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六中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赏析大全”(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背诵10首)
人教版语文八下课后10首古诗鉴赏笔记
人教版语文八下课后10首古诗鉴赏笔记一、《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sè)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原文翻译】山上的松树高高耸立,山谷的寒风瑟瑟作响。
这风声是多么强盛,这松枝又是多么刚劲!此刻正是冰霜遍地天气严寒的冬天,但松树却仍旧终年端直挺拔。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理解记忆】1、咏物诗。
2、作者刘桢: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3、字词注音:瑟瑟(sè)罹(lí)4、字词解释:〔从弟〕堂弟〔亭亭〕高耸的样子。
〔瑟瑟〕形容风声。
〔一何〕多么〔罹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5、本诗主题: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调的品格。
诗人在这里既赞美堂弟的品性,并希望堂弟在政治上能坚持理想,不同于流俗,其实,也以次自勉。
表现出诗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
6、古诗理解: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7、[理解题]⑴《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主旨句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⑵《赠从弟》中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品味名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继承了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
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十首赏析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1.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参考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参考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译文]【直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意译】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
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4.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参考译文]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
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间。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诗词曲十首古诗鉴赏
八年级下册课内诗词曲十首古诗鉴赏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年代:唐主题: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意思是: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
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哲理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两句诗运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
前句是说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后句是说归来后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2、《赤壁》作者:杜牧年代:唐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作者运用了“东风”“铜雀(台)”这样形象性的语言,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年代:南宋大臣、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
主题:《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名句赏析:(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意思是: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其中对偶的句式,既抒发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伤感之情,又表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意。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古诗词赏析)[推荐5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古诗词赏析)[推荐5篇]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古诗词赏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古诗词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古诗词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词赏析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选出赏析错误的一项: ( )A.首联以“凄凉地”、“弃置身”直接抒发了作者长期被贬边荒的愤慨。
B.三、四句连用典故,“翻似”二字,简描旧友被害情状。
抒发诗人对战友的深切怀念,表达长期被贬后的人事沧桑之感。
C.五、六句写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千帆竞发,万木争春,借景物描写表达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D.结联在酬答白居易的感情时,明确表示振作自持的态度,表现出坚忍不拔的豪迈情绪。
2.诗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_____,“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愿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对杜牧《赤壁》赏读有误的一项: ( )A、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B、“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没有来得及销毁。
C、第二句借物以怀古,意思是说我把它拣起来,洗磨之后,还能辨出是三国时代遗物。
D、最后两句议论,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三、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 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 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走近作者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 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 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 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 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 在《南唐二主词》中。
走近作者
《相见欢》应是后主被掳之后所 写,就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 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 其是在萧瑟的秋夜。
走近作者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 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 鄞(y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 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 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 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 行新法的前奏。
品味名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句寓论于景,用“不
情感提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 。”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 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 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 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 寻味。
相
李 煜
见
欢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艺术提升
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 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 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下片押 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 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 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 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 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八下语文必背期末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语文必背期末古诗词及文言文《观刈麦》唐代: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悯农》(其一)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题临安邸》唐代: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序》节选唐代: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以上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及文言文部分内容,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分析
品味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
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 谐音“思”,用“到死”、“成灰” 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 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 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 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
情感提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 。”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 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 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 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 寻味。
译文
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 着容颜转变的愁虑;我夜晚对月低吟时 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
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 啊,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 候!
走近作者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 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 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 南荥(xíng)阳(今郑州荥阳)。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
• 1.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 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气象阔达,志趣高远,
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 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终南别业 王维
•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 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 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 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 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 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 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 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 更为可亲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十首古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十首古诗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课后十首古诗《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八年级语文课外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晚晴》2、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夏日杂诗》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语文课后十首古诗名句赏析
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语文课后十首古诗名句赏析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
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
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
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
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
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
这类常情写在此处,读来特别朴实深厚,紧相呼应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这杯酒具有极重的分量。
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肠。
本诗中的元二的心情,当不胜故国他分之感。
此时的故人之情,较之寻常情况下,弥足珍贵。
“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可谓笔力千钧。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八年级语文]四川省宜宾市六中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赏析大全”(人教版八下第25课)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赏析大全”(人教版八下第25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评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
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
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
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练习】(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答案: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有千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一派生机景象。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中领悟到了什么?(2分)答案示例: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案:“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后人将之引申为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这一自然规律,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3分)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
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抒发作者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之情。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品味名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 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弃”字,刻划出过去岁月对诗 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 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 李白曾经身怀报国大志,但现实无情 地粉碎了他的幻想。唐玄宗将他召入 长安并非是让他 施展其政治抱负,而 只不过是将他看作御用文人而已。
品味名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 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但是,象燕昭王 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 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 不逢时。 “前贤”已远,“后贤”未 来,其生不逢 时、怀才不遇的愁怅跃 然纸上!
品味名句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包括 宇宙古今、宽广无垠 的精神境界;一 个“独”字,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 名状的孤独悲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须,不必。 歧路:告别的地方。 沾巾:挥泪告别。
【导读】 一位朋友要远去四川做官,诗 人作此诗相赠。全诗先收后放,先说同是 宦游之人,同有惜别之意,然后陡然一转 ,说哪里没有朋友呢,男儿分别,何必哭 哭啼啼做女儿态呢?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 成为千古名句。这首诗应当说是送别诗的 精品。
注释: ①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一带。谢朓楼,又名谢 公楼,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校书:官名,即校书郎, 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②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③.蓬莱:此指东汉 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 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 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 皆在也"。 ④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 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建安,为汉 献帝(196-220)的年号。 ⑤小谢:指谢朓。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 、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⑥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八年级下人教版必背古诗词
八年级下人教版必背古诗词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多首必背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体现了古代诗人的才情与智慧,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以下是部分必背的古诗词:1. 《饮酒》(其五) -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 《赤壁》 - 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 《泊船瓜洲》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8. 《题临安邸》 -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 《游园不值》 -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些古诗词不仅要求学生背诵,更要求理解其意境和内涵,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下语文必背古诗词人教版
八年级下语文必背古诗词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主要包括以下几首,这些古诗词是人教版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1. 《观刈麦》作者:白居易内容: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 《望岳》作者:杜甫内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内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内容: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内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内容: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7. 《赤壁》作者:苏轼内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 《题临安邸》作者:林升内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 《游园不值》作者:叶绍翁内容: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 《江雪》作者:柳宗元内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古诗十首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古诗十首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古诗十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古诗十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翻译】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赤壁》作者:杜牧(唐代诗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宋代诗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呢?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赤诚的心用来光照史册。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宋代诗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赏析大全”(人教版八下课外古诗背诵10首)【课外】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评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用松树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写得豪迈凌厉,颇有“挺立自持”、“高风跨俗”的气概。
面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
其诗有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首联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颔联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
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颈联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
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尾联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前面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形象,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格。
松树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
【练习】1.赏析名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答案: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赏析名句: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答案: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
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
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3.试简要本文的语言特点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评析】古代送别诗大都情调低沉、忧伤。
该诗却一反悲伤的风格,充满昂扬豪迈的精神。
特别是颈联,写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
形象精炼,意气风发。
【练习】1.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忧伤2.这首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案:……一洗古诗中悲凉凄怆之感,把儿女情长抛在一边,代以乐观豪迈之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
【练习】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2.“古人”、“来者”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评析】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
“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透示出一种追求惬适的闲情逸致。
作者在对自然美的欣赏过程中也流露出很强烈的享乐观念和惬意自适的心境。
颔联中“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一个“空”字透露出来的不是消极悲观、失望之情,而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情逸致。
颈联意思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
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尾联突出了“偶然”二字。
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
“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
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思考】(答案在评析中归纳)(1)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的“道”指什么?(2)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
请就其某一方面鉴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评析】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朓自喻。
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长风……"两句从苦闷中转到爽朗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
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
"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
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
"抽刀……"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
思想感情瞬息万变,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
【练习】1.赵朴初先生为“冰心馆”题词借用诗中名句,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中间小谢又清发。
2.诗中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诗中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相似的两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诗中表现诗人内心痛苦与忧愤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5.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慨万端,感情一波三折,既有梦想不能实现的愁苦,又有重新振作的乐观,还有隐逸遁世的情怀。
回复跌宕,让人感叹。
6.请从语言表达和情感两方面,对“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简单品赏。
答案:此句诗作者借水砍不断,浇愁更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的愁思不绝,叠字(愁)的运用更强调了自己的忧愁难以排遣。
7.有评论说“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散”和“弄”两个动词用得精妙,请你大胆发表见解,说出你的认识。
答案:“散”写出了李白不羁的性格,他渴望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弄”显示出了闲适和悠然。
两个字表现出了李白遁世思想,淡泊心态。
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的豪情,请你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两句,抒写自己的豪迈之情。
答案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史上誉为“诗仙”。
10.这是一首送别诗。
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1. 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谢灵运,“小谢”指谢眺。
12.“建安骨”又称建安风骨,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刚健清新的诗文风格。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14.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答案: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15.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
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
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16.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愁。
17.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答:“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18.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19.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示例一: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
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
20.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答: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
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
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
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分)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意思相同也可)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答“热爱”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