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卡佛小说《大教堂》的存在主义解读
《大教堂》中的社 会现实与人性反思
《大教堂》中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反思雷蒙德·卡佛的以其简洁而深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生活质感的画面,同时也揭开了社会现实的面纱,引发了我们对人性的深入反思。
小说中的人物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面临着经济上的困境和精神上的空虚。
他们为了生计奔波,却常常感到迷茫和无助。
比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我”,在生活的重压下,变得冷漠和孤僻,与外界的联系逐渐疏离。
这种经济压力所带来的精神困境并非个例,而是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现象。
它反映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底层人民在追求幸福生活道路上所遭遇的重重阻碍。
社会现实中的孤独与隔阂也是小说重点呈现的一个方面。
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沟通,每个人都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
就像“我”与妻子之间,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在内心深处却存在着无法言说的距离。
而“我”与那位盲人的相遇,则更加凸显了这种隔阂。
“我”一开始对盲人充满了偏见和误解,这种偏见正是由于缺乏了解和沟通所导致的。
这种孤独与隔阂的社会现象,让人们在看似繁华的世界中,内心却充满了寂寞和无助。
在人性的层面上,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主人公“我”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表现出了自私、狭隘和冷漠。
然而,在与盲人的接触过程中,“我”的内心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逐渐展现出了善良和包容的一面。
这让我们看到,人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特定的环境和经历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小说中的盲人罗伯特则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性力量。
尽管他身处黑暗之中,但他的内心充满了光明和温暖。
他的宽容、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我”的狭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存在仿佛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黑暗的角落,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此外,小说还揭示了人性中的恐惧与逃避。
“我”对盲人的偏见,实际上是对未知和不同的恐惧。
而“我”在生活中的种种消极态度,也是对现实困境的逃避。
这种恐惧和逃避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的成长和进步,使人们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豆瓣8.9《大教堂》|卡佛笔下的极简主义、现实困境与意象运用
豆瓣8.9《大教堂》|卡佛笔下的极简主义、现实困境与意象运用在朋友的推荐之下,我拜读了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大教堂》。
在没阅读之前,我对卡佛的有关资料一无所知。
趁着这次阅读的机会,我才有幸得知在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有着这样一位极简主义的代表。
他被誉为继海明威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作家,行文简练,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吝啬无比。
因为描写的是美国蓝领阶层的真实现状,所以在当时经常遭受美国梦鼓吹者的抵制。
但无论世人怎样看待,这位其貌不扬的短篇小说大家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1983年,《大教堂》短篇小说集问世,成为了他创作的巅峰。
《大教堂》中的短篇小说依旧淋漓尽致地体现着他简约的写法,依旧不厌其烦地描写着美国底层群众的现实困顿。
今天,我将以与这部短篇小说合集同名的短篇小说《大教堂》为例,解读卡佛笔下的极简主义,现实困境,并分析他在文中对意象的运用。
1、相较于之前来说的慷慨,难逃的极简主义尽管卡佛本人被誉为美国极简主义大师,但他本人却相当抵触这一说法。
1983年《大教堂》发表之后,不少文学评论家都在此中看见了卡佛本人对于突破极简风格的努力。
他在《大教堂》中的描写,难得地被人用“慷慨”二字来形容,但无论如何,这部短篇小说从头到尾都依旧充斥着卡佛的极简笔法。
①选材的简单,意蕴的丰富《大教堂》讲述了主人公“我”的妻子邀请认识长达十多年的盲人朋友来家中作客,我与盲人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恰好碰上电视解说员在介绍各国的大教堂,于是盲人拜托“我”为他介绍大教堂具体样貌的故事。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全文描写的无非就是日常生活的琐事,用一句话总结即为“妻子的盲人朋友到我家做客的经历”。
这样的描写内容符合卡佛一贯的调性,他十分擅长把美国蓝领阶层的生活摆到明面上,用笔记录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琐碎日常。
但他简单的选材背后却波涛汹涌,直击底层人物生活的矛盾。
他揭露的矛盾,是底层群众在精神上的自我隔离。
《大教堂》中的妻子与前夫虽是青梅竹马,却仍然感觉在灵魂上没有共同语言,于是她最终服药,试图自杀,离婚后嫁给了“我”。
盲目与洞见——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的极简主义风格
V0l_lO No.2 Jun.2012
盲 目与洞见
浅析雷蒙德 ·卡佛《大教堂 的极简主义风格
孔 锐 才
(新 西 兰 奥 克 兰 大 学人 文 学 院 ,奥 克 兰 1142)
【摘要】((大教堂》 完整地体现 了雷蒙德 ·卡佛的艺术理念 。文本通过重点分析 ((大教 堂》 的外在形 式与 内在构建两
事实上,我们注意到 “观看”不仅意味着权力,它还 以为着无知 的盲 目。正如德里达 在 《盲人 的记 忆》 中指 出,“观看”在西方 的文化 中,还意味着一种封 闭的形而 上 学 的 自恋 , 0这 种 自恋 的状 态 衍 生 出传 统 的 叙 述 者 对 作 品的全景控 制。当观看者 行使观看 的主动权 中,它实质 上 陷入 了封 闭 的 主 体 性 中 ,而 无 法 深 入 到不 可 见 的层 面 , 这 个 不 可 见 的层 面 相 反 却 是 让 观 看 成 为 可 能 的 “盲 点 ”。
方面考察卡佛的小说构思 ,进 而探 索这 两方面彼此互动所产生的共 鸣效应 。这种解读方式 不仅有助 于我们重新理解极 简
主 义小说 的艺术特征 ,更有助于重新反 思极 简主义思潮的精神 品质 。
【关键词】雷蒙德 ·卡佛 ;((大教堂 ;极 简主 义;德里这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相 应 地 , “盲 目” 这 一 主 题 在 小 说 中 同样 既 意 味 着 “我”作 为主人公的局 限,也意味着 “我”作为叙 述者对
【收稿 日期】2012-05—04 【作者简介】孔锐才 ,男 ,广东佛山人: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人文学院博 士生:主要研究方 向为艺术理论研究和戏剧研究 。
作品在处理这种 “观看”与 “被观看”的关系是有趣 的。首先 ,“我”作为叙述者在作 品的开端 ,运用 了大量 外貌描述 ,去形容盲 人邋 遏的外貌 与古怪的“举止”。“我” 成 为语 言 的 施 暴 者 ,企 图在 控 制 语 言 的优 势 上 击 败 盲 人 。 但事实 上,“我”作 为故事 中的人物 ,却 一直在 “盲人 ” 的 观 看 之 中 。 “我 ” 不 停 地 被 妻 子 与 盲 人 之 间关 系 与 举 动 所迷惑 ,尽 管事实 上什么 都没有发 生过 。但 “我”作为 叙述者似 乎失去 了 自我控制 能力,只能用充满 暗示性 的 语言描述 了他们 两人之 间的交流 。例如 “他把 还在燃烧 的烟蒂递给 我的妻子 ……她接过烟 蒂,递给 我”, 甚至 当妻子 的睡袍从腿上滑下来 的时候 ,“我伸手把她 的睡袍 重新拉起来 ,盖住她 ,就在那时 ,我看了那个盲人一眼。 何 必呢 !州 不论作为叙述者还 是作为主角的 “我”,都 陷入 了被盲人凝视 的状态 中。
重建巴别塔——评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
2009.04重建巴别塔——评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早春二月的江南,霏雨溟蒙,春寒料峭。
然而,静坐一隅细品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内心却拂润着丝丝温暖,感受到清馨扑面的如缕春风。
正如作者卡佛先生本人所言——“我希望保证,读者读完我的小说后,不会有受到欺骗的感觉。
”卡佛做到了;他还说:“要是看到我写的小说,读者能在某种程度上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被它感动,并想到r自己的存在,我就高兴。
”卡佛也做到了。
雷蒙德卡佛(R aym ond C ar ver,1938--1988)生于美国俄勒I X J州克拉斯坎尼小镇的一个蓝领之家,自幼家境贫困。
1957年,年仅19岁的卡佛迎娶了当时只有16岁的玛丽恩伯克为妻,6个月后他们有了第一个女儿;翌年10月儿子出生,阿0刚20岁自己还是一个“大男孩”的卡佛俨然成为了一个四口之家的主人。
此后,卡佛一家在美国各地颠沛漂泊,他与妻子共同为生计疲于奔忙。
多舛的命运,困窘的生活,不仅没有压垮卡佛对生活的信念和希望,相反却成为其文学创作生生不息的叙述始源。
卡佛于1961年开始发表小说,直到1980年,甚至是1983年蜚声文坛后,其物质生活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早年生活的窘迫和压力使他没有大段的时间来从事中长篇小说的写作,“只能写坐下来一次就能写完的东西”;还因经济拮据,居无定所,写作时“无时无刻不担心自己身下的椅子随时都会被人移走”。
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
卡佛也承认其作品在某种程上都和自己的经历有关,他曾说:“你不是你的人物,但你的人物就是你自己。
”身份卑微、长期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卡佛不仅深谙世事的艰辛,深感“小人物”的生存困苦,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信念的顽强,生命的不屈。
他笔下塑造出众多平凡的“小人物”——工人、推销员、旅馆店主、家庭主妇、杂役、酗酒者、破产者、失业者……这些“小人物”,在卡佛细若微雕的笔触下栩栩胡碧媛如生——有时就如自己的邻家兄妹,工厂工友,办公室同事,甚至是感同身受的自己!这些“小人物”与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卡佛所谓“俗事儿”的平凡融混、缠结在一起,自成逻辑地运动展开,被赋予慑人心魄的生命质感和意义张力。
雷蒙德·卡弗小说《大教堂》主题研究
雷蒙德·卡弗(RaymondCarver)是继海明威之后 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曾多次获得美国短篇小说 大奖,被赞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极为少见的艰难世事的 观察者和表达者。在卡弗的一生中,不幸始终缠绕着 他,为了生存早早就辍学的他,又经历失去工作、与妻 子感情破裂等苦难,达到人生低谷。后来因文学作品 逐渐为人所识,却又要遭受身体上病痛的折磨。他的 这些人生经历,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比如写作风格、 写作题材、主题等等[1]。他的文学创作题材经常取自 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小说内容也是来源于普通 人的日常生活,多描写这些人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姿 态及心理活动。
[作者简介]孔艳艳(1993-),女,大连外国语大学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研究。
54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 35卷
到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真正交流的美好。妻子甚至要 为此写一首诗来表达她的心情,她总是尝试着写诗, 特别是在经历过对她特别重要的事情之后。因为内 心孤独,所以才会极为珍视那一刻的感受。而主人公 作为小说的叙述者,他的孤独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 还是能够通过其与妻子的日常生活捕捉到他孤独的 心灵。当主人公对将要到来的盲人朋友有不敬的言 语时,妻子很生气,并表示如果丈夫的朋友到家里来 做客的话,她一定会周全地照顾客人,让客人感到舒 服自在。丈夫反驳并表示自己不会有盲人朋友,妻子 生气地对丈夫说:“你没有任何朋友。”[3]丈夫并没有 否认,可见他在生活中几乎是没有什么朋友的。丈夫 与妻子看似生活在一起,实则貌合神离。主人公作为 叙述者在小说中说过,他自己和妻子很少一块儿回房 休息过,他每天都会抽烟,总是熬到很晚才睡,还会做 噩梦,醒来时 心 跳 得 厉 害。 可 见,夫 妻 二 人 之 间 是 有 距离感的,两个人没有彼此靠近,恩爱的夫妻不会如 此疏离。
浅析雷蒙德
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中的不可靠叙述摘要:雷蒙德·卡佛是美国当代文坛一位颇有声誉的作家,其短篇小说名扬世界。
作为七十年代美国短篇小说复兴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卡佛的作品和创作风格沿着其人生发展轨迹,由前期简约主义中呈现的残酷现实感逐渐转变为后期闪现的人性光芒。
通过叙述策略的分析来解读其代表作《大教堂》中的不可靠叙述及反映出来的隐合作者,可以探讨其创作风格的变化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不可靠叙述;隐含作者;雷蒙德·卡佛雷蒙德·卡佛(1938 - 1988)是美国当代文坛一位颇有声誉的作家,也是七十年代美国短篇小说复兴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其有生之年共出版了六部蜚声世界的短篇小说集:《请安静些,好吗?》(1976)、《愤怒的季节》(1977)、《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什么?》(1981)、《火:散文、诗歌、故事,1966 - 1982》(1983)、《大教堂》(1983)和《我打电话的地方》(1988)。
与其前期简约主义作品中呈现的残酷现实感不同,卡佛后期创作的《大教堂》讲述了“我”妻子的盲人朋友罗伯特刚经历丧偶之痛来家里拜访时发生的事情,叙述者“我”从开始的不友好和期间的不理解,到最终和罗伯特共画大教堂,从而实现了彼此间的交流与理解。
作品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芒反映了卡佛的作品和创作风格沿着其人生发展轨迹发生着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叙述策略的分析来解读其代表作《大教堂》中的不可靠叙述及反映出来的隐含作者,并探讨其创作风格的变化及其现实意义。
一、不可靠叙述的三大轴和六种亚类型通过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大教堂》中的“我”的叙述并非在整个叙述过程中都一如既往的真实可靠。
美国叙事理论界权威詹姆斯·费伦通过发展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创立的修辞方法,将不可靠叙述从“事实,事件轴”和“价值/判断轴”两大类型发展到了三大类型,增加了“知识/感知轴”,并且根据这三大类型,相应地划分了六种不可靠叙述的亚类型:事实/事件轴上的“错误报道”和“不充分报道”;价值IJ断轴上的“错误判断”和“不充分判断”:知识/感知轴上的“错误解读”和“不充分解读”。
雷蒙德·卡佛小说《大教堂》的存在主义解读
雷蒙德·卡佛小说《大教堂》的存在主义解读作者:廖颖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4期摘要:雷蒙德·卡佛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其同名小说集的代表作《大教堂》,曾入选1982年美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中仍然有卡佛早期作品的无奈和无法自拔,但是正如卡佛自己所说的“仿佛已耗尽,却又收拾起勇气。
”小说一改之前阴郁悲观的基调,作品中的人物通过建立在真诚和互相理解上的交流,最终打开了孤独的内心世界。
对文本进行仔细研读后,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意味:荒谬的世界中的个体是孤独的;通过自我选择可以走出疏离和孤独。
关键词:雷蒙德·卡佛;《大教堂》;存在主义;自由选择【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063-02小说《大教堂》在写作风格上承接了卡佛前后两个时期,在阅读《大教堂》的过程中,读者既能够体会到卡佛早期的冷硬,也能感受到后期微暖的变化。
然而国内关于小说《大教堂》的专门研究文章却不多,着实令人感到遗憾。
对于卡佛小说《大教堂》中初次展现的积极的暖意,我认为可以从存在主义角度来解读。
二十世纪50年代,存在主义在美国盛行。
而身为作家的卡佛也正足生活在这样一个存在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在哲学、文学、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时代。
他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会受到存在主义的一些影响。
我们虽然不能将小说《大教堂>等同于存在主义文学,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点。
本文将从个体孤独和自由选择两个方面对这篇短篇小说的存在主义意味进行分析。
一、荒谬世界中的个体是孤独的存在主义所认为的世界是荒谬的、混乱的、偶然的,在这样荒谬的世界中,人生是痛苦的;个体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异化的。
《大教堂》中的主人公“我”而临的也正是这样的困境。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我”接待妻子的一位盲人朋友的故事。
雷蒙德·卡佛——《大教堂》视域下的平庸生活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雷蒙德•卡佛——《大教堂》视域下的平庸生活付以勒 同济大学摘 要:《大教堂》依旧延续了卡佛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与聚焦,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对于生命的焦虑、彷徨、不安以及积极渴望得到的一点点的安静的希冀进行书写。
学术界对于卡佛的写作风格的界定是“极简主义”,在我看来,这种写作方式其实就是“画框取景”与大量平庸生活的堆积罢了。
就如同中国哲学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一个道理,在卡佛的世界中,生活才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一切的力量与源泉,这些琐碎的、多元的、去中心化的事件,其实都包含着最为朴素的真理。
当然在这些拼贴与缝合的故事里,仿佛可以感受到卡佛对于生活的惴惴不安,毕竟写作是不能脱离作家的个人生命经历而存在的。
关键词:社会底层;“极简主义”;朴素;经历作者简介:付以勒(1989.12-),男,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142-031.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雷蒙德•卡佛雷蒙德•卡佛一共持续创作了25年,共出版了5部小说集,收录了65篇短篇小说。
而《大教堂》仅为其中一篇,同时也是相对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雷蒙德•卡佛身处20世纪末的美国的后工业时期,其作品也必然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印记,无论是二战后迷茫一代的空虚,亦或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乏味, 在卡佛身上都是有着浓厚的意味的,并且这种意味也深刻体现在了卡佛作品的人物身上。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20世纪末的美国,社会生产从“人和物的竞争”转变为“人和人的竞争”,生存不再是人类的期许,而生活才是人作为个体的全部特质,争夺不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活得更好,二元斗争下的弱者便成为了社会边缘的畸形人物,而以镜头一般的语言去窥探这些与绝大多数人相似的底层人物成为了后现代艺术的主流,后现代艺术异化成了某种“呐喊”的声音,这是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就是在物质方面的极大充裕与富足而精神方面极度空虚与无助的现代社会土壤中萌生和发展起来的。
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作者:付以勒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5期摘要:《大教堂》依旧延续了卡佛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与聚焦,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对于生命的焦虑、彷徨、不安以及积极渴望得到的一点点的安静的希冀进行书写。
学术界对于卡佛的写作风格的界定是“极简主义”,在我看来,这种写作方式其实就是“画框取景”与大量平庸生活的堆积罢了。
就如同中国哲学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一个道理,在卡佛的世界中,生活才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一切的力量与源泉,这些琐碎的、多元的、去中心化的事件,其实都包含着最为朴素的真理。
当然在这些拼贴与缝合的故事里,仿佛可以感受到卡佛对于生活的惴惴不安,毕竟写作是不能脱离作家的个人生命经历而存在的。
关键词:社会底层;“极简主义”;朴素;经历作者简介:付以勒(1989.12-),男,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31.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雷蒙德·卡佛雷蒙德·卡佛一共持续创作了25年,共出版了5部小说集,收录了65篇短篇小说。
而《大教堂》仅为其中一篇,同时也是相对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雷蒙德·卡佛身处20世纪末的美国的后工业时期,其作品也必然帶有后现代主义的印记,无论是二战后迷茫一代的空虚,亦或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乏味,在卡佛身上都是有着浓厚的意味的,并且这种意味也深刻体现在了卡佛作品的人物身上。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20世纪末的美国,社会生产从“人和物的竞争”转变为“人和人的竞争”,生存不再是人类的期许,而生活才是人作为个体的全部特质,争夺不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活得更好,二元斗争下的弱者便成为了社会边缘的畸形人物,而以镜头一般的语言去窥探这些与绝大多数人相似的底层人物成为了后现代艺术的主流,后现代艺术异化成了某种“呐喊”的声音,这是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就是在物质方面的极大充裕与富足而精神方面极度空虚与无助的现代社会土壤中萌生和发展起来的。
心中的教堂——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
心中的教堂——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心中的教堂——尽管生存现实仍然残酷,但也要相信希望与奇迹的存在。
不得不说,选择这篇小说赏析我感到十分幸运。
就像雷蒙德卡佛所说“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我知道它与我以前写的任何一篇都不同,这可能反映了我生活的变化。
”作者渐渐从被大麻和酒精麻痹的生活中走出来,从失业的痛苦中回归到从前的生活。
这样的经历让他更加体会到生活在困苦中的人们心中仍坚持的希望,我想这是他心中的教堂。
从小说的叙事方式的角度谈,这是一种不可靠叙述。
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观察这个故事,我们不难从“我”的叙述中看到“我”的狭隘和偏见。
这让读者和叙述者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反讽距离。
文中很少谈及“我”和妻子的事情,对于妻子和军官的事也不做详细叙述,甚至有些盲人和妻子交往的细节也一句带过。
这样的留白给了作者阅读和参与的过程,把思考的自由还给读者,就像盲人帮助“我”释放了想象的自由。
这是作者所谓的极简主义的魅力所在。
而这样的主观性同时也让读者更真实感受到“我”前后思想的变化,更容易引起共鸣。
从小说的主人公“我”的角度谈,这其实是作者曾经困苦生活的缩影。
通过其对自己和妻子生活方式的叙述,以及谈话中妻子对其没有朋友的嘲讽,我们可以看出“我”在生活中的被隔离。
面对着生活对自己的排斥和抵制,希望以吸大麻喝烈酒麻痹自己,让自己在消极中沉沦。
正是因为生活的隔离,让“我”很难去学会接纳与宽容,透过“我”对盲人形象的臆断与盲人真实形象之间的冲突可以看出这点。
盲人其实象征着“我”的盲区。
面对“我”对其不断地挖苦和刁难,盲人选择以幽默和乐观的态度回应;对于“我”提出吸大麻的要求,盲人选择接纳和尝试。
这都是文中主人公所没有的,恰恰是作者所呼吁的。
从小说的主题角度谈,在宗教中被看做是一种救赎之地的教堂在这里其实代表着一种人性的回归。
作者深处后工业时代之中,看尽了利益的争夺,人心的叵测。
文中看似有些隔离的两人,最终却能够以最朴实的方式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走出疏离走向融合——雷蒙德·卡佛小说《大教堂》的主题分析
走出疏离走向融合——雷蒙德·卡佛小说《大教堂》的主题分析摘要:作为同名小说集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大教堂》在小说集中的地位非同凡响。
小说《大教堂》,对于作者卡佛本人是一种写作上的突破。
这一突破最重要的体现在小说的主题意义。
短篇小说《大教堂》之前的作品基调几乎都是凄凉悲观,人物大多处于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而《大教堂》中的人物则开始与他人交流,探寻自己封闭空间外的世界。
本文将重心放在小说《大教堂》的主题方面,从小说的主题意义角度进行解读,以呈现卡佛小说世界中难得一现的曙光。
关键词:雷蒙德·卡佛;大教堂;疏离;融合《大教堂》是一篇深受大众喜爱,也是卡佛本人非常欣赏的小说。
曾经入选1982年的《美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代表了一种新趋势。
《大教堂》被普遍认为是卡佛创作的一次重要突破[1]。
卡佛认为,《大教堂》“在观念和手法上与以前写的小说完全不同”。
就个人和美学两方面而言,写这部作品时,“我(卡佛)感到我正在摆脱使自己陷入其中的某种东西”[2]。
对于如此重要的小说,关于它的专门评论文章却只有寥寥数篇,目前国外仅有布洛克(Chris J. Bullock)从男性自我角度、Steve Mirarchi 从宗教暗示角度、Mark A. R. Facknitz 从人性价值方面、Nelson Hathcock从重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国内的相关评论,仅有邱小轻分析小说集《大教堂》中映射的美国社会;对于《大教堂》这篇小说而言,则只有唐伟胜对小说《大教堂》的封闭式结尾进行分析;另外有高熹微,针对小说的不可靠叙述进行了讨论。
虽然国内外的评论中很少有专门的论文对这一短篇小说进行评论,小说《大教堂》对于整部小说集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卡佛一系列短篇小说,其中人物几乎都在人生的边缘挣扎,或者处于与社会疏离隔绝中,而小说《大教堂》中,处于疏离隔绝的人物已经开始洞察走向融合的途径。
卡佛小说集《大教堂》中极简主义中的可能性
卡佛小说集《大教堂》中极简主义中的可能性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因雷蒙德·卡佛擅长于运用朴实无华,精致简洁的文学语言对于平淡琐事进行记述,并由此真实的反应现实世界的艰难困苦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故被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称为“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
《大教堂》是雷蒙德·卡佛著名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收录了《羽毛》、《好事一小件》、《维他命》、《小心》、《大教堂》、《软座车厢》等著名短篇小说。
在小说集《大教堂》中,作者雷蒙德·卡佛在各篇作品中描绘了美国平民甚至是下层民众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状态,将生活中的无可奈何、不知所措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集《大教堂》与卡佛早期文学作品相比较,小说集《大教堂》中雷蒙德·卡佛赋予文字以更多的积极态度,其自称为“仿佛已经耗尽,却又收拾起勇气”。
雷蒙德·卡佛在毁灭了奢华的“美国梦”、将现实世界的丑陋毫不遮掩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同时,又用极致简约的语言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对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独特的诠释。
一、小说集《大教堂》中雷蒙德·卡佛极简主义的具体体现雷蒙德·卡佛认为,用最普通但是准确的语言去写最普通的事物,并且赋予这些普通的事物以最惊人的力量,才可以一针见血的揭示事物的真相与本质。
于是,在雷蒙德·卡佛的文学作品中作者用最简洁、准确的文字语言,抛弃了传统文学的华丽辞藻,繁琐修辞,对现实世界平民日常生活进行了认真的记录,不动声色却又冷峻、尖锐地指出美国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无聊,乏味、愚昧、悲哀和无奈……评论家将这样的极致简洁定义为“极简主义”或“肮脏现实主义”,并同时认为雷蒙德·卡佛是“极简主义”文学的大师。
在小说集《大教堂》的写作活动中,雷蒙德·卡佛灵活运用了极简主义的写作手法,将当时美国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描述,记录下来。
《大教堂》中的社 会现实与人性反思
《大教堂》中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反思《<大教堂>中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反思》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大教堂》以其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平凡却又触动人心的社会画卷,引发了读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看似寻常的家庭环境中,主人公正面临着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与迷茫。
这种寻常的背景,恰恰是大多数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让读者能够轻易地产生共鸣。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又充满复杂性,他们在琐碎的生活中展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
主人公“我”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偏见的人物。
“我”对妻子的盲人朋友的到来充满了抵触和怀疑,这种抵触并非单纯的对外人的排斥,更多的是对未知和不同的恐惧。
“我”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固步自封,对他人的经历和感受缺乏理解和包容,这反映了社会中一部分人的自我中心和狭隘。
然而,随着与盲人的交流和互动,“我”的内心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点滴的相处中逐渐积累。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具有改变和成长的可能性。
妻子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温暖而包容的角色。
她对盲人朋友的关心和接纳,与“我”最初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的存在像是一道光,照亮了“我”内心的黑暗角落。
妻子的善良和宽容,不仅体现了人性中的美好品质,也反映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理解是多么的重要。
而盲人的形象则是整篇小说的核心亮点。
他虽然失去了视力,但却拥有着比常人更为敏锐的感知和更为豁达的胸怀。
他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家庭表面的平静,也冲击了“我”内心的防线。
盲人以他的乐观和坚强,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他不为自己的残疾所困,积极地面对生活,这种精神力量令人钦佩。
同时,他对待世界的态度也让我们反思,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是否在心灵上反而存在着更多的缺陷。
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大教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孤独。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自己的生活,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真正了解他人。
就像小说中的“我”,对盲人的世界一无所知,甚至不愿意去尝试了解。
《大教堂》中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反思
《大教堂》中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反思《<大教堂>中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反思》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大教堂》以其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且引人深思的社会画卷,让我们得以窥探到其中所展现的社会现实以及对人性的深度反思。
故事发生在一个看似平凡的场景中,一位盲人即将来访,打破了主人公和他妻子原本平静的生活。
在这个简单的情节框架下,卡佛却巧妙地揭示了诸多社会现实问题。
首先,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沟通障碍。
主人公与妻子在盲人到来前的交流就显得生硬且缺乏真正的理解。
主人公对妻子与盲人过去的交流经历抱有嫉妒和怀疑,而妻子也无法让主人公完全理解自己与盲人之间那种特殊的情感联系。
这种沟通的不畅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现象。
人们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带着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去对待他人,从而导致真正的交流难以发生。
其次,社会的快节奏和物质追求让人们的心灵变得空虚。
主人公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工作的单调乏味以及生活的平淡无奇让他陷入了一种精神的困境。
这种空虚不仅仅体现在主人公身上,也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的真实写照。
人们为了追求物质的满足,不断奔波忙碌,却忽略了内心的需求,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他人的关怀。
再者,社会的等级差异和不公平现象也在小说中有所体现。
盲人虽然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但他的精神世界却远比主人公丰富和深刻。
这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暗示着社会中那些看似拥有更多的人,在精神层面可能反而更加贫瘠。
而这种不公平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和身体条件上,更体现在机会、教育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等方面。
小说对人性的反思同样深刻。
主人公最初对盲人的到来充满抵触和排斥,这种态度反映出人性中的自私和狭隘。
他无法超越自己的偏见和狭隘,去真正接纳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人。
然而,随着与盲人的接触和交流,主人公的内心逐渐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放下成见,尝试去理解和感受盲人的世界。
这一转变过程让我们看到,人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可塑性和成长的可能性。
《大教堂》中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反思
《大教堂》中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反思《<大教堂>中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反思》雷蒙德·卡佛的《大教堂》以其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看似平凡却又触动人心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真实而复杂的社会画卷。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社会现实的种种困境,还能对人性的多面性进行深入的反思。
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情感上的孤独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例如《保鲜》中的夫妇,为了生计而奔波,生活的琐碎和经济的拮据让他们的婚姻关系变得紧张。
这种经济压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压抑,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在社会现实层面,《大教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
《软座包厢》中,主人公在火车上与陌生旅伴的交流充满了防备和误解,难以建立真正的沟通和理解。
这种隔阂并非仅仅源于个人的性格,更是社会环境所造就的。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功利性,让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彼此的心灵难以相通。
同时,书中也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不公平。
《发烧》中的主人公努力工作,却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无法跨越阶层的鸿沟。
这种现象让我们看到,社会给予每个人的机会并非均等,出身和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前景。
这使得那些处于底层的人们,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摆脱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在这看似绝望的社会现实中,卡佛并没有让我们完全失去对人性的信心。
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我们看到了人性中善良、坚韧和渴望温暖的一面。
在《好事一小件》中,面对孩子的意外离世,面包师的关怀和陪伴给悲痛中的父母带来了一丝慰藉。
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幸和痛苦,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善良和温暖依然存在,哪怕只是短暂的、微小的,也足以照亮黑暗的角落。
这种善良并非出于功利的目的,而是源自人性深处的本能,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和对生命的尊重。
人性中的坚韧在《大教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被遗忘的大教堂
被遗忘的大教堂作者:丘金雨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3期摘要:短篇小說《大教堂》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的杰出作品,他通过描写主人公与盲人罗伯特的初次交往,展现了现代人从自我封闭走向相互理解和沟通,为人的生存世界照亮了一种可能。
昆德拉曾在《小说的艺术》中提到人们变得盲目以至于无法看清世界的整体和自身,掉入到海德格尔对存在遗忘的状态之中。
小说《大教堂》展现的正是现代人所遭遇的精神困境,我们只能通过自己获取的信息来判断这个世界的真假、虚实。
视觉理性占据了绝对的地位,人们相信眼见为实,以至于被眼前的东西所蒙蔽而不自知。
而卡佛通过主人公与盲人罗伯特对于大教堂的视觉、触觉感知,借此隐喻,窥见了在科学理性之下,人的自我精神救赎。
关键词:卡佛;大教堂;视觉理性一、视觉理性与触觉感知《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在偷吃智慧果后,眼睛变得明亮起来,才看见对方的赤身裸体。
视觉带着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开启了人类通向智慧的大门。
在西方哲学中,“视觉中心主义”是“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视觉观看领域的集中体现,是视觉与理性紧密结合的产物。
从柏拉图对视觉哲学的二元论认识就区分了“心灵之眼”和“肉体之眼”,描绘出了一个现实的世界和行而上的理念世界,也展示了理性和感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这一传统也被笛卡尔巩固,“视觉中心主义”就此成为理性的代名词。
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认为在卡夫卡和哈谢克的作品中理性与非理性陷入了悖论。
“正当理性大获全胜之际,纯粹的非理性,也就是只想体现其意志的力量,占据了世界的舞台。
”[1]13视觉理性走到了触觉感知的对立面,人离真实的感知越来越远。
小说一开始,主人公“我”对盲人罗伯特的印象是从电视中观看得来的。
“在那些影片里,瞎子们行动缓慢,永远板着脸。
”[2]211对“我”而言拥有视觉就像拥有了解释的权力,观看转变成凝视,这种凝视则预示了一种权力关系。
在福柯看来,凝视者是身居高位的主体,被凝视者是弱势的客体。
一部建立在对话原则上的作品——评雷蒙德·卡佛小说集《大教堂》
一部建立在对话原则上的作品——评雷蒙德卡佛小说集《大
教堂》
郎晓娟
【期刊名称】《学术界》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小说集<大教堂>是美国杰出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的晚期代表作,共分11篇,分别讲述各自独特的故事,这种看似松散的结构遵循着严密的布局,无论是作者与作品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还是作品篇章之间都遵循着对话的原则,对话使得整部小说张力十足.
【总页数】5页(P233-237)
【作者】郎晓娟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中的不可靠叙述 [J], 高熹微
2.走出疏离走向融合——雷蒙德·卡佛小说《大教堂》的主题分析 [J], 李仙琼
3.雷蒙德·卡佛的文学语言观——以《大教堂》为例 [J], 沈黎
4.盲目与洞见——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的极简主义风格 [J], 孔锐才
5.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给人的心灵启迪 [J], 任今照;田稷;席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读卡佛的《大教堂》的感想
读卡佛的《大教堂》的感想卡佛的大教堂要表达什么,可能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切入角度,获得的阅读感受差别也是非常大的。
在我看来,卡佛的大教堂是表达一种孤独的感受,这种孤独在《大教堂》里,犹如一道牢不可破的铁栅栏,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分割开来。
我想卡佛在写“大教堂”的时候,分明听到时间犹如一道静谧无声的河流,不停的冲刷着隔绝着每个人的铁栅栏时的沙沙声,他看到生命在时间的河流中消逝、沉沦,但始终走不出围困他们的孤独的铁栅栏。
“大教堂”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小说叙述者“我”、瞎子罗伯特、以及叙述者“我”的妻子,当然还有其他人物,“我”的妻子的前夫,瞎子罗伯特的已病逝的妻子比尤拉。
后面两个人物只是附带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问题是卡佛要写出这三个人的孤独感,以及把每个人的孤独感形象化为可以感受的具体艺术形象时,他是如何在这三个人物身上用力的,就成为这篇小说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讲,短篇小说或者是对一个生活横断面的截取,或者是对中心人物某个性格层面的展示,或者讲述一个妙趣恒生的故事,再或者就是对某个寓言的阐释。
短篇小说必然是在环境、人物、故事、主题方面突出其中的某一个,因为短篇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均衡用力,在这几个方面面面具到。
但是在我们读大教堂的时候,发现起码在人物形象或者人物内心及性格的刻画上,小说中的三个人物都很突出,如果我们用孤独来概括三个主要人物的状况时,我们会发现三个人的孤独是各不一样的,而且正是这不一样的孤独,使三个人物发生了他们自己都无法明了和无法控制的关联与交错。
换句话说,孤独是他们的共性,但是孤独在每个人身长造成的差异形成了这篇小说的叙述逻辑和情节发展的动力。
那么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卡佛是如何在一个短篇中同时完成三个人物性格或人物生存处境的艺术塑造,而且这么三个人物又如何形成了这个短篇的有机整体性?小说首先是以“我”的口吻,介绍了“我”的妻子以前的境况,这一段可以看作是整个小说的引言,把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给我们介绍清楚,但是在概略式的引言中,通过叙述者“我”的眼光,把“我”的妻子的形象给我们揭示出来了。
盲目与洞见——浅析雷蒙德·卡佛《大教堂》的极简主义风格
Blindness and Insight: On Minimalism in Raymond
Carver' s Cathedral
作者: 孔锐才
作者机构: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人文学院,奥克兰1142
出版物刊名: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11-1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雷蒙德·卡佛 《大教堂》 极简主义 德里这
摘要:�大教堂》完整地体现了雷蒙德·卡佛的艺术理念。
文本通过重点分析《大教堂》的
外在形式与内在构建两方面考察卡佛的小说构思,进而探索这两方面彼此互动所产生的共鸣效应。
这种解读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极简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更有助于重新反思极简
主义思潮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