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概论
统计科学概论
统计科学概论
一、统计涵义
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它适应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统计一词通常包括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活动,包括对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建立和完善统计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的总称,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载体。包括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的数字资料,对现象发展变化的原因、规律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统计资料通常以统计表、统计汇编、统计年鉴等形式出现。统计学是系统地论述统计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又为统计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构成统计这一完整的概念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工作为社会提供统计资料。统计学与统计工作表现为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统计工作为统计学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统计学对统计工作又起着指导作用。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社会经济统计学所要认识的客体。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才能根据它的性质特点指出相应的研究方法,达到认识客体的目的。社会经济统计学与社会经济统计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对社会经济统计实践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并指导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实践。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经济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可以简单概括为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即研究社会经济统计活动是如何进行的,怎术准确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例如,社会经济统计从哪里开始进行调查研究,按什么顺序进行?统计调查研究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实践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应采用哪些具体方法?等等。可见,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密不可分的,要研究一种实践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就不能完全撇开这种实践活动的内容。社会经济统计是通过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实践活动,运用具体的指标和指标体系,说明现象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和比例,从而反映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性质掌握事物运动的规律和指导人们社会实践的目的。社会经济统计学所要研究的是这种统计实践活动的规律的方法,将人们长期从事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的实践经验加以科学的抽象,升华为正确进行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统计研,提高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统计学概论PPT课件
第11页/共35页
第二节 统计学的种类及其性质 • 一、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政治算术学派 • 最早的统计学源于17世纪英国。其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1623—1687年) 。威廉·佩第在《政治算术一书中,写到:本书 “不用比较级、最高级进行思辨或议论,而是用数字……来表达自己想说 的问题……借以考察在自然中有可见的根据的原因。” 政治算术学派主张 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为统计学 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二)国势学派 • 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德国国势学派。国势学派虽然创造了统 计学这一名词,但他们主要使用文字记述方法对国情国力进行研究,其学 科内容与现代统计学有较大差别。
• 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提出并阐述了“相关”的概念; • 皮尔逊提出了计算复相关和偏相关的方法。 • 戈塞特建立了“小样本理论”,即所谓的“t分布”; • 费歇 样本相关系数的分布、方差分析、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
了重要贡献。 • 到20世纪中期,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数理统计学派成为
英美等国统计学界的主流。
1-6
第6页/共35页
二、统计(Statistics)的涵义
• 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 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 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 有力工具。
•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统计学知识点(完整)
统计学知识点(完整)
基本统计方法
第一章概论
1、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集合);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2、参数(Parameter):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等,用希腊字母表示,就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Statistic):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等,采用拉丁字字母表示,就是在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3、统计资料分类:定量(计量)资料、定性(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第二章计量资料统计描述
1、集中趋势:均数(算术、几何)、中位数、众数
2、离散趋势:极差、四分位间距(QR =P 75-P 25)、标准差(或方差)、变异系数(CV )
3、正态分布特征:①X 轴上方关于X =μ对称的钟形曲线;②X =μ时,f(X)取得最大值;③有两个参数,位置参数μ与形态参数σ;④曲线下面积为1,区间μ±σ的面积为68、27%,区间μ±1、96σ的面积为95、00%,区间μ±2、58σ的面积为99、00%。
4、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正态近似法:/2X u S α±;百分位数法:P 2、5-P 97、5。
第三章总体均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1、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抽样误差不可避免,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生物个体的变异性。
2、均数的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n, SEM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计算公
式:/X σσ=,说明抽样误差的大小。
05087统计学概论 名词解释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指根据科学的方法从事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和提供各种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的活动总称。
2、统计资料:即统计工作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各种有关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科学:即统计理论,是指统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
4、大数定律:即大数法则,它是说明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具有稳定性质的法则
5、统计设计: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目的以及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通盘的考虑和安排。
6、统计调查: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要求和任务,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7、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调查阶段搜集的原始资料,按照一定标志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将反映各个单位个别特征的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8、统计总体:根据统计的目的与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
9、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事物,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10、标志: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11、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12、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13、变量:存在着差异的数量标志,或者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14、离散变量:在一定区间内取值是有限的,其数值可一一列举的变量
15、连续变量:在一定区间内可任意取值的变量
16、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和统计数值,是统计分析中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特有反映手段。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
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
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P70-75
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
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
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
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
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
二、判断题
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P61 【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P67
【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P74
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P72
【解析】当组×)(2010.01)P71
【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2009.10)P65
【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P66 【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
一.判断题部分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质量标志
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C )。
统计学概论讲义
授课目录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说
第二章统计学概论
第三章机率概论及机率分配
第四章统计制程管制与管制图
第五章计量值管制图
第六章计数值管制图
第七章制程能力分析
第八章允收抽样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计数值抽样计划
第十章计量值抽样计划
第十一章量具之再现度与再生度第十二章质量管理之新七大手法
1. 导论
统计学是一探讨如何搜集数据与分析数据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不确定的状态下,藉由样本数据所提供的讯息,经归纳分析、推论检定、决策与预测等过程。『以事实(数字)作决策』。
2.1认识统计
◎自古以来,人类从事各项研究活动均是为求真理,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原动力。然而通往真理的路上充满混沌与挫折,如何厘清真相,统计学自然就成为一门极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
◎统计学是由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及解释意义等规则与程序所组成。
◎统计学研究过程:
推论= 估计+ 假设检定
Inferential Statistics = Estimation + Testing Hypothesis
2.2 统计精神就是科学研究的精神
◎ 著名统计学家费雪(R. A. Fisher, 1890-1962)曰:统计方法的目的是基于经验观察,去改进我们对系统的了解---即统计的基本精神。
◎ 架构一系列有组织有系统且可分析的研究过程,以获得客观可靠的结论---即科学研究的精神。
系 统 理 论---线 性 系 统
“Ref: The Six Sigma Way , by Peter S. Pande, Robert P. Neuman, & Roland R. Cavanagh, McGraw-Hill.”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1.总体与样本-------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相同性质的许多个体的集合,
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的特点。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样本同样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2.标志和指标-------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有可以用文字说明
的品质标志和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等区分,所有的指标都是或只能用数字来表示。
变量数列-----又称变量分布数列,是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数列。
变量数列分为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4.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分组,
又分平行分组和交叉分组两种情况。复合分组便于对总体内部的差别和关系有更深入的分析。
5.中位数、众数----两者都是位置平均数。中位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标志
值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众数则是
在分组的情况下,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数列中可以没有众
数,也可以出现两个以上的众数。
6. 标准差-----是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变异指标。数值越小反应分布越
均匀或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它是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
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方差)的平方根。(也可以直接用公式表示)
7. 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
到的平均数叫做平均发展水平,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水平,属于动态平均数。
8. 时点指标,时期指标-----两者是总量指标的不同形式。时点指标反映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 第1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思考与练习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错。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者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学科有不同的性质特点。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错。统计学是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错。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
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合适的方法,特别是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对。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错。描述统计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所以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自考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领域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统计分组法:指根据事物内在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研究方法。
综合指标法: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归纳推断法:分为归纳和推断。
归纳: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整理、描述方法。
推断:是指以一定的逻辑标准,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判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推理方法。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总体必须具有同质性,这是形成总体的基础。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具体的承担者。
统计标志:简称标志,它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文字描述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数字表示。标志值。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都是数值表示,指标值。
统计数据:是对所考察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对于不同现象,能够计量的程度是不同的。截面数据:指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时间序列数据:指在不同时间上所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动态数列(时间序列):由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排列而得出的一组数据。
面板数据:是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数据集。
统计学概论主要术语
第1章统计学研究什么?
主要术语
1. 统计学(statistics):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 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3. 推断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4. 变量(variable):每次观察都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某种特征。
5. 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又称无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类别的变量。
6. 顺序变量(rank variable):又称有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有序类别的变量。
7. 数值变量(metric variable):又称定量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数字的变量。
8. 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9. 顺序数据(rank data):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0. 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按数字尺度测量的数据。
11. 总体(population):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2.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3. 样本量(sample size):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
14. 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
组成一个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15.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也称分类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
《统计学概论》习题解答
日产零件x(件)
工人人数f(人)
日总产量xf(件)
20
10
200
22
12
264
24
25
600
26
30
780
30
18
540
32
15
480
33
10
330
合计Σ
120
3194
【解】工人日均产量=Σxf/Σf =3194/120≈26.62≈27(件)。
《统计学概论》习题解答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
【9】某地区30家企业的固定资产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285 340 286 415 495 500 562 630 612 648 675 690 721 743 795 841 840 878 925 930 953 1140 1201 1223 1240 1324 1332 1456 1541 1634
1500~1700
1 600
60
96 000
3 341 760
1700以上
1 800
40
72 000
7 603 840
合计
—
500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职工的平均工资和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举例说明二者的关系?P15-16
2.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P16
3.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P17
4.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2008.10)P17
5.什么是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有何意义?P20
6.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P18-19
7.什么是变量?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P19-20
8.什么是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举例说明。P20
9.什么是流量、存量?它们之间有何关系?P21
10.从计量的层次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分类及内容。(2009.01)P18
1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2009.10)P21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科学命名的是()。P5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P9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
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
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
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P16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4.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统计学原理第1章 概论
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 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第一章 统计总论
三、多项选择题部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4、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 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
5、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
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
第一章 统计总论
二、单 项 选 择 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第一章 统计总论
统计学的 学科性质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从数据出发去研究自然和 社会经济规律,这一点与其他科学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 变异与变量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
学好统计学是看透数据真相的必需,这就是学好统计学的原因。
学好统计的优势
《统计学概论2》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概论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4610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财经类统计学专业、管理类专业开设。
开课学期:一般可在第二学期开设。
学时与学分:课堂学时:32学时;上机实验:16学时;3学分。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等相关课程。
二、开课目的
统计学概论课程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11门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关系和方法论科学。统计学是基于数据,利用统计理论与方法从数据中得到有关信息的分析工具,可用于经济、管理等各个研究领域。统计学概论是财经类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运用统计数据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实证分析技能,建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想;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各分支学科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特点和作用,理解并记忆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能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以提高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设置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2.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3.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4.培养学生具有搜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统计理论与方法解决经济管理及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节指数体系
一、总量指数与指数体系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
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
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P70-75
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
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
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
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
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
二、判断题
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P61
【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P67
【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P74 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P72
【解析】当组内标志值分布均匀时,组中值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当组内标志值分布不均匀时,组中值不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
5.在变量数列中,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2010.01)P71
【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2009.10)P65
【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共60 题,完成33 题-
1、对于某总体按一种数量标志分组,则()。
A . 只能编制一种变量数列
B . 可以进行复合分组
C . 可能编制多种变量数列
D . 可能编制品质数列
参考答案:C
2、某组向下累计频率表示()。
A . 大于该组上限的百分数有多少
B . 大于该组下限的百分数有多少
C . 小于该组上限的百分数有多少
D . 小于该组下限的百分数有多少
参考答案:B
3、为了了解某地区商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 经济类型
B . 经营方式
C . 销售收入
D . 年盈利额是否超过100万元
参考答案:C
4、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 .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 .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 . 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 . 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
参考答案:A
5、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置信度(1-α)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A . 误差范围越大
B . 精确度越高
C . 置信区间越小
D . 可靠程度越低
参考答案:A
6、用同期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适合于()。
A . 有增长趋势的季节数列
B . 有下降趋势的季节数列
C . 呈水平趋势的季节数列
D . 各种季节数列
参考答案:C
7、某企业某系列产品的总平均价格10月份比9月份提高17%,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动使总平均价格降低10%,则产品实际的平均价格()。
A . 上涨30%
B . 上涨7%
C . 下降30%
D . 降7%。
参考答案:A
8、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用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q1p0/∑q0p0()。
A .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B . 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的变动
C . 全面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
参考答案:A
9、一个时间数列中如果没有季节变动,则在乘法模型中季节变动相对数应为()。
A . 0
B . 1
C . 4
D . 12
参考答案:B
10、商品流通费用率是()。
A . 正向指标
B . 逆向指标
C . 适度指标
D . 视情况而定是什么指标
参考答案:B
11、在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回归系数表示()。
A . 当x=0时γ的平均值
B .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变动总量
C . y变动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变动量
D .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
参考答案:D
12、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A . 104.76%
B . 95.45%
C . 94.74%
D . 200%
参考答案:A
13、已知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指出下列哪一个回归方程肯定是错误的()。
A . y^=50+2.6x= 300-1.82x
B . y^=50+2.6x=-20-0.82x
C . y^=50+2.6x=-150+0.75x
D . y^=50+2.6x= 87-0.32x
参考答案:C
14、8名研究生的年龄分别为24,21,22,28,26,24,22,20岁,年龄中位数为()。
A . 24
B . 23
C . 22
D . 21
参考答案:B
15、与一定的抽样极限误差相对应的置信度(1-α)表示()。
A . 抽样估计的误差率
B . 抽样误差的估计精度
C . 抽样误差的最大范围
D . 抽样误差的估计的可靠程度
参考答案:D
16、某地区某年末城市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是16和27平方米,标准差分别为4和8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A . 城市大
B . 农村大
C . 城市和农村一样
D . 二者不能比较
参考答案:B
A . 80%的点都密集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B . 两变量为高度正线性相关
C . 两变量线性密切程度是= 0.4时的两倍
D . 80%的点高度相关
参考答案:B
18、为了保障客运安全,某市交管部门对营运客车进行普查,则调查单位为该市的()。
A . 所有的客车
B . 每个居民家庭
C . 每一辆营运客车
D . 拥有运营客车的每个单位
参考答案:C
19、抽样估计中的允许误差,也称为抽样极限误差,是指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产生的抽样误差的()。
A . 最小可能值
B . 最大可能值
C . 可能范围
D . 实际范围
参考答案:B
20、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 商品销售量
B . 国民生产总值
C . 商品库存量
D . 人均月收入
参考答案:D
21、如果用p表示商品的价格,用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q1p1-∑q1p0综合反映()。
A . 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值
B . 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 多种商品价格变动使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值
D . 由于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C
22、本年同上年相比,商品销售量上涨12%,而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下跌了1.7%,则商品销售额()。
A . 上升13.7%
B . 下降13.7%
C . 上升10.1%
D . 下降10.1%
参考答案:C
23、劳动生产率是()。
A . 正向指标
B . 逆向指标
C . 适度指标
D . 视情况而定是什么指标
参考答案:A
24、拟分别对甲乙两个地区大学毕业生在试用期的工薪收入进行抽样调查。据估计甲地区大学毕业生试用期月工薪的方差要比乙地区高出一倍。在样本量和抽样方法相同的情况下,甲地区的抽样误差要比乙地区高().
A . 41%
B . 1倍
C . 2倍
D . 4倍
参考答案:A
25、相关分析是一种()。