笑傲江湖》,在小说中,金庸将佛学思想渗透到了武林江湖的生死恩怨之中。
主人公令狐冲在悟道于大都会王夫人之宅的自刎之后,远走边疆,隐居林间。
他在江湖生涯的弃尘禅修,用佛法来安抚内心的纷争和挣扎。
在这一过程中,他对江湖世态和名利的看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终达成对佛学思想的领悟。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并非局限于特定角色或特定情节,而是贯穿于整部作品的情节线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