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的历程 辉煌的岁月——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记

合集下载

苏步青长女重返遵义回忆浙大西迁岁月,双胞胎自行推车

苏步青长女重返遵义回忆浙大西迁岁月,双胞胎自行推车

苏步青长⼥重返遵义回忆浙⼤西迁岁⽉,双胞胎⾃⾏推车 浙江⼤学在遵义湄潭办学的七年,被称为浙⼤历史上最的七年,是浙⼤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在湄潭⼯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达45位,其中,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在湄潭成稿,他们在⼗分简陋的条件下,潜⼼研究,孜孜以求,成就赫然。

他们不仅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还为贵州黔北以及湄潭、⽂化、经济的发展起到巨⼤的影响和推动作⽤。

苏德晶⽼⼈虽已85岁⾼龄,但⾝⼦⾻硬朗,⾛在湄潭“西来庵”(当时浙⼤师⽣郊游处)的青⽯梯上,步履稳健。

每到⼀处刻有浙的青⽯碑前,她便驻⾜仔细查看,寻找着⼉时的记忆。

她是著名数学⼤师苏步青的长⼥。

1941年,她和姊妹及母亲来到遵义,当时苏德晶才12岁,在遵义住了⼀年后,⼜随⽗亲去了湄潭,直⾄1946年才回杭州。

此次,雷⽲传媒、遵义市及湄潭县委宣传部联合拍摄5集纪录⽚《湄潭旧事》,苏德晶借此机会回到“第⼆故乡”,不仅在这⾥找到了童年的⾝影,更是感受到了⽗亲当年的不易。

往事历历在⽬ 1937年7⽉,抗⽇战争爆发,同年8⽉,⽇寇进攻上海,杭州危急。

为了学业,为国家保留⼀批知识精英,浙江⼤学校长竺可桢毅然率领全体师⽣踏上西迁办学的艰苦历程。

1937年9⽉,浙⼤⼀年级迁往浙江西天⽬⼭上课,同年12⽉全部迁往浙江建德,这就是浙江⼤学的第⼀次搬迁,第⼆次迁往江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往⼴西宜⼭,第四次迁到了贵州。

“举校西迁时,⽗亲接到⼀封加急电报,说我外公松本病危,要他和我母亲松本⽶⼦去⽇本仙台见最后⼀⾯,他却让母亲独⾃回去,说他要留在祖国,最后母亲也毅然留下。

”苏德晶⽼⼈回忆说,浙⼤西迁到建德时,母亲⽣下了三弟,不能再随⾏,⽗亲把他们送到了平阳避难,直到1940年暑假,竺可桢校长特批了⼀笔费,并给母亲特签了⼀张免检证,途经都匀、贵阳,才顺利让他们来到了遵义。

浙⼤回迁60多年后,苏德晶⽼⼈不仅还听得懂遵义话,⽽且 还能说⼀⼝地道的湄潭话,记者与之交流备感亲切。

时光剪影走进浙大的前世今生

时光剪影走进浙大的前世今生

时光剪影走进浙大的前世今生今天,小编和大家来聊一聊浙大的宿舍。

岁月悠悠,宿舍也在发生改变。

浙大宿舍四个典型时期胶卷将瞬间定格,伴随这些照片,小编带你来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走进她的前世与今生。

也许,你可以发现自己宿舍的旧照哦!1第一阶段:清末建校120年前,即1897年,浙江巡抚廖寿丰与杭州知府林启商定创办了以“育才、图治”为办学宗旨的新式学堂——求是书院,它就是浙江大学的前身。

随着清末政改波动,求是书院几经更名。

1928年正式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1900年求是校舍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勾勒出浓浓的书院气息2第二阶段:艰苦卓绝的西迁之路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战火一度蔓延到杭州,浙大不得不走上漫长的西迁之路,辗转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并于1940年到达贵州,开始了遵义、湄潭等地七年的办学历程。

由于西迁过程中在不同地点办学,因此你将会看到不同地方浙大宿舍的影子。

抗战胜利后,浙大于1946年秋迁返杭州。

左上:1938年江西泰和县,教职工校舍左下:1938年青原山,青原书院(字系文天祥手迹)右上:1938年江西吉安白鹭洲头,校舍右下:1939年湄潭,校舍1939年宜山,浙大校舍被敌机轰炸后的场景左上:1941年,龙泉校舍左下:1941年何家巷,浙大教务处、教室、男生宿舍右上:1941年,借往遵义师范学校的浙大校舍右下:1941年,遵义杨柳街女生宿舍1942年,湄江饭店当时湄潭最好的饭店,也是当时浙大部分教授的住处1942年,湄潭,女生宿舍1947年,浙大农学院华家池校舍,从左至右分别是神农馆、后稷馆、嫘祖馆。

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的宿舍生活条件之差实在是难以想象。

但是,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的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

也正是在西迁过程中,竺可桢校长倡导的“求是精神”成为一代代浙大学子的精神家园。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浙大学子依然心系国家、矢志报国,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事迹。

浙江大学西迁史略

浙江大学西迁史略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据统计,抗战之前,中国专科以上学校共有108所,其中91所分布在京、津、沪、宁、江、浙、皖、赣等沿海及东部地区。

随着抗战的一步步深入,这些学校大多处于战火威胁之下。

为了谋求各级教育的安全,保存中国教育的血脉与实力,1937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东部高校西迁问题。

9月2日,教育部令沿海各学校迁移至内地上课。

此后,东部高校或联合、或单独西迁办学,为中国高等教育保存了火种。

以联合大学西迁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浙江大学西迁史略文/惠荣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1934年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门后迁至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院所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迁往陕西汉中,改为西北联合大学等。

包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大多数高校是独立西迁的。

浙江大学历经曲折,先后四次迁徙,最终才在贵州遵义、湄潭安定下来,期间穿越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六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

2西迁前,浙江大学在敌军的轰炸中坚持办学三个月。

为了应对战时的非常情况,1937年暑假,浙江大学成立了“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淞沪会战”后,下设总务、警卫、消防、救护4股,后又增加工程、防毒、研究、宣传、课程5股,共9股,校长竺可桢担任主席,规定全校教职员每人必须参加其中一股。

10月1日,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编制“战时后方服务队”,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并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内设警卫、消防、救护、防毒等训练班,由“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所属各股分别负责办理。

“特种教育执行委员会”和“战时后方服务队”在浙大西迁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其培训的项目帮助浙大师生应对西迁路上的各种困难,有效减少了日寇空袭中的人员伤亡。

为了避免敌军的轰炸,学校与西天目山禅源寺商定,租借寺院房屋,作为1937年秋入学新生的课堂和教室。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及历史人物简介浙大西迁:1937年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浙大一年级迁往浙江的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部迁往浙江建德,这是浙江大学的第一次搬迁,第二次迁在江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在广西宜山,第四次迁到贵州。

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

1940年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

湄潭为遵义浙大的分部,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科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在湄潭,一年级分校在湄潭永兴场。

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

1943年,钱琢如、苏步青发起成立“湄江吟社”。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在湄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潭成稿。

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讲学,回到英国后,在《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中写道: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

他甚至把浙大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西迁颂》和《西征行》是由浙江大学学生原创的关于浙大西迁的诗文。

西迁颂杭城西子,人间天堂,浙滨名校,国之成均。

上虞可桢,临危掌校,涤旧气,求革新,欲承江南文风,育忠毅英才,立心天地,树我国邦。

天违人愿,万事多艰,鲲鹏展翅,恰逢惊雷掣天;蛟龙入水,巧遇大旱骤至。

丁丑之秋,华夏遭难,学府落泪,国运益颓,文道临渊,来日无多,去处何觅?天目禅源,西迁之始,国难当头,空门不空。

登临浮玉,方知山川之广;求学净土,才晓学海无涯。

黄卷青灯,难掩学子悲色;古木奇峰,不敌倭寇炮坚。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

浙大西迁历史人物简介浙大西迁及历史人物简介浙大西迁:1937年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浙大一年级迁往浙江的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部迁往浙江建德,这是浙江大学的第一次搬迁,第二次迁在江西、吉安、泰和,第三次迁在广西宜山,第四次迁到贵州。

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

1940年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

湄潭为遵义浙大的分部,文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文科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在湄潭,一年级分校在湄潭永兴场。

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

1943年,钱琢如、苏步青发起成立“湄江吟社”。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在湄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潭成稿。

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讲学,回到英国后,在《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中写道: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

他甚至把浙大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西迁颂》和《西征行》是由浙江大学学生原创的关于浙大西迁的诗文。

西迁颂杭城西子,人间天堂,浙滨名校,国之成均。

上虞可桢,临危掌校,涤旧气,求革新,欲承江南文风,育忠毅英才,立心天地,树我国邦。

天违人愿,万事多艰,鲲鹏展翅,恰逢惊雷掣天;蛟龙入水,巧遇大旱骤至。

丁丑之秋,华夏遭难,学府落泪,国运益颓,文道临渊,来日无多,去处何觅?天目禅源,西迁之始,国难当头,空门不空。

登临浮玉,方知山川之广;求学净土,才晓学海无涯。

黄卷青灯,难掩学子悲色;古木奇峰,不敌倭寇炮坚。

湄潭茶诗茶词茶赋茶联

湄潭茶诗茶词茶赋茶联

湄潭茶诗茶词茶赋茶联第一部份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时之《湄江吟社》诗选试新茶王季梁刘郎河洛豪爽人,买山种茶湄水滨。

才高更复嗜文艺,欲为诗社款诗神。

许分清品胜龙井,一盏定叫四壁春。

钱公喜极急折柬,净扫小阁无纤尘。

大铛小碗尽罗列,呼僮汲水燃垆薪。

寒泉才沸泻碧玉,一瓯泛绿流芳茵。

浮杯已觉风生肘,引盏更若云随身。

岂必武夷坐九曲,且效北苑来三巡。

饮罢文思得神助,满座诗意咸蓁蓁。

嗟予本是天台客,石梁采茗时经旬。

名山一别隔烟海,东南怅望迷天垠。

安得乘风返乡国,竹窗一几话松筠。

试新茶江问渔座中都是倦游人,云海相望寄此身。

梦醒何堪惊久客,诗成多为惜余春。

万山雨霁忽争奕,一室茶香共试新。

龙井清泉无恙否,西湖回首总伤神。

试新茶江问渔王露初尝一盏新,争夸博士好精神。

顿叫诗思清于水,更化愁怀和若春。

风味可能同往岁,品题何必待他人。

劝君莫起莼鲈感,三竺双湄亦比邻。

试新茶祝廉先曾闻佳茗似佳人,更喜高僧不染尘。

秀撷辩才龙井好,寒斟惠远虎溪新。

赏真应识初回味,耐久还如古逸民。

睡起一鸥甘露似,时时香透隔生春。

试新茶祝廉先舌耕久旱不生津,检校茶经也快人。

老去参军怜渴吻,近来博士喜摇唇。

窗前山好诗俱好,涧底泉新火亦新。

佳境每从清苦得,芳甘原属岁寒身。

试新茶祝廉先岭南岭北接烟尘,幸有云山寄此身。

细品一杯龙凤饼,闲邀几辈乱离人。

琴中渌水声如沸,茗上春旗色转新。

斗酒不辞千日醉,斗茶清兴更无伦。

试新茶祝廉先莫笑年来老病身,依然无处不天真。

八文偶得呕心句,三碗随消渴肺尘。

活水还须煎活火,劳薪慎勿饷劳人。

试茶亭上今何似,狐兔纵横长辣榛。

试新茶祝廉先余甘风味剧清纯,曾饷茗溪访隐沦。

谷雨芳辰桃紫笋,玉川高节伴灵筠。

眼生鱼蟹和云搅,旗动龙蛇得水伸。

安得令晖供午碗,粲花妙舌不饶人。

试新茶胡哲敷潇潇寒雨竟三春,先得龙芽信可珍。

活水名泉烹蟹眼,天香国色论佳人。

初尝清液心如醉,细嚼回甘气益醇。

何必琼酥方快意,良宵一例慰嘉宾。

试新茶胡哲敷龙井名茶何处真,武夷峰锁翠云频。

湄江边上反哺情

湄江边上反哺情

湄江边上反哺情作者:刘代新邬拉来源:《青年时代》2008年第09期7月的校园骄阳似火、酷热难当,在送走了回家过暑假的学子们之后昔日热闹的校园里变得安静起来,安静得让人有种窒息的错觉。

然而7月27日下午一点三十分,贵州省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里却异常的热闹,学校能容纳三百人的多功能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即将面临高考考验的高三年级同学们带着一双双期望收获的眼神,一颗颗渴望成功的热心来到这里。

这里即将举行一场名为“直面高考,共话鏖战岁月”的经验交流会。

参加并组织这次经验交流会的是一群来自浙江大学的学子们,由两名博士、三名硕士、七名本科生组成,在他们之中有两次参加高考阅卷的博士张炳于,更有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得主文学硕士研究生邵頔。

这是“春晖行动——青春建功第二故乡”之浙江大学08暑期赴湄潭社会实践挂职团在湄潭挂职期间所开展活动中的一个子活动。

浙大与湄潭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1937年,国立浙江大学为躲避战事、继续学业,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举校西迁,开始了长达三年、行程2600多公里的“文军长征”。

浙大师生们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并在贵州遵义、湄潭两地办学长达七年之久。

湄潭在浙大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浙大每年的新生始业教育时,浙大新人都有机会参加一次校史展,在这里他们将了解到“文军长征”的历史。

2005年3月,当时浙大紫金港新校区刚建成不久,浙大决定将学校文化广场的南侧树林正式更名为“遵义林”、“湄潭林”,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子辰这样说道:“是遵义米、湄江水哺育了一代求是人,在浙大最困难的时期,为浙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感恩遵义,回报湄潭,是浙大人心里永远的挂念。

“春晖行动”刚好与浙大的回报之心不谋而合,于是“春晖行动”自热而然的就成为了浙大学子回报第二故乡的桥梁。

2007年,浙江大学从共青团中央争取到两个支教服务地,自07年起,浙江大学每年可派出十二名支教志愿者,浙大将其中六名派赴湄潭。

艰苦的历程辉煌的岁月——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记

艰苦的历程辉煌的岁月——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记

艰苦的历程辉煌的岁月——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为了救亡图存,保存民族文化实力,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举校西迁,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办学历程。

这段办学历史,1986年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赞誉为文军长征。

文军长征落脚湄潭浙大不是一开始就迁到贵州湄潭的。

浙大西迁湄潭,经过颇为曲折。

初迁浙江建德。

自1937年11月11日开始,浙大师生分三批出发,每晚一批,约二百人,在江干码头乘船,于15日全部到达距杭州西南约240公里的建德,图书仪器随迁。

学校迁至建德的临时校舍,办公室分设在林场、……。

论抗战时期促进浙江大学内迁遵义湄潭的动因

论抗战时期促进浙江大学内迁遵义湄潭的动因

第38卷第2期2020年4月凯里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li UniversityVol.38No.2Apr.2020论抗战时期促进浙江大学内迁遵义湄潭的动因胡友平(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海西宁810008;贵州理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摘要: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内迁遵义和湄潭,在此办学7年之久。

在艰苦的岁月里由地方性大学成就“东方剑桥”之美誉。

抗战时局的影响、遵义和湄潭的区位优势、贵州省、遵义地区和湄潭县的大力支持、浙江大学自身的努力等影响浙江大学最终促成浙大内迁。

浙江大学和遵义湄潭发展相得益彰,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文军长征”精神。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所形成的“求是”校训培养了一代代浙大人艰苦奋斗、万众一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在遵义湄潭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抗战时期;浙江大学;遵义;湄潭论文编码:Doi:10.3969/j.issn.1673-9329.2020.02.11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浙江大学多次迁移[1]。

竺可桢任校长后不久,日本侵略者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江浙地区。

国难当头,竺可桢带领浙江大学师生不畏艰险、毅然内迁,冒着日寇敌机的轰炸和袭击,拖着大批珍贵的实验器材和图书资料,同时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横跨浙、赣、粤、湘、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历时两年半时间。

经过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浙江大学最终迁移到较为安全的贵州遵义和湄潭,并在当地继续办学7年。

浙江大学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举校西迁,不仅坚持办学和做科研,并且办学规模也在战乱中发展壮大。

1946年浙江大学返迁杭州时,已有6个学院、25个学系、400余名教职工、2200余名学生,规模比西迁之前增加了三倍多[2]。

这一历史瞩目的伟大壮举,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同志赞誉为与“红军长征”并称的“文军长征”。

在这7年当中,浙江大学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达到了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成立13周年纪念大会上致辞中所说的“以一千余师生竭尽知能,当可有裨于黔省”的目的[3]。

忆浙大西迁

忆浙大西迁

74Z'Magazine 丨2019丨CULTURE 文化中等城市核心期刊·说黔·责任编辑丨龚 琴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一部英雄般的爱国教育史诗。

那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漫漫西迁路,见证了浙大可歌可泣的“求是”精神,也见证了浙大西迁湄潭七年办学创造的辉煌和奇迹。

如今,浙大与西迁所在地缔结的深情厚谊在横跨世纪的鱼水传承里更加美丽、璀璨,已成为校地共有的佳话和宝贵的财富。

文军长征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意味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打响,战火迅即弥漫华东。

为了“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及受命保护《四库全书》的转移,设在杭州的国立浙江大学决定举校西迁办学。

在时任校长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的率领下,浙江大学2000余师生于1939年9月启程,开始踏上漫漫西迁路,共穿越了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和贵州六省,先后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落脚,最终于1940年迁往贵州贵阳遵义(在湄潭坚持办学七年),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时间,史称“文军长征”。

一迁建德:1937年9月浙大首迁离总部杭州不远的建德县,先是一年级新生在天目山学习,后全校师生自11月底分三批迁至建德的临时校舍。

由于战事形势危急,日寇已逼近嘉兴,浙大决定再次搬迁。

二迁吉安、泰和:在民国政府教育部忆浙大西迁文丨■ 李大奎浙江大学在湄潭的办学旧址(李龙江/摄)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同意下,竺可桢校长亲赴江西落实校址,经奔波协调,于1937年12月二迁江西吉安,后到泰和。

因日寇飞机的轰炸,江西也陷入战乱之中,物资匮乏,浙大师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俭办学,出版《浙大日报》,出演话剧,募捐慰劳前线……“读书不忘抗战”,以同仇敌忾之气影响和激荡着赣江大地。

蛰伏待飞——谈家桢在湄潭

蛰伏待飞——谈家桢在湄潭
谈家桢感激于竺可桢校长的知遇之恩来到浙大后立刻展开教学工作准备利用他在美国时申请到的洛克菲勒基金购置相关图书资料和仪器建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实验室招收遗传学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I  ̄ ! O t J N— f l N f 、 L , 0 C S
蛰伏待 飞
谈家桢在湄潭
胡 静
遗 传 学研 究和 教 学实 验 室 ,招 收 遗传 学专 业 的 大学 生 和 研 究 生 。然 而 ,他 到 校不 足 一 个 月 ,就 发 生 了 “ 八・ 一 三 ”事 变 , 抗 日战 争 全 面 暴 发 。 偌 大 的 中 国 , 已经难 以找 到 一 处地 方 安放 课 桌 ,浙 江 大 学 被 迫踏 上 西迁 之 路 。直 至 1 9 4 0 年 的夏 天 ,经 历 了2 6 0 0 公里 的 四次辗 转迁 移后 ,来 到湄 潭 ,才 安定 下来 。
湄潭 距遵 义7 5 公 里 ,有 江 南 的 山 清 水 秀 ,亦 有 边城 的幽 绝 宁静 ,重 重大 山 、坑 洼 的公 路 暂 时 阻 断 了战火 ,也 阻滞 了浙 大 师生 前 行 的脚 步 。然而 , 这 里 的 人 民却 对 他们 致 以热 烈 的欢 迎 。他 们 还 未抵 达 ,县长 严 浦 泉 就 多次 致 信竺 校 长 ,邀 请 浙 大 来湄 潭 办 学 。得 到首 肯 后 , 国 民党湄 潭 县 党部 立 即成 立 空房 委 员会 迁 出文庙 及 其 他 备用 房 舍 交浙 大 使 用 。 有 的人 家还 腾 让 出了 自家 的祠 堂 ,唐 家祠 堂 就 是 湄 潭 唐 家 祭 祀 祖 先 的 地 方 ;有 的将 刚 刚 完 工 的 新 房 留给 浙 大 师 生使 用 , 自己一 家挤 在 黑 暗低 小 的 旧房 里 。浙 大 抵 达后 ,庄 严肃 穆 的湄潭 文 庙 成 为湄 潭 浙 大 分 部所 在 地 。湄 江 西岸 ,古 柏环 绕 的双 修寺 成 为 物 理 系所 在 地 。城 西 驻 地贺 家 祠 堂成 为 农 学 院所 在 地 。城 内湄 江 饭店 、财 神庙 、朝 贺 寺 、 禹王 宫 ,城 南 的万寿 宫 、 城西 的唐 家祠 堂 等 地 成为 理 学 院 各系 教 学 科研 的地 方 。 天主 教 堂 、魏 家 院子 、 尚家 院子 及 部 分 公房 民宅 成为 教 职 工 宿舍 。城 北二 十 公 里 的 永 兴 镇 的江 西 会 馆 、三 楚 会馆 、 四川会 馆 及 一 些 民 宅 亦成 了浙 大 的教 学和 生 活 用地 。 自此 ,浙 大 师 生 与 湄 潭 人 民 患难 与共 ,相 濡 以沫 度 过 了七 年 艰 苦 又 难 忘 的战乱 岁月 。 因为 战火 纷 飞 ,经 济 崩 溃 ,加 上 浙 江师 生 的 大 量 涌入 ,湄潭 物 价 飞涨 ,师 生们 的生 活 很 是 困窘 : 很 多教 师 住在 拥 挤 的 民房 里 ,许 多 同学 仅 靠 学校 的 少 量借 款 维 持生 活 。王淦 昌教 授成 了 “ 羊倌 ” ,家 中人 口多 的苏 步青 教 授 不得 不 租 用农 民 的土地 自己 种 菜 ,学 生 们 的生 活 缺盐 少 菜 ,不得 不 实 行 “ 蜻 蜒 点 水 ”和 “ 逢 六进 一 ” ( 每 吃 三 箸饭 后 点 一 下稍 微 有 点 盐 的菜 水 , 叫蜻 蜓 点 水 。每 吃六 口饭 用 筷 蘸 一

黔北浙大西迁档案研究

黔北浙大西迁档案研究

2019年第6期【摘要】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开始了西迁办学之旅。

在此期间浙江大学所带领的世界著名教授和科研人员在湄潭办学中遗留下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珍贵档案文献,本文对湄潭办学遗留的档案进行了分析,并从档案学的角度所提出了浙大西迁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浙大西迁;现状;开发利用一、浙大西迁档案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率领全校师生,踏上了艰辛的西迁,最终于1940年抵达贵州湄潭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办学教育,为我国抗日战争历史教育谱写了一部“文军长征”史。

其浙江大学西迁还怀着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的一个重要使命,保护《四库全书》历史档案文献的安全转移。

最终转于贵阳黔灵山公园北的地母洞进行存放保护,期间竺可桢校长不断的对《四库全书》进行关心爱护。

艰苦的办学岁月,浙江大学倡导的“求是精神”,使得西迁的知识分子苏步青、卢鹤绂等,艰苦卓学的研究了一批科研成果,为贵州教育种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为湄潭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此期间世界著名教授和科研人员所遗留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珍贵档案,对于国家历史文化、教育事业、后辈的学习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现今浙大西迁档案主要保存于湄潭文庙内(原湄潭浙大办公室、图书馆旧址,现湄潭广场),是全国唯一以西迁办学教育为内容的专题陈列馆。

陈列馆共分布在东西庑和钟鼓楼的六个展厅中,分别为“西迁历程”、“深情厚谊”、“深远影响”等六个部分。

根据对西迁其他办学旧址调研发现:浙大研究院旧址(义泉万寿宫)处于封闭状态,对于该维修部分没有及时进行完善。

学生实践的中央实验茶场场部旧址(水府祠)更是破旧不堪,其主要的建筑完全没有保护措施。

西迁陈列馆所展示的历史文献资料主要有浙大师生的笔记、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研究院文件等史料,均分门别类的进行保存和修复。

浙大西迁档案史料真实的记录了浙江大学全体师生的教育之路,其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有:武汉测候所使用的气象资料、浙大成立研究院的文件、蔡邦华、唐觉等人研究的《五倍子之研究》、两弹元勋王淦昌、卢鹤绂完成了《中子的放射性》、《关于探索中微子的建议》科研项目以及卢鹤绂学术论文原稿,以及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潭成稿等历史档案。

一生不了的浙大情结

一生不了的浙大情结

CULTURE 文化中等城市核心期刊·往事·责任编辑丨黎金霞 杨 旭一生不了的浙大情结文丨■高言常2021年夏至,得浙江大学西迁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陆昌友先生赠与的《浙江大学在遵义》一书,厚厚近600页、洋洋60万字的大书,鸿篇巨著也!这部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志书,记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浙大西迁”遵义,艰苦办学的历史,可谓“峥嵘岁月,流风遗泽”。

本世纪初叶,在中心城区宛如玉带的湘江上,一座以浙大校长竺可桢名字命名的“可桢大桥”,与桥东南那尊竺可桢铜像,以及他署名的“黔省校舍记”碑文的六角碑亭相得益彰,合为一组“浙大西迁”悠久史实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

由此,一部书,一座桥,共同成为遵义人民对“浙大西迁”那段历史的最好纪念。

(一)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经过数度迁徙跋涉,最终来到黔北,在历史上留下一段“文军”西征的佳话。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的七年间,以极佳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教育史的重要篇章,亦为遵义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为纪念浙江大学迁黔五十周年和竺可桢校长百年诞辰,1987年,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发起编辑《浙江大学在遵义》志书,担纲这部书主编的是我岳父、时任遵义地区地方志总编何柱承。

他长期在遵义地委和行署供职,主要在宣传部门负责理论研究和党员教育工作。

临近离休那两年,又到了地方志编篆委员会。

之后继续任遵义市老年协会播风文学社《播风》诗刊主编多年。

其实他和“浙大”的渊源由来已久,可回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

浙江大学来到遵义、湄潭之后,成了许多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1942年岳父何柱承还是一个年仅14岁湄潭文庙大成殿,当年浙大西迁时曾在这里办学(图片来源网络)的少年,作为绥阳县唯一考取的学生,他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入读时在湄潭的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也就是现在的求是中学。

在浙大附中读书时期,作为一个热血知识青年,他自费订阅《新华日报》,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参加进步活动。

湄潭求是高级中学校史简介

湄潭求是高级中学校史简介

湄潭求是高级中学校史简介概述:湄潭求是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传统和优良文化底蕴的高级中学。

1933年3月创建时称湄潭县立初中,1940年1月,浙江大学迁湄办学,与浙大附中合并为国立浙大附属中学,后又经历了新湄中、省立湄潭中学、湄潭一中几个历史发展阶段。

1990年,为继承和发扬抗战期间浙大迁湄办学的优良传统,因循竺可桢校长“求是”校训,更名为“湄潭求是中学”,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题写了校名。

1999年8月,政府融资2500万元,抽调全县高中资深教师,迁址326国道窄溪口,组建了“湄潭求是高级中学”,校名由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题写。

2006年,升级为“省级二类示范高中”。

2014年8月,又迁址湄潭兰江新区,占地482亩。

设120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

大事记:湄潭初级中学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13日正式宣告成立,首任校长游光国,学生80余人,附读生10余人,校址为文昌宫(文庙后)。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学校多数教职员捐资,永兴富商李金成等亦热诚解囊,资助学校选派运动员参加贵州省第一次省运会。

湄潭初级中学运动员参加省运会,并取得良好成绩,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方知湄潭已有一所中学,这为争取省政府认同,下拨办学经费奠定了一定基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教育厅7月3日正式下文批准立案,宣布成立。

12月25日,学校首届初中27名毕业生集中遵义会考,成绩列黔北第一,其中前10名均为湄潭初级中学学生,于是湄潭初级中学名震遵义地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省教育厅委派陈寿椿(如庄)继任校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省教育厅委派乔光鉴继任校长。

次年乔光鉴、顾诗灵、严林心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40余名成员组成“飞鹰步行团”步行到遵义、贵阳宣传抗日。

同月,省教育厅将乔光鉴革职,乔光鉴后被国民党当局杀害。

11月,黄培纪、廖清廉、周成极、冯开显、张永政、梅位宾、肖士良等7名学生因“言行越轨,异党嫌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成了湄潭有名的“七君子案”。

湄潭抗战教育遗产开发研究

湄潭抗战教育遗产开发研究

湄潭抗战教育遗产开发研究作者:曾辉来源:《当代教育》2008年第04期[摘要]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所留下的抗战教育遗产是湄潭历史文化中的珍贵财富,当下应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今日湄潭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浙大西迁;抗战教育遗产;开发利用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抵抗日军侵华的战争全面展开。

抗战期间,沿海地区大片土地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由南京迁往武汉后又再次迁往重庆,一批学校、文化机构、团体、文化人也相继西迁。

高等院校及教育机关在这次战争中常常成为攻击的目标;为了能够继续发展教育事业,保存教育资源,更好地宣传抗日,许多高校把西南大后方作为内迁的目的地。

浙江大学几经迁移到达贵州,“民国二十六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学校在校长竺可桢率领下西迁。

师生辗转跋涉,过吉安,去宜山,几经周折,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2月,胜利结束‘文军’的长征,抵达遵义。

浙江大学迁来遵义后,校本部集中于遵义县城,其后于当年5月至年底,先后确立湄潭分部和永兴分部。

至民国三十年(1941)初,校址基本稳定。

”[1](p363)“在湄潭,浙大分部办公室设在湄潭文庙。

其中:文庙大成殿为图书馆,其余各处为办公室、医务室、公共教室和部分教职员工及留学生宿舍”;“文庙北侧求是路旁的半坡上,新建了女生宿舍‘信斋’。

城东玉皇阁设立了浙大附小。

玉皇阁旁边的扶风山下,修建了浙大男生宿舍‘仁’、‘义’、‘礼’、‘智’斋。

湄江岸边新建了浙大礼堂、膳厅、足球场和游泳池等。

城西贺家祠堂一带,规划200余亩土地,建成浙大农场和苗圃园。

农学院除农经系设在财神庙,农化系设在禹王宫外,其他如农艺、园艺、桑蚕等各系均设于该农场内贺家祠堂里,并在农场中央修建了‘病虫系大厦’和‘七七亭’。

双修寺设立了物理系,并在此建实验大楼。

将梵天宫、朝贺寺、唐家祠堂作为理学院各系办公室、教学的地方。

万寿宫内设有研究生院,湄江林场建有农学院、畜牧场、实验楼等。

浙大与王淦昌的湄潭岁月

浙大与王淦昌的湄潭岁月

浙大与王淦昌的湄潭岁月作者:胡英明那是一抹依偎着苦涩的芳醇,缠绵在历史的舌尖,再也不能拭去。

我说的是岁月——是1940年初至1946年秋,浙江大学为躲避抗战烽火,西迁遵义、湄潭办学的七个春秋;是中国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科院院士王淦昌青年时期在湄水之滨“求是”的那两千多个日夜。

日寇入侵,烽火连天。

华东、华南大地已放不下一张平稳的书桌——浙大一迁浙西,二迁赣南,三迁桂北,颠沛流亡中幸有黔北小城的热情接纳,才延续了浙大116年历史,培育了五十名院士,成就了今日的四大名校之一。

偏远封闭的湄潭,也为王淦昌提供了安心教学和思考的空间,在那里,他取得享誉世界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九篇具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其中就有他早期最著名的学术成果《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

湄潭数年成为王淦昌后来十分怀念的岁月,他在写给“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成立典礼的贺信中深情回忆:“四十年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湄潭度过的,那时我刚到而立之年,是人生最有活力的时光。

加之湄潭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我的创造力比较突出,思想特别活跃,在国内外物理杂志上发表了近十篇论文,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多。

就我个人来讲,是个奇迹”。

是湄江粼粼柔波的抚慰,启迪了王淦昌的思绪,还是茶乡烹煮的佳茗润泽了他的灵感?“多点子教授”的美称就是当年浙大师生们对他格外活跃的思想以及丰富想象力的赞美。

如今,我慕名而来,已是七十余年后的清明时节。

茶乡依然盛情,正是美景如画:湄水清波挽两岸垂柳,笼雾含烟;茶园碧浪承杏花新雨,远山叠翠。

鲜嫩的节气里小城宛如十七八岁的巧手茶姑,清新恬淡,明眸善睐,顾盼间挥洒着醉人的雅韵茶香。

我寻访先贤故情旧事,求取大师遗下的学人精神、君子风骨,“求是”真髓。

哪怕仅仅拾取一支半截、一星半点,与我也是幸运、也会受用无穷。

当年的文庙,如今的“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刚刚维修一新。

虽然簇新的外观尽失其四百年妆容风华,但馆内的历史照片、资料文物还是令我心弦铿然有声:我无法想象,那由上千师生员工、两千多箱图书仪器、若干教学与生活用品组成的流亡之师,是克服了怎样的艰难险阻,辗转南方六省,才分期分批地来到黔北山区。

一所大学的小城故事

一所大学的小城故事

一所大学的小城故事作者:谭畅来源:《小康》2011年第05期70年前为躲避战火,浙江大学入迁贵州湄潭,它的到来为大山深处的小城,激起文明进步的浪花;而质朴的山区,在烽火连天灾难深重的历史关头,也丰满了一所名校的精神,为其带来金子般的7年珍贵时光提起浙江大学,人们想到的,是它坐落在杭州城内的秀丽风景。

然而70年前,它却与贵州大山深处的湄潭县,意外“相遇”了。

70年前,在浙大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谜语,谜面是浙江大学,打一个《水浒传》中的人物。

谜底为“时迁”,取“时时搬迁”之意。

这个谜语的背后是一段关乎浙江大学存亡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举校迁出,经由赣、湘、粤、桂四省,走走停停,历时三年后,终于在1940年初先后抵达贵州湄潭。

随后的7年是一段金子般的珍贵时光,在烽火连天灾难深重的历史关头,湄潭成为避风港,浙江大学再次得以喘息、停留、发展,免于战争的纷扰。

小城收留了大学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点燃了日军全面侵华的导火索,抗日战争爆发。

淞沪会战后,国内的108所高校中有91所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轰炸破坏,其中有25所高校被迫停止办学。

为保存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才,众多高校选择了向内地迁移的艰难之路,浙江大学也不例外。

11月5日,日军在距杭州仅有120公里的全公亭登陆,战火迅速向浙江的省会蔓延,为保全教育资源,竺可桢决定举校西迁。

浙江大学教师、学生及家属一千多人、几千箱图书仪器,在辗转赣、湘、粤、桂4个省份,跋涉2600余公里后,终于在1940年初先后迁抵贵阳花溪青岩、遵义、湄潭、永兴。

其间,浙江大学在江西泰和避难之际,竺可桢的次子竺衡、妻子张侠魂因身染痢疾,于一个月内先后离开人世。

1939年底,竺可桢刚从重庆参加完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回广西宜山的路上。

在路过贵州遵义时,他觉得遵义比宜山更适宜浙大生存。

遵义物价很低,大米的价格仅是宜山的三分之一。

曾担任贵州公路局局长的宋麟生则建议竺可桢把浙大搬迁到贵州遵义东部的一个小县湄潭。

参观浙大西迁陈列馆有感 (2) (1)

参观浙大西迁陈列馆有感 (2) (1)

参观浙大西迁陈列馆有感今年,我有幸考进了湄潭浙大小学。

这所规模宏大,环境优美,承载着湄潭人民殷切希望的校园是由浙大捐资,当地政府匹配资金共同修建的的一所公办学校,它是浙大西迁湄潭办学那段光辉历史的见证,也是湄潭人民与浙大校友传递深厚情谊的桥梁。

七十二年前,浙大迁往了我们这座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物美价廉的城市扎根七年,在这七年间,他们与湄潭人民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为湄潭输入了现代文明和科技文化气息,以良好的学风长远地影响着湄潭的教学风气,为湄潭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拓展了空间,还为湄潭的学子们注入了永久的浙大求是精神。

今天,湄潭浙大小学的建立,正是为了缅怀那段对我们有着深远意义的历史,正是为了将曾经的浙大求是精神发扬光大。

因此,作为浙大小学的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深入仔细的了解影响湄潭文化教育的浙大西迁到湄潭办学的那段历史。

以便更好的带领学生将浙大求是精神发扬光大。

为此,我们学校在2012年十月七日,组织全校教师一起参观了浙大西迁陈列馆。

十月七日的早上8点半以前,全校的老师跟我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地来到约定地点:浙大广场。

因为浙大西迁原来的陈列馆文庙正在维修,所以将陈列馆暂时搬迁到了东南西耐庵,需要坐一段路程的公交车。

坐在公交车上,我脑子里一直在想,陈列馆里究竟陈列着哪些有历史意义的东西呢?参观之后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和震撼呢?到了目的地之后,陈列馆的馆长印丽老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以导游的身份带我们参观了陈列馆,这是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里面有一尊当年浙大校长竺可贞的塑像,然后就是墙壁上按时间顺序挂满了有关浙大西迁办学时的很多宝贵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

首先,印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竺可贞校长,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在任13年间,他为浙大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求是”二字就是他当年为浙大提出的校训。

抗战期间,浙大为避免陷入日寇铁蹄之下而向山区搬迁。

是他毅然带领浙大师生踏上了西迁流亡办学之路,虽然历经艰辛与磨难,却为国家培养和保留了一批知识精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