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里罗 向死而生_向生而死_论_白噪音_的死亡主题_苏锑平

合集下载

快感与焦虑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媒介文化研究

快感与焦虑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媒介文化研究

1、对文学创作方式的影响
1、对文学创作方式的影响
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性对当代文学的创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叙 述方式和文化元素的运用为其他作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灵感。许多当代作家 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唐德里罗的影响,尝试在小说中使用更加复杂的叙述方式和更 加多元的文化元素,使得当代文学更加丰富和多元。
3、科技与人性的危机在《白噪音》等作品中,唐德里罗探讨了科技 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3、危机主题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唐德里罗的小说中危机主题的呈现,不 仅是为了揭示问题和反映时代变迁,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揭示, 启示读者深入反思人类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他通过刻画人物在危机中的抉择和成 长,鼓励读者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危机,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发现生 命的意义和价值。
1、小说叙述方式
唐德里罗的小说采用了复杂的叙述方式,打破了传统小说中线性叙述的惯例。 他的叙述方式充满了跳跃和不确定性,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猜测和推断。 这种叙述方式体现了后现代性中的非中心化、破碎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得小 说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状态。
2、小说中的文化元素
理论综述
理论综述
后现代性是指对现代性观念的批判和反思,它认为现代性所倡导的理性、进 步、自由等观念不过是一种假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充满不确定性和相对性的。后 现代性强调差异、多元性、不确定性、流动性等概念,试图通过对传统观念的解 构和颠覆来寻找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性分析
1、小说叙述方式
2、小说中的文化元素
唐德里罗的小说中充满了各种文化元素,包括流行文化、电视文化、广告文 化等。这些文化元素在小说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还反映了后现代 社会中文化的高度碎片化和多元化。同时,这些文化元素也使得小说的意义更加 不确定,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解读和阐释。

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中的死亡意识

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中的死亡意识

104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中的死亡意识文/牛敏 张瑞红摘要:哲学上对死亡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被誉为“美国死亡之书”的《白噪音》一书却将“死亡”一词剖析的淋漓尽致。

死亡意识通常是现实的反映,它是后现代工业社会异化过程中的产物。

本文将逐一探讨小说中死亡意识是如何与主人公发生联系以及死亡与现实是如何产生矛盾等问题。

关键词:死亡意识;后现代工业社会;现实唐•德里罗(Don DeLillo ,1936-),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其经典作品《白噪音》一经发表,就备受评论家们的关注,并于1985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

德里罗本人曾荣获美国笔会/索尔•贝娄文学终身成就奖,耶路撒冷奖等十多种重量级文学奖项,其在美国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堪比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 ,1937-)。

《白噪音》——一部后现代社会的史诗,其中虽然以描绘杰克一家的生活为主线,但全书涉及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大众媒体,消费价值观,家庭伦理,生死哲学等的探讨错综交织,既有视觉上的演绎,又给人以心灵上启迪。

本文意在探讨与上述种种主题密切相关且不可避而不视的主题——死亡。

全书以热闹非凡的现实场景开头,以惊悚刺激的谋杀结尾,让人不由得思考:死亡意识是如何与主人公发生联系,又是如何与现实产生矛盾?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一一探讨。

一、白噪音——与死亡的对话死亡是人的一生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自人类有了自我意识,死亡就开始显现出复杂而具体的形态。

人类对死亡的思考,不仅是个体对自我进行的独立审视,也是个体在社会及周边事物影响下被动产生的刺激反应。

死亡意识一方面是个体建构自我的心理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个体思想升华的结果,它是“关于死亡的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既包括个体关于死亡的感觉、情感、愿望、意志、思想,也包括社会关于死亡的观念、心理及思想体系”(孙利天,2001)。

在《白噪音》一书中,死亡呈现出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他者”,无时无刻的出现在小说的每一章节,萦绕在主人公杰克及其家人的脑海中,正如白色噪音般充斥着整个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法挥之不去。

论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中美国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病理的心理机制

论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中美国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病理的心理机制
杰克 就是生活 在美 国晚期 资本 主义中 的精 神障碍者 的代表 ,这种普遍存在的以独裁 的妄想狂和对邪恶的崇拜 为特征的现象描绘 出了当代美国文化 中的一种精神状 态。
● 群体性死亡恐惧症
死亡恐 惧症或死 亡焦虑是 人类普遍 的心理 现象 ,但 当它成为一种强迫性的 、病态的 、不正常的 、持续的对 自 身死亡 的恐惧 时,就变成 了一种精 神病症 状。通常来说 , 生活在一个富足的社会 ,不用担心缺乏生活必需品 ,没有 想要伤害别人 的打算 ,也不必担心被别人伤害 ,人们应该 不会 被死亡焦虑所 困扰 。但是在 《白噪音》中,情况却并 不是这样 :所有 的人都被死亡恐惧所 困扰 。
小说 中的人物都 沉浸在死 亡恐惧 中的原 因之一是传 统价值 观的倒塌 。例如希 特勒和纳粹 取代 了人们 的宗教 信仰 ,让 人们觉得 他们归 属于一个 比他们 自己 、比死亡 都要 大的群体 ,而这种感 觉帮助他们抵 挡 了对 死亡 的恐 惧 。小 说 的 主 人 公 杰 克 主 要 的 研 究 对 象 就 是 希 特 勒 。他 进行 这项研 究 的主要 目的就是增 强他 自己的精 神力量 , 抵抗对 死亡 的恐惧 。所 以当他得知 死亡 已经植 入 了他 的 体 内 ,他脑子里 唯一 的想 法就是他需 要他 的 “学袍和墨 镜”,因为只有把 自己和希特勒联系到一起 说 中 的另 一个 情节也 能证 明杰 克把希特 勒当成 了 自己的护身 符 。某 天晚上被 sbJL子怀 尔德吵醒后 ,杰克看 见一个 白 头 发 的 男人 坐 在 后 院 中 ,“明 显 和强 烈 的恐 惧 开始 降 临 ”,他 脑 子 中 的 第 一 个 念 头 就 是 这 可 能 是 … 死 神 ’, 或 者 ‘死 神 ’的 听差 … ‘可 能 是 口诵 警 句 、预 言 世 界 末 日 的人 ” (德 里罗 ,1985:266—267)。他紧 紧抱住 一本 希特 勒 的 《我 的奋斗》,因为这能给他勇气来直 面这个 白头发 的男人 。后来他才发现这个人是他 的岳父 。

关于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中死亡恐惧分析

关于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中死亡恐惧分析

论文关键词:唐·德里罗白噪音死亡恐惧心理论文摘要:美国当代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唐·德里罗的作品《白噪音》,阐述了恐惧的表现、恐惧的克服方法和恐惧的原因,揭示“美国死亡之书”的深刻含义: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超级市场的兴旺、媒体的传播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噪音——幻想破灭、内心的痛苦、精神扭曲变态。

引言后现代主义小说《白噪音》(WhiteNoise)的作者唐·德里罗对美国文化的病理结构具有过人的透析能力,他被誉为“20世纪的狄更斯”,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主要代表。

《白噪音》一书探讨了死亡主题,背景是一个美国中西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

小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对死亡产生的恐惧心理,因此,这部小说被称为“美国死亡之书”。

小说的主人公杰克51岁,是学院希特勒研究系主任,曾经历了四次婚姻,有8个孩子。

杰克的几个前妻为中央情报局做事,行踪神秘。

现在的妻子芭比特温柔体贴,是一位贤妻良母,这使他感到很安全。

夫妻二人看电视、逛超市,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但是,他们内心都充满着对死亡的恐惧,两人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谁会先死。

杰克在一次有毒气体泄露事件中接触到致命的毒气,根据计算机计算的结果,他活不了多久。

而芭比特则背着他暗中接受治疗,通过肉体交易从医师那儿获取治疗死亡恐惧症的实验新药。

杰克发现他的“避风港”不复存在,十分震惊。

杰克找到医师,向他开枪,但没把他打死,出于怜悯,又把医师送到教会办的医院,在那儿的修女告诉他:神职人员根本不信上帝,只是假装有信仰,否则整个世界就会崩溃。

这部小说的前1/3没有什么情节进展,也无任何悬念,完全是这个家庭成员的琐碎生活片段的堆积。

在小说第二部分这个家庭所在的小镇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全家人不得不和邻居一起离家逃难。

小说第三部分揭示了事件后夫妇两人各自对死亡的焦虑。

这本书的结尾部分有一个类似通俗小说式的很短的高潮。

2021 阅读精选 考前必读美文 《向死而生》 阅读及解析

2021 阅读精选 考前必读美文 《向死而生》 阅读及解析

【寄语】「考前必读美文」向死而生史铁生说,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若不是他亲身经历过死亡的威胁和折磨,又如何能深刻领悟生命的真谛,淡定从容地面对死亡?一场葬礼,让专注工作、无暇他顾的袁君重新反思生命、审视生活:曾经,我们发誓要改变清贫单调的生活,追求富足刺激。

而等我们到达了所谓的人生高峰,却发现,一路走来,那被忽略的亲人,被忽视的沿途风景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人生是一次单向旅行,结果已注定,恐惧或者逃避都不能改变这结果。

袁君在他人的葬礼上读懂了生命,在自己的生活里学会了珍视。

那篇篇感人肺腑的文字,是对逝者的尊敬,更是对生者的勉励。

当我们从死亡的角度回溯生命,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披文入情】向死而生①袁君的人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葬礼劈成了两个世界。

那场葬礼之前,袁君是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过着有选题忙死、没有选题死忙的高压生活。

一个“劈”字写出袁君受的震撼之大。

“忙死,死忙”,写出工作本质,突出压力之大。

②2004年,特别报道组的一个同事因过劳猝死,台里委托袁君为其做一个悼念的片子,袁君制作得很用心。

片子的解说词后来被同事的家人看到,他们希望将其作为葬礼上的悼词,而袁君成了葬礼上当仁不让的主持人。

“猝死、用心”,两者矛盾关联。

得到本身也是失去。

③葬礼简朴厚重,在哀乐声中,袁君读着为同事写的悼词:“他总是在每一条新闻播出之后努力地思考,看看整个事件是否还有继续跟进的可能,看看自己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是否还有缺陷。

他说,这既是一种职业要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成功有时就是一种为难。

”“为难”二字颇具哲理,引人深思。

成功是为难,人生又何尝不是呢!④“或许,直到骤然离去,他依然没有实现他想要的成功。

可是,一个人,在他活着的每一天都努力超越自己,这种坚持本身就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尽管他没有来得及问自己是否令自己满意,可是,我们可以替他回答:他来过,很优秀!”人生的意义也许不在达到的高度,而是在走向那个高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服输以及超越自我的勇气。

物品天堂中人的主体性沦丧-《白噪音》中人的物化分析

物品天堂中人的主体性沦丧-《白噪音》中人的物化分析

物品天堂中人的主体性沦丧《白噪音》中人的物化分析物品天堂中人的主体性沦丧——《白噪音》中人的物化分析唐·德里罗(Don DeLillo,1936--)作为美国当代社会的解剖者和评论家,德里罗对其所生活的美国社会极其了解,杨仁敬教授评论说“他的小说成了探索美国社会生活的指南”,“表现了现代人的厌倦、游戏、自恋、偏执和异化。

”[1](杨仁敬167)《白噪音》(White Noise)是德里罗的“突破性作品”[2] (Lentricchia 6)。

这本小说获得了1986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

小说主要是以“山上学院”的一名教授杰克·格拉迪尼(Jack Gladney)为叙述者,描述了后现代社会中人们表面平静生活的背后,深受大众媒体、消费和科技等的支配和影响。

国内学者多从消费文化、大众媒体、生态等角度给予解读和分析。

大多集中在消费现象的分析上。

笔者认为消费作为小说的一大主题,作者绝不是在纯粹描述当代社会的消费现象,而是想深入去探索消费对当代美国大众的支配和控制,以及对他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笔者主要以此为切入点,探讨《白噪音》中人的物化的现象及其本质。

一.家庭丰富的物品对人生存空间的挤压卢卡奇认为物化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

”[3](卢卡奇147)也就是说人的本性与其存在相冲突,人由主体变成了对象,人的活动的结果、人的创造物变成某种自律的,并反过来统治人、支配人的力量,人成为了物的奴仆,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在小说中,格拉迪尼一家所处的是一个充斥着各种商品的物质世界,这些商品或者物品摆放在超市的货架上,储藏在杰克的家中。

有人在的地方,便有物品在,人是这些物品的创造者,但这些物品就像卢卡奇说的那样,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不依赖创造者的独有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与人相隔离的,它们有自己的运动系统和规律,就像市场规律,它们不依赖人,而反过来还支配人、控制人。

以《白噪音》为例看德里罗的生态思想

以《白噪音》为例看德里罗的生态思想

以《白噪音》为例看德里罗的生态思想作者:叶华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9期内容摘要:小说《白噪音》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一部“生态灾难小说”。

作者以深度讽刺的笔触展现了后现代社会自然生态与科技发展的矛盾,美国人精神上的压抑、焦虑和异化现象,以及由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导致的失衡的社会生态环境。

本文从自然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三个核心维度探讨德里罗生态思想,以期引发人们对当下严峻生活环境和人类精神失衡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白噪音唐·德里罗生态思想唐·德里罗(Don DeLillo, 1936-),美国杰出的后现代派小说家之一,带着对社会问题强烈的责任感从事着文学写作。

他深切关注环境污染、科学技术、消费文化,以及这些异化的现象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唐·德里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他1971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美国的传说》(Americana),一举成名,先后又发表了《白噪音》(White Noise,1985)、《天秤星座》(Libra, 1988)、《地下世界》(Underworld, 1997)、《大都会》(Cosmopolis,2011)、《欧米茄点》(Point Omega ,2013)等15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短篇小说、散文和剧本。

德里罗写作的题材有其独特性,写作手法也是一反传统,通过对政治阴谋、恐怖主义、生化危机、殖民主义、精神异化等问题的思考,揭示后现代社会下美国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其中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危机,更严重的是美国人与美国社会所面临的精神生态危机,文化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唐·德里罗是一个生态文学家。

《白噪音》是德里罗的代表作品之一,出版于1985年,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是一部以后现代文化为背景的“生态灾难小说”,以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家庭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生态意识是构筑这部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

《白噪音》中死亡主题的重新解读

《白噪音》中死亡主题的重新解读

收稿日期:2014-12-02作者简介:高莹(1988-),女,山东青州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语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㊂第13卷 第6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 l .13N o .62014年12月J O U R N A LO F HU A I B E IP R O F E S S I O N A L A N DT E C HN I C A LC O L L E G ED e c .2014‘白噪音“中死亡主题的重新解读高 莹,宋玲枝(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语言学院,山东青州 262500)摘要: 死亡 的主题贯穿了‘白噪音“的始终,唐㊃德里罗的‘白噪音“被一些美国学者将称为 美国的死者之书 ㊂借助拼贴㊁戏仿及结尾不确定性的后现代派创作技巧,德里罗在该小说中以更为新颖的方式呈现了死亡的主题,其意图在于启发读者对语言与现实社会进行全新的批判与反思㊂关键词:‘白噪音“;死亡主题;后现代派创作技巧;批判与反思中图分类号:I 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4)06-0084-02 1985年,‘白噪音“的问世进一步巩固了享有 文化解剖者 之誉的唐㊃德里罗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㊂ 死亡 这一文学的永恒主题在‘白噪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㊂在 白噪音 被用作小说名称之前,该著作曾一度被命名为美国的死者之书 ㊂[1]228德里罗的研究者马克㊃奥斯蒂恩称此书为 美国死亡之书 ㊂在接受亚当㊃贝格利采访时,德里罗也曾说: 如果写作是思考经过提炼浓缩的形式,那么,提炼得最浓缩的写作,也许就会终结为关于死亡的思索㊂ [2]102时至今日,中外学术界已对该著作从社会历史㊁文化㊁心理㊁文学形式及人类学等视角进行了剖析,贯穿小说始终的死亡主题更是其争论的焦点之一㊂然而,却很少有研究者从小说的后现代派创作技巧角度入手,分析德里罗对死亡主题的新颖呈现形式及背后蕴藏的意图㊂本文意在抛砖引玉,重新解读‘白噪音“中的死亡主题㊂一㊁‘白噪音“中死亡主题的呈现方式与其它涉及死亡主题的小说相比,‘白噪音“在呈现这一主题时运用的方式也极为独特㊂总体上,德里罗在呈现死亡主题时主要采用了三种后现代派创作技巧:拼贴㊁戏仿及结尾不确定性㊂事实上,德里罗在‘白噪音“中采用的拼贴和戏仿的后现代派创造技巧都属于 互文性 的范畴㊂ 互文性 (i n t e r -t e x t u a l i t y )这一概念最先由法国符号学家㊁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㊃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㊂她对 互文性 作了如下定义: 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㊂ [4]947由此看来, 互文性 强调的是文本之间互相指涉㊁互相映射的一种性质㊂ 互文性 随即成为后现代㊁后结构批评的标志性术语,后来通常作为后现代文本策略被使用㊂ 互文性 打破了文本的封闭㊁孤立㊁同质和统一的状态,将文本转变成了开放㊁异质㊁破碎㊁多声部的㊁犹如马赛克一样的拼贴,创造出了一种混合建构的效果㊂在‘白噪音“中,正是通过巧妙地运用了拼贴的写作技巧,德里罗帮助我们读者倾听到的是关于死亡态度的不同声音㊂在谈到死亡话题时,德里罗在小说中频繁提到‘埃及死亡之书“和‘西藏死亡之书“㊂这两部涉及死亡话题的古老著作都明确阐述过人类面对死亡应该持有的态度㊂例如,对古人和现代人㊁东方人和西方人关于死亡的认识有着广泛而深入研究的杰克的同事默里,曾对‘西藏死亡之书“所倡导的人类面对死亡的态度有过如下总结:西藏人试图认识实际的死亡㊂它就是与事物联系的终结㊂这一简单的真理却难以令人明了㊂但是,一旦我们不再拒绝死亡,我们就可以平静地去死,然后继续向前,去体验在子宫里再生或者犹太基督教中所谓的死后生活和灵魂出窍后的经历,或者乘坐不明飞行物旅行,或者去做任何我们想怎样称呼就怎样称呼的事情㊂我们可以心明眼亮地这样去做,而不必感觉敬畏和恐怖㊂我们不必做作地恋恋不舍地生,或者为此而恋恋不舍地死㊂我们径直向那滑动门走去 在西藏,死亡是一门艺术㊂[3]40可见,‘西藏死亡之书“将死亡看作是人类的必然结局,它认为:无论在任何时候,人们都应该坦然接受死亡;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死亡,死神的模样便不再狰狞㊂‘埃及死亡之书“与‘西藏死亡之书“对死亡有着共同的理解㊂然而,‘白噪音“中的人物却对死亡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不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接受死亡,而是深受死亡恐惧的折磨,并以各种方式,甚至是荒唐的方式,对抗着死亡㊂例如,大多数人通过看电视㊁购物的方式麻痹自己,缓冲死亡恐惧;杰克除了借助这两种方式外,还通过研究希特勒达到这一目的;芭比特则寄希望于高科技的产物 戴乐儿 药丸㊂除了运用拼贴以外,德里罗在‘白噪音“中还借助了戏仿的后现代派写作技巧呈现了死亡主题,挑战了传统的宏大叙事㊂首先,在小说的第三部分,杰克和默里在所谓的㊃48㊃苏格拉底式的漫步 中围绕死亡话题展开了长时间的讨论㊂在谈到人类应该如何减轻死亡恐惧感时,默里提到了弗洛伊德著名的 压抑 理论㊂默里提到: 痛苦㊁死亡㊁现实,这些统统是不自然的㊂我们不能按照它们的现实模样去忍受这些东西㊂我们知道得太多㊂所以我们自我压抑㊁妥协和伪装㊂这是我们如何幸存于宇宙之中的方式㊂这就是人类的自然语言㊂ [3]320杰克对默里的观点不以为然,他指出弗洛伊德的观点早已过时了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这一原本被当作是真理的理论体系如今却受到了现代人的质疑和挑战,这正是德里罗运用戏仿技巧所达到的效果㊂其次,提到 苏格拉底式的漫步 ,读者自然而然地能够联想到柏拉图的‘斐多篇“㊂在‘斐多篇“的结尾,苏格拉底为人类提出了死亡的解决方案,即只要我们以圣人般的信仰,坚定 灵魂不朽 ,就能愉快地走上死亡之旅㊂这位古圣人建议我们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死亡㊂然而,与‘斐多篇“中的 苏格拉底式的漫步 不同,杰克和默里的漫步收效甚微,直到漫步结束,他们也没能找到解决死亡问题的完美方案㊂最后,‘白噪音“的结尾具有不确定性和开放性,这也是其死亡主题呈现形式的新颖体现㊂正如学者马里恩㊃默里海德所指出的那样,‘白噪音“的结尾 缺乏传统故事情节的圆满解决 ㊂[5]402小说的最后一章由三个毫无关联的场景所组成:怀尔德在州际公路上骑着他的小三轮车左冲右突,十分惊险地逃脱了死亡;大批人聚在一起观看 美丽和恐怖的日落 ,以及铁匠镇的老年居民在重新排列了货架的超市里茫然失措㊂然而,对于人们应该对死亡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或者人们究竟是应该否定死亡还是坦然接受死亡这样的问题,德里罗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评论,也没有提供明确的答案㊂这种开放性的结尾或许令传统读者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是难以接受,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德里罗之所以采用以上三种独特的后现代派写作技巧呈现死亡主题是有意而为之㊂二㊁德里罗之写作意图德里罗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启发读者对语言和现实社会进行全新的批判与反思㊂首先,‘白噪音“中涉及死亡主题时运用的拼贴写作方式体现了德里罗对语言的新的认识与思考㊂在这部小说中,尽管在大多数人眼中,死亡具有威慑性,往往以狰狞的面目示人,然而在其他人看来,死亡却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人类不必畏惧死亡㊂因此,关于死亡的不同认识和观点的声音混杂在同一文本中㊂读者们不禁要问:死亡是什么?人类又该如何面对死亡?德里罗则借此启发读者:关于死亡,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因为所有关于死亡的认识只不过是语言的产物罢了㊂不仅作者利用语言构建 自我 ,甚至是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由语言构建出来的,即便是所谓的 真理 也逃脱不了语言构建的本质㊂然而,语言本身又具有局限性,对于语言以外的东西我们一无所知㊂因此,语言无法如实反映现实,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 真理 ,只有相对的 真理 ㊂此外,德里罗在‘白噪音“中呈现死亡主题时所采用的戏仿和不确定性的结尾则启发读者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㊂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在他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享受着大众传媒㊁消费主义和高科技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万物似乎处于完美平衡的状态中㊂然而,德里罗让读者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表面的平静之下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㊂现代人对大众传媒㊁消费主义㊁高科技等的过分依赖,反过来使人们面临着精神虚无和道德沦丧的危险㊂高科技和消费主义制造的各种所谓的 神话 在德里罗的揭露之下变得脆弱无比㊁不堪一击㊂三㊁结语德里罗在‘白噪音“中呈现死亡主题时所运用的后现代派写作技巧不仅是其对后现代文学创作的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他启发我们现代人不要迷失在由大众传媒㊁消费主义和高科技等所构建的 乐园 中,而应该对语言和现实生活进行全新的批判与反思,这也是‘白噪音“的独特魅力所在㊂不可否认,德里罗在‘白噪音“中关于死亡主题的精彩呈现不仅体现了其文学造诣,而且充分展现了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切的人文关怀㊂参考文献:[1] L e C l a i r,T h o m a s.I n t h eL o o p:D o nD e L i l l oa n d t h eS y s t e m sN o v e l[M].U r b a n aa n dC h i c a g o:U n i v e r s i t y o f I l l i n o i sP r e s s,1987.[2] D e P i e t r o,T h o m a s.C o n v e r s a t i o n s w i t h D o n D e L i l l o[M].J a c k s o n: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o fM i s s i s s i p p i,2005.[3]德里罗.白噪音[M].朱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4]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5] M u i r h e a d,M a r i o n.D e f tA c c e l e r a t i o n:T h eO c c u l tG e-o m e t r y o fT i m e i n W h i t eN o i s e[J].C r i t i q u e:S t u d i e si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 F i c t i o n,2001(2).责任编辑:张彩云㊃58㊃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论西方经典作家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论西方经典作家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第34卷第4期2019年8月Vol.34No.4Aug.2019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xi Science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论西方经典作家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李金鸣(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死亡”作为一个经典的文学主题贯穿在西方的文学谱系中,不同的作家都在作品中体现了自己独特的死亡意识,这些作家和作品共同组成了一支以“死亡”为书写对象的文学脉络。

通过从不同的“死亡”角度切入不同作家的心灵世界,包括歌德进取式的死亡意识,莫里哀之死对普鲁斯特的反讽式死亡观的影响,《哈姆雷特》中呈现出的死亡的欲望,以及卡夫卡带有负罪色彩的死亡观。

关键词:死亡意象;歌德;普鲁斯特;莎士比亚;卡夫卡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126(2019)04-0051-04在西方文学的经典传统中,“死亡”作为一个文学主题被很多作家在许多作品中反复地书写和讨论,“死亡”也因此超越了单纯的生活意义而具有了丰富的文学意蕴。

由于受到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家对“死亡”这一主题的书写和表达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这使得“死亡”在文学作品中拥有了不同的形式和内涵。

同时,这些作家和作品又共同构成了文学的经典传统,继而使“死亡”这一主题在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学宇宙中形成了一支独特的主题脉络。

这个脉络中既包括了每个作家对“死亡”内涵的原创性理解,又包括了作家和作家之间在精神层面上的相互浸染。

因此,通过“死亡”的分析来探讨西方作家的心灵世界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歌德进取式的死亡意识歌德经常作为一位作家而被大家所熟知,同时他也是一位一生都在探索的植物学家。

他曾提出“原型植物”的假想,试图证明所有的现代植物都是从同一种原始植物进化而来的。

虽然这个假想最终并没有被证实,但是这种“浮士德式”的近乎迷狂的沉浸于求索知识和真理的精神贯穿了歌德一生,也体现在了他的遗言和他的著作中。

读《向死而生》心得感悟感想

读《向死而生》心得感悟感想

读《向死而生》心得感悟感想《向死而生》是法国哲学家西蒙·波伏娃的一部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生死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在《向死而生》中,波伏娃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性。

她指出,生命的存在是脆弱而且暂时的,我们每个人都注定要面对死亡。

这种无法避免的命运给人们带来了恐惧和焦虑。

然而,波伏娃告诉我们,面对死亡的恐惧并不可怕,反而可以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

只有在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性和有限性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珍惜和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波伏娃还谈到了人与死亡的关系。

她认为,我们不能逃避死亡,也不能对死亡感到恐惧。

相反,我们应该像面对生命一样,正视死亡,接受死亡的存在。

只有面对死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终结,但也是新生的开始。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生命的终点,而忽视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在阅读《向死而生》中,我还看到了波伏娃关于绝望和希望的观点。

她认为,绝望不仅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而更是一种态度。

我们可以选择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绝望。

正是通过绝望,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珍惜生活的美好,享受生命的乐趣。

希望是一种力量,可以改变生活的现状和赋予我们前进的动力。

波伏娃还提到了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她认为,人们要拥有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人的自由行为不应该随意而为,而是应该基于自己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爱。

我们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也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要真正活出自己的生命。

除此之外,波伏娃还谈到了爱和孤独的主题。

她认为,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只有通过爱,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但同时,爱也意味着付出和承担责任。

我们要为自己所爱的人负责,愿意为他人付出。

而孤独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无论是在生命的起点还是终点,我们都是孤独的。

向死而生:我的生死观

向死而生:我的生死观

题记: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走这条道——跨过叹息桥进入永恒。

——齐克果你可以逃避这世纪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也许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惟一的苦难。

——卡夫卡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

”或者是“向死而生”。

这个论断在现代思想中是最经常引用、但却最难于理解的口头禅。

“结束的这些样式中没有一种可以恰当地标画作为此在之终结的死亡。

”因为“死亡所意指的结束,意指的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

所谓“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

或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

老子说,天长地久,就是俗话说的天高地远,然而天地就其自身的存在而言,本无所谓长久和高远。

它只是兀自存在着,它只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相对于个人的生命而言的。

个人的生命融入家庭世代的生命,家庭世代的生命融入春华秋实、寒来暑往的大化德行。

死亡是不可经验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语言与死亡有着直接的关联。

语言是死亡经验本身,而死亡经验本身恰好正是生命经验本身。

因为无论是语言还是死亡,都是如在,都是断开,以及由断开而来的现象化、如在化。

也许“个人”的出现一开始就必须同时以“活人”和“死人”的面目同时出现,否则便没有人的“蠕虫世界”。

从生死为人的同时领悟而来,我们才可以从“浑然无别,无生无死”的自然生死中断裂出来,跳跃出来,开始了“以生为生,以死为死”。

于是对“个人生命”而言才觉得有生有死,从而才是一个自觉为生命的个体生命。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看这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死”与“别离”,都是大事,不由我来支配。

比起外界的力量,我是多么渺小!可是我还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和你一生一世都不分离。

”太阳给天狗吃去,我只能在无边的黑暗中沉默,永远的沉默着。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12O
化时时强捌关于成功的标准定 义,使许 多人为此 耗 尽 一 十.但 到 头 来 追 赶 的 是 太阳 还 是“发 光 的 苍 蝇 ”,很 少有 人 重 审过 :“你一 旦奔 忙 起 来 ,就 很 难再 停得下 ”
在 最 重 要 的 ,他对 米奇 说 应 该做一 个“完 整 的 人’,这 和当时校 同里 盛 行 的观 点截 然相 反
可以目睹自己生命消亡的全过程。但 当米奇联系 到他十六年前 的教授莫 里时,莫里还和以前一样 睿智 可爱 。
的,那 就 是爱 ..创 造爱可 以使 人活在 别人 的心 lf1. 动植 物做 不到 .
的确,莫 里瘫 痪在 床,却H, tH, t火心时事,他
彼 时 的 米 奇 面 临 记 者职 业 生 涯 的 低 谷,迷 会为半 个 地 球 之 外的人 流泪 。他说 A己患 病 以后
于娟是 复旦 大学 青年教 师,2011年 4月 19日 凌晨 3时许 ,与乳腺 癌斗争了一 年半的于娟辞世 ,《此 生未 完成 》是 她的遗 稿。书里有 她对 自己患病之 后 的经 历的记 录 ,和她 对前半 生的 回忆和 思考。与莫 里一样 ,于 娟被 爱着。她那 个同是 青年教 r Je, ̄9丈夫 光头 ,天天为全身 骨头坏 死、生活不能 自理 的妻子擦 屁股 ,说 的最 多的一 句话 是 “我 求老 天让你 活着 让 我这样擦五十年 屁股”;与奠里一样 ,于娟爱着别人 。 能源 林对绿 化 、碳 汇、可 再生能 源、山区脱贫 都有 重 要 意义 ,从事生 物质能 源政 策研究 的她十 分关 注能 源林的发 展。她的遗愿 是将 “山东曲阜 能源林项 目” 付 诸实践 ,并希 望能葬 到能 源林 中。《此 生 未完成 》 的版权 收益也全部用于能源林建 设。

《外国文学史》教案(绪论、一-六章)2010年9月

《外国文学史》教案(绪论、一-六章)2010年9月

廊坊师范学院
课程教案2010 —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
授课专业汉语言文学
授课班级2008级汉本、2010级专接本主讲教师尹振球
所属系别中文系
教研室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
教材名称外国文学史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2006年5月第一版
2010年9月1日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
系别:文学院中文系教研室:外国文学与文艺理论教研室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
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教案。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论「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意蕴如何面对死亡首先,我们要先知道「向死而生」这四个字所表示的涵义,意指如能明白生与死的关系,积极的过好每一日,从而勇敢的面对死亡。

以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他的名着「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中进行了一种「实存分析」(existential analysis),并下定义说:「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这事实可以看成「人人终必死亡」的真义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便是「向死的存在」则年龄的增长至死亡的过程不是根本问题,因为生死乃是一体两面的镜子,相辅相成,所以在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着作中,把人生最后关头(临终或是死亡过程)描述为「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the final stage of growth),如果你能开始把死亡看做你生命旅程中的一位无形友好的伴侣,它温和地提醒你,不要等到明天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么你就能学习着「活」你的生命,而不只是通过它来度过你的每一天。

但在现今的社会里,对于人来说,不论经济如何的发展,不论政局如何的稳定,不论社会如何祥和,都不足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死问题。

因为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了,世界充斥着五颜六色的光彩,大部分的人从来不顾自己的生死问题,都以世俗标准去衡量人生的高低好坏,从早到晚都是醉生梦死,对于自我的生死不闻不问,导致最后之能落得被动接受自己的死亡悲剧。

这就如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所说「有些人过着空虚漫无目的的生活,其中之一的原因在于,「对死亡的否定」,因为当你像永远不会死一样地生活着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拖延你明知应做的事情。

你所过的生活,是准备明天和回忆昨天,而将每一天都浪费掉了。

相反,如果你完全了解,你每天醒来的时候,那可能是你最后一天,你就会把握「这一天」去成长,进一步变成真我,并向别人展开」。

向死而生:悲剧的时间结构

向死而生:悲剧的时间结构

向死而生:悲剧的时间结构内容摘要:死亡是悲剧中经常出现,也最为震撼人心的事件。

不同于海德格尔对“向死亡存在”的分析,悲剧主人公则处在“临界处境”,这一危机状态激发出人的所有潜在可能性,使人更接近于“神”或“魔”,或者本身就是“神”或“魔”。

悲剧时间也因此成为从人的生命时间向神圣时间移位的一种时间形态。

悲剧的命运观念强化了悲剧的未来时间,以至于未来成为悲剧首要的时间向度。

以“现在”方式呈现由“未来”牵引着的“过去”,是悲剧典型的时间结构,而悲剧的时间节奏则体现着生命的节奏。

悲剧是个矛盾体,它同时包含着死亡和永恒,是人意图通过死亡来叩问、探寻永恒的一条重要途径。

由于对永恒的理解和解释不同,死亡的意义、人的意义、悲剧时间的意义,乃至悲剧本身都将随之变化。

死亡是此在本身向来不得不承担下来的存在可能性。

随着死亡,此在本身在其最本己的能在中悬临于自身之前。

——海德格尔每个人终究都得面对死亡,但是,在现实的生存活动中,人恰恰总是忘却了人的必死性。

或许他为生活中的功利目的所诱惑,死死盯住自己的目标,迷恋着种种切身利益,死亡则已经被眼前的现实目标遮蔽了;或许他因目迷五色,沉沦于欢笑和享乐之中,死亡连同他自己的未来一并被悬置了,遗忘了。

唯有悲剧以其震憾人的方式,把死亡推到人的面前,唤醒人的死亡意识,逼迫人重新面对死亡,思考死亡。

当死神就站在人跟前时,时间之弦就被绷紧了,人的存在就被绷紧了,生命因此鸣响了激越、亢奋的乐章。

一、向死亡存在死,是悲剧中最为经常出现,也是最为震撼人心的事件。

在莎士比亚悲剧中,罗密欧与朱立叶双双为爱殉情;奥瑟罗因嫉妒误杀苔丝狄蒙娜,悔恨交加,以剑自刎;麦克白弑君篡位,从一位英雄变身为暴君,他试图以暴戾的行为来掩盖内心的惶恐,但是,恐惧与日俱增,他“开始厌倦白昼的阳光,但愿这世界早一点崩溃”,[①]并最终以自己的性命作出抵偿;哈姆雷特的道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清那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②]更是人人知晓的名言。

小说《白噪音》中的死亡恐惧分析

小说《白噪音》中的死亡恐惧分析

122小说《白噪音》中的死亡恐惧分析周丹丹 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摘要:唐•德里罗是美国享有盛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后现代经典之作《白噪音》是一本“美国死亡之书”。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杰克与其妻子所面临的死亡恐惧、为摆脱恐惧做出的努力和恐惧产生的原因,展现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唐•德里罗;《白噪音》;死亡恐惧出版于1985年的《白噪音》使唐•德里罗在美国名声大噪,并于次年获得国家图书奖。

小说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波与辐射”讲述了杰克所生活的小镇里居民们的平静生活,但波和辐射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健康;第二部分“空中毒物事件”叙述了化学剧毒物质泄露在小镇引起的恐慌,尽管科技人员用微生物消除了毒雾,但无人可知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第三部“戴乐儿闹剧”中芭比特为了得到戴乐儿,一种可以治疗死亡焦虑的药丸,不惜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筹码与项目研究经理格雷进行交易,杰克知道此事后,便上演了一场复仇闹剧。

小说《白噪音》是作者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的产物,描写了美国后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消费异化、媒体依赖、信仰缺失等给人们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

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湮没在对死亡恐惧和焦虑之中,而杰克和芭比特正是大多数人的一个缩影。

一、死亡恐惧心理小说中“死亡”这一词汇频繁出现,与死亡相关的话题如影随形。

杰克与妻子每天都会讨论谁先死的问题,试图通过不断地谈论死亡来论证自己活着的事实,以此来抵抗埋植于心中的死亡焦虑。

而且,杰克常常因梦到死亡而惊醒,无比恐惧却又无能为力,芭比特也为患有惧怕死亡的心理疾病痛苦不堪,终于在与杰克的一次对话中坦白了。

书中其他人物也因害怕死亡而惶恐不安,杰克的同事默里对死亡有着深刻的见解,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能使他联想到死亡,杰克的老师也总把一本德语书——《埃及死亡之书》放在他的桌子上,人们似乎已经与死人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了。

二、摆脱死亡恐惧的努力为了驱逐心中对死亡挥之不去的恐惧,杰克夫妇做出了许多荒诞可笑的反抗。

唐·德里罗小说《K氏零度》的存在主义解读

唐·德里罗小说《K氏零度》的存在主义解读

An Exi s t e nt i a l i s t Re a d i ng of Do n De Li l l o S No v e l Ze r o K
Che n Da we i
( S c h o o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 ,Z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Ha n g z h o u,Zh e j i a n g 3 1 0 0 5 8 )
s o c i e t y a f t e r t h e 9 / 1 1 p e r i o d .T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Z e r o K f r o m t h e e x i s t e n t i a l i s m p e r s p e c t i v e ,t h e p a p e r a r g u e s
唐・ 德里罗小说 《 K氏零度 的存在主义解读
陈大 为
( 浙江 大学 外 国语 言文化 与 国际交 流学 院 ,浙江杭 州 罗新 作 《 K 氏 零 度 》 通 过 描 写 主 人 公 杰 弗里 的 父 亲 罗斯 和 继 母 阿蒂 斯 先后 选 择 冷 冻 死
Ab s t r a e t :I n Do n De I i l l o ’ S mo s t r e c e n t n o v e l Ze r o K ,t h e a u t h o r c h a n n e l s r e a d e r s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i s s u e o f d e a t h i n t h e p o s t mo d e r n s o c i e t y .Th e n o v e l p o r t r a i t s t h e f a t h e r - s o n r e l a t i o n a s we l l a s d e p i c t i n g t h e Ame r i c a n

解读 《白噪音》 脱水精华版

解读 《白噪音》 脱水精华版

解读《白噪音》脱水精华版在美国,德里罗是一位既拥有广大读者,又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的美国小说家,他是美国艺术与文学科学院的院士,获得过十多种重量级文学奖项,并且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美国文学界的大牛哈罗德布鲁姆曾经说,当代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有四个,其中一个就是德里罗。

而白噪音这本书是德里罗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本书出版于1985年,次年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书中所提到的环境灾难后工业文明就像是对21世纪的预言一样,精准直接,让人不寒而栗。

小说的主人公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富足,却总是害怕死亡,仿佛在哪里都能看到死亡的影子,因此,这本书又被称为美国死亡之书。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本死亡之书究竟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衣食无忧的美国中产阶级会害怕死亡,小说标题白噪音又有什么寓意呢?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美国中部的一个小镇,主人公格拉迪尼夫妇带着他们的四个子女生活在这里。

男主人公格拉迪尼是一名大学教授,他研究的领域叫希特勒,研究这个乍听上去很神奇的专业,是格拉迪尼一手创建的全球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也就是说,如果从精准度上来说,全球希特勒研究最能说的上话的就属格拉迪尼了,所以他不必担忧饭碗和业界地位,可以好好做他的学问。

女主人公巴比特是位家庭主妇,她不是格拉迪尼的第一任妻子,不过现在两人很是恩爱,所以日子也过得平静而幸福。

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家庭虽然是重组的,但是生活富足,有社会地位,受人尊敬,叫旁人看了也不无羡慕。

但是,这平静的生活之下,这个家庭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那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就像空气一样,不时就进入他们的脑海,巴比特说,有时候它掠过我,有时候他一点一点渗进我的脑海,我试图对它说话,现在不要死神。

他们还常常在普通的生活场景中读出死亡的征兆来,比如格拉迪尼凌晨起床,看见电子钟的读数为03:51,他就会忍不住想,总是在基数的时刻醒来,是有什么含义吗?他觉得奇数代表死亡,于是便因为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恐惧起来。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王开岭死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等我们,那就让我们到处等它吧。

——蒙田①“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思考的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

”②初读托尔斯泰这句话,我在灵魂上的颤动不亚于一场地震。

它揭开了“理解死亡”与“醒悟人生”之间的通道秘密。

是呵,许多大智慧的人正式站在死之界面上俯瞰生命全景和浮世万象的,从终极角度来检索,省察人生,以死为尺来测量各种价值和轻重得失,用直面死的勇气来填充生存一直的虚弱……譬如奥德留主张“像一个将死者那样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度过”,又如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雅思贝尔斯的《向死而生》,皆有相同的生命警示意义。

③“向死”果是一盏智慧的灯,能为夜茫茫的人世旅途照明么?我们不妨试一试吧——④假若你是一个濒死者,从医生手中领过了诊断书,像预感的那样,时日已剩无几。

⑤你心情沉重但平静地谢过医生。

虽然家很远,但你决定用脚走回去。

⑥路,突然很陌生,仿佛是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

你走得很慢,很用力,这使你觉得累极了,双腿像灌了铅……真想,真想睡一会儿啊,于是你在临湖的一条石凳上坐下……又不知过了多久,你醒了,阳光微醺,波光粼粼,空气中有一股青草和树芽的甜味,好多呀,陪伴这一切多好呀,真想摇身一变,变成一只年轻的黄鹂或一只蝉,只要还能留在这世上……你微微合上眼,开始遐想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的几十年,具体或抽象、清晰或模糊的一幕幕、一历历——⑦想起童年夏夜里的“数星星”(你以为一定能数得清于是便真的去数了,这多么令人鼓舞啊!);想起作文本上的梦想,少年时的奖状;想起与你在课桌上“划三八线”的小姑娘;想起揭榜前的紧张和填志愿的激动;想起大学里的夜自习,林荫场上的挥汗如雨,偷看“劳伦斯”的脸红和论文答辩的激昂;想起毕业前的篝火和《友谊天长地久》的手风琴,还有赠言簿上“拯救地球”的大言不惭……⑧你忍不住微微笑了,眼眶涌出一股湿热的黏液。

继续往下想,你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清晰,乃至面目全非,像断线的风筝开始随波逐流,仿佛自愿,又仿佛被劫持着,混入了更多的黑压压的“断筝”的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一个恰当的理由而实践了这个理论。然 包容不了纳粹文化”。一提到希特勒,全世 露了两分钟, 却已经 “在体内植入了死
而,当他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来“延长”自 界人们都会想起无数的亡灵。但希特勒却 亡”。 面临死亡,追求生存是人的本能,这
己的生命时, 恰恰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给了杰克无穷的力量,甚至希特勒的《我 就是向死而生。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却陷
命,而结果适得其反,“事实上,这样度过 来赚取“生命的得分”,以实现他远离死亡 发达,物质充裕,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所

的晚上对于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种微妙 的目的。 这个理论是荒唐的,而作为研究 带来便利的同时, 却感受到了精神的困
的惩罚”。 海德格尔曾经说:“在没有感受 希特勒的教授杰克接受并实践这个理论 惑,杰克与芭比特对死亡的恐惧,则是所
言之,可概括为“向死而生,向生而死”。 的东西(白噪音)反而会带来死亡,这 是
一、白噪音
人们所意想不到的,同时也是人们所不愿
唐·德里罗(DonDeLillo,1936-)是 意看到的,但这恰恰是现代社会一个不争
美国当代最突出和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的事实,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悖论。 作
同时也是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的美国 者通过这个充满矛盾,极具感官冲击力的
德里罗也写死亡主题,他的《白噪音》甚至 失去语言能力的时候,他很难被称之为正
被西方文学批评家誉为 “美国死亡之书, 常人,相对于一个有正常语言能力的人而
但他所写的死亡主题既不同于上述中日 言,他已经死了。 这恰恰是“白噪音”的悖
作家,也不同于他的同胞美国作家,简而 论之所在,本是为了拒绝死亡而制造出来
怕死亡,渴求生存成了他最大的追求。 当 所 做 的 另 一 件 事 也 是 他 所 从 事 的 事 极其丰富的社会,但也是一个时刻都面临
他知道杀人可以延长自己的生命时,他毫 业— ——希特勒研究。 希特勒被称之为“邪 死 亡 的 社 会 ,比 如 小 说 第 二 部 “空 中 毒 雾
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理论,并且为自己找 恶的化身”,“不管多么宽容的多元文化也 事件”的突然降临,杰克在毒雾中仅仅暴
有了这样的规定,让她与家人意识自己的 能不一样。 尽管在本书中,杰克没有获得 在社会的发展中,怎么避免因为我们人类
存在,但存在却是“提前到来的死亡”。 芭 死亡的结局,但是他的行为迟早会让他不 自身的努 力 而 带 来 适 得 其 反 的 死 亡?这
·
比特为了生存在不断努力,却在这种努力 得善终而提前迎接死亡的到来,这是读者 是《白噪音》让我们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中不知不觉地滑向了死亡。
在读完本书后必然得出的一个结论。


为了压抑死亡恐惧和拒绝死亡,杰克
现代人处于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物质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

,向



·
249
线”;毕淑敏则“是以对死亡的彻底逼近来 音,以及日常生活中淹没书中人物的其他
表 达 着 对 生 命 的 感 悟 ”; 海 明 威 “ 在 对 死 各类声音— ——无线电、电视、微波、超声波
亡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抗拒性的充分认 器具等发出的噪音。 ”但是作者在书中赋
定的基础上,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迎接死 予“白噪音”以深层的寓意,它“除了作为
亡,并在与死亡抗衡的过程中产生征服感 消费文化的渣滓,还体现为人类交流死亡
与满足感, 以减轻、 忘却死亡带来的痛 恐惧的努力和驱逐它的欲望。……具体表
苦”。尤多拉·韦尔蒂的作品中充斥着各种 现为人类拒绝死亡而采取的自我压抑、妥
各样的死亡和同死亡相关的各种心态的 协和伪装”。 然而张复伦发表在著名科学
斯泰始终关注的只有两点:生与死。 对于 围内广为流传。
一个作家而言,还有什么能比生与死更重
“白噪音”这个标题多少让人费解。对
要 呢?”中 外 文 学 史 上 以 死 亡 为 主 题 的 文 此 《韦 伯 斯 特 英 语 大 词 典 》 的 解 释 是 “A
学作品数不胜数,不同的作家对死亡有不 heterogeneous sound waves over
现是芭比特定下的一个规矩,每个星期五 勒的自传《我的奋斗》,将它“紧紧的抱在 来的极端气候现象, 特别是今年的雪灾,
晚上,全家六口人坐在一起看电视,邑比 胸前”。在死亡与生存的挣扎中,作为山上 都带来了真实的死亡, 也就成了向生而
特想让“它成为健康的家庭活动,电视中 学院教授的杰克已经失去理智,无法辨认 死。 社会的发展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
向死而生,向生而死
— ——论《白噪音》的死亡主题
□苏锑平
·
·
自 由 谭
向 死 而 生 ,向 生 而 死
248
弗洛伊德在人的无数本能中确定了 获得美国文学大奖“全国图书奖”的《白噪
两个最基本的本能:爱和死。 在论及托尔 音》是其最经典的作品,被认为是美国后
斯泰时,纳博科夫说:“作为思想家的托尔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至今在美国和世界范
小说家,其 发 表 于 1985 年 并 于 1986 年 标 题 让 我 们 不 得 不 反 思 当 前 美 国 和 世 界
的现实及其发展方向。 二、向死而生,向生而死
死亡是一种最基本的生命形态,它折 射着生命的悲凉与无奈。人类以各种方式 拒绝死亡,甚至拒绝谈及死亡。可是,作为 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死亡又是人类永远 无法逃避和超越的现实。 “死亡”是《白噪 音》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书中的人物 并不拒绝谈论死亡,甚至经常把“死亡”二 字挂在嘴边, 并不表示他们不害怕死亡, 反而是他们害怕死亡的标志。越是害怕越 要谈论,就像走夜路的人唱歌,胆小的人 说自己胆大, 穷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贫 穷。 譬如本书的第二章芭比特说“有那样 的 收 入 ,我 就 会 操 心 死 亡 ”, 杰 克 回 答 说 : “也许根本没有我们所知道的死亡”。杰克 作为山上学院专门研究希特勒的教授,应 该是最熟悉死亡的, 然而他拒绝死亡、甚 至拒绝承认死亡。随后杰克经常与妻子芭 比特探讨:“谁会先死”, 与妻子准备做爱 时 说 “谁 会 先 死 ”,看 见 钟 上 的 “3:51” 会 立刻联想到死亡。 杰克通过不断的谈论 “死”来让自己意识到他的“生”,从而延长 生命,拒绝死亡。然而“感觉一旦成为习惯 性的,就会变成自动的行为。 这样我们的 所 有 习 惯 就 退 到 无 意 识 和 自 动 的 领 域 ”。 当死亡成为一种无意识或自动的领域时, 杰克很自然就接受了默里关于死亡的理 论,从而去实践他的理论而杀人。 默里说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不害怕, 我们就可以 永生。……杀死他,就是获得生命的得分, 你杀的人越多,你的得分就越多。”因为害

到死亡之时,一个人实际上也就遗忘了存 则更加荒唐,虽然荒唐,经过反思,读者却 有精神困惑的焦点与镜像。在后现代社会
在,而存在就是提前到来的死亡。”芭比特 又不得不相信这样的事实,因为现实社会 中,人类应该怎样面对生与死的问题?在

实际上因为害怕死亡而意识到了死亡,才 中却未尝没有这样的人和事,虽然表现可 死亡来临之前,人应该如何更好地生存?
的麻醉作用和毒害脑筋的可怕力量就会 真理与正义,甚至连法律也敢于践踏。 所 环,《白噪音》以一种讽刺的手法深刻的揭
减弱”。 但是当芭比特的这一要求成为习 以当默里与他做苏格拉底式的谈论,并提 示了这个问题。
惯时,时间就悄悄溜走,也即“无意识地匆 出人类的死亡是由于恐惧造成的,你杀的
三、结语
匆度过”时,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扼杀。 “如 人越多,你的得分就越多,离死亡就越远
海德格尔指出:“日常生活就是生和
果许多人的繁杂生活都是这么无意识地 荒唐理论时,由于杰克对死亡的恐惧已经 死之间的存在”。 杰克与妻子芭比特在生
匆匆度过, 那就这一生如同根本没有存 到了极点,因此他相信了这个理论,并且 与死之间的挣扎、奋斗,反映了后现代或
在。”本来想减弱电视的麻醉作用,延长生 在后来实践了默里的这个理论,通过杀人 后工业社会人的生存状态。虽然现代科技
同 的 理 解 和 不 同 选 择 角 度 ,比 如 “真 实 的 a wide frequency range", 即 “ 频 率
日常性死亡主题在她的笔下反复出现,形 不同的声波组”。德里罗的解释是“该标题
成了吉本·芭芭拉小说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也泛指 一 切 听 不 见 的 (或 ‘白 色 的 ’)噪
为了拒绝死亡而杀人加分, 最终导致死 的奋斗》成了他的救命稻草。某天黎明,当 入这样一个悖论,越追求生存,制造的死
亡。
芭比特的父亲出现在后院中,惊慌失措的 亡事件也就越多, 面临死亡的时刻也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杰克与芭比特拒绝死亡的另一个表 杰克误以为是死神造访,他竟然抓起希特 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疾病横行,近年
描述,然而她“重视的不是死者之死,而是 杂 志 Science 上 的 文 章 表 明 “连 续 接 受
生者之生”; 同为美国南方著名女作家的 ‘白噪音’会妨害脑部听觉组织的发展,导
弗兰纳里·奥康纳则 “用各种死亡特写来 致听觉、语言能力受到损害”。语言是人区
迫使人物正视南方社会的重重危机”。唐· 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一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